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營造小學數學快樂課堂
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但遺憾的是現在有不少學生感到數學乏味難學。隨著知識的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逐漸衰減,於是數學成了學生的負擔,開始逐漸討厭數學、冷漠數學課。我想,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作為教師的我們不得不在自身的教學過程、教學策略上思索,去創造快樂數學課堂,使數學課不再枯燥下去。
一、精心設計導語,激起學生的興趣
古有「一天之計在於晨」,而一堂課的開始也猶如一節課的「晨」。教師應抓住這一良好契機,設法點燃學生心靈的火花,引起學生認知上的沖突,喚起求知慾望,變被動接受為主動索取。如在教學中運用生動活潑的、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例子,通過趣味性、好奇性、參與性、挑戰性的導入,找准新知識的切入點,就能把學生的數學學習情緒、注意力和思維活動調控到最佳狀態。從而使學生願意接近數學,使學生感到學習數學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很快便進入了學習的角色。
精心設計導語,能起到組織教學、激發興趣、啟迪思維的作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能實現由「要我學數學」到「我要學數學」、從根本上減輕學數學給學生帶來的壓力和負擔,使學生能輕松愉快地學會認知數學、學會應用數學。
二、營造良好情境,去感染學生
學生的學習過程不應伴隨任何心理負擔,除了以學為樂的心理狀態外,環境的熏陶也是很重要的。課堂是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是師生互動的場所。只有寬松和諧的氛圍,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學習。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教師可以通過和藹可親的態度,鼓勵性的語言,親切的眼光表現出對學生的期待、信任和鼓勵,從而使學生產生對老師的信任和熱愛,並會由喜歡老師進而喜歡上老師的課。第二,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和教學方法的靈活性,也是引起學生興趣的直接因素。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挖掘數學知識的有趣因素,靈活運用多種方法刺激學生的求知慾。只有教師佔有豐富的數學信息和完善的表達能力,才能做到幽默的講解,巧妙的點拔,靈活的搭橋和自身的聰明機智去感染學生。第三,教師應學會營造民主、寬松、平等的師生關系,師生雙方感情渠道通了,教學情景也就得到了優化,課堂教學充滿了活力,從而創造出一種有利於學生學習的情感場所,不斷迸發思想的火花,使學生思維自然得到發展。第四,教學設計要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生的興趣為著眼點,創設各種數學情景,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動嘴動腦,鼓勵與眾不同、獨到見解,讓學生自己去歸納、探索新知識,通過自主探索、小組合作交流、討論等方式去學數學。
三、提供材料,鼓舞學生
學生的學習活動並不是簡單地由教師或其他人把知識傳授給他們,而應該是依據學生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地建構生成。教學中要把學生的認知過程與數學知識的「歷史發展過程再現」有機結合起來,使數學學習真正成為數學活動,真正實現數學學習的「再創造」。
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應用的例子無處不在,教學中要善於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利用數學材料,創設數學活動,努力創造一個沒有「教」的學習空間,設法讓學生經歷「做數學」的機會。通過向學生提供信息資源,開放性的、能引起學生思考的問題,通過合理誘導,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分析、比較,積極主動地開動腦筋,構建新知識,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生動的數學,使學生成為數學知識的積極探索者、思考者。
教師的主要作用在於組織教學活動。激發學生主動從事數學活動,並鼓勵學生把學習成果以多種形式展示交流,感受別人的思維方法和思維過程,學會如何去聆聽別人的意見並做出適當的評價,使學生的學習不是被動接受教師的知識,而是使新問題與其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發生聯系,激活現有的知識和經驗去同化或順應學習過程中的新知識,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為在原有認知結構基礎上,順理成章地更新,主動建構新的認知結構,形成「我的數學」。
四、解答疑難,幫助學生樹立信心
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碰到各種不同的問題,如果問題不能得到及時解決,就可能使學生失去學好數學的信心。新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促進者、啟發者、質疑者和示範者,充分發揮導向作用。在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有利的條件和幫助,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學會解決問題,學會數學地思考、數學地交流,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教師要善於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學習興趣、心理特徵等,通過批改作業、課堂提問、測驗等發現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及時採取相應措施,予以針對性的矯正,從而使學生改進學習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的學習策略,對自己的數學能力充滿自信心。
