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提高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質量
興趣是美術課的前提要求,積極的思維和良好的效率往往建立在濃厚的興趣之上。興趣是學習心理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它能夠成為學習的直接動力。能否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打開學生心扉、提高教學質量的捷徑。但是處在心智發展特殊期的初中生對美術課缺乏興趣,一小部分學生甚至有厭煩情緒,致使教育的預期目的難以實現。面對初中階段美術教學的兩難境地,如何做到既適應當前素質教育新要求又符合受教育者的心智發展規律,發揮美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使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與高昂的情緒,切實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中應注意幾個環節。一、把握學生心智發展規律,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首先教學內容、方法、形式要符合學生年齡特徵和認知習慣。學習興趣是個體力求探究事物並帶有強烈情緒色彩的認知傾向,是一個人對事物感覺喜愛的一種情緒。學生對學習內容有無興趣,直接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書本上的教學內容不一定是學生最感興趣的,所以教師要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教學需要選擇能更好完成教學任務的內容,適當增添校本教材內容。尋找新授知識在學生頭腦中「相合」的結合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在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的選用方面要靈活多變,遵循學生年齡特徵和認知習慣,滿足學生好奇、求新的心理,才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樂於接受。其次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信心,給學生以希望。初中學生的情感豐富而且易外露,當他們看到自己繪制的作品被老師和同學們贊美時,情緒就會振奮,並能帶動其他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引發求知、探究、創作的慾望與信心。在教學安排上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使學生覺得只要稍加努力就會獲得成功,在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悅中變得更加努力。再次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美術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對全體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提高學生感受美、欣賞美、鑒別美的能力,而不是把所有學生培養成為藝術家。作為美術教師,要承認學生中存在的個體差異,允許學生個性的自由發展,允許學生興趣的不同發展方向,給學生以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來消化和掌握知識,營造一個愉快、寬松又充滿藝術情趣的學習環境,以培養學生參與美術教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二、採取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與手段,聯系生活實際中學美術課程標准要求:「以學習活動方式劃分美術學習領域,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關聯,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像力和創造力,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增強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發展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與能力。」緊扣新課標,美術教師必須對以往的美術課堂常規經驗和教學組織形式重新審視,立足美術色彩沖擊力、渲染力和愉悅身心的獨特魅力,探索適應新課標的教學組織形式。藝術本身是充滿想像力的,創造力的。老師不應該以灌輸的方法讓學生學習,應該引導學生充分想像,發揮潛能。