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考試分析 > 中小學老師課堂教學評價表

中小學老師課堂教學評價表

發布時間:2020-12-11 02:30:38

Ⅰ 提供一份自行設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表.並談談在教學實踐中試用的效果如何

引子:隨著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人,「教師成為研究者」的觀念逐漸深人人心。開展和參與課題研究是教師獲得自我持續發展能力的最佳途徑。事實證明,通過開展課題研究,邊學習邊做課題,邊研究邊實踐,逐漸成為研究型的教師不乏其人。「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於課題研究,開題報告(計劃或方案)如同建築師的藍圖。有了好的開題報告,才能使研究工作者有計劃、有系統、有組織地開展研究工作,以保證課題研究任務的順利完成。因此,制定開題報告是課題由設想轉化為實際行動的關鍵步驟。當前許多教師由於過去從未做過課題研究,現在要申報課題,撰寫課題開題報告不知從何人手。為了使廣大教師更加積極而有效地開展課題研究活動,培養、提高教師撰寫課題開題報告的能力和水平,本文針對當前教育科研的實際,結合從事教育科研課題研究,從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的含義、作用、結構等方面來談教師應該如何規范撰寫開題報告,力求對想開展教育科研的教師提供一點啟示。一、開題報告的含義與作用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何謂有價值、有創見性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從何而來呢這需要研究者長期實踐、細心觀察和深思熟慮。當課題或自己提出的問題贏得社會認可後,就要把自己的研究方案設計好,即撰寫科研課題開題報告。開題報告就是課題研究方案的設計、規劃和制定。換言之,就是當課題方向確定之後,課題負責人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撰寫的報請上級批準的選題計劃。開題報告主要說明這個課題有價值進行研究,自己有條件進行研究以及准備如何開展研究等問題,也可以說是對課題的論證和設計。撰寫開題報告是提高選題質量和水平的重要環節。制定課題研究計劃和安排,是為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提供探索的途徑。科研課題開題報告,它初步規定了課題研究各方面的具體內容和步驟,對整個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起著關鍵的作用。可以說,課題開題報告水平的高低,是一個課題質量與水平的重要反映。沒有科學的開題報告(研究設計),就沒有科學而有價值的成果。隨著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規范化不斷加強,開題論證問題越來越受到教育科研管理部門的重視。二、撰寫開題報告的基礎性工作寫好開題報告要了解它們的基本結構與寫法,做好基礎性工作。首先,要了解別人在這一領域研究的基本情況。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點就是要有創造性,熟悉了別人在這方面的研究情況,才不會在別人已經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況下,重復別人走過的路,而是站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從事更高層次、更有價值的東西去研究。其次,要掌握與研究課題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理論基礎扎實,研究工作才能有一個堅實的基礎,否則,沒有理論基礎,你就很難深人進去,很難有真正的創造。因此,我們進行科學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資料。要加強理論學習,只有這樣制定出的報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學、更完善。三、開題報告(研究方案)的結構與寫法撰寫開題報告是進行科研課題申請的首要工作。通過開題報告的思考與寫作可以幫助我們清楚地了解自己為什麼要做這個課題,究竟想做什麼,想得到什麼,怎麼做,能否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若分析後覺得不現實,則可以立即調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標,使課題目標的達成有可能性,從而避免「大題小作」或「小題大作」。課題開題報告的寫法根據課題研究的類別略有不同。但一般地說,科研課題開題報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課題名稱課題名稱就是課題的名字。這看起來是個小問題,但實際上很多人寫課題名稱時,往往寫得不準確、不恰當,從而影響整個課題的形象與質量。這就是平常人們所說的「只會生孩子,不會起名字」。那麼,如何給課題起名稱呢1、名稱要准確、規范准確就是課題的名稱要把課題研究的問題是什麼,研究的對象是什麼交待清楚,比如「初中語文指導自主教學模式研究」,這里研究對象就是初中語文教學,研究的問題就是指導自主教學法。有時候還要把研究方法寫出來,例如「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驗研究」,其研究的對象是小學生,研究的問題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實驗法,這就說得很清楚,別人一看就知道這個課題是研究什麼。規范就是所用的詞語、句型要規范、科學,所有似是而非的詞不能用,口號式、結論式的句型不能用。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個題目如果是一篇經驗性論文,或者是一個研究報告,筆者覺得不錯,但作為課題的名稱就不是很好,因為課題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正在探討,正開始研究,不能有結論性的口氣。2、名稱要簡潔、醒目不管是論文或者課題,名稱都不能太長,要簡明扼要,通俗易懂,能不要的文字就盡量不用,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但要盡可能表明三點:研究對象、研究問題和研究方法。