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美術課堂紀律管理,誰有好的辦法 我是一個新老師,教的是3 4年級 太吵。上課的時候有種無力感
心理學認為,注意是對一定事物的指向與集中。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學上來,把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無意注意轉變為有意注意,並進行較長時間的保持。那麼怎樣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呢?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講
一、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柏拉圖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就是說,無論做什麼事情,興趣是第一要素。有了興趣,人的主觀能動性就能充分發揮出來,從而取得好的成果。因此,在教學法過程中,要組織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提高教學質量,老師首先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1、要為學生設計精彩的導語。 一年級的新生還不清楚小學生上課是怎麼一回事,上課鈴聲響過了,他們依然是吵吵鬧鬧的。這時候老師要想好能吸引他們的導語,使他們馬上安靜下來。如有一次我在上「人是各不相同的」內容時,我一開始就讓對他們把右手伸出來,然後,我就和他們一一擊掌,他們非常興奮,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我的身上來了。然後,我就順勢提出了問題「老師的手和你們的手有什麼不一樣?」自然得引到了主題上。
2、運用多媒體手段加強教學的直觀性。 學生一般在思維特點上以形象思維為主,對事物的認識處於感性認識階段,這就要求老師要加強直觀教學。如果在教學中能運用電視、投影、錄音、錄像等多媒體手段,由無聲變有聲,由無色變有色,刺激學生的聽覺、視覺,能給學生生動形象的感性認識,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這對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促使積極思維,會產生積極的作用。
3、注重語言的優美、生動、形象。 學生的思維還處於形象思維階段,如果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能用優美、生動、形象鮮明准確的語言或以故事的形式來講述自然的一些常識,孩子們會感覺特別好,注意力也會集中起來。
4、讓孩子在放鬆的氛圍下進行自然學習活動。教師努力創設條件讓孩子在動作和游戲中開展學習。每次上自然課,我總是設計一些游戲活動,讓他們很快樂輕松地學習。如:在學習「人都有身體」時,我和孩子們邊念兒歌,邊碰碰自己的身體,「摸摸頭,聳聳肩,拍拍胸---」孩子們感到很快樂,而身體的部位也都牢牢地記住了。
二、教師的人格魅力,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有效方法。
教師的優點就在於可以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如果老師有魅力,有方法,對每一位學生有信心,那就可以成為學生最信賴的朋友。
曾聽過這樣一則真實的報道:中科院上海腦研究所用五隻獼猴來作腦研究。第一次教第一個動作,3隻猴子很快學會了,而2隻猴子沒有學會;第二天他們換一種方法去幫助那2隻猴子,結果都學會了;第3天教第二個動作,學得慢的兩只猴子很快就學會了,而學第一個動作很快的那3隻猴子卻沒學會;第4天,他們改變方法去教那3隻,結果全都學會了。
由此,他們得出兩個結論:
第一,猴子的聰明程度是差不多的;
第二,要教會每一隻猴子,關鍵要找到相應的方法。 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要幫助學生建立起學習的信心,最關鍵是教師尊重學生,對學生傾注期待和激勵的情感。並且要成為學生最好的導師,師生間形成真正的感情交流,就會吸引學生。
當然,最吸引學生的還是讓學生在學的過程中體會到思維的樂趣、創造的樂趣;孩子自己發現了生活中的問題,自己動腦動手解決了,是最大的快樂。我們能使學生體驗到這樣的快樂,才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俄羅斯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注意是我們心靈的唯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要經過它才能進來。所以,吸引學生注意力,培養學生注意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⑵ 如何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實施審美教育
自新課程實施以來,師生面貌煥然一新,教師的教學行為漸趨理性化和人文化,學生的自主地位和自主意識、能力不斷增強,成果豐碩。但新課程的實施並不是一帆風順的,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時有出現。從客觀上講,出現這些問題大多是正常的、通過努力可以調整和改變的;但我們決不能掉以輕心,敷衍了事。
要知道,審美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著名藝術社會學家豪澤爾指出:"人可以生來就是藝術家,但要成為鑒賞家卻必須經過教育。"由此可見,審美能力是一種專門訓練所產生的特殊能力。
那麼,如何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實施審美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呢?
一、鑽研教材,精心設計。
常言說:功在課前,效在課內。課前的功夫,我們一定要做足、做充分。
首先,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分析教材圖片和文字,恰當評估學生現有的審美知識水平,並根據教學需要和學生實際,制訂出合理的教學目標。我們要整體地看待審美教育,把審美教育目標納入到整體教學目標之中。既給審美教育以應有的地位,又使教學目標內部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相互協調,優化組合,不得厚此薄彼或隨意替代,以求互補增效,強化教學目標指向的全面性和實施的有效性。
其次,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內容中的審美因素,多方位開發資源,進行大膽、靈活、務實的審美預設,精心設計好審美活動。這些是能成功實施審美教育的必要保證。
二、激發興趣,開拓思維。
興趣是進行審美活動的源動力。教師可以運用直觀教具,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審美興趣。
如,筆者在指導學生欣賞完書本上的范圖後,出示自己利用廢舊紙盒、彩紙、瓶蓋等材料製作的海洋怪獸。由於立體的海洋怪獸具有較強的「真實感」,給學生以多方面的視覺及心理沖擊,學生的好奇心和對教師由衷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教師抓住有利時機,因勢利導,啟發學生從材質、色彩、造型和工藝製作等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賞析,並鼓勵學生從自己的觀感和興趣出發,不拘成見,打破常規,努力開拓思維空間,大膽進行審美想像。結果,學生妙語連珠,美不勝言。
另外,教師可通過故事、猜謎等方式將靜態的畫面「還原」為真實可感的美麗「情境」,由外到內地給學生以情緒感染,學生則會興趣漸濃,積極參與審美活動。教師也可大膽引進廣告、建築、傢具、時裝等生活中鮮活的、美的形象作為欣賞內容。因為它們的時尚、現代和新穎,一下子就能吸引住學生的眼球。學生興趣盎然,審美活動也就能應時展開。教師還可針對某一件美術作品,拋出頗有爭議的兩種觀點,請學生做評委。學生為了要證明自己的觀點,一定非常樂意多方去尋找有力的證據和理由。在不知不覺中,學生的審美慾望被迅速激活,變「要」我欣賞為我「要」欣賞,迫不及待地「走」入作品細細品味。通過教師的引領和激烈的辯論,學生鑒賞美的能力和審美情趣、生命意識等都會得到切實提高。
由此可見,興趣一旦被激發,學生的審美活動就會從「他主」變為自主,從自發走向自覺,其境界和效果都不可同日而語。
三、精選內容,豐富形象。
人類美術文化博大精深,在有限的美術課堂教學時間內,要讓學生學會審美,具備起碼的鑒賞美的能力,教師就要積極實施「名著課程」,盡可能向學生展示人類美術文化的精品。因為經典美術作品代表了人類文化的最高成就,經歷了歷史的考驗。當然,我們並不能因此窄化欣賞范圍,還要兼顧到大眾美術和民間美術,努力做到寬泛與精到、大眾與經典相統一,切實體現審美教育的人文性、多元性和時代性。
