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上好一節小學科學實驗課課題措施和方法
第一,課堂紀律保障安全;第二,課堂內容安排保障教學進度。 上課前,注意將實驗儀器放在教室旁邊的試驗台,而不是學生的桌子上。 一般在上一節課下課,馬上組織學生排隊進入實驗室,靜坐等候。
⑵ 小學生實驗課怎麼上
先講授後讓他們操作,減少不必要的實驗時間,並告訴他們實驗要評成績,考查實驗能力和紀律.
⑶ 小學科學實驗課有哪些內容
科學課一開設就有來了,學源生的學具里也有實驗用的器材,至於自己要安排實驗課,那得看學校條件,三年級開始就有了,我擔任的是四年級的科學,該年級的科學課相關的 實驗內容可參考下:
四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科學實驗
1、會用1個小燈泡、一個小燈座、2根導線、1個電池盒和1節電池組成電路。
2、會用電路檢測器檢測有故障的電路。
3、會檢測身邊的物體是否是導體。
4、會用不同的方法連接電路,並比較串聯與並聯電路在連接方法上的本質不同。
5、會畫簡單電路圖,並且會用串聯和並聯兩種不同方法連接電路。
第二單元實驗探究
1、能夠指出油菜花的各部分的名稱。
2、能夠指出花的各部分名稱。
3、能夠指出雄蕊和雌蕊各部分的名稱。
4、能夠指出種子內部結構各部分名稱。
5、能夠指出雞蛋的各部分名稱。
第三單元實驗探究題
1、設計實驗研究:溫度對黴菌的生長速度有什麼影響。
2、設計一份營養晚餐。
第四單元實驗探究
1、能夠將岩石名稱和岩石特徵一一對應起來。
2、能夠將礦物名稱和礦物特徵一一對應起來。
⑷ 小學的科學常識課.能做些什麼簡單有趣的實驗
物理類
光的色散,比如利用彩虹引入知識!說明白光不是單色光 !
2.凹凸透鏡,利用同學們中有近視的凹透鏡和放大鏡來研究透鏡的知識,但適可而止!
3.關於重力,我們可以用牛頓蘋果的故事,來說明物體受到引力,然後進一步說明這種使物理往下掉的力是重力
4.虹吸管現象,利用魚缸換水的常識,用來說明它!
5.連通器原理,
6.大氣壓強的神奇:用吸管吸水為什麼水會從低處流向嘴巴來拋出問題,進一步說明大氣壓
7.定滑輪:一般小學都有旗桿,旗桿頂部有定滑輪,然後提問定滑輪的作用
8.光沿直線傳播:利用日食和月食來引入問題!
⑸ 小學生科學實驗課程有哪些非常有吸引力的
創設學習情境,激發探究興趣 創設教學情境的目的是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認知規律,幫助他們建立一個有利於學習的心理環境和認知環境,使他們在良好的心理環境和認知環境中產生對科學學習的需要,激發起學習探究的熱情
⑹ 小學科學課程一般做些什麼實驗
小學抄科學課程實驗內容包括:
1.觀察常見的植物
2.認識本地典型的植物並說出它們的特徵3.拓印樹葉或樹皮4.為校園內的植物掛牌
常見的
動物
1.觀察小動物
√
2.給動物分類
√
常見的
其他
生物
1.觀察黴菌
√
√
2.做酸奶或泡菜
√
3.用酵母菌發面
√
生命的共同特徵
生物的
生命周期
1.栽培植物並觀察植物的一生
√
2.飼養小動物
√
生物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1.觀察果實
√
2.觀察種子的結構
√
3.觀察並解剖花的結構
√
√
4.觀察根的形態
√
5.觀察莖的形態
√
6.觀察葉的形態
√
7.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
√
√
8.用顯微鏡觀察各種動植物的細胞永久裝片
√
√
生
物
的
基
本
需
求
1.探究根的作用
√
2.探究莖的作用
√
3.探究葉的作用
√
4.探究種子萌發的條件
√
5.認識常見動物的食性
√
6.探究麵包(饅頭)發霉與哪些因素有關
⑺ 淺談小學科學實驗課怎麼上
小學科學是一門操作性、實踐性、創造性和社會性很強的學科。在科學教學中不能單純地採用閱讀、講解來學習科學知識,應充分利用教材及教學設備讓學生進行觀察、實驗、操作獲得感性的認識,再引導學生對所見現象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等的思維活動,使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然後進一步引導學生利用概念和規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這樣不但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並且能把知識的教學,能力的培養,智力的發展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實踐,我認為抓住以下四個環節,是上好小學科學探究課的關鍵。