❶ 如何創新思維構建小學特色美術課堂
就得鼓勵學來生不要盲自從別人的思維模式,如敏感。比如在上《午睡》這一內容的兒童畫的想像畫時,都可以按照學生的特點分成學習小組:「桔子是什麼形狀的,讓學生來到水果世界通過「吃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讓學生帶來各種各樣的水果
❷ 淺談小學美術課堂中如何創新
新課改下,美術教材與課堂氛圍的靈活運用在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內。培養學生的創容新意識,應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孩子插上想像的翅膀,注重新穎的教學方法與多元化技術的課堂整合。為學生創設愉快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通過自主性學習和合作性學習,使學生對學習、生活產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培養學生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和追求。
❸ 如何進行小學美術創新教學
新的小學美術新課程標准按學習方式把美術課程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大學習領域。美術教師如何在新的課程改革中,讓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魅力呢?筆者認為,只有不斷創新的美術教育,才能展現美術學科的獨特魅力。給學生一片自由的想像空間,最大潛力地挖屈他們內心世界的藝術美,進而來培養學生的藝術綜合能力。
一、教學方法要靈活,與生活並行,課堂中感受與眾不同的快樂
聽過許多特色的展示課,課堂表面的熱鬧非凡、花枝招展,難道這就代表了讓學生體會到美術課的快樂嗎?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趣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所以,我們在知識的傳授中應該充分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高興還是冷漠呆滯,對學習的態度是越來越積極還是越來越消極,對學習的信心是越來越強還是越來越弱,這種關注應有機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去。更要關注學生在師生互動、自主學習、同伴合作中的行為表現、參與熱情、情感體驗和探究、思考的過程,不能拘泥於教材。教學有法,亦無定法,貴在創造,妙在靈活。對於外來經驗,教師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借鑒、運用、發展。對不同的教材可採用不用的方法,讓學生對教師的教法常有一種新鮮感,以引起學生求知的興趣,讓美術課更接近生活。
二、鼓勵、引導學生創作方法要多變
感受與眾不同的快樂創造性思維訓練能有效地開拓和更新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具有明顯的效用性,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為美術課堂練習注入了新的活水。低年級學生較側重聯想訓練法。方式一:圖形聯想訓練。教師在宣紙上用各種顏色暈染形成肌理效果,讓學生展開想像,說說紙上變出了什麼?有的學生說變成島嶼,有的說變成老鷹、鹿角還可以利用圖形讓學生進行大膽想像:如白色的背景上畫上幾個五彩的小圓圈,由此讓學生展開聯想:由這張畫你會想到什麼?有的學生說:天空上放飛熱氣球;有的學生認為,這是綠色的海洋里魚娃娃們吐的小水泡這樣,讓學生展開聯想的翅膀,盡情想像,去享受圖形的變化帶來的快樂。方式二:添畫聯想訓練。教師提供一些不完整的線條或圖形,讓孩子們大膽地進行聯想添畫、補充畫面,比比誰完成的作品更生動、更有創意。小學生正處於思維活躍的年齡階段,他們有豐富的想像力,能想到成人不能想到的東西,如奇形怪狀的建築、五顏六色的天空、漂亮的精靈等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的事物或沒有見過的東西,他們的這種創造能力是不可多得的。現代社會正需要這種不拘於格的創造意識,需要孩子們把想像運用到創造上,而美術被公認為是培養創造力最具成效的課程之一。
三、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在活躍的氛圍中體會美術學習的樂趣
在玩的過程中享受快樂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師要積極鼓勵孩子進行探索性玩耍,創造玩的條件,使其享受玩帶來的快樂,將枯燥的知識轉變為有趣的游戲,如智力搶答、講故事、變魔術等。在書中看到一位老師的《色彩的世界》一課是這樣導入的:課前,教師在桌前放了一杯無色的水,調動了孩子們的好奇心,教師以魔術師劉謙的形象出現,攪動杯中的無色水,誰知水在老師的攪動下慢慢散開變出很多種顏色,讓學生初步體驗色彩變化。像這樣的導入,提高了學生的興趣,豐富了他們的想像力,讓他們感到無比快樂,從而使我們的教學目的得以實現。除此之外,在學生藝術創作的實踐中,我們還可以換換環境來教美術,而不一定讓孩子僅僅在教室這個單一的環境中創作。教師可以引導性的,讓他們自發地組織、設計、分工、討論,可以在音樂室、實驗室、操場上、校園里,有條件的甚至可以到學校附近的鄉間或小溪邊,讓孩子們在生活中尋找美術、參與美術活動,讓學生走進美術,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享受美術的快樂,表達個人的情智,獲得審美體驗。
