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考試分析 > 小學品德課題研究課堂評價

小學品德課題研究課堂評價

發布時間:2020-12-15 08:39:54

① 個人課題 小學體育課堂如何有效滲透品德教育

一、通過體育課堂常規教育加強德育教育的滲透
課堂常規教育是體育教學的基本要求之一,通過對學生進行課堂常規、組織紀律、思想作風、文明禮貌等教學,讓學生能夠自覺遵守紀律,嚴格要求自己,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我們的體育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體育課的特殊形式,將德育教育與體育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有效貫通地對學生進行增強體質的品德教學。
例如,在體育課的課堂常規部分,教師對學生的出勤情況進行檢查和記錄,通過組織紀律教育,促使學生能嚴格要求自己,自覺地遵守紀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又如,在常規教學部分,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在體育教學中,要求學生們積極參與,友好相處,積極合作,相互探討,合作探究等。」通過一系列的集體注意精神教育,增強學生的集體主義榮譽感,培養學生尊章守紀的自覺性,培養學生勇敢果斷、合作探究的集體注意精神。
二、通過體育教學內容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
上體育課也是培養學生頑強意志品質的良好時機。現在的學生生活條件比較優越,很多孩子都缺乏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品質,有些學生遇到困難就退縮,就躲避。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體育教師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從嚴要求,有意識培養他們吃苦的精神,不給怕苦者留有餘地,讓他們在實踐中得到鍛煉。
例如:在耐久跑的實際教學中有很多學生意志不堅強,很多孩子都吃不了苦,跑不完。跑到「極點」的時候,就會停下來,以各種理由向老師請假,在遇到此種情況時,教師就要加強對他們的意志品德的教育,通過耐久跑教學來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和敢於克服困難,與困難作斗爭的品德。在教學中教師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從嚴要求,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吃苦的精神,讓他們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同時在教學中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來鍛煉學生的耐久跑,讓學生身心去體會:只要通過自己的磨練、堅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因此,在體育教學中,不但為學生鍛煉身體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更為培養學生優良的意志品質,以及為未來艱苦創業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三、通過體育教法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
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非常重要。因為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在完成各種練習任務時,必須用堅強的意志和毅力去克服困難,圓滿完成。
例如:在跳高教學中,學生怕跳不過,怕摔跤,很多學生由於恐懼心理而完成不了教學任務,在教學中教師可對學生進行克服困難,勇敢大膽,戰勝自己等的思想教育,通過言語的激勵,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不怕困難、勇敢果斷、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
四、通過體育教材的特點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
在體育教學中,通過各教材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養學生頑強拼搏,不怕苦,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同時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的精神,正確對待個人和集體、成功和失敗的優良作風,培養學生團結合作,團隊合作的優良品質。
例如:在籃球項目的教學中,結合籃球比賽集體性和競爭性的特點,通過籃球比賽教學,培養學生團結合作、團隊配合、充分發揮集體主義精神,讓學生在籃球比賽中體會只有靠團隊的合作,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才能獲得成功的。同時通過籃球教學,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互相學習團結協作的優良品質。所以在體育教學中,通過各種教材的的特點,在體育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的教育,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相互學習的優良品質,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思想。
五、通過體育教學組織形式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
體育教學組織形式是指為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和學生按一定要求組織進行活動的結構。在體育教育中通過不同的教學組織形式對學生進行教學訓練,以提高學生的技能,增強學生的體質,同時融入德育教育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例如:在各種跑的練習過程中,通過不同的組織形式,如練習的次數、練習的距離、練習的速度等組織學生練習,使學生通過練習提高運動能力,培養學生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
又如,在各種比賽組織中,對學生進行賽前道德教育,以防止運動員違紀違規行為的發生,養成運動員聽從指揮,服從裁決,自覺遵守規則的良好習慣。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長期參加這種嚴格的、規范的、有組織的體育活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教育。
在體育教學中,體育老師不僅承擔著體育課程的教學工作,同時還承擔著學校課間操、課外體育競賽和課余訓練等工作。在教學中,體育教師不僅要加強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加強德育滲透,同時進行恰當地表揚、鼓勵與批評,讓學生養成終生鍛煉的意識,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讓學生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

