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杜絕在家寫作業效率低,容易走神,犯困上課突然昏昏欲睡控制不住有什麼對策
杜絕應該是不可能的,但可以調節自己的狀態,畢竟我們是人嘛,呵呵內。允許自己犯容困,但不放縱,要及時調節,可以買點酸酸的東東放在嘴裡,讓自己清醒。但要學習如何專心,這個需要你自己練習了,只要你想專心,我相信你是可以的。
Ⅱ 孩子寫作業慢的7個原因及對策
寫作業慢的原因提要:
1、條理性差——學習無方法。
2、追求完美——橡皮綜合症專。
3、學習基礎屬差——學習沒有興趣,學習有困難。
4、被逼無奈——故意磨蹭。
5、時間觀念差——不會管理時間。
6、注意力不集中——無關動作多。
7、協調性差——感統失調。
下面我們一一來針對性解答!
一、條理性差——學習無方法
洋洋今年上小學二年級,平時洋洋什麼也不用操心,只管學習和寫作業就行。爸爸媽媽為了能讓他安心學習,每天都是准備好飯菜才叫他,平時吃什麼、喝什麼准備得一應俱全,就連刷牙時的牙膏也給他擠好了。上學前媽媽把書包、用具全准備好了,直接讓爸爸背著就去送他上學了,書包里裝的什麼,恐怕洋洋自己都不知道。
令爸爸媽媽痛苦的是他寫作業慢慢騰騰,有人陪著還好點,如果爸媽都忙的話,作業就會寫得一團糟,但更令他們頭疼的是,有時候洋洋根本不知道老師都布置了些什麼作業。老師在批改作業時也發現他的作業經常不按照順序做,也不寫題號,根本弄不清是哪道題,所以有些題經常會做錯或漏做。
Ⅲ 孩子寫作業慢的7個原因
孩子寫作業慢的7個原因條理性差,學習無方法
洋洋今年上小學二年級。爸爸媽媽為了能讓他安心學習,每天都把他的生活安排得面面俱到。可洋洋寫作業總是慢慢騰騰,有時候甚至不知道老師都布置了什麼作業。老師在批改作業時,發現他的作業亂無章法,有些題經常會做錯或漏做。媽媽也很苦惱。因為洋洋在家做作業之前准備文具也是很混亂。每次等到寫錯了,才發現沒有準備橡皮;鉛筆折斷了,才發現沒有準備削筆刀,一會兒拿這個一會兒拿那個,這中間磨磨蹭蹭就花去好多時間。
這是一個寫作業條理性比較差的典型案例。寫作業時不知道有什麼作業,文具准備不齊全,對各科作業的先後順序沒有條理……這樣寫作業當然慢了!
對策:
對於洋洋的情況,父母要教會孩子先做什麼,後做什麼。讓孩子自己動手安排自己的事務,甚至可以讓孩子幫忙父母做點家務,這樣孩子就慢慢學會規劃和條理。心理學上有種說法,叫 100% 理論。世界上許多事情都遵循 100% 理論,如果我們有 20% 不做,孩子就能完成 20%,如果我們有 80% 不做,孩子就能做80%。
如果父母都幫孩子做了,孩子的成長機會實際上就被父母剝奪了。當然,孩子在做事的過程中,父母可以適當指導孩子做事的順序和條理。
追求完美「橡皮綜合症」
蒙蒙是個二年級的女孩子,作業工整,成績優秀。缺點就是寫作業慢,寫的字稍微有一點點不整齊或者不幹凈的地方,她就馬上擦掉重寫,所以花的時間就長了。蒙蒙是天生的「完美主義者」。但是有些孩子寫作業慢卻是父母們訓練出來的,許多父母都希望孩子是完美的,樣樣都要求孩子做到最好。比如作業:即使有一丁點兒不好的地方,父母都嚴格要求孩子改好寫工整,這樣要求的最終結果,不是孩子寫作業慢就是對學習害怕。
對策:
對於這種喜歡使用橡皮不停地擦來擦去的現象,心理學上稱之為「橡皮綜合症」。原因是孩子學習壓力大,心情焦慮,怕出錯。對患有「橡皮綜合症」的孩子,父母不要過多指責,也不要用打罵來糾正其不良行為,而要用獎勵手段進行強化訓練來達到目的。
孩子做作業時盡量少用橡皮,如果作業本保持清潔、在一定時間內迅速准確地寫好字,就有一定獎勵。如果孩子離不開橡皮,家長最好把橡皮沒收,經過一段時間,孩子依戀橡皮的壞習慣會逐漸得到糾正。
學習基礎差,學習沒有興趣
有的孩子因為學習基礎差,作業不會做,寫作業自然而然的就慢了。還有的孩子,對學習沒有樂趣,即使會做也不想去做。如果你的孩子屬於這種類型,那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怎麼去彌補孩子的缺陷,怎麼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對策:
▲孩子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怎麼辦?
