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幾年級記課堂筆記合適
學生不會思考!課堂只為了記而記,沒有充分的思考時間,或沒有自主思考問題的內習慣。所容以在記筆記的過程中,要學會記重點,留下一些時間把自己的困惑寫下來,然後留在課後思考、與人交流,這樣才會有發展。記完課堂筆記後,一定要記得整理。因為課堂老師的講解一定要快於學生動筆記錄,所以沒跟上的地方一定要和同學比較一下,把自己沒跟上的抄到自己的筆記上,使筆記更趨於完整以免使一些知識點掌握有誤,其實這個過程也是記憶和復習的過程,一定要趁熱打鐵,不要拖拉。 說到底,小學生學會記課堂筆記其實就是一種學法指導的過程。播下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我們的小學教育是為學生的將來打基礎的教育,打下什麼底兒就是什麼樣,所以當老師的一定要為學生負責,讓學生養成課堂記筆記的習慣。
B. 有什麼辦法可以管理好小學生課堂記律
在關心愛護的前提下,嚴格要求。必須取得家長和學生的信任和支持,內多用激勵的辦法。容同時,抓住學生的明顯錯誤就要嚴厲的批評,用以取得警示作用。幫助學生明辨是非,循循善誘,不急不躁。多親近學生,講課時,多插入一些游戲的成分,生動的課堂能吸引學生,紀律自然就會水到渠成,井然有序。
C. 如何引導小學生記課堂筆記
筆記記憶法,是強化記憶的最佳方法之一。要想讓低年級的學生也能像高年級學生一樣學會做筆記,並且養成一定的習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我又十分清楚,低年級是習慣養成的黃金時期,假如能在這個時期養成一個好的習慣,對於以後來說是終身受用的。培養低年級學生做筆記的習慣。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嘗試的。
1 從「認識」開始
做筆記有助於指引並穩定注意,培養學生課堂認真聽講的習慣。做筆記的過程也是一個積極思考的過程,可調動眼、耳、腦、手一齊活動,促進了對課堂講授內容的理解。但是,我們也十分清楚,低年級學生注意力最多可以堅持十幾分鍾,假如我們只是單純地讓這些學生讀、聽是很難維持整一節課的完整性的,因此,我們得想方設法讓這些低年級的孩子們把筆動起來,這樣才能讓我們的課堂更加有效。所以,我們必須先從思想上去讓他們知道做筆記的重要性。但是,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單純講道理,是不可能讓他們心悅誠服地接受這樣的做法的,於是我利用了一個字來激起孩子們的興趣,這就是「聰明」的「聰」字。因為低年級的孩子都喜歡別人說自己聰明,他們也希望自己變得聰明,而這個「聰」字,剛好體現了課堂的「四到」──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於是我就利用這個字,把它拆分成四個部分,告訴學生:如果你想要變得聰明就要做到「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怎樣才能做到「心到」呢?那你必須用上你的雙手,怎樣用啊?跟著老師做筆記吧!學生聽到有辦法可以讓自己變得聰明起來,於是非常高興地接受了做筆記的做法了。
2 從「模仿」下手
低年級的學生該如何去做筆記呢?理所當然,他們不可能像高年級的同學那樣知道哪些該寫,哪些不該記,所以,我認為可以從「模仿」下手。從古到今,多少偉大的書法家不是從臨摹開始的?臨摹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式,那麼模仿同樣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因此,在讓學生開始做筆記之前,我先讓學生做好充分的准備,每天上語文課除了書本外還必須准備好筆記本(軟皮抄)。但是我並不讓學生隨意亂寫,我要求學生按照我的要求去記錄。由於低年級的語文課堂主要是涉及字詞句的知識鞏固。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反義詞、詞語積累歸類等。所以,我會對不同的知識讓學生記錄在不同的位置。例如對於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一般就隨著教學進度根據需要適時提醒學生記錄在相應的生字旁邊,尤其是多音字,我會把多音字的拼音與組詞抄寫在黑板上,然後要求學生模仿我的格式抄寫在該生字的旁邊。對於近義詞、反義詞則記錄在課文的行間。至於文中的好詞好句或者補充的課外知識,我則讓學生抄寫在筆記本上。每一次我都會給予學生充分記錄的時間,讓所有的學生都能按要求去完成。只有這樣,才能培養所有學生養成做筆記的良好習慣。