② 如何有效地提高品德與生活的課堂效率課題方案

<!--begin--> 小學《品德與生活》課堂教學中有效活動的研究」
課 題 研 究 方 案
陸渡中心小學品生課題組 周秉欣

一、課題的提出
(一)課題提出背景
1.社會現狀背景
教育部在《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實驗稿) 》(以下簡稱《課程標准》)中提出:「《品德與生活》課程的呈現形態主要是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游戲和其他實踐活動。課程目標主要通過教師指導下的各種教學活動來實現。活動是教和學共同的中介。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指導兒童的活動,而非單純地只講教科書;兒童更多地是通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而心理學研究表明:游戲與活動是人類本能和動機之一,兒童的學習應該是從游戲和活動開始。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模仿,好奇心強。其次,活動是人類社會生活的主要方式,兒童只有在現實的活動中才能得到深刻的情感體驗,再由直接經驗和體驗改變自身認知狀態。因此,激發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低年級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改變單純接受的學習方式,逐步培養學生主動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活動成為必要的手段
《品德與生活》相比於傳統《思品》教材最大的變化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雖然品德與生活課程實施多年,但是農村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仍存在實施不到位的情況,很多家長還認為,在小學,孩子只要學好語、數、外就行了,其它課程可有可無,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本課程的實施。
2.學校教育資源背景
我們的教師,大都是師范專業培養出來的,對專業以外的知識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再加上我們的教師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中摸爬滾打,對於學科教學十分在行,而對於品德與生活功能性認識不足,缺乏對品德與生活課程的構成因素的理解與重組技能,缺乏開發課程的意識。
(二)本課題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1.課堂教學是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活動中讓學生動起來,在活動中去體驗、去發現、去探索。
2.《課程標准》指出:品德與生活課程主題的確定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也可以是多種方式的,但是必須是來自兒童實際生活的,必須是有實際意義的。但在《品德與生活》教材中的部分主題活動,太倉由於地域原因,與兒童的生活實際有所差異,這時應如何將教材與兒童實際相結合。本課題的研究是有一定推廣價值的,它可以適用於江南地區農村小學的品德與生活的課堂教育。
二、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的現狀與趨勢分析
(一)國外研究現狀:品德與生活課程是在中國新課程改革而增加的一門重要的綜合性課程。它的是中國特有的一門學科。
(二)國內研究現狀:國內研究的本學科課題大都為德育或家校聯系方面,反復查詢後,發現黑龍江加柯達奇正在研究類似課題,但並非結題。寧波東海實驗學校也研究過類似課題,只是,他們的面較廣。而我們准備通過本次課題,加強課堂中的活動的有效性,只將著眼點放在有效的課堂上的四十分鍾內,立足於探索個性化的活動內容,形成一種品德與生活課堂教學方式。
三、實踐意義與理論價值
實踐意義:在活動中學習更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主動參與的意識,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在活動中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有利於學生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同時也是互愛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溝通的過程。使學生能體驗到一種被他人接受、信任和認同的情感,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不僅要幫助學生儲備知識,更重要的指導學生掌握探求知識的方法,體驗發現、發明直至創造的感受。當我們把教學活動關注的重點從教師傳授知識轉到學生有效學習活動以後,評價課堂教學質量的根本標准,應是學習者能否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積極有效的學習。只有教師在每一節課中實施有效教學,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發展、提高。
理論價值:此課題能充分體現品德與生活課程改革的精神,努力探索增強品德教育實效性的方法能促進教師勇於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學會生活,熱愛生活,促進學生知識、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發展。
四、概念界定及理論假設
(一)概念界定
品德與生活的課堂教學: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場所。在品德與生活課的教學中,根據教學實際,創設必要的情境,給學生提供課內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中進行實踐體驗,使他們在活動中感悟道理,體驗情感,規范行為。
有效的活動:有效的活動離不開教師的有效指導在活動中,教師的適時參與與引導對於達成高質量的活動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一味強調學生的自主活動而放任自流,那麼學生的活動最終只會流於形式,探究水平、思維水平、表達和交流能力的提高也就無從談起。教師的指導除了活動前要精心准備好活動的情境、活動的材料外,最主要的是體現在活動過程中,要密切關注學生的行為與反應,觀察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對話與交流,要有意識地對活動的各個環節進行質疑,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激起學生的認知沖突。
小學品德與生活課堂教學中有效活動的研究: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圍繞著一個主題開展的一項綜合性學習活動,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獲得各種知識,經受種種磨練,實現多方面的發展。活動本身和學生在活動中的收獲都是綜合性的。
