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教學反思
參考這些內容吧:或在這個網址看看吧。http://www..com/s?ie=gb2312&bs=%D3%A2%D3%EF%CB%C4%BC%B6%BE%AD%B5%E4%BE%E4%D7%D3&sr=&z=&cl=3&f=8&wd=%D0%A1%D1%A7%D3%A2%D3%EF%BD%CC%D1%A7%B7%B4%CB%BC&ct=0
小學英語教學反思
一、在中國,英語是外語,不是二語,不可習得。
在中國,很多人忽視了英語是一門外語,而不是第二語言,是英語學習效率低下的一個重要客觀原因。
那麼,第二語言與外語究竟有什麼區別?它們是同一概念不同風格的用語,還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它對英語教學的效果會產生怎樣的作用?
其實,我們知道,second 1anguage與first language相對,而foreign 1anguage和non-native language是與mother tongue和native 1anguage相對的。
first language和mother tongue和native 1anguage的共同特點是:(1)最早習得的語言,常常是在家庭環境中習;(2)熟練程度高。語言直覺強。
second language,foreign language和non-native language的共同特點是:(1)是一種雙語現象;(2)在掌握的時間順序上次於第一語言;(3)熟練程度一般不如第一語言;(4)習得方式一般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或自學。
首先,在語言環境方面,第二語言與外語有著根本的差別。第二語言學習者一般都有一個比較自然的語言環境。周圍有眾多的該語言的本族語使用者。由於種種原因,他們之間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聯系。同時,由於該語言可能是「官方語言的一種(如英語、法語在加拿大,英語在印度等),新聞媒介、官方文件、廣告等等為學習者提供了一個比較真實和自然的語言環境,而「外語」學習者一般來說則很難有這樣的語言環境。
其次,從語言輸入來看,第二語言學習者一方面有自然的語言環境,另一方面,如果他通過課堂教學學習該語言,教師的語言程度、同學的語言程度等都給他提供了較理想的「可理解性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其中包括「針對外國人的談話」(foreigner talk),「教師語」(teacher talk)、「同伴語」(peer talk)等;
而外語學習者則不同,他一般不可能得到foreigner talk之類的輸入,由於外語教師語言水平總體上不能與第二語言教師相比,teacher ta1k的質量和數量都不如第二語言教學課堂, peer talk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限制。
英語在一個國家或地區是二語教學還是外語教學,還有一個重要標志,那就是看當地學校的課程是不是用英語授課。如果除了英語課,其他課程用母語講或大部分用母語講,英語教學就是英語外語教學(TEFL)。顯然在中國,英語是外語,而不是第二語言,中國缺乏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環境。母語可以習得,二語也能習得,但外語是不能習得的。
而在我們的小學英語課上過多的強調了情景的創設,甚至是為了情景而情景,以至於產生了虛假的情景。很多老師抱著在這樣的情景中給孩子們以自然習得英語的期望,原本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顯然是不切合實際的。在35分鍾的英語課上,老師用外語授課的時間到底有多少,學生能開口說外語的時間又有多少?有多少學生的家庭有外語環境,有多少學生父母懂外語,學生在課余時間主動或被動接觸外語的機會又有多少?我們盡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成功的小學英語教學觀摩課,在這些觀摩課上英語教師和學生配合的天衣無縫,聽說讀寫的操練樣俱全,加上朗誦,短劇,多媒體演示,教學者為之興奮,聽課者為之激動。然而,在一年365天的外語教學中,這樣的課又有多少呢?這本帳,從事英語教學的一線教師心中應該是很明白的。
二、小學英語教學應較多地採用採用認知法,而不是直接法。
直接法即大量接觸真實的語言,進行真實的交流,靠大量重復模仿,強化記憶,養成習慣。視聽法、聽說法、交際法都屬於直接法。以直接法為主進行教學,一定要有語言環境,要有高水平的師資,班額要小,學習和使用英語的機會要多。認知法不排除模仿,但由於缺乏語言環境,學習途徑主要是通過理性思維,學習語音、語法、詞彙知識,掌握語言規則,指導聽說讀寫,舉一反三,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語言能力。英語在中國是外語,中國學生學英語,不論是小、中、大學,都不能採用二語教學類型,而要以語言知識為拐杖,在運用經驗學習的同時,要注意理性認知;對於小學生尤其要培養他們可持續發展的語言學習能力,不能排斥語言知識。
而在我們現實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有限的師資力量,教師水平的相對低下,語言環境的缺乏,大規模的班級授課,都告訴我們直接法的教學方法不適合目前的小學英語的教學實際。
三、靠持續不斷的語言知識,而不是「玩」來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