所以課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備,把可以調節學生興趣、氣氛的內容、手段溶入課程教育中。如多媒體教育、意境的創造、各種工具的使用。教學組織形式不能採取「填鴨式」的灌輸,眼光也不能只盯住課本,而應根據實際情況,讓學生走出課堂,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學習的知識。新學期伊始的第一節美術課對那些剛入初中的學生來說充滿著新鮮感,而課本中的第一課全是理論,很是枯燥。如何把這些理論同實際結合起來,讓學生獲得最真切的感受呢?在第一堂課上我沒有講授理論的知識,而是在畫室舉一個小型畫展,作品都是歷屆學生的優秀習作,包括教師作品,內容題材什麼都有.學生非常新鮮和好奇。教師在對這些作品一一講解的同時,把書中的知識點巧妙地穿插進去。對這一教學形式,學生的興致特別高,收到的效果也特別好,既增長了學生見識,又學到了知識,激發了他們學習美術的熱情,變被動為主動。讓學生地接觸實際事物和具體環境,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和審美想像能力,不斷給學生以高尚的審美體驗。藝術源於生活,藝術一旦脫離現實生活,也就失去了它生存的土壤與意義。這一點對中學美術教學尤為重要,這也要求在組織教學過程中盡量多地與生活聯系,引導學生主動探求生活中的美,積極投身於審美體驗。如在講圖案設計時,可把它與民族服飾上的圖案、家中的沙發靠墊圖案、床單上的圖案等有機地聯系起來講解,還可以穿插講一些關於顏色的搭配、服裝色彩與個人氣質等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三、加強學科之間的聯系,拓展美術教育視野美術是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但不是孤立的學科,它與許多學科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在中學的各科教材中,有許多需要運用圖像來闡明科學內容、剖析理論的問題,甚至有些問題,僅用語言文字元號難以表達,而運用圖像符號則一目瞭然。美麗的圖像又能使學生產生美感,滲透著美的教育。因此,積極主動地加強與各科教學的聯系,拓展美術教育視野,是有效發揮學生想像力、提高學習興致的教學途徑。如有機結合初中語文課的景物描寫文章繪制插圖,教師通過文與畫密切配合,增強了講課的藝術效果,同時也增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如在平面構圖設計中有效利用電腦技術,有效地加強了兩個學科間的知識溝通。綜上所述,促進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作為一名美術教師,不僅要有精深的美術專業知識和技能,更為重要的是要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貴任感。在現代美術的基礎教育中,教師應當以主人翁的姿態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鑽研教材,備好課,教好課。在常規的美術課堂教學活動中,盡可能把握好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調動一切現代化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和諧的教學氣氛的形成,為學生創造一個主動審美的良好教學氣氛和藝術氛圍。從而使學生形成正確、健康的審美觀、審美理想和審美情趣。
2. 如何培養一年級學生美術課堂良好習慣的研究
一、培養學生認真准備的習慣。
美術課是操作性較強的科目,它需要准備大量的資料和許多特定的工具。如上繪畫為主的課要帶各種塗色工具和材料;剪貼課要准備彩色卡紙、雙面膠、小剪刀;國畫課又要准備毛筆、水墨、宣紙、調色盤等等。有了這些工具,才能保證美術課的正常進行。然而要做到讓每個孩子帶齊美術工具,卻不是那麼容易的事。針對這種情況,我想出了一個辦法,請每個小朋友准備一個美術工具箱,然後在上美術課的前一天放學時我還抽空到班裡去,告訴學生第二天要帶的美術用具,如果第二天還有小朋友忘帶了,我就把他的名字記下來,在任務本上寫明情況請家長一起督促他帶美術工具。經過我堅持不懈的努力,孩子們也有了不小的進步,三周以後孩子們基本上都能拿齊上美術課用的東西了。由此可見,好習慣能否最終養成,需要教師堅持不懈,需要教師不斷地用方法去督促孩子、提醒孩子,這樣孩子一定能養成良好的認真准備的習慣。
二、培養學生認真聽課的習慣。
一年級的學生剛剛踏入小學的校門,對美術這門學科還不是很熟悉,因此,我發現大多數的小朋友都認為美術課就是我想畫什麼就畫什麼,我講完了,他也畫完了,最後畫出的作業還不符要求。因此,我覺得培養學生美術課認真聽課的習慣是非常有必要的。