為此,教師要積極創造條件,大力開發各種美術資源,採取各種方式,努力讓學生接觸大量優秀的美術作品,以滿足學生的審美需求,豐富學生審美形象的貯存,積累並提升學生的審美經驗,以促進學生逐步向高層次的審美活動過渡。
1、專題欣賞,點上深入。
如,筆者在指導學生欣賞中國古代青銅器的過程中,巧妙引用學生課前收集的有關考古發現、介紹欣賞方法的短文等,在交流討論中,把學生引領進那神秘而遙遠的時代,多方面直觀感受先民強悍的生命、豐富的生活、敏銳的觀察力和非凡的創造力,充分領略先民高超的青銅器鑄造工藝,大膽闡釋作品內涵,幫助學生由表及裡地體悟、理解作品的思想,引導學生建立、豐富先民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和拼搏抗爭的藝術形象,不斷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又如,在指導學生欣賞現代建築時,筆者充分利用課本上的圖片資源,讓學生先從整體上感受現代建築的豐富性,再自主選擇喜歡的建築,從材料、技術、結構、造型和環境等方面進行自由評述,在學生嘖嘖贊嘆現代建築標新立異和協調統一的時代美的同時,也充分認識到了建築所蘊含的人文精神,大大豐富了學生頭腦中關於現代建築藝術的形象,完善了學生藝術形象結構,提高了學生對現代建築的欣賞能力。
2、內部整合,面上拓寬。
我們除了可以指導學生進行盡可能多的專題欣賞外,更多的應通過造型·表現、設計·應用、綜合·探索等領域的學習,採取美術學科內有機整合的優化策略,挖掘學科內部潛力,開發潛在資源,最大限度地為審美教育「擴容」,積極組織學生進行隨堂欣賞,使欣賞活動或隱或顯、因地制宜地滲透到美術各學習領域活動的各個環節,所謂細水長流,注重審美熏陶,努力豐富學生的審美形象貯存,大大增強審美活動的時效性。
如,筆者鼓勵學生發揮想像,採用多種繪畫方式和材料,大膽表現自己喜歡的有趣的太陽和月亮,具體表現一些豐富而有趣的細節,並嘗試編個關於太陽和月亮的美麗小童話,講給自己的同桌聽聽。筆者指導學生通過動手畫、動腦想、用口講的方式,把文學與美術有機融合,讓學生感受到了畫面形象的美、語言聲音的美和故事情景的美,從種類、數量和質量等方面優化、完善了學生的審美形象結構,體驗到了創造美的成功和快樂。
此外,筆者還通過指導學生製作可愛的浮雕小泥人,美麗的盤子裝飾教室的課業活動,將審美內容合理分解和重點細化、深化,從時間和空間上拓展審美活動,豐富視覺形象,增強了學生用美術作品美化居室環境的意識和能力。
3、欣賞展覽,有效補充。
平時,我們可利用重大節日、學校的重大或日常活動(如藝術節、迎新春書畫筆會、學生優秀美術作品展等),鼓勵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觀賞在展版上、櫥窗中陳列的師生優秀美術作品,相互交流,指導學生撰寫觀後感或賞評短文,可以大大豐富學生頭腦中美的形象的儲存。這也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4、參觀訪問,學習佳徑。
有條件的地區,教師可以經常帶領學生去附近的博物館、美術館,觀賞館藏文物,欣賞優秀美術作品。若能訪問一些知名畫家,參觀畫家工作室,當面請教,則一定受益非淺。這些都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的絕好途徑和機會。
四、親近自然,發現真美。
如,筆者引領學生走進自然,近觀綠樹紅花,撫葉聞香心醉;聆聽鳥歌蟲曲,俯看魚翔淺底;遠眺藍天白雲,青山綿延如龍。置身於如詩如畫的家鄉美景,面對繽紛亮麗的色彩,學生被深深陶醉了,像發現新大陸似的格外興奮,贊美聲不絕於耳。筆者在認真傾聽學生的心聲後,啟發學生思考:「你發現什麼景物最美?為什麼?」 「看到這么美的景物,你的心情怎樣?請你對大自然說一句心裡最想說的話。」學生熱情高漲,各抒己見。通過與大自然零距離接觸和開放式的心靈對話,學生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增強了,發現、欣賞自然之美和親近自然的內心需要得到了滿足,內心情感得以升華,心靈得到凈化。
在引導學生親近自然、培養學生學會欣賞自然的同時,教師還要啟發、鼓勵學生,深入生活,關注生活中一切真善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尋找美、發現美,讓每個學生都擁有一雙能發現美的眼睛和一顆能感受美的心靈,不斷增強學生欣賞生活美的意識和能力。
五、遵循規律,感悟提高。
在教學中,教師應當遵循審美教育規律,幫助學生學習、掌握正確的審美程序和方法,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分析美術作品,多給學生創造主動探索、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像,進行審美活動。
教師要根據不同年齡學生的心理特點、認知規律,滿足不同學段學生審美活動的要求,體現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螺旋遞進關系,不斷豐富學生的審美形象和審美經驗。如在低年級,主要鼓勵學生以直觀的方式感受自然和美術作品的造型與色彩之美,能用簡短的話語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到中年級,可逐步要求學生能對美術作品進行簡單的形式分析,學慣用短文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而對於高年級學生,要引導他們關注美術作品所使用的材料,認識材料的形狀、色彩、質地、性能和作用,並適當學習國內外美術史的知識,對中西藝術進行感悟和對比分析,學會寫一些短小的賞評文章,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獨特感受和個性化認識,切實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如,在引導學生欣賞《清明上河圖》中的木橋時,筆者啟發學生聯系宋代社會的經濟發展、橋梁建造的歷史背景(課前查找、收集有關資料)來分析,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中國古代橋梁設計的獨特和建造水平的高超。基於小學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些世界地理、歷史的知識,筆者熱情鼓勵學生將凡·高的《吊橋》與宋代木橋進行比較,從橋梁的設計風格、造型、材料和建造工藝、文化背景等方面進行中西藝術的對比分析,深入感悟橋梁建築藝術之美,並學習寫出簡短的賞析短文,大膽表達自己對中西橋梁藝術的感受和認識,使學生對中西橋梁藝術的特點和風格的差異有了直觀形象的了解,充分領略了中西繪畫迥異的繪畫風格和迷人魅力,增強了學生的多元美術文化觀念和對世界文化藝術的尊重意識。
由於學生認知能力的局限和審美經驗的不足,以及知識水平的差異,學生在審美活動中的表現並不都能盡如人意。對此,教師要有正確、清醒的認識,理性處置,給學生充分的參與、歷練的機會和時間,保持耐心,熱情鼓勵,而千萬不要急於用簡單的講解代替學生的感悟和認識。教師可採取比較、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體驗、思考、鑒別、判斷,加強感悟交流,體驗審美快樂,積累審美經驗,堅持不懈,就一定能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最終實現促進學生綜合素養提高和身心全面發展的目的。
⑶ 如何讓年畫真正走進小學美術課堂
年畫是中國民間最普及的藝術品之一,年畫藝術教案學生通過欣賞各種民間年畫,分析年畫的色彩和構圖的藝術特點,讓學生了解一些民間習俗,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年畫藝術教案
教學目標 :
[知識與技能]
1、 讓學生初步了解年畫的造型、色彩、構圖的藝術特點。 年畫藝術教案
2、 鼓勵學生大膽用語言表達對年畫的感受。
3、 讓學生了解民間年畫的寓意。
[過程與方法]
1、 學生通過回憶、詢問長輩、翻閱書籍、上網查詢、參觀展覽等方式了解什麼是年畫,了解年畫的歷史及發展。通過收集年畫、年畫故事以及年畫的裝飾物等,進一步加深對年畫的認識,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 通過讓學生動手塗繪年畫,感受年畫獨特的美。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民族傳統繪畫藝術,熱愛生活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重點:感受傳統年畫的造型、色彩、構圖等特點。 年畫藝術教案
教學難點 :通過欣賞,能利用已有的知識進行繪畫欣賞活動。
教學准備:
1、 布置學生用兩周的時間通過詢問父母、老師,查閱書籍或上網查詢,了解什麼是年畫,並搜索年畫以及與年畫相關的藝術飾品,籌備班級年畫藝術展。
2、 老師盡量多搜集一些年畫,並製成課件。
3、 老師准備供學生塗色用的年畫線描稿。
一、 課前播放新年的音樂,創設過年的氣氛,引入新課。
師問:同學們,聽到這段音樂,是否覺得就象回到了過年哪天?同學們喜歡過年嗎?生答:(略)師:你們在知道過年有些什麼習俗呢?