小學英語教學是要重視培養興趣,但不能單靠唱歌游戲去學習,因為培養興趣主要是為了學習英語。小學生學習英語不是英美的移民學習英語,則只有不斷學到語言知識,提高語言能力,滿足他們的成就感,才可能培養持久的興趣。而目前小學生每周只有100多分鍾的英語課,單靠唱歌游戲不能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新鮮勁兒一過,孩子們就會厭倦。所以,唱歌游戲應該作為小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知識、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養興趣的手段。我們可以採用多種手段幫助小學生在記憶力強的時期多記單詞,多學習語言規則,並盡可能多創造模仿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語音和語調。在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譯五種能力是可以互補的。真正做到聽說先行,讀寫跟上。光聽說不讀寫,很難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養學習能力,也難減輕學習負擔。所以小學生還是應當認真進行語言學習。
四、 小學英語教學不應排斥基本的語言規則
傳統英語教學中佔主導地位的教學方法是語法翻譯法和聽說法。語法規則的講解和操練成了傳統英語教學的主要內容。隨著交際教學法的興起,語法教學在外語教學中的地位有所削弱。到了80年代,有的語言學者公開排斥語法教學在外語教學中的地位,反對在任何教學階段控制語法教學項目的做法。他們認為,只要在課堂上提供有意義的交際,語法就會被學習者自動習得。受此觀點影響,80年代有一段時期,語法教學曾一度在部分外語課堂消失了。然而,物極必反,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和反思,人們終於意識到了削弱甚至取消語法課的弊端,因又重新思考語法在語言交際以及在外語課堂中的地位與作用。
㈡ 如何布置小學英語作業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是整個教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檢查教師與學生之間教與學的紐帶,也是幫助學生熟悉和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鞏固已學知識的有效手段之一。小學英語教材在重視聽說能力訓練的同時,也加強了對讀寫能力的培養。因此怎樣切實可行地布置好英語作業,已成為小學英語教師所要十分重視的問題。以下是我就所談的幾點看法: 一、盡可能使作業設計貼近生活,讓學生易於理解與接受。 小學階段所要學的英語,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例如水果、學慣用品、家庭成員名稱、家庭生活用品等等,都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學完這些單詞後,我布置他們將這些物品歸類,可以先收集這些物品的圖片或自己動手繪畫,然後再畫紙上一一寫上英語標簽。還可以讓學生手工製作出這些物品,讓後再貼上自己親手書寫的英語標簽。將其布置成一個個美麗的小房間、小文具店、小傢具店等等。由於這類作業富有趣味性,能夠使學生在完成作業時注意力高度集中。因此可更好地幫助學生牢記單詞,同時也能提高了學生的英語書寫水平及審美能力。 二、注重書寫作業的同時,不要忽視學生的聽說能力。 現在在小學英語考試中,聽力這一部分可以說是越來越靈活,難度也較以前有所加大。因此學生在這一方面的失分也越來越多了。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要多設計一些相關的題目來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聽說能力。布置錄音作業就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方法。在英語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能夠牢固地掌握標準的語音語調,我們經常布置學生課後聽讀錄音,但是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讓學生單調機械地重復聽讀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心理,較難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我們可以變換方式,讓學生模仿課文朗讀製作錄音磁帶,定期進行抽查或評比,那麼他們就會不厭其煩地反復聽讀錄音進行製作,以求達到最佳效果。此類作業不僅能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英語的語感,而且也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三、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提高學習英語的能力。 在英語學習中,小組之間的合作是十分重要的。如課本中的pairwork 和 groupwork就是一種合作式的學習任務。每次老師布置作業,無論數量多少,難易程度如何,無論多麼重要的作業,總會有幾個學生找借口拒絕完成或敷衍了事。特別是布置背誦作業的時候,遇到稍微長一點的文章,肯定會有一些學生背不過,或是一拖再拖。我們在埋怨學生的同時,也要反思一下自己。自己所布置的作業是不是太過枯燥了?如果換一種形式,變一下思路,把作業分組完成會是怎樣呢?於是,我把學生分成四五人一組,每組選出一位小組長,由組長負責督促組員背誦,定時檢查。如果有一人未過,其他組員就要一同受罰。這樣做雖然說有些殘酷,有些學生也會覺得很不公平。但這正也是檢驗組內成員是否團結合作的有力一擊。我們都處在一個集體之中,都是集體的一員,光自己學習好了是遠遠不夠的,能帶動他人,善於幫助他人的同學才是真正的好同學。自己給集體拖後腿是件十分不光採的事,學生們的自尊心都很強,都不願自己成為別人的累贅。