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評價語言有哪些
詞語教學要防止三種傾向。一是詞語理解防止生吞活剝。「結合上下文理解」「結合學生生活版經驗權理解」是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的重要方法。有的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時,基本脫離文本,忽視語境,不知不覺陷入了「望文生義」的偏狹境地,原本鮮活靈動的語詞被師生生吞活剝得味同嚼蠟、索然無味。二是詞語運用防止形式單一。經常看到這樣的尷尬局面,課堂上選取兩個詞讓學生造句,結果舉手的學生一個也沒有,這時教師只能用「點將」法,指令優秀學生勉強說了兩個句子,其他學生做觀眾。詞語的運用教學為什麼會出現「冷場」?課後研討時,我們找出了學生表達出現集體緘默的原因:教師的詞語運用教學訓練形式太單一。只有有機創設表達情境,有效激活表達慾望,詞語才能化做具體的形象貯存於學生的記憶倉庫,進而進入個人語言表達系統。
2. 課堂教學的語言應用
語言是人類社會交往生活中所特有的用來表達思想、交流感情、溝通信息和傳遞知識的工具。它為人類所創造所擁有,同時為人類所應用而發展。對於從事教育工作的人來說,語言尤為重要,特別是在課堂教學中,語言是駕馭教學的最直接最主要的表現手段,若能恰如其分地使用好教學語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因此,注重課堂教學語言的應用是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基礎。好的教學語言可以做到生動、形象、幽默機智,它能使學生如見其形,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對完成教學目標至關重要。教學語言有口頭語言、體態語言和書面語言之分,它的應用主要是表現在課堂教學中,由此作以下三方面的探討。
一、 正確掌握口頭語言。
口頭語言是教學過程中的主導語言,它能使聽者在繪聲繪色中獲取知識,受到教育和啟迪,同時也能得到美的享受。口頭語言的使用要注意如下幾點:1、以發音和發音技巧為表達語言的基礎,形成發音準確、吐字清晰的授課語言,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以優美動聽的語言,讓學生如沐春風,樂於接受。要達到這樣的目的,教師的語音不但要正確、清晰,並且還要鮮明、生動,富於感染力和表現力。這就要在掌握普通話發音基礎上,把握不同的發音技巧,使聲音具有藝術魅力。就像唱歌學練聲一樣,吐字歸音,高低、快慢、升降、擬聲、強弱等都必須正確掌握,方可行之有效。2、以激勵的語言傳達和溝通思想感情,從而使學生輕松、愉快地聽課。心理學表明:對人的良好思想行為做出肯定和贊許,能使其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得到表揚和鼓舞,會煥發出很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有益評價,無不是用激勵贊美之辭引起學生良好的心理反應,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體驗,從中受到教師語言的感染和啟發的。故此,學生就會以百倍的信心和飽滿的熱情去努力學習知識。3、以幽默的語言活躍和渲染教學氣氛,使其在課堂教學中,既能融洽師生關系,又能加深學生記憶,同時也能讓幽默來陶冶學生成為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二、努力發揮體態語言。
體態語言是教學活動中無聲語言。在教學語言中,教師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是以自身表情和體態來表現的。體態語言的運用,在口頭語言的基礎上表達思想感情和內容的。體態是指人的身體姿態。姿態越自然,身體各部位表現出來的動作就越親切,反映的思想感情就越真實,在課堂上,教學效果也就越好。作為教師只有表現出不做作、不矯揉和不失態,才能使體態語言得到應有的發揮。當口頭語言不足以表達思想感情時,教師若能將體態語言運用得當,將會對教學活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教師體態語言的運用,要做到「形神」自如,「意音」到位。這樣,體態語言和有聲語言互相結合互相彌補,調動教學信息的組織和傳達,促進學生在輕松的狀態下進行心理活動,有助於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
教師在教學中的體態語言不外乎這么幾個方面:1、表情。表情是精神的內在體現,是教態積極的一面。精神愉快,如春風拂面,帶給學生的是親切、融洽的學習氛圍。因為良好的表情始終是用微笑來贏得的。但課堂上有時會出現學生聽課不安心、思想不集中等情況,教師可作出凝視皺眉、放下面孔稍停片刻或抿動嘴唇想說而未說等來提示學生注意;對不守紀律的學生,必要時用冷靜的默不作聲的方法來制止,這樣,不僅有利於教學,也有益於養成學生認真聽課的習慣。2、服飾。教師的服飾得體、簡潔大方,既能體現教師的精神面貌和內在素質,又能積極地發揮課堂教學效應。在課堂上,若教師不修邊幅,著裝不倫不類,是很難為學生接受的。因此教師要注重樸素的服飾和美觀的儀表。3、眼神和手勢。眼神是心理和思維的反映。教師走進課堂第一次與學生交流的就是用目光,無聲無形之中,透給學生一種情感,使學生進入聽課狀態。如果在聽課過程中有學生講話,教師目光一掃或注視一下學生,即會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良好效果。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常以自身的敏感從教師眼睛神色里體察和領悟到嚴肅、信任、激勵的目光,以此端正自己的行為。手勢所反映的是動作語言,但又區別於啞語,它是緊隨著口語和眼神,作出暗示和強化教學效果的一種力量,它既能示意肯定,也能擺手否定,還能表示一定的節奏和力度。在課堂上手勢動作的 發揮和眼睛的神情,均可填補有聲語言的不足和空白,從而為教學增添藝術魅力。
三、 積極應用書面語言。
課堂教學是應用語言指導、掌握學習方法、培養學習能力和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徑,而書面語言是教學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在講課過程中,教師要抓住以課本知識內容為基礎的關鍵性的書面語言,組織、歸納、板書,並且要在理解記憶其定理、定義、公理和公式的同時,運用課堂教學手段進行練習,以便順利達到教學目的。1、書面語言在課堂上主要是指通過課本上知識性和教育性的語言再度板書於黑板,呈現在學生眼前的語言。它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能加深學生對掌握知識的印象,能啟示學生抓住重點和難點。它還能將字體的大小肥瘦、字跡的工整規范,刻意表現得有「形」有「意」。2、書面語言的直觀性和導向性強,因此,教師要根據教材進行分析和講解。板書精當的書面語言,使教學語言在課堂上具有通俗化和趣味化的表現特點,但教師在組織應用書面語言時,不要過於追求語言的通俗化和趣味化,要考慮到與語言的邏輯性和嚴密性,更不能忽略書面語言在表達時對學生的感染力。3、在本著教材的教學原則上,讓學生進入情境學習,這是教師趣味化教學的表現,實踐證明,「以情動人」是教育教學的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教學中的旁徵博引也是應用書面語言的又一個機會。