五、創造成功,激勵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學習中獲得成功,是學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每個學生都希望周圍人對自己的尊重,嚮往師長對自己的肯定和贊揚,成功會給學生帶來喜悅,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在教學中積極探索,結合學生的認識發展水平,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學習數學應當是積極的、愉快的過程,因而教師要鼓勵、重視學生的創新,對求新、求異的學生大加贊賞。當然對於不成功的思路,也不能打擊,應保護學生的想像力,激發創新意識。成功時的興奮、喜悅,可以成為學生繼續創新的加速器,讓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使學習數學的過程再不是令學生望而生畏的過程。
六、藉助媒體吸引學生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逐漸進入課堂,錄音、錄像、計算機等對數學教學的輔助作用越來越大,通過圖文閃爍、變色、動畫及平移、對折和旋轉等產生圖文並茂、動靜結合效果,豐富了教學中傳遞信息的途徑,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通過學生操作,有利於刺激學生各種感官,喚起情感活動,並按個人需要進行進度調節,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教師可根據教學需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媒體,適時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數學知識形象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再配以教師抑揚頓挫的點撥、學生的積極參與,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在優美的情景中體驗、領會、把握數學,使信息的傳遞與接受變成一種精神享受,使學生在得到愉悅和滿足的同時學習數學知識、開發數學智力、陶冶情操,數學不再枯燥、乏味了。
總之,教師在快樂數學課堂中是主導者,學生是快樂數學課堂的主體,只要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一種平等、友好、合作、競爭的情景、一種令學生學而不厭、流連忘返的氣氛,加上教師的精心策劃和有目的地組織、引導、開啟、鼓勵、輔助,不斷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著眼學生心靈的愉悅和滿足,學生就會「樂學」數學。
㈡ 如何實現小學數學優質高效課堂的幾點思考
如何使小學英語課上得快樂高效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其學習方式同其他語言學習一樣,是一個長期不斷積累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作為學習主場所的課堂,其教學過程如何實現更高效、更輕松、愉快呢?這是英語老師們一直都很關注並一直都在探索的。讀了我校《八環節快樂課堂教學模式實施方案》後,我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覺,因為文中提到的很多觀點都很新,也很值得一試。例如,文中提到的「高效課堂的靈魂是「相信學生、解放學生、利用學生、發展學生」,圍繞這兩個關系,即變傳統教學關系中的「惟教」為「惟學」,變傳統師生關系中的「惟師」為「惟生」。我們傳統的英語是以教學為中心,以學生為知識容器,嚴重壓抑學生的創新慾望。所以轉變舊觀念,建立新思想,對廣大教師來說是一種重要急需的改革。英語教師必須轉變的第一個觀念是:英語教學不是語言知識的教學而是語言技能的教學。教師觀念轉變的第二個方面是:以本為本向以用為本轉變。英語是一門不斷發展的語言,現代科技的發展為它注入新鮮的血液。英語教材只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和媒介。學生要學好英語就必須融入英語的海洋,跟上英語發展的步伐。因此,教師應當在教材教學的基礎上隨時把鮮活的英語輸入教學,讓學生能夠感受英語,能夠使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在此同時,更要相信學生,解放學生,讓我們的學生真正說出自己的想法,真正參與到英語學習中來,這樣才能真正做到變「惟教」為「惟學」。例如:在六年級的英語課本中有很多很有意思的英語文章,對於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很有幫助,但是這些內容對大多數同學來說有很大難度,老師與其費心地講半天同學們也似懂非懂,還不如放手讓同學們自己學,在學習此類文章之前,老師先讓同學上網查閱相關資料(如:年的傳說、聖誕節的由來、世界七大洲的特點、你知道哪些國家的國旗,都是什麼樣的……),上課時再讓同學簡述相關信息,這樣上了幾節課後我發現效果超級棒!俗話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師生情感的正確處理與英語教學也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過程,同時也是師生雙方思想與情感的交流過程。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學生的意志和認知活動。一般來說,學生如果喜歡某位教師,其課堂氛圍就顯得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油然而生。因此,教師要放下架子,重視對學生的情感投入,通過自己的言行和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信任和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學生建立良好的自信心,敢於開口說英語。為學生創設一個民主、和諧、輕松的英語學習環境,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多對學生說Good.That'sright.Wonderful.Great.I'課堂上多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踴躍發言,談感想、談收獲。讓學生在「聽中學」、「看中學」、「想中學」、「議中學」、「演中學」。