一、精心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最好老師。而創設實驗情境則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有效方法。小學科學課的科學性、實驗性和通俗性,為我們進行情境教學提供了極好的條件。我在科學教學實踐中,有意識地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創設適合於學生理解掌握知識的教學情境,對活躍課堂教學產生了一定的效果。如「探究輪軸省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先讓學生進行實驗競賽,然後我示範試驗。這時進行談話,提出問題「怎樣才能使這輪軸省更大的力呢?」激起學生的好奇心,然後通過實驗把把輪換成更大的,則省力更大。通過實驗和老師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懂得輪軸省力大小與輪的大小有關,完成向學生進行啟發教育的任務。二、合理指導,讓學生自行探索在教學活動中,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是一種獨立的活動,主動的認識過程。而中年級學生能力相對底,知識並不多,根據這些特點,教師更要合理指導,引導學生去自行探索知識,學生的創新能力就可得到培養。例如探究《聲音是怎樣的產生》活動時,可先演示尺子振動實驗,指導學生觀察具體操作方法及尺子振動方式,然後才讓學生動手實驗。此後,逐步做皮筋、鼓、吉它發聲實驗。指導學生邊實驗邊思考:它們發聲時有什麼共同點?聲音的產生與什麼有關?這樣一步一步引導其分析、推理,歸納總結出聲音產生的原理。當學生明白聲音產生的原理之後,則可通過研究聲音的高低變化,培養學生創造性、發散性思維。如問:「研究聲音的產生有什麼用?利用物體產生高低不同的聲音我們可以做什麼?」學生自然會想到利用某些發聲原理而製造的各種樂器,他們也同樣會明白為什麼有的人會把嗓子喊啞,……。課後,不拘泥於教科書介紹的自製樂器的方法,動員學生多找一些材料自製樂器。如:拿同樣大小的玻璃瓶(汽水瓶、啤酒瓶),分別加入高度不同的水即可。三、盡可能多讓學生進行實驗活動在實驗中單靠教師,不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就無法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但教師總讓學生跟著自己做,到頭來還是無法真正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只有讓學生根據要解決的問題,進行獨立研究,自己找路走,經過多次失敗、成功的經驗總結才能形成一種能力。例如:在六年級《電磁鐵》的實驗中學生會發現:同樣的釘子,繞著同樣的線圈,為什麼有的釘子帽是南極,有的釘子帽是北極呢?這種現象不必告訴學生是什麼原因,讓學生自己去思考這是怎麼一回事。這樣促使學生去觀察、去實驗。通過觀察、實驗學生會發現電磁鐵的磁極不同是因為線圈兩端連接電池的正負極不同,或線圈的繞向不同。再如指導學生認識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什麼有關系也是可以這樣做。分組做實驗,並按教科書後面的記錄形式把實驗活動的結果記錄下來。從而知道電池的節數、線圈的匝數與磁鐵的數量關系,串聯電池越多,線圈匝數越多,電磁鐵的磁力越大。反之電磁鐵的磁力就越少。又如探究第九冊《讓燈亮起來》活動時,學生通過自己的實驗活動獲得了知識:1.電是可以流動的;2.只有用導線把電池的正極、負極和燈泡連接起來,組成一個閉合電路,電才能從電池中流出來,經過燈泡,使燈泡發出光亮;3.一個簡單的電路,至少要有電源(電池)、導線、用電器(燈泡)幾部分組成。然後要求學生用學過的知識自備材料,組裝一個簡單的電路,燈泡發出光亮。學生明白了電流的原理,達到了實驗的目的。這樣會激發學習興趣和探索慾望,啟發了學生的創造思維,達到了最好的教學效果。如果我們在課上都充分放手進行這樣的訓練,學生的創新能力、實驗能力就會一步步發展起來。四、尊重實驗效果,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演示實驗需要教師精心准備,充分考慮到可能出現的各種因素的干擾,以保證實驗的最大限度的成功。萬一遇到失敗,這是學生可能比任何時候更感興趣,更專注地看著老師。老師應沉著、冷靜,充分利用機會,向學生示範實驗失敗應當怎麼辦,因為這也是難得的教學契機。切不可礙於面子,草率收場,更不可文過飾非,糊弄學生。老師首先要尊重實驗事實,和學生一起事實求實地分析各種可能的客觀原因,並坦誠造成失誤的主要原因,如:教三年級《氣體的熱脹冷縮》,我在堂上演示一個「噴泉」的實驗,把一個帶有玻璃管的瓶塞塞到裝有少量冷水的燒瓶口上玻璃管插入瓶底,用一杯熱水澆燒瓶,燒瓶內的冷水便會立即從玻璃管口噴出來。課前我曾做了一次,噴出的水柱有幾十厘米高,實驗很成功的。可在教學過程中,玻璃管卻噴不出水來