(二)理論假設
活動是思維的載體,是低年級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手段。教學中開展的每一次活動都為學生獲取知識搭橋鋪路。在活動過程中,學生不僅動手、動腦,並通過獨立思考、與同學進行交流等方式來獲取了知識。實施本課題,假設可以形成在小學品德與生活課堂中實現有效活動教學的模式,不但可促進教師勇於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同時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造力的培養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讓學生們在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興趣和自信心的同時又可以在活動過程中,學會生活,熱愛生活,促進學知識、能力、情感等方面的整體發展,而且能激發和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積極性,給教師和學生一個更加廣闊的發揮空間,促進教育教學的發展。
五、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吸收建構主義、教學最優化、多元智能和有效教學等經典教學理論,指導課題組開展課堂中開展有效活動的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
1.多元智能理論。1983年,美國哈佛大學心理系教授加德納提出了關於智力的新理論——多元智力理論。他認為,智力是一種能力或一組能力,這種能力或這組能力可以使個體順利地解決有關問題或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創造時尚產品。多元智力包括這樣七種智力:音樂智力、身體—運動智力、邏輯—數學智力、語言智力、空間智力、人際智力和個人內省智力。除此以外,加德納認為可能還存在其他的智力,如靈感、直覺、幽默感、創造力、烹調能力、嗅覺,以及綜合其他智力的能力等。他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交流合作的學習,倡導教師角色、教與學的方式的變革,在教育理論與實踐領域產生了極大影響。美國教育家阿姆斯朗根據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提出了最優的教與學的方式。以多元智力理論為指導的全新的個性化的教學理念和最優的教與學的方式為提高課堂活動有效性教學的實施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2.有效教學理論。該理論源於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有效教學理論的核心是教學的效益。它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展;關注教學效益,要求教師有時間與效益的觀念;「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要求每一個教師不斷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有效教學」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學需要教師掌握有關的策略性知識,以便於自己面對具體的情景作出決策。小學品德與生活課堂教學有效活動的研究,就是在這一先進教學理論的指導下,研究具體的內容和方法,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六、課題的研究目標
1.本體目標:通過研究,初步形成品德與生活課堂教學有效活動研究的方式。主要從品德與生活課堂教學中入手,進行個性化課堂教學活動內容的探索。
2.發展目標:
(1)通過研究,從根本上轉變我校教師對品德與生活課程的開發意識,不斷提高我校教師的科研水平。(2)讓學生在課堂的活動中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培養學生有較強的「動手」意識;學生的優良品質和生活習慣,教育學生自己設計實踐活動,以培養他們搜索資料,解決問題能力及實踐和創新能力,從而學會自主學習、主動學習。
七、課題的研究內容
1.探索在「品生課堂教學中有效活動」的內容與方法。
八、課題研究的方法設計
1.研究對象:
小學低年級學生
2.研究方法:
(1)本課題主要採用如下研究方法:調查法、文獻法、個案分析法、經驗總結法等。
(2)具體措施:在課堂教學規定時間內能夠合理運用教材,以教材作載體,營造健康、和諧、安全、溫馨、活潑的學習環境,提供多種學習形式,組織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學習活動,為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發展服務,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具體地說就是:正確對待學生的個體差異;營造良好課堂氛圍;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多種學習形式;教學組織過程要科學。
八、課題研究的基本步驟
1.准備階段( 2008年1月~2008年4月):調查實施該課題研究的客觀條件,制訂較為完善、切實可行的課題方案。
2.實施階段(2008年4月~2009年7月):定期學習教科研理論、課題相關專著、新課程解讀等。利用問卷調查,通過統計分析,形成有針對性的教學原則和策略。在教學工作中,採取有效措施進行實驗、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組織若干次專題研討,改進方法,優化操作,做好典型教案、課件、教具、圖片、案例、學生《品德與生活》成長檔案袋等的資料積累工作,提煉研究成果,進行階段性檢查和總結,撰寫中期研究報告。
3.總結階段(2009年7月~2009年8月):整理研究資料,反思研究過程,提煉出有效的快樂教育的方法、模式,撰寫結題報告並進行應用與經驗推廣。
九、完成本課題研究任務的保證措施
1.學習制度保障:定期學習教育理論專著,定期聘請專家作輔導講座。
2.組織機制保障:由本校在教學第一線的教研組長、學校分管教科研的領導組成課題研究領導與管理小組,加強過程管理,確保研究活動的正常化、經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
3.研究隊伍保證:由學校青年骨幹教師組成課題研究隊伍,定期參加理論學習、課題研討、學術活動,定期邀請專家指導,提高研究隊伍的整體水平和素質。
十、預期研究效果
1.促使學生對品德與生活學習產生積極情感,自主的參與學習活動,有效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效率,並可以為中、高年級階段的品德與社會、科學以及綜合實踐活動等課程打下基礎。
2.促使學生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3.在課題研究結束時,形成具有一定水平的研究報告,將參加課題研究的專題總結、活動內容匯編成冊,匯編相關的論文。
十一、課題研究成果形式
1.課題研究理論摘編成冊 (文本形式完成時間:2009年8月)
2.課題研究隨筆、論文集(文本形式完成時間:2009年8月)
3.學生成長檔案袋歸類整理(照片及文本式 完成時間:2009年9月)
4.課題結題報告(文字形式完成時間:2009年9月)

