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研修總結
課前准備充分,是教師形成教學最佳心態的重要條件,這也是教師獲得課版堂教學自信心權的基礎。其次,進行教學要投入。教師一旦走上講台,就要純凈雜念,快速進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用教學激情去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用教學藝術去煥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得體地運用手勢、動作、表情、神態等體態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感染學生的情緒,與學生一道分享數學知識高尚的情趣。
㈡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課題小結
長期以來,我們的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居低不高,其中重要的原因在於 教學觀念的滯後、教學目標模糊化、教學方法和手段單調、課堂結構不合理、 訓練 瑣碎機械 化,使 學生處於被動接受的狀態。因此,當前改進小學數學教學必須切實加強 以上各方面的改進 。正如《數學教學大綱》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的數學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主動地獲得知識,形成能力,避免煩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針對 小學 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小學數學的學科特點,以國家新課程標准為參照,我們 從 教學觀念、數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課堂結構、基本訓練等, 探索適應小學學生學習的活動式課堂教學的一些具體操作策略,從而促進學生個性和諧發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
隨著對新教育理念的不斷學習和對按新課程標准編寫的新教材的使用, 我們認為 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法,使用新的教學手段,是用好新教材的迫切要求。經過幾年的課改實踐,我 們 感覺自己的角色和教學策略與以前比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通過認真執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數學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下面就 小學 數學新課改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研究方法 談談自己的幾點感觸。
一、教學觀念現代化
實踐證明:教學觀念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教學觀念不解決,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學方法,使用起來也會「走樣」。傳統的教學觀認為:教學就是教師教,學生學,教師講,把學生當作消極、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容器。現代的教學觀認為:教學就是教師有效、合理地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學好,學得主動、生動活潑。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建立符合現代教學觀的嶄新體系,努力做到「五個轉變」和確立「四種教學觀」。「五個轉變」是指:①由單純的「應試教育」轉變為全面的素質教育:②由「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轉變為啟發式的教學方法:③由局限於課堂的封閉教學轉變為課堂內外相結合的開放性教學;④由單純傳授知識的教學轉變為既傳授知識,又發展能力的教學;⑤由教學方法的「一刀切」轉變為因材施教。「四種教學觀」是指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確立如下四種觀念:①整體觀。即是用整體觀點指導課堂教學,從整體上進行數學教學改革,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中各種因素(教師、學生、教材等)的積極性,使它合理組合,和諧發展,實現課堂教學整體優化;②重學觀。就是要求教者重視學法指導,積極地把「教」的過程轉化為「學」的過程:③發展觀。不但要引導學生有效地學習,更重要的要培養能力,發展智力;④愉快觀。要把愉快因素帶進課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獲取知識。
二、數學目標明確化
教學目標是教學大綱的具體化,是教材所包含的知識因素和能力訓練的具體要求,是評估教學質量的依據。教學目標決定著教學活動的方向,決定著教學內容、方法、途徑的選擇,決定著教學效率的提高。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如果目標制定明確,便能發揮如下功能:對指引師生的教與學,有定向功能;對教改程序的有效進行,有控制功能;對知識與能力的雙向發展,有協調功能:對減輕學生因題海戰術而盲目訓練所造成的負擔,有效率功能:對教改工作的科學評價和管理,有競爭功能;對統一標准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有穩定功能。由此可見,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就應制定完整、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注意根據教材內容定出基礎知識、基本能力、思想感情教育等項的達標要求。例如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可制定如下教學目標:①基礎知識方面:結合直觀圖形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認識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掌握分數的讀法和寫法;
②基本能力方面:能應用分數表示圖形里的陰影部分,能在圖中畫出陰影部分來表示分數,在數線上標出一定的分數:③思想情感教育方面:培養起學生學數學的興趣、自覺性和克服困難的意志。並且把這些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各項要求組成一個整體,做到在教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能力,發展智力。這樣就能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思想情感教育三個方面得到協調發展,全西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方法科學化
教學方法是師生為達到教學目的、實現教學目標而相互結合的活動方式,其中包括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而學生的學法實際上是教師指導下的學習方法。教法制約學法,並給課堂教學效率帶來重要影響。因此,教師選擇教學方法要科學、合理,注意體現如下四個原則:啟發性原則、生動性原則、自主性原則和因材施教原則。啟發性原則是指方法要善於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啟發學生積極思維;生動性原則是指方法要富有藝術性,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自主性原則是指方法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材施教原則是指方法要處理好全體和個別的關系。課堂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不同的內容、不同的課型,教法就不同。目前,一節課中只採用一種教法的極少,同時單一地運用某一教法,也不利於學生智能的發展。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將各種教法進行最佳組合,做到靈活多樣、富有情趣,具有實效,並能體現時代的特點和教者的風格。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方法科學化,提高教學效率。
四、教學手段多樣化