有些孩子遇到自己不會做的題目就拿去問父母,問完之後接著寫作業,剛坐下沒多久又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又拿去問。這樣來來回回折騰,時間就耽誤了!這樣做一方面會打斷做作業時的安靜氛圍和專心程度,造成走神;另一方面,會打斷孩子做題和寫作業的思維。
建議父母最好能教孩子如何調換順序做題。如果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可以先做其他的題目,最後再做不會的題目,這樣就可以節省時間,也不會打斷孩子的思路。
▲對於孩子不懂的題目,父母給孩子補習。
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問題所在,對症下葯。但要注意的是,不要全部一古腦兒講給孩子聽,而應是啟發孩子,最後還是要靠孩子自己領悟。孩子知識儲備夠了,速度自然就快了。
▲想方設法讓學習變得有趣起來。
人們都是這樣,對於喜歡有趣的事都樂意去做,而對於枯燥乏味的事,則是能拖則拖。所以,對於不喜歡寫作業的孩子,父母要盡量調動孩子寫作業的興趣。比如:通過游戲的方式、競賽的方式來安排作業。比如:可以用計時的方式完成某一項作業,規定時間完成了就表揚或記一個「★」,得夠二十個「★」,就可以滿足孩子的一個願望。
被逼無奈,故意磨蹭
這是一種被動的磨蹭,被父母逼出來的磨蹭。許多家長總是希望孩子在做完學校的作業後再做些題目。所以,每天加了許多「媽媽作業」。聽聽一個孩子的說法吧:「快點寫作業?我為什麼要快呀?寫完了我也不能出去玩,寫完了老師的作業,我還要寫媽媽布置的作業,寫完媽媽布置的作業,爸爸的作業又來了,總之就是沒有玩的時間……還不如慢點寫呢!」
沒想到「磨蹭」還成了孩子的一條對策。若是爸爸媽媽總給孩子加「父母作業」,孩子會開始有意識的慢,久而久之,漸漸地養成習慣,就真得變成磨蹭的壞習慣了。
對策:
把每天老師布置的作業做一個大概的估計,將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務進行一個時間預計。一定要給孩子留下休息的時間(自由支配的時間)。如一共要一個半小時,孩子在一個半小時完成了,餘下的時間就必須由孩子自己支配,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養成這樣的習慣後,孩子會抓緊時間完成作業,因為早寫完就有很多時間玩了。
時間觀念差,不會管理時間
孩子如果沒有時間的概念,寫作業、做事磨蹭也就是自然的事了。許多家長總是什麼都替孩子想好、安排好,「該寫作業了。」「到練琴時間了,別看電視了!」「該洗澡了!」常常能聽到家長這樣一遍一遍地提醒孩子、催促孩子,家長總是替孩子安排好了時間,孩子當然不用操心怎麼安排時間了,也就很難有時間觀念了。因此,如果你想讓孩子成為時間的主人,你就讓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時間。
對策:
▲善用小鬧鍾。
用鬧鍾督促孩子做作業,有利於孩子快速有效地完成作業。鬧鍾是他最好的催促。同時,孩子在自己定鬧鍾學習的過程中,也不斷體驗到了成就感,不再把作業當作幫父母完成任務,學習更加自覺。
▲把作業當成考試。
按考試的要求做完今天的作業,其餘時間就可以讓孩子們自由安排。設定好考試的時間,讓孩子在做作業有一種緊迫感。久而久之,孩子做作業的速度也就快了,准確率也會慢慢提高。
▲生活中注意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一個時間觀念不強的孩子,不僅做作業慢,在任何事情上都會磨磨蹭蹭。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就需要要父母注意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凡是要多提醒,讓孩子知道時間的緊迫性,循循善誘。
▲一分鍾專項訓練,讓孩子感受一分鍾可以做多少事。
△每天准備幾十個簡單的加減法口算題(年級不同,難度不同)。
△一分鍾寫漢字訓練,找一些筆畫和書寫難度相當的生字。
△一分鍾寫數字訓練。每天讓孩子練習一分鍾寫「 0123456789」的快速書寫。
通過以上的訓練能夠讓孩子了解到時間的寶貴,一分鍾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同時也提高了孩子的寫字速度和做題速度。訓練時以一分鍾為一組,每天練二到三組,還要注意記錄孩子的成績,並進行對比。
▲與老師共同配合,形成合力,共同督促孩子。
有些孩子在家裡有家長督促的情況下,速度會變快。但是到了學校,沒有了外人的督促,孩子又會慢下來了。所以,如果有老師的配合,在學校也督促孩子,這樣孩子的矯正速度就會變快了。
注意力不集中,無關動作多
小健是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可愛,但是小健的父母卻一直揪心著他的學習。因為小健寫作業時總是東看西看,一會兒玩橡皮,一會兒吃鉛筆,一會兒咬手指,注意力不集中,這樣的寫法怎麼能快起來?老師也反應小健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而且還經常調皮搗亂,一會兒拽別人的頭發,一會兒拉別人的衣服。
這個屬於典型的注意力不集中的案例。這些孩子由於年齡較小,他們的注意力時間一般在 15—20 分鍾左右,如果讓他們連續做作業超過 20 分鍾,他就會走神,如果寫一個字走神 5 分鍾,作業當然就拖拖拉拉了。
對策:
▲作業分段。
你先了解孩子當天的作業量,然後規定在一定時間內必須完成,如完成得好可以給予獎勵。如果作業太多,可以把作業分割成兩個或三個階段。如第一次規定做 15 分鍾,完後休息一會,然後再規定一個 15 分鍾,再休息。當孩子的注意力提升之後,往後所定時間就可以慢慢延長,等養成高度集中學習的好習慣時就不用再分割時間了。
▲要為孩子提供安靜的學習環境。
孩子學習的地方要簡潔、整齊,尤其是書桌,准備好所有要用到的文具,但不要堆放玩具等會分散孩子注意力的東西。孩子學習的環境還要安靜,不要在孩子學習時,中途為了關心孩子,又為孩子送水果,倒水,這其實也是在干擾孩子。
▲訓練注意力本身。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是很多孩子的特點。年齡越小,控制注意力的時間越短。這是由於孩子的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夠完善,還處在發育當中。因此,對於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孩子,可進行一定的訓練,以提高注意力。我現舉具體操作方法給大家作參考。
△玩撲克游戲。可鍛煉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快速反應能力。
取三張不同的牌,隨意排列於桌上,讓她盯住某一張牌,然後把三張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長隨意更換三張牌的位置,然後,讓她報出那張牌的位置。若她猜對了,就勝。隨著能力的提高,家長可以增加難度,如增加牌的數量,變換牌的位置的次數和提高變換牌位置的速度。這種方法能使孩子注意力高度集中,而游戲又是符合孩子的心理特點,玩起來孩子的積極性很高。每天堅持玩一陣,注意力會有所提高。
△買一些智力訓練的書,每天堅持做練習。
一些鍛煉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的圖文,如走迷宮,在一大堆圖中找某樣東西,找異同(同中找異,異中找同),比大小、長短,在規定的時間內把一頁圖中的物品記住,然後合上書讓她報出來。等等。時間不可過長,但往後可延長練習時間,一定要每天堅持練。做對給紅五星獎勵或打分。