生答:(略)放鞭炮、穿新衣、放煙花、包餃子、貼對聯、貼年畫等等。
同學們,你們看,這些畫漂亮嗎?你見過這些畫嗎?給你什麼感覺?這些就是年畫。年畫是我國特有的傳統民間藝術,大多數的年畫藝人都是生活在鄉鎮的農民。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近年畫,了解年畫!(課件播放課題:走近年畫藝術)
師問:同學們,到底什麼是年畫?
師:年畫就是過年時張貼的畫,用以增添節日的氣氛,又因為一年更換一次,故稱為年畫。(播放課件)
二、 介紹年畫
1、 年畫的來歷
同學們,瞧!你們認識年畫中的這兩個人嗎?(播放課件)他們一個叫尉遲恭、一個叫秦叔寶,你們知道他們是什麼人嗎?他們是唐朝有名的武將,為幫助唐太宗李世民建立唐朝立下了汗馬功勞。為什麼他們成了門神了呢?這里流傳著一個有趣的傳說,同學們,想聽聽這個故事嗎?
傳說在唐太宗李世民時,宮中經常鬧鬼,致使唐太宗重病纏身,夜不能寐,群臣提議讓他手下的大將秦叔寶、尉遲恭每夜披甲持械守衛於宮門兩旁,說來神奇,宮中果然平靜了下來。久而久之,太宗覺得秦瓊,尉遲恭兩位大將太辛苦了,便令宮中畫師繪制二位將軍的威武形象,懸掛於宮門兩旁。後來這種形式就流傳到民間,並在民間中廣為流傳。貼門神驅鬼辟邪就是這樣產生的。
同學們知道的門神有哪些呢?學生列舉……門神
但是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地域、所創作的門神都不一樣,下面我們一起去領略一下各個時期的門神畫(課件展示各種門神)你覺得這些門神畫有什麼特點?如:形象威武、造型誇張、色彩對比強烈。
師:門神多取自中國古典名著中的英雄好漢,這些武藝出眾、仗義疏財、精忠報國的英雄,婦孺皆知,影響面廣,備受民間的崇拜。那麼這些英雄好漢又是怎樣成為人們心中的門神的?我們可以在課外查閱相關的資料。
2、年畫欣賞(學生活動:欣賞、評述)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年畫除了門神,貼在門上,還有些什麼作品可以貼在什麼地方?(課件展示)
(1)、欣賞展板作品
(2)、欣賞電腦作品:動腦筋想一想每一幅年畫包含了什麼意思?(課件展示)
圖一:
(2)、展示各自收集的年畫資料,介紹各自收集的年畫特點?
師:同學們有沒有發現,年畫多以什麼為題材?(課件展示)
師: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年畫的題材也逐漸擴展到生活風俗、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等方面。
生:年畫多以吉祥、喜慶、歡樂、美好等事物,或者是以典故、成語歷史故事、神話傳說作為主題。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寄託自己的理想,畫面散發出濃郁的鄉土氣息。
(4)、你知道這些年畫是怎樣製作的嗎?(課件展示製作工序)早期以手繪為主,後來發明印刷術就用木刻印製。還有剪紙等形式。
3、 年畫與普通繪畫有什麼不同(課件展示幾張普通作品和年畫作品讓學生仔細觀察)學生說
4、 通過欣賞,同學們知道了年畫有哪些特點?(課件展示)
年畫色彩誇張、紅火熱烈,大膽使用紅黃藍綠等顏色。年畫造型誇張強烈,構圖飽滿、繁密。表達了勞動大眾健康淳樸的情趣。
三、課後拓展: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知道了年畫哪些知識?課後我們可以通過圖書館、上網等方式進一步了解我國年畫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產生了那些年畫藝術中心,尋找年畫藝人,了解年畫在當今的狀況等相關知識。如果又興趣還可以找找外國到底有沒有年畫,下節課我們還將更進一步探討年畫藝術,了解更多的年畫知識。
珠海市香洲二小 羅秀蘭
課題: 《走近年畫藝術》
補充:
年畫多以什麼為題材?