教學手段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措施。傳統的數學教學,從概念到概念,教師單靠粉筆和黑板講解,勢必影響大面積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素質提高。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注意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多媒體教學體現了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因為它合理地繼承了傳統的教學媒體(如課本、教師課堂語言、板書、卡片、小黑板等),恰當地引進了現代化教學媒體(如幻燈、投影、錄音、電視、磁性黑板、電腦圖象等),使二者綜合設計、有機結合,既能准確地傳導信息,又能及時地反饋調節,構成優化組合的媒體群。這樣能使生視、聽觸角同時並用,吸收率高,獲得的知識靈活、扎實,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五、課堂結構高效化
現代教學論認為:應變「教」的課堂結構為「學」的課堂結構,變課堂為學堂。·據報載,美國中小學校的許多教師每節課只講lO分鍾,剩下的時間讓學生相互交流、提問、消化,教師引導、釋疑、解惑。無獨有偶,國內已有很多學校要求教師一節課最多隻講l5分鍾,其餘的時間讓學生「自由選擇」,教學效果也很不錯。不同的課型有各自的基本結構模式,同一課型的結構模式,也會因教學指導思想的不同、客觀教學條件的變化而變化。課堂結構高效化並不一定是大容量、快節奏和高要求,一個有活力的、高效化的課堂結構,必須具備如下六個因素:構成一個「環環緊扣、層層入深、步步有新、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處理與學生原有的認識結構相適應: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的程度:學生當堂練習的數量和質量;課堂信息反饋暢通的程度,能否做到及時反愧及時調節;充分有效地利用課堂教學時間。
六、基本訓練序列化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一條成功的經驗是加強雙基(基礎知識教學、基本能力訓練),什麼時候加強雙基,教學質量就高;什麼時候削弱雙基,教學質量就下降。加強基本能力的訓練應注意如下問題:①首先應確定哪些是基本訓練的內容,然後根據各年級的教學要求,由淺入深地安排,形成一個符合小學數學特點和兒童特點的基本訓練序列;②訓練的時間多長,數量多少,都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來確定,以便在不增加學生學習時間的條件下,取得最好的訓練效果:③習題的編排應做到低起點、小步子、快節奏、大容量,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成功的喜悅;④應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精心選編習題。例如:為引人新課,選編知識銜接題;為鞏固概念,選編基礎變式題;為糾正差錯,選編判斷題、選擇題;為拓寬思路,選編多變、多解題,等等,從而實現訓練目標。
以上六項基本要求,體現了小學數學的學科特點,改變了傳統的教學觀念,集中了行之有效的教學經驗。實踐證明,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實施這六條基本要求,就能優化課堂教學,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
㈢ 怎樣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作為一線的數學教師,就數學課而言,我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備好課
俗話說,「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這句話同樣也適用於我們的教學,要想上好一節40分鍾的課,我們老師要花的備課時間遠遠超過40分鍾。
1.備教材
備教材, 首先要了解教材的編寫思想和編寫體系, 弄清楚教材每課內容及其之間的相互關系。在此基礎上,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等因素, 尋找教材內容和學生現實生活的結合點, 盡量引入學生經歷的生活學習實例, 把教材變「 活」, 使教材內容演變為活生生的現實生活或學習場景, 營造出輕松的興趣氛圍, 讓學生感覺到學習數學是一種生活體驗。
小學生所學的數學材料一般比較簡短, 形式單一。這要求我們在備課時盡可能把這些材料放入能耳聞目睹的情景中去, 使學生覺得一節數學課上學到的不僅有少量單詞或小段對話, 還有一些能在許多場合用得上的語言材料。據調查,小學生們普遍希望數學課上氣氛輕松, 教師授課幽默詼諧,課堂教學形式活潑、多樣。因此, 備教材時, 要先考慮模擬現實生活或學習的情況, 多創設一些學習情景, 打破教材限制,豐富學習內容; 其次, 把會話中的新詞彙或難理解的句子與學生感興趣的事情結合起來, 用靈活多變的方式引導學生用多種素材開展口語交際操練, 使他們在愉悅的氛圍中接受數學的熏陶和教育, 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2.備學生
教師要充分了解每個班的每個學生,可以通過多接觸、多談心、多融洽的手段和方式弄清每個學生的興趣動機,接受能力,理解水平,個別差異;弄清每個班的整體差異和特點,然後才能「以學論教」和「因材施教」。例如針對不同班級應有不同的教學方法,針對不同學生准備不同問題等。
3.備教法
備教法就是在進行教學設計時, 教師准備在課堂上選用什麼教法、培養學生哪些學法或學習習慣。在教學方法的准備中, 應該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方式, 要依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的總體目標, 結合教學內容, 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 通過討論、師生交流、生生交流、小組合作等方式, 吸引和組織學生積極參與, 在各種活動和游戲中, 學習和使用語言知識, 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掌握正確的發音、語調、與人交際、理解記憶等學習方法, 完成學習任務, 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同時, 要積極促進數學與其它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和聯系, 使學生的思維和想像力、審美情趣和藝術感受以及協作、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得到發展。教法採用應能促進學生用數學與他人交際, 在培養和提高學習數學興趣的過程中, 發展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 還要考慮數學興趣的培養和塑造, 如何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學習和生活之中, 讓學生在更廣泛的領域中發展數學興趣。
二、上好課,是減負提質的關鍵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但不是備好課就一定能上好課。上好課還需要學生的配合,學生的配合說到底還是在於教師,在於教師如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願意跟著你走。
1.新課的導入
都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的導入是至關重要的。導入的方法很多,游戲導入,情景導入,多媒體導入等,如在上第一節數學課時,學生還不太明白數學是怎麼一回事,我就先給他們欣賞了一首英文歌「Hello」來導入新課。英文歌曲好學易唱,而且小孩子都喜歡音樂,在愉快的氣氛中導如學習,會感到很輕松。
2.創設情境,變「要學生學」為「學生要學」
科技的日新月異,給我們的教學設備也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多媒體進入到課堂中來,我們老師可以藉助它來徹底改變一下我們的教學模式,多媒體集音,形,意於一身,且便捷,准確。以數學教學為例,我們可以把書中的單詞物體都用多媒體呈現出來,不用老師多廢唇舌,學生一看就明白。課文中的對話我們也可以用學生們喜歡的小動物配上朗文進行播放,學生會更加投入。一些難以描述的場景,我們也可以用多媒體進行呈現。
此外,我們也可以創設各種現實生活中的場景,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自創對話,這樣不但避免了教師反復講解操練的枯燥無謂,更能夠讓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從而真正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
3.課堂中的評價
小學數學教學評價的目的是通過評價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其語言能力的不斷發展,使教師獲取數學教學的反饋信息,及時反思和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不要輕易地指責批評學生,要多點寬容。在他們答對問題時,對他們進行及時的肯定與鼓勵,讓他們成功的信心日益增強。
