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考試分析 > 小學時事課堂展示活動

小學時事課堂展示活動

發布時間:2020-12-20 14:23:57

① 如何在初中政治課堂中引入時政教學

一、復習課的作用復習課作為課型的一種,其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鞏固、梳理知識,加深理解,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既要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建立知識結構,又要靈活運用,提高應試能力和技巧。而現行的思想品德教材,在內容編排上,很簡單。如何搞好復習,學生感到無緒,教師也感到茫然。因此,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一到復習階段,就讓學生自己看書。結果,效果不很理想。那麼,如何才能達到更有效的復習效果呢?下面結合我的教學實際,與各位老師探討一下。二、設計好復習課的思路既然是復習課,作為老師就要設計好復習思路,引導學生開展復習。我在設計復習課時,是按下面思路設計的:(把握課標)(抓范圍)↓↓(整體回顧)(構建知識網路)↓↓(重點把握)(知識點梳理)↓↓(鞏固拓展)(配套訓練)↓↓(傳授方法)(提效益)(一)、把握課標——抓范圍課標是教材編寫的依據,教材是課標的具體化。復習課上要講的內容,一定要以課標作為參照物,劃分出教材知識的重、難點和不同層次,從而使復習有章可循、輕重明確,讓我們少走彎路。(二)、整體回顧——構建知識網路復習課不是講授新課,因此不能單一的重復教材,而應使知識形成網路化。構建知識網路,實際上就是由「課題、框題、框題目題」構成,讓學生一目瞭然,對每課知識有個總體印象。它適用於一課或一個單元上完後的復習,因為教材是按單元來編排知識體系的,每個單元一般由二至三課構成,每課又由幾個框題組成。知識相對獨立,用這種方法復習知識,有助於把所學的每課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從而讓學生從整體上對教材知識有個回顧。本環節可由學生自己或分組合作完成,把主動權交給學生,這樣做既有利於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又減輕了老師的負擔,提高了學習效率。當然,構築知識網路有很多種方式,如圖表式、括弧式……。可以根據自己喜好構築。重點把握——知識點梳理構建知識網路只是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了教材脈絡,對於教材的具體知識內容還沒有把握。雖然新課改下教材內容簡潔,但它也是目前考試的主要依據。「題在書外,理在書中」的命題原則不會改變。因此,在復習時,對教材知識點進行梳理很有必要。可以引導學生夯實基礎,面對考試,有備而戰。如何梳理知識點,我復習時是從以下幾個環節去進行的:第一環節梳理基礎知識:著重從是什麼的角度讓學生明確每課或每單元所應掌握的基礎知識點。三、鞏固拓展——配套訓練配套訓練法就是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進行相關的題型訓練,來達到復習課的學以致用目的。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消化和鞏固。具體操作方法就是利用學生平時練習、每課訓練題、課堂作業或設計的經典題目來強化訓練。並結合學生訓練中遇到的共性和個性問題,針對性的輔導。並由此拓展學生思路,進行解題技巧與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新課改下的思想品德復習課如何上復習課作為課型的一種,指的是依據記憶規律,通過特定的課堂教學活動對學生已構建的知識進行鞏固、深化、擴展的課型。其主要任務是鞏固所學知識並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是課堂教學過程中一種通過再現教學內容,鞏固和完善認知結構,強化基礎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新課程下的一種必不可少的教學模式。而思想品德課作為初中階段的必修課程,要檢驗教學質量,也要通過考試評價方式來實現。