師: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年畫的題材也逐漸擴展到生活風俗、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等方面。
生:年畫多以吉祥、喜慶、歡樂、美好等事物,或者是以典故、成語歷史故事、神話傳說作為主題。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寄託自己的理想,畫面散發出濃郁的鄉土氣息。
(4)、你知道這些年畫是怎樣製作的嗎?(課件展示製作工序)早期以手繪為主,後來發明印刷術就用木刻印製。還有剪紙等形式。
3、 年畫與普通繪畫有什麼不同(課件展示幾張普通作品和年畫作品讓學生仔細觀察)學生說
4、 通過欣賞,同學們知道了年畫有哪些特點?(課件展示)
年畫色彩誇張、紅火熱烈,大膽使用紅黃藍綠等顏色。年畫造型誇張強烈,構圖飽滿、繁密。表達了勞動大眾健康淳樸的情趣。
三、課後拓展: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知道了年畫哪些知識?課後我們可以通過圖書館、上網等方式進一步了解我國年畫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產生了那些年畫藝術中心,尋找年畫藝人,了解年畫在當今的狀況等相關知識。如果又興趣還可以找找外國到底有沒有年畫,下節課我們還將更進一步探討年畫藝術,了解更多的年畫知識。
⑷ 對小學美術課的看法
如今的美術課再也不是以前那樣:教師在上面畫,學生在下面畫;素質教育已進入美術教學,在課堂中以發展學生為本,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究,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快樂。想要上好一節輕松愉快的美術課,而又有良好的效果,還真不是那麼容易,課前的精心准備,課堂的情景創設、環節安排、個性輔導、多樣評價以及課後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老師下工夫思考。
課程改革給美術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僅僅停留在過去的以學習美術技能為主的教學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質的內涵,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需要美術教師有很高的綜合素養、人文素養。我們一直都在思考:什麼樣的美術課稱得上好?怎樣上好美術課呢?在思考的同時,我們又在一次次實踐的探討中尋找答案。為此,通過平時教學工作以及課外的學習探索、實踐與反思,我談談自己幾點看法:
一、美術課前的准備
美術課的准備絕不僅僅是教具的准備,它要有更廣泛的內容。另外學生工具材料的充分准備,也是上好一節美術課的關鍵,因為學生有了工具才能更好地進行學習、操作;准備的材料工具最好多樣化,這樣更能起到一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效果,也就大大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實踐的積極性,像這樣的准備,只要是我們教師想到的,我們就應該下大力氣去准備,哪怕不是那麼完美,只要你在課堂有些不一樣,就已經給學生很大的吸引力了,抓住了學生就抓住了課堂,教師除了有形的課堂資源的准備之外,更要准備的是老師多方面的知識、深厚的文化底蘊。
二、美術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重點,有很多問題都值得深入探討。這里我想談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和引導兒童自由創作可能會出現的無序性的矛盾。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是上好課的保證,這是大多數教師認可的原則。但有些類型的美術課往往不需要孩子規規矩矩端端正正地作業,比如一些手工課,需要幾個兒童合作完成,小朋友湊在一起難免會各抒己見,不會像成人那樣有克制力,這樣勢必造成紀律不好。還有一些繪畫課為了更好地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加入了游戲、舞蹈等活潑的形式,課堂也會顯得雜亂,問題是這樣形式上的「亂」並非無效。對「亂」現象的排斥,在某種程度上實際是依賴與那種傳統教學的中規中矩,新課改後並非要求那樣,但也沒有要求課堂一定要亂,課堂上的「亂」都是有原因的,只要我們仔細研究一下就知道了,老師的原因我們就不說了,如果是學生的原因就要把這種「亂」一分為二的看待了。我們平時看電視、電影上或者雜志,我們不難發現國外的老師在上美術課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雜志上你也不會看到要學生怎麼坐、不能站起來的現象的語言描述,他們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創作,在德國丟勒中學,學生作畫時可以戴耳機聽音樂,邊聽自己喜歡的音樂邊作畫,我想這在國內肯定是禁止的,老師播放音樂是可行的,但我們沒有理由相信自己播放的音樂,學生就一定都喜歡,還是一種離不開傳統的觀念在裡面,如果學生不喜歡,那麼我們播放的音樂,就會擾亂他們的學習或創作。總的來說,只要能達到課堂教學目標,不脫離美術課堂教學,我想我們應該允許有些「亂」。
三、美術課堂的導入
一堂課能否成功,好的導入是關鍵。平淡無奇的開頭不可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就不可能把學生引入最佳狀態去積極參與教學雙邊活動,不可能將學生被動的「要我學」變為主動的「我要學」。每節課新穎的引言、巧妙的導語、生動的開頭,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啟迪學生思維、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環境的重要手段。好的課堂教學導入法,既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起到承上啟下、創設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引發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責任感的作用。教學中我做了以下嘗試:
(一)談話導入:如在學習小學美術教材(人美版)第四冊《假如我是巨人》一課時,我是這樣設計導言的:「同學們,上星期我們觀看了卡通片《小人國》。故事講的是海上的風浪打翻了一艘輪船,水手格列佛漂流到了一個神奇的小島,這個小島就是小人國。請你們講一講格列佛在小人國里看到了什麼?遇到了哪些奇怪的事情?你們還知道哪些有關巨人的故事?假如你是巨人會怎樣?」 學生發言後板書課題:假如我是巨人 。幾句啟發式的談話,既創設了一定的教學情境又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吸引了學生注意力,引發大膽想像,導入新課。
(二)設疑導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孕育願望,可以滋生動力。在新課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情趣,引導他們在好奇、歡樂中學習。設疑是提高學生興趣的有效途徑。如:小學美術教材(人美版)第一冊《泥巴真聽話》,我先讓學生摸一摸、猜一猜,紙下蓋的是什麼?設疑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再引導學生用手觸摸感覺三種不同干濕的泥材,感受其不同的質感和量感,喚起學生參與本課學習活動的興趣。