三、作業要有針對性,要適量。
每節課都應該有當堂練習,當堂練習,可以及時反饋,使老師能及時了解到學生學習的真實情況,檢查自己的教學效果,做到及時查漏補缺。同時要科學安排作業明確要求「把學生的書包重量減下來,家庭作業量減下來,課外活動時間多起來,睡眠時間多起來。很多教師喜歡搞題海戰術,認為熟能生巧,練得越多,效果越好,其實不然。每個學生的情況不同,我們應根據每個學生的情況布置不同的作業,讓後進生可吃,中等生吃飽,優等生吃好。而且,作業的量也要控制好,不能太多,讓學生產生厭惡感。
總之,要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效率,就是要求我們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道德素養,情感素養,就要讓數學課堂充滿活力。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情感特點,達到感在人心者,莫先於情的效果。在教學時,要全身心投入到課堂中,教師的情感,態度會感染學生,教師上課要激情飽滿,讓激情走進課堂,豐富學生情感體驗,構建充滿情感的教與學。使學生真正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始終以高昂的情緒和精神振奮的心理狀態,情不自禁地進入到教學中來,讓數學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從而實現減負,提質,增效的關鍵一步。
㈣ 淺談怎樣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淺談怎樣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數學是一門基礎課程,在小學教學中,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對小學數學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時間和精力,獲取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教師應充分了解小學生的特點,了解數學這門課程的教學特點,在此基礎上運用適當的手段,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一、教師課前准備充分,明確教學目標
教師課前准備是否充分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一個完整、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必定能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那麼,科學的教學目標的制定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內容上合理地確定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通俗的講,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所以應該合理得安排一節課的信息量。對低年級和高年級的學生要進行區分,由於不同級的思維發展水平不一樣,因此相應的教學進度也要區別對待。
其次,對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也要有所區分,這樣能夠避免在教學時抓不住主要的基本內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學生容易接受的內容上多花時間從而達不到預定的教學效果。
二、將科學性和新穎性融入課堂教學
1、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
我們知道數學不僅僅是一個認識過程,它更是一種情感過程。對於這種情感教學我們要注意的是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培養學生的興趣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給學生營造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如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等等讓教師授課的內容變得新穎、有趣。比如在教學統計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水果雨」的場景——讓不同類的水果以下雨的形式呈現在屏幕上。等學生觀察以後教師可以提問:「出現了哪幾種水果?各出現了幾個?你能記住嗎?誰有好的方法來幫助大家記清楚?」著就很順利、迅速的引入了統計的內容。一方面教學內容更形象直觀了,另一方面學生也會覺得課堂更富有情趣,從而讓他們感到有學習的積極性。這種活躍的課堂氣氛無疑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㈤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向課堂要效率是我們教師一直關注並執著追求的目標。作為小學老師,由於特殊對象——小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大約為15至20分鍾。這對我們老師,特別是年輕教師來說,是一個挑戰。
一、運用數學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慾望。」數學是一門抽象性極強的學科,憑空想很難把答案想出來。那麼如何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低年級的學生處於好奇心極強的年齡,什麼都喜歡問為什麼,為此,我想,在教學中,應恰當地把握學生的好奇心,創造生動、活潑、和諧的教育氛圍,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現實世界是數學的豐富源泉,教師應該將學生的生活和數學學習結合起來,在數學教學中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發,聯系生活講數學,把生活問題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學習和理解數學,感受數學趣味和作用,體驗數學的魅力。
因此,教師要多去挖掘教材中的一些有趣因素,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徵,轉換教學方式,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二、實施有效的課堂提問,提高效率
提問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課堂提問是教師為達到某一目標、任務所採用的經常手段和行為方式。課堂提問是各科教學中教師經常用到的,按照一定的教學目的、教學要求,有計劃、有步驟地針對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只有善於探究掌握課堂提問藝術,苦心鑽研、精心設計,提出的問題才具有實際效果,實用價值,因此課堂提問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課堂提問要明確目標。
設計課堂提問要為教學目標服務,一節課的教學其整體的教學目標(理論思想、知識傳授、思維訓練、能力培養等方面),它必須圍繞教學目標而選擇恰當的提問方式,優化提問思路和過程,以及提問技巧等。
(二)課堂提問要明確教材安排體系。
即:理清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之間的內在聯系,課堂提問時注意嚴密的邏輯性和知識的系統性。從實際出發,把握新教材的重難點,合理利用增加或補充一些資源內容,提出新課標中孕育的新思想、新知識、新方法。提出問題不僅涉及到新思想、新知識、新方法,還要對原有的思想、知識、方法進行進一步的擴充。因此,課堂提問要善於理清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根據教學目的、教學要求、教學內容的容量,有機地聯系本章節、本單元、本冊、整個年級乃至整個體系的教學內容,使之有機地滲透到教育教學的課堂提問之中,問題從生活中來,又回到生活中去。
(三)課堂提問要具有開放性、探究性。
開放的課堂提問就是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積極探究知識的心理狀態,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求知慾越強的學生,就能更積極主動地去探索知識。同時還能引起全體學生的有意注意,激發濃濃的探究興趣。