(二)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首先,要闡明課題研究的背景,即根據什麼、受什麼啟發而進行這項研究的。因為任何課題研究都不是憑空來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闡明為什麼要研究這個課題、研究它有什麼價值,能解決什麼問題。第三,要認真、仔細查閱與本課題有關的文獻資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對本課題或有關問題所做的研究及研究的指導思想、研究范圍、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為自己的研究起點,並從中發現以往的不足,確認自己的創意,從而確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點。這樣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課題研究的的價值、意義,也可以使自己開闊眼界,受到啟發,拓展思路。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課題的研究有什麼實際作用,然後,再寫課題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有針對性,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寫成諸如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一般性的口號。(三)課題研究的目標研究目標與研究目的是不同的。研究目的回答的是「為什麼要進行這樣的研究」,而研究目標闡述的是通過這樣的研究,要達到什麼目標,要解決哪些具體問題,要達成哪些預期的效果。研究的目標是比較具體的,不能籠統地講,必須清楚地寫出來。只有目標明確而具體,才知道工作的具體方向是什麼,才知道研究的重點是什麼,思路就不會被各種因素所干擾。如「參與式合作備課的研究」課題的研究目標:(1)有效落實課改理念。(2)提高教育教學效率。(3)促進教師專業成長。(4)有效凝聚集體智慧。(5)有效促進研究氛圍。(6)促進學校全面發展。(四)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有了課題的研究目標,就要根據目標來確定這個課題要研究的內容,研究內容要比研究目標寫得更具體、明確。目前在這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1、只有課題而無具體研究內容;2、研究內容與課題不吻合;3、課題很大而研究內容卻很少;4、把研究的目的、意義當作研究內容。這對我們整個課題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們要學會把課題進行分解,一點一點地去做。這里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某省「十五」重點課題《初中語文活動課研究和實驗》的研究方案指出,本課題研究的中心是,如何科學有序、切實有效地開展初中語文活動課。具體內容包括下列三個方面:1、根據初中各年級學生的情況和語文教學要求,對初中各年級語文活動課,對學生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素質的發展進行詳細的目標規定,從而建立初中語文活動類課程的目標體系。2、根據初中各年級語文活動課目標和語文學科的特點,安排初中各年級語文活動課的內容,內容的安排力求充實、精確、有序,並初步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活動課內容體系。3、根據初中各年級語文活動課目標內容和初中各年級學生的特點,探索初中語文活動類課程的學習活動方式,確定活動類課程的教學時間、空間及程序,並在此基礎上形成多種切實可行的可操作的語文活動教學模式。(五)課題研究的方法任何科學研究除了要應用哲學方法和一般科學方法之外,還要有具體的研究方法、技術手段。「研究方法」這部分,主要反映一項課題的研究通過什麼方法來驗證我們的假設,為什麼要用這個方法以及要「做什麼」、「怎麼做」。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個案研究法、調查研究法、實驗研究法、比較研究法、理論研究法、行動研究法等。一個大的課題往往需要多種方法,小的課題可能主要是一種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我們在應用各種方法時,一定要嚴格按照每一具體科研方法的要求,不能憑經驗、常識去做。比如,我們要通過調查了解情況,我們如何制訂調查表,如何進行分析,不是隨隨便便發一張表,搞一些百分數、平均數就行了。這是在今後的科研工作中必須解決的問題。(六)課題研究的步驟和實施計劃課題研究的步驟,就是課題研究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一般情況下,步驟基本上包括方案准備階段,方案實施階段,專家論證評價、總結驗收和結題三個階段。研究的步驟要充分考慮研究內容的相互關系和難易程度,一般情況下,都是從基礎性問題開始,分階段進行,每一階段從什麼時間開始,至什麼時間結束都要有規定。每一階段的工作任務和要求,不僅要胸中有數,還要落實到書面計劃中。從而保證課題研究按時保質保量完成,課題研究的管理也可據此對課題研究進行檢查、督促和管理。怎樣組織實施?切實規范課題研究檔案管理。完整、系統、准確的課題研究檔案既是研究成果的展示,也是課題鑒定的重要依據。因此,在課題研究過程中,要善於形成和積累資料,建立好課題研究檔案。課題研究檔案資料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內容。(1)計劃性資料。包括課題總體研究設計、實驗研究方案和階段性研究計劃等。(2)教程性資料。主要是按計劃開展研究的階段性記錄。如實驗課教案,典型實驗課記錄,課外活動的設計,實驗教師的觀察、隨筆,以及社會、家長、學校、學生的反應等。(3)專題性資料。如根據課題研究的需要所舉行的專題研究、專題講座和專題報告等研究資料。(4)效果性資料。包括個案變化及群體變化的資料。如測試成績的統計分析,試卷及有價值的學生作業、作品和製作等成果,以及反映成果的音像資料等。(5)總結性資料。包括各學期、學年總結或專題研究的總結、論文和報告等。在具體進行研究資料歸檔時應注意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注意資料的真實性、准確性。要注意積累原始資料,及時做好記錄,一般不要事後補記。即使追記,也要絕對尊重客觀事實。二是注意資料的完整性、系統性。