⑻ 如何做好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課前准備
1、科學實驗課的課前准備工作顯得十分重要,課前准備的充分則是實驗成功的有力保證。
做好實驗教學課前准備,不光教師要做好准備,還要引導學生做好准備。
2、實驗前師生的充分准備,才能使我們的小學科學實驗課堂有序、高效地進行,這是提高實驗效率的首要保障。
3、實驗前師生的充分准備,才能使我們的小學科學實驗課堂有序、高效地進行,這是提高實驗效率的首要保障。
⑼ 小學生課堂反思怎麼寫
一、對教學目標的反思
1、對知識、能力、情感三維教學目標是否全面落實。對基礎知識的講解要透徹,分析要有理可據、細膩,否則將直接導致學生的基礎知識不扎實,並為以後的繼續學習埋下禍根。對學生能力的訓練意識要加強,有的教師為了增加課堂容量,往往只注重自己一個人總是在滔滔不絕的講,恨不得把所有知識都「灌」在學生頭腦中,而留給學生思考、訓練的時間太少,學生的思維能力沒有得到有效的引導訓練,導致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下降。
2、對重點、難點是否把握准確。一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在教學目標中已經非常明確,但具體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往往出現對重點的知識沒有重點的講,對難點知識無法突破,其結果是學生渴望得到的知識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問題沒有解決,學生不懂的知識還是不懂,該掌握理解的知識沒有拓寬加深,這就導致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率的下降。
3、對學生的知識、心理狀態是否了解。老師要深入學生實際,掌握學生的知識動態和心理動態,對一些知識,教師不要自以為很容易,或者是滿以為自己講解得清晰到位,沒有隨時觀察學生的課堂反應,從而一筆帶過,要隨時獲取學生反饋的信息,調整教學方式和方法,准確流暢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在愉快的課堂中學習、成長。
二、對教學技能的反思
1、講授的知識是否正確,語言是否規范簡練。良好的語言功底對一名一線教師非常重要,是一名合格教師的基本功。其一,任何學科都有著嚴密邏輯性,首先教師傳授的知識不能錯,推導要嚴謹、要有理論根據,使學生信服,層次之間過度自然。其次,語言(普通話)要規范簡練,詞意表達清晰,語氣抑揚頓挫,充滿熱情和感染力,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2、板書設計是否合理,書寫是否工整。好的板書有助於將教學內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於學生掌握教學內容的知識體系,重點知識一目瞭然,便於學生的課後復習。所以板書要布局合理、提綱挈領、層次清楚,書寫端莊大方,切勿潦草。
3、教具的使用是否得當,實驗操作是否熟練、規范。如理科中的化學學科,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離不開實驗,實驗離不開化學儀器。教師在上課之前應對教具和實驗儀器功能了如指掌、使用輕車熟路、操作規范得當,避免在實驗演示時因操作不熟練,或是操作錯誤,誤導學生。所以在學生實驗之前,教師自己一定要熟悉實驗的操作要領,規范操作。
三、對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反思