這就突出了「以學生為中心」,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在交流中實現了「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使學生處於主動狀態,教師在課堂上關注的是每一位學生,關注的是學生的一切,教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學習的合作者。這樣就能切實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培養學生的能力。另外,八環節中有些提法很新,也很耐人尋味。例如:「板書課題。課題是本節課學習的主題,也明確了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和目標,其目的是在落實新課程改革的理念的前提下圓滿完成教學目標,讓學生知曉所學內容。」我當老師已經十幾年了,但是對於「板書課題」的概念已經越來越模糊了,而且也不太注重課題的書寫,也並沒有想到過這有什麼不好,但看到了板書課題的重要性後還是覺得自己在這方面有點失誤了。「課堂小結是對一節課的簡要歸結,是對學習過程的歸納反思,是從總體上對知識的把握,而不是知識內容的簡單重復。課堂小結最重要的任務是在較短的時間內對這節課最重要的東西加以回顧提升。學生明晰了要點,有助於他們從整體上把握一節課;學生明晰了重點,也就強化了考查的內容;學生明晰了難點,就會掌握本課的主要學習方向;學生明晰了易錯點,可以找到致錯根源,避免重復犯錯;學生明晰了技能,就能反思自己的做題水平並進行有針對性地訓練;學生明晰了規律,就能在相近題型中主動應用;學生明晰了方法,就能做到舉一反三。同時,課堂小結也能為課後作業的布置明確方向。」這就是精彩小結的作用,但是我現在講課過程中在這方面也是欠缺的。所以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還要把「小結」這個環節加上。讀完人我校的《八環節快樂課堂教學模式實施方案》後我也有一些思考:高效課堂讓老師少講,學生多學、多說;老師先不講,只是告訴學生學習的方法和內容,學生要將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索取,學生要動起來,還要在同學面前講出來。學生要從過去的觀眾變成演員、當事人,要重建一種新的課堂秩序,要克服人類最大的弱點「惰性」。學生的規范變成習慣,需要教師告訴學生如何做,需要老師堅持點評,採用合適的評價。讓學生發生質的飛躍這一過程需要長期的培訓。展示是高效課堂的亮點。為什麼要展示?展示什麼?是我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我們也發現一些問題,如果任由課堂自由發展,課堂出現了「展示專業戶」的問題;如果教師人為分工,擴大參與度,又使得展示雖然參與廣泛但又變得「泛泛而展」,失去了精彩,難以達到高效率……這是教師教學的困惑。高效課堂改革是一個蝴蝶破繭、鳳凰涅槃的過程。它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前途是光明的,但過程是曲折的。還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不斷地思考,不斷地實踐。
㈢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實施快樂教學5000字
小學數學的快樂課堂教學
打造快樂的數學課堂是我們每一位數學教師的夢想和追求,快樂的課堂可以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認為以下幾個方面是值得教學者注意的:
一、引入情境要注重趣味性,以激發學生興趣
創設愉快的教學情境,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的情緒高漲,誘發出學生創新的思維活動。小學低年級學生對故事很感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故事情節,誘導學生置身於故事情境中,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活動。創設故事情境,趣中質疑,疑中生思,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探究慾望。
如在教學《統計》一課時,我創設了王子拯救公主的情境。我問學生,有一個漂亮的公主,有一天被可惡的巫婆關進了一座神秘的城堡,你們想和王子一起去救公主嗎?孩子們說「想」。這里有3座城堡(課件出示)○城堡、⊿城堡、□城堡,你們猜,公主被關在哪座城堡中呢?然後播放動畫,引導孩子們對圖形進行統計。整個情境貫穿全課,使孩子們在有趣的情境中愉快的學習。這個情境的創設,激發起學生對統計知識的探究慾望,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課堂成了學生進行統計競賽的場所和歡樂的海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化抽象為具體、變枯燥為有趣、化靜為動
除了這些創設出來的愉快情境外,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因為多媒體是集:聲、光、動畫為一體、化抽象為具體、變枯燥為有趣、化靜為動,這些對學生能更好的掌握知識,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例如:我在教學《兩位數減一位的退位減法》,28-3,計算機畫面上首先出現小棒,兩捆加三根怎樣減去八根,學生可以先自己先動手操作,試一試怎樣減,探求方法,然後,按一下正確答案,出現的畫面就會是兩捆零三根小棒和一隻小熊,按照學生擺的方法,小熊把一捆小棒拆開,然後和三根小棒放在一起,去掉八根小棒,等於十五根小棒。小熊邊做邊說,在加上適當音響和音樂。在這個過程學生可以親自操作,可以親眼目睹這個過程,認識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關鍵就是不夠減的向前一位借一,在個位上加十再減。這一系列的動態過程中:學生可以反復操作,抓住重點,從而得到正確的結論,學會知識,完成教學任務。這一環節,藉助多媒體的色彩、聲音、動畫演示,不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提高教學質量。
又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我在課上用電腦動畫顯示:老爺爺坐在一輛車輪是正方形的車子上顛簸,並設問:老爺爺舒服嗎?為什麼?學生憑借生活經驗提出車輪應做成圓形的。接著再用動畫顯示:老爺爺坐在一輛車輪是圓形但車軸不在圓心上顛簸,設問:車輪已改成圓形的,為什麼老爺爺還不舒服?學生依據剛剛所學的知識很容易想到:要使汽車不上下顛簸,必須使車軸至車輪的距離處處相等,因此車軸必須裝在圓心處。最後再用動畫顯示:老爺爺坐在經過學生改進後的汽車上「呵呵」直笑,我語言配合:老爺爺在謝謝我們大家呢!讓學生在笑聲中鞏固了所學知識。多媒體課件活躍了課堂氣氛,加深鞏固教學內容,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喜悅,寓學於樂,給學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