在當今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過程中,正確運用教學語言是教師的基本的素質。教學中,只有重視它,用純潔健康的語言充實和凈化學生的心靈,才能為教學質量的提高做出一份自己的貢獻。(該文刊載於《全國中小學優秀教改經驗論文集》第277頁,1997年5月出版)——選自葉千華《心靈夜語》2010年2月作家出版社。
3. 如何在小學低年級課堂教學中巧用評價語言
如何在小學低年級課堂教學中巧用評價語言
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找到這么多小秘密,真棒。」
「你提出的問題正是我們本節課想要研究的問題,謝謝你為我們帶來這么好的問題。」
「讓老師也參與你們的游戲,好嗎?」
「同學們擺小棒算出9+2得11,那9+3得多少呢?你會不會擺小棒算出來呢?(生擺)同學們不僅會擺,而且說得也很好,老師真替同學們高興。」
「是不是還沒准備好?先請坐,讓我們傾聽別人的發言。」
「你今天表現的真勇敢,但是答案還有些問題,讓咱們一起來研究好嗎?」………
這些都是一些公開課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語言。教師們帶著如清晨的陽光般溫暖的微笑,用不同的聲音和語氣,說出這些不同的話語,然而被教師評價的孩子們的臉上,卻同樣綻放著花兒般明亮的笑顏。這些語言不僅讓聽者感到非常和諧優美,還值得我們去深入的研究和學習。
新課程標准中強調,評價的目的是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那麼教師評價語言的含義是什麼?在低年級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評價語言的目的和作用又是什麼?教師的對學生的評價語言應注意什麼?教師又應該怎樣磨練自己的評價語言呢?
一、 教師評價語言的含義:
教師的評價語言是指在教學活動中產生的,教師用語言對於學生學習活動的評價。在本篇文章中,評價語言主要是指在低年級數學課堂中,教師使用的對學生學習活動進行評價的語言。
二、教師評價語言的目的和作用:
教師的評價語言首先是一種對於學生學習的評價方式,因此評價語言的目的主要是全面了解學生情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相應的,良好的教師評價語言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第一,對學生的數學學習具有反饋作用。
通過老師的評價語言,學生可以了解自己的發言和作業情況。良好的評價語言不僅可以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確,還能從中了解自己怎樣做才能變得更好。
第二,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具有導向作用。
真實的數學課堂情境可能如天氣般易變,對於低年級數學課堂更是如此。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學習習慣正在逐步養成中。良好的評價語言不僅可以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哪些行為在課堂上是不被允許的,也可以讓學生了解哪些行為是值得學習的,從而幫助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三,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良好的評價語言有助於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構築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於促進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
第四,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有輔助作用。
良好的評價語言同樣可以促進教師的課堂教學,在正常教學中,一節沒有評價語言的數學課如同沒有星星的夜空,即使有皎潔的月亮,也是不完整的。
因此,教師不能忽視評價語言的重要作用,應不斷反思,磨練自己的評價語言。
三、教師評價語言應遵循的原則:
1、科學性原則。作為數學教師的評價語言,首先應該確保其科學性。不僅應該以數學學科的知識、規律作為指導,也應該遵循兒童心理學、教育學等相關的學科規律。
2、導向性原則。教師應當明確自己的目的,根據學生的情況和課堂教學設計,對學生做到明確其優點,點出其不足。
3、客觀性原則。教師的評價語言應客觀、公正。客觀公正的評價語言,對於正在逐步學習如何評價自己和他人的低年級孩子而言非常重要。新課程改革之後,一些教師擔心傷害孩子而不願指出孩子的不足或者對其不足含糊其詞地一帶而過,這樣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4、民主性原則。在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中,孩子更有安全感,更喜歡學習,這已是被無數研究所證明了的事實。而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的營造,主要依靠教師具有民主性的評價語言。商量的語氣、平等的對話、建議性的批評,都能讓孩子體會到老師對於自己的關心、信任和尊重。
5、激勵性原則。只有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將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才能真正地學好數學。教師的評價語言應當對學生的學習產生激勵作用,盡量不要使用打擊學生積極性的措辭。語言上的傷害,如同釘在籬笆上的釘子,即使被拔出來,也還是會留下傷痕,愛學生,就請激勵他,讓他在教師的激勵中勇敢成長。
6、變通性原則。對於不同的學生,教師應採用不同的評價語言,教育講求因材施教,評價語言應該為不同的學生而有所變通。
四、滴水穿石,堅持不懈地磨練自身的評價語言:
做教師難,做優秀教師更難。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處理班級事務、外出學習教培訓……教師們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辛勤工作著,其中的辛苦,只有身為教師之後方能體會。然而,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我們有理由不斷地學習、磨練自己。
幾乎所有的特級教師,上課都有自己別具風格的評價語言。那麼怎樣磨練自己的評價語言呢?