正如愛因斯坦所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從新的角度去看待舊的問題,都需要有創造性的想像。」課堂環境的隨時變化,使實際的課堂提問活動表現出更多的獨特性和靈敏性。靈活的應用課堂時間進行合適的提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之發揮出最大的動能。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改倡導的主要學習方式之一,是指學生為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課堂上,有效的合作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但並不是所有的課堂都適合這種學習方式,也不是每一節課都非要採取分組合作學習方式。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任務,在課堂上把握安排小組合作學習的契機,靈活安排學習的內容,系統地組織合作學習活動,以確保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總的來說,有效率的課是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而不是去「迎合」老師的問題,學生敢於提出自己的問題,能提出有深度的問題。所以,一堂有效的課也是解決了學生問題的課。在這節課中,我們的學生能不能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如果解決了在課堂中提出的問題或者是解決了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帶出的別的問題,就是有內容的課,有效率的課,也就是充實的課,是關注學生發展的課。有效率的課應當關注學生的差異,尊重不同學生在知識、能力、興趣等方面的需要。應當有針對性地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不同類型和不同水平的題目,使學生都有機會參與教學活動,都能在學習過程中有所收獲。
㈥ 如何提高低段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淺談如何提高低段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低段年級是小學的起步階段,更是打基礎、養成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因此,提高低段年級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當前低段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造成當前低段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據本人的總結分析,認為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原因:首先,是學生年齡心理特點問題。低段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注意力保持時間比較短,很容易走神;其次,外界干擾因素多。現在學生家庭條件都很好,生活中吸引他們的東西太多了,數學課堂很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第三,學生的能力和基礎存在很大差異。現在我們學校每個班的學生都有50—60人,課堂很難照顧每個孩子,每個孩子的數學基礎也參差不齊。因此說如何提高小學低段數學課堂效率刻不容緩。
二、提高低段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幾點建議
作為低年級老師,由於特殊對象——低年級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大約為15至20分鍾。如何提高小學低段數學課堂效率更顯得尤為重要。針對小學低段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問題,本人在教學實踐中經過摸索,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一)調侃課堂紀律,以提高課堂效率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大約為15至20分鍾。一節課40分鍾,若讓學生乾巴巴地坐著聽課,學生很容易會出現注意力分散,開小差,做小動作,影響了課堂教學質量。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要針對學生的實際和教學內容適時地組織課堂紀律。
在我剛接一年級的時候,學生老是坐不好,跟他們講了很多道理,在課堂上強調「坐端正,坐端正」,但效果都不是那麼明顯。於是我跟學生說:「老師今天在第一大組發現了一隻烏龜了,你們想不想看看是什麼樣的?」學生興趣來了,於是我就示範了那個同學的坐姿,學生看了鬨堂大笑,「老師還在第五組看到一隻千年老烏龜,想知道是怎麼樣的嗎?誰來示範一下?」學生表現得非常踴躍。下一次我只要說「看一下,哪一組有烏龜」學生馬上就坐端正了,效果很好,學生又感興趣,又容易記住。
除了坐姿外,學生在課堂上還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愛做小動作,對此我也調侃了一番,當選「小動作大王」。誰如果做小動作,老師提醒你兩次,如果還是表現不好,小動作大王就由他來當,就把他名字寫在黑板上,一直到表現好為止才把名字檫掉。有時有學生當了小動作大王,可能還有其他學生會做小動作,我就對他們說:「×××大王,自己一個人在王國里太孤單了,他要招聘幾個人來給他做苦工,服侍他,看誰想去啊?」聽了以後,學生馬上就坐好了。
(二)趣味的數學知識,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慾望。」數學是一門抽象性極強的學科,為此,教師在教學中決不能採取壓罐式的教學方法,強迫學生去學習,而應恰當地把握學生好奇、好勝的心理特徵,創造生動、活潑、和諧的教育氛圍,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力求語言的通俗、有趣、簡潔、生動,盡可能地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一些有趣的教學,開展一些有趣的教學活動。
計算教學一直都是比較單調、乏味的,教師在講解一些算理時,學生還比較難懂。因此,我就在計算教學中調侃了一番,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教學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時,如20×3=( ),可以這樣說:「讓0休息一下,先算2×3=6,再讓0回來工作,把0添上去。」學生就很形象、生動地記住了演算法。為以後學生學習乘數末尾、中間有0的乘法奠定了基礎,突破了難點,而且使枯燥、乏味的計算教學增添了樂趣。
再比如在計算用豎式計算時,學生往往很容易犯這樣一個錯誤,經常會忘記把得數寫在橫式上,課堂上老是強調,還是有學生經常忘記。我就想了這么一個辦法,我對學生這樣說:「你應該按時把這個得數寫在橫式上,要不然好像有炸彈埋在這里,你如果不按時寫上去,就要爆炸的,下次誰如果忘了寫上去,老師就要給你們畫一顆炸彈了。」頓時,課堂上熱鬧非凡,學生都聽得很有興致。課後,有些學生被畫了炸彈,但下一次就很少再犯了,效果很好,甚至還有學生嫌我畫的炸彈不好看,專門給我設計了一個炸彈。經我這么調侃一番,學生不僅知識點掌握好了,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多去挖掘教材中的一些有趣因素,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徵,轉換教學方式,從學生
(三)多彩的數學課堂文化,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數學學習的過程是一個不斷遇到困難、不斷解決困難的過程,是費心勞力的過程,需要踏實、堅毅、責任感。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發、喚醒和鼓舞。」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適時地跟學生講一些道理來激勵學生。例如在課堂上經常有一些學生一段時間表現積極,過段時間又開始表現不好,學習好像是在給老師學。於是我就給學生講了一個「跑步比賽」的故事:有三個人在參加長跑比賽,比賽開始前他們都做好了准備,各自站在自己的跑道上,當槍聲響起時,我們來看一下他們的表現:第一跑道上的人是往後跑跑、停停;第二跑道上的人是在原地不動;第三跑道上的人是拚命地往前跑。我問學生:「你們喜歡哪一個人?」「不喜歡哪一個人?」學生回答說:「喜歡第三跑道上的人,不喜歡第一、第二跑道上的人。」我接著問:「為什麼?」學生就討論開來,並要求結合學習來討論。從討論中學生知道了:第一跑道上的人是不知道來學校干什麼的人,他連最基本的常識、紀律都不知道;第二跑道上的人是沒什麼進步、不努力的怎樣提高小學低段數學課堂效率正文:
人,每天都是老樣子,原地踏步,等於沒進步;第三跑道上的人是認真學習的人,不斷努力,不斷進取,往前沖。從中學生明白了道理,接著我再問學生:「第三跑道上的人比起第一、第二跑道上的人肯定辛苦、勞累,肯定會碰到很多困難,可能會跌倒,你們覺得他會怎麼做?」(會馬上站起來,繼續跑)「對,在面對困難時我們應該積極地去面對,去堅持。」經過這一形象故事的講解、討論,學生從中感受到更多的道理,比起教師直接跟他們講應該怎麼做效果要好,因為這是經過他們自己討論、總結出來的東西,印象會更加深刻。