三、利用直觀的教具,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
贊可夫說過:「凡是沒有發自內心求知慾和興趣的東西,是很容易從記憶中揮發掉的」。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十分注意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使他們能帶著一種高漲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好動是兒童的天性,對小學生學習數學來說,確實是這樣。「動手做」理念指出:聽會忘記,看能記住,做才能理解。作為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盡可能給他們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運用實物、學具等擺一擺、移一移、量一量、折一折、剪一剪、畫一畫等,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增強感性認識,促進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
例如: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在學生認識了幾分之一後,我為學生創設了這樣的情境:讓學生拿出幾張同樣大小的長方形紙,用不同的方法分別去折疊出它的1/8,並用自己最喜歡的圖案表示出來。學生親自操作實踐,手、眼、腦並用,啟迪了大腦思維,得出了很多種1/8的折疊方法,再用美麗的圖案畫出來,得到美的享受,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動」激「活」,營造出富有生機的學習氛圍。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生知識的積累,歸根到底要靠生活實踐和社會實踐來實現。因此,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將教材知識與生活實踐聯系起來,寓數學知識於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之中。例如,在教學「面積和面積單位」後,我安排學生用面積單位去測量書本、課桌、教室地面、自家客廳面積,並設計出一份用不同的面積單位的方磚鋪設自家客廳所需地磚塊數的報告。通過實地考察,操作實踐,使學生的思維由課堂進入社會的大空間,拓寬了認知面,對所學知識理解也更深刻。
四、讓數學回歸生活,讓「生活」走進課堂
抽象的數學源於生活,來自具體,在生活中產生了數學,而最終又應用於生活。關注教學與學生現實生活的聯系,教師在教學中盡量做到能在實際情境中融入數學知識,做到不幹巴巴地講;有學生熟知的生活例子,就替代乏味的課本例題;能動手操作發現學習知識的,就讓學生動手操作獲取知識。
如六年級「工程問題」一課,開始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景:(看錄像)小明來到文具商店,各種文具琳琅滿目。他來到鉛筆櫃台前,自言自語地說:「我身上帶的錢可以買3支。」又來到橡皮櫃台處,自言自語地說:「我身上帶的錢可以買6塊。」營業員阿姨聽見了,建議道:「小朋友,你可把鉛筆和橡皮作為一套來買啊!」小明高興地說:「就這么辦!」看完錄像後,讓學生從中提煉出數學問題「小明帶的錢,單獨買可以買3支鉛筆或者6塊橡皮。現在如果買1支鉛筆和1塊橡皮這樣的一套,可以買幾套?」因為沒有現成的解題方法供學生選擇,但卻是生活中的現實問題,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學生就會主動思考,積極探索,調動自身的生活與知識經驗努力去尋求解決的方法。
又如在一年級「物體的初步認識」的教學中,我在他們初步認識了物體的各種形狀後,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身心特點,布置學生回去觀察自己家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狀的,並與家長探討這些物體可不可以做成其他形狀的,為什麼?學生完成作業的熱情很高,並且得到了多種不同的答案,如硬幣是矮圓柱容易存放,茶杯做成圓柱體既美觀又節約材料等。這樣學生們通過實踐及身邊的物體進一步認識了這些物體,並且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總之,數學教學就要做到「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體會到生活處處有數學」
五、創設競爭情境
小學生具有好勝的心理特點,總是希望自己的學習能力得到教師和同學們的承認,得到較好的評價,在這種心理的支配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適時、適度採用競賽等方法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造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機會,可以使學生增強自信心,從而轉化為學習的動力。
我經常在數學課堂上創設這樣的競爭情境,具體是這樣操作的:把全班學生每6人為一個小組,分成若干個小組。小組成員上課守紀律、會聽講、會提問、會思考、會合作、會交流,就獎勵他們,每人次100分。如果小組每個成員都表現很好的話,就給他們組獎勵600分。課尾,評出優勝小組,分別為:冠軍組、亞軍組和季軍組。老師和全班同學向獲得冠、亞、季軍的小組鼓掌表示祝賀,獲獎小組成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快樂和喜悅的心情。然後對表現不夠好的小組進行鼓勵,並提出希望和要求。把競爭機引入課堂,小組之間進行比賽,比哪個小組會聽課,哪個小組會合作,哪個小組學得好。孩子們非常喜歡這種形式,學習積極性非常高,學習效果也很好。同時,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
教學中還有許多的教學方法教學技巧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去總結,總之,挖掘教學中的「快樂」因素,讓學生在樂中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師能在樂中教,生能在樂中學,不亦樂乎!