△訓練聽力注意力。
每天給孩子讀一篇文章,讀完後要他回答書中的問題,長期堅持就會提高孩子的聽力注意力。或者由家長給孩子念一組數字,或一組詞語,讓孩子正背或者倒背出來,逐漸增加數字和詞語的長度,這個游戲不僅能訓練注意力,還訓練了孩子的記憶力。還可以每天回來追問一下每天上課的內容,讓孩子把每天每節課的內容復述給家長們聽,這樣也能無形中養成孩子上課認真聽課的習慣。
協調性差,感統失調
孩子磨蹭的原因還可能是孩子生理方面的。當今中國家庭多為獨生子女家庭,家長都視孩子為掌上明珠,兒童應有的摸、爬、滾、打、蹦跳等行為,在發育的自然歷程中被人為破壞。兒童該爬的時候沒爬,日後可能出現協調性、平衡感差、該哭的時候不讓哭,口腔肌肉缺乏鍛煉,心肺功能弱,甚至語言表達差。獨生子女出現感覺統合障礙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運動、缺乏游戲、缺乏大自然的熏陶。
現舉兩個因為感統方面的原因影響了作業速度的例子:
▲思維和手不能同步。
陽陽上小學一年級,十分聰明,就是有一些內向,不愛說話。媽媽反映陽陽做作業時太慢了,每次寫完作業時,由於他思維比較快但是表達和書寫太慢,所以就會經常寫錯、漏寫、跳字甚至串列。
這個案例表明了有些孩子思維和手不能同步進行,盡管思維比較快,但是表達和書寫都比較慢。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這樣的孩子普遍不太善於交流,有時還會出現說話吞吞吐吐,甚至輕度口吃的現象。家長平時多跟孩子交流,多鼓勵他跟別人交流,要有意識地鍛煉孩子的表達能力和讀寫能力。
▲手眼不協調。
晨晨是一年級的學生,寫作業時總是慢慢騰騰、歪歪扭扭,而且經常是寫在橫格線下面的,還愛橫跨兩格。晨晨經常就是看著「慣」卻寫成「貫」,看著「朋友」寫成「明友」。在學校問題更加嚴重了,寫字速度慢,經常在考試時答不完題,而且做題時還經常出錯,成績特別差。
這種孩子就屬於手眼不協調,經常會寫字出線、出格、還會出錯。由於不協調所以寫作業就會很費勁、很慢,這樣總會挨老師和家長的批評,慢慢的就會很討厭甚至恐懼寫作業。所以遇到這種情況,老師和家長要相互配合,採取正確的方法指導孩子,而不要一味埋怨批評,導致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Ⅳ 孩子做作業一直拖拉,應該採取怎樣的措施呢
許多父母都有著與這位母親同樣的苦惱:孩子動作太慢,做起事情磨磨蹭蹭,慢條斯理,消耗不必要的時間,降低做事的效率,尤其是穿衣服和吃飯等生活自理方面,顯得極為磨蹭。 當自己的孩子跟同齡人相比顯得動作緩慢,班上的老師也有這樣的反映時,家長就應該加以重視了。因為幼兒期是動作發展的重要時期,動作緩慢的兒童往往容易出現不靈活、不協調的行為表現,影響今後的身體和智力發展。上學之後,如果做作業的速度太慢,就會影響學習、休息和正常的娛樂活動;考試的時候動作太慢,往往還沒有做完就到了老師收卷的時間,導致成績下降;運動的時候動作太慢,就往往不能戰勝對手,讓別人領先,這些都會使孩子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 動作緩慢孩子的神經類型往往屬於相對安靜而緩慢型,這是孩子一生都不能改變的先天氣質,父母對於孩子的氣質只能接受並因勢利導;再有,有的孩子天生大氣,較為成熟,三思而後行,做事的過程中想法很多,所以也會因慎重仔細而動作緩慢,這樣的效率反倒會非常高。對此,家長需要仔細分辨判斷後再對孩子的慢性子進行調理。 從孩子來說:動作不熟練是動作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孩子小的時候,神經肌肉的活動還不協調,所以做事的時候要非常緩慢才能做得好,把持得住。作為家長,有必要幫助孩子經常創設鍛煉動作的情境,以便於孩子的神經肌肉得到及時的協調發展。 沒有時間緊迫感是動作緩慢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因為孩子並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件盡快做完之後會有什麼更好的結果,他只是在延續著從前的習慣而已,他不認為自己慢有什麼不好的,那麼,就要為孩子多設置獎勵情境,讓孩子感受到高效率地做事能得到很好的回報。 對於家長來說:面對幾歲的孩子,年輕的媽媽常常感到與其讓他自己來做事情,比如吃飯、洗腳,還不如成人喂他吃、幫他洗來得快些,而且更省心,更省事,但這種包辦代替恰恰剝奪了孩子鍛煉的機會,並且,孩子也會因此惰性越來越強,沒有自理的願望,對自己沒有責任心。 再者,動作緩慢一般是相對而言的,有時孩子處理事物的速度顯得比一般人慢,通常是因為達不到成人期望的速度,有時也是因為對成人的要求沒有作出足夠的反應,成人就會認為自己的孩子太磨蹭,但孩子也許表現很不錯了,我們先前提到的曼曼的媽媽就是一個急性子,她是一名記者,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和丈夫都符合自己的做事速度才會感到滿意,否則就會抱怨,這也是不現實的。 然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做事磨磨蹭蹭,往會浪費掉許多寶貴的時間。在現代社會中,對人的技能的日益高要求,使得人們必須有緊迫的時間感,做事抓緊時間,提高效率。 對策 1.於孩子動作慢,可以通過游戲來加以改變。父母可以經常與孩子玩一些小的競技游戲,使孩子在游戲中提高自己動作的敏捷程度。例如,比賽看誰吃飯快,比賽看誰穿衣服快等,這些游戲能激發孩子進取心。孩子喜歡玩,但是,玩多了孩子可能就會覺得沒趣,這時,要給予適當的獎勵來鼓勵孩子的「勝利」。 2.孩子可以與自己比賽。父母幫孩子設計一張「比賽」成績表,記下最初的時間,然後,每天記錄實際完成的時間,如果比以前有進步,就給予獎勵,如果沒有進步,保持原狀,或者退步,就不給予獎勵。父母可以讓孩子先從簡單容易的做起,逐漸向比較困難的任務進發,一直到達合適的時間為止。這種方法,目的在於縮短完成每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時間,是克服動作慢的直接辦法。在此期間,家長要對孩子進行解釋分數的意義,激發孩子進步的渴望。 3.父母還可以採用記數法來督促孩子抓緊時間完成某件事情。記數法很簡單,隨時可用,父母可以與孩子事先講明白,看數到第幾聲的時候孩子可以做完某件事情。然後父母讓孩子准備好,說聲「開始」,就開始計時了。「 1、 2、 3、 4、5……」,一邊數,一邊看孩子,孩子為了完成任務,就會盡量抓緊時間將事情做完。如果在計數開始的時候,孩子動作依然很慢,父母就故意數快一點,讓孩子感覺到時間就快要到了。如果在快要結尾的時候,孩子還差得較遠,就放慢記數的速度。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如果快一點做事,就數慢一點,讓孩子有盡快完成的希望。如果家長總是很巧妙地常常使孩子在快接近尾聲的時候可以把事情做完,就能使孩子獲得成功的感覺,孩子完成了任務,就表揚孩子「真不錯」、「又長大了」等。 4.如果給孩子表揚的方法沒有效果,就可以使用硬性規定的辦法來達到改變動作慢的目的。父母首先估計出孩子盡最大能力能夠完成某項事情的時間,然後規定孩子在這個時間內完成這項事情,否則就不讓他繼續做下去。時間一到就要停止。比如吃飯,到時間就把飯菜收起來,並且對孩子說:「我很失望,我希望你下次能按時把飯吃完。」 5.還可以通過合理安排時間的辦法提高時間的利用率。在日常活動中,父母要教會孩子如何?