針對考試,就要進行復習。而現行的思想品德教材,在內容編排上,很簡單。如何搞好本學科的復習,學生感到無緒,教師也感到茫然。因此,出現這樣一種現象,一到復習階段,就讓學生自己看書。結果,效果不很理想。那麼,如何有效開展思想品德學科的復習,現結合我的教學實際,與同仁們探討一下。既然是復習課,作為老師就要設計好復習思路,引導學生開展復習。我在設計復習課時,是按下面思路設計的:(整體回顧)→→→→(構築知識結構圖法)↓↓(重點把握)→→→→(知識點梳理法)↓↓(鞏固拓展)→→→→(配套訓練法)現結合八年級思想品德(上)(人民版)教材(後面簡稱教材),具體談談我的復習課教學。一、整體回顧——構築知識結構圖法構築知識結構圖法就是把大量分散的相對孤立的知識點納入到一個完整的體系中,使之變成一個主次分明,脈絡清晰的知識網路圖表。它適用於一課或一個單元上完後的復習。用這種方法很適合思想品德課的復習。因為教材是按單元來編排知識體系的。每個單元至少由三課構成。每課又由幾個框題組成。知識相對獨立,如何使學生從整體回顧知識,就可用此方法達到目的。現就教材第一單元為例,用此法來展示第一課知識結構示意如下:從上圖分析來看,每課知識結構示意,實質上就是由課題+框題+框題目的構成。讓學生一目瞭然,對每課知識有個總體印象。以上是對每課知識結構圖的構築,其實,每個單元上完後,這種方法更能很好地體現。如第一單元知識結構示意如下:從上圖分析來看,單元知識結構示意,實質上就是由單元課題+每課課題+每課目的+單元目的構成。學生看後,對一個單元的知識就有個總體印象。這種方法復習知識,有助於把所學的每課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從而讓學生從整體上對教材知識有個回顧。當然,構築知識結構圖有很多種方式,如圖表式、括弧式……。可以根據自己喜好構築。二、重點把握——知識點梳理法構築知識結構圖法只是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了教材脈絡,對於教材的具體知識內容還沒有把握。雖然新課改下教材內容簡潔,但它也是目前考試的主要依據。「題在書外,理在書中」的命題原則不會改變。因此,在復習時,對教材知識點進行梳理很有必要。可以引導學生夯實基礎,面對考試,有備而戰。如何梳理知識點,我復習時是從以下幾個環節去進行的:第一環節點擊知識要點:讓學生明確每課每單元所應掌握的知識點,即三維目標的要求。第二環節揭示基本觀點:包括教材中的黑體字部分、課堂教學中歸納總結的觀點、教材中輔助材料分析思考得出的啟示或結論。第三環節注重實踐活動,重在方法指導:教材每課都有小活動、實踐營地等探究體驗性的活動設計。因此,對實踐活動的復習也要作為重點來把握。特別要強調活動形式,針對某種活動形式,重在指導學生如何去探究去體驗。現就教材第一單元第一課為例,其梳理知識點如下:知識要點點擊:1.懂得生命是父母賦予的,體會父母為家庭付出的辛勞。2.感受家庭的溫暖,理解父母的愛,回報父母的愛。3.知道除父母外還有其他親人也關心著自己的成長。4.知道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盡自己所能孝敬父母、長輩。揭示基本觀點:1.教材中的黑體字內容:詳見p3、p4、p5、p7、p92.課堂教學中歸納總結的觀點:如第一課時母親節父親節的時間、父母對我們的關懷地表現及親人對我們愛的細節、正確評價父母的愛。第二課時父母無暇顧及子女的原因、父母表達愛的方式及如何體會父母的愛。第三課時子女讓父母感動的事。第四課時親情是世界上最燦爛的陽光、「兒不嫌母醜」實質是子女與父母同呼吸、共患難的家庭責任感的體現、親情的力量只有在艱難時更能體現,作為子女應坦然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父母同呼吸、共甘苦。不論發生什麼事,我們都應和父母的心一起跳。3.教材中輔助材料分析思考得出的啟示或結論:如第一課時故事閱讀《抱緊啊,千萬別鬆手》文後思考得出的結論;閱讀角《拐彎處的回頭》體會出來的結論。第二課時小討論得出的結論。第四課時閱讀《勇敢的人》文後思考得出的結論;細細品味漫畫後得出的啟示。注重實踐活動,重在方法指導:本課涉及到的活動有講故事、朗誦會、討論、談話交流、小品表演、漫畫體現等形式。以上這些知識點基本上是要求學生通過識記、活動體驗等手段必須重點掌握的。通過這種梳理法,可以使學生復習起來有章可循,不再感到毫無頭緒。從而可以提高復習效率。