實驗記錄要詳細。實驗因子是如何操縱的,無關因子是如何控制的並發生了哪些變化,都應完整、系統地記錄下來。三是注意建檔的科學性、適用性。要分門別類,列出目錄,認真填寫歸檔說明,突出重點,便於查找。在課題研究檔案方面,我們應努力做到全,有全面的資料;要做到細,既有宏觀的,又有微觀方面的資料;要做到勤,要勤於及時積累,整理資料。(七)課題預期的成果與表現形式課題研究成果預測即研究過程可能出現哪些情況、問題研究會帶來什麼成果有什麼對策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研究報告、教育論文、專著、軟體、課件等多種形式。課題不同,研究成果的內容、形式也不一樣,但不管形式是什麼,課題研究必須有成果,否則,就是這個課題沒有完成。在開題報告中設計出成果形式,可以使研究者明確將來用什麼表現研究成果,以便從開始就可以著手努力積累材料、構思框架、進行分工,以利於研究成果的順利問世。同時也有利於課題管理者據此對課題進行檢查驗收。教師對於自己研究結果的表述,不宜脫離自身的實際可能性去追求晦澀的理論闡述,應該力求避免空洞、抽象和程式化,而要通過生動的案例和個性化的語言來敘述自己的實踐、提煉自己的經驗、體現自己的特點。允許教師用自己的表現方式來展示成果。特別是允許教師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課題成果。小課題研究怎樣表達研究成果?研究報告、論文是小課題研究成果的主要表達方式,但不是唯一的表達方式。中小學教師自始至終是生活在教育科研的現實場景之中的。其研究也應有自身獨特的研究表達方式——日誌、敘事、案例、反思等,這些方式便於操作,與教師工作實踐相輔相成,能很好地解決工作與研究的矛盾,是教師教育教研活動的重要載體。它們既可以成為教師教科研活動過程的記錄,也可以成為教育科研活動成果的表達方式。因此,我們都應做研究型的教師,要善於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用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讓研究為我們的教學生涯注入無限的生命活力。1、「教育日誌」是教師對教育教學生活事件的定期記錄,是用語言符號和文字梳理自身的行為,記載真實的生活場景,有意識地表達自己。通過撰寫教育日誌,教師可以定期回顧和反思日常的教育教學情境,地了解自己的思想和行為。2、「教育敘事」是以自我敘述的方式來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並通過反思來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其基本特徵是研究者以敘事講故事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教育的理解和解釋,它不直接定義教育是什麼,也不直接規定教育應該怎麼做,而是讓你從一個或多個故事中體驗到教育是什麼或者教育應該怎麼做。3、「教育案例」是教育教學過程中含有問題和疑難情境在內的真實發生的典型性事件。寫作教育案例對教師有以下好處:①案例寫作為教師提供了一個記錄自己教育教學經歷的機會;②案例寫作可以促使教師更為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③案例寫作可以促進教師對自身教學行為進行反思,提升教學專業水平;④案例寫作為教師之間分享經驗、加強溝通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式。4、「教育反思」是個體對自身教育觀念及行為的認識、監控和調節。美國學者布魯菲爾德認為:「反思性實踐過程的核心是通過不同的視角來觀察我們是怎樣思考和工作的。」教育反思的類型很多,有專題反思與整體反思,即時反思與延時反思,課前反思、課中反思與課後反思等。怎樣總結反思?總結反思的目的在於改進。在總結反思方面,一是要對整個課題研究進行系統描述,勾勒出從確定問題、制訂方案到組織實施的整體情況,二是要對課題研究的過程和結果進行判斷和評價,並對有關現象和原因做出分析和解釋,找出計劃與結果的不一致性,進而確定原有的研究問題、研究計劃和下一步的計劃是否需要做出修正、改進,以及需要做出哪些修正、改正。反思的要求是:第一,以研究問題為基點。需要針對原來的問題具體地反思。通常反思的方式是:我們是否解決了原來的問題?或在多大程度上解決了原來的問題?還有哪些問題需要在下一步的計劃中得到解決?等等。第二,以研究計劃為參照。結合研究計劃來反思,具有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有助於考察原有研究計劃的合理性。如果通過研究實踐,未能解決現實的問題或改進原有的實踐。如果通過研究實踐,未能解決現實的問題或改進原有的實踐。教師就需要進一步思考:這一狀況是否與研究計劃有關聯?在多程度上有關聯?由此是否可以判定原有計劃是失當的,以至於可以放棄原有計劃?等等。另一方面是有助於完善下一步的研究計劃。無論原有計劃的合理性如何,都能對下一步的計劃提供參照的價值,因為我們在後續的計劃中可以汲取其合理性的方面,摒棄其失當的或不合理的內容。第三,以改進實踐為歸宿。小課題研究是從教育實踐的問題開始的,最終走向教師實踐的改進。因此,在研究過程中,要思考教師的教育教學素養是否得到了提升?是否增進了教育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是否促進了學生的發展?是否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八)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和人員分工課題小組成員如何分工合作,在方案中,要確定課題組長、課題組成員以及分工。課題組組長就是本課題的負責人。課題組的分工必須明確合理,讓每個人了解自己的工作和責任。當然在分工的基礎上,也要注意全體人員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討,克服研究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同時,還要注意課題組成員的整體素質與水平,尤其是課題負責人的水平。如果課題組成員和負責人既沒有理論又沒有實踐經驗,這個課題就無法很好地完成,也就難以得到批准立項。(九)課題研究的經費及設備條件需要任何研究都需要一定的研究經費和設備條件,教育研究也不例外。對課題研究有價值的資料,如有關測驗題和問卷題等研究工作與材料、經費預算及設備條件的需要,必須寫清。但要實事求是,不能多多益善,胡寫亂要,要加強管理,監督使用。總之,科研課題開題報告是研究人員科研知識和能力的「縮影」。只有重視並認真、科學地做好研究課題方案的設計,制定好開題報告,才能為獲取教育科研優秀成果打開成功之門。