Ⅳ 在電子廠作業手法與標准作業手法不符,怎麼寫原因和對策
不按規定操作,無非就是加強培訓,嚴格要求之類的。
Ⅵ 小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
在家庭教育問題的探討中我發現,家長越來越關心孩子的成長,望子成龍心切,把自己一生的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可是,方法卻不太妥當,歸結起來有這么幾個方面的問題。
1、互相抱怨
孩子出了問題,丈夫抱怨妻子,妻子抱怨丈夫。家長抱怨老師、老師抱怨家長,甚至抱怨孩子。
心理學中有個歸因理論,心理學家發現,人們在給問題歸結原因時一般規律是這樣的:事情辦的漂亮,歸因自己聰明能幹有水平;出了問題,歸因他人不好或環境有問題。
那麼,孩子出了問題到底是誰的責任?大家都知道,孩子丟到狼群中八年後變成狼孩。其實,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長。沒有不好的學生,只有不稱職的老師。
但是,我們做為家長,是不是可以想一想,為什麼在同樣的社會背景,同一個教育體制,同一所學校,同一個班級,同樣的任課老師,而只有家庭背景不同的情況下,成績卻是有排第一的有排50名的?我們做家長的是不是應該反省一下我們家長的責任呢?
無數實例證明:父母是決定孩子命運最重要的人。
當我們能抱著"孩子教育,我的責任。我改變了,孩子一定會改變。"的態度去思考,你會發現問題好解決了。你可以自己掌控局面。如果你認為問題出在老師或孩子身上,你會感到生氣和無可奈何。因此,有人說,問題留給愚蠢的人去抱怨,而由聰明的人找方法去解決。
2、限制性信息太多
我們發現,家長對孩子用的最多的字是"不"字。比如:不能,不行,不許、不可以、不應該等命令語言。這些帶"不"字的命令好象許多條條框框在禁錮著孩子的思想和行為。一個人字,外邊加一個框子是什麼字?是囚徒的囚字,別以為孩子願意做皇帝,根據調查初中學生中有34%的學生想離家出走。兩個初一男生扒火車離家出走,一周後,身上的錢花光了。當父母找到他們時,以為他們一定很想家,沒想到,他們說如果撿到能賣的東西,還不想回家。中學生有了自己的思想,不再象木偶一樣任人擺布,他們要求被尊重。
我替孩子說句公道話,我們大人有時真的很不講道理,平時我們不給孩子鍛煉、思考和選擇的機會,孩子沒有得到鍛煉。遇到事情的時候,我們大人又說孩子這不行,那不對。仔細想想看,為什麼現在的孩子能力差?因為沒有鍛煉機會。
因此,我呼籲親愛的家長朋友,對孩子要寬容,給孩子嘗試犯錯誤的機會,也給孩子嘗試成功的體驗。給孩子獨立思考、獨立選擇的機會,讓他們自己成長。而不要過分的限制他們。
3、產生逆反心理的三個因素:說教、嘮叨、比較
有些家長問,為什麼孩子跟母親作對?讓他向東他偏向西?因為他已經產生逆反心理。
有的母親,一件小事嘮叨每完沒了,上綱上線,引古論今。還有的母親把以前的錯誤都翻騰出來,然後給孩子貼上負標簽,你怎麼那麼笨?你這輩子算是沒出息了……這樣做是在強化錯誤、強化負面信息。
嘮叨說教不如去做,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說一千道一萬,不如以身示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做不到不要要求孩子。比如看電視,不讓孩子看,首先大人要作出表率。
另外,孩子最反感的就是父母總是拿別人與他比較。你看人家……
一個孩子在報紙上發表文章說,不要再拿我與別人比,我一點信心都沒有了。
4、四過分:過分的愛、過分的關照、過分的干涉、過分的嚴厲
過分的愛,已經使這一代不懂得什麼叫做愛,什麼是關心,什麼是感謝。
過分的關照,使孩子失去了獨立生存能力,能乾的母親培養出不能乾的孩子。
鄭板橋臨死的時候,讓兒子給他做饅頭。並給兒子留下一句話: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漢。值得我們借鑒。
過分的干涉,使得孩子無所適從。
過分的嚴厲,使得孩子的人格扭曲。不知道我們是否說過類似這樣的話:"你再踢球就打斷你的腿!你真笨你怎麼不如人家?人家考試能考前三名,你為什麼不能?期末考不到前十名我就打斷你的腿。反正你是我生的,打死了也沒關系……"
這話是被自己親生兒子打死的母親,在臨死前對兒子說的話。正是這些話才使得徐力,一個17歲的好學生,拿起榔頭砸向了母親。
5、親子關系錯位
有些家庭的親子關系是主僕的關系、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警察和犯人的關系、經濟合夥人的關系……甚至把孩子當成私有財產。
而比較適宜孩子成長的親子關系應該是什麼樣的呢?我以為,父母應該是孩子的:人生導師、知心朋友和充電器。
6、缺少童心
孩子為什麼不與你說心理話?因為許多朋友用量大人的尺子量孩子,認為這也不對那也不對。你不理解他,他當然不會和你說心理話。想一想如果我們10歲或17歲,我們會怎麼做?
當我給中學生講完課,十二三歲的孩子在反饋表上寫到:"屈老師,我以為這個世界上不會有人理解我們。"這樣的話是不是該讓我們大人反省一下我們的所作所為了?家長到底應該怎樣對待孩子?家長的思維新區是什麼?我以為,應該是孩子的心靈世界。
7、只問分數
家長最關心的是學習,是打多少分,我能理解。家長最頭疼的就是孩子不愛學習。那麼我們是不是要探討一下:為什麼孩子不愛學習?怎麼樣才能讓孩子愛學習?答案很簡單:因為學習有痛苦,所以不愛學習。如果學習有快樂,就愛學習。所以我們要探討的是:如何使學習成為快樂的事情?
我一個朋友的小孩跟我說:我媽說上句我馬上知道她要說的下句,整天就那麼幾句話:"你看人家孩子得了多少多少分,你看你,還不趕快去學習,別看電視了,快去寫作業。打那麼點分還好意思要踢足球?不行,告訴你,這個暑假那都不能去,在家給我乖乖的補課。"我都煩死了,她越說我越不愛學。
經常有家長朋友跟我說,我兒子太懶,不愛學習。問我怎麼辦?我們看"懶"怎麼寫:心束負。心被束縛住了。我們要探討的是如何把他的心調動起來。也就是激發學習動力。學習動力來自於:信念、目標、興趣、愛好、好奇心、被承認、被贊賞、成功的體驗、責任感等等。
所以希望家長當好充電器的角色。讓孩子有學習動力,學習熱情。
有些家長就問:充電器怎麼當?怎麼能調動學習積極性?許多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發現,大多數興趣、愛好產生的原因是對某一事情的成就感,而成就感的產生源於被肯定、被欣賞。我想問一問?大家是不是經常用肯定和贊賞的口氣對待孩子呢?