㈣ 如何構建主動,生動,快樂,有效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幫助學生在學習中探尋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現代教育心理學也告訴我們:「教育的一切方法都必須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使學生具有充分的動力主動學習、樂於學習」。「主動學習」不僅是一種學習態度,而且是一種學習方式、學習習慣,同時它也是一種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新課改背景下要求學生充分參與的高效課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並最終學會主動地構建自己的知識和能力體系,最終提高學習效率。筆者就如何構建主動、生動、快樂、有效的高效課堂談幾點拙見與大家共勉。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在由形象思維為主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這正是對其開展數學教育的最佳時期。對於他們來說,渴望學習知識,但因為年齡尚小,注意力不穩定,意志力比較薄弱,其學習受情緒影響很明顯,往往憑興趣去認識事物,極易被感興趣的、新穎的內容所吸引,感興趣的會全神貫注,不感興趣的則心不在焉。因此,我認為不管任何教學模式,能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關鍵。學生感興趣了,他就會主動參與、課堂自然就生動、快樂、有效。
一、讓學生喜歡上你,從而喜歡上你的課
現在很多教師在思考如何讓學生學好數學、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時候,卻忽視了個人魅力和素質要求。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才會教育孩子。」對教師本身來講,要從師德修養等各方面來完善自己,讓學生從內心尊重你,從而使他們喜歡你的同時,更喜歡你所教的學科,比如小孩子常會說,喜歡吃自己媽媽(爸爸)做的飯菜,其實並不一定是因為自己媽媽(爸爸)做的飯菜都好吃,而是他們最喜歡的人是自己媽媽(爸爸)。所以,大部分學生更期待的是在課堂上和自己喜歡的老師進行交流。
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師的形象直接影響學生健康的心靈和健全人格的養成。教師的儀表與風度、知識與才華、品格與修養往往是吸引學生的重要因素。儀容整齊、端莊大方這些表層因素乃是先決條件。同時,由於物質生活的提高,知識追求中的競爭日益加劇,學生對老師的智慧日益崇拜,學生更偏愛「交流型」、「親切型」的教師。除此之外,教師健康的個性品質、廣泛的興趣、堅強的意志、開朗的性格、平和的心態和健康的情緒形成無疑也會成為教師吸引學生的魅力所在。教師只有不斷完善自我,增強自己的形象魅力,才能以不可抵禦的力量吸引學生、影響學生。只有具有廣博的知識,高超的教學藝術,過硬的教學基本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積極向上、健康、豐富情感的教師才能用自己的人格感染學生,實現情感教育。
二、為學生創造愉悅和諧的課堂環境,讓其感到樂在其中
教育教學是一種師生之間心理交流和影響的互動過程,是在知識、情感這兩方面互相作用、互相制約下完成的,課堂教學中情感交流應重於知識交流,只注重知識的講解,而忽視情感的交流是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的。師生間這種情感的交流,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形成愉悅和諧課堂環境的基礎。
1.把微笑帶進課堂。「微笑是教師職業的需要」。教師走上講台,就好像演員走向攝影棚,應立即進入角色。無論在生活中遇到什麼不順心的事,這種情緒都不要傳染給學生。這種高度的控制力來自於平素良好的心理修養,來自於高尚的職業道德。教師微笑的面容、愛撫的目光、落落大方的儀表,給課堂定下一個愉快而安詳的基調,為學生的學習創造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
2.構建輕松和諧的師生雙邊活動。在課堂上,師生的雙邊活動輕松和諧,師生們展示的是真實的自我。課堂上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同學們時而竊竊私語,時而小聲討論,時而高聲辯論,爭相發言。針對同學們獨具個性的發言,老師不時點頭贊許,對表達能力較差的學生,老師則以信任鼓勵的目光和話語激活學生的思維。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採用激勵性的評價、補以適當的表揚。激勵性的評價、表揚能讓學生如沐春風、敢想敢問、敢講敢做。只有這樣,課堂教學才能充滿生命的活力,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張揚,學生的創造、創新火花才能迸發。如在練習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老師獎勵「小獎品」,主要給學困生,有時還主動與他們說上幾句悄悄話。學生得到老師的獎勵,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就高了,就會更進一步地去發現問題,發揮想像力,從而擺脫苦學的煩惱,進入樂學的境界。讓學生覺得:「我的課堂我主宰,我自信、我幸福、我健康、我快樂!」
課堂教學應是快樂情感的真實流露。這樣的課堂,學習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生生互相啟發、互相鼓勵、互相提高。這里沒有挖苦,有的只是激勵;沒有歧視,有的只是尊重;沒有體罰,有的只是寬容;沒有暴風驟雨,有的只是和風細雨。努力地把以人為本、關愛生命落到細微之處,黑板上、牆壁上、校園里到處都是學生的「名言」,是他們自己的感悟、體會,是他們發自內心情感的真實流露。這種課堂上學生的活,學生的動,是出於自主、自發、自覺,就像打籃球可能會累得大汗淋漓,可卻是酣暢淋漓,痛快之至,決不是沉重的負擔,而是人生的享受。
課堂教學應是和諧高效的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學會了尊重,學會了自信,更學會了做人,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培養了健全的人格。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把知識內化為力量,把體驗內化成生成和創新。如此的課堂將是我們課改的目標,要想達到如此的效果也將是我們大家必生追求的目標。
㈤ 淺談怎麼營造小學數學的快樂課堂
學習是一種生活,當學生在數學活動的情感、價值、地位被無情地忽略後,學生更多地體驗到的是數學學習的枯燥、苦澀和知識的深奧。課程改革讓我們有機會重新審視我們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讓我們更多地思考如何讓學生在奇妙的數學情境中成為具有「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探索者、體驗者,用自己的策略探索解決數學問題,體驗數學的神奇與價值。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9/view-6757832.htm
關鍵詞:小學數學 快樂課堂 童趣
小學教育處於基礎教育基石的地位,決定了小學課堂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更應關注學生內在的情意,幫助學生在經歷獲取知識的過程中獲得快樂的體驗、成功的信心和再探索的慾望。基於這點,我努力探索著一條「快樂數學」的教學模式:
一、以營造富有童趣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快樂地走近數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一種力求認識世界、渴望獲得文化科學知識的意識傾向,能推動人們去尋求知識,鑽研問題,開闊眼界,它也是一個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種高效能的催化劑。可以說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力,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及身心特點營造並維系一個富有童趣的教學情境,燃起學生的熱情,吸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學生產生「想學」的情感需要。這樣在他們進行學習數學的一開始就產生快樂的情感,久而久之一想起「數學」都能快樂。學生們熱情高漲,紛紛獻智,從而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在學習活動中。在思維的交流中,點燃了創新的火花,開啟了潛在的智慧,感受到了成功的快樂。