Ⅱ 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量表評價法、隨堂聽課評價法。
拓展資料:
一、量表評價法
量表評價法是傳統課堂教學評價中最常採用的方法,它是事先確定好需要進行評價的指標,並給出評價的等級,在評價過程中,評價者對照課堂教學的實際狀況,逐項給出相應的等級評定。
二、隨堂聽課評價法
隨堂聽課評價法是評價者通過對被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的直接觀察,獲取有關該教師的教學行為、過程、特點以及所展現出來的教學能力等第一手信息,從而能夠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的評價,並相應地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以此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和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拓展資料:
教學評價是依據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並為教學決策服務的活動,是對教學活動現實的或潛在的價值做出判斷的過程。教學評價是研究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價值的過程。
教學評價一般包括對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教學環境、教學管理諸因素的評價,但主要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和教師教學工作過程的評價。 教學評價的兩個核心環節:對教師教學工作(教學設計、組織、實施等)的評價——教師教學評估(課堂、課外)、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 ——即考試與測驗。 評價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
教學評價是以教學目標為依據,按照科學的標准,運用一切有效的技術手段,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測量,並給予價值判斷的過程。教學評價:是對教學工作質量所作的測量、分析和評定。它包括:對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價,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和進行課程評價。
診斷作用
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可以了解教學各方面的情況,從而判斷它的質量和水平、成效和缺陷。全面客觀的評價工作不僅能估計學生的成績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教學目標,而且能解釋成績不良的原因,並找出主要原因。可見教學評價如同身體檢查,是對教學進行一次嚴謹的科學的診斷。
激勵作用
評價對教師和學生具有監督和強化作用。通過評價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成績。經驗和研究都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內,經常進行記錄成績的測驗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具有很大的激發作用,可以有效地推動課堂學習。
調節作用
評價發出的信息可以使師生知道自己的教和學的情況,教師和學生可以根據反饋信息修訂計劃,調整教學的行為,從而有效的工作以達到所規定的目標,這就是評價所發揮的調節作用。
教學作用
評價本身也是種教學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的知識、技能將獲得長進,智力和品德也有進展。
教學評價的方法:測驗、徵答、觀察提問、作業檢查、聽課和評課等。

