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生文言文閱讀題
誇父與日逐走,如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 ,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版,道渴而死,棄其權仗,化為鄧林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上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返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B. 短的文言文閱讀(附答案)
小兒不畏虎
1、下列加點詞語中不表示時間的一項是(
)[以下加點用中括弧代替]
A、虎熟視[久]之
B、[庶幾]其一懼
C、立[有間],扁鵲曰
D、未果,[尋]病終
E、[已而]之細柳軍
F、以草火燒,[瞬息]可成
2、解釋下列加點詞,並另舉一例(與加點詞為同義),註明出處。
(1)有婦人晝日[置]二小兒沙上而浣衣於水者
「置」含義:(
)
例句:(
)
出處:(
)
(2)虎亦[尋]卒[去]
「尋」含義:(
)
例句:(
)
出處:(
)
「去」含義:(
)
例句:(
)
出處:(
)
3、解釋下列加點的多義詞。
(1)[意]虎之食人
意:(
)
賓客[意]少舒
意:(
)
(2)公將[馳]之
馳:(
)
虎自山上[馳]來
馳:(
)
4、對「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料想老虎吃人,先要被它的威風嚇壞
B、意料老虎吃人,先要對人施加威風來嚇唬人
C、猜想老虎吃人,先要對人施威
D、想來老虎吃人,先要耍威風對人施加恐嚇
5、從「小兒不畏虎」的故事中得到什麼啟示?
6、蘇軾是(
)時期的文學家。字(
),號(
)。他的詩文有《
》、《
》等。
回答:1.E
2.(1)放置。例句——置膽於坐《嘗膽勵志》(2)不久。例句——未果,尋病終《桃花源記》
離開。例句——官吏悉逃去《宋史》3.(1)想到。
神智。(2)驅車追擊。
奔來。
4.A
5.無知者無畏
6.北宋
子瞻
東坡
《石鍾山記》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哎,那麼難啊。可憐
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C. 小學文言文閱讀練習題
1、孔君來平詣其父,父不在自,乃呼兒出。 詣:________
乃:________
2、孔指以示兒曰。 示:________
曰:________
3、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_______
聞:________
三、仔細讀下面的句子,回答問題。
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1)對話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對話精妙極了,妙在何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二、1、詣:拜見 乃:於是,就 2、示:給……看 曰:說 3、未:沒有 聞:聽見 三、(1)孔君平指著楊梅給楊家兒子看,說:「這是你家的果子。」楊家兒子答道:「沒有聽說孔雀是您家的家禽。」(2)都根據人物姓氏來借題發揮,楊家兒子反應極快,才思敏捷。
D. 小學生四年級文言文閱讀答案,急死我啦~望各位高手,多多請教~
八.1.鞋子.2.尺子.3.於是. 為什麼不用腳試試呢? (我)寧願相信尺子,也不相信自己. 寓言. 不能固守教條.
九.1.矮. geng 一聲 . bu二聲.xiao四聲. 出使狗的國家的人,從狗用的門進去. 齊國難道沒人了么,讓你做使者? 排比. 揮汗成雨. 揮灑汗水就像下雨. 誇張. 2. 不卑不亢. 足智多謀. 隨機應變.
十.1. 賣. 誇. 他的長矛. 這個人. 這個人不能回答了. 2. 說話要仔細斟酌,全面思考,不能搬石頭砸自己的腳,鬧了笑話.