第一,有備而來,有意識地組織自己的評價語言。教師備課時就可以思考學生可能會怎樣提問和回答,預設一些評價語言。
第二,教有所思,有意識地反思自己的評價語言。在課堂教學之後,教師可以抽出一點時間對自己的評價語言進行簡單整理,將自己覺得好的評價語言整理出來,已備他日之用。
第三,他為己用,有意識地記錄他人優秀的評價語言。在外出學習、聽課時,總能或多或少聽到讓自己感覺不錯的評價語言,此時就不妨做個有心人,將這些評價語言記錄下來,留為己用。
第四,學有所用,有意識地在課堂教學中使用自己總結出來的評價語言,使其達到自然的程度。
第五,情同言意,教師的教態和評價語言應保持一致。這也是評價語言使用的最高境界。此時,良好的評價語言已經完全融合於教師的教態之中,完全融合與課堂氛圍之中。
總之,教師的評價語言的運用是一個從坦然到自然最終走向怡然的過程,當教師能將評價語言用到讓自己都感到快樂的時候,相信與一位優秀教師的距離已不遠了。
4.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評價語言有哪些
教師課堂評價語言應該生動、幽默,富有情感性
幽默的語言是一種才華,更是一種力量。他是現代課堂教學中難能可貴的品質。他打破了課堂內死水般的枯燥局面,使整個教學過程達到師生和諧、充滿情趣的美好境界。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在恰當的場合、恰當的時機,巧妙地運用風趣的語言評價學生。這樣不僅提高了教學語言的品位,而且優化了課堂教學效果。
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言,要注意融注情感教育,做到心誠意切,對學生高度負責。評價語言真誠,不但使學生獲得精神上的支持,也可獲得情感上的滿足,這就要求教師要了解學生、傾聽學生,用實事求是的評價語言去肯定學生回答問題的愜意,才能喚起他們的學習激情,從而產生莫大興趣和動力,教師決不能隨意否定學生,因為氣可鼓而不可泄。
5. 如何運用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語言大致有導語、提問語、闡釋語、應變語和結語等。教師必須根據各類語言的作用、特點,把握好運用的藝術。
1.導語的藝術——導語引人入勝
導語是一堂課的開場白。其作用是把學生的興趣和學習慾望引入預定的教學軌道,使學生對新的學習內容產生好奇心。教學導語的最基本要求是引人入勝,最大忌
諱是千篇一律,平淡無奇。教師要善於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找准兩者之間的契合點來設計教學導語。導語的設計方法很多,但要使導語引人入勝,最重要做到以「趣」入境,以「情」入境,以「奇」入境。首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獲得知識、拓展視野、充實心理生活的極其重要的動力。只要能培養並啟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就可以促使他聚精會神地去獲取知識,創造性地去完成學習任務。激發興趣要教師通過設計或提一些有趣的設問等方法來實現。上課一開始,教師便根據課文內容設置懸念,正如小說寫得精彩處卻嘎然而止,來一個「且聽下回分解」,讓讀者更想知道下文。這樣便可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論語》中有這樣的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所謂「樂」,實質上就是強調情感在學習中的作用。所以,只有引發情趣,使學生進入課堂情境,置身其中,才能獲得親切的體驗,愉悅身心,從而接受真、善,美的熏陶。這在文藝類作品的教學中尤為重要。激發情感關鍵是要將學生引入一定情境,讓學生和教師一起與課文產生情感共鳴。每個教師都應以自我激情的觸動,作為感染學生情緒的起點。教師通過自己富有真情實感的語言,以達到師生情感相通、心理相融、共同探索的效果。
生理基礎決定了人的大腦皮層不僅能對外界刺激產生反應,而且能對外界刺激進行綜合分析即思維活動的過程。大腦的這種反應效率與所接受刺激的強弱有關,刺激的多邊性、新奇性是引起大腦皮層快速反應的強刺激特質。所以教師的導課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具體的環境條件,具體的學生素質等靈活多變地進行。
常見的教學導語有談話式、激發式、故事懸念式,對小學低年級學生還可以採取猜謎式。這些類型都有助於引發學生對新的教學內容的興趣,不知不覺地進入教學軌道。常言: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有人主張:開講五秒鍾,就要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因此,精心設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的教學導語,是提高教學語言藝術的一個重要環節。
有位老師在教《益蟲和害蟲》一課時,教師先打了個謎語:「是半球體,背背幾顆星,蚜蟲見了它,休想再有命。」讓兒童猜一動物。兒童很高興的猜出是七星瓢蟲,這時教師抓住時機追問道:「蚜蟲見了七星瓢蟲為什麼就會沒命?」兒童更加活躍起來,就這樣自然地導出了「益蟲和害蟲」這一課題。
教師用簡短的謎語開頭,既可以調動兒童學習的積極性,又可以使兒童通過謎語的分析綜合,培養其思維能力。
2.提問語的藝術——提問語難易適度
提問語是以發問的形式來啟發學生思維與回答問題所使用的教學語言。提問,是觸發學生思維的引信,是激發學生覺悟的契機,是教學檢測的手段。提問的巧妙或笨拙,體現著教學語言藝術水平的高低,抵制著教學過程能否推進,決定著教學效果的好壞。所以怎樣提問是大有學問的,要想運用好提問,應注意這幾點。