8、忽視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
有多大的胸懷做多大的事情。清華有一名高考狀元,高三時,中午從來沒有睡過午覺,他利用午睡時間作數學作業,為的是在下午自習時,同學問他問題時,不必讓同學等待。他不但節省了同學的時間,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學習效率,並且鍛煉了口才,擴展了解題思路。其實幫人等於幫自己。不但要培養孩子學習好,品德更要好。
現在的孩子不知道關心別人,自我中心,耐挫力差。這就是一點小事就會發生自殺或他殺的主要原因。
因此家長在培養孩子過程中千萬不要忽視了做人的教育,比如,好習慣的培養和人格塑造等方面的內容。
·孩子不能潛心學習時
孩子在生活中要學會許多東西。如果學校里的學習並不特別落後,就用不著如此擔心。但是,看見孩子不能潛心學習,家長總免不了會擔心。那種時候,焦慮不安、嘮嘮叨叨地埋怨,或是嚴厲訓斥、都只會適得其反。
在擔心孩子不用功學習之前,家長應向孩子表現出自己勤奮學習的姿態。社會是個大學堂,無論讀書還是學烹調或是學音樂,如果喜歡,即使不走出門外,學習的機會也到處都有。家長不要焦慮,也絕對不能對孩子訓斥,應該主動和孩子一起努力養成愛學習的習慣。孩子為自己不同於別人而感到苦惱時當孩子有了獨立思考的願望之後,他們的自我意識就會變得很強烈。這時,有很多孩子都會暗暗地感到苦惱,感到自己和別人不一樣。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幫助孩子建立開放型的人際關系,客觀地觀察自己,學會體諒對方。現代社會是強調個性化的時代,重要的是應該培育這樣的孩子:承認人有各種不同的個性,理解別人的個性,而且對自己充滿著自信。
·培養孩子;勤於思考
孩子本來好奇心就很強,什麼都想試試,遇見陌生的東西,馬上就會停下腳步仔細看看:「呀,是什麼呀!」想摸摸,想試試。這樣的時候,父母往往會一邊阻攔著一邊解說,或認為孩子在淘氣,訓斥道:「不要亂動!」其實這不利於培養孩子思考的能力。
要培養孩子勤於思考,家長應留出一些時間上的「空隙」,讓孩子去感悟。如果孩子發現了什麼,就應該饒有興趣地一起觀察。而且,孩子一旦問出什麼問題,就要作出適合孩子發育階段理解水平的回答。如果是已經上學的孩子,就可以說:「你怎麼認為的?」首先引出孩子的思考,或者說:「媽媽認為……不過再多我就不懂了,你查詞典看看。」鼓勵孩子自己查閱。如果孩子說:「媽媽,剛才的事,詞典里寫著……」家長對孩子的努力就應當進行鼓勵:「看清楚了嗎?了解得再詳細些。」
·培養孩子的自製力
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動輒發怒,當有人對他講話嚴厲,或他自己的想法碰壁時,馬上就激動起來。這是家長對孩子過分寵愛而造成的後果。
孩子從小的時候起,通過受到訓斥,能學會克制自己的不快心情,抑制自己的激動情緒。孩子如果很少受到嚴厲訓斥,完全生活在沒有約束的環境里,就不可能學會控制自己的感情。古人雲說,「嚴父慈母」,家長的嚴厲教育,孩子會受益非淺。
·觀察孩子的心路
在孩子滿不在乎的言行中,往往潛伏著能反應孩子心靈變化的重要信息。如果父母沒有注意或即使注意到也沒有採取相應的對策,結果會使孩子朝著不合理的方向發展,或由於過度干涉孩子的世界,反而會扭曲孩子的心靈。
父母應該經常充滿理性和愛意與孩子接觸,留意孩子的表情、孩子的眼睛,觀察孩子四肢的動作,體察孩子有沒有流露於外表的心靈動向。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應該隨時注意到孩子心靈扭曲的兆頭,或發現平時沒有發現的閃光點。
這樣就能及時糾正將要扭曲的兆頭,留心發揚那些閃光點。
Ⅶ 作業拖拉 對策
農村小學生語文作業拖拉對策研究
研 究 報 告
南京市浦口區永寧中心小學 宋福山
一、課題的提出:
長期以來,教師對家庭作業已形成了理解定勢,即「抄、寫、默」。除了偶爾少量的讀記作業外,書面作業基本上成了唯一形式。致使有學生厭煩作業,不按時完成。
本學期新接一個班,學生31名,據上任語文老師反映,近一半學生存在作業拖拉的現象,男生尤其嚴重。大多作業拖拉的學生家庭教育失控,家長多外出打工,由祖輩看管,他們只管孩子吃喝,管不了孩子的學習,有的甚至溺愛,孩子身上小毛病漸多,隔代教育給孩子成長帶來了不小的問題。
孩子正在四年級讀書,如果不及時修正,一旦養成習慣,惰性滋生,將對孩子的將來造成嚴重影響,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不利他們成才成人。
在新的學年裡提出設計「有效作業」,突破傳統思維定勢和設置模式,以新課標為導向,著眼素質目標,體現學校、家庭特徵,作業形式豐富多彩。堅持「書面作業與口頭作業、視聽作業、動手作業相結合; 「雙基」訓練與創新精神相培養相結合;書本知識的學習與知識的遷移、運用、操作實踐想結合;求知、做人、健體、生存等各類基本素質的發展與訓練相結合。進行「農村小學生語文作業拖拉調查及對策研究」,以促使學生養成「勤奮、務實、靈活」的學習品質,健康成長,
二、課題及課題界定:
課題:農村小學生語文作業拖拉對策研究
農村小學生:指生活在鄉鎮街道及其周邊鄉村區域內且在農村定點完全小學就讀的小學生。
作業:教師給學生布置的校內外完成的小學語文學科的所有反饋練習。
作業拖拉:指學生反饋練習部分或全部不能及時完成的行為。
對策:教師對待學生作業拖拉行為的方法。
界定:教師對待生活在農村的小學生不能及時完成校內外的語文學科的所有反饋練習的行為的方法、策略,通過行為指導使其能夠養成及時、有效完成相應練習的習慣,並成為自學行動。
三、研究目標及理論依據:
目標:
1、通過賞識教育、行為指導能使農村小學生改掉作業拖拉的不良習慣,增強學習信心,產生學習興趣,做到及時完成反饋練習。
2、通過行為指導,矯正農村小學生作業拖拉的行為,掌握反饋練習的技能,做到有效練習,以鞏固所學知識,增強學習能力。
3、培養農村小學生雷厲風行的學習作風。
主要理論:
1、馬斯洛需要層次論;
2、心理學中有關期待、行為指導的理論;
3、皮亞傑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4、賞識教育理論。
四、研究過程及方法選擇