四、美術教學中材料利用的多樣化,
嘗試多角度的個性組合小學生興趣的穩定性較差,如果提供的工具材料是單一的、固定的,久而久之,會使他們感到乏味,降低學習積極性。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不斷改變拓展工具材料的新鮮性和獨特性,引發學生興趣。要積極引導學生善於發現生活中可利用的材料,引導孩子從多角度去聯想和製作,逐步養成從多思路創作作品的好習慣。如學習《裝飾畫》一課,有的學生帶來了麥桿、稻草、麻繩、鵝卵石,有的帶來了匾、貝殼,紐扣、啤酒瓶,有的還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花瓣、花生殼、廢紙板通過粘貼製作,一個個別具風格的裝飾畫就這樣誕生了。又如第五冊《植物籽粒拼圖》的教學,提早讓學生收集各種植物籽,包括小的飾品(紐扣、珠子等)。在教學中,學生就可以自由地去粘貼圖片,獲得學習的樂趣。
在平時的教學中,還要引導學生善於選用生活中的廢棄材料,增強變廢為新的創新意識,如把生活中常見的廢紙板製作成個性化的鏡框、小畫夾等手工作品;並且還可以啟發孩子多角度地去思考利用這張廢紙板,如用彩繪的形式、水粉畫裝飾的形式、線描的形式。
作為新課程下的美術教師,應該注重所學知識的滾動性,培養孩子把書本知識用活的意識,把課堂上的知識延伸到課外。如上《植物寫生》這堂寫生課時,發給孩子不同的植物種子寶寶,讓孩子們當一回農民伯伯,體驗植物寶寶生長的樂趣,並且要求孩子們把每個階段植物的不同變化描繪下來。
這就是生活中的美術,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又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了體驗和感悟,在體驗感悟中又發展了新的情感、能力和覺悟。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要讓創新的火花在課堂中不斷地閃現,讓我們的美術教學永遠充滿生機與活力,讓孩子們盡情地享受著美術帶來的魅力,這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
五、利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通過教學實踐,我認為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化後的課堂教學對學校開展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讓學生直觀地感覺教材,有利於重、難點的突破。學生們喜歡活動的畫面,有趣的情節。而多媒體的直觀具體、變換靈活,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正符合學生的要求,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認知結構和生活經驗,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想像力,在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這種學習方式就需要老師充分相信學生,大膽放手,讓學生憑借自身的感受、觀察、思考、體驗、發現、討論、搜集、嘗試、反思等學習完成學習目標。把思維和表現的空間交給學生,讓學生擺脫教師和課本的思維圈子,在美術的天地里展開聯想的翅膀。
六、教師現場示範的時機選擇
教師課堂示範的內容與形式有了恰當的安排,示範的時機就顯得極為重要了。同樣的內容、同樣的形式,示範的時機不對,仍然會阻礙學生想像力、創造力的培養。曾在書上看過一位教師上《夢中的我》,開始用動畫導入,引出夢的話題,然後引導學生追憶夢中的我,最後指導學生描繪夢中的我。經過前兩個環節的引導、挖掘,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極大的拓展,他們爭先恐後地用語言、動作來描述自己夢中的情景,想像如小鳥一樣在藍天上自由自在飛翔。到第三個環節指導學生描繪夢中的我時教師:老師昨天做了一個有趣的夢,說給你們聽聽,好嗎?(教師講述自己的夢,同時出示描繪夢的范畫,引導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要實現夢想必須持之以恆地努力。)教師引導學生評析范畫,指導學生描繪夢中的我。很顯然,這節課學生的作品全是教師的夢。