(三)情趣導入:如:小學美術教材(人美版)第二冊《童話城堡》,我是以情趣與實用相結合,以城堡的居住者為構思的立足點設計導入的。例:同學們看老師手中拿的是哪個童話故事中的人物呀?(白雪公主)誰能簡單的講一下她的故事?(學生講故事,教師給予肯定和表揚)誰還能將自己喜愛的玩具介紹給大家(包括名字、玩具角色的來歷、對他的美好祝願等)。讓學生面對這些角色,賦予情趣和情節,為他們設計適用的城堡。這樣以來童話的意味更濃了,同學們設計城堡的干勁也更大了。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不管選擇什麼樣的教學方法,都應當:從學生角度出發,以學生為教學主體;讓學生聽得懂,感興趣;只有這樣美術課堂教學才會有生機,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⑸ 如何在小學美術課堂開展有效的評價
小學美術教學如何進行有效評價
內容摘要:在學校教育教學中,學生評價決定著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情感,決定著教師對待學生的舉止言行,決定著教師對待學生的考察方式。在美術教學中學習評價是對美術學習效果的價值判斷,是激勵學生學習,改進教師教學的手段,是美術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而如何進行有效評價也是我們值得探討的課題。
關鍵詞:評價、有效、評價方法
在平常的小學美術教學中,面對學生的表現,美術老師們經常給予的評價是:「你說得很好」、「想得不錯」、「畫得太好啦」;針對學生的美術作業,大多數教師的做法是憑主觀印象在下課前匆匆判個「優」「良」等級,或打個分數。偶爾指出幾個畫得好的同學,希望大家向他們學習,沒有受到表揚的同學頓感失落。一節美術課就這樣結束了,學生們興味索然。
那問題的症結在哪兒?——不是教師的專業能力,也不是學生的學習態度,而是單調的「一人評價、一次評價、一個標准評價」課堂教學評價。
《美術課程標准》在論述美術作業評價時指出:「要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和發展,並使學生明確需要克服的的弱點與發展方向。」具體的說:對學生美術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掌握美術知識、技能的情況,更要重視對學生美術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強化評價的診斷、發展功能以及內在激勵作用,弱化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那麼美術課程中該怎樣去實施有效的評價,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學生自我評價方面
在評價的過程中,不光是老師作出正確的評價,更要讓學生全面的參與進來,讓學生自己來發現美,讓他們發現自己作業中的優點和缺點,讓學生感受成功帶來的喜悅,對自己的缺點也要正確對待,使自己的作品更加的完善,培養學生不斷進取的精神,美術涵養得到不斷的發展。在課內課外多開展自評、互評和評價小組,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也能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這樣的評價更有說服力。讓每個學生能夠自主地發揮能動性,盡可能的提高自己的創造力。總之,多鼓勵,少指責;多贊揚,少批評,讓學生認識到他們想像創造的成果能夠得到別人的承認和肯定,以此來培養他們健康向上的創新心理品質。以下是我嘗試的幾種自我評價法,與大家一起分享:
1、自主評價法
兒童的內心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他們往往愛把自己的情感、認識毫不保留地傾瀉於紙上,有時老師們不一定能看懂、理解他們的作品,甚至無法評高低。所以,練習完成後老師們可讓學生把作品張貼在作業展示台上,然後提出「三問」:a、「你覺得誰的作品最吸引你?為什麼?」b、「你是怎麼想才畫出來的?」c、「你覺得今天又有了哪些收獲?」。第一個問題是讓學生自己做老師,從自己的角度去分析、評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提高了他們對美的鑒賞能力。第二個問題是提供給相對「差」的學生,讓他進行自我評價,說說自己為什麼喜歡這樣去表現。(說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以便教師能夠了解他繪畫時的心理過程,使作品的客觀評價闡發出深刻的內涵,為學生的人格發展奠定基礎)。第三個問題是引導全體學生進行知識小結和行為反思,大都指向能力與情感,如:認真聽講、積極與他人合作、發言有創意、工具准備齊全等。通過學生積極的參與,學生可認識自己的價值。這樣就減少了我們美術評價的盲目性、主觀性和隨意性,使教學有了一定的指向性。
2、自己打分和小組打分
這種相互給作業打分的評價方法學生也是很感興趣的。就是學生在完成的作業上首先給自己打分。可以給自己打100分,但要說出打100分的理由。然後,小組內或班級內展開相互打分,都要說出給別人打分的理由。其實,在這里,打多少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講一講、說一說、評一評,培養他們善於發現自己和別人身上優點及不足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3、「推銷員」與「訂貨單」
作為美術教師,常常會碰到評價學生的手工類作品,那這類作品如何評價更有效呢?我常常會採用舉辦一個「展銷會」的方式,效果還不錯。就是在「展銷會」上,請每個同學或小組代表講述自己作品的優點(自評),並「推銷」自己的作品(訓練口頭表達能力和自我表現意識);然後,老師發給每人一張「訂貨單」,請同學們參觀、訂貨。得到「訂貨單」最多者,就獲得了成功。最後,讓成功者談談自己成功的秘訣,與大家一起分享。
二、老師在美術活動表現方面給予的評價
傳統的美術教學評價,只是教師對作業的批改,評價方式顯得單一、無趣。當教師把作業發下去後,看到的是優、良、合格等簡單的評價方式,漸漸的學生對你的評價失去了興趣。美術作業不能像語文、數學一樣簡單分出對和錯,所以說我們的評價不能如此簡單。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富有想像力的思想要及時地加以肯定,做好正確的引導。多鼓勵,多表揚,給學生充分的自信,使他們能大膽的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別忘了,課堂的主體是學生,而不是老師。是學生展示自己的舞台。美術作業展示的是每一個學生不同的個性,美術作品評價沒有統一的標准,應該尊重不同學生的學習差異,個性差異。針對不同的學生應有不同的評價標准,在學生達到基本要求的同時使學生獲得各自個性特色的發展。我們所要培養的是具有創新精神,富有個性的學生。下面來介紹幾種課堂活動中比較有效的方法:
1、分層評價法
新課程下的評價關注學生的需求、愛好、發展速度和發展軌跡,發展的目標具有一定的個體性。所以教師們要依據學生的不同特點,依據學生的不同需要,正確判斷其發展潛力和方向,為每個學生提出適合其發展的、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和評價標准。在平常的教學實踐中可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嘗試採用分層評價,效果會較好:對優等生的見解獨到,運用「標新式」評價,表揚他「有新意」;對中等生的一般見解,運用「肯定式」評價,鼓勵他「解答正確」;對學困生的見解有誤,運用「移情式」評價,以贊許的目光,寬容的微笑,親切的動作,傳遞「你有進步」的信息,多用大拇指,少用小拇指,讓每個學生在自己的跑道上不斷前進。
2、語言評價法
在學生課堂繪畫製作時,應採取「先肯定後指正」的評價方法,此法從兒童心理學出發,使學生樂意接受。「你的人物造型畫得真不錯,沒有多少人能比得上,但如果給他加些笑容,將會吸引更多的觀眾。」「你畫的這個小朋友真讓人喜歡,如果在他身邊再添些其它的小夥伴,他會很開心的,你喜歡許多小朋友們跟你玩嗎?」「啊呀,你的手真巧,這個小公雞是你做的嗎?你真棒,想想看,要是給大公雞穿上花衣裳,它一定會很感謝你的。」「通過你的畫面,同學們都知道你動了許多腦筋,你如果能把畫處理得干凈一些,你就是他們學習的榜樣。」讓鼓勵點亮孩子們的自信,讓點撥啟迪智慧,使師者真正成為了孩子們學習的引導者。
三、學生美術作業評價