<!--end-->

③ 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品德培養的策略研究屬於綜合課題嗎

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和克的最大的意義就是對我們的小學生有身心的健康。

④ 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課題教學研究需要哪些材料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首先,《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標准》中提出:課程的呈現形態主要是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游戲和其他實踐活動。課程目標主要通過教師指導下的各種教學活動來實現,活動是教和學共同的中介。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指導兒童的活動,而非單純地只講教科書。兒童更多地是通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而心理學研究表明:游戲與活動是人類本能和動機之一,兒童的學習應該是從游戲和活動開始。小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模仿,好奇心強。其次,活動是人類社會生活的主要方式,兒童只有在現實的活動中才能得到深刻的情感體驗,再由直接經驗和體驗改變自身認知狀態。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改變單純接受的學習方式,逐步培養學生主動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活動成為必要的手段。《品德與生活(社會)》相比於傳統《思品》教材最大的變化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雖然品德與生活課程實施多年,但是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仍存在實施不到位的情況,很多家長還認為,在小學,孩子只要學好語、數、外就行了,其它課程可有可無,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本課程的實施。其次,學校教育資源背景:我們的教師,大都是師范專業培養出來的,對專業以外的知識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再加上我們的教師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中摸爬滾打,對於學科教學十分在行,而對於「品德與生活(社會)」功能性認識不足,缺乏對課程的構成因素的理解與重組技能,缺乏開發課程的意識。再次,生源背景:我校地處農村,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經濟相對落後,是一所名副其實的山村小學,學生道德品質的養成的阻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學生家長居住農村,生活較艱苦等方面條件使學生信息來源窄,知識面小,思想涵養較差;②家庭生活環境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封建思想和歪風邪氣;③學生學習意識弱,性格較野。
課堂教學是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活動中讓學生動起來,在活動中去體驗、去發現、去探索。《課程標准》指出:課程主題的確定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也可以是多種方式的,但是必須是來自兒童實際生活的,必須是有實際意義的。但在《品德與生活(社會)》教材中的部分主題活動,我校由於地域原因,與兒童的生活實際有所差異,這時應如何將教材與兒童實際相結合。本課題的研究是有一定推廣價值的,它可以適用於農村小學的「品德與生活(社會)」的課堂教學。
二、課題的理論依據與概念界定
(一)理論依據
1.本課題理論基礎是《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及《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中的有關學科的教學理論。
2.認知建構主義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教學觀認為,促進教學的四個條件是主體、情境、協作、資源。
3.多元智能理論:多元智力包括這樣七種智力:音樂智力、身體—運動智力、邏輯—數學智力、語言智力、空間智力、人際智力和個人內省智力。
4.有效教學理論:有效教學理論的核心是教學的效益。它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展;關注教學效益;「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要求每一個教師不斷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有效教學」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學需要教師掌握有關的策略性知識,以便於自己面對具體的情景作出決策。
(二)概念界定:
1、「品德與生活(社會)」的課堂教學: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場所。在「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的教學中,根據教學實際,創設必要的情境,給學生提供課內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中進行實踐體驗,使他們在活動中感悟道理,體驗情感,規范行為。
2、有效的活動:有效的活動離不開教師的有效指導在活動中,教師的適時參與與引導對於達成高質量的活動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一味強調學生的自主活動而放任自流,那麼學生的活動最終只會流於形式,探究水平、思維水平、表達和交流能力的提高也就無從談起。教師的指導除了活動前要精心准備好活動的情境、活動的材料外,最主要的是體現在活動過程中,要密切關注學生的行為與反應,觀察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對話與交流,要有意識地對活動的各個環節進行質疑,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激起學生的認知沖突。