三、鞏固拓展——配套訓練法配套訓練法就是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進行相關的題型訓練,來達到復習課的學以致用目的。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消化和鞏固。具體操作方法就是利用學生平時練習、每課訓練題、課堂作業或設計的經典題目來強化訓練。並結合學生訓練中遇到的共性和個性問題,針對性的輔導。並由此拓展學生思路,進行解題技巧與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現結合教材第一單元第一課課堂作業為例,來作以說明:課堂作業後面一般都有參考答案,但有的題目只有提示,比如本課基本能力升級第7題寫一份倡議書,創新思維鏈接第9題寫一份通知、寫一份調查報告。針對這些題目,我著重指導了寫作的格式。然後引導學生圍繞主題進行發揮。這實質上是一個思維創新的過程。當然,關於如何培養創新能力,這里就不具體。總之,新課改下對思想品德課的復習不能輕視。只要我們重視並講究復習方法,我想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一定會煥發出活力。怎樣上好初中思想品德復習課人常說:「溫故而知新」。及時定期對所學知識復習總結訓練,有利於學生鞏固基礎,培養能力,促進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思想品德課也不例外。那麼,怎樣上好初中思想品德復習課呢?首先:構建框架結構,理清復習線索。對於思想品德課的復習,大部分教師都是先讓學生找知識點,直接復習課文內容。但這樣做往往使學生復習非常茫然。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總體勾勒一下課文的框架結構,弄清課題、目題之間的關系,形成知識網路,以使學生做到線索清晰、目標明確地復習。其次:鞏固基礎知識,梳理課文內容。線索明晰了,知識網路構建好了,我們再幫助學生在這個框架下搞好基礎知識的復習。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閱讀,系統找出課文當中的知識點,將教材內容梳理好,使之系統化,充實知識網路。另一方面,教師應結合課文內容和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對基礎知識認真設計好適量的書面練習題,力求做到標准化、准確化,促使學生思考。這樣,通過完成練習題,可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熟悉教材基礎內容。第三:把握重點內容,培養析題能力。初中思想品德復習課教學目標,就是在保證學生全面掌握教材基本內容的同時,突出教材內容的重點,使學生的復習能事半功倍。由於初中學生的自學能力較差,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內容的重點,在復習過程中,往往是鬍子眉毛一把抓,不分主次,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師在組織復習課的教學中,應抓住重點內容,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教材,力求能完整地表述原理內容,並注重文字的准確性,消除學生似知而非甚知的感覺。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析題能力,是復習課教學的另一目標。因此,教師除講授基本內容和要點外,還應留充足的時間給學生,並採取多樣化的訓練形式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克服復習課單調枯燥的弊端。例如:可採用分組競賽的方式,巧妙的設計幾組學生容易出現錯誤的題型,看哪個組答得最快最好。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鍛煉了學生的分析、判斷、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所學知識得到進一步升華。第四:鍛煉答題技巧,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在考試過程中,有很大一部分學生不注意答題技巧與方法,只知照背照答。