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進行小學數學作業的有效設計
實施新課程以來,我們小學數學的課堂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在實施有效備課與有效課堂上的實踐中,許多學校與老師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案例。但在作業設計方面,我們許多教師往往過多地依賴教科書,迷信習題集,對作業的設計認識不足。其實數學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復習與鞏固,也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是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思維的一項經常性的實踐活動,也是檢驗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主要形式。如果作業設計不科學,不僅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而且制約了學習的靈活性,扼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以新課程標准為依據,設計出新穎、有趣、開放的新型數學作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應引起我們數學教師的重視。經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小學數學的作業設計應遵循以下一些原則。
一、設計趣味性作業,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
新課程標准指出:「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事物,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 為了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作業設計要擺離線械重復的、枯燥乏味的、繁瑣的死記硬背、無思維價值的練習。作業題型要做到「活」一點、「新」一點、「趣」一點、「奇」一點,通過多種渠道,把豐富知識、訓練和發展創造性思維寓於趣味之中,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生動有趣的作業內容取代重復呆板的機械練習,以激發學生的作業興趣,使之產生一種內部的需求感,自覺主動完成作業。
比如在學習「數的整除」這單元後,我利用這單元的知識設計一道讓學生猜猜老師的電話號碼是多少的作業,猜出後,拔個電話給老師。( ) 一位數中最大的偶數。( ) 既是偶數又是質數。( )2和3的最小公倍數。( )既不是指數也不是合數( )最大的一位數。( )8的最小倍數。 ( )6和9的最大公約數。( )最小的質數與最小的合數的積。學生根據這些條件,猜出號碼撥出去,接電話的果然是自己的老師,學生就覺得十分有趣。這樣把作業寓於猜謎之中,有趣的猜謎活動吸引了學生,「引」起了學生學習的慾望,讓學生「吃」得津津有味。
二、設計生活性作業,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
作業內容是否新鮮、有趣,很大程度上就能吸引學生對作業是否敢興趣,。所以教師在備課時要盡可能地了解學生的生活實際,尋找知識的生活原型,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數學。而來自於生活實踐中的數學作業,則是一個很好的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無處不在的方法,特別能激起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
復習「長度單位」知識後,我給學生留了這樣的一道作業:《小馬虎的日記》:今天早晨,我從2分米長的床上爬起來,來到衛生間,拿起15米長的牙刷刷完牙,急急忙忙地洗臉、吃早飯。學校離我家約有900厘米。上學路上,我看見有一棵高2厘米的樹被風刮斷了,連忙找來一根長3厘米的繩子把小樹綁好。我跑步趕到學校,看到老師已經在教室里講課了,我趕緊從書包里拿出1毫米長的鉛筆和4米厚的筆記本,認真地做起筆記。老師在小馬虎的日記上寫下「可能嗎」三個字,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請改正。這樣原本乾巴巴的「在括弧中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搖身一變,成為富有情趣的《小馬虎的日記》。包裝後的作業形式活潑、趣味十足,極大地調動了學生作業的積極性,學生覺得興味盎然。
三、設計層次性作業,保護不同層次學生的自信心
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基礎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習慣不同、興趣不同的個體。所以,面對全體,就要考慮每個層面的學生,進行分層練習。我們針對學生差異,將作業設計成難易有別的A、B、C等組別,為學生提供充滿趣味的、形式多樣的「自選超市」式作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一組。基礎差的學生可以選擇做一些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學有餘力的可以做難度較大的練習。這樣設計練習能使每個學生通過不同度、不同量的作業練習在原有的基礎上各有收獲,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如我在教學《8的乘法口訣》時把作業設計成一個學生喜歡的肯德基的兒童自助套餐的形式,改變了以往的命令式、強制式,讓學生有一個較為寬松的作業氛圍,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較好地參與作業,培養數學能力。
A餐:寫出每道題的積及相應的口訣。
4×8=( ) 8×7=( )
口訣:( ) 口訣:( )
5×8=( ) 8×3=( )
口訣:( ) 口訣:( )
B餐:填上合適的數。
( )×8=40 8×( )=56
( )×4=32 8×( )=64
C餐:想一想,括弧里能填幾?