2.1提問要有計劃性;一堂課要提問幾個問題,所提問的切入角度都要經過精心的構思,切忌「滿堂問」。應當重視提問的濃度、節奏及其他教學方式的配合。教師要緊扣教學目的和教材重點、難點,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力求提問設計少而精,直入重點。這可借鑒系統工程辦法,對問題進行合並、簡化、刪除,達到精簡數量、加大容量和提高質量的目的。
2.2提問設計要有啟發性,能引導學生到思維的「王國」中去遨遊探索,使他們受到有力的思維訓練,切忌提一些「是不是」、「對不對」之類的簡單的問題。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具有50%成功性的學習任務,可以提供最大限度的快樂。對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學生才會依據個人的能力、主觀的努力選擇好的方法來解決,獲得成功,這樣可以使學生產生自豪感,促進能力的提高,增強決心,產生快樂,並增強意志力。
2.3提問要有順序性;先問什麼,後問什麼教師都要胸有成竹、精心策劃。提問要由表及裡,由淺入深,步步深入,有條理的進行。
2.4提問要難易適度;這點是關鍵,提問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提出相應難易適度的問題,要調整提問過程的局面,教師可以把大的難的問題分解成一個個具體的小問題,以減少每次提問的難度,減少提問間的坡度學生回答了一個個具體的小問題,則一步步解決了難以解決的大問題。「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隨著教師提問的步步深入,學生一步步地思維、回答,接受知識,教學活動漸漸推進。
2.5提問的方法要靈活;有些問題,從正面直接提問可能難度較大;倘若教師能從側面間接去問,可能學生會答出。這就是教學中的曲問。
一位教師在一年級自然課教學中是這樣採用提問組成的問答來教學生形成「動物」這個概念:
師:為什麼說雞、鴨、豬都是動物?
生:因為它們都會叫喚。
師:對嗎?蚯蚓不會叫喚,可是它也是動物啊!
生:蚯蚓會爬。會爬、會走的都叫動物。
師:魚不會爬、不會走,只會在水裡游動。鳥會飛,不是動物嗎?
生:它們是動物,因為它們會活動,能活動的生物叫動物。
師:能活動的生物叫動物,可是,飛機會飛是不是動物?
生:飛機自己不會飛,是人開的,它沒有生命,不是動物。
師:對了,能自己活動的生物叫做動物。
教師用幾個問題,讓學生思考後,通過比較的方法解釋概念,使學生「思而後得」,啟迪了學生的思維,准確地講清了問題的實質。
3.闡釋語的藝術——闡釋語通俗易懂
闡釋語是教師向學生傳播知識和技能時進行敘述並解釋的語言。它是使用頻率最高,運用最廣泛的教學語言。要將一個全新的知識和學生不明白的問題傳授給學生,講好闡釋語是重要的。教師既要把概念原理等知識性的東西解釋清楚,又要把怎樣做的方法、要領傳授好。所以,闡釋語要規范、明了、准確、流暢,又要通俗、易懂、生動,富有趣味性和啟發性,使學生在愉快中接受。其中做主要的是做到通俗易懂。所謂通俗,是指教學語言能夠與人民群眾的常用語言接近或溝通,能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常用詞彙所譯解或消化。這樣的教學語言才能為廣大教學對象普遍理解和接受。通俗是易懂的前提和手段,易懂,除了要求教學語言的表達形式既所用詞彙和句法易於被人理解之外,教學語言的表達內容,也要想法讓廣大教學對象所理解和接受,這樣就要求教師善於調控教學語言的表達內容及其表達形式。
怎樣把教材語言轉化為學生易於接受的闡釋語,使聽講成為學生的享受呢?這不僅需要老師對教材知識體系有深刻的理解的把握,而且需要老師有很高的教學語言的表達技能、技巧。事實上,這種把深奧變通俗的過程,有如把深奧的科學道理變為科學普及讀物一樣,是需要有深厚的科學功底和高超的語言表達技能、技巧的。
一位教師在解釋「美」的含義時,用一篇寓言開頭,作了如下闡釋:「虹看到弧形的石橋,向它說道:我的大地上的姐妹,是你的生命比我長久。石橋回答:你那麼美,你在人們的記憶中必然是久恆的。」在引導同學們討論後,教師歸結道:「我認為虹和橋都是美的。虹美在壯烈燦爛,美在短暫;橋美在默默奉獻,美在長久。美的內涵是豐富的,她的外延又十分廣大。她豐富多彩,無所不在。我們不能因為有虹在,便鄙夷腳下的石橋;也不能因為踏上了石橋,便不願抬頭看天上的彩虹。美,決非一個簡單的判斷句所能包容。我們要積極地發現身邊的美,包括美的事物、美的人格、美的生活、美的理想。既不能因喜歡藍色的遼闊,便排斥綠色的生機勃勃;也不能羨慕轟轟烈烈,而忽視了默默無聞。應在自己生活的時時刻刻中,自覺地追求美的語言、美的行為、美的心靈,用美的標准要求自己……。
這段闡釋語從具體實例中引導學生辨證地看問題,不僅將屬於較高層次的思辯性問題透析,而且開闊了學生的思路,達到發展智力的作用,使學生學到嘗試用辨證的方法去分析問題睥本領。同時,在老師生動優美的語言的闡釋下,形、情、理交織在一起。學生因情感的升華而深悟其理。語言藝術對學生的認知活動起到了指向作用和強化作用。
4.應變語的藝術——應變語因勢利導
應變是一種教育機智的表現。應變是教師用以應付教學形勢的變化的教學語言。教學是雙邊活動,教學雙方處於錯綜復雜的關系之中,教學形勢常常由於意外情況而出現新的變化。如何應付千變萬化的教學形勢,根據出現的新情況和學生的接受能力,靈活地調整教學語言,駕馭課堂教學,這需要教師具有應變能力,教學機智和語言藝術。靈活而恰當地運用教學應變語,要求教師有敏銳的發現能力與敏捷的思路。善於順著學生考慮問題的軌跡,找出結症所在,因勢利導,運用恰當的教學語言點醒「夢中人」,三言兩語使學生恍然大悟,從而使教學活動健康發展。這要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對症下葯,冷靜機智,耐心和藹,善於點撥調控,妙語驚人;切不可因教學陷入困境而手足無措,指責學生。