因此,在復習課教學中,教師應把提高學生的答題技巧作為一個重點,提醒和指導學生對題目進行認真審閱、分析、弄清題目內容屬於教材哪部分,然後再根據題意認真做答,從而掌握各類題型的特點和解題方法,避免學生出現答案寫得不少,得分卻極少的現象。思想品德課能否把握時代的脈膊,這是該課程的生命力之所在。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學生接觸的媒體多、視野廣,他們普遍對時勢、新聞很關心,也很感興趣。在復習課中,如果教師把教材中的理論知識與反映國內外形勢發展中的熱點、焦點問題聯系起來形成問題,並進行講解分析,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綜合復習中,將黨的十七大精神,我國舉奧運盛會……等社會熱點,設計成問題,融入復習課的教學中,使學生一方面理解、認識、領會到十七大的精神實質,同時,又促使學生自覺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將理論與實際緊密聯系起來。我想通過以上的做法,定會又好又快提高思想品德復習課的教學效果,讓我們共同上好初中思想品德復習課。怎樣上好練習課練習是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鞏固知識、考查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形式和手段,也是新課程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不可或缺的教學環節。練習的具體形式多種多樣,但無論採取哪種形式,都要充分發揮練習在知、能、情、意、行方面的訓練和檢測作用,那麼如何科學地設計練習呢?筆者在此提供一些建議以供參考。1.練習設計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綜合、由認知水平到覺悟水平,逐層推進,逐步提高,以實現知識習得、能力培養、覺悟能力和行為品質的統一。按照思想品德《課程標准》的規定,教學時要從感知、識記、理解、運用、覺悟、踐行等逐層推進,從識記開始,由易到難,最後落實到學生的行動中。2.練習的設計要抓住社會生活的焦點和教材知識的重難點,結合學生思維水平的特點來精心編制,以便真正收到以練促教、以練促學、以練明理導行的效果。這樣做有利於激發學生發現和探究問題的興趣,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多向互動。為此,我們應做到以下兩方面:(1)精心篩選材料。①要收集一些體現黨和國家大政方針以及青少年健康成長等的材料作為編制練習的素材。如當前道德領域中面臨的誠信問題、價值觀問題;法制領域中的公民意識、維權意識、法律意識;政治生活中的主人翁意識、民族意識、愛國意識等。這些素材既符合思想品德《課程標准》的要求,又反映了時代發展的要求,因而能突顯思想教育的人文價值。②挑選一些典型、重大的事件作為載體。如,西部大開發、申奧申博成功、十六大的召開等。這些事件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體現了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反映時代開放和發展的趨勢特點和要求,或者蘊涵著需要我們著重思考的問題。只要我們精心構思,巧妙設計,就能形成融能力訓練和思想教育於一體的好試題。(2)精心構思,巧妙設計。①形式靈活呈現。新穎、活潑的試題形式,給人以美的享受,能吸引考生的注意力、消除考生的疲勞感。在試題中引入漫畫、圖表、對聯等呈現試題的形式,不僅能美化試卷,更能給考查考生的能力創造良好的條件。②科學設置提問。設問要明確、適中,不能含糊、過寬或過窄。設問要體現人文關懷,如:「假如你是……」、「請你擔任組長……」等,這樣的設問,突出了學生在考試中的主體地位,有利於學生主動性的發揮。③綜合利用材料。一材多題、一材多用地綜合運用材料,可以簡約材料情景,從而減少考生的閱讀量,同時,還能考查考生一材多理地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④努力創新題式。根據能力立意的要求,要堅持以主觀題為主、客觀題為輔,迴避帶有死記硬背純知識型的題,倡導開放、創新、探究型的題。