也都想為自己組爭光,這樣它們就會十分積極的,用心的去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當然,這種方法也可以用於其他形式的作業,比如聽寫單詞、片語和句子等,效果也十分明顯。 四、注重學生平時的收集與積累,拓展他們的知識面。 我在教學生學習英語的時候習慣讓他們自己做筆記,筆記中記載兩種內容:1.經過一段時間地學習,學生可以將自己所學到的一些知識進行歸納,重點難點,掌握得好的與掌握得不怎麼樣的全都記錄下來,以利於自己今後地學習。2.隨著英語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英語出現在我們周圍,只要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英語就在我們的身邊。各種英語的商標、廣告、標牌隨處可見。讓學生自己收集並摘抄些與我們學習聯系比較密切的英語,這對於學生來說是一件十分開心的事情。過一段時間可以組織大家一起交流交流。此類作業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增長知識,還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和自覺地學習意識。
㈢ 如何設計有效的小學數學作業反思
案例是一個實際情復境的描述制,包括有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同時也能包含有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教學案例描述的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情感在內的故事;教育案例是一個教育情境的故事,在敘述一個故事的同時人們常常還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點評。所以一個好的案例就是一個生動的故事加上精彩的點評。
㈣ 教師培訓課題小學音樂教學設計與反思作業怎麼做
教學反思記錄應該是說課的外延,它與說課互補。形成一個完整的「說課——備課——專授課——寫教學反思」的程序屬。一節課過去了,教師教法應用如何,達到預期目標沒有,效果怎樣,學生學習積極性如何,與教學要求是否相符,這都是實際操作中常出現的問題。教師應及時進行比較分析,找出問題的關鍵,把影響教與學的原因綜合出來,記錄在教學筆記中,日積月累,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
㈤ 關於語文作業的反思
1、關鍵是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學生有了興趣,何愁教不好?他們自己也內會學了.
2、掌握有效的教容學方法.
3、教師自己要有文本解讀能力,課堂上要讓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
4、要重視寫作教學,培養學生用「我手寫我心」.文章不在於技巧,關鍵在於富有真情實感.
5、掌握一些實用的語文教學法,多向名家學習,學習他們的課堂教學技能和方法,比如老一輩的語文教育家一些新課程改革後出現的特級教師的教學方法.
㈥ 作業1:教學反思應該反思哪些方面
其主要特徵,一是實踐性,是指教師教學效能的提高是在其具體的實踐操作中;二是針對性,是指教師對自我 現行的行為觀念的解剖分析;三是反省性,是指教師對於自身實踐方式和情境,立足於自我以外的多視角、多層次的思考,是教師自覺意識和能力的體現;四是時效性,是指對當下存在的非理性行為、觀念的及時覺察、糾偏、矯正和完善,意即可以縮短教師成長的周期;五是過程性,一方面指具體的反思是一個過程,要經過意識期、思索期和修正期,另一方面是指 教師的整個職業成長要經過長期不懈的自我修煉,才能成為一個專家型教師。 新課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學反思不僅僅是對地理教學活動一般性的回顧或重復,而應該是教師置身於整體的地理教學情境中,從更寬廣的社會、倫理及教育層面激發自我意識的覺醒,更重要的是它一種面向未來的教學活動。進行新課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學反思,我覺得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對教學觀念的反思 長期以來,教師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動條件下形成的,沒有教師主體的自我實踐反思意識和能力的增強,往往只是簡單的重復或沿襲,其效果是很不理想的。因此,教師應進行新課程理念的系統學習,積極對自身的教學觀念進行反思,在較深層次上促進教育觀念的更新與轉變,並以此指導教學實踐。 例如在學習以某種自然資源為例,說明在不同生產力條件下,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意義的相關內容時,我就以礦產資源為例,一方面用相關例證向學生說明,礦產資源的分布、數量、質量和組合狀況是影響工業布局的重要條件,一些工業基地往往是建在礦產地附近(這種教學旨在滲透自然環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外部條件的觀點);但有些工業基地,如我國的上海寶山鋼鐵工業基地,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鋼鐵工業基地,周圍並無大型鐵礦、煤礦,但卻是著名的工業區,原因是藉助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發達的海運,擺脫了礦產資源的地域限制(這種教學可以滲透自然環境並非是決定性條件的觀點)。