一位小學語文教師正在上課,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一隻蟬突然闖了進來傾刻間同學們的眼光全集中在蟬的身上。先是一陣騷動,繼而有人起鬨,有聲音說要「捉住它」。這時老師有力地插入一句:「同學們,我們現在講關於蟬的問題。」學生聽到老師要講蟬的問題,不免有些意外,倒是想知道老師要講點什麼。老師趁勢說:「首先得考一考大家看誰能說出一些帶有蟬字的詞語。」立即有學生舉手。有人說「金蟬脫殼。」有人說「蟬聯……」這樣學生的注意力不知不覺地又被引了過來。
小學生的性格是好動的,課堂上出現外來干擾事件時,免不了要起鬨,常使教師措手不及。如果處理不當,必然擾亂課堂秩序,影響教學進度。這位老師隨機應變,借「蟬」發揮,馬上轉移了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是一舉兩得。
5.結語的藝術——結語簡明扼要
結語是對一堂課或一個問題進行總結的教學語言。其作用是使學生鞏固強化所學知識,理清思路掌握方法,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這種教學結語要簡明扼要,提綱挈領,並且要耐人尋味,意味綿長,如橄欖在口,如音繞梁;切忌簡單機械重復所講,語言枯燥乏味,毫無新意。創造簡明扼要而意味綿長的教學結語,這需要教師切實把握教學對象特點和知識體系,有高度概括能力和高超的語言表達技巧。這方面,很多特級教師的教例為我們提供了榜樣。成功的「結尾語言藝術」可通過對一節課上教學內容梳理、概括、規律揭示、畫龍點睛、提煉升華及引導探索等形式,把一個完整的知識交給學生,使它在學生頭腦里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其中,運用最多的是緊扣全文、突出中心的總結語。
比如有一位教師教《綠色的辦公室》一課,是這樣結束的:現在我們回過頭來審題,本課題目為什麼叫「綠色的辦公室」?又什麼在題目上加一個雙引號?(學生回答——略)同學們說對了,實際上沒有什麼辦公室,「綠色的辦公室」指的是「湖邊的森林」。這是用一種專有事物的名稱指代列寧當時艱苦的革命斗爭環境。所以,在題目上用雙引號。下課。
這樣結束講課,緊扣全文,畫龍點睛,簡潔明快,具體新鮮,中心突出,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對培養學生的回憶,聯想和思維能力,大有好處。
結尾的歸納總結,教師既可以根據教學的重點進行歸納,也可以引導學生歸納,還可以師生共同歸納。教師歸納綱要,學生復述內容。這種結語藝術主要表現在能用扼要的語言,較短的時間,讓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明確重點,掌握主線和關鍵內容,產生提綱契領的效果。
總之,教師只有不斷地在實踐中提高教學語言的運用藝術,才能使課堂教學佳處紛呈,使學生在美的體驗中掌握知識和技能。
6. 如何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
1、喚起生活體驗 激發興趣
教師的語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學習的效果。形象的語言,能將「死」知識變為學生易於理解的「活」知識;具有情感的語言,能感染學生,陶冶學生的情操;生動的語言,能吸引學生,振奮學生的精神,讓學生聽了便「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使教材化難為易,使學生得到美的享受,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在教學《筍芽兒》時,教師問「你曾撒嬌過嗎?」生齊聲回答「沒有。」於是,教師又問:「比方說,你和媽媽一起出門,看見了一條非常漂亮的裙子,你很喜歡,可是,媽媽不給你買。這時,你會拉著媽媽的手,說……」 教師一邊說,一邊做動作,學生看了,也模仿我的樣子,細聲細氣地說:「媽媽,給我買吧,給我買吧!……」有了這樣的鋪墊,再回到課文中學習的時候,小朋友很快就領會了小筍芽撒嬌時的語氣。顯然,對於二年級的小朋友來說,要理解「撒嬌」這個詞語似乎是太難了。因此,在教學中,我將這些較難理解的詞語,用學生生活中的事情來引導,將抽象、枯燥的詞語具體化、生活化,學生在「聽故事——想經歷——模仿動作——想像說話」的過程中,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自然而然地掌握了這個詞的意思。同時,也能較輕松的將這個詞語進行遷移。
2、營造愉悅氛圍 激發情感
著名教育學家誇美紐斯說: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裡可以發出知識的溪流。語文教學是科學美與藝術美的高度統一體。 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是一種能協助我們很好地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的直接用具。良好的教學語言可以烘托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加深對課文的深刻理解。
在教學《稱贊》這篇課文時,教學伊始,教師就對自己看到的值得表揚的現象進行了誇獎。「你坐得真好!老師稱贊你!」「你的學慣用品放得多整齊啊!我也稱贊你!」「你們聽得多認真啊,我稱贊你們!」「你們真棒!」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進行了多次的隨機表揚,如有的學生課文讀得並不好,於是隨著一句「你讀得很努力」,我發現學生學得更認真了。再如,有的人讀得好,演得也好,就輕輕地稱贊他「你不僅會讀書,而且挺有自己的想法呢!」