(五)利用數學游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游戲是小學生的天性,如果能夠將數學教學與游戲緊密聯系起來,通過游戲讓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認識和理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還能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因此,在小學低段數學教學中我們老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興趣愛好,將兩者進行有機結合,提高數學教學效率。例如,根據小學生好奇心特別強,喜歡探索的特點,在學習了各種圖形之後,讓學生做操作性的數學游戲——七巧板拼圖游戲,告訴學生游戲規則,讓他們自己動手經歷拼出各種圖形,並發現蘊涵在其中的數學關系。
(六)加強操作教學,促進學生參與
小學低段年級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因此他們對具體形象的事物感興趣,但是數學是一門非常抽象的學科,如果要想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中去,我們就要將抽象的學習變得具體,而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就可以很好地實現這個目的。例如:對5的認識,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盡量使用課件或幻燈進行演示,如列出5塊顏色鮮艷的蛋糕圖片、5個和學生年齡相仿的小朋友等等一些簡單的例子,通過讓學生親自數一數來獲得對於「5」這個數字的感性認識,進而設計稍復雜一些的情境,感受5的組成,從而在其思維框架中真正建立由具體到抽象的數字5的概念。可以看出通過操作活動,能夠使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到對知識的探索和學習中去,從而提高了數學教學的效率。
(七)加強有效指導,促進學生知識建構
小學生由於正處在身心發展階段,他們缺乏系統的學習方法,因此在學習過程中需要老師的精心指導和幫助,這樣才能使低段年級小學生及時地整理所學過的數學知識,並且促使他們將學習的知識結構化。特別是能夠將學生前面所學的知識通過圖形等形式直觀地展現出來,並且要及時發現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錯誤認識,並加以糾正,讓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都能夠理清思路,從而在自己的頭腦里構建出數學知識網路,有助於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數學知識,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總之,在小學低段數學教學中,我們老師要遵循小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和教學的目標要求,及早發現學習中學生出現的問題,並採用積極有效的措施,把小學生吸引到數學知識王國中去,提高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㈦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分析
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課堂教學是其主要的陣地,同時也是學生能進行思想交流的主要渠道。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課堂對於學生的學習好壞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果課堂效果好,那麼學生的反應就好,學生接受知識就會容易,也能掌握。那麼,教師應該怎樣才能提高數學課堂效率,是很多教師需要重視的問題。在原來的教學中,教師起著主力軍的作用,學生通常是被動地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家長式的教學,對於學生的學習非常不利。
一、小學數學教學課堂存在的問題和現狀
(一)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主要對象,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作用。而學生在整個教學中,很少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種教學方式和傳統的教學有著很大相同點。並且,教師在教學方式上,同樣有很多問題。通常教師在講新課時,不會設置懸念,直接引出課程教學而沒有鋪墊,也不會給教學創設情境,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有的教師盡管能在教育教學中和學生進行互動,但是在課上所進行的問題很多都是教師事先預設好的,這種問題相對比較簡單,並不能給學生的學習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這樣時間長了,勢必會給學生的數學思維造成較大的影響。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方面存在的問題
受傳統教學的影響,教師和學生認為,學習的最直接目的就是應對考試,如果考試分數高,就是說明學習好,如果考試分數低,就說明學習不好。這樣的壓力,導致學生在創新和實踐方面的能力得不到提高。他們將大部分的時間放在提高學習成績上,使學生處於疲憊的狀態,並且學生因為經常忙於考試和作業,就會厭煩對數學的學習,學習效率很難得到提高。在小學數學過程中,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得積極性不高,甚至對數學學習失去信心。
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途徑方法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轉變教師角色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學開展的基礎和動力。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責任是為學生傳授知識,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教師只是引導者和幫助者。可見,教師和學生是教學活動的對象,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生做朋友。這樣,教師和學生才能在平等的關系下,與教師坦誠相待。如果學生喜歡這位老師的話,就會對這門課感興趣,甚至學生還會積極主動地提前看課程,對學習有著極大的幫助作用。
(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課堂效率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在整個學習中起著主力軍的作用。學習的主要對象是學生,而教師只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自始至終讓學生做主角,使學生能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成為學習的真正的主人,教師只是學習的引路人。對於教學的枯燥性和乏味性,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等方式,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的思維和創新意識得到培養,促使學生的學習由教師讓學生學習,變為自己主動學習,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三)利用現代多媒體的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多媒體教學已經在學校中成為普遍的教學手段,並對教育教學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與傳統的教學相比,多媒體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且在多媒體的使用下,學生會更願意學習,願意投入到教學中。因此,對於教師來說,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很重要。多媒體技術是集音、像、動畫為一體的,它能使抽象的東西形象化、具體化,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並能降低教學的難度,使教學內容更具有吸引力,還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慾望。因此,教師在講新課時,一定要注意為學生創設情境,集中學生的學習精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同時,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在活動中進行學習和創新。