② 如何在平時道德與法治課堂交流中,結合教學內容有效滲透時事教育

在我的教學工作中,作為一名教師,我總認為要做個有心人,讓數學真正成為學生專願學、樂學的學屬科,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提供充裕的探索、實踐的空間和時間,才能調動大多數同學的學習積極性;才能大面積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

③ 四年級時事新聞進課堂讀後感

「時事抄新聞課」是由長春市教育局和襲新華社吉林分社聯合打造的,主要選取適合中小學生旦護測咎爻僥詫鞋超貓特點的國情世情和各類熱點新聞,讓學生更多地了解周圍發生的事件和世情,更全面、客觀地認識社會的發展和變化。
時事新聞課給我的感觸特別大。平時,我們這些中學生學習特別忙,回家之後也沒有時間看新聞,但是有了這個時事新聞課之後,我們不僅學習了知識,還擴寬了視野。」

④ 如何實現時政材料與課堂教學的緊密結合

        1.時政教育激發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時政教育活動給學生搭建了一個展示自己才能、表達不同個性的舞台。它在內容上鼓勵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探究;形式上不拘一格,可以大膽創新。將學生的需要、動機和興趣置於核心地位,為其個性充分發展提供了空間。
        2.時政教育能開發思維,完善學生的能力結構
        創造性思維具有獨立性、求異性、連動性、多向性、跨越性和綜合性等特點。在中學階段,它往往以「設疑」、「聯想」等形式出現。學生在時政教育中就會經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一過程一方面會暴露學生產生各種疑問、困難、障礙的過程,另一方面能展示學生發揮聰明才智、形成獨特個性與創新成果的過程,從而激發出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火花。

⑤ 如何在小學品德課堂中進行時事政治教育

時事政治作為一個具有可變性、時效性的鮮活教育資源,長期以來在思想品版德課中佔有重要一權席。但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又存在著死記硬背、枯燥無趣等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把握正確的導向,要盡量選用切合生活、貼近生活的事例,不僅在課堂中盡量激發學生的興趣,還應該走出課堂,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也只有這樣,思想品德課才不那麼枯燥,時事政治教學也會為更多的學生喜歡。

⑥ 時事新聞進課堂2014讀後感

「時事新聞來課」是由長春市教育源局和新華社吉林分社聯合打造的,主要選取適合中小學生特點的國情世情和各類熱點新聞,讓學生更多地了解周圍發生的事件和世情,更全面、客觀地認識社會的發展和變化。
時事新聞課給我的感觸特別大。平時,我們這些中學生學習特別忙,回家之後也沒有時間看新聞,但是有了這個時事新聞課之後,我們不僅學習了知識,還擴寬了視野。」

⑦ 將時事融入初中課堂教學有哪些政策依據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信息時代的社會,掌握及時有效的信息對於一個人的發展十分重要。作為新世紀的中學生更應該「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那麼中學生怎樣才能及時有效地了解國內外時事大事,學好時事政治呢?這就要求我們農村初中政治教師要上好時事政治課。以下我就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試著從新課程改革下農村中學時事政治教學的重要性、現狀、應對措施三個方面,談談我的個人認識和做法。
一、時事政治教學的重要性
1、加強時事政治的教學是中考向我們提出的要求
近年來,在全國各地的中考試卷中,有關時事政治的內容占很大比例。無論是選擇題,還是材料分析題的情境設計,都以重大時事政治事件為背景。縱觀各地的中考題一般都採用了當年發生的重大時事政治事件作為背景或題干。由此可見,近年來中考政治試題越來越關注當年國內外所發生的時事政治事件,這已成為一種趨勢。面對中考政治試題的命題趨勢,初中政治教師只有加強時事政治教學,讓學生關注時事政治,才能使學生從容地面對中考。