美術課堂中教師示範時機往往是因課而異的。如曾看過一位低年級教師這樣示範:老師最喜歡多啦A夢了(在黑板上畫出多啦A夢),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領嗎?你還想賦予它一些更加神奇的本領嗎?生1:成為大廚師。師:好,老師給它帶上廚師帽。(教師示範:畫上帽子)生2:成為歌手。師:不錯的想法。誰願意幫多啦A夢手上畫個話筒呢?(學生畫,教師幫助修改)生3:成為超人。師:這個想法太棒了。你會給多啦A夢穿上超人的斗篷嗎?(學生畫)這里的教師示範猶如一根導火索,點燃了學生技能與情感的火焰,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教師在課堂現場示範是最直接、最具體、最直觀、極有效的教學方法。如教學中國畫時,對墨色濃淡的調配、用筆用墨的方法、色彩的配置、干濕的銜接等等,教師在課堂上親自揮筆做具體詳細的示範指導,學生目睹了作畫的關鍵,則心領神會。學生在練習中還會不時提出作畫的種種問題,教師均當場示範,其效果遠遠超過任何口頭上的解答方法。
教師不可能在所有需要示範的教學環節中都現場作畫,這就需要課前准備好恰當的范畫作品,有效地啟發、引導學生學習。如:教學命題畫、想像畫或設計創作時,為了打開學生的創作思路,可以事先准備相關的范畫,並將創作的體驗、構思的方法及技法講授給學生,從而引導學生由此及彼、觸類旁通,逐步學會創作和設計的方法。不僅展示了多幅美觀的構圖范畫,還可展示幾幅構圖不恰當的范畫,多幅相比,逐步淘汰,最後剩下最完美的一幅。這種比較式示範,一方面向學生揭示了一些容易走的彎路和常犯的錯誤,另一方面,在比較中使學生對美術作品鑒別有明確的認識,提高學生藝術鑒賞水平。
總之, 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美術教學的教學方法有多種多樣,只要我們認真地把握好學生心理特點、教學內容的側重點、教學過程的創新性, 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機會,讓學生通過手腦並用的探究活動體驗學習的樂趣,培養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施過程中要深入滲透新的課程理念和目標意識,善於總結經驗,汲取教訓,揚長避短,勇於創新,才能不斷改進和完善美術教學,提升美術教學的魅力。讓創新的火花在課堂中不斷地閃現,讓我們的美術教學永遠充滿生機與活力,讓孩子們盡情地享受著美術帶來的樂趣,這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
❹ 小學美術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美術在培養學生德育,啟迪學生智慧,陶冶學生情操以及發展學生獨特的個性和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美術教學應當從本學科特點出發,遵循學生心理發展規律,採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能力,讓學生在良好的情境中感受美、創造美。現就自己在美術教學中是怎樣提高學生繪畫能力談點粗淺的體會。
一、 激發學生繪畫興趣是提高學生繪畫創作能力的關鍵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激發學生繪畫的興趣是提高學生繪畫創作能力的關鍵。兒童幼小的心靈渴望認識生活、認識世界,他們對周圍豐富多彩、千變萬化的自然現象和生活事物極感興趣,最受模仿,常常興致勃勃地用手中的筆繪制出自己心中的那一片天,孩子們塑造出的抽象粗獷、帶有稚氣的畫面,所產生的運動感覺和勞作成果,使他們精神感到愉快,心裡得到滿足。繪畫是一種眼、腦、手互相協作,感覺與思維相互滲透的活動,它對於鼓勵兒童熱情探索、展開想像、積極創造、豐富和發展他們的智力活動,都是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學生對繪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學習過程中才會積極主動,創造性才能表現出來。
興趣以深厚的情感為基礎。通過「情境」的創設,增強學生對審美客體的情感體驗,增強感情認識,促進學生感官的全方位參與,激活學生在美術活動中觀察、記憶、想像等審美元素的運動,以陶冶情感為動力,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參加認識美、欣賞美、創造美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從「要我畫」變成「我要畫」。
1、組織興趣小組,樹立榜樣。教學中要特別注意優秀生的培養,對那些素質好、認真學、水平高的學生應採取多種形式,加強輔導。由這些「小畫家」所起的帶動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能進一步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使美術課越上越好。
2、利用范畫的影響力。在授課前精心設計范畫,組織學生共同欣賞分析,或在課堂上當場演示,使學生每節課都能看到藝術水平較好的范畫。對引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產生很大的作用。通過欣賞范畫,學生可以看到教師的繪畫技能,從中吸取一定的經驗,也可從中摹仿。