通過上述這種辨證的分析,學生一方面明確了自然環境可以影響人類社會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明確了這種影響不起決定性作用,就使學生形成了正確的、辨證的人地觀。 地理新課標不僅對地理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提出了具體的、符合實際的要求,同時也對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力和方法的培養,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提出了具體、可操作的目標。 培養現代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是高中地理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課程標准中有大量的與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可持續發展觀有聯系的教學內容。因此,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更加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必須有利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地理觀。 2、對教學設計的反思 教師為了實現有效的教學,課前都要對一節課進行精心 預設,但在課堂實施時會出現多種結果:第一,事先的預設比較順利地生成了;第二.由於引導不得法,出現預設未生成的尷尬局面;第三,雖然教學出現了意外,但教師通過巧妙引導,獲得了非預設生成的意外收獲。如果教師課後能對這些結果和過程及時進行記錄、整理和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就能對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後的教學理念獲得規律性認識,從而提高教學的自我監控能力。長此以往,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會不斷提高,後續教學行為會越來越合理,學生的主動生成會不斷取代被動接受,教師的研究意識和能力會不斷得到提升。 在進行地理教學實踐時,有時會發覺地理教學效果或目的與預期的設計有較大差異,課後細細分析一下,原因在於進行教學設計時忽視了對教學設計的實踐反思,因而也就難以使教學設計在實際應用時發揮出所預想的作用。因此,教師應積極反思教學設計與教學實踐是否合適,及時看到實踐過程中出現的誤差,不斷探求教學目的、教學工具、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積極改進,從而優化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3、對教學過程的反思教師的反思大多是針對教學過程進行的,我們要對教學中重難點的處理、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得到確立、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否提高等情況進行反思,然後再回到實踐中去探索,使教學與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我們知道,新課標所提倡的 探究式學習模式能提供給學生更多獲取知識的渠道和方式,在了解知識發生和形成的過程中,推動他們去關心現實,了解社會,體驗人生,並積累一定的感性知識和實踐經驗,使學生獲得了比較完整的學習經歷。同時,在學習中將培養學生一種探究性、開放性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 4、對自身教學行為的反思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認真地檢討自己的言行:是否從權威的教授轉向師生平等的交往與對話;是否有公正的品質、豁達的胸懷、豐富的感情,以及敏銳的判斷力和豐富的想像力等等。 眾所周知,過去為了鞏固 雙基,我們教師的教學往往追求對學習內容的標准化理解和課本式、教參式表達,強調對問題解決的常規思維、邏輯思考、唯一答案,對學生的置疑、奇思妙想往往採取壓制、迴避、冷處理甚至簡單否定的做法。這樣大量地進行反復操練,使學生學會的只是復印知識。而新課標強調的是教師的教學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型意識,所以,我們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謹慎處理自身的教學行為,要能積極肯定學生的別出心裁,給予及時適當的肯定和匡正。 5、對教學反饋的反思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注意觀察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行為,還要通過學生作業獲取教學反饋的信息,在信息反饋中對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發展,學習中的情感體驗等獲取全方位的體察。我們常常會發現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教學內容和習題,在考試時學生還是有許多困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學生知識的習得不是學生自己學會的,而是老師教會的,所以我們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比教給學生知識本身更重要。 例如,在學生做高中地理新教材的習題時,不要直接給出答案,而是請學生思考,要求學生說出理由。學生經過思考,較容易地完成了這道題,並且掌握了解題方法,提高了學習能力。 