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關長城的古詩小學必會的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2. 小學生搜集關於長城的故事
「烽火戲諸侯」故事中的烽火台,在周幽王之後的春秋戰國被大量興建,各諸侯國為了防止敵國入侵,修築城牆連接烽火台,這就形成了最早的長城。而後,秦王嬴政統一六國,他自命為「千古一帝」,拆除了原諸侯國間的城牆,轉而要為後世留下一道外族無法逾越的高牆。於是,他派遣大將蒙恬率三十萬人北逐匈奴,在北邊擴建長城。當時的民間工程師採用「因地制宜」原則,在高山峻嶺,則開山取石;在平原荒地,則就地夯土。他們使用最多的是板築夯土法,將泥土倒入木質框架,人工夯打直至堅硬如石。用這種方法修築起來的長城,直至今天的陰山一帶,仍有遺跡留存。據《史記》記載,秦長城「延袤萬余里」。萬里長城之說,由此而來。然而,這人力砌出的萬里城牆,卻建立於秦朝的暴政和無數勞工的屍骸之上。孟姜女哭倒長城,城牆崩裂,顯露丈夫屍骨的傳說,讓民間一直流傳一種說法:秦長城的修建材料之一,是人骨。說長城,必道孟姜女,歷史上是否真有孟姜女其人?還真有,不過傳說似乎冤枉了秦始皇。孟姜女最早見於《左傳》,是戰國齊國人,丈夫叫杞梁,是齊國將軍,死於戰事;和盪氣回腸的民間傳說不同的是,她在丈夫死後並沒有悲憤痛哭,而是謹守禮法。然而到了西漢,這事就變了:大文人劉向寫了《列女傳》,在他筆下,孟姜女成了在城牆下撫丈夫屍體痛哭的烈女;十天之後,城牆為之崩壞。誰知到了唐朝,故事又變了!一位叫貫休的和尚寫了一首詩,詩中寫到「築人築土一萬里,杞梁貞婦啼嗚嗚」,「一號城崩塞色苦,再號杞梁骨出土」。在這首里,孟姜女一躍由戰國穿越到了秦朝,他的丈夫由齊國的將軍變成了修萬里長城而死的勞工,而孟姜女哭的地方則轉移到了長城腳下,她哭崩了長城,讓丈夫的屍體從中顯露。從此,孟姜女夫婦就與長城結下了不解之緣。不知你注意沒有,這首唐詩寫到「築人築土一萬里」,他也認為長城是由人骨和土築成,那麼長城的材料真有人骨嗎?
3. 關於長城的小學作文
長城是中國的象徵。遠看那雄偉的長城,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從山海關到嘉峪關,就有一萬三千多里!
從北京出發,不過幾十公里就能到達長城腳下。啊,長城好長好長,一眼望不到頭,彷彿巨蛇躺在山嶺上休息。長城是用許多條石和城磚築成的。頂上鋪著方磚,十分整齊,像一條寬寬的馬路,五六匹馬兒可以並排走。城牆外沿有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上方有方形的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擊用,城牆頂上,隔幾百米有座城台,古時候打仗可以相互呼應!長城並不是一道單獨的城牆,而是由城牆、敵樓、關城、墩堡、營城、衛所、鎮城烽火台等多種防禦工事所組成的完整工程體系。
如果站在長城上,很自然會想起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單看這條石,一塊就有兩三千斤重。那時候工具少,只能靠無數人民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地形陡峭的山嶺。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智慧,才有這前不見首、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啊!這么個氣魄宏偉的工程,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4. 小學三年級關於國慶節萬里長城的解釋
[三年級作文關於復國慶節]三年級製作文關於國慶節祖國媽媽您好: 今天是媽媽您61歲的生日,您已經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可又有誰知道,在這片聖潔的土地上,曾經有異國的鐵騎來踩踏它,無情的炮彈來轟炸它,連大自然都用嚴寒冰凍破壞它,用地震來摧毀。
5. 小學生作文 怎樣保護文化遺產 長城
如何保護長城的建議
我國歷史悠久,古跡眾多。但由於種種原因,許多古跡遭到嚴重的破壞。比如長城,遊人大量湧入,長城的城牆被亂塗亂畫,果皮、塑料袋等垃圾隨處可見,有些村民在垛口處私自搭梯子,收點小費等等。看見這些令人擔憂的情景,我們也許十幾年後地就看不見長城了,我們能不遺憾嗎? 23年前,鄧小平就提出「愛我中華,修我長城」。然而,在長城上,凡是在遊人去過的地方,幾乎每個城垛都留有他們的塗鴉和垃圾。
為了研究和保護長城,10多年前,一位叫威廉 林賽的英國人來到中國,他發起「清潔長城運動」,帶領中外人士一起到長城上撿垃圾。他還設立長城環保基地,僱用山民在懷柔一帶維修長城周邊環境。他常說的一句話是:「除了照片,什麼都不要帶走;除了腳印,什麼都不要留下。」一個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保護長城,作為中國人,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又該如何去做?