美術作業的評價方式應是多種多樣,不同層面的。美術作業的評價主要是為了使學生發現繪畫中出現的錯誤和不足,然後得以改正。我們的評價不是對學生的畫作出簡單的評判和鑒定,這不是美術老師的職責,到象是美術評論家了。我們的評價首先應對學生的勞動成果給予充分的肯定,要讓學生有自信,充分利用好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挖掘出每一位學生對畫畫的潛力。對於學生有獨創性、有創意思維的作業要給以及時表揚和肯定。作為一為美術老師,首先,不要以專業的目光來要求學生,以畫的像不像和技法作為單一的評價,如果是這樣的要求,那麼我想學生肯定無法使您滿意,最後學生僅有的自信和天真就會被你磨滅了,原本小朋友都是比較喜歡畫畫的,使他們失去對畫畫的興趣。其次,對學生的作業不能做出簡單的評價,應該讓學生知道自己的作品為什麼得到這樣的評價,優點在哪裡,缺點在哪裡,怎樣在今後的作業中改善。使學生不斷的進步,不斷的提高,那麼我們的教學評價也有了意義。再次,也不能一味的表示肯定,一味的鼓勵。美術作業的評價是對學生學習的肯定,課程改革綱要標舉「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這一價值目標,每個學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點、學習類型和發展方向的潛在人才,教師就應當選擇相宜、多樣的評價方法。不妨可以試試下面的這些方法:
1、實物評價法
當一種評價方式實行一段時間後,學生們往往會失去剛開始的熱情,使評價失去吸引力。所以,作為教師,就必須要及時更換評價方式,以適應兒童好奇、喜歡新事物的心理,再次激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有時「優」「良」等級制符號用多了,學生對此會麻木。於是,在作業的評價上可換用實物來展示評價。可以用印章和一些剪、畫出來的小東西來表示,如:印朵小紅花表示你的畫真美,粘個大拇指表示你真棒,畫面飄拂的小紅旗表示你要加油。誇張、有趣的實物,不僅學生看著喜愛,而且還體現了美術課的特點。有時還可貼學生中流行的一些小飾物。這樣一來,學生相互攀比著比以往學得更有興趣,畫得更認真了。
2、符號評價法
曾經在學生中徵求意見:「你們願意老師用什麼方法來批改美術作業?」,討論後達成協議:採用特定的符號進行暗示(如:○代表顏色,☆代表構圖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在畫面的背面畫上色彩或構圖符號,標明滿意、較滿意、不夠滿意等,一次評價不滿意還可取回再修改再評價。這種動態式的作業批改方法,注重了學生的自我評價,使學生做作業的熱情高漲,經常有學生找老師對作業進行多次批改。
3、評語評價法
如果說符號是評價的一種手段,那麼評語是激勵學生學習的動力。在期末綜合評定學生作業時,老師們可採取評語與學生學習感受有機結合的方法:老師的評語則是對學生階段性學習的一種肯定和總結;學生的學習感受是對個人階段性學習的回顧與希望,也是對老師教學的一種要求和檢驗。
4、無級評價法
「無級評價法」的基本要點如下:
第一,取消用分數或等第來評價學生的做法,代之以「達到」、「稍欠」、「須努力」等暗示性的評價語言,使學生能從作業的各個要求的判斷中得到啟發,明確自己的薄弱之處,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既要引導學生橫向比較,又要引導學生縱向比較,即自己和自己比,現在和過去比,啟發學生回顧過去,找到前進的方向和動力。
第二,以已之長補已之短。 「無級評價法」的做法之二就是讓學生的特長也能在評價中有一席之地,既然是「無級」的,就可打破年級、繪畫、設計、手工等類別的限制,鼓勵學生在某一方面「冒尖」,而在另一方面則允許表現平平。
第三,為學生提供多次機會,只要學生自己願意,可以反復申請進行評價,直到學生自己覺得滿意為止。這樣多次評價一次作業,既有利於學生養成改錯的多習慣,又能盡可能地讓更多的學生體驗成功。
總而言之,正確有效的美術的評價,有助於學生美術作業的提高,有助於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有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作為老師,我們要不斷的完善教學評價。當然,實施任何形式的評價方式,都不可能兼顧到每一個學生的不同方面,達到理想化的層面,這還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去和完善。但只要我們遵循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人格完善」的新課程改革精神來做,我們的美術評價就能健康地引導人,完美人,成就人。讓我們的師生們在美術課堂中教得生動、學得主動、練得靈動、評得感動吧。
⑹ 淺談如何在小學美術課堂中以『美』育人
一、引導發現,形成品德
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大多有被嬌慣和自我等壞習慣,他們疲於應付繁瑣的課業、琳琅滿目的學習班,每天處在疲憊奔波的路上。陪伴他們的是手機、游戲機等快餐式的生活方式。盡管每天穿梭在繁華的鬧市,每天精彩紛呈,可往往在這貌似熟悉的環境,他們缺乏真實細膩的體會和感受,對身邊的人和動物等缺乏情感交流。快節奏的行蹤,根本容不下心來靜觀和細品。
所以,有一次,在5年級的課堂上我布置學生畫命題的作品《上學路上》。我給出這個題目時,開始孩子們都有點懵,覺得沒有什麼好畫,又或者思維大多停留在人背著書包進校門的一刻,其他想不出內容。我讓大家小組交流一下上學路上的見聞,找出一個有趣的場景來描述一下路上所見所感,引導孩子們到思維的發源地(自然界)去。後來,我在課堂上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先給他們梳理一下關系。例1(上學路上):我——(父母開車送回學校路上)爸爸為了送我提前上班——車上關懷叮囑——下車父母幫我整理衣服書包——體會父母的愛。例2(上學路上):我——(自己上學的路上)路上碰上同學——打招呼問候——有說有笑結伴而行——鳥語花香——體會同學之情。
繪畫是孩子通往認識邏輯、發展世界審美觀,反映出感知、思維及審美評價的個人特徵之有效手段,是發展學生感受美,培養良好道德情操的好媒介。而美術課堂,正是行使這有效途徑的好溫室。
二、賦予能力,培養情懷
我在教學中經常遇到這樣的學生:當學生在發作業紙或用紙畫畫的過程中,偶爾不小心把紙弄開了一個小口,他會馬上就要求老師換掉這張紙,盡管那完全不影響他的作業和美觀;又或者在作業的時候不小心畫錯了一條線,他們也馬上要求老師換紙。感覺他們的眼裡容不下缺陷。發現了這個情況,我決定在課堂上通過一些美術課程進行情感上的引導和梳理,幫助他們提高對缺陷美的認知。課堂上我及時找來了一幅名作《斷臂的維納斯》,對這一經典的著名古希臘大理石雕像進行欣賞,通過分析對比,讓學生感知殘缺美的奧秘之處;此外,我還會通過舉辦利用廢舊物品進行製作藝術品大賽、利用過年廢棄的利是封進行手工環保創意大賽的活動,激發孩子去創造美、表現美,美化生活的願望。還引導孩子把畫紙上畫錯的線條變成新事物,激發他們的創意思維,開拓大腦空間。
我們的目的就是通過美術課堂,讓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同時,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為、學習習慣。
三、引導行為,善行正德
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能養成的,而是貫穿在日常的細節當中長期付諸實際行動。
作為教師,從小培養好孩子的學習和行為習慣更是具有深遠的意義。
美術課堂上無論是手工設計應用類型的課型,抑或是繪畫創造表現類型的課型,都能體現孩子的行為習慣。特別是需要用到剪刀、紙屑等工具的課。我們有時候會碰到這樣的聽課:講台的教師精心打造的一堂公開課,繪聲繪色,學生准備充分,回答問題對答如流,最後的作業呈現在老師的步步為營的策劃中閃亮登場;鈴聲剛落,下課了,孩子退去,課室桌面和地下狼藉一片,學生作業剩下的紙屑滿地、滿桌都是,老師們在孩子走後,忙著收拾攤子。這樣的場景,往往讓我們很是感慨,是我們老師在常規課堂中沒有抓好學生的良好學習和行為習慣,沒有讓他們養成良好品行。美的課堂卻讓滿地垃圾反省我們的「育」是否到位!