一本課題研究分四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2007年9-10月)在班級展開調查,掌握農村小學生作業拖拉的相關信息,分析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制定研究計劃。
第二階段(2007年11月-2008年2月)認真學習相關理論,通過談心、調查等方式,提高學生作業意識,強化學生及時完成作業的認識,並使之產生正向積極性,在思想上有一個明確的要求。
第三階段(2008逐步形成2-6月)加強行為指導、矯正,爭取家長支持、配合,研究作業布置的科學性,根據學科、學生特點,布置形式多變的反饋練習,做到練習形式多樣化。幫助學生記錄成長過程。
第四階段(2008年6-7月)進行研究的相關測試,課題整理。
本課題將依據農村實際、班級學生實際以及課題研究狀況合理採取科學的方法開展研究。
二課題研究方法:
⒈調查法:課題研究初期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獲取第一手資料,有力地指導研究工作正常、有序開展。問卷從十個方面進行開展調查,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總體分析:根據量化標准,就學生調查問卷答案進行量化,統計結果是:被測30人中得40分有11人,佔36.7%,得30-40分有12人,佔40%,得30以下7人,佔23.3%,大部分學生是積極或者比較積極完成作業的,是主動或者比較主動學習的,不能主動學習的學生比例也是較大的,這部分學生就是老師工作的重點了。
項目分析:
⑴ 你認為完成作業對提高學習成績有作用嗎?100%的學生選擇了「A」項「有幫助」這說明學生對作業的目的是清楚的,只要我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注重引導學生,採取較為有效的方式,學生是樂於作業的。如果學生不能很好地完成作業要從教師、作業數量、形式等方面尋找原因了。
⑵ 你喜歡哪個學科的作業?選擇「語文」的18人,佔60%,選擇「數學」的23人,佔76.7%,選擇「英語」的25人,佔83.3%,這說明在過去三年的學習中,語文教學不如數學和英語深受學生喜愛,特別是作業練習方面,這就要教師在作業設計、數量、形式等方面進行研究,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吸引到語文上來,特別是完成語文作業練習的興趣,培養學生愛語文的情感。
⑶ 你喜歡做什麼地方的作業?選擇「課本上的」的15人,佔50%,選擇「補充練習」的19人,佔63.3%,選擇「評價手冊」的14人,佔46.6%,選擇「AB卷」的14人,佔46.6%,選擇「老師設計的」的15人佔50%,選擇「父母設計的」的10人,佔33.3%。問卷結果顯示補充練習設計的作業適合學生,符合學生年段特點,形式多樣、數量適中,能在學生作業興趣保持階段完成。提醒教師的是設計練習要像補充練習一樣,研究學生。學生家長在學生作業設計過程中參與度不高,只有少數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學業有所關注,大部分學生家長沒有關注。
⑷ 你喜歡哪種程度的作業?選擇「難,要深入思考的」10人,佔33.3%,選擇「中等,稍微思考」19人,佔63.3%,選擇「容易,不要思考的」1人,佔3.3%。從信息中可以看出學生不願意做不要思考的作業,難度太大的作業練習,學生能力不足,做不了。教師要准確把握學生學習狀態、接受能力,分層次安排學習練習,著重練習一些中等程度的練習。
⑸ 你完成家庭作業的時間是什麼時候?選擇「30分鍾內」2人,選擇「30-60分鍾」23人,佔76.6%,選擇「60-90分鍾」4人,選擇「 90分鍾以上」1人。從信息上看,學生作業的量控制的比較好,教師間要合理安排練習,輕重有機調控,學科間要注重平衡。
⑹ 你喜歡什麼類型的作業?選擇「書面」11人,佔36.6%,選擇「口頭」3人,選擇「動手,有實踐性」21人,佔70%,選擇「搜索」12人,佔40%。學生願意動手操作,原於學生定性不足,動性較高,教師在安排練習時力求做到動靜結合,張弛有度。
⑺ 你完成作業的方式是什麼?選擇「獨立完成」25人,佔83.3%,選擇「學習小組合作」5人,選擇「抄別人現成的」0人,選擇「聽老師講後再做」7人,佔23.3%。學生作業大多數能獨立完成,是主流,同時也期待學習小組的合作和教師合理及時的指導。
⑻ 你喜歡用什麼時間作業?選擇「課堂上」10人,33.3%選擇「課間」11人,36.7%選擇「中午」7人,23.3%,選擇「家裡」22人,佔73.3%。學生作業時間的選擇很關鍵,時間與學生作業的環境有直接關系,安靜幽雅的環境有利於作業高質量的完成,因此大多數學生願意在家裡完成也就不奇怪了。教師要創造適合學生作業的環境,教室布置、作業規范都要講究。
⑼ 你作業時的表現是怎樣的?選擇「專心完成」28人,佔93.3%,選擇「邊寫邊玩」2人,沒有人選擇「不會的不寫」。學生專心完成作業是作業質量的保證,專心就能把事情做好,作業書寫就能做到工整、規范、美觀,作業正確率就能得到保證。
⑽ 你完成作業後習慣是什麼?選擇「常檢查」5人,佔16.7%,選擇「有時檢查」18人,佔60%,選擇「從不檢查」1人,選擇「讓父母檢查」9人,佔30%。學生完成作業檢查這是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大多數學生沒有能夠養成,只有16.7%的學生能做到,這是不夠的,老師要在檢查的習慣上下功夫,
⒉文獻法:當今社會,信息大爆炸,網路是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網路信息豐富、全面,同類課題研究成果也層出不窮。課題研究過程中,有效地運用了網路信息,發揮了指導作用。知道了孩子拖拉作業實際上有生理方面的問題,習慣上問題,也有基礎、能力諸多方面的問題。
⒊個案研究法:本課題研究初期,班內有一半以上的學生有作業拖拉的經歷,突出的學生有五六個。在研究過程中,選取了姜同學進行個案研究。通過跟蹤研究,記錄了他在平時完成作業的表現,採取有效措施,修正了他的行為習慣,較好地改變了作業拖拉的現象。
姜同學:1997年12月出生,性格比較開朗,靜性較差,有懶惰傾向,平常能完成抄寫方面的作業,對於略需思考的作業,特別是閱讀練習幾乎不寫,或者亂寫一通,牛頭不對馬嘴。