再如教學9的口訣,先在大屏幕上打出10×10的正方形方格圖,引導學生觀察後,「喵!」一聲貓叫,「這是什麼聲音?」伴隨著學生的回答,一隻可愛的小貓慢慢地走在方格上,每走一格就印下一朵「梅花」,一行只走9格,走完一行時問道:「不數,你知道有幾朵嗎?」在前面直觀清晰的觀察基礎上,學生印象深刻,紛紛躍躍欲試。使原本枯燥的口訣教學趣味盎然,甚至課後學生還在相互回味。因此在數學課堂上營造富有童趣的教學情境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
二、在活動中體驗探索的快樂
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是從動作開始。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力求讓每個學生都有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活動中體驗數學。
(一)自選策略,張揚個性。自選策略,張揚個性要求徹底改變「教」和「學」的方式,尊重學生的個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其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方法建構知識。例如教學經過時間時有這樣一個問題:「小星晚上8時睡覺,第二天早晨6時起床,她睡了幾小時?」教學時,首先教師應該提供充足的時間讓學生獨立探索,啟發學生在探索時可以藉助多種工具,用好書上的圖片。在這樣一種探索過程中,學生按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思維方式,嘗試著運用各具個性特色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他們有的是看鍾面數一數從晚上8時到第二天早上6時,時針走了10個大格,所以小星睡了10小時;有的是畫線段圖,每過1小時畫一段,從晚上8時到第二天早上6時共畫了10段,所以小星睡了10小時;有的先算晚上8時到深夜12時經過了4小時,從深夜12時到第一天早上6時經過了6小時,合起來是10小時,所以小星睡了10小時;還有的假設小星從晚上8時睡到第二天上午8時,共睡了12小時,實際上她只睡到早上6時,比假設的時間少2小時,所以小星睡了10小時。這些演算法對於學生來說,都是獨立思考的結果,甚至是一種創造,都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心理學家
加德納曾指出:每一個學生都具有多種智慧,其差異之一僅僅是某人這方面的智慧占優勢,某人那方面占優勢。通過每個學生個性體驗的努力,讓每個孩子的個性得以張揚,體驗到探索的快樂,孩子們是喜歡這樣的課堂的。
(二)關注學「動」的思維。心理學家皮亞傑說:「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是從動作開始的。」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識規律,讓學生藉助學具操作,通過拼、擺、折、畫、量等探索活動建立形象,以動促思,將操作與思考有機的結合,讓學生在觀察、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獲取新知,這樣的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提高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體驗「做」數學的快樂。例如教學「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時,叫學生拿出幾張長方形和正方形紙,自己去折一折、量一量、數一數、比一比等活動,自主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邊和角的特點:教學「認識周長」時,設置了描邊線、找一找、指一指周長,圍一圍探索周長,測一測、算一算周長等活動,獲得對周長含義的充分感知和實際體驗。
在這些內容的教學中,我們應該對學生的每一次活動都作出精心的設計和安排,不僅要注意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活動材料,給學生留出充分的活動時間,而且要注意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並在方法上給學生一些適當的指導,引導學生邊操作、邊觀察、邊思考,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豐富的直觀經驗。需要說明的是,每一個學生個體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獲得的經驗常常是有差異的,並且會帶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教學中還要特別注意及時地組織學生進行交流,通過交流實現經驗的相互補充,並在教師的引導下把這些經驗條理化、系統化、概念化。
㈥ 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開展快樂游戲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開展快樂游戲,不僅能提高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更能讓學生能在愉悅的氛圍中快樂學習到新知識,
讓學生感到學習數學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㈦ 如何打造小學數學快樂高效課堂
1.了解學生個性。大多數的學生在學習中高興得到老師的誇獎,因此,在教學中專,採用各種方式的競爭屬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主動的參與熱情,讓全體學生能夠共同進步。
2.了解學生原有認知基礎。。教師應盡可能地從實際中引出問題,使學生了解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同時又應用於生活實際,從而認識到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同時,教師也應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自己從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中提煉出數學問題,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許多實際問題。
二、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是高效課堂的首要條件
要打造高效課堂首先要轉變「發言熱鬧的教室」為「用心相互傾聽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傾聽的教室」里,才能通過發言讓各種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則交流是不可能發生的。
㈧ 如何讓數學課堂變得快樂
解析:
(1) 有些學科復,如歷史,制講故事嘛,可以樂。
(2) 其它學科,例如數學,能讓一半的人樂就不錯了。
(3) 再有些學科,例如英語,哇,能有一兩個學生樂就不錯了。
所以說,學習的事兒,「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古今中外均適用。
㈨ 如何讓小學數學課堂充滿快樂
一、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快樂起來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是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理念。教師如能根據教學的需要和學生的實際,合理選取素材,創設教學情境,一定能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學《分數的意義》我設計了一個猜一猜畫一畫的活動情境:先出示露出的部分是整體的1/4圖(露出一個三角形,其餘部分被陰影遮住),要求學生畫出這個整體。學生們興致非常高,畫出的圖形豐富多彩,富有個性的思維。然而令學生意想不到的是教師出示的卻是4個斷開的三角形,並問學生如果把這樣的四個三角形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是不是這個整體的四分之一?當然可以了,學生們恍然大悟。這里從「連」到「斷」的設計,准確定位了認知起點,恰到好處地為學生對分數意義的認知擴展起到了連接與促進作用,學生感悟了數學的奇妙,感悟了數學的創造力…… 接下來,還需要教師做過多的贅述嗎?學生自然而然非常快樂地融入到今天學的內容中去了。