1、是否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兩頭。班級授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要照顧到絕大多數同學,要因「班」施教,課後還要因「人」施教,對學習能力強的同學要滿足們的學習慾望,可課後提供些參考資料或布置些有利於發展能力的習題,供他們使用,讓他們的知識拓寬加深,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加強課後輔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有意無意地將太多的精力和榮譽給予成績好的學生,教學的重心向成績好的學生傾斜,將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視為差生,對他們關注的太少,教師缺乏對他們的鼓勵和幫助,從而使得好的學生昂首闊步,越學越好;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信心不足,越來越差,直接導致班級成績的兩級分化。
2、是否注重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一堂課如果沒有學生的參與,很難想像效果怎樣。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改變以往那種以講解知識為主的傳授者的角色,課堂上,要積極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即便錯誤我們也要傾聽,切勿枉加指責,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要隨時觀察學生的課堂反應,以使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要讓學生有充分的動手、動口、動腦的時間,發揮其主體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加強師生的互動,積極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3、教學方式、手段是否多樣化。恰當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可提高教學效果,增大教學容量。科技的發展,為新時代的教育提供了現代化的教學平台,為「一支粉筆,一張嘴,一塊黑板,一本教材」的傳統教學模式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可以適當的運用電化教學手段,如網路、投影儀、錄音錄像、製作多媒體課件,特別是復雜抽象知識,如製成演示動畫,它除了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增加課堂的趣味性,還為學生提供大量而豐富的感性材料,突破傳統教學手段在時間、空間上的限制,還能將傳統教學手段不能表現的許多過程和現象進行形象而生動的模擬表現,它是統教學手段的補充和延伸,能取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因而廣泛地被廣大的教師採用。在新形勢下,教師也要對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師的科學素養和教學技能,提高自己的計算機水平,特別是加強一些常用教學軟體的學習和使用,對自己的教學水平的提高大有幫助。
⑽ 如何上好小學實驗課
一、打好「預防針」。我在給學生上第一節科學課時就強調好,做一個守信用的人。老師承諾:只要有實驗,就帶學生進實驗室上實驗課,但是學生一定要做到守紀律,否則實驗課取消。學生為了能經常去上實驗課,就互相監督,遵守紀律。老師一定要注意,必須遵守承諾,否則學生不信任你了。
二、把上實驗課當做「家常便飯」。學生經常進實驗室,就不再新奇,就象平時上科學課一樣正常上課了。
三、實驗前做好准備。
1、實驗前老師要做好實驗,找到典型的材料,找到最合適的器材。以保證學生實驗順利進行。
2、實驗前把實驗方法、實驗目的、注意事項等交代清楚,可以用記錄表的形式寫出方法及目的,讓學生會做,帶著目的去觀察。
3、實驗前教會學生觀察、做記錄。學生不僅要會做實驗,還要會觀察,會記錄。這樣才能從記錄的數據或現象中歸納推理得出結論。
四、有適當的鼓勵措施。 小學生好動也好勝,所以我在上科學課時,有積分的制度,哪一個小組的積分最高,下次的實驗課我就是哪個小組的成員,聽從組長的分配。有我的參與,不僅會使實驗更順利地進行,更主要的是學生覺得他們這個小組很光榮,有成就感,這樣學生為了下一次能讓我參加到他們小組,就好好表現,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