3 讓「被動」變「主動」
在老師的要求下模仿著做筆記,無疑是一種被動的做法,但是,只要經過較長一段時間的訓練,是可以變成學生主動的行為的。為了讓孩子們更加主動地做筆記,我經常在課堂上表揚一些積極做筆記的同學,還給他們獎勵小紅花,也在展示台上展示他們的筆記,讓所有同學都向他們學習,激起其他同學的不服輸心理。在實踐中發現,這樣的獎勵方式對於低年級的學生是很有效的。現在,我班有不少的學生已經不再是每次都要老師叫做筆記才做筆記,而是每當看到我在黑板上把一些例如多音字、課外知識等板書出來的時候,他們就會主動抄寫好在相應的位置。這點我班的詩琪同學尤其主動,有時甚至還沒有等我寫出來,她早就把文中的多音字在相應的地方寫好了。由此看來,只要使用一定的激勵方式是可以讓學生做筆記由「被動」變成「主動」的。可見,激勵也是培養做筆記習慣的一種不錯的方式。
4 讓「主動」成「習慣」
低年級的學生能在課堂上主動地做筆記,是十分難得的,這說明他們已經逐漸形成了習慣。但是,假如在課外又會怎樣呢?我們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我認為家長的力量是不容忽視的。所以,我常常主動聯系家長,讓家長幫忙留意並指導孩子在看課外書時做好相關的摘抄記錄,提高孩子的閱讀效果。我給了家長一些建議:①大力的支持與鼓勵:在家父母可以給孩子每一個筆記給予小獎勵,讓孩子能有成就感,這樣很快就能養成這個習慣了;②不直接揪出錯誤:孩子們能完成一個筆記已經很了不起了,如果做錯了還一味的批評和打罵,那就會前功盡廢,所以一定要以引導為主;③嚴格要求書寫美觀:好的書寫習慣也能體現這個人的素質,如果孩子每一次都能認真地摘錄課外知識,書寫整潔大方,那麼孩子不但可以真正學習到課外知識,更重要的是認真做事的良好習慣也隨之而形成。因此,家長也必須督促好孩子每次認真地做課外摘抄筆記。我讓家長協助的同時,我也經常檢查學生的課外筆記,只有雙管齊下才能收到好的效果。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很多家長都反映不錯,孩子能真真正正地學到了知識,成績也提高了,並且形成了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所以說,只有讓孩子嘗到了做筆記的甜頭,他們才會自願地去做這樣的事情,並且堅持下去,最終形成習慣,受益終身。
作為教師,要想讓自己的工作事半功倍,就一定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做筆記的習慣。學會做筆記非常重要,在孩子們以後整個讀書生涯中都是非常有用的一個好習慣,特別是在低年級正是思維開拓的關鍵時期,我們不能因難而退卻,我們必須從低年級抓起,讓孩子們從小養成好習慣,為他們以後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D. 適合小學生的記筆記的方法
做筆記不再是課堂上機械記錄信息的行為,而是貫穿了整個學習過程。
說起做筆記這件事,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在高中課堂上在老師的「逼迫」下,痛苦地在本子上寫下考試重點,而且寫完之後自己都不想去看,因為實在是 太!凌!亂!啦!
來美國教學以後,對做筆記這件事,我還一直保留著同樣的刻板印象,直到有一天偶然看到學生們拿出來英文課上的筆記本,才直接顛覆了我的三觀。
跟美國學生一聊,我發現他們對於做筆記這件事並不反感,而且覺得這種方式可以很好地幫助自己學習。一學期下來,看到自己漂亮的筆記本記載著自己學到的知識,以及自己努力學習的過程,洋溢著滿滿的成就感。
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美國課堂里做筆記的幾種常見方式,希望能讓更多的學生愛上做筆記,也更加喜歡你的課堂!