教師的語言經過錘煉、加工,提取「精華」,化難為易,變抽象的知識為直觀形象的語言,讓學生產生聯想和想像,使其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悟。在上《口語交際——找春天》時,當學生說到:小草偷偷地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這是引用課文中的話)於是,在這基礎上,我進一步引導:春風輕輕一吹,小草彎下腰來,好像——(引說,且指名):好像在向我們鞠躬;好像在向我們點頭微笑;好像在說:「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好像在說:「春天多美啊。」……在學生不斷地想像說話中,學生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感。
某位教師在執教《比尾巴》這篇課文時,「誰的尾巴最好看?」如果教師單單來解釋「最」的意思,顯得枯燥,學生可能還是難以理解。教師就利用了班級學生的資源,「請我們班最高的小朋友讀讀這句話」「請我們班聲音最響亮的小朋友讀讀這句話」「請我們班寫字最漂亮的小朋友讀讀這句話」 「請我們班朗讀水平最高的小朋友讀讀這句話」……此時,教室里學生朗讀熱情一浪高過一浪,而且被請到的小朋友無疑被「最」的殊榮所感染,「披文入情,情動而辭發」,學生投入朗讀之情可想而知。在這種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學生表現出樂學、愛學、好學,充分感受到稱贊的魅力,使文本與課堂融合。
3、搭建「腳手架」 促進理解
在柯林斯、布朗和紐曼形成的認知學徒模式中,「腳手架」被描述為一種指導學生達到能獨自完成智力任務的程度的方法。有效的「腳手架」策略,使學生從事任務時,能更關注學習的要點,提高學習的效力。某位教師在執教《活化石》這篇課文時,文中「銀杏樹長得慢極了,如果你小時候種下一棵銀杏樹,一直要等你當上爺爺,才能吃上它的果子。所以,銀杏樹又叫公孫樹。」這么長的一句話,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有點難度,怎樣把它轉換成學生易於理解的說法呢?教師在請男生朗讀後,說「你現在種下了銀杏樹,等你做爺爺的時候就能吃到它的果子了。」教師在請女生朗讀後,說「你現在種下了銀杏樹,等你做奶奶的時候就能吃到它的果子了。」
在這個片段中教師用了符合學生年齡特徵、認知規律的教學語言,作為「腳手架」。學生在老師請了兩位學生朗讀之後,明白這句話就是在告訴我們這個知識,這同時也激發了學生朗讀的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4、優雅體態語 相得益彰
教師的課堂教學,也是在「台上」的活動。通過課堂觀察可以看出,一堂優秀的課堂教學不僅得力於好的有聲語言,也必然伴隨著自然、得體的體態語。教師的教學行為,不僅是一種智力的投入,而且是教師整個人體的參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個信任的目光,一個贊賞的微笑,一個肯定的點頭,都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精神力量。馬卡連柯曾經指出:「做教師的決不能沒有表情,不善於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師。」
我們來看《從現在開始》文章開頭,獅子大王發號施令「從現在開始,你們輪流當一個星期的萬獸之王。」教師指導朗讀的兩個片段。
片段一:
師:獅子大王發號施令時是怎樣的?
生:神氣、威武的。
師:誰願意來讀讀?
一生讀,很多學生捂著嘴偷偷地笑。教師發現了。
師:你們為什麼笑?
生:一點不像大王在說話。
生:獅子大王大好像怕小動物。
生:獅子大王沒有大王做,不高興了。
……
師:你們在讀的時候一定要讀出獅子大王的神氣、威武。誰來讀。
(有兩三個學生懶洋洋地舉起了手。)
師:那好,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朗讀效果仍舊不佳。教師匆匆進入下一環節。)
片段二:
師:你心目中獅子大王是怎樣的?(配合看課件)
生:神氣、威武的。
師:誰願意來讀讀?
指名幾位學生朗讀,指名學生評價。學生認為他們讀得很正確,但沒有獅子大王的神氣、威武。
此時教師挺一挺胸,揚揚頭,兩眼威嚴地掃視全班,並用大手一揮,拍拍胸前的貼畫(獅子),把這句話聲情並茂地朗讀了一遍。
師:誰願意來當獅子大王?
學生馬上精神煥發,挺直身體,高舉小手,爭當獅子大王。教師把獅子貼畫,戴到學生胸前,再請他來朗讀這句話,獅子作為「萬獸之王」的那種威嚴氣勢溢於學生言表。同樣的,學生在朗讀貓頭鷹、袋鼠、猴子輪流當萬獸之王時發號施令時的句子時,都有非常棒的表現。
上面片段二中的教師利用體態語與有聲語言向學生作心理暗示,將學生的思路向預期的教學目標推進了一步。體態語言作為教師語言的有機組成部分,輔助有聲語言的傳情達意,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行為科學告訴我們,幾乎一切無聲的語言,即體態語言都可以用來作為人際間溝通的手段,都可以用來為教學服務。美國心理學家、哈佛醫院兒童心理咨詢部主任羅伯特.布魯斯曾說:「體態語言對於教師幫助學生長時間注意以便於完成任務而言,不失為一種強有力的措施。」 美國心理學,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阿伯特.梅哈拉也說:「在感情交流上,無言的舉止往往比語言更傳情。」
7. 小學一年級教師課堂語言集錦
1.在這個問題上,你可以當老師了!