3、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課堂教學中有效活動的研究: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圍繞著一個主題開展的一項綜合性學習活動,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獲得各種知識,經受種種磨練,實現多方面的發展。活動本身和學生在活動中的收獲都是綜合性的。
三、課題的研究目標
1、本體目標:
通過研究,初步形成「品德與生活(社會)」課堂教學有效活動研究的方式。主要從「品德與生活(社會)」課堂教學中入手,進行個性化課堂教學活動內容的探索。
2、發展目標:
(1)通過研究,從根本上轉變教師對「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的開發意識,不斷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
(2)讓學生在課堂的活動中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培養學生有較強的動手意識;學生的優良品質和生活習慣,教育學生自己設計實踐活動,以培養他們搜索資料,解決問題能力及實踐和創新能力,從而學會自主學習、主動學習。
四、課題的實驗內容和主要研究方法
(一)本課題的研究內容主要分為五個方面:
1.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教學目標針對性的研究。活動要有明確的目的,活動要清晰,落腳點很明確。
2.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教學內容有效性的研究。既充分利用教材又突破教材的束縛,研究學生生活、學校生活、周圍生活、社會環境和品德與生活(社會)大背景的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3.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教學活動有效性的研究。。轉變教學觀念,改革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教學的方法、手段,引導學生有效的學習。有效的教育必須採用兒童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
4.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教學有效性的教學評價研究。評價的目標變單一的結論性目標為過程性、體驗性、發展性與結論性的綜合目標。評價的形式為自評與他評相結合,評價的成員變單一的教師為教師、家長、同學全面的組成。評價的方法是平時考查與期終考核相結合,以書面形式與綜合實踐相結合。評價注重學生的參與、注重學生的發展。新的課程標准指出:「教育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因此,教學評價時,應把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與社會發展性評價放在社會生活大背景中進行。對學生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的認知,更要關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能力和行為。
5.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有效性的教學中教師地位作用和要求的研究。變教師的主講者為組織者、合作者、指導者和幫助者,要求教師具有廣泛的品德與生活(社會)生活、地理知識、歷史知識和法律知識,以便很好地組織指導學生學習品德與生活(社會)知識。
(二)本課題主要採用如下研究方法:
1.文獻法: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相關理論,更新教學觀念,以現代的科學理論指導課題的實驗。
2.行為研究法: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大量的備課、上課、研討等活動,在教學研究中不斷地進行教學實踐與教學研究。
3.實驗法:引導師生對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的教與學進行廣泛的實驗,總結出自主探究學習的教與學的方法。
4.調查法:引導師生對學校生活,社區生活和品德與生活(社會)環境進行廣泛的調查,開發利用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的教學資源。
5.分析比較法:針對課題實驗中的情況,進行不斷的分析、比較,積累實踐研究的經驗。
6.總結法:在課題研究過程中,組織課題組成員對課題進行不斷的修改與完善,總結出課題研究的經驗。
五、課題研究的基本步驟
1、准備階段( 2010年1月~2010年4月):調查實施該課題研究的客觀條件,制訂較為完善、切實可行的課題方案。
2、實施階段(2010年4月~2013年9月):定期學習教科研理論、課題相關專著、新課程解讀等。利用問卷調查,通過統計分析,形成有針對性的教學原則和策略。在教學工作中,採取有效措施進行實驗、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組織若干次專題研討,改進方法,優化操作,做好典型教案、課件、教具、圖片、案例、學生《品德與生活(社會)》成長檔案袋等的資料積累工作,提煉研究成果,進行階段性檢查和總結,撰寫中期研究報告。
3、總結階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整理研究資料,反思研究過程,提煉出有效的快樂教育的方法、模式,撰寫結題報告並進行應用與經驗推廣。
六、預期研究效果:
1、促使學生對「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習產生積極情感,自主的參與學習活動,有效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習效率。
2、促使學生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3、在課題研究結束時,形成具有一定水平的研究報告,將參加課題研究的專題總結、活動內容匯編成冊,匯編相關的論文。