3、生活展示應用美。生活是現實的、直觀的、每位學生都有體驗,都有自己的獨特的感受。通過記憶、聯想等方式展示生活,感受情境,是美術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馬克思美學告訴我們:「美的根源不是人的主觀感受,而是人的社會實踐」。利用課堂、展示生活原色,在實踐生活中完成審美活動。
4、故事情境描繪美。故事是學生最愛聽的,也是最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它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故事的導入,通過語言的描繪來表現情境,這對學生的認知活動有著一定的指向性,並且帶有感情色彩作用於學生的感官,激發學生的情感。如教學《色彩的冷曖》時用故事來加強冷曖的認識,通過暢游月亮王國、太陽王國,感受月亮王國的冷色意境,太陽王國的曖色氛圍,促進學生對冷曖色的感知。
5、用品德教育完善美。從小學的心理發展啟示,人們的一切活動都是受需要和興趣所支配的,學習的需要與學習動機是小學生學習美術的動力,在美術教學中,有機地滲透思想教育,既可使學生培長知識,開闊眼界,又可使美術教學增強旁通性。美術課具有特殊的優勢,美術教材圖文並茂,形象鮮明,富有感染力,使他們處於高昂的學習氛圍中,把感知形象變為可視造型,從中接受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審美情感。
二、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是提高繪畫能力的前提
一切藝術創造都源於生活。這就需要學生觀察生活,體會生活,捕捉生活的美。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我認為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前提,在美術教學中,觀察是收集素材的主要源泉,學會了觀察,在繪畫時恰當地去取捨,就會得心應手。
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不能限於作畫之前,教師應在日常生活中抓住機會指導學生觀察,如野外活動等時間,都是組織學生進行觀察訓練的大好機會。讓學生在觀察訓練中感悟觀察時要全神貫注的看、分析、感受、想像的道理。
三、 激活學生思維是立意、構圖的重點
初學繪畫創作時,有的學生不知畫什麼,怎樣畫,總是顧慮難以確定主題。其原因:一是素材少;二是表現能力差,這就需要加強學生寫生練習。寫生既能訓練學生眼腦、手的協調並用能力,也能為立意、構圖創作時收集素材。教師應從思想、生活、學習、勞動等方面啟發學生,使其思路開闊,主題一旦確定,應根據學生的構思,鼓勵大膽作畫,讓其繪畫激情沖淡怕畫不好的顧慮,盡情地把內心情感渲瀉出來。
通過教學實踐,使我深深的體會到,在美術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首先必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此基礎上才能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❺ 關於小學美術課堂如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幾點體會
新修訂的美術教學大綱指出:美術課對於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把握好素質教育的指導思想和重點,怎樣發揮美術教學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作用,我們必須進行認真地思考與探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時代發展對教育提出的要求,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那麼,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呢?以下結合我自己的十幾年來的教學工作和當前新課改實施的有關要求,談談幾點體會: 一、通過師生的角色轉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傳統的教學是師尊、生從的過程,教師是唯一的知識擁有者,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被忽略。新課程要求師生變換關系,由統一規格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教師只是一個促進者,給學生—個想像創造的平台,激發學生多元化和發散性思維。運用多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電影、電視、錄像、參觀,訪問、旅遊、故事、游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力與想像力,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人文精神。 