0 1
提綱式筆記
提綱式筆記法是我們最熟悉的一種傳統方式,中規中矩,朴實無華,但朴實也是它最大的優點:筆記內容邏輯清晰,信息量大,也因此被"OxfordLearning"評為「最適用於考試前復習的筆記方式」 。
一般來說,這種做筆記的方法因為對書寫和思維速度要求比較高,所以比較適合中學階段以上的學生。
使用提綱式筆記法,主要分為三個步驟:
在第一行,記錄下主標題
在第二行,記錄下副標題
在第三行以後,客觀事實或者相關細節
為了表明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新起一行的時候都要先縮進再起筆。下面就是一個提綱式筆記的示例:
0 2
康奈爾筆記
這是康奈爾大學教育學教授沃爾特·波克(Walter Pauk)於1940年代提出的一種筆記方法,現在已經在全球的大學、甚至中小學普遍應用。
從筆記布局上看,康奈爾筆記法為組織筆記提供了一個系統的格式。
筆記紙被分為三欄:筆記欄通常在右邊,是左側的問題欄(關鍵詞欄)的大小的兩倍。 頁面底部留出五至七條線,或約5厘米,作為總結欄。
從筆記思路上來看,康奈爾筆記又被稱為5R筆記法,包括以下五個部分:
記錄:在聽講或閱讀過程中,在筆記欄內記錄有意義的概念、依據等講課內容。
簡化:下課後盡早將筆記欄中的內容簡化在索引欄,並提出關鍵問題。
復述:把筆記欄蓋住,只用檢索欄中的提示,盡量復述講過的內容。
反思:將自己的聽課隨感、意見、經驗體會等內容,寫在底部的總結欄,並隨時歸檔。
復習:每周花十分鍾左右時間復習筆記,總結欄能幫助你快速找到所要復習的重點,復習時先通過索引欄自我檢測,然後再看筆記欄。
從整個過程來看,筆記不再只是用來在課堂上記錄信息,而是包含了課下補充,二次學習時的豐富,以及復習時的方法。這樣的筆記可以很好地跟學生互動,而不只是單向的記錄。
筆記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也是這幾種筆記都體現出現的核心精神。
0 3
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近些年被大家廣泛接受的思維輔助工具,用它來做筆記,同樣是簡單高效。思維導圖的本質,是讓我的思維過程更加視覺化,也就是說讓我們自己 "看得見" 我們自己的思維過程。
思維導圖有很多不同的類型,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心智圖法(Mind Map).
除此之外,還有多種不同類型的思維導圖,在下面的圖片中,大家可以找到八種常見的腦圖類型以及他們擅長的不同功能。
在美國的小學課堂里,老師們非常喜歡在學完一個單元之後,組織學生來通過思維導圖來總結核心知識。
0 4
KWL圖表法
KWL筆記不僅可以幫助老師來備課,同時也是學生記錄自己學習過程的強大工具。KWL三個字母分別代表:
Know -- 已經知道的背景知識
Want -- 自己想要學習的新知識
Learned -- 自己學到了哪些新知識
KWL筆記法最大的好處是每一步都會讓學生有很好的參與感,比如在開始一個單元之前,啟發學生思考自己已經知道的相關背景知識(Know),然後老師通過引導,讓學生發現自己想要知道的新知識(Want to know),然後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記錄學習到的新知識(Learned)。
下面我們就以「太陽」這個主題來舉例,看一看KWL筆記是具體如何使用的。
三個步驟做完之後,我們就完成了KWL表格筆記。可以發現,這個做筆記的過程是與主題的每一步進程結合在一起的。
有的老師也會把KWL表格作為一個班級集體活動,通過小貼紙的方式讓每個學生都同時參與。
有的老師在原來KWL表的基礎上做了升級,加上一個H,代表How will I find out? 是希望學生們不僅可以學習到新知識,而且意識到自己學到知識的來源和方式,這其實是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
0 5
3-2-1筆記
3-2-1筆記法可以用於很多不同的科目,因為它的邏輯特別清晰,所以很適合小學生來順著321的思路來記錄和學習,而且老師也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來不斷調整321對應的內容。
比如我們可以把它用作科普類閱讀課中,通過它來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脈絡和內容,
金字塔式321筆記,也可以非常好的結合學生的動手參與,更好地理解知識。在使用金字塔321筆記時,我們可以鼓勵學生個人自己手繪金字塔,也可以鼓勵三人小組一起來完成金字塔筆記。
0 6
塗鴉筆記
什麼是塗鴉筆記?