⑤ 急需用小學品德教育提高學生愛國動力的探討的課題申報書

這個要花錢買吧

⑥ 教師教學如何做好小學教材內容與社會生活的鏈接

傳統的小學思想品德教育把兒童的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從生活中剝離開來,講空洞的道理多,樹遠離學生生活時代的高大形象多。教科書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相距甚遠,品德教育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不強。表現為:①德育目標設定虛空,對德育價值認識論的狹隘和功利,對個人的獨特性和獨立性缺乏應有的尊重及感召力,不符合學生品德形成的規律和心理發展需要。②片面強調德育為對人的意志與行為的限制和防範,單純地把學生視為道德規范的接收者,普遍採用說教、灌輸、強制執行,忽視了學生主體的參與。③片面強調道德義務、責任,忽視學生的道德生活和需要。德育過程中,往往「禁止」、「防堵」,甚至「管、卡、壓」,學生受到許多不應有的限制和束縛。④德育實踐模式化,德育活動形式化,缺乏創造性。學校德育工作任務化,以完成常規工作為滿足,對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發展重視不夠,工作缺乏探索和創新。⑤忽視家庭、社會環境的重要地位,片面強調學校教育。學生接受的價值引導與社會、家庭環境不適應或相反,學生對學校教育產生疑惑,對教師產生信任危機。而本次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改革的目的是要改變過於注重教科書、機械訓練的傾向,加強課程內容與現代社會、科技發展與學生生活的聯系,學生的品德形成過程是在活動和交往的基礎上,不斷積累新的品質的過程,活動和交往是學生生活的主要內容。學生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要從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開始。也就是「兒童的現實生活對其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具有特殊的價值。」 德國教育學家第多斯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播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已有的生活經驗,抓住學生思維活動的熱點和焦點,根據品德與生活教材源於兒童生活的特點,創設跟現實生活緊密相聯、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情境,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喚起他們主動參與活動的慾望。因此,我們提出《生活理念下的品德與生活(社會)有效性教學研究》這一課題。旨在通過對該課題的研究,從根本上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品德與生活(社會)教學的有效性。
一、 課題的主要理論依據
1、以國家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的要求為依據
建立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改變課程脫離社會發展和學生生活實際的狀況,加強課程的綜合性和實踐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收集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實際操作的能力,熱愛勞動的習慣和必需的生活技能等。
2、以《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為依據
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課程遵循兒童生活的邏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聯系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或游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課程應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主線,將品德行為規范和法制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國情、歷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環境教育等有機融合。引導學生通過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社會環境,社會活動和社會關系的交互作用,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經驗、情感、能力、知識,加深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並在此基礎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基本的道德觀、價值觀和初步的道德判斷能力,為他們成長為具備參與現代社會生活能力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3、以多元智能理論為依據
終身教育體系已成為新世紀素質教育的基點。終身學習最根本的基石是作為高科技的信息技術與有關教育理念的融合,信息為經濟服務,同時信息也為教育服務。在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以往的教育觀念不斷被沖擊,教育必須與信息相結合,培養的人才必須是多角度、多元化的。而多元化智能理論將在今後的一段相當長的時期內成為教育的重要內容。不同的人,各自的智能又是各不相同,因此,教育應立足於賞識教育,個性化教育,主動發展的教育。在教育中應尊重並發展學生的智能為本學科的重要發展方向。