特殊表現:開學第一周,由於新換了老師,一時摸不清老師的稟性,加上作業比較簡單,作業能天天寫。第二周開始老毛病重犯,作業不寫了,組長匯報多了。通過談話了解到,他不完成作業的理由真是多又離奇。星期一,因為雙休日跟隨父母外出遊玩,白天沒有時間寫,晚上累了就沒有寫了。星期二,作業本落在學校沒有帶回家,因此沒有寫。星期三上課沒吸精作業內容,星期四乾脆忘了……以後不斷有作業拖拉現象。
實施教育:
⑴談話:通過找他談話,了解作業拖拉的真實狀況及心理元素,幫助他尋找作業拖拉的原因,上課沒有認真聽講,理解能力較同學差些,平時貪玩了一些,幫助他樹立完成作業的信心,真誠希望他能夠改掉毛病,做一個按時完成作業的學生。
⑵爭取家長支持配合:這個學生的家長也是我的學生,通過家訪、電話,甚至邀請到學校來,交流孩子作業情況,指導家長做好家庭輔導,要求家長根據作業記錄本上記錄檢查孩子作業,並適時簽名。教師也在作業本上備注相關信息,告知家長。
⑶發揮小助手作用:課代錶行使職權,每天早晨到校負責檢查學生作業完成情況,既查是否完成,二查是否正確,三查是否認真。老師特別囑咐課代表重點檢查姜同學的作業,不讓他有空可鑽,同時給予適當幫助。
⑷賞識教育:經過一階段幫助,作業拖拉現象基本消失,老師抓住這個好時機適時表揚,給予鼓勵,發信息給家長,也算是報個喜,還讓他幫助組長收作業,檢查作業。他感到完成作業就能得到表現,大大激發了完成作業的積極性。
⑸抓反復促養成:一個好的習慣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對於姜 同學來說,需要長期堅持幫助、督促。期中考試後,又連續幾次拖拉作業,理由老一套,而且還主動承認作業沒完成,等待老師處罰,就是不補做作業。在氣憤之餘,看著他完成作業後,再進行一番說教,邀請班主任加入教育幫助行列來,班主任的加入果然有效果,乘熱打鐵,。
⑹個性作業設計:根據姜同學特點,與家長、學生共同商討,設計個性化作業。除完成基礎練習外,改思考作業為談話作業,不用動筆寫;改書面作業為操作作業,在玩耍中完成;改課外作業為課內作業,增加課外閱讀、游戲時間。
效果明顯:一年的教育培養,姜同學作業拖拉現象大為改觀,第二學期後期少有幾次作業因為量多沒能全部完成,就是學期末總復習繁忙時期也能堅持天天完成。還能主動查閱相關資料,完成思考性較強的閱讀訓練。
⒋觀察法:課題研究初期,通過課堂作業完成情況的觀察,對學生作業時的表現具體分析,有作業拖拉經歷的學生,作業時不專心,東張西望,與同位說話,有的獨自做小動作,做出一副思考的假象,一支筆、一塊橡皮、一個書角、甚至一個手指頭也能玩出花樣,用去好多時間,到下課時作業只完成一小部分。在老師的眼皮下,完成作業是這種狀況,在家裡可能更要出格了,也就不為怪了。針對這種現象,老師在作業專心方面進行相關訓練,學生作業時不走動,不輔導,要求學生規定時間內完成,採取面批面改。
⒌經驗總結法:課題研究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從實際出發,在理論上提高,總結經驗,撰寫了《作業拖拉調查分析》、《農村小學生作業拖拉分析及對策研究》,前者獲區論文評選二等獎,後者報送省教育學會參評。
五、課題研究初步成果
經過一年的研究,課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效。
1、從農村小學生實際出發, 幫助農村小學生克服了學習心理障礙,養成了按時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培養了學生學力,以致影響一生。
2、從教學實際出發,從小事做起,確實解決小學語文教學中出現的難點問題。
3、通過對該課題的研究,加強教師合作,加強家校溝通,形成教育合力。
4、緊密結合學生的語文學習,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有利於提高農村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培養他們積極的生活旨趣。
七、課題研究的再思考
學生作業拖拉原因很多,要想從根本上消除這種現象,就要追根求源,確實採取有效措施,幫助學生改掉作業拖拉的不良習慣是一項精細工作,需要長期堅持,與學生同心,做學生朋友,精心設計,科學指導,真誠對待,堅信會有好的效果。
1、從我做起,盡心盡力教書育人。作為教師要做到:鑽研教材要深入,課堂教學要靈活實在,作業設計要新穎,課內外輔導要適時有重點。在實施新課程標準的過程中,以課程標准為指南,從農村實際出發,融活學生心理,激發學生興趣。
2、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要堅持不懈,因時而異,因人而異。對同一批學生來說,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表現,不同年齡也有不同的學習態度,習慣傾向,對同一個學生不用同一種方法進行教育,周而復始,循環反復;教師面臨的學生一年換一茬,不同的學生,狀況也不一樣,要求我們教育的方法、培養的途徑、幫助的措施有所區別,俗話說的好:「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用神奇的鑰匙開啟學生的心智。
3、關注學生學業負擔。當今社會就業壓力很大,不少學生讀了大學專科、本科,找工作卻不輕松,找不到對口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業的壓力傾向學校,高考、中考層層加壓,小學生也不可避免軒也捲入其中來了。教育主管部門、家長、社區、學校都給學生施加壓力,表現在增加主學科課時,增加作業量。學生不堪重負,確實為學生,特別是還享有童年快樂的小學生,減輕他們的學業負擔刻不容緩。
4、關注農村留守兒童。許多孩子家長為了生計,外出打工,孩子留給爺爺奶奶照管,隔代教育、溺愛教育,使小皇帝、小公主具有了無比的優越感,吃苦耐勞的品質消退、無存,不完成作業只不過是小菜一碟。加強家校聯系,很有必要,也定會發揮相應的效果。
2008年7月
Ⅷ 小學生寫作業拖拉散漫,怎麼辦
一、認真分析學生作業拖拉的成因
1、做事注意力不集中,這恐怕是最令老師、家長頭疼的孩子學習問題之一。這類孩子有如下的特點:
(1)、當孩子面對他不感興趣、不明白或者認為太容易的事情時,往往表現為自我監控能力弱,易走神;
(2)、注意力分散,意識緊張度不足,易被周圍其他事物所吸引;