塗鴉筆記又翻譯為視覺筆記,它將聽到、讀到的信息進行視覺化的形式呈現,能夠更加高效地將外部信息與大腦進行鏈接,使得信息更加直觀和富有創意,在讀書、會議記錄、思考、製作清單時都可以使用。
加拿大的心理學家Allan Paivio的一個著名研究成果就是指出了人腦處理信息的視覺和聽覺的雙軌系統。也就是說,我們聽到一段話,或者看到一幅圖畫,雖然都可以從中接收信息,但是我們的大腦其實是使用了兩個不同的系統來處理語言和非語言信息的。(這個理論也被稱為"Dual coding theory")
這樣的研究成果有著許多深遠的意義,對於我們老師來說,最直接的就是我們在教授學生的時候,可以盡量採取語言和圖像兩種方式,同時輸入信息。這樣學生才能夠記得牢,記得久遠。塗鴉筆記的科學性,也是建立於此。
塗鴉筆記的呈現方式多種多樣,比如放射型、爆米花型、模塊型……可以結合上面提到的5種筆記法進行使用。
初學者特別是低年齡段的孩子在使用塗鴉筆記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創意的字體
圖標、項目符號,比如星號、圓點
邊框:圓圈、格子框
連接符號,比如箭頭、虛實線
簡單陰影
泡泡:想法、對話
一般來說,學習使用塗鴉筆記,老師需要先接受訓練,再慢慢把這個技能傳遞給自己的學生。如果你對這個話題感興趣,我們在文末給你准備了一份關於塗鴉筆記的更多閱讀材料,相信能夠給你帶來一個全新的視角。
0 7
結語
與傳統的筆記方式相比,上面的幾種方式都體現了學生與筆記之間的互動關系。做筆記不再是課堂上機械記錄信息的行為,而是貫穿了整個學習過程。
課前,筆記可以用來復習已經學過的背景知識,
上課時,可以自然地引出新的學習主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課後,成為學生復習知識的工具,
學期結束時,也是總結自己一年進步的記錄!
E. 小學生怎樣做好課堂筆記
1、緊跟老師的思路
即使課前認真地進行了預習,也並不是說聽課時思想就可以放鬆了。上課時孩子還是應當緊張起來:
認真聽講,緊隨老師講課的思路;
沒聽懂先做個記號,課後再說,先跟上老師的講解;
盡量將老師講的知識當堂消化;
聽課時大腦要如同參加考試一樣機敏、緊張;
記好筆記。筆記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內容:一是書本上沒有的內容;二是聽課時不懂的地方。
認真聽講,緊隨老師講課的思路;
沒聽懂先做個記號,課後再說,先跟上老師的講解;
盡量將老師講的知識當堂消化;
聽課時大腦要如同參加考試一樣機敏、緊張;
記好筆記。筆記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內容:一是書本上沒有的內容;二是聽課時不懂的地方。
總之,老師的思路,是一節課的精華。抓住了老師的思路,也就等同於抓住了一節課的精華。
2、「前松後緊」法
「前松後緊」,是說聽課時前幾分鍾可以鬆弛一點,後頭再緊張起來。一節課45分鍾,一天好幾節課,要想每節課自始至終緊張、專注地聽講,基本不可能。因此,父母可以建議孩子聽課時「前松後緊」。
老師上課時,往往一開始是回顧以前所講內容並引入新的內容,這些一般比較簡單,接下來是較深入的分析和講解,這才是最重要的東西。
據心理學家研究,青少年的注意力,一般只能持續20~25分鍾。超過這個時間,注意力就會下降。如果聽課是「前緊後松」,前半節課尚能保持注意力,到了後半節課往往自覺不自覺地開始松勁。而課堂教學的內容,後半節才是重頭戲。
3、有重點地記下老師講課的內容
對於不同的學科,記筆記有不同的記法。例如數學中的一些概念和定理,書上都有,而且內容完整、語句嚴謹,科學性與邏輯性都很強,所以不必記。著重記老師對概念的解釋,理解上要注意的地方以及解題的技巧等。
這些內容一定要記:
① 老師列出的提綱。孩子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把老師所講的內容一字不落地記下,所以只需記下老師列出的提綱。
② 老師強調的重點。
③ 課本上沒有而是老師補充的內容。
④ 結合老師講課的內容自己需要加強的部分。
⑤ 記疑點:對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內容有疑問應及時記下。
⑥記方法:勤記老師講的解題技巧、思路及方法。
⑦ 記總結:注意記住老師的課後總結,這對於濃縮一堂課的內容,找出重點及各部分之間的聯系,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融會貫通課堂內容都很有作用。
03
整理筆記「七步法」
第一步,憶
「趁熱打鐵」課後即抓緊時間,對照書本、筆記,及時回憶有關的信息。實在憶不起來,可以借同學的筆記參看。這是整理筆記的重要前提,為筆記提供「可整性」。
第二步,補
課堂上所做的筆記,因為是要跟著老師講課的速度進行的,而講課速度要較記錄速度快,於是筆記就會出現缺漏、跳躍、省略甚至符號代文字等情況。在憶的基礎上,及時作修補,使筆記有「完整性」。
第三步,改
仔細審閱筆記,對錯字、錯句及其他不夠確切的地方進行修改。其中,特別要注意與解答課後練習,與教學(學習)目的有關的內容的修改,使筆記有「准確性」。