地理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完成新課標中規定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除了師生在課堂上的教與學之外,目前最直接的反饋就來源於作業練習。作業練習也是一種學習的過程。通過作業,不僅可以檢查課堂教學的效果,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而且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探索獲得知識的方法,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所以,我們的地理作業必須是科學的,多樣的、開放的,我們不能僅僅為了使學生完成作業而教學,而要教給學生 對其終身發展的能力,所以要側重對學生地理技能和方法的培養。
㈦ 如何把握作業設計與作業布置反思
「問題解決」教學中的作業分層
在學習「問題解決」這部分內容時,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能力差別上表現得更加突出。要想提高全班同學解決問題的能力,首先在作業上要提出不同的要求。要求A層學生解決問題時,要認真審題,多聯系生活實際,藉助於圖形分析題意,並把線段圖畫在作業本上,寫清解題思路,分步解答,或先分步,再綜合解答;對B層學生,要求用不同的方法分析題意,盡量用綜合算式解答,並鼓勵他們多做一些拓展性題目,努力提高自己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對C層學生的要求是必須用綜合算式解答常規練習題,解答開放性題目時,提倡解法創新,要做到舉一反三。
分層作業的布置,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自主、能動作用得到尊重和發揮,學生的情感、興趣、意志、習慣等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健康的發展,學生的自主意識、創新意識明顯增強了。與此同時,我在進行作業分層設計的嘗試中,也感到由於教師受教學經驗、水平所限,同時精力也非常有限,目前僅僅能保證每個單元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設計一到兩次分層作業,作業設計內容的層次性把握上有時也並非完全合理。但是,我相信,如果這樣的分層作業能長此以往堅持下去,最終形成比較完備的,形成更具操作性的分層作業管理模式,那麼教師在作業分層設計時會更便捷、更有效,分層作業的效益也會更明顯。
總之,布置數學作業,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創新。作業的分層設計更是體現因材施教,體現教師教學智慧的平台,讓每一個孩子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展,真正實現作業的「質的增效,量的減負」。
㈧ 語文作業反思
不寫作來業,這個現象過去有,現在源有,將來也還會有,這是無法杜絕的。我沒有這個能力,但我會盡量杜絕自己不寫作業。我不想背負罪惡感,我不會也不敢再不寫作業了。如果我交了作業,可以使自己的習慣得到良好的保持。說不定可以使自己的學習成績更上一層樓,說不定從此走向理想的工作崗位。所以這看似不起眼的行為,可能會造成無數的錯誤。我衷心地再一次承認這嚴重的過失。
㈨ 小學生上課說話檢討500字不要深刻
檢討書
尊敬的王老師;
由於我今天下午的紀律散漫,加上不夠自覺,上課講話。惹了老師您生氣,為此我進行了深刻地反思,終於意識到我犯了多麼嚴重的錯誤。
雖然我只是上課講話,但就是這話,我不僅違反了學校的紀律,傷了英語老師的心,並且還惹怒了王老師您,並使您生氣,最嚴重的是,我破壞了班級的集體榮譽和紀律,給班級抹了黑,在任課老師和同學們當中造成了極壞的影響。
我已經是一個有思想的少年,還沒到不用老師操心勞累的年齡,可如今由於我的偷懶和散漫,導致上課講話,我感到十分地慚愧。老師辛辛苦苦地為我們上課,而我卻上課講話,使老師生氣,我意識到了我犯的嚴重錯誤,現在我鄭重地向老師您檢討,希望您能原諒我。我對自己的上課講話行為感到十分地羞愧和抱歉,我承認我的錯誤。
老師,我在此向您保證,從今天開始,我一定認真上課,不再隨便講話,並不再違反學校和班級的紀律,嚴格遵守校紀校規,重新開始。老師,我如今深刻地認識到我犯的錯誤了,今天的事情我永遠不會忘記也不敢忘記,老師,對不起,我以後一定嚴格遵守班級紀律,好好表現,爭取改正錯誤,並改變老師同學對我的印象。如有再犯,請老師重罰,請老師給我一次改正的機會,我一定會改掉散漫的紀律。
㈩ 小學四年級關於說話反思
上課說話檢討書抄
「上課!」「同學們好!」「老師好!」「請坐!」伴隨著一聲聲的稚嫩的童音,又一節課開始了!
我認真地聽了一小會,可是不知道怎麼的,就是聽不進去。這時,我想到了講話。
「哎!」我碰了碰同桌的衣服,「咱們倆講會話吧!」「不行!」「哎呀求求你了,我有點太無聊了。」「那好吧。」同桌終於答應了,我們倆高高興興地聊了起來。
正在這時,老師把我叫了起來,「你怎麼回事?怎麼講起話了?……」我傷心的淚水奪眶而出,只聽見老師那惡狠狠的聲音。
老師,我錯了,我不應該在課堂上講話,更不應該不認真聽課,即使我不愛聽課,可也不應該講話。老師,我錯了,我以後一定要認真聽課,做一名好學生!
其實,想想老師們平時的辛苦,我更加覺得我自己錯了。老師是多麼辛苦啊!天天晚上為我們批卷,而往往批完已是清晨。老師啊老師,這個多麼崇高的職業!而我,居然不愛聽老師的課。誰知道老師又是多玩備的課啊!一想到這里,坐在寫字桌上的我不禁流下了懺悔的眼淚。老師,我錯了!老師,對不起!我以後一定認真聽課,不再講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我會用我的成績來報答您的,我親愛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