8×6+8=8×( ) 8×6-8=8×( )
以上練習,不同層次的學生按不同的要求完成。學困生和中等學生要求完成A餐的兩道題目和B餐中的兩道題目,學有餘力的學生則選擇A餐中的兩道題目、B餐的一道題目和C餐中的題目。作業分層布置,既能調動優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兼顧到中下生,體現了新課標的教學理念
四、設計開放性作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如果我們能有意識地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作業給學生,要求他們多角度、多因果、多方位、多渠道地解決問題,那麼無疑可以調動學生追求成功的潛在動機,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比如教學了《長、正方形的面積》後,我布置了這樣的作業:要給教室里二扇向陽的窗戶做窗簾,每扇窗戶高2米,寬1米,至少需要買多少米布?在作業交流時,學生很快解答如下:2×1×2=4(平方米)。這時一位學生提出質疑:這樣買布太少,會遮不住太陽,應多買些。自由議論後,有一部分學生認為:為了便於拉開(透光)和關閉(遮光),還需把窗簾做成兩幅,兩幅之間要重疊一定的寬度,有的學生認為:市場上賣的布寬度和窗戶寬度不一定一致,還需要根據布幅的寬度和窗戶的寬度進行計算,才能確定應買布的長度。還有的學生說:質量好的布要盡量精確些,質量差些的可以適當放長些,這也充分考慮了使用者的經濟條件。
注重課堂練習和作業設計開放性,能讓學生展開想像和創新的翅膀,把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揭示出來,既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動機,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知識運用也更靈活,更有創意,同時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創造才能。
五、設計自主性、合作性作業,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行為
開發自主性、合作性作業業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化行為,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注重探究內容的開放和整合,強調過程的合作和實踐,為學生達到學習目的提供了問題情境和活動方式,促使學生在輕松愉悅、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增強數學素養,塑造健全人格。
如:在學習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之後,可以設計「包裝禮盒」的實踐題:給每個學習小組提供4個禮盒,讓學生解決包裝問題:4盒禮盒可以怎樣包裝?怎樣包裝可更省包裝紙?讓學生通過現場操作,加深樂學生對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認識和理解。在教師駐足觀賞、頻頻點頭之際,已有一股春風吹進了學生的心田。在這一作業中學生會根據各自的特長合理進行分工,這種分工,其實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分層,也是學生自主的布置的分層作業。
「教者若有心,學者必得益。」布置數學作業,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創新。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因事而異,因時而異,因人而異,精心設計合理有效的數學作業。讓數學作業真正成為學生增加知識,增長才幹,豐富生活的向導,就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孩子的學習空間,並能真正減輕了孩子的課業負擔,激發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發展他們的個性,提高他們的數學能力和素質,為新課標下的數學學習增添活力,增加魅力。
❷ 怎樣設計小學數學課後練習題
一、雞兔同籠問題:
基本題型:籠子里有雞兔共30隻,一共100條腿,問:雞兔各幾只?
解這個題的方法是:先假設30隻都是雞,那麼共有2x30=60條腿,少100-60=40條腿,因為每隻兔子比雞多4-2=2條腿,所以兔子共有40/2=20隻,則雞共有30-20=10隻。
當然也可以倒過來,先假設30隻都是兔子,那麼就120條腿,多了20條,因為雞比兔子少2條腿,所以雞是10隻。
類似的題還有很多,但都是從基本題型變化出來的,如下題:
俱樂部里有30副棋,正好供100位小朋友下,象棋是每2人下一副,跳棋是每6人下一副,問象棋和跳棋各有幾副?
二、工程問題:
基本題型:
甲乙兩人完成某項工程,甲單獨做需要3天完成,乙單獨做需要6天完成,問甲乙共同完成需要幾天?
解題方法:
甲每天的工作量是全部工程的1/3,乙每天的工作量是全部工程的1/6,兩人合作每天的工作量=1/3+1/6=1/2,所以甲乙共同完成需要2天。
這個題會有很多變化,如甲先工作多少天,乙再開始工作;或者甲乙共同工作一天,乙單獨工作等等,但解題思路是一樣的。都是把總的工作量定成1,然後計算。
三、相遇問題:
基本題型:甲乙兩地相距20公里,甲的速度是6公里/小時,乙的速度是4公里/小時,甲乙兩人同時同向出發,問多少時間後相遇?
解題方法:這個比較簡單,20/(6+4)=2
這類的題變化是非常多的,通常有甲先出發若干時間後,乙再發的;或者求相遇地點離甲地多遠的?