Ⅲ 評價量表是如何支持教學評價的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是實施新課程的主陣地,新一輪課程改革實驗實施三年多來的情況表明,原有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與新課程的要求有很大的距離。廣州市於2002年10月啟動了以發展性評價為核心的第三階段教學設計與實施活動,本課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作者以素質教育、發展性教育評價、「新基礎教育」等理論以及教育部《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生物課程標准(實驗稿)》(以下簡稱《生物課標》)為指導,以新課程實施為平台,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開展發展性評價實踐研究。

本課題以新課程實施為平台,立足於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以發展性評價理論以及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試圖克服傳統課堂教學評價的不足,建立一種能充分體現發展性評價核心理念——「多元、協商、發展」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評價方法。本研究重點關註:評價標准體現學科個性;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之間平等互動。

本項目預期目標是:通過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實施發展性評價,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與水平,促進教師與學生的發展。探索實施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發展性評價的有效方法與途徑。

   本項目具有以下研究意義:重構平等、民主的新型教研關系,喚醒教師專業發展主體意識,促進教師專業可持續發展;推動天河區初中生物新課程改革實驗,並為廣州市中小學開展的以「發展性教學評價」為核心的第三階段教學設計與實施活動提供學科層面的操作模式與經驗;構建具有學科個性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

2.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發展性評價研究現狀與理論依據

2.1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發展性評價研究現狀

2.1.1  課堂教學評價發展趨勢分析

西方教育評價產生和發展大致經歷了教育測驗運動以及評價理論產生和發展兩大時期。文獻研究表明:現代教育評價理論的形成與蓬勃發展始於20世紀初,迄今形成了眾多評價模式,如:「泰勒模式」、「CIPP模式」、「目標游離模式」和「應答模式」,等等。

開展教育評價活動盡管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但真正意義上的教育評價始於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國的教育評價與實踐建立在國際教育評價研究成果之上。目前,基本建立了我國教育評價理論和實踐方法體系,形成了我國教育評價的基本模式,初步形成了我國教育評價制度的基本框架。

作為教育評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課堂教學評價也經歷了上述的發展過程,並呈現如下發展趨勢:a.強調創設適合並促進被評價者發展的教育環境;b.從重視結果評價向重視過程評價發展;c.評價的主體由一元向多元發展,評價對象由被動等待向主動參與發展;d.評價方法由單一向綜合、多層次、全方位方向發展。

2.1.2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評價現狀分析。

筆者在2003年9月對廣州市56位初中生物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顯示廣州市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評價存在以下弊端:

A)課堂教學評價標准主要由學校教務部門、上級部門制定,教師極少有參與制定的機會。這樣形成的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明顯地存在強加於人的感覺,不容易內化為被評價者自我調節的標准。

B)課堂教學評價以他評為主,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之間缺乏真正的平等互動。主要的評價者是同事,其次是校長與專家,教師自評機會不多, 學生參與評價的機會則更少。

C)老師們的課堂教學評價主體意識比較薄弱,缺乏自我反思的意識與能力。

檢索了2000年1月——2004年4月期間國內關於中學生物教學的四種主要刊物——《生物學通報》、《生物學教學》、《中學生物學教學》、《中學生物學》,結果顯示,國內同行研究的重點仍然是課堂教學策略與方法,涉及評價方面的文章只有16篇,且基本是關於學生學業評價方面的內容,關於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評價方面的研究還未見報道。

由此可見,無論是理論層面還是實踐層面,都急需填補這方面的研究空白。

2.1.3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實施發展性評價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2.1.3.1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開展發展性評價的必要性。

2003年9月對廣州市56位初中生物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數據略):

A)對學生個性差異關注不夠,學生動手實踐機會少。

B)教師的知識觀開始轉變,但知識本位思想仍佔主導地位。

C)初步具有民主教學思想,但「權威」意識仍然相當嚴重。

綜上所述,改革中學生物課堂教學評價,促進教師教育觀念的進一步轉變,改善教學行為,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教師與學生的發展,是推進新課程實驗的重要研究課題。