如我校余永昌老師在執教一年級美術《畫太陽》一課中,一開始的課堂導入通過播放「後羿射日」的故事錄音讓學生在傾聽太陽們和後弈對話的過程中想像十個太陽的樣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通過「我來當後弈」的游戲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成為了課堂教學的主體,成功地實現了師生角色的轉換,使得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充分發揮想像力、大膽地進行創新實踐,課堂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種教學方式抓住了學生的年齡特點,打破了在教學中千篇一律、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的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提倡因材施教,深入淺出,用引人入勝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目的。 二、創設情境,為學生提供創新的時間和空間。 學生由於受學習能力,特別是思維發展水平的限制,要在有限的時間里迅速地接受和掌握知識,並轉化為學生個體的認知能力必須要經過一個艱苦的並帶有鮮明個性特徵的再創造過程。他需要師生雙方的積極情緒和精神狀態。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善於營造有利於學習的情境,除創設各種必要的物化教學情境外,還要以飽滿的教學激情,激發學生高昂的學習熱情。如我在教二年級美術《大樹的故事》一課時,我利用上課前的課間時間帶同學們來到學校的小樹林和生物園,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各種樹木的形狀,為學生講解樹木的作用,同時也講到了不少壞人為圖個人利益亂砍亂伐,造成水土流失,人們和動物的家園被破壞等事例,很好地激發了學生迫切想了解大樹和保護大樹的興趣,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課堂上,我把主要的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根據自己的了解與大家分享大樹的故事、共同商量如何保護大樹,學生都能積極參與,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很快,學生便萌發了用繪畫表現自己想法的激情,自主性地開始了聯想和創作。有個學生拿著自己的作品介紹說:「我畫的是一個美麗的樹姑娘…」我很驚訝,難道樹也分姑娘和小夥子嗎?倒要看看。原來這個小傢伙讓這棵翠綠的樹結滿了火紅的果子,可不就像是戴滿蝴蝶結的小女孩嘛!還有學生把自己畫成一個解放軍的樣子,手拿著搶威武地站在大樹的旁邊,大樹爺爺樂鍀開懷大笑。呵呵,看到學生自豪的樣子,我知道了學生想要表現的是什麼。我不禁感嘆:真是一群了不起的小鬼! 三、倡導自主合作的課堂模式,在體驗中發揮創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 從審美的角度來看體驗,人的審美經歷的過程是:感覺——想像——情感——理解——創造。德國的第斯多惠說:「一個人不主動體驗什麼,他就一無所獲,不堪造就……人們可以提供一個物體或其它東西,但不能提供智力,人必須主動掌握、佔有和加工智力。」自主學習的基本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出發,尊重學生自主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傳統教學中,由於教師只注重結果,知識是由教師精心設計傳授給學生的。教師是主動的,學生是被動的,自主學習則相反,知識是通過學生主動而獲得的。根據學生接受知識的不同習慣,我們倡導自主合作的課堂模式,教師應該採用多種方式增強學生的體驗,鼓勵同學間彼此協助、互相支持。教會學生學習,以致學會終身學習的能力,這也是新課標的核心之—。 如我在教二年級美術《我們身邊的痕跡》一課時,我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小組同學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在校園內尋找各種各樣的痕跡進行拓印,小組內的同學自主分工合作,通過各自角色的體驗,完成小組學習內容,每個組員互相依賴、休戚與共,資源共享,既達成了學習目標,又培養了協助的精神,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一節課下來,一幅幅形式多樣,新穎獨特的「痕跡世界」躍然紙上。 四、鼓勵學生大膽想像,樹立求異創新的意識 在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首先應注意保護學生獨特的個性,並給予學生發揮個性的自由空間。千人一面、異口同聲,是創造活動的兩大忌。 想像畫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主要環節,它的難點就是開啟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插上想像的翅膀,自由地在想像的王國里邀游。