美術課堂不只是授予學生知識技能,不只是培養學生感受藝術之美的教育溫床,它更是通過藝術之美的培育達到品行美,內在美的有效媒介,真正讓孩子內外兼備,善行正德,真正達到「美」和「育」。
⑺ 如何提高小學美術課堂趣味性教學
新的小學美術新課程標准按學習方式把美術課程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大學習領域。美術教師如何在新的課程改革中,讓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魅力呢?筆者認為,只有不斷創新的美術教育,才能展現美術學科的獨特魅力。給學生一片自由的想像空間,最大潛力地挖屈他們內心世界的藝術美,進而來培養學生的藝術綜合能力。 一、教學方法要靈活,與生活並行,課堂中感受與眾不同的快樂 聽過許多特色的展示課,課堂表面的熱鬧非凡、花枝招展,難道這就代表了讓學生體會到美術課的快樂嗎?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趣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所以,我們在知識的傳授中應該充分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高興還是冷漠呆滯,對學習的態度是越來越積極還是越來越消極,對學習的信心是越來越強還是越來越弱,這種關注應有機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去。更要關注學生在師生互動、自主學習、同伴合作中的行為表現、參與熱情、情感體驗和探究、思考的過程,不能拘泥於教材。教學有法,亦無定法,貴在創造,妙在靈活。對於外來經驗,教師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借鑒、運用、發展。對不同的教材可採用不用的方法,讓學生對教師的教法常有一種新鮮感,以引起學生求知的興趣,讓美術課更接近生活。 二、鼓勵、引導學生創作方法要多變 感受與眾不同的快樂創造性思維訓練能有效地開拓和更新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具有明顯的效用性,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為美術課堂練習注入了新的活水。低年級學生較側重聯想訓練法。方式一:圖形聯想訓練。教師在宣紙上用各種顏色暈染形成肌理效果,讓學生展開想像,說說紙上變出了什麼?有的學生說變成島嶼,有的說變成老鷹、鹿角還可以利用圖形讓學生進行大膽想像:如白色的背景上畫上幾個五彩的小圓圈,由此讓學生展開聯想:由這張畫你會想到什麼?有的學生說:天空上放飛熱氣球;有的學生認為,這是綠色的海洋里魚娃娃們吐的小水泡這樣,讓學生展開聯想的翅膀,盡情想像,去享受圖形的變化帶來的快樂。方式二:添畫聯想訓練。教師提供一些不完整的線條或圖形,讓孩子們大膽地進行聯想添畫、補充畫面,比比誰完成的作品更生動、更有創意。小學生正處於思維活躍的年齡階段,他們有豐富的想像力,能想到成人不能想到的東西,如奇形怪狀的建築、五顏六色的天空、漂亮的精靈等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的事物或沒有見過的東西,他們的這種創造能力是不可多得的。現代社會正需要這種不拘於格的創造意識,需要孩子們把想像運用到創造上,而美術被公認為是培養創造力最具成效的課程之一。 三、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在活躍的氛圍中體會美術學習的樂趣 在玩的過程中享受快樂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師要積極鼓勵孩子進行探索性玩耍,創造玩的條件,使其享受玩帶來的快樂,將枯燥的知識轉變為有趣的游戲,如智力搶答、講故事、變魔術等。在書中看到一位老師的《色彩的世界》一課是這樣導入的:課前,教師在桌前放了一杯無色的水,調動了孩子們的好奇心,教師以魔術師劉謙的形象出現,攪動杯中的無色水,誰知水在老師的攪動下慢慢散開變出很多種顏色,讓學生初步體驗色彩變化。像這樣的導入,提高了學生的興趣,豐富了他們的想像力,讓他們感到無比快樂,從而使我們的教學目的得以實現。除此之外,在學生藝術創作的實踐中,我們還可以換換環境來教美術,而不一定讓孩子僅僅在教室這個單一的環境中創作。教師可以引導性的,讓他們自發地組織、設計、分工、討論,可以在音樂室、實驗室、操場上、校園里,有條件的甚至可以到學校附近的鄉間或小溪邊,讓孩子們在生活中尋找美術、參與美術活動,讓學生走進美術,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享受美術的快樂,表達個人的情智,獲得審美體驗。 四、美術教學中材料利用的多樣化, 嘗試多角度的個性組合小學生興趣的穩定性較差,如果提供的工具材料是單一的、固定的,久而久之,會使他們感到乏味,降低學習積極性。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不斷改變拓展工具材料的新鮮性和獨特性,引發學生興趣。要積極引導學生善於發現生活中可利用的材料,引導孩子從多角度去聯想和製作,逐步養成從多思路創作作品的好習慣。如學習《裝飾畫》一課,有的學生帶來了麥桿、稻草、麻繩、鵝卵石,有的帶來了匾、貝殼,紐扣、啤酒瓶,有的還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花瓣、花生殼、廢紙板通過粘貼製作,一個個別具風格的裝飾畫就這樣誕生了。又如第五冊《植物籽粒拼圖》的教學,提早讓學生收集各種植物籽,包括小的飾品(紐扣、珠子等)。在教學中,學生就可以自由地去粘貼圖片,獲得學習的樂趣。 在平時的教學中,還要引導學生善於選用生活中的廢棄材料,增強變廢為新的創新意識,如把生活中常見的廢紙板製作成個性化的鏡框、小畫夾等手工作品;並且還可以啟發孩子多角度地去思考利用這張廢紙板,如用彩繪的形式、水粉畫裝飾的形式、線描的形式。 作為新課程下的美術教師,應該注重所學知識的滾動性,培養孩子把書本知識用活的意識,把課堂上的知識延伸到課外。如上《植物寫生》這堂寫生課時,發給孩子不同的植物種子寶寶,讓孩子們當一回農民伯伯,體驗植物寶寶生長的樂趣,並且要求孩子們把每個階段植物的不同變化描繪下來。 這就是生活中的美術,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又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了體驗和感悟,在體驗感悟中又發展了新的情感、能力和覺悟。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要讓創新的火花在課堂中不斷地閃現,讓我們的美術教學永遠充滿生機與活力,讓孩子們盡情地享受著美術帶來的魅力,這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 五、利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通過教學實踐,我認為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化後的課堂教學對學校開展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讓學生直觀地感覺教材,有利於重、難點的突破。學生們喜歡活動的畫面,有趣的情節。而多媒體的直觀具體、變換靈活,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正符合學生的要求,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認知結構和生活經驗,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想像力,在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這種學習方式就需要老師充分相信學生,大膽放手,讓學生憑借自身的感受、觀察、思考、體驗、發現、討論、搜集、嘗試、反思等學習完成學習目標。把思維和表現的空間交給學生,讓學生擺脫教師和課本的思維圈子,在美術的天地里展開聯想的翅膀。 六、教師現場示範的時機選擇 教師課堂示範的內容與形式有了恰當的安排,示範的時機就顯得極為重要了。同樣的內容、同樣的形式,示範的時機不對,仍然會阻礙學生想像力、創造力的培養。曾在書上看過一位教師上《夢中的我》,開始用動畫導入,引出夢的話題,然後引導學生追憶夢中的我,最後指導學生描繪夢中的我。經過前兩個環節的引導、挖掘,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極大的拓展,他們爭先恐後地用語言、動作來描述自己夢中的情景,想像如小鳥一樣在藍天上自由自在飛翔。到第三個環節指導學生描繪夢中的我時教師:老師昨天做了一個有趣的夢,說給你們聽聽,好嗎?(教師講述自己的夢,同時出示描繪夢的范畫,引導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要實現夢想必須持之以恆地努力。)教師引導學生評析范畫,指導學生描繪夢中的我。很顯然,這節課學生的作品全是教師的夢。 美術課堂中教師示範時機往往是因課而異的。如曾看過一位低年級教師這樣示範:老師最喜歡多啦A夢了(在黑板上畫出多啦A夢),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領嗎?你還想賦予它一些更加神奇的本領嗎?生1:成為大廚師。師:好,老師給它帶上廚師帽。(教師示範:畫上帽子)生2:成為歌手。師:不錯的想法。誰願意幫多啦A夢手上畫個話筒呢?(學生畫,教師幫助修改)生3:成為超人。師:這個想法太棒了。你會給多啦A夢穿上超人的斗篷嗎?(學生畫)這里的教師示範猶如一根導火索,點燃了學生技能與情感的火焰,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教師在課堂現場示範是最直接、最具體、最直觀、極有效的教學方法。如教學中國畫時,對墨色濃淡的調配、用筆用墨的方法、色彩的配置、干濕的銜接等等,教師在課堂上親自揮筆做具體詳細的示範指導,學生目睹了作畫的關鍵,則心領神會。學生在練習中還會不時提出作畫的種種問題,教師均當場示範,其效果遠遠超過任何口頭上的解答方法。 教師不可能在所有需要示範的教學環節中都現場作畫,這就需要課前准備好恰當的范畫作品,有效地啟發、引導學生學習。如:教學命題畫、想像畫或設計創作時,為了打開學生的創作思路,可以事先准備相關的范畫,並將創作的體驗、構思的方法及技法講授給學生,從而引導學生由此及彼、觸類旁通,逐步學會創作和設計的方法。不僅展示了多幅美觀的構圖范畫,還可展示幾幅構圖不恰當的范畫,多幅相比,逐步淘汰,最後剩下最完美的一幅。這種比較式示範,一方面向學生揭示了一些容易走的彎路和常犯的錯誤,另一方面,在比較中使學生對美術作品鑒別有明確的認識,提高學生藝術鑒賞水平。 總之, 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美術教學的教學方法有多種多樣,只要我們認真地把握好學生心理特點、教學內容的側重點、教學過程的創新性, 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機會,讓學生通過手腦並用的探究活動體驗學習的樂趣,培養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施過程中要深入滲透新的課程理念和目標意識,善於總結經驗,汲取教訓,揚長避短,勇於創新,才能不斷改進和完善美術教學,提升美術教學的魅力。讓創新的火花在課堂中不斷地閃現,讓我們的美術教學永遠充滿生機與活力,讓孩子們盡情地享受著美術帶來的樂趣,這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 [1]相毅敏.新課程教學設計美術義務教育段[M]. 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1. [2]謝正斌著.你會教孩子嗎.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7. [3]陳忠進.美術培訓的教學方法之我見[J].引進與咨詢,2005,4.