(四)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提高教學效率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能充分體現新課程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每個人都有思維上的參與,從而實現人人學數學的目的。但是,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應該根據學生和教學的需要進行組織,一些簡單的內容就沒有必要進行小組合作,內容較難的部分可以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然後組織小組合作。這樣學生在小組合作參與的過程中,能收獲到知識。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性格愛好等進行分組,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優化組合。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這樣小組合作的實效性才能彰顯,才能使大家得到鍛煉並發揮其自身的長處,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提高教學效率,首先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思想,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同時,教師還要適當地創設情境,對學習目標有明確的要求,為學生營造一個適合學習和探究的氛圍,在學習過程中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教師還要想方設法地為學生採取教學方法,從他們的興趣出發,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從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㈧ 如何提高課堂效率 小學數學 教研活動記錄
課堂要效率是我們教師一直關注並執著追求的目標。本文試圖從深入解讀教材、優化教學過程、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等三個方面,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這個問題提出幾點自己的思考:解讀教材是基礎,要注意吃透新課程理念,領會教材意圖;優化教學過程是關鍵,包括優化教學目標、優化教學手段、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注重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則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保證。向課堂要效率是我們教師一直關注並執著追求的目標,筆者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作了以下幾點的思考:
一、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優化教學過程是關鍵
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雙邊統一的活動過程。任何學生在走進課堂之前,都不是一張白紙。根據建構主義的觀點,知識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對於世界的理解和賦予的意義每個人的領受是不同的,學習者在認知、解釋和理解世界的過程中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
(一)優化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決定著教學活動的方向,決定著教學內容、方法、手段的選擇,決定著教學效率的提高。傳統教學目標搞「一刀切」,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要為每個孩子量身定做不同的教學目標是不切實際的空想主義,但是制定分層目標是行得通的。可以分成下限目標、上限目標、發展目標。如在教學演算法多樣化時,筆者要求能力弱一些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本演算法即可,能力好些的學生則要求會運用多種演算法,能力更好的學生在會運用多種演算法的基礎上學會擇優或想出更好的方法。這樣從學生的認知差異出發來設計差異化的教學目標,最終「促進所有學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應有的發展。」
(二)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既要精心預設又要注重生成。預設是教師以課程標准為依據,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環節等做出的設計性的展望。目的是為了讓課堂教學有序、有效的進行。生成是在課堂中自然出現的,這種出現與教材的精心設計是密不可分的,當然它也是意料之中的。預設與生成是一對矛盾統一體。沒有充分的預設不會有也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它是生成的基礎。生成是預設的補充和拓展,兩者在教學過程中相輔相成,同樣重要。
作為一個數學教師就首先要有生成意識,寬容的接納來自學生的生成,善於抓住和篩選有效的生成資源。朱國榮老師在上《分數的意義》時,請學生從8枚棋子中找出四分之一。學生回答不一,有的認為是1枚棋子是四分之一,有的認為2枚棋子是四分之一,還有的認為4枚棋子是四分之一……這時,朱老師沒有馬上否定說錯的學生,也沒有用事先預設好的問題拉著學生走,而是恰如其分的靈活引導,把握好動態生成的新資源,展示出動態生成的藝術,達到了巧妙運用生成促進學生發展的目的。就像布盧姆說的那樣:「人們無法預測教學產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圍,同樣,沒有了預料不到的成果,教學也就不成其為一種藝術了。」
(三)注重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1.小組合作學習要講實效性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中為了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不能什麼都是小組合作學習,要根據學生和教學的需要而組織進行。內容簡單的不用小組合作學習,內容較難的先要給學生留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再組織小組合作。這樣,每個人都有思維上的參與,實現人人學數學。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組織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制定相應的規則。合作學習的關鍵是教師要科學組建學習小組,即要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性格愛好、成績等進行分組,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優化組合。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以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合作能力為目標的。筆者曾在學校組織的家長開放日,教《應用題的練習》(四年級)時要求學生四人小組自主分工:一是把應用題拼組完整,二是讀題,三是寫出算式,四是說出解題思路。在反饋過程中,證明四年級的學生自己能做出優勢互補的合理的安排。動手能力強的拼,朗讀水平高的讀,書寫能力強的寫,條理清晰的說。小組合作的實效性得以彰顯,使大家都得到了鍛煉並發揮了自身的長處,得到了聽課老師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2.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的策略