2.你分析問題這么透徹,老師真希望每課都能聽到你的發言。
3.這么難的題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
4.你這節課發言了好幾次,看得出來你是個善於思考的好孩子。
5.你的想法很有創意,看來你是認真思考了。
6.你真愛動腦筋,這么難的題你都能解決!
7.你好厲害!敢於向書本提出問題,你的勇氣令人羨慕!
8.通過你的發言,老師覺得你不僅認真聽,而且積極動腦思考了,加油哇!
9.你預習的可真全面,自主學習的能力很強,課下把你的學習方法介紹給同學們好不好?
10.謝謝你指出了老師的錯誤,使老師不會錯一輩子。
11.你的進步可真大,老師為你感到高興!
12.你雖然沒有完整地回答問題,但你能大膽發言就是好樣的!
13.老師真想在下節課看到你更出色的表現!
14.對學習較吃力學生經常說:"老師相信你經過努力一定能行!"
15.你很勇敢,第一個舉起手來,說錯不要緊,關鍵是敢於發表個人見解!
16.希望下節課,你是第一個回答問題的人!
17.雖然這句話讀錯了,但老師和同學們都很佩服你的勇氣,下次努力!
18.你的聲音真好聽,你能大聲讀一遍嗎、
19.這個問題提出得真好,誰願意幫助他解決?
20.你們不僅說得好,而且你們還很會聽取別人的意見和看法。
21.你們說他(她)是不是天天在進步,老師相信你,對自己要充滿信心!
22.同學樣真精神。能不能站起來讓老師看看?啊!站起來以後更精神,就像一棵棵挺拔的小白楊!相信你們自主學習、發言的能力會更讓老師佩服。
23.咱們班的小歌手今天回答問題的聲音怎麼這么小呢?同學們還想多聽聽你那清脆的聲音呢!再大聲回答一遍問題好嗎?
24.雖然課文中有許多你不認識的字,但你一直努力把課文讀完,你是個有毅力的孩子。有了這種毅力,還有什麼事情能難倒你呢?
25.來,請你談談這個問題。我從你的眼中看出來,你的心中一定是有了與其他同學不一樣的看法。勇敢地站起來。
8. 小學一年級教師課堂語言集錦
新課程呼喚充 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呼喚充滿人文關懷的課堂。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頻率最高、對學生影響最大的莫過於課堂教學中的口頭評價。綜觀現今的課堂教學,很多教師在學習「新課標」以後,在「平等對話」精神的感召下,激勵用語貫穿始終,處處做到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課堂上洋溢著活力和魅力。但同時我們也不難發現,失當的課堂評價俯拾皆是,不利於課程目標的達成。
新課程強調尊重賞識,其實質是強調教師要相信學生的發展潛力,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要尊重學生的人格,要給學生創造一種寬松自由的成長氛圍。應該說,新課程倡導尊重、賞識,這對於保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上進心,無疑是很有必要的,實踐上也確實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強調對學生的尊重、賞識並不意味著對學生一味表揚。課堂上經常聽到一些教師對學生一點點成績而過分表揚:「你很聰明」「你回答得最好」,這種過多的廉價獎勵、過分注重形式,缺乏激勵性,甚至會誤導學生,以為自己的答案真的最好而沾沾自喜,長此以往,會聽不進不同意見,還可能導致學生淺嘗輒止,不再探究,這便是誤區。
有識之士認為,正如一味懲罰一樣並不可取,一味地誇獎學生同樣弊大於利。對學生而言,過多的誇獎會導致上癮,迷戀誇獎對學生發展絕對無益;同樣過多地誇獎也會讓學生習以為常,也起不到鼓勵的作用。完整的教學既需要表揚也需要批評。一方面,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的思維閃光點,給予及時、恰當的肯定和激勵,讓學生的積極性得以發揮;另一方面,對學生的錯誤結論明確地加以改正,使模糊的概念得以澄清,讓學生對知識有新的認識,在否定之否定中提高自己的認識能力和思辨能力。一味批評和賞識都不得不利學生健康成長。值得注意的是,正如表揚不是隨意性誇獎一樣,批評也絕不是壓制、嘲弄,更不是心理虐待、歧視,讓學生覺得難堪,打擊學生的自尊心。有鑒如此,筆者有意從各種媒體、雜志、期刊上搜集到一些恰當的課堂評價語言,現整理出來,以供大家參考。
一、課堂常規評價激勵語
(一)、聽:
1、 傾聽是分享成功的好方法,看××同學正在分享著大家的快樂,我相信他已經有了很多收獲!
2、他聽得可認真了,會聽的孩子是會學習的孩子!
3、××同學聽得很認真,第一個舉起了小手,請你回答!
4、你聽得認真,這可是尊重他人的表現呀!
5、你傾聽得仔細,耳朵又靈,這么細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
(二)、說:
1、你講得很有道理,如果你能把語速放慢一點,其它同學聽得就更清楚了!
2、你的表達特別清楚,讓大家一聽就懂!
3、別急,再想想,你一定會說好!
4、老師發現你不僅聽得仔細,說得也很好!
5、你的想法很有創見,這非常可貴,請再響亮地說一遍!
6、你表達得這么清晰流暢,真棒!
(三)、想:
1、我想××同學一定在思考,我們再給他一點時間,好嗎?
2、開動你的小腦筋去想一想,說錯了沒關系,老師喜歡肯動腦筋的同學!
(四)、做:
1、不僅自己認真學習,還能提醒同桌同學,真是了不起!
2、第×組的××同學可真棒!為自己這組爭得一顆閃亮的星星呢!
3、你看,很多小朋友把心裡那個膽小鬼打倒,舉起手來了!
4、你們瞧,×××可是大家學習的好榜樣呢!看看他是怎麼做的!