(1)有效的教學手段、多樣的教學形式,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只有對某樣東西感興趣了,才可能以全身心的狀態投入。為了提升課堂的吸引力,激發孩子主動學習、快樂學習的慾望,每次備課時,我都會查閱相關的資料,盡可能地設置好每一個環節,讓孩子感到我的課是既豐富又生動的。在上課的過程中,我還會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如生動的導入,講演結合的示範,多樣的作業等。為了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我還將手工製作、美術欣賞、動手繪畫穿插進行,久而久之,學生的注意力也越來越集中了,畫出的作品也越來越好了。
(2)寬松的課堂氛圍,足夠的思考空間,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3. 小學一年級第一節美術課怎麼上
根據小學生的特點,第一節課應該有以下幾種目的和做法。
1、親和。為了以為他們喜歡你,可以表現得像兒童節目主持人。
2、引發他們繪畫的興趣。可以讓他們用粉筆在黑板上玩畫簡筆游戲。
3、立規矩。為了讓他們聽你的,可以適當立點規矩。
4. 給一年級新入學的小學生講美術課 課堂上怎樣才能吸引他們 誰是教一年級美術的 傳授點經驗
圓畫不好很正常,畫的太好太圓了才不正常,小孩子手本來就不穩,寫字都歪歪扭扭的,何況是畫畫。可以理解你想要孩子們畫好好漂亮的心情,但是最好不要幫忙畫,要他們完全自己去做,你可以輔導,但絕對不能你去代替他們畫,剛開始還無所謂,久了,孩子們會有依賴和惰性,你自己也會很麻煩。注意力分散很正常。你也是小孩子過來的,一節課40分鍾,小時候的你也不可能全部都集中精力吧。所以課堂的節奏要把握好。樓上說的讓你示範畫,學生照著畫,這個可以用,但上個幾節課之後,學生會比之前更加反感美術課,會對美術課沒興趣的。首先你自己要搞明白,你到底想要什麼樣的美術課?你是為了什麼上美術課?如果你只是當做一份簡單的工作來做的話,那麼你可以大量的示範課,並且記下調皮學生的名字,報告班主任,讓學生們在課堂上變「乖」起來,但絕對不會有多少孩子還真的喜歡、還會真的喜歡你這門課程。如果你想要學生喜歡上美術課,喜歡你門課程,想要學生真的在課堂上學到東西,發展興趣的話,你就要多了解學生,看他們喜歡什麼,大多水平如何,因材施教。至少要在游戲活動中發掘他們的興趣,讓不動手的會動手,會動手的做得更好。小孩子畫的畫,有的大人看不懂很正常,想想《小王子》的故事吧。小孩子的創造和想像力是大人望塵莫及的,一板一眼的批量式的教學方式會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他們的創造和想像力。看不出來他們的畫,你可以不要在課堂上馬上就幫忙修改或者這樣。你可以一節課給他們「創作」,一節課讓全部小朋友一起來當「鑒定師」,活躍氣氛,老師也許看不懂小朋友的話,但小朋友應該比較能夠看懂小朋友的思維,一方面可以避免在你鼓勵幫忙修改什麼的時候其他孩子的注意力分散,又可以帶動課堂氣氛,畫得好的你可以表揚,積分記星什麼之類的形式上的獎勵,帶動另外一些小朋友的情緒,也不能畫得不好就說不好,哪怕就算其他小朋友起鬨說畫得不好,也要堅持畫得好,並指出哪裡畫得好,可以從色彩構圖或者其他一些方面,這並不是在騙小孩子,小孩子們的畫中只要仔細找都能找出優點的,哪怕只是一根線。也可以從這方面引申出去,教他們畫一點相關的東西,再然後進入自行繪畫環節,再循環。
5. 如何上好一年級美術課
,一年級美術,表現慾望內容提要:美術課在其他的老師眼裡是一件簡單、輕松的事。對於上美術課的教師只要在教室里走一走、看一看,基本上只要學生畫畫,老師在旁邊看看輔導一下就可以了。這是一種不成熟片面的觀點。作為一位美術教師的我,有許多感慨。我認為上好一節美術課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天真地兒童對任何事都有興趣,對與一年級的小學生而眼言,面對著周圍的一些事物都充滿了好奇感,都覺得那麼的有趣和新鮮。什麼都想去學一學、做一做,表現一下。當我准備好去上課,剛走進教室門里。教室里的幾十雙充滿好奇的目光,迎面而來。隨既就嘰嘰喳喳問我這節課畫什麼?怎樣控制這種狀況,如何上好這堂美術課、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美術課堂中來呢?而不是著急地去表現呢?我思考了許久。接下來談談我在一年級美術課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一、調動情緒,吸引注意力
要上好一節課,光靠書本上的照片和學生作品,加上我的講解,再怎麼聯系實際,這些活潑好動的學生都很難有耐心堅持聽?就算我的語言很有吸引力,孩子們耐住性子聽嗎?在〈〈甜甜的棒棒糖〉〉教學中如果就讓同學們看看書中的圖片是激不起孩子的注意力調動不了他們的情緒的。我們可以讓同學們自己准備自己喜歡的棒棒糖老師自己也准備一些,在課堂里,我讓他們先看看嘗嘗吃吃說說,然後再回過來讓他們來說;「如果你來做棒棒糖你想怎麼做怎樣去做呢?」。他們一定很積極的。童話故事是每個小朋都很喜歡的。採用童話故事式來上課孩子們學習肯定很開心!在〈〈大氣球飛呀飛〉〉課中我們也可以採用自已編一個故事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如:有一位小熊貓非常想跟小鳥一樣有一對翅膀飛到北京去看2008的奧運會。怎麼辦呢?他看到美麗的氣球想到一個辦法。什麼辦法呢?隨著出示圖片讓同學們描述,發現是:用大氣球可以做成了飛船,能夠在天空中飛。相信小熊貓一定能夠實現它的夢想。小朋友你們想嗎?