⑻ 如何在小學美術課堂開發主觀能動性
一、 讓學生盡可能去「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看」就是讓學生觀看、觀察,給充足的時間去觀察,通過「看」獲得「發現」,在此基礎上去主動學習知識。美術是視覺藝術,所以在美術教學中,我經常出示一些相關的大師作品或同齡孩子的作品給學生欣賞。這樣不僅讓學生有一個感性認識,同時使學生從中得到美的熏陶。美術教學是一種直觀的形象教學,重在培養孩子的視覺美感,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尋找一種特殊的,開放的觀察和解讀世界的角度,讓他們以個性獨特的來描繪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我們要充分發揮美術教學這特有的魅力。上課時,利用直觀教具導入和直觀演示等形式,我在講《紅色的畫》這課教學時,從欣賞感知入手,先欣賞中國作品和外國作品,再通過學生的觀察在進行討論得出紅色的畫——以紅色為主畫的畫,然後讓學生進行辨別哪幅是紅色的畫,其實這是自我探究的過程,最後我又選擇貼近學生年齡特點的童話故事插圖和小朋友的畫,引起學生共鳴。學生在欣賞作品的同時,自然地認識到:紅色的畫就是以紅顏色為主調的畫。讓學生觀看,不僅提高孩子視覺對美的感受能力,還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高漲的情緒和作畫的強烈慾望,從中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讓學生觀看教師示範是美術教學中最常見的一種直觀教學方法,它是教師通過形象的作畫演示,使學生了解作畫的步驟、要領和方法。因此,美術教學中的教師示範,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必要的直觀感受,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美術的效率。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展示出構圖、色彩搭配和諧優美的畫面,更應該展示各種不和諧,不優美的畫,這兩種畫放在一起相互比較,使學生通過對比,對兩幅畫給人帶來的兩種截然不同感受,學生會很明確的知道那一幅畫美,而且印象深刻。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電教媒體作為信息的載體,在教育目標與教育內容實踐的操作中搭上橋梁。運用多媒體的我們可以聲形並茂,色彩艷麗,生動直觀,吸引學生的視覺、聽覺,讓學生留戀、嚮往,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讓學生盡可能去「想」,培養學生的提出和解決問題的意識
問題意識是指學生在認知活動中意識到一些難以解決的、疑惑的實際問題或理論問題時產生的一種懷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狀態。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的前提必須要讓學生動腦想,想出自己不解的問題,想出解決的方法。我在美術課堂上努力給學生創設暢所欲言的自由空間,真正做到了課堂教學氛圍和諧、民主,給學生一片自主探究的藍天。學生通過語言表達出來,讓老師更加清楚的了解學生是怎麼想的、在美術課堂上要多給學生創設機會,可以由教師直接提出探究學習的問題,也可以由學生提出,然後,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大家共同參與探究學習,共同進步,進行有高度探究性的學習活動。使學生真正地捲入到探究美術知識、技能的過程,就會提出這樣那樣的問題。通過這樣的教學過程來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在學生的思維活動、認知活動和創造活動中佔有重要地位,這種心理狀態可以驅使學生積極思維,不斷提出問題和積極解決問題,有利於學生良好的個性發展,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因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美術教育中重要的教學任務。探究性學習主要是圍繞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來組織學習活動的。問題意識,是探究性學習的精髓。在教學中,積極教給學生學會提問的技能,引導學生學會從相關事物中找差異性、不相關事物中找相關性。 比如,在教學內容的關鍵處設問、在飽含豐富智力因素與思想教育因素的知識處設問、在同伴認識矛盾的焦點處設問、在美術技巧的運用上設問等等。
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提問或回答持有正確的態度,讓學生嘗到探究的成果,盡可能地給予學生成功的體驗和愉悅,才能激起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才能引發學生求知、探究、創作的慾望。
三、讓學生盡可能地動手「畫」,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
探究性學習不僅體現在思維和語言上,還體現在動手上。美術學科尤其如此。美術課探究結果的表達以作品展示為主,學生的思維通過語言來表達,更通過動手操作的作品來表現。學生自己動手畫的過程,實際上也包含了思維與探究的過程。我在教學中,無論繪畫課,還是手工課,甚至欣賞課都讓學生既動手又動腦,激活學生的多種感覺器官。所以,探究性學習所達到的目的是手腦並用,協調發展的結果。只有動手又動腦,學生才能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學生通過親眼去看、去體驗、去想像,從不同的觀察角度和思考層面把自己所獲得的信息畫下來、描繪出來,使學生在課堂上更好地將手和大腦都動起來。
《美術課程標准》強調要「積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有自主、開放、體驗為主要特徵「探究性學習」是對傳統學習方式的一種突破。它打破了傳統學習方式重結果輕過程,重接受輕體驗的局面。探究性學習是一種使學生自行發現問題並掌握認識從而進行獨立創造的一種方法。它特別強調學生自己去發現和創造。探究性學習方式能使學生保持對學習的興趣,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同時,能關注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過程,增進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建立起既靈活又扎實的知識結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同樣讓我們感到學生自主、探索、創造的意識和能力發展不夠,以技能技法傳授為重、以教材內容教學為本、以教師直接講授為主,在一定程度上脫離學生的生活經驗,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探究學習中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探究意識,從而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革除現行課堂教學中的弊端,以適應培養高素質人才和時代的需要,是改革小學美術教學的一個十分迫切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