二、在新奇有趣的學習活動中快樂起來
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快樂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引導學生「會學」,並使學生從「會學」中獲取知識源泉,從而達到教學目的。而新奇的教學方法,動態的教學過程,參與性的教學環節對學習內容具有濃厚的興趣,對數學知識有著探究意向的積極傾向。
1.在懸念中產生快樂
人的認識活動與人的情感總是緊密聯系的。我運用獨特的語言魅力設置與教學內容相應的懸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牢牢扣住學生心弦,讓學生積極地參與數學活動,快樂地參與數學活動。例如,在教《三角形的內角和》時,我對學生說:"今天,我們進行一次特別考試--學生考老師。你們只要說出一個三角形中任意兩個角的度數,老師馬上就可以告訴你這個三角形中第三個角的度數。"聽到同學可以考老師,同學們個個躍躍欲試,紛紛畫出三角形,報出自己所畫三角形中兩個角的度數,我馬上回答第三個角的度數,並讓學生量出第三個角的度數來驗證,都准確無誤。在快樂的氣氛中,每個同學都表現出驚訝的神情,都急著要知道老師究竟有什麼竅門,一種強烈的求知慾望油然而生,這樣學生就能以極高的熱情參與到教學過程之中。
2.在猜想中得到快樂
波利亞曾對"猜想"有一段精彩的論述:"我想談一個小小的建議,可否讓學生在做題之前猜想該題的結果或部分結果,一個孩子一旦表示出某種猜想,他就把自己與該題連在一起,他會急切地想知道他的猜想是否正確,於是,他便主動地關心這道題,關心課堂的進展,他就不會打盹或搞小動作。" 不難看出來,猜想可以讓學生快樂,是學生有效學習的良好准備,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手段。我在教學《三角形的認識》時,我出示了一個被遮蓋的並露出一個銳角的三角形問學生:「你覺得這里畫了一個什麼三角形?」學生頓時興致勃勃,各抒己見。此時一學生按捺不住地喊出來:「不一定。」我順勢一接:「你的意思是?」學生說:「我認為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都有可能。」「為什麼這么想呢?」我問。學生說:「這里露出了一個銳角,而這幾種三角形都是有銳角的,所以是不能確定。"此時其他學生都心悅誠服,更重要的是把學生的思維激活了,使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學生們學的非常快樂。
3.在動手操作中體驗快樂
數學知識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具有抽象性,小學生的思維處於以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要使學生理解數學概念,單憑教師的語言闡述,效果好不到哪裡去。因此教學中教師要盡量為學生創造條件,讓學生去動手操作,去感受,從而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如在學習「長方體的認識」時,用土豆做學具,讓學生在切土豆的過程中觀察、感受、思考長方體棱、面、長、寬、高等特性,認真填寫觀察記錄。操作完成了,關於長方體的知識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這樣的教學,學生自始至終沉浸在快樂之中,學習興趣十分濃厚。
三、在生活數學中快樂起來
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也處處有數學,數學知識與數學活動都離不開學生的生活實踐。教師應該將學生的生活與數學學習結合起來,讓學生熟知的生活數學走進學生視野,進入數學課堂,使數學教材變得具體、生動、直觀,使學生感悟,發現數學的作用與意義,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的客觀世界,增強數學作用意識。若能將數學和兒童的現實生活密切結合,數學才是活動的、富有生命的,才能使學生懂得為什麼要學數學,怎樣用數學,從而萌發數學應用意識,進而真正喜愛數學,在學習中獲得快樂的體驗。如創設貼近生活的「找朋友——長方形」活動中,學生發現黑板、門、桌面、數學書等都是長方形。這時他們體會到原來「長方形」這個朋友就藏在我們每個小朋友的身邊,只要平時能做有心人,注意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就一定能找到更多的數學朋友!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既喚起了學生親近數學的熱情和濃厚的興趣,又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到了知識。
四、在體驗成功中快樂起來
數學課堂要讓學生有成功的體驗,有成功的快樂。比如,小學五、六年級,每上完一單元進行單元檢測時,我們一般不用現成的單元檢測題,而是告訴學生題的分量與難度等要求後,花兩節課的時間讓他們自己出題。每次評出優秀試卷實行加分鼓勵,最優秀的一份列印出來考試。人人參與出題、答題,學生們自然會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全面的復習、撿查,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自信心,並在快樂中享受到了成功的體驗。
五、在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中快樂起來
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創設和諧愉快課堂氣氛的基礎。我們的學生,純潔像一張白紙,在他們的心靈中老師的地位是崇高的,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他們情緒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在課堂上,不論學生的回答讓教師滿意與否,教師都應根據實際需要給學生以評價,如:一句肯定的話,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目光,一個贊揚的手勢等等,給學生以積極的影響。同時,表揚也是多角度的。如,回答問題棒的,小組合作好的,動手能力強的……這樣不僅對受表揚者是一種促進,更是教師與學生心與心的碰撞。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關愛每一位學生,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師生關系融洽,學生心境好、情緒就高、聽課的積極性就高,感覺就靈敏,反應能力就強,思維就活躍,情感就豐富,理解知識就會深入。學生學得快樂,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總之,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能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還學生一個快樂的童年,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㈩ 淺談如何創建輕松愉快的小學數學課堂
高效的數學課堂,離不開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課堂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原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富有現實意義和挑戰性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進而優化課堂教學效果。特別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教學中要從他們的年齡、身心等特點出發,讓其在情境中學、在競賽中學、在快樂中學,使單調、乏味的數學課堂變為高效課堂。那麼,如何建立快樂課堂、收獲高效質量呢?