5、第四組的同學個個眼睛睜得大大的、亮亮的,我感受到了你們特別認真,注意力特別集中!
6、你坐得端正!注意力也集中!
7、看××同學認真的樣子,老師就知道她是勤奮好學的孩子!
8、你很像一個小老師,不僅管好了自己,而且把自己的小組也管理得很好!
9、不知是什麼力量使你改變這么大,從上課愛吵愛鬧到學會靜靜思考,學會暗暗努力,我為你高興!
10、尊重(欣賞)別人,你會得到更多人的尊重(欣賞)!
11、要學會欣賞別人,對於「×××」同學的回答,我們該怎麼表示?(鼓掌)
12、你的進步使老師感到特別高興!
9. 教師課堂教學語言表達能力的要求主要有哪幾個方面
課堂教學能力是教師的職業道德、文化素養和業務能力的綜合體規。小學數學教師要完成教學任務,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一定要具有較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它涉及到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語言表達、板書設計、指導學生操作和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等教學基本功:
一、教學設計能力
1、教學目標的確定
2、教學內容的處理
3、教學行為的選擇教學行為要有效,就必須把握好「適度」兩個字。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4 、 教學組織形式的設計
5、教案的設計
二、 語言表達能力
三、板書設計的能力
四、指導學生操作的能力
五、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能力
課堂教學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數學知識的建構過程是「再創造」的過程,數學學習是創造性的思維活動。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通過自已的「創造」為學生展現出「活生生」的思維過程,協調好師生的雙邊活動,使數學教學過程成為對數學美的反映過程,從而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藝術魅力。無論從教學內容,還是從教學活動來看,數學教學都是一門創造性的藝術。它是教師在數學教學活動中,以富有審美價值的獨特的方式方法,創造性地組織教學,使教與學雙邊活動協調進行,使學生能積極 高效地學習,並感受到數學教學美的精湛的教學技能技巧。它是教師學識和智蔥的結晶,是教師創造性地運用教學方式方法的升華。
10. 如何加強小學教師的課堂語言魅力
在我們平時教學中經常發現有些老師,學富五車,滿腹經綸,但拙於言辭,苦於表述,缺乏嫻熟的教學技能技巧,壺里有餃倒不出,使課堂了無生氣,枯燥無味,所以反使得這些優秀的老師可能成為不受學生歡迎的老師。所以如果這時只注重課內知識點講授,就很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學習興趣。所以這個時候要提高教學效果,老師的語言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那麼作為教師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藉助評價語言的魅力來引領學生快樂地學習,從而把他們帶入瑰麗的知識殿堂,以下是本人的一些拙見:
首先,教師的語言要富有啟發性,善於激發學生的興趣,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教師的語言應該象催化劑一樣,深入學生的性格特徵和情感、知識基礎之中,與其匯合,發生反應,從而啟發學生的心智,振奮學生的神經,促其深入思考,這樣的語言對學生才有吸引力,才能開啟學生思維。
其次,語言要善於傳達思想、氣質、感受與感情。如果你的語言極具感染力,吸引力和信服力,那麼就會產生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所謂親其師信其道,你的語言親切,飽含思想與感情,與學生的智慧和心靈進行活生生的交流,學生就會信服你,跟隨你,這樣就會形成良好的互動。吸引了學生,達到了師生情感的交融,引起學生的共鳴,我的學生就曾說過:老師!我總能感受到你的熱情,我的激情無形中也被點燃。
第三,教師的語言要簡潔,明了,不重復,能用一句話說的,就不用兩句話去說。必要時,當學生有積極主動地學習行為和發言慾望時,你甚至可以不說話,要學會「不為」,先做一個旁觀者,在旁邊觀察,伺機引導。「此時無聲勝有聲」,教育過程中應該多留給學生一些寧靜與沉思的時間。一個好老師,不應該是一種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口若懸河,鋒芒畢露的形象,而應該是一個懂得適當地「藏巧」,我當時沒想到竟然有許多同學舉手要發言,而且比我的所謂標准答案要豐富多了。
第四.語言上要具有愛心,不能出口傷人,刺激學生自尊心。象我們平時上課經常遇到一些問題。有一次講例題時,有個學生照答案念。我當時是這樣說的「這個同學上課效率特別高,我剛才講的內容他能完全理解,弄懂了,希望下次再接再厲。」我沒有過多的責備,但自此之後,我發現這個學生上課態度相當端正。還有一次發現有個同學睡著了。我就找這個同學概述一下我剛才所講的內容。他睡眼朦朧的望著我,我就開玩笑說:周公善於解夢,我知道我剛才上課時,你又與他在夢中會合了,但是他沒有告訴你老師上課的內容嗎,如果是這樣,以後就少理他了。我覺得這種善意的批評比那種嚴肅的說教要好的多。
教師的教學語言是教師最主要的職業素養,魅力是教師教學語言藝術的最主要表現.字清音美和流暢准確是教師教學語言魅力之本,授課的語言變得生動形象的方法還有很多,但不管採用哪種方法,作為教師都必須遵循以下以下幾點:一,必須弄清學生理解和接受的難點所在;二,必須要將講授的知識點理解透徹;三,必須根據學生理解和接受的難點所在和所要講授的概念和知識特點選用方法——否則,不僅不能達到強化教學效果的目的,而且還有可能使知識在傳遞過程中發生變異,從而誤導學生。
總之,教師良好的語言,是與學生產生共鳴的載體,是走進學生內心世界的橋梁。教師只有充分展現語言的魅力,才能在課堂中走近學生,融入學生之中,才能使我們的課堂變得更加精彩、亮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