經過反復的教學實踐,我發覺「說畫」教學能很好地解決這一難題。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運用多種手段給學生許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讓學生根據要求進行想像,再讓學生來說說自己想畫的內容。此時要讓學生有充分說的自由,教師千萬不要說「不可能」「沒那回事」等否定的詞,對那些具有創造性的想法,要大力表揚,讓學生覺得這樣「異想天開」是對的,從而使學生自然而然地養成發散性思維的習慣。如:在教學《漂亮的建築》時,學生說了許多他們心中的樓房。從建址來說:有建在太空里的,有建在海里的,有建在大樹上的,甚至有建在雲朵的…;從外形來說:有飛船型的,有蘋果型的,有迷宮型的……;從作用上來說,可以和外星入一起玩耍,可以畫畫、唱歌、跳舞、打球……;讓學生們這樣一說,就十分豐富和具有創造性。這樣通過對教材的分析,發現對新授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後,請他們聯系以往知識、技能,初步嘗試創作。為了讓學生充分放鬆的狀態下進行創作,學生作畫時,教師可根據想像畫的內容,配以恰當的背景音樂,鼓勵學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故事在畫畫的時候講出來,邊畫邊講。乍一看,教室里亂哄哄的,但仔細瞧,他們個個都十分投入,一幅幅想像豐富、構思奇特的作品就在他們的手下誕生了。 五、重視作業評析,讓全體學生都能體驗成功的喜悅 蘇霍姆林斯基說:「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境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願望。」可見,充分發揮學生獲得成功的心理優勢,幫助學生發現自己學習的成績是激發學生內部動機的有效措施。授課時要注意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盡量給每個學生提供獲得成功的環境、條件和機會,在教學輔導中,我經常會碰到這種情況:有一小部分學生總是用手遮住作業不讓別人看,這是一種缺乏自信心的表現,我總是先幫助他們樹立信心,鼓勵他們:「你畫得還不錯,看看這個地方畫得多好啊!」然後再委婉地指出存在的問題,鼓勵他們多修改。學生的作業被教師肯定,其心情是高興的。無論學生的天份與潛質如何,只要給予必要的肯定和鼓勵,他們就會變被動為主動,變強迫為自覺。心情愉快了,學生的注意力自然地就變得集中而持久,觀察力變得敏銳,想像力變得豐富,從而保持昂揚的學習勁頭。當學生以主人翁的態度出現時,學習效果也就會大不一樣。因此,教師應該非常重視學生作業的評析,可以通過教師點評、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小組點評等多種形式進行作業的點評,使得更多的學生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學生也能在評價他人或自己作品的同時使自己的審美能力得到提高,實現情境的升華。 由此可見,改革課堂教學,改變傳統的師尊生從的關系,努力給學生提供一種良好的創新環境,是美術新課程標準的切人點。墨守成規,必定不符合新世紀的教育教學理論。走進新課標轉變師生角色。
❻ 小學美術課堂,創新教學包括哪些
美術課堂教學是小學開展創意教學的主要渠道。在小學美術課堂中,要做好美術課堂教學,就必須做到「氛圍寬松化」「教學信息化」「評價寬容化」,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對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創新。
❼ 如何創建小學美術特色課堂
構建小學美術高效課堂
作者:林娣
摘 要:提高小學美術教學的效率,改善教與學的效果,改變低效的教學模式,一直是教師不懈追求的目標,小學美術教學實效性的達成體現在教師的形上意識、實踐理性上。美術課堂的有效教學應把握好課堂導入,引發學生學習興趣;課堂的輔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小學美術;美術課堂;興趣;有效教學
美術課孩子們都很願意上,塗塗畫畫,折折疊疊,能讓他們動起來,孩子們很開心,但一節課孩子們能收獲多少,提高多,沒有量化,所以很難評定美術課的質量。我認為一節美術課不單是遞交一幅作品,在美術高效課堂教學中要簡化教學環節,優化教學設計,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主動的探究,在課上處理好預設與生成之間的關系,並實現高效的學生主體性實踐及對學生的鼓勵性評價是上好一節高效的美術課的中心也是關鍵。
一、引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課是否上得成功,新課導入的效果是至關重要的,好的導入方法有利於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求知慾,有效地引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怎樣導入新課才有效呢?