第四步,編
用統一的序號,對筆記內容進行提綱式的、邏輯性的排列,註明號碼,梳理好整理筆記的先後順序,使筆記有「條理性」。
第五步,分
以文字(最好用紅筆)或符號、代號等劃分筆記內容的類別。如,以語文為例,哪些是字詞類,哪些是作家與作品類,哪些作品(課文)是分析類,哪些是問題質疑、探討類,哪些是課後練習題解答,等等。為分類摘抄做好准備,使筆記有「系統性」。
第六步,舍
省略無關緊要的筆記內容,使筆記有「簡明性」。
第七步,記
分類抄錄經過整理的筆記。同類的知識,抄在同一筆記本,或一本筆記的同一部分里,也可以用卡片分類抄錄。這樣,日後復習、使用就方便了。按需所取,綱目清晰,快捷好用,使筆記有「資料性」。
F. 優秀的小學生如何整理課堂筆記
有的時候老師可能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一個學期下來,翻開學生的教科書時像新的一樣,一個字也沒有。這樣的學生積累的東西一定特別少。認為在課堂上對於老師的講解重點例如一些詞語的解釋、重點的段落,或用畫線、或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或寫一些簡單的註解等標注出來。比方說重點的地方可以用直線畫下來,比這個還重要的內容用波浪線現出來,遇到有疑問的地方可以畫一個問號,需要積累的詞語可以用圓圈、方框圈起來。總之教科書不能空著,不能學過了還和新的一樣!這不利於積累,復習時也沒有依據。畢竟在課堂上,教師的講解一定會有精彩的部分,這些精彩有時是轉瞬即逝的,可能課堂上你還記得很牢固,但你保證不了過一段時間不遺忘,如果你記筆記了,做標注了,復習時當你看到你的標注,課堂精彩處的鏡頭就會馬上再現,可能一些知識點很快回到你的記憶當中。
G.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課堂記憶效果
一、吃透教材、巧設情境,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共同活動,教師的教對於學生來說,又居於主導地位。因此,我認為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師首先要把教材吃透,要掌握教材各部分知識的來龍去脈,以及教材里每一道例題和練習題的編者意圖,對這些,教者只有仔細琢磨,深入鑽研,做到胸中有書,才能解決教什麼的問題。同時,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還要研究教材內容與現時生活的最佳落腳點,巧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引入新知。只有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去合作探究,掌握新知識,也只有這樣,才能解決怎樣教學的問題。1、掌握知識的系統性,才能統觀全局
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非常強的學科,知識之間聯系非常緊密,任何新知識都是在已學過的舊知識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所以,教師只有掌握教材的系統性,教學時才能做到瞻前顧後,將前面的知識為後面的新知識做好鋪墊、搭橋;學後面的知識又能有計劃地復習和運用前面的知識。如果教師沒有掌握教材的系統性,教學中就可能把完整的內容零敲碎打,分成許多部分獨立地去教學。這樣不僅教起來費勁,費時間,學生學起來也不好懂,難以記憶,而且更重要的是不利於發展學生的智力。因此,能不能系統地掌握教材,有沒有統觀全局的思想,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率。那麼怎樣鑽研才能系統掌握教材,又能統觀全局呢?我的建議是:第一,要注意抓住反映事物本質的概念進行教學。如:單位「1」這個概念,不僅對分數的理解是一個重要的基礎,而且在以後全部分數應用題、百分數應用題的教學中,它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因此,在學習分數乘法時,必須把這個關鍵的問題讓學生徹底理解,這樣,在教學工程問題應用題、百分數應用題時,學生就不會感覺理解困難,很明顯,單位「1」是貫穿分數、百分數這部分教材始終的一個最重要的概念,因此,在分數部分教學一開始就要緊緊地抓住它,通過種種形式讓學生透徹地理解單位「1」的意義。第二,研究各單元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分數再認識》這部分知識,是在三年級分數初步知識基礎之上進行教學的,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必須對三年級分數初步認識的教學進行分析,從而,才能對五年級的《分數再認識》進行升華、拓展,展示教材的編寫意圖,從而達到教學目標。第三,找出新知識與舊知識的聯系。如:工程問題的應用題解答方法跟相遇問題的解答方法基本是一致的,教學工程問題應用題時,就可以引導學生與相遇問題進行比較、發現,這樣對學生理解工程問題是有幫助的。第四,要了解知識引申變化的情況,掌握教材的深度。為了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能夠透徹地理解,靈活地運用,要在立足教材和超越教材上研究引申的練習題,但不要超越編者的意圖,掌握教材規定的知識范圍和所學的知識難度,加深鑽研,細心琢磨教學目標,就不能偏離教材的要求,盲目地加大題目的難度,甚至搞題海戰術,這樣做既浪費時間,也影響教學效果,還會增加學生不必要的作業負擔。2、只有教師理解得深,才能深入淺出