4、以陶行之的「生活即教育」、葉聖陶的生活本位教育理論為依據。
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
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壞生活就是壞教育;
——陶行之
教育不以生活為本位,而以知識為本位,是一個大毛病,由於不以生活為本位,所以不講當前受用,讀了植物學,可以不辨蕎麥,讀了生理衛生,可以絕無衛生習慣,……
——葉聖陶
二、 課題研究遵循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
主體性的教育就在於為人的自主性奠定基礎,生活資源的開發,為兒童提供了大量的自我計劃,自主地觀察、操作、獨立思考的機會,使兒童的學習不是單純地依賴教師的講解,而主要是通過其自主的活動來實現,為兒童主體性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課程環境,並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當代小學生獨立意識強,善於獨立思考,有強烈的自尊心和進取心,求真求是的觀念強,不盲從,思路開闊,敢想敢做,敢於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容易接受新觀點。因此,在課程實施中鼓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自主探究和體驗.就必須轉變舊觀念,突出學生的德育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
2.針對性原則
品德教育是一種價值教育,一個價值多元化的社會要善於引導兒童在多元價值中做出正確、合理的選擇,決不是「干什麼都行」、「做什麼都容許」的片面教育。每一個學生來自不同的生活環境,他們所受的教育存在著差異。因此,提供的課程資源應是兒童所喜歡、所需要的,從兒童自己的生活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為學生創設更多的時間與空間的靈活度、讓學生在充分的體驗中感悟,以達到心靈的內化過程.
3.開放性原則
《品德與生活{社會}》挖掘課程資源的內容應面向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其問題的提出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是開放的,不是追求惟一的答案或標准結論,重視培養兒童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有利於學生改變呆板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的觀察、實踐、資料收集合作交流以及體驗、感悟和反思活動,從而實現其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拓展其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一)、促進課程改革。以課題研究為契機,組織實驗老師認真學習課程標准,貫徹落實課程的理念,推進我市小學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兩門課程的改革向縱深發展。
(二)、發揮我市小學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省、市兩級學科帶頭人的優勢作用。以點帶面,帶動其所在縣(市、區)、市直小學的廣大實驗教師,提升教師的教學、教研能力,建設一支服務於課程改革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三)、實現德育渠道的多元化。形成學校德育、家庭德育、社會德育一體化,培養學生的德育實踐能力和德育實踐的自主意識,增強德育教學的有效性。
(四)讓課程變得對兒童有意義。兒童是在真實的生活世界中感受、體驗、領悟並得到各方面的發展的。重視課程與兒童生活世界的聯系,讓課程變得對兒童有意義,這將有利於他們構建真正屬於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形成內化的道德品質.
四、課題研究的基本策略
1.研究的基本形式
以組織課題的專題研討(開題、階段、中期、結題研討會)、課題調研,區域性(子課題互動)交流的形式,本課題以行為研究、實驗法為主,並結合調查法、分析、總結提升的形式開展課題研究。
2.研究的階段安排
第一階段(2009.2__2009.3)
(1) 申報制定課題方案;
(2) 落實課題研究的任務,建立子課題,;
(3) 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明確課題研究內容和目標以及操作方法;
第二階段:(2009.4_2009.12)
(1) 召開課題開題研討會,根據方案,有計劃地進行研究;
(2) 組織各類的研究活動,推動實驗研究工作的深入開展;
(3) 對實施過程中某些有價值的個案進行分析研究,撰寫探究性的論文;
(4) 階段性小結.
第三階段:(2009.12_2010.3)
(1) 對各子課題實驗學校進行調研,解決存在的問題;
(2) 召開中期研討會:以觀摩研討課、交流課題實驗文章、課題中期實驗成果等活動推進課題研究;
第四階段:(2010.4-2011.2)
(1) 各子課題進行實驗總結、撰寫論文;
(2) 歸納分析資料,撰寫課題總結報告;
(3) 做好各項研究成果的整理工作。
五、預期成果展示
1.課題研究報告
2.課題成果展示(有關論文、課堂隨筆、優秀案例、課件展示)
3.課題研究中學生、老師綜合成果展示
六、課題組組織構成

閱讀全文

與小學品德課題研究課堂評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