在課堂學習中,合作小組常常表現出不善於合作的狀況。一次,筆者在執教老師請學生小組合作時觀察到以下現象:有的學生托著下巴冷眼旁觀,有的學生溜到別的小組,有的東張西望……所以,教師在平時要採取策略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1)鼓勵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每個成員都能積極的相互支持和配合,進行有效的溝通,特別是面對面的促進性互動,清楚的理解對方的想法與觀點,積極承擔自己扮演的角色。對那些內向的、怕羞、不敢說的學生要多加鼓勵和點撥。(2)指導學生學會傾聽。傾聽,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就有困難了。首先,要樹立傾聽的意識。教師應該告訴孩子們:如果你想得到別人的尊重,你自己就要先尊重別人,而傾聽是你尊重他人的一種方式。其次,當眾口頭稱贊那些願意認真傾聽他人的學生,建立起榜樣。最後,評一評哪些學生學會了傾聽。(3)達成共識。讓學生對組內的認知沖突進行有效解決,從而解決問題,理解知識,建立並維護小組成員之間的彼此信任。
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保證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我們都曉得「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孩子喜歡哪個老師就會對該老師上的課青睞有加。現代教育家認為,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師生關系基礎上,學生會積極、主動地探索求知。所以,師生關系的和諧,既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能讓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一)充分了解學生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因此,充分了解學生,對於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至關重要。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可以避免課堂教學中教與學脫節的現象;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可以引起學生與教學內容的共鳴;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1.備課從了解學生入手
備課從了解學生入手,有利於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有利於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有利於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有利於有效地解決教學難點。學習不是學生被動的接受信息的過程,而是在他們原有的知識基礎上知識的同化與順應的過程。在教學前對學生摸摸底,針對其原有的知識體系進行知識結構的建構與重組可以使教學事半功倍。要想深入了解學生一定要與他們建立互動的關系。經過筆者實踐:學生在課外活動的狀態下談話效果較好。因為學生認為老師在和他聊天,心情比較放鬆,容易暢所欲言,能順利得到老師想要的答案。如果說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還有所保留的話,那在家裡肯定是赤露敞開的。因此,家訪可以幫助老師更完整、全面的了解學生,建立起老師、孩子和家長的友好關系。
2.課堂上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
傳統的教學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現代的教學既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在組織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捕捉學生的眼神、表情、動作等。學生在課堂上想什麼、說什麼、探索到什麼、體驗到什麼等成了課堂評價的重點。筆者讓學生自己獨立地做書上的練習。一生突然大聲說:「有一隻鴿子的信送不出去。」筆者微笑著詢問是哪一隻,其他小朋友爭先恐後地回答:「15-9。」 在老師留給他們的廣闊的活動空間中,孩子們自己發現了多餘的條件,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設想當時筆者如果對貿然出現的聲音立即批評,不僅使那位學生的思維停頓,連其他孩子的學習熱情都會受到影響。蔡林森說:「概念、定律、道理由教師嘴裡講出來就不值錢了,一定要讓學生通過自學、討論,去感受、去體會、去發現。」
(二)營造民主化的師生關系
新課程對教育評價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視,課堂效率的提高與它有密切的正相關。和諧的教學評價讓學生的學習活動更有成就感,促進師生關系的發展。在課堂上我們都會使用評價。從評價主體上看,分為師生、生生、生師;從評價手段上看有口頭語言和稱贊的目光、親切的微笑等體態語言。如「你的想法很獨特,大家可以來討論一下。」假如學生提出的問題果真有價值,老師應該馬上肯定:「你的問題很有價值,老師很重視。」
條件許可的話,可以組織學生一起來探討。有效的評價既能指明優缺點,又是激勵學生學習的力量。有時,我們會在課堂上聽到「好的」、「不錯」類似這樣的評價。對教師來說簡單了,可對於學生而言缺乏針對性,甚至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熱情,導致學習主動性減弱。為了引導學生評價他人,有些老師會說:「你認為他說的怎樣?」……筆者認為學生的自我評價環節在課堂中比較單薄,老師可以讓它厚實一些。如「你對自己的發現怎樣評價?」這樣有利於學生養成自我評價的習慣,掌握自我評價的方法。從而對自己在知識與技能、思維方式等方面的不足及時發現並做出不斷的調整。
綜上所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應該是深入解讀教材、優化教學過程、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等方面一個有機的整體組合。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要研究的方面還很多,但最關鍵的還是教師,教師的基本素質、教學水平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有著直接的關系。筆者作為一線的數學教師,要堅持不斷地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業務水平,勇於實踐,敢於創新,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踏踏實實地上好每一堂數學課。
㈨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結
在新課程改革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一個熱點問題.通過重視課前備課、讓預設與生成交互促進、在反思與學習中豐富成長等途徑,可以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根本上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
關鍵詞:數學 教學 效率 預設 生成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和「高效課堂」教學活動在我校的開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成為教師關注的熱點問題.只有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才能從根本上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保障學生養成探究鑽研的良好習慣和持續培養小學生良性的思維品質.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很多,如學校的教學條件、教師的專業能力、學生的認知差異等.要規避這些問題,只有從細節著眼,才能突破瓶頸,換來生動、鮮活有生命力的課堂.每個學科的特點不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也會有所不同,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重視課前備課
1.宏觀把握教材內容
使用中的小學數學教材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知識結構呈現明顯.多數教師在使用時遵照教材編排內容開展教學活動,最大限度地理清一至六年級的文本內容,掌握各部分知識的銜接成為解讀教材、用好教材的關鍵.新的課程體系,變過去課程結構的單一化為多元化.數學教材內容也由原來的計算為主向四個領域擴展著,即:「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在這四個領域中每一個年級的教材編寫了哪些內容,它們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系,是教師心中應該有的宏觀內容,教師可以在教學前抓准知識前瞻與後續內容,有的放矢,循序漸進地進行.