2、時事政治教學對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具有重要作用
時事政治教學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加強初中的思想品德教學具有重要作用。思想品德課是一門時代性很強的課程。時事政治教學能夠把握時代特徵,體現社會熱點。它可以彌補當前思想品德課教學內容的不足,增強思想品德課的時代性,使思想品德課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同時,它不僅能使學生透過這扇「窗口」了解國內外大事,而且能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和思想認識水平。
3、時事政治教學能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時事政治教學以國內外形勢及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為重要內容,對學生進行生動、現實的國情教育。通過學生了解我國當前重大的科技文化成果及方針政策,有利於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從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通過學生了解世界形勢及我國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能使學生認識到我們社會主義祖國的強大,從而產生對偉大祖國的熱愛之情。
4、時事政治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准》提出:「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要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時事政治教學能把社會熱點問題引入課堂,增加了教學素材,拓展了課堂知識,使思想品德課變得生動有趣,有利於培養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同時,又能將社會生活與思想品德知識聯系起來,提高了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農村中學時事政治教學的現狀
1、學校不重視
農村學校普遍對時事宣傳重視程度不夠,除了國家教育部門要求必須了解的重大時事,其他的熱點不能及時、准確的讓學生知曉。其實學校有豐富的宣傳資源,廣播站、宣傳欄、黑板報都可以很好的利用起來。農村中學過多的偏向培養學生應試能力而忽視培養學生時事分析能力,這對中學生快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是不利的。雖然思品教師講時政知識,但只是為某一節課服務;也講時政知識的重要性,但沒有採取具體措施,結果只是在考前收集讓學生去背。這樣的做法最終使學生產生時政知識平時不重要,考試有老師的依賴思想,而學生的不關心必然使他們的時政意識淡薄。
2、學生自身不重視
一方面,學生受家長、學校和教師的影響,只注重語數英的學習,而把時政作為一門副課,忽略了它的存在,認為時政是一門可有可無的課程。另一方面,我校是農村寄宿制學校,學生在校了解時事政治的的時間非常有眼,他們很難獲得學習時政的機會。周末,學生回到家中,大部分家長無暇關心國事和天下事,因而對學生缺乏正確的引導作用,使學生只對電視劇情有獨鍾,不去關心時事政治。
3、信息閉塞導致時政教學難以開展
農村初中大部分地處偏遠,教學設施落後,獲取信息的渠道較少,大部分報刊雜志所傳遞的時事政治內容已經「過時」,因而這給農村初中的時政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同時,由於學校現代化教學實施較少,學生沒有機會通過上網瀏覽網頁、讀報刊雜志、看電視新聞、聽廣播獲得現在發生的國內外大事。這些都制約著時政教學的正常開展。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時事政治教學對於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十分重要。但是,由於農村初中的教育現狀,時事政治教學效果不佳,現狀亟待解決。