「想」。同學們的情緒很激動都很想去表現了。
因此,在一年級課堂教學方法上要注意使用多種手段激發興趣,給學生一種新奇有趣的感覺,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自由個性的發展
蒙大梭利指出:「如果兒童具有自己內在的發展的模式,就應該允許這個內在向導在自由的環境中去引導兒童的成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允許和鼓勵小朋友的個性發展,讓他們擁有自己的思想,並使他們在創造過程中學會認識自己和發現自己的潛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非常重視學生的意願畫積極地為小朋友們提供運用繪畫工具進行自我表現的機會,使其在藝術的操作中產生自主精神。它將進一步鼓勵學生們去觀察、去思考、去發現、去創造,使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在《威武的獅子》的這課中,我讓學生自由的選擇自己喜歡的表達方式來表現獅子。有些小朋友以繪畫的形式來表示、有些用橡皮泥、有的用紙來表示。呈現出的作品豐富多彩,也發揮了自己的才能。
三、用信心架起成功創作的橋梁
美術課上,我經常發現,學生的創作各有其獨具魅力的地方,盡管有些作品從技巧上比較欠缺,但是,當你換一種角度去欣賞的時候,會發現,它也是很不錯的。在展評同學的作品時在下面的學生有些在偷偷的嘲笑,還輕輕說這么難看。這時我先不指這幾位同學,而是肯定這幅作品。在這幅作品看出了色彩的豐富性和造型的奇特性有很多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地方。每一個同學要向這位同學學習相信自己一定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優點和不足之處我們都要相互學習和幫助提高自己。
我們在指導兒童創作的過程中,盡量讓兒童作為畫畫的主體,讓他們去發現生活的樂趣,畫他們最想畫的事物,老師只要事先作一些啟發式的引導,讓兒童自己去想像,然後老師再作一些補充,這樣能讓他有一種成就感,樹立自己的信心。有了自信,孩子就不再畏難;有了自信,孩子就敢畫了;有了自信,孩子就可以描繪自己的生活;有了自信,想像的翅膀就可以自由飛翔,創作出精彩的一幕。
四、培養創造力和想像力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全部知識進化的源泉。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個小小心靈對世界的探索。其想像之奇特,構思之大膽,手法之自由,盡情宣洩之色彩,不受任何約束,這正是兒童作品最動人、最精彩的價值。
在美術教學中,小學生不容易想像創造出富有自己想法的畫面,這是他們長期模仿而產生的結果,下筆程式化,思維過程化,不是自己觀察想像加工主動創造出來的畫,而是不動腦筋的記憶結果,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要動腦讓學生去思維去想像,例如:提一些問題,怎樣才能更美麗顏色更豐富呢?可以加上什麼花紋?形狀可以怎樣改變呢?使學生處在緊張的思維當中。調動小學生作畫興趣和積極性,使他們自覺主動地去表現所想反映的內容,使學生心情抒暢,激發創作慾望,並對他們的作品及時予以表揚,使他們增強創作信心。例如:在《我做的筆筒》的教學中,主要是要求大家巧想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來製作筆筒,我不僅出示我示範的作品,而且利用廢舊可樂瓶做成的成品讓學生欣賞,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展開想像,然後讓學生完成自己的作品,完成可以放在展台上讓大家觀賞,這樣學生製作認真、積極,作品形式多樣,內容新穎,極富創造性。五、找出閃光點表揚學生
在小學美術課堂,你要用贊美語句來肯定學生。因為你的贊美,你的一句話,可塑造一個畫家,一個天才。贊美方式可以用語言,也可以用一個眼神,一個小小的動作來表示,給學生一點鼓勵,就是給他們最好的東西。
在表揚評價學生時,要講究方式,運用多種方法。首先,教師要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有閃光點與過人之處,教師要積極善於發現每個學生每個作品中的閃光點,加以肯定,鼓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評價語言要豐富,由於學生有豐富的想像力,在評價學生作品時要做好合適評價,小學生經過努力畫出來的作品都想得到老師的表揚,因此教師評價要合理,教師要肯定作品優點,加強信心,然後再提出建議。因為每個同學創作的作品都不同各有長處,所以老師評價語言要有機智性,隨機性,使用有激勵性的語言啟迪學生,比如:
「如果顏色多畫一點,畫面就會更加地美麗了。如果你的線條畫地更流暢一些會更加地生動的」、「如果物體畫大一點,那這幅畫就更美觀了」、「顏色鮮艷一點會更好」、「繼續努力,老師知道你行」、這樣的話有助小學生增強信心,相信自己也是一位小小的畫家。最後,表揚的方式可以多樣化,比如:「
獎你一朵小紅花、一個五角星。」小組之間也可以進行比賽,把個人得到的獎勵統計在各自的組里。獎勵的內容可以是小朋友喜歡的事物如:小水果小汽車、小動物,老師可以在黑板上設計表格,簡單地畫出簡筆畫。這樣又表揚了學生又能夠讓開拓視眼。
小學一年級美術課的課堂教學千變萬化,教法靈活多樣,只有全身心投入到教學過程中,做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用心去耕耘,去繪畫,仍然會有自己一片湛藍的天空。
《中小學美術》
6. 小學美術課教學中,如何合理安排教學流程
兒童智慧、情感的發展是以兒童自身的活動為中介而實現的,是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也就是說通過兒童充分自主的活動豐富經驗,通過經驗促進發展。這一闡述充分揭示了活動對於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性所在。小學美術課就是一門以活動為主的綜合性課程,課堂的主要形態就是在教師指導下,小學生以實踐形式與教師、同學互動。只要教師認真組織教學,喚起學生注意,引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思考,有效指導實踐,就一定能上好小學美術課。
一、做好教學組織准備,創設科學有效的教學