2.微觀細化教材題目
教師作為學生數學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應引導學生從自己的數學現實出發有效地構建數學知識.對於數學教學內容有了宏觀上的整體把握後,還需要對各冊教材的單元內容進行微觀細化.基於數學學科特點,每節課均離不開練習環節,所以,針對以往教學經驗,結合本班學生特點,劃分出單元教學要點,練習題目歸類、擴展題目預設是課前備課工作之一.所以教師在編寫「學案」和「導學案」的時候,必須精心設計「學案」當中的練習題目.
3.客觀創設教學內容
教學時因為教學對象不同,即使是相同的教學內容也無法用統一劃歸的方式方法進行教學,所以教師在備課時更需要考慮教學對象間的差異,努力做到客觀規劃、預設教學內容,盡力把課堂想呈現的內容寫實化,而且做到有更改的空隙.具體說就是要做到「三全一重」,即教學目標要設計全面、教學過程要統攬全局、教學用具要使用全速,重視學生在學習中可能出現或面臨的問題.只有從目標上、過程中、用具等方面科學構建,並在預設時細致考慮學生的受教情況、領悟能力,才能保障課堂教學生成性的有效延展和創造性利用,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的主導引領作用,使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二、讓預設與生成交互促進
1.處理好講授與練習的關系
實施「高效課堂」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學好、學會、學懂,所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關鍵.一般情況下講在前、練在後,練習成為學生鞏固新知、提高技能的手段.通過教學實踐證明,學生的學習效率高低往往取決於探究知識的願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聽數學」與「做數學」對於學生來說,「做數學」恐怕更能讓學生全身投入.所以,在數學課堂我逐漸加大學生做的時間、做的指導、做的反思……也就是讓學生在一系列的練習中自悟,才能從根本上改善教學效率.講授固然需要,老師要努力使自己的講授簡練、直接、有趣味、引深思,否則就無需講,而是把寶貴的時間還給學生.
2.用積極評價引領學生展開學習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領路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尤其是遇到困難時得到師長的肯定、鼓勵或好評會激發起強烈的學習自信心和主動性,所以在教學時,教師要抓住轉瞬即逝的生成點對學生加以評價.往往是預設好做,生成難抓.這直接體現出教師的知識視野、關注范圍和教學智慧等因素的反應情況.教師的評價,在某種程度上說是對學生的賞識、啟發、幫助、激勵,乃至一種人文關懷,既關注和賞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關注和賞識學生在學習過程與運用方法的優良行為,更關注和賞識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積極表現,這一切都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通過有效的活動,讓學生經歷和體驗數學知識是怎樣從生活經驗與常識中提煉和升華而來的,去經歷和體驗數學知識是怎樣發展、豐富起來的,並逐步系統化和合理化.
三、在反思與學習中豐富成長
1.讓課後反思和持續學習帶動專業素養的提升
作為一名授課認真,對學生負責的老師,撰寫課後反思應該成為所有教師課堂教學的延展工作,因為反思讓人自省過失、自覺改進、自悟真諦,這是內在能動地學習革新過程,這是做好教學的強大推進力;同時教師的職業限定其需要持續學習,只有自學、互學才能保證自己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才能保證自己教授的知識日久常新.一個優秀教師應該具備很強的專業素養,這種素養的形成和儲備最離不開的就是反思和學習.
2.通過校本研訓促進教學效能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幸福,使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校本研訓就是這樣一條道路.因為既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又注重經驗的總結、理論的提升、規律的探索和教師的專業發展,它能促進教師完成角色轉型,保證新課程向縱深發展,保證「高效課堂」的高效.
從某種意義上說,課程改革,成也教師,敗也教師,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決定教學的質量.理想的數學課堂教學需要教師自覺的精神和練達的教學技巧作共同支撐.讓教師走向自己生活的舞台,激起強大的創造熱情,從而帶動一批教師在研究中解決自己的問題,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有效課堂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一種教學實踐模式.新課程改革轉變著教師的教學理念、改進著教師的教學方式,這必將觸及和完善課堂教學的原有問題,課堂教學高效化是教育發展的歸宿,制約其形成的因素眾多,所以,需要從教者立足自身課堂不斷求索,讓自己在實踐中收獲一份獨特的職業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