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是授業和解惑,是學生的合作者和引導者,教學效果的好壞,對疑難問題是否清楚,主要是看教師對知識是否能正確、深刻地理解了。因此教師在教學之前,對所教學的內容一定要做一番認真的研究、分析,以達到透徹理解,熟練地掌握,才能在課堂教學時做到深入淺出,如:在四年級教學《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一節時,為了讓學生透徹理解小數點的移動引起小數變化的道理,可先提出四個為什麼,引導學生根據這些問題自己進行探究,學會弄懂,找出每個問題的答案,搞清它們的來龍去脈。(1)為什麼一個小數中的小數點位置一變,小數的值就變了呢?(2)為什麼小數點向右移動小數就變大了呢?(3)為什麼小數點向左移動小數就變小了呢?(4)一個小數的小數點每移動一位,小數大小的變化,為什麼是十倍的關系呢?這些問題如果課前教師對這部分教材做了研究,理解得比較透徹,在課堂上才能引導學生深入淺出,點撥到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只有領會了編者的意圖,才能重點突出
在教學中,教師在備課時,對教材的准備題和例題進行分析、研究,努力理解編者這樣安排的意圖,分清例題的主次再確定教學重點;同時,還要把教學內容與生活實例最佳結合點如何在開篇的教學情境中體現出來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師通過對教材的研究、分析,領會意圖,如何運用最佳情境進行教學,做到心中有數,如:在教學三年級《搭配中的學問》一節內容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把生活中的「石頭、剪子、布」的游戲作為教學的開篇,提出的問題是,有幾種不同的搭配方法?有幾種你能贏?這樣,學生把生活中有趣的游戲與本節的搭配問題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觀察、猜測、實驗、驗證等活動,找出簡單事件的組合數,從而完成教學目標。
幾年來,教學研訓工作的實踐,使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只有系統地掌握教材的內容,認真地研究教材中的每一個問題,透徹地理解編教材編者的意圖,那麼他們在教學時,就能從教材的全局出發,重點突出,深入淺出,教學效果一定會好的。
二、改進教法、注重生成,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
教師通過對教材的深入研究,摸准教材的重點、難點後,還要進一步考慮運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樂學、好學。小學生年齡小知識少,接受能力有限,生活經驗不足,數學知識在生活中落腳點難以找到,這樣更需要教師在教學時講究教法、研究學法。教學方法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年級學生可以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選擇教學方法要從各校學生的實際出發,不要強求一律,不要照搬他人的經驗及做法,但也有幾條大家可以共同遵循的規律,以下幾條僅供借鑒:1、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入新知識
數學是一門嚴謹而系統性強的學科,各部分知識聯系密切,新知識往往是舊知識的深化和發展;數學又來源於生活,根據這一特點,教學時,要抓住新舊知識的交接點,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落腳點,通過課前的搜集、整理,課上提問、發現,把難點化成幾個小問題,順利過度到新知。如:在教學《認識百分數》一節時,課前可讓學生搜集百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例子,在具體的實例中,找出百分數的話題,教學時,可讓學生先匯報提出有關百分數內容的問題,教師適時引出問題,巧設懸念,探究新知,學生感到新知不新,理解到位,突破了教學難點。2、運用直觀操作,分散教學難點