要想讓學生通過美術課的學習增長知識、提升動手能力,教師首先要認真鑽研教材,根據學生特點備課,科學地設計教學流程。要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生理特點,確定每堂課的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方法,以期達到調動學習積極性的目的。在接下來的教程准備中,依然要根據課程內容,結合實際需要,有效運用教材。在其中,可以逐漸添加師生共同收集與課堂主題相關的信息資料這一環節,既豐富了課程資源,又拓展了學生的視野,最主要的是學生的學習沒有局限在講堂的幾十分鍾,學習更多地來自於課外,來自於自己的生活經歷,有助於提升學生隨時學習、隨時積累以及自覺融入課堂的興趣和信心。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在組織教學中,教師要時時關注課堂教學現狀,要堅持以人為本,讓學生積極地、有興趣地學習。學不是教的必然結果,教學不能照本宣科,其他不管不問,也不能過分嚴肅地管卡壓。在教學中,「鴉雀無聲」不見得是好事,當然,「熱熱鬧鬧」也未必就是有效教學,關鍵看是否能產生教學效益。有效的教學組織是從上課到下課,教師在指導學習的每一個環節,每一項活動,讓學生在有序的狀態下接受知識。蘇霍姆林斯基說「我在課堂上表達的思想和語言是在學生不知不覺中產生的,教師的創造的痛苦沒有打擾學生,學生就能一點都不緊張的接收教材」。所以說科學合理的組織形式,是有效學習的基本條件。
二、引導學生思考,自覺提高學識水平
小學生是培養和形成有效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根據「學一點,懂一點,做一點」的原則,教師要在課堂上始終堅持良好的學習規范引導和指導,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美術課中,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途徑很多,我認為最有效的是學生協作和師生互動這兩種。重視學生與學生協作。如讓學生找好居住比較近的夥伴組成小組,一起尋找課堂內容所涉及的人事特徵,說說自己看到的景象和感受,再用色彩和線條把它們表現出來,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在一些節慶活動時,小組里自己先設計好自己的活動計劃,協作製作一些節日卡片等;以小組為單位,鼓動學生平時相互學習、相互啟發、互相指導、相互彌補,共同分享、交換和體驗協作的樂趣。
注重教師與學生互動。課堂上,給學生安排一些特定的學習任務,比如讓學生欣賞、觀察、討論、練習等等,對每一項學習活動提出明確而具體的要求,教師根據要求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監控並隨時給予指導。這一點上要特別注意師生間的互動,要讓學生感覺到教師是他們集體協作中的一員,能隨時自由大膽地提問。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學生就會出現各種情況,有按照自己的理解很快參與活動的,有四處張望的,還有同學交頭接耳。這時,教師應該針對不同學生的情況,分別給予必要的指導,讓師生間的互動真的「動」起來,這樣效率才會高,才能夠引發他們有效的思考,使他們在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中自覺提高學識水平,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
三、指導課外實踐,增強學生責任感、自信心和進取心
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是美術課教學的基本原則。在教學中,教師要用現實生活的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把課本上的內容與現實生活中的相結合,密切聯系學生身邊的事例進行創作。在指導課外實踐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記錄日常生活感受。培養低年級小學生隨時用畫筆記錄生活、記事創作和生活感受的習慣,使其所學的美術知識得到深化和升華。所以,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教師就應該在美術課教學中,有意識地提醒和指導學生習慣用畫筆做美術課學習筆記,並要求學生在課堂講解、共同討論的基礎上在傳閱示範。然後選出一些比較好的作品在全班交流。這樣既了解了學生的心聲,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積累了學習經驗,教師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7. 做小學美術老師應該具備哪些條件
在美術教學的改革發展過程中,小學美術教學也開始進行了改革,對於美術教學也就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且對於小學美術教師來說,能否在課堂教學中將學生培養成為高素質的人才就成為美術教學工作的重點,因此,小學美術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與基本素質。
一、小學美術教師要具備高尚的德行
對於一名教師來說,必須具備高尚的道德,而這也成為小學美術教師職業道德素質的中心。在課堂中,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只有教師具備良好的德行,學生才會逐漸養成正確的德行。所以,教師在課堂中要以自己的思想道德來影響學生,啟發學生思維,與學生的情感產生共鳴,這樣才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性格,塑造健全的人格。教師還要具備相應的愛崗敬業精神,這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條件之一。所以,教師必須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關愛學生,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對於美術教師來說,必須具備相應的藝術涵養,高尚的審美品格,同時要積極進行創作,這樣才能更好地影響學生。