一、在生活情境中快樂地學習
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充滿著數學。傳統教學中,小小的孩童們每天握著鉛筆,埋頭練習、計算,沉迷於題海之中,雖有成效,但漸漸地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日益衰減,甚至有的學生把數學學習看成負擔,學生慢慢地討厭數學、冷漠數學課。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生動的生活情景,有助於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教師可通過講故事、創設生活情境、運用多媒體課件等教學手段使學生置身於學習數學的氛圍中,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讓其陶醉於數學情境之中,從而對數學產生興趣,積極主動地去學習。
如教學「幾和第幾」時,讓學生模擬人們排隊買票的情景,把靜止的畫面變成生動的場景,在生動有趣的生活中學生加深了對基數與序數的認識,學會了處理生活中的問題。在教學「認識人民幣」這一課時,教師多處創設換錢、購物情境,讓學生在模擬換錢、購物情境中認識人民幣。在教學元、角、分這一知識點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1元=10角,教師創設了這樣一個模擬情境:「聰聰要買一個1元錢的三角尺,可他手裡都是角幣,有幾個1角的、幾個2角的,還有幾個5角的,他該怎樣付錢呢?誰能幫幫他?」這時課堂上學習的氣氛更加濃厚,每個孩子都參與了進來,課上發言的人次增多,就連平時從未主動發言的學生都在小組內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有的用10個1角,有的用5個2角,有的用2個5角,有的用1個5角2個2角1個1角……學生通過個體的思考、小組的交流,對多種策略進行研究,得出了1元=10角的換算關系。在課的結束部分,創設一個模擬小超市購物的情境,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讓數學從學生的生活中走出來,使數學知識貼近學生的生活。
二、在競賽中積極地學習
適當開展競賽,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競賽中,由於小學生有著很強的好勝心,總希望爭第一,得到老師的表揚,利用這種心理可以使學生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大增。像「看誰算得快又對」、「看誰的解法多」、「比誰方法更巧妙」等,都能使學生「大顯身手」。例如:在「筆算加法」練習課中,進行「看誰最細心」的比賽,教師大張旗鼓地表揚細心做題的同學,評他們為細心標兵,獎給他們小禮物。比賽效果很好,做錯題的只有個別學生。又如「筆算除法:商多位數」的練習,教師設計這樣的比賽:比賽內容是四道除法筆算題,把全班分為四個小組進行比賽,完成最快的小組加10分,第二名加8分,如此類推,分別是加6分,加4分,然後同位互相批改,每一位全做對的同學能為小組爭得5分,最後評出得分最高的小組為優勝。比賽不僅要比速度,而且要比正確率,全班同學都積極參與。
比賽形式多種多樣,可以全班比賽,可以分男女同學比賽,可以分小組比賽,還可以將學生按能力分組比賽,使每個學生在各個層面上獲勝的機會增加、激勵的作用增大、參與的熱情不斷提高。每組織一次競賽,學生總會高高舉起他們的小手,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了。
三、在游戲中輕松地學習
游戲、玩樂是兒童的天性。一年級學生喜歡游戲教學,平時教學中可採用「接火車」、「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勇奪五角星」等游戲。游戲對於組織教學很重要。新課開始,為了激發全班同學的求知慾,這個時候游戲導入很重要,可用小游戲激發學習興趣,如教學人教版數學第一冊88頁第三題時,教師引導:「同學們已經解決了兩道題,真厲害!敢不敢接受下面的挑戰?」教師拿出事先准備的小黑板,上面寫著「9+」,再畫一些花草,平放在兩張桌子的中間,一個山洞就構成了。規則:每個同學手拿一個自己喜歡的數字,在山洞的門口說出9加這個數字的結果,回答正確可以鑽過山洞,回答錯誤擋在山洞外面。游戲開始,每組排隊進行,學生計算結果,其他學生評判,課堂秩序有條不紊,學生學習情緒高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快樂」和「高效」是數學課堂的主旋律,要創造一個「快樂課堂」、營造一個「快樂學習」的氛圍,需要我們不斷地摸索和實踐。教學中,我們只有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拓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學生才能有學習數學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使他們樂學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