E. 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1.翻譯句子。
①鄭人有欲買履者:
②先子度其足:
③而置之其坐:
3.鄭人買履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4.文中的 之 字解釋。
①而置之其坐( ) ②至之市( ) ③而忘操之( ) ④反歸取之( ) ⑤何不試之以足( )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或牽牛來責蹊田,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母曰: 「 兒痴如此,曷不聽其所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琅琅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知。
1.解釋加點字
①竊入學舍 竊:( )②輒默記 輒 ( )③兒痴如此 痴( )
④恬若不見 恬 ⑤父怒撻之 撻( ) ⑥曷不聽其所為 曷( )
2.翻譯句子
①王冕者,諸暨人( )
②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 )
3.王冕能成為畫家的原因?( )
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於南方,席而啖菱,並角入口。或曰:「啖菱須去殼。」其人自護所短,曰:「我非不知,並殼者,欲以去熱也。」問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後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於水而曰土產,此坐強不知以為知也。
1.解釋加點字
①席而啖菱 啖( ) ②欲以去熱也 去( )
2.翻譯句字。
夫菱生於水而曰土產,此坐強不知以為知也。( )
閱讀本文,說說你對北人「強不知以為知」的看法( )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釋加點字。
其劍自舟中墜於水 自( )是吾劍之所從墜 是( )
2.翻譯句子
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
從表達方式上看,選問中前兩句的是( ),最後一句是( )。
5.文中刻畫楚人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突出了他什麼特點?( )
6.這寓言叫什麼?他說明了什麼道理?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1.翻譯句子。
①鄭人有欲買履者:
②先子度其足:
③而置之其坐:
3.鄭人買履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4.文中的 之 字解釋。
①而置之其坐( ) ②至之市( ) ③而忘操之( ) ④反歸取之( ) ⑤何不試之以足( )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或牽牛來責蹊田,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母曰: 「 兒痴如此,曷不聽其所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琅琅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知。
1.解釋加點字
①竊入學舍 竊:( )②輒默記 輒 ( )③兒痴如此 痴( )
④恬若不見 恬 ⑤父怒撻之 撻( ) ⑥曷不聽其所為 曷( )
2.翻譯句子
①王冕者,諸暨人( )
②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 )
3.王冕能成為畫家的原因?( )
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於南方,席而啖菱,並角入口。或曰:「啖菱須去殼。」其人自護所短,曰:「我非不知,並殼者,欲以去熱也。」問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後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於水而曰土產,此坐強不知以為知也。
1.解釋加點字
①席而啖菱 啖( ) ②欲以去熱也 去( )
2.翻譯句字。
夫菱生於水而曰土產,此坐強不知以為知也。( )
閱讀本文,說說你對北人「強不知以為知」的看法( )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釋加點字。
其劍自舟中墜於水 自( )是吾劍之所從墜 是( )
2.翻譯句子
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
從表達方式上看,選問中前兩句的是( ),最後一句是( )。
5.文中刻畫楚人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突出了他什麼特點?( )
6.這寓言叫什麼?他說明了什麼道理?
一、1 ①鄭國有一個想要買鞋的人。
②先自己測量自己的腳。
③然後把尺子放在他的座位上。
3 不要墨守陳規,按教條辦事,要知道變通,擺脫腐朽思想的束縛。
4 ①代詞,指尺子; ②到……去; ③代詞,指尺子;
④代詞,指尺子; ⑤代詞,指鞋。
二、1 ①竊:偷偷地; ②輒:就; ③痴:形容極度迷戀某種事物; ④恬:坦然; ⑤撻:用鞭子打。 ⑥曷:同「何」,怎麼,為什麼。
2 ①王冕是諸暨縣人。
②一到夜裡,王冕暗地走出來,坐在佛像的膝蓋上,拿著書就著佛像前長明燈的燈光讀書。
3 吃苦耐勞,勤奮學習。
三、1 ①啖:吃。 ②出:驅除。
2 菱是在水中生長,而他說是在土中生產,這是本來不知道的事情卻硬說自己知道。
3 自己不懂的事物,不虛心求教,反而自吹自己知道,結果鬧出笑話,充分反映出這個北方人的愚昧。(其它答案合理均可)
四、1 ①自:從。 ②是:這。
2 船已經前進了,而劍不能前進。像這樣尋找劍,不也太愚蠢了嗎?
3 記述; 議論。
5 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
更加具體地楚國人的死板、愚昧。
6 刻舟求劍;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要考慮情況的變化,按照事物的發展來辦事。
答案:
F. 小學文言文閱讀練習題答案(11)
1.有一個宋國人擔心自己的禾苗不生高,就把禾苗往上拔,拔完後疲倦地回來了,對其他人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他的兒子聽了後趕緊跑去看,禾苗都已經枯萎了。
2. yú 。這個寓言故事教育我們做事要符合事情的客觀規律,不能急於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