二、教師要具備專業的美術知識
對於美術教師來說,必須具備一定的美術基本理論與知識,這樣才能養成高度的審美品位與情趣。同時還要對世界美術史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美術教學活動。尤其是針對小學美術教師,教師不僅要畫好,還要做好課程的設計工作,不斷學習,掌握更深層次的知識,以此來豐富自己的文化內含,這樣才能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真正做到有底氣,並幫助學生擴大知識層面,開闊視野。中國美術史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集聚了豐富的文化底蘊,因此,教師只有全面地向學生講述中國美術的發展歷程,才能增強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認識,並從美術發展歷程的角度出發,掌握好美術的相關知識。
首先,教師要掌握好美術的基本理論知識,對於一名小學美術教師來說,必須掌握好美術史、藝術概論以及色彩學等知識。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在新課改的影響下,美術觀的形成與課程改革的不斷進步,使小學美術教師必須掌握更多的基礎知識,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構建起完整的知識網路。其次,教師要具備一定的鑒賞能力。對於美術鑒賞來說,就是要綜合運用感知與經驗等來對美術作品進行准確的評價,以此來提高美術經驗。通過對美術作品進行鑒賞,可以陶冶學生的精神層次,增強情感體驗。所以,在實際中,教師要掌握准確的美術鑒賞方式,這樣才可以對美術作品做出准確與客觀的評價,同時還要針對其形式與內容等方面進行評價,這樣才能提高美術涵養。再次,對於美術教師來說,還應當掌握好美術的專業技能。所以,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具備專業技術水平,如,速寫與色彩等。尤其是在新課改以後,對於小學美術教師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不僅要具備高度的繪畫能力,還要具備一定的書法與手工等技能,同時還應當具備創造意識與創新能力。最後,教師還要具備專業的美術評論能力。對於美術評論能力來說,就是對美術欣賞的一種深層次延伸,在學生自己直觀感受的基礎上,客觀地對美術作品進行分析與探究。所以,小學美術教師要掌握專業的評論方式,同時還要具備多元化的評論素質,不斷豐富自己的生活閱歷,提高自身的美術觀察能力。
三、教師要具備專業的理論知識
作為一名教育人員來說,美術教師要認識到對學生進行美術教育,並不等同於進行技法教育,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堅持做好人文教育,這樣才能幫助學生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所以在實際中,小學美術教師要具備專業的教育學與心理健康教學知識,這樣才能掌握好各個階段學生的心裡特點,在掌握學生實際需求的基礎上採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效率。所以,在日常教學中,小學美術教師要不斷學習教育學與心理學中的相關知識,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總之,對於小學美術教學來說,在新課改的影響下,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與綜合能力,這樣才能將學生培養成為高素質的人才,同時還要幫助學生提高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這樣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
8. 怎樣讓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更有效
隨著小學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與教學觀念也逐步滲透到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今美術教學中仍存在著一些不適應素質教育的地方,即過於強調學科本位。不會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與美術的關系。那麼,新課標下的美術教學該怎樣進行才能將課上得更有味呢?我認為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一、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必須重視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小學生好奇性強,課堂上,針對學生的心理特徵,根據教材內容、教學要求,藉助錄音、錄像、電腦課件、游戲謎語等多種媒體進行教學,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和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精神飽滿,興趣盎然,全神貫注,積極參與。創設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環境和寬松的教育氛圍,能激發學生內心的一種主動求知,主動求發展的慾望。
二、重視課堂教學氛圍及訓練過程
要想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以學生為本,創建融洽、和諧和高效的課堂教學氛圍。在小學美術的課堂上,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了解學生想什麼,需要什麼,使課堂上講授的內容學生產生共鳴和樂學性。教師要講究講課語言的藝術性,與學生打成一片,甚至可以幽默風趣一些。實踐證明,幽默風趣的教師普遍受到學生的喜歡,課堂教學氣氛融洽,教學效率也很高。教師要使學生緊跟著自己的節奏,注意隨時調整自己的情緒,使學生適應自己,盡力做到與學生思路一致,和諧相處,共同創建濃厚的學習氛圍,這是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只有重視教學的訓練過程,才能真正提高有效性。如在學生創作練習的環節,我不做統一的作業要求,而是運用多落點的美術觀教育思想,將教學訓練的課程讓學生來掌握,他們可以在創作主題的基礎上進行自由創作,展開豐富的想像。這樣可以使學生的個性和創造力充分地發揮出來,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潛能。如要上製作課「紙筒小動物」時,我先向學生展示用同一種材料做成的不同的小動物作品,欣賞之後,讓學生自己進行創作,讓他們聯系生活進行聯想,學生在不斷的創作中對美術製作的興趣倍增,真正提高了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轉變教與學的方式