2.1.3.2 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開展發展性評價的可行性。

2003年9月對廣州市56位初中生物教師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數據略):

A)廣州市初中生物教師具有強烈的專業發展需求。

B)學校的管理理念開始發生轉變。體現在比較多的學校開始把課堂教學評價的結果用於促進教師教學水平提高以及課堂教學問題診斷。

C)老師們的心態比較開放。同伴評價以及學生評價比較受歡迎,對於課堂教學評價結果的呈現方式,絕大多數老師反對以分數或等級等形式出現。

由此可見,無論是教師還是學校,已經初步具有開展發展性評價的心理環境——發展的需求,開放的心態。

2.2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發展性評價的理論依據(略)

2.2.1素質教育理論

2.2.2 發展性教育評價理論

2.2.3《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評價理念

2.2.4 生物課程標準的課程理念與評價理念

2.2.5 「新基礎教育」理論

Ⅳ 對老師的評價怎樣寫

對老師的評價:

1、老師授課認真,細致,能充分利用時間,形象條理,對重點知識的講解十分清晰易懂,使同學們對知識易與理解,老師講課時的激情會感染我們,課堂氣氛很好。

2、老師年輕漂亮,善於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課堂氣氛很活躍。授課認真仔細,聲音甜美,和藹可親。態度認真負責,極有耐心,是我們心中可親的老師。

3、老師講課十分認真投入,內容綱舉目分,條理性很強,而且特別善於舉例,讓同學理論聯系實際,學習起來十分輕松,而且印象深刻,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師為人和藹,課堂能與同學們互動,營造溫馨的課堂氣氛。

4、老師治學嚴謹,要求嚴格,能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循循善誘,平易近
人。注意啟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較為活躍。上課例題豐富,不厭其煩,細心講解,
使學生有所收獲。半數認真工整,批改作業認真及時並注意講解學生易犯錯誤。

5、老師對待教學認真負責,語言生動,條理清晰,舉例充分恰當,對待學生嚴格要求,
能夠鼓勵學生踴躍發言,使課堂氣氛比較積極熱烈。

(4)中小學老師課堂教學評價表擴展閱讀:

評價之類的語言普遍存在把「寄語」和「評語」弄混淆的情況。要分清這兩種情況,寄語是送給一個人的話,而評語才是評價一個人的語言。

適當的加入寄語或意見是可以的,但不能轉變評語和寄語在本質上的區別。而學生評語則一般為老師、同學、家長等非本人對一人的評價。

Ⅳ 教師課堂教學評價表是什麼怎麼弄啊

是對教師上課的總體評價。(以下是課堂教學評價表,由於表格線不能復制,所以你自己再製作一下)
課堂教學評價表
姓名 授課班級 等 級 得

學科 時 間
課題 分值 優 良 中 差
評 價 指 標
教學
目標 符合學科課程標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教學目標明確、具體、多元化。 8 8 6 4 2
教學
內容 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突出重點,難易程度,聯系學生生活和實際。 8 8 6 4 2
教學
策略與
方法 圍繞目標創設靈活的,有助於學生學習情境、營造民主、平等、互動、開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習興趣。 8 8 6 5 4
善於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合作學習,指導具有針對性、啟發性、實效性。 8 8 6 5 4
學生認真參與學習,評價活動,積極思維,敢於表達和質疑。 12 12 10 8 5
根據教學實際先用恰當的教法,為學生的學習設計並提供合理的學習資源。 10 10 8 6 4
教學
效果 學生獲得的基礎知識扎實,在學會學習和解決問題方面形成一些基本策略和能力。 10 10 8 6 4
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得到相應的發展。 12 12 10 8 6
教師
素養 正確把握學科的知識、思想和方法,重視教學資源的開發與整合。 8 8 6 4 2
有較為豐富的組織和協調能力,有教改創新精神,有獨特良好的教學風格。 6 6 5 4 3
現代教學技術手段設計應用適時適度,操作規范熟練。 6 6 5 4 3
語言准確、有感染力,板書工整、合理 4 4 3 2 1
備注 各項累計得分90分以上為優,89~80分為良,79~70為中,60分以下為差。 合計
意見

建議

評議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Ⅵ 申報表中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意見怎樣寫