(一)導入要有針對性。
導入新課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徵、能力基礎、興趣愛好設計等。由於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愛聽故事的特點,可以採用做游戲、講故事等方法導入。如在導入《各種各樣的魚》一課時,我讓學生猜謎語:身體像樹葉,尾巴像摺扇,沒手也沒腳,能在水中游。瞬間引發了學生的興趣,紛紛說出自己的想法。而高年級學生認知能力、想像能力比較強,可以採用聯想類比、啟發談話等方法導入。同樣的教材,針對不同的學生要採用不同的導入方法,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導入要有啟發性。
在課堂上,經常性地採用設問和討論的形式啟發學生的思維,提倡他們大膽、多角度地進行思考、探索,讓學生主動地分析、比較、動腦、動手實踐,表達自己的見解,尋找多種方式解決問題。適當引進競爭機制,如「看誰想法妙」、「誰的想法更精彩」,引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三)導入要有新穎性。
新穎的導課往往能出奇制勝,這樣可以讓學生耳目一新,強化他們的感知能力,吸引學生的注意指向。結合其他課程的知識內容和美術元素,以不尋常的方式出現在美術課中,製造出「新鮮」的氛圍。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學生繪畫時期不要過早用技法技能去規范他們,所謂的「教」就是要啟發他們,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一般情況下,教師非常重視新課的講授、教法的選擇、教學手段的運用,但忽視了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往往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教師越俎代庖,把所有學生的思維固定在一種模式裡面,形成「千人一面」的作業情況;一種是教師講完新課內容後,放任自流,撒手不管。這些都不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因此,提高課堂效率應該把握以下幾點:
(一)尊重學生,鼓勵創新。
陶行知說:「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善於創新,尋找新點子。低年級學生繪畫的興趣很高,且畫得很快,容易有畫不好的地方。出現這種情況,首先不要動手幫學生修改。因為教師的修改失去了學生原有的天真與稚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低年級學生的想像能力的發揮和智力的發展,導致原本屬於學生們自己的感覺、領悟和表現被替代。
(二)指引觀察,強化記憶。
繪畫的前提是觀察,只有通過觀察去感知物象的本質特徵。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心理感受,讓其自由發展。自由發展不是不教育,自由的教育才是最合適的教育。既可以指引學生觀察實物,也可以指引學生進行一些抽象的構圖和表達,引導孩子進行創造活動,自由發揮想像,在隨意的推進中建立了畫面的「形式王國」。
三、鞏固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鞏固,激勵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美術,特別是對個別美術素質不好的學生。作為小學美術教育工作者,要盡可能地表示出共鳴和欣賞,應多用語言性和非語言性相結合的方式,及時捕捉孩子們的閃光點,讓學生感受到被認可的感覺,從而堅定信心,激發進一步學習興趣。鞏固學生學習興趣,可以採取不同的評價方式。
(一)語言評價。
對於學生的學習作業作出積極評價,多給予學生建設性的意見,少做批評或否定,比如「很好」、「你真棒」、「你一定能行」等等,極大鼓舞了孩子的積極性。教師在評價學生的作業時,要清楚學生的心理、生理發展方向,正確引導。看見微小的閃光之處都應及時鼓勵表揚,重視學生美術作為一種「生態現象」和人生的一個生命階段獨立存在的意義。
(二)肢體評價。
教師對孩子繪畫作品表現出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會影響到他們。比如:伸出大拇指、撫摸他的頭、眼神飽含期待與其交流,對孩子來說都是一種鼓勵和肯定。
(三)物質獎勵。
發一朵小紅花、一個小勛章、一件小飾物,學生都會很在乎的。在一次課上,我給發言積極、想像豐富的孩子發一朵小紅花後,從此不愛發言的孩子也慢慢開始發言,發言的同學變得更多更積極。
(四)文字評語。
在某些作業的後面寫一些評語,比如一個笑臉、一段鼓勵的話語等等,學生看了也很高興,同時他們可以及時了解自己達到水平,從而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結語。
作為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師,我認為,上好美術課貴在得法,教學方法好比船和橋,是達到目的完成任務的一種手段.所以,高效課堂與教學方法密切相關,高效課堂要依賴得當的教學方法去完成.沒有簡化教學環節,優化教學設計,精心設計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高效的主體性實踐及對學生的積極評價這些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就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便是一句空話.所以根據教材不同的內容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要研究方法,要有創造性思維,思路活躍,方法新穎,學生感到有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引起學生積極思維取得預定的效果.由此可見教學方法是完成高效課堂的紐帶。
(1) 《走進新課程》 朱慕菊主編
(2) 《美術課程標准解讀》 尹少淳主編
(3) 《美術教學論》 王大根著
(4) 《教學反思與行動研究》 申繼亮著
(5) 《美術教育與人的發展》 楊景芝著
(6) 《中國美術教育》 (2008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