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也是有效教學策略的具體體現。要在學習方式的變革中,改變常有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學有目標,學有興趣,學有動力,學有效率,在自主、探究式學習中享受學習帶來的快樂,獲取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快樂,這是有效教學追求的目標和任務。
傳統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多是教師讓畫什麼學生就畫什麼,教師怎麼畫學生就怎麼畫。連強調動手操作的技能課,也多實行著「灌輸式」教學,學生的學習方式多是被動接受。美國教育家赫欽斯曾說:「什麼是教育?教育就是幫助學生學會自己思考,做作出獨立的判斷。」所以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運用自主探究的方法,要求學生自主探求知識,主動形成、發展、完善自己的認知結構,開展研究、探索等活動,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在講二年級《帽子回來了》時,我先創設「小豬丟帽子」的故事情境,再創設「當小豬的帽子被風吹到樹梢上以後,小豬會有什麼樣的表情?」的問題情境,來啟發學生回想自己平時遇到同類問題的處理方法。我先邀請性格外向的學生大膽模仿小豬著急時雙眉緊皺,張大了嘴的表情。之後我鼓勵、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回憶、探索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並邀請性格內向的學生模仿小豬思考時兩眼怎樣轉動,想出好辦法後怎樣咧嘴大笑。最後我邀請平時淘氣、好動的學生模仿爬樹、撐竹竿、摘帽子等動作,這樣既為他們提供表演、展示本領的機會,又為學生下一步繪畫創作提供參考和借鑒。這些教學情境的設置既啟發了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與研究,又能夠使學生在美術課上積極地探索和創造,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習自信心,更多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識,自覺有效地發揮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當然,對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培養並非一蹴而就,只有在教學中一貫重視探究情境的創設,不斷引導、鼓勵學生積極開展探究式學習,才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探究習慣.
四、與現代多媒體技術整合
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由於其資源的豐富,畫面的多樣化,特別適合與現代多媒體技術進行整合,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小學美術課堂教學與現代多媒體技術進行整合還可以增強其視覺藝術和形象性,充分刺激學生的感官,提高其學習美術的興趣和主動性,達到提高課堂有效性的目的。如在講授關於「房間」的主題課時,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各式各樣的房間展示出來,並與學生進行互動,根據學生的想法,讓房間不斷地變化,通過點擊滑鼠,將「房間」的擺設隨意搬動或添加、減少。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一直帶著好奇的心態進行學習,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大大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五、注重學生的多樣評價
(一).自評。在評價過程中教師鼓勵每一位學生參與自評。把評價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通過自評,向他人表達自己的創作思維和內心情感,從而使教學目標得到了深化。(二).互評。通過互評,學生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而且可以促進相互間的學習,取長補短。(三).教師評。教師及時、正確的進行點評,能觸發學生的創作靈感,並體會到成功與歡樂。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學評價改變了以往只重結果不重過程,只重教師不重學生的教育觀念。我們可以採用採用了師生互評,生生互評等評價手段。
總而言之,要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在有效性的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習效果的同時,培養學生完善的人格,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更有利於他們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在這樣的課堂中,每位學生都能有所收獲,或是收獲美術的技能技巧,或是一份快樂的心情。
9. 如何讓小學生在美術課堂上動起來