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是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在教學中,注意從實際出發,充分運用直觀教具和學具,使學生認識建立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礎上,獲得較牢固的理解了的知識,並逐步發展抽象思維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六年級《圓的周長》一節時,教師充分創造時間、空間,讓學生小組合作,動手實踐,探索圓周長和直徑之間比值的規律,展示小組合作成果,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充分的直觀操作、研究交流,揭示圓周率的意義,使學生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的經驗。3、注意引導學生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
教學實踐使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我們今天的教是為了明天不需要教,學生今天的學習是為了將來離開學校在實踐中能夠自學。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傳授知識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發打開思路,想問題,自覺主動地去獲取知識。如:在教學三年級上冊《可能性》一節時,教師在引導學生感知發現的基礎上,重點與學生探究、驗證,首先引導學生做實驗前的准備,教師介紹實驗材料並說明實驗要求,小組商量活動方案,小組匯報活動方案,然後合作實驗初步推測,學生在小組實驗交流匯報的基礎上,教師將各組的意見展示出來,最後師生共同推理、驗證、歸納:打開盒子,看到盒子里的球,聯系剛才的實驗結果,你明白了什麼?可能性的大小到底和什麼有關?如果給你一枚一元錢的硬幣,將它擲出,結果會怎樣……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營造主動參與的氛圍,讓學生體驗學習數學知識的快樂,使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旺盛的求知慾。
三、超越教材、培養能力,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必要措施
教學實踐使我們認識到,師生共同努力解決了學生學懂的問題,剛剛完成教學任務的三分之一。因為「懂」,只是學生把教材的新知識弄明白了,這並不等於學生真正掌握了新知識,他們往往離運用新知識去解決問題還有一段距離,還沒有形成技能技巧。因此,立足教材、超越教材的當堂訓練,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為了提高訓練的效果,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要明確訓練的目的性
訓練時要防止盲目地多練,否則多而雜,抓不往關鍵,結果加重了學生的負擔,效果並不好,訓練的內容防止脫離實際,追求偏、難、怪的現象,從每節課來看,應該緊緊圍繞本節的教學目標進行訓練,反對那種脫離教學內容,急於追求拔高的訓練,教師只有對學生掌握知識的現狀和教材的重點、難點有機地整合,做到心中有數,適當地調整教學預案,訓練的針對性才強。2、訓練要注意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一般來說,一節新課,課堂最好有十至十五分鍾的訓練,特別要注意訓練題的數目不要過大,應用題的語言敘述和題目結構要清楚簡單,不要在數字語言上干擾學生對本節課主要知識的理解,在可能的情況下,可以讓學生口述或口算一些問題,以檢查學生理解的情況,但要注意訓練題的形式,避免學生死套書上的語言來回答問題,教師要結合本節課的知識點,自編一些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生活閱歷的習題,以便能看出學生對知識是否理解了,真正讓學生體會到生活處處有數學,從而也培養了學生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如果學生掌握得非常順利,耐用效果非常良好,這時,教師可立足教材,超越教材,引出運用本節課知識解決生活中問題的例子,引導學生合作探究,也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本節課的知識點,提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例子或問題,大家合作交流解決,真正使本節課內容升華。3、不同水平的學生訓練時應有不同的要求