1、 為教學管理部門以及公共體育教學部全面了解教學情況提供客觀依據,督促教回師不斷提高教學答水平,確保課堂教學質量。
2、 幫助任課教師了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不斷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3、 科學評價教師教學工作,並為教師評優、晉職、晉級提供重要依據。

Ⅶ 教師的課堂評價是否有針對性 觀察量表

以「課例」和「案例」研究為載體的「校本教研」在我區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一些實踐層面的具體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在參與了幾個學校的校本教研後,我發現占相當比例的教研組對於課堂觀察量表的設計,存在不少的問題,主要問題是:主題外延過大。主要表現為觀察量表的設計囊括了課堂教學所有的相關要素:從教學理念到教學實踐具體環節,從雙基到過程方法甚至情感態度價值觀,從課內氛圍到學生學前准備狀態面面俱到。雖然,對於整個課堂教學有立足於宏觀進而微觀的觀照是必須的,但想要在一堂課里關注所有的問題,必然削弱關注重點問題的力度,最終導致蜻蜓點水,無功而返。主題思考不深。主要表現為針對主題的學習不夠深入,對於與研究主題密切相關的理論知識,主題內涵各因素間的相互關系、主次地位,變化的規律分析不透,關注的因素或陷於片面、孤立,或陷於交叉重合。針對性不強。主要表現為量表中的觀察內容與授課教師預設策略的脫節和斷層,導致授課教師和觀察教師的活動各自為陣。授課教師的預設策略是指向問題解決的具體途徑、方法的,觀察量表必須形成與之呼應的觀察內容體系。可操作性差。主要表現為量表內容過於簡略和籠統,教師無法有針對性地觀察,取得有效數據。制定觀察量表的目的是為了更直觀、明了地記錄和呈現研究過程中各要素發展變化的過程,對於各觀察點有比較明確的要點提示和描述有助於增強量表的可操作性。之所以會出現以上現象,我以為還是沒有把握教學研究最基本的規律和方法的緣故。對於一般教學研究過程而言,始終把握自變數、因變數以及因變數隨自變數的變化而發生變化的過程是最基本的。把握了這個最基本的規律,觀察量表的基本構架便清晰了。觀察量表的基本構成一般包括以下三個基本板塊:自變數控制觀察:自變數的控制在課堂教學中主要表現為教師針對主題問題主動預設的各種教學策略,包括具體的學習形式採用,學習方法指導,有意識的強化訓練、有針對性地拓展延伸等,每一個具體的步驟都指向主題問題解決的。在課堂觀察中,自變數控制觀察主要是針對教師具體教學行為的觀察,記錄。因變數變化觀察:因變數變化在課堂教學中主要表現為教師的教學策略實施過程中學生的反應和變化,表現為可觀察的興趣、情感、態度以及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程度。在課堂觀察中,因變數變化觀察主要是針對學生的,包括學習興趣、行為以及學習效果的觀察,記錄。數據分析歸因、描述。通過對記錄數據的分析、歸因,描述自變數與因變數之間的相關性是研究的最終結果,也是教學研究最基本的意義所在。相關性越大,越能夠積極有效地指導教師調節教學行為,獲得最佳教學效果;自變數與因變數之間也會出現我們預料之外的結論,二者沒有相關性或相關性甚微,這樣的結論將引導我們嘗試以新的途徑解決問題。自變數控制觀察、因變數變化觀察、數據分析歸因、描述是校本教研的核心部分,需要授課教師與課堂觀察教師共同參與完成。研究成果的有效性更是依賴教師群體的綜合素質。只有高素質的教師群體才能有針對性地預設策略,細致入微地觀察,真實准確地記錄,有理有據地歸因,從而獲得有價值的研究結論。能科學地設計「課堂觀察量」便是走出了校本教研至關重要的一步。下面提供我區楊岔路小學語文課例研究的一組「課堂觀察量表」供參考。 「教師評價語言對學生感悟文本內容的影響」——《觸摸春天》課堂觀察記錄表 教師課堂行為觀察記錄表(一)教師評價語言的內容情感性評價(學生習慣態度興趣)內容性評價(文本內容)方法性評價(學習方法)效度原因分析 次數%次數%次數% 教師課堂行為觀察記錄表(二)教師評價語言的有效性評價目的(清晰、准確、無冗餘)評價時機(成熟、不成熟、生硬)評價態度(交流式;表演式;個性化)效度原因分析 次數%次數%次數% 學生課堂反應情況觀察表

閱讀全文

與中小學老師課堂教學評價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