⑧ 如何把時事應用在初中思品課堂生活化中

傳統的思品教學模式以說教灌輸為主,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盲目追求現有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學生的現實生活需要。陶行知先生曾說:「我們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因此,構建生活化的課堂,成為現在思品課教學追求的目標。
思品課生活化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課本內容,因地制宜地注入生活內容,使教學回歸學生的世界,回歸生活的世界,回歸現實的世界。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的同時,觀察自然、認識社會、體驗生活、學會做人,提高思品課的生活意義和生命價值。在教學實踐中,思品課堂實現生活化的方法多種多樣,運用時事就是其中一種常見的方法。時事是指當代的事情,特指近期內的國內外大事二時事教育是對思品課教學內容的重要補充。在日常教學中,可把時事教育和思品教學有機結合起來,這樣既有利於時事的學習,也促進了思品課的學習。如何有效地運用時事體現思品課堂的生活化呢?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人手。
一、時事在教學過程生活化中的應用
我們可以在思品教學的導入、講授新課、練習鞏固等階段引入時事教育。
第一,利用時事作為課堂教學導人材料。前蘇聯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於興趣」。導語如何開啟,教師如何創設良好的情境,把學生帶人新課,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整堂課的學習興趣。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從學生感興趣的的日常生活人手,使新課導人生活化。以新鮮的時事熱點開場往往能創設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時事材料具有新穎性、趣味性、真實性、廣泛性等特點,比較適合作為課堂教學的導人材料。教師應根據本節思品課所學內容選擇有關聯的時事材料,通過展示設問、討論、解答等過程講解時事,引出新課。時事導入法可以使學生在心理和知識上做好學習的准備,使學生進人良好的學習狀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習動機,從而集中精力學習新內容。
第二,利用時事講解知識點。理論聯系實際是思品課的生命所在。思品課理論性強,有些內容略顯深奧。如果教師僅僅簡單地闡述理論,不僅不易於學生掌握知識,還會給學生留下思品課枯燥乏味的印象。而如果適當地利用時事材料,一來可以引起學生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二來可以用時事中現實的、鮮活的事例證明課本知識的正確性,幫助學生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掌握知識,鍛煉能力。
第三,利用時事練習鞏固課堂所學知識。知識的學習不僅需要記憶、理解,還需要運用。作業不僅要有鞏固和檢查功能,還應具備深化和提高功能以及體驗和發展的功能。在練習鞏固階段,可利用時事材料設計問題,讓學生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時事問題。這樣既可以考查學生對所學頭仆識的掌握程度,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鍛煉了能力,同時又進行了時事教育,加深了學生對時事的認識和理解。
二、時事在教學內容生活化中的應用
思品教材在相當大程度上存在內容死板、事例陳舊、觀點滯後等不足,難以滿足新形勢下學生發展的需要,這就要求教師要創造性地運用教材,改變以課本為中心的陳舊的傳統做法,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有針對性地聯系社會熱點問題和學生生活實際,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社會生活的要求和規范。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動學生發掘社會熱點新聞,讓他們自己搜集、自己討論,在主動探索中收獲知識、體驗情感,體會學習樂趣。如在講述八年級下冊第八課「維護消費者權益」的內容時,筆者讓學生課前通過各種途徑收集社會熱點新聞中關於經營者侵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的內容,如毒膠囊、瘦肉精、地溝油、黑心棉等事件,在課堂中學生相互交流,熱烈討論,通過情景再現、觀點辯論等活動深刻地認識到在消費活動中,要增強自己的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會在林林總總的商品信息中進行比較、鑒別,不盲目追隨其他消費者,從而充分行使消費者的權利,選擇適當合理的消費行為。
由於教學內容來源於學生的現實生活,這樣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不僅較好地領會了教材的基本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學習的必要性和探索的快樂,在探索中堵養了實際運用的能力。
三、時事在教學方法生活化中的應用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傳統教學手段的貧乏性和單一性,致使思想品德這門本來應是內容最豐富、講解最精彩、最能聯系實際、最具有思想教育性的學科,變得刻板、枯燥、沉悶。因此在生活化下的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要避免空洞說教,而是通過運用各種靈活、有趣的手段,以學生喜愛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下面以時事播報為例來了解教學方法的生活化。
在日常教學中,時事播報是一種常見的時事教育形式,它讓學生去收集、整理新聞資料,通過演講的形式把新聞表述出來,從而培養學生的分析、整理、表達能力,促使學生把目光從自身和家庭狹窄的空間投向遼闊的社會大舞台,讓他們去關注、去體會世界的變化,感受時代的脈搏。
學生選定新聞後,需要通過語言的表述完成時事播報的整個過程。這個過程不應該只是簡單地讓學生朗讀新聞,因為這樣做只能幫助學生了解當前所發生的國際、國內大事,不能充分發揮時事播報的功能,培養學生的能力。在學生講述新聞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新聞播報不應「讀」,而應「講」。面對一條完整的新聞,學生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播報出來,這就要求學生不能通篇朗讀,而是事先對整個新聞進行加工、整理,以求用簡短、有效的語言把新聞講述清楚。這樣操做,培養了學生對信息的搜集、整理、歸納能力,並對自己所講述的新聞印象更加深刻。
第二,新聞播報不應滿足於「講」,更應重視「想」。時事播報不能僅僅停留在讓學生了解時事的層次,還應結合時事引導學生思考,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因此,在學生講述新聞完畢後,還應要求學生針對此新聞發表自己的感想。通過此步驟引導學生深刻理解這條新聞所蘊涵的道理,培養他們認識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培養學生關心社會、關心國家、關心人類的良好品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第三,新聞播報不應只是學生講,教師也應講。學生限於自身的能力水平,有時不能准確地理解新聞,講述的內容可能存在不足的地方。這就需要教師及時地進行講解點評。教師通過對學生整個時事播報過程的講解點評,一方面可以指出學生的不足或錯誤的地方,另一方面還可以提高全體學生對此條新聞的理解水平,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進行正確的引導。

閱讀全文

與小學時事課堂展示活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