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自覺性和學習的效率是不相同的。考慮到這個實際,在教學中特別注意因材施教,在訓練中也應經常安排兩套作業,這樣做,教師花費的時間和氣力都比較大,但是滿足了不同學生的不同要求,調動了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效果上來看,還是比較好的。
在教學實踐中,我深深地感到:復習鞏固所學的知識,提高技能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們除了要搞好每節的基本訓練外,還要注意上好復習課。
復習課不是簡單的知識重復,更不是讓學生單純地做題就能奏效,在復習課中,除了要有針對性地做一些彌補知識缺陷的工作以外,師生應當把主要時間和精力放在對所學知識做一番總結歸納整理的工作上,使知識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一個系統的整體。這樣做,可以將知識化繁為簡,不僅使學生記憶掌握,而且對舊知識進行了一次深化,這對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起到了極好的促進作用。
總之,在教學和研訓的實踐中,我深深地感到: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又不加重學生的負擔,最重要地一環是改進課堂教學。但改進課堂教學的關鍵又與能否吃透教材有著密切的聯系。只有教師對教材的系統性掌握得好,又善於體會理解編者的意圖,再有符合兒童心理特點和認識規律的教學方法,那課堂教學一定會生動活潑。我相信,只有我們教師肯於動腦,能花力氣,不斷學習,勇於實踐,一定會掌握課堂教學規律和教學藝術。
H.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記憶力
小學生記憶力差並不用太擔心,因為記憶力不好呢,還可以通過訓練的方法提高,那麼小學生記憶力提升的方法都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記憶習慣訓練
記憶習慣訓練分為:記憶行為習慣和時間效率習慣。
記憶行為習慣
可以給孩子每天安排一個固定的時間背誦某一類知識,如每天早晨背兩句唐詩,這樣形成習慣後,孩子就會自覺、主動地記憶學習。睡覺之前記憶材料,可以減少其他事物的干擾,利於大腦對信息的加工。因此,可以讓孩子在睡覺之前記憶一些內容,或聽一則故事,第二天醒來後父母再引導孩子進行回憶,這樣能夠形成*時間的學習記憶行為習慣。
時間效率習慣
每次讓孩子學習記憶的時候,父母可以規定學習的次數和時間,養成孩子的速度效率習慣。還可以進行形式多樣的記憶競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良好記憶習慣的形成,主要是培養他們的毅力和耐性,關鍵在堅持。
2.奇特聯想記憶訓練
奇特聯想記憶法即讓孩子在記憶時,發揮想像,根據材料的特點,建構故事情節,組織記憶。它能活躍孩子的思維,豐富想像力;越奇異、有趣的事物,幼孩子兒印象越深刻,記憶越牢。
如要讓孩子快速記住「火車、河流、風箏、大炮、鴨梨、黃狗」六個詞,可形成如下奇特聯想:一條黃狗登上了飛行的火車,火車穿過河流,河流上飄著幾個大風箏,風箏下吊著大炮,大炮的炮筒里打出鴨梨,鴨梨正好打進黃狗的嘴裡。
3.培養興趣促進記憶
孩子對感興趣的東西能表現出很強的記憶力。興趣是記憶的動力和強化劑,興趣會使腦神經處於積極工作的狀態,促進大腦皮層興奮中心的形成。因此,父母要努力培養孩子對事物的廣泛興趣。如幼孩子兒對新奇的東西都會表現出強烈的興趣,所以,父母對要求孩子記住的東西,要設法把它變得有趣,引起孩子的注意。
4.在游戲中訓練記憶
游戲是孩子的主導活動,充分利用游戲可以增強孩子的記憶能力。
5.通過音樂獲得超級記憶力
用緩慢的巴洛克音樂,無需任何方法,就能使幼孩子兒記憶力增長26%。也就是說,音樂能使寶寶快速吸收知識,記憶力增強,思考反應能力變得更快。在孩子背詩歌或講故事時,父母可以有意識地選擇優美、輕松、節奏舒緩的音樂來配合。另外,對寶寶進行技能訓練時,可選擇一些歡快的音樂,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6.注意力、記憶力協同訓練
找不同訓練法
讓幼兒孩子尋找兩種材料之間的不同之處,從而訓練注意力和記憶力。
找相同的訓練法
找出兩種以上材料之間的相同之處,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和記憶力。
合成訓練法
在象棋盤上,擺上7、8個棋子,讓孩子看1分鍾,然後拿掉,再讓孩子照原樣擺上。
I. 如何培養小學生課堂記筆記的習慣
您好!
一、培養學生記筆記得先從記筆記的意義開始,告訴學生記筆記的種種好處,學生才會有記的願望。每次需要記錄時教師要提醒學生及時記錄,尤其是對一些課堂不肯聽的同學做好督促,這樣也更容易提高差生的學習成績。
二、處理好聽和記的關系,既要聽好又要不遺漏重要的地方並進行記錄。
三、課前做好做筆記准備。准備好兩支色彩不同的筆,記錄的知識一目瞭然,這樣便於復習鞏固知識。
答案還望您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