(一)、激發興趣:興趣是學生探求知識、發展思維的巨大動力,也是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意識的有效途徑。興趣激發的方法很多,依據現行美術教材體系,從中高段美術教材的挖掘入手。
1、以新刺激:學生普遍具有一種獵奇心理。新奇的東西往往會激起他們探索事物的強烈慾望,這就要求教師挖掘教學內容有新鮮感。如,在上《水彩游戲》一課時,把三原色中兩種顏色相調和,就會出現另一種顏色,用新的顏色使用染、吹、淌、滴技法出現另一種圖案,技法隨意或有意的進行創作。這一變化,學生沒有見過,覺得很新奇,很好玩,興趣頓生,個個躍躍欲試,學生們自己動手,調出了不同顏色混後出現的新顏色,最後學生自己發現了規律,知道了紅加黃變為橙,紅加藍變為紫,黃加藍變為綠,而橙綠紫三種色又叫三間色,學生們在動手中學到知識,在實踐中得出結論。
2、以情刺激:在繪畫教學中,有許多內容都包含著一定的思想性,加上中高段學生的情感發展很快,教師要努力去撥響學生學習後的「情弦」。學生動了情,繼而就有了情趣,有了與教師、作品同頻共振的情趣,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從而以情造像,圖情並茂。就會收到「唯恐聆聽之不周,不知鈴聲之響」的效果。
(二)、在溝通中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與他們進行情感交流,有助於學生的動手參與,有助於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1、注重距離感。實踐表明,教師在教學中與學生之間的空間距離,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強度及時間。因此,教師可採用主動在教室里來回走動的方式接近坐在後面的學生,縮短與他們之間的空間距離,從而縮短師生的心理距離,為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動手參與創造條件。
2、注重安全感。絕大部分學生對教師有一種畏懼心理,為了使學生積極動手參與教學活動,在課堂教學中必須使學生從心理上感到是安全的,其創作的作品不論好壞,都不會影響老師和同學對自己的看法,特別是做得不好時不會受到批評與嘲笑。針對這點,多鼓勵所有學生積極動手參與,給學生改正錯誤的機會,使用一些使人輕松愉快的幽默,給學生安全感,那麼,即使沒把握,學生也會爭先恐後地參與。
3、注重成就感。為了讓學生獲得成就感,教師應把難度定在一個適當的水平。如何控制這個度,這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因材施教,隨機調節難度。當難度小時.教師可設置一些障礙;當難度過大時,教師要適當處理,分步進行。同時,當學生失敗時,教師應給予幫助和鼓勵;當學生成功時,教師要給予表揚肯定,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從而願意動手動腦、參與創造。
二、且教且學:重視學生的學法指導,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教學是教和學的活動的統一體。教學方法既包含教師的教法,又包含學生的學法。重視學生的學法指導是實現從教到學的關鍵,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教學中,應有系統地把學法指導與學習過程聯系起來,使學生有願望也有能力動手動腦參與學習、進行創造。
l、千方百計提高技法訓練。美術課對技法的要求很高,這是學生正確描繪製作對象,進行創作的基礎。技法訓練包含的內容較多,如:蠟筆水彩的造型、勾線、上色;泥塑課的揉搓粘畫;手工課的折紙、裁剪、粘貼……因此,技法訓練既要扣緊每節課的重點,又要胸有全局,點面結合;既要著眼於全班同學,又要照顧個別成績突出或能力較弱的同學,因材施教;既要表揚鼓勵,又要具體輔導,幫助他們解決技術上的困難。
2、想方設法拓展想像空間。想像也是創作的源泉。古往今來許多創造發明都是從想像開始的。美術教學中,我們可用創設情境的方法來拓展想像空間,在教學內容與學生求知心理間創設一種「不協調」,使學生在探索的樂趣中尋求知識,培養動手能力,提高智力。
三、對症下葯:根據學生實際,最終達到學生「動」起來,推進小學美術學科素質教育。
學生有了動手參與的興趣、能力,還必須有參與機會,教師要善於根據教材內容特點和學生實際,創造條件。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動手參與機會。
l、課堂展覽,讓學生若有所思。繪畫和手工是由外在形式構成的可視圖像,學生可以直接感受,也易接受。在上課前,拿一些前幾屆或平行班的作品當範例,或把自己班的優秀作品展覽,請同學按小組分別上講台去看。學生對此較感興趣,看得仔細,學得認真,因為這時的看,關繫到自己的具體操作。教師若再在此基礎上介紹一下那些作品各方面的優點,學生掌握得就越快,越全面。同時教師提出要求,布置任務,學生就會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對於學生創作素材的積累也有很大的益處。
2、營造課堂氛圍,改變師講生聽。在傳統教育中,師講生聽。這種課堂氣氛中的學生沉悶、壓抑,主動性不能發揮不說,甚至產生厭課、厭學。教師要努力營造這種良好的課堂氛圍,激勵學生走上講台,參與教學。在做的同時,說出自己的心得體會,共同交流,共同進步。
3、開展師生互評、學生互評、學生自評等多種評價形式。大部分美術教師在作業講評中多採用教師講評法,可它受教師個人的年齡、性別、知識水平及愛好等的影響,往往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遏止學生的思維與個性發展。在具體的課堂操作中,我們可以採用師生互評、學生互評、學生自評等多種評價形式;並根據學生心理特點與能力循序漸進。在三年級一般以師生互評為主。從四年級下半學年開始,一般以學生互評為主,讓幾個同學相互評價對方的畫,把個人的審美標准和製作心得表現出來,教師進行適當的點撥,在這一形式的評價中,還可以讓學生自行設計一個評價標准。到了五、六年級,基本上要學生對自己的作品作客觀、公正的評價,強化優點,如果發現了不足或有了新的創意,可以把作品取回重新修改,完善作品.通過這幾種課堂習作展評,讓學生去發現美、認識美、創造美,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動手、審美、創新等美術素質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