(3)、做自己喜歡、感興趣的事情(如看電視、做手工、玩電腦游戲、觀察小動物等)往往能夠做到注意力十分集中,不易受外界環境干擾。如果發現孩子具備以上幾種特點,這就說明孩子沒有養成專注做事的好習慣。
2、孩子完成作業的效率是建立在對課堂上老師所講授的知識的掌握的基礎之上的。如果孩子對課堂所學的知識不懂,在寫作業時就有了困惑,寫作業的速度自然就慢下來。這類孩子的特點就是上課沒聽懂,下課又不及時復習,家長也很少過問,天長日久,造成孩子的知識漏洞,寫作業時速度自然高不了。
3、這類孩子,即典型的慢性子。這些孩子一般記憶力較好,掌握知識的速度較快,知識面較廣,語言表達清晰,想像力豐富,觀察仔細,辨別能力較強,但就是做事很慢。這些孩子有的是天生的慢性子,有的卻是因為家長性子慢、生活散漫,做事拖拉,這些孩子,從小耳濡目染,做起事來當然快不了。
4、這類孩子之所以寫作業慢,是因為視覺寬度和記憶發展不夠,孩子在做抄寫類的作業時,就需要頻繁地抬頭和低頭,在書寫的過程中也容易出錯,多筆畫或少筆畫的現象時有發生,當他們發現錯誤時又重復地進行修改,浪費了時間,影響了情緒。
二、針對原因,用好對策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的對策:
1、幫孩子認識時間的價值。學生做作業慢,很大程度上也因為他還沒有時間觀念。因此,培養時間意識對寫作業慢的孩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要盡量讓學生認識到時間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給孩子講一些古往今來成功人士十分珍惜時間的故事,與孩子一起討論浪費時間的壞處,使孩子明確做事拖拉是有誤終生的壞習慣,一個做事拖拉的人會白白浪費許多時間,這樣的人不僅做事效率不高,而且還會被現代社會所淘汰。
2、多一些鼓勵和獎賞。表揚和鼓勵比批評和指責能更有效地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孩子受到的表揚越多,對自己的期望也就越高。要想讓孩子寫作業時不再那麼慢,改變對孩子的評價是必須的。我們在教育過程中往住會犯「恨鐵不成鋼」的錯誤,批評、嘮叨常會成為這些孩子家常菜。建議能經常對孩子說:「你如果再快一點兒就更出色了」,「你現在比過去有進步了」, 「你看你做的多快」,「做的真棒,加油啊」, 「真好,現在用不著老提醒你了」,孩子便會受到正面的教育,而這些真誠的鼓勵是能夠打動孩子的,孩子為了不讓老師失望,下次做事就會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快點兒。當他達到了我們的要求時,還可以適當地給予一些獎勵,比如給孩子加一個小紅星,集體鼓勵等。用鼓勵和獎賞來「催」孩子提高做作業的效率。
3、讓孩子為不按時交作業付出代價。學生只有在體會到按時交作業會給自己帶來損失之後,他才能夠自覺地快起來,因此,讓學生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讓自己去品嘗這種做法的後果,不失為一個改掉他們壞毛病的好方法。比方說孩子按時完不成作業時,可限制他玩的時間,讓他在失掉最愛的同時,學會有效利用時間。
4、讓學生覺得「快得值」。 學生只有感覺到寫作業快對他自己是有好處的,感覺到寫作業快是值得的,他的動作才能夠「快」得起來。盡量注意不要老對孩子層層加碼,要把孩子節約出來的時間還給孩子,在孩子較快完成了任務之後,就要給孩子自由安排學習活動的權力,孩子可以用省下來的時間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如讀課外書,畫畫等。
5、巧用比賽法在運用比賽法時,可以有兩種方式:
①讓孩子自己與自己比賽。老師可以針對孩子寫作業時磨蹭毛病,幫孩子設計一張自己與自己「比賽」的成績表,首先記錄下孩子做這件事的最初時間,然後每天記錄實際完成這件事的時間,過幾天總結一次,促使孩子不斷地提高自己。
②讓孩子與別的孩子比賽。老師可以幫孩子計算做作業的時間,讓孩子和同學進行比賽,看看誰做得又快又好,誰能得第一。
沒掌握知識學生的對策:
1、精心設計課堂,清楚地列出重難點。在教學設計時,針對本班同學的特點,我盡量讓自己的課堂顯得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在講課講到重點時,語速由快到慢一點,語調由低到高一些,或者把板書的重點用彩色粉筆圈一下,讓聲音的變化刺激孩子的耳朵,顏色刺激孩子的眼睛,吸引他的注意力。
2、及時提醒,拽回孩子的思維。當發現這些孩子走神時,可用眼神溝通一下,或者提醒一下孩子:「某某同學做好准備,要回答我的問題了!」這樣既把他的思維拉回來,又不損害他的自尊。
3、勤檢查,及時補救這些孩子的知識漏洞。在平時的課堂上、做作業的過程中,多檢查、多督促,發現他們不會的地方及時講解,為他們查缺補漏;及時補救,解決他們學習中的困難。
典型的慢性子學生的對策:
1、對於天生的慢性子,可以在尊重個體差異的同時,鼓勵學生進行比較。如引導孩子與小夥伴比較一下寫作業的時間,例如張三用多少時間,李四用多少時間,自己用多少時間,不比不知道,一比開了竅,「呀,我寫作業這么慢」,利用孩子的上進心,使他們不由自主地努力提高自己的寫字速度。
2、同伴互補。現在的孩子往往以自我為中心,自行其事,在班級里,我盡量讓快性子的孩子和慢性子的孩子坐同桌,`幫助他們結成好朋友,同伴的影響既自然又有滲透力,比說教強十分。
3、家校聯合,雙方督促孩子改變慢性子。在與家長交流中,讓家長明白自己對孩子的影響,使家長改一改以往做事慢騰騰的習慣,養成雷厲風行、干凈利索的好習慣,讓「快」穿行在日常生活之中。久而久之,孩子的慢性子也會有所改變。遷移到學習上、寫作業上,動作也就快捷迅速起來。
視覺寬度和記憶發展不夠學生的對策這些孩子,主要是教給孩子們一些抄寫的方法,並進行長期的訓練。如:
1、看完一句話,記住瞭然後再動筆。盡量記住標點的停頓,不能看一個字寫一個字。
2、遇到不會寫的字,先空著,等寫完了,再回憶填寫。
3、寫完後,讀一讀,和課本上的句子對一對,自己糾錯。訓練學生學會抄寫,也是在訓練學生眼、腦、手的協調配合、思維的連貫性,同時強化學生句、段的概念。只有學會合理的做作業的方法,才能真正起到幫助學生的作用,為學生提高書寫速度奠定基礎。綜上所述,不難看出,學生寫作業慢大多是後天因素造成的,是孩子養成了一種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