我想出了一些保護長城的辦法:
第一:加強衛生管理,讓一些民警去巡視,如果有人亂在城牆上畫,亂扔垃圾罰款。
第二:建一個「保護長城」的網站,呼籲准備去長城旅行的人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保護長城。
第三:寫一封信給管理長城的工作人員,讓他們在游覽長城的門票上的「游覽須知」上面寫上關於保護長城要注意的事項……
同學們, 做為中國的小公民, 保護長城,我們責無旁貸,我們要想盡辦法去讓長城恢復原來的樣子,使它永久地成為世界文化遺產,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6. 我要小學中《長城》這篇課文(全文)
長城 遠看長城,象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從東頭的山海關到內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容里. 從北京出發,不過幾十公里就來到長城腳下.這一段長城修築在八達嶺上,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築成的.城牆頂上鋪者方磚,十分平整,像很寬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並行.城牆外沿有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字,垛子上方有方形的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擊用.城牆頂上,每隔三百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城台之間可以互相呼應. 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牆上的條石,很自然得想起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來.單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就有兩三千斤重.那時侯沒有火車.汽車.起重機.就靠者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參考資料:小學四年級語文書課文:《長城》
7. 關於長城的古詩,幫忙是小學學過的
唐代汪遵的《詠長城》。
原文:
秦築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
雖然萬里連雲際,爭及堯階三尺高。
譯文:
秦王朝修築的長城固若金湯,北方外敵全都無法越過臨洮。
雖然他的長城宏偉浩大,高接雲天,政權卻是迅速瓦解,還不及堯帝殿前的三尺台階。
(7)小學萬里長城的作業擴展閱讀
這是一首詠史的七言絕句。作者在游覽長城的過程中偶有所感,認為再強大的軍事武力。也遠遠不如仁義道德的精神力量。空前強盛烜赫一時的秦王朝也不能和上古主修仁德的堯庭舜階相提並論。
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陝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 。
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
長城資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市。
其中河北省境內長度2000多千米,陝西省境內長度1838千米。根據文物和測繪部門的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千米,總長超過2.1萬千米。
8. 小學生400字作文寫長城的
今天我和莎莎約好,爸爸媽媽還有叔叔,阿姨一起開車去游覽長城。 長城是古代勞動人民的巨著,是中華之魂!八達嶺長城是萬里長城中最精華也是最傑出的代表!具了解:萬里長城1987年即被聯合國列為首批世界文化遺產。現在,八達嶺長城已接待中外遊客逾億人。其中包括尼克松,伊麗莎白二世,田中角榮,曼德拉,布希,普京等400餘位外國首腦及眾多風雲人物,這在世界文化遺產景區中,堪稱之最。 今天,我爬上萬里長城,能親眼飽覽萬里長城的壯觀,雄偉,心中非常激動,自豪。走在高低不平的長城身上,站在烽火台上,我彷彿身臨其境看到古人在烽火台上又點燃了狼煙,戰爭即將開始·· 遙望那連綿不斷的長城,城磚整齊有序的一塊塊疊起,石磚上沒有一絲裂縫,沒有一絲塵土,上面鋪的是古代勞動人民艱苦又辛勤的汗水。 啊!長城,你是億萬人民的驕傲,你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9. 寫一篇關於萬里長城的作文(看小學三級下冊)
長城位於北京城的西北方向,它全長一萬三千多里,又稱萬里長城。它以歷版史悠久、氣勢雄偉權壯麗為中外遊客嚮往的「旅遊勝地」。
萬里長城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全長一萬三千多里。站在山腳下,仰望長城好像一位巨人橫卧在高大的山體上。古老的城牆,都是用巨大的石板砌成的,大約一米多高,頂上呈「凹」字形,上面長滿了厚厚的青苔。沿石級而上,道路狹窄而陡峭,遊客們只有手扶兩邊的鐵鏈一步步艱難地往上爬,怪不得人們稱「爬長城」。大約二十分鍾,才可以爬上一號烽火台。高大的烽火台宛如一座長方形的小城堡,防守嚴密。烽火台是古代打仗前傳遞信息的設施,在上面可以點火發送消息。
站在高高的烽火台上,遠眺四周,藍天下,白雲間,長城像一條巨龍蜿蜒在崇山峻嶺之上,一眼也望不到盡頭。四周的小山像一個個蒙古包,相互簇擁著。漫山遍野,綠樹成蔭,如大海中起伏的波浪向遠方延伸。
回首遙望,山腳下,停車場的小汽車如同一隻只小甲殼蟲,在列隊閱兵。遊客們像一隻只小螞蟻排著隊伍向上爬。再往上走,石級越來越陡,路越來越難走,一路上每隔三到五公里就會有一座烽火台,一般人也就能爬到好漢坡,就再也爬不上去了。
長城真雄偉啊,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