四、追擊問題:
基本題型:甲的速度是10公里/小時,乙的速度是15公里/小時,甲先出發2小時,問乙多少時間追上甲?
解題方法:甲出發2小時,走的路程是10x2=20公里,乙的速度比甲快15-10=5公里/小時,所以追上的時間是20/5=4小時。
這個題的變化很多,比如著名的放水問題。某浴池開注水管,10分鍾可注滿,開排水管,20分鍾可排完,問兩管同時開,多少分鍾可注滿。這個題可以按追擊問題思路來做:注水的速度是1/10,排水的速度是1/20,兩者相差1/10,所以10分鍾可注滿。
五、水流問題:
基本題型:甲乙兩地相距300公里,船速為20公里/小時,水流速度為5公里/小時,問來回需要多少時間?
解題方法:假設去的時候順流,則速度為20+5=25公里/小時,所用時間為300/25=12小時,回來的時候逆流,則速度為20-5=15公里/小時,所用時間為300/15=20小時
基本概念:行程問題是研究物體運動的,它研究的是物體速度、時間、行程三者之間的關系。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時間;路程÷時間=速度;路程÷速度=時間
關鍵問題:確定行程過程中的位置
相遇問題:速度和×相遇時間=相遇路程(請寫出其他公式)
追擊問題:追擊時間=路程差÷速度差(寫出其他公式)
流水問題:順水行程=(船速+水速)×順水時間 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時間
順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靜水速度=(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 速=(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
流水問題:關鍵是確定物體所運動的速度,參照以上公式。
過橋問題:關鍵是確定物體所運動的路程,參照以上公式。
僅供參考:
【和差問題公式】
(和+差)÷2=較大數;
(和-差)÷2=較小數。
【和倍問題公式】
和÷(倍數+1)=一倍數;
一倍數×倍數=另一數,
或 和-一倍數=另一數。
【差倍問題公式】
差÷(倍數-1)=較小數;
較小數×倍數=較大數,
或 較小數+差=較大數。
【平均數問題公式】
總數量÷總份數=平均數。
【一般行程問題公式】
平均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時間=平均速度;
路程÷平均速度=時間。
【反向行程問題公式】反向行程問題可以分為「相遇問題」(二人從兩地出發,相向而行)和「相離問題」(兩人背向而行)兩種。這兩種題,都可用下面的公式解答:
(速度和)×相遇(離)時間=相遇(離)路程;
相遇(離)路程÷(速度和)=相遇(離)時間;
相遇(離)路程÷相遇(離)時間=速度和。
【同向行程問題公式】
追及(拉開)路程÷(速度差)=追及(拉開)時間;
追及(拉開)路程÷追及(拉開)時間=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拉開)時間=追及(拉開)路程。
【列車過橋問題公式】
(橋長+列車長)÷速度=過橋時間;
(橋長+列車長)÷過橋時間=速度;
速度×過橋時間=橋、車長度之和。
【行船問題公式】
(1)一般公式:
靜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水速)=順水速度;
船速-水速=逆水速度;
(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
(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2)兩船相向航行的公式:
甲船順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靜水速度+乙船靜水速度
(3)兩船同向航行的公式:
後(前)船靜水速度-前(後)船靜水速度=兩船距離縮小(拉大)速度。
(求出兩船距離縮小或拉大速度後,再按上面有關的公式去解答題目)。
【工程問題公式】
(1)一般公式:
工效×工時=工作總量;
工作總量÷工時=工效;
工作總量÷工效=工時。
(2)用假設工作總量為「1」的方法解工程問題的公式:
1÷工作時間=單位時間內完成工作總量的幾分之幾;
1÷單位時間能完成的幾分之幾=工作時間。
(注意:用假設法解工程題,可任意假定工作總量為2、3、4、5……。特別是假定工作總量為幾個工作時間的最小公倍數時,分數工程問題可以轉化為比較簡單的整數工程問題,計算將變得比較簡便。)
【盈虧問題公式】
(1)一次有餘(盈),一次不夠(虧),可用公式:
(盈+虧)÷(兩次每人分配數的差)=人數。
例如,「小朋友分桃子,每人10個少9個,每人8個多7個。問:有多少個小朋友和多少個桃子?」
解(7+9)÷(10-8)=16÷2
=8(個)………………人數
10×8-9=80-9=71(個)………………………桃子
或8×8+7=64+7=71(個)(答略)
(2)兩次都有餘(盈),可用公式:
(大盈-小盈)÷(兩次每人分配數的差)=人數。
例如,「士兵背子彈作行軍訓練,每人背45發,多680發;若每人背50發,則還多200發。問:有士兵多少人?有子彈多少發?」
解(680-200)÷(50-45)=480÷5
=96(人)
45×96+680=5000(發)
或50×96+200=5000(發)(答略)
(3)兩次都不夠(虧),可用公式:
(大虧-小虧)÷(兩次每人分配數的差)=人數。
例如,「將一批本子發給學生,每人發10本,差90本;若每人發8本,則仍差8本。有多少學生和多少本本子?」
解(90-8)÷(10-8)=82÷2
=41(人)
10×41-90=320(本)(答略)
(4)一次不夠(虧),另一次剛好分完,可用公式:
虧÷(兩次每人分配數的差)=人數。
(例略)
(5)一次有餘(盈),另一次剛好分完,可用公式:
盈÷(兩次每人分配數的差)=人數。
(例略)
【雞兔問題公式】
(1)已知總頭數和總腳數,求雞、兔各多少:
(總腳數-每隻雞的腳數×總頭數)÷(每隻兔的腳數-每隻雞的腳數)=兔數;
總頭數-兔數=雞數。
或者是(每隻兔腳數×總頭數-總腳數)÷(每隻兔腳數-每隻雞腳數)=雞數;
總頭數-雞數=兔數。
例如,「有雞、兔共36隻,它們共有腳100隻,雞、兔各是多少只?」
解一 (100-2×36)÷(4-2)=14(只)………兔;
36-14=22(只)……………………………雞。
解二 (4×36-100)÷(4-2)=22(只)………雞;
36-22=14(只)…………………………兔。
(答 略)
(2)已知總頭數和雞兔腳數的差數,當雞的總腳數比兔的總腳數多時,可用公式
(每隻雞腳數×總頭數-腳數之差)÷(每隻雞的腳數+每隻兔的腳數)=兔數;
總頭數-兔數=雞數
或(每隻兔腳數×總頭數+雞兔腳數之差)÷(每隻雞的腳數+每隻免的腳數)=雞數;
總頭數-雞數=兔數。(例略)
(3)已知總數與雞兔腳數的差數,當兔的總腳數比雞的總腳數多時,可用公式。
(每隻雞的腳數×總頭數+雞兔腳數之差)÷(每隻雞的腳數+每隻兔的腳數)=兔數;
總頭數-兔數=雞數。
或(每隻兔的腳數×總頭數-雞兔腳數之差)÷(每隻雞的腳數+每隻兔的腳數)=雞數;
總頭數-雞數=兔數。(例略)
(4)得失問題(雞兔問題的推廣題)的解法,可以用下面的公式:
(1隻合格品得分數×產品總數-實得總分數)÷(每隻合格品得分數+每隻不合格品扣分數)=不合格品數。或者是總產品數-(每隻不合格品扣分數×總產品數+實得總分數)÷(每隻合格品得分數+每隻不合格品扣分數)=不合格品數。
例如,「燈泡廠生產燈泡的工人,按得分的多少給工資。每生產一個合格品記4分,每生產一個不合格品不僅不記分,還要扣除15分。某工人生產了1000隻燈泡,共得3525分,問其中有多少個燈泡不合格?」
解一 (4×1000-3525)÷(4+15)
=475÷19=25(個)
解二 1000-(15×1000+3525)÷(4+15)
=1000-18525÷19
=1000-975=25(個)(答略)
(「得失問題」也稱「運玻璃器皿問題」,運到完好無損者每隻給運費××元,破損者不僅不給運費,還需要賠成本××元……。它的解法顯然可套用上述公式。)
(5)雞兔互換問題(已知總腳數及雞兔互換後總腳數,求雞兔各多少的問題),可用下面的公式:
〔(兩次總腳數之和)÷(每隻雞兔腳數和)+(兩次總腳數之差)÷(每隻雞兔腳數之差)〕÷2=雞數;
〔(兩次總腳數之和)÷(每隻雞兔腳數之和)-(兩次總腳數之差)÷(每隻雞兔腳數之差)〕÷2=兔數。
例如,「有一些雞和兔,共有腳44隻,若將雞數與兔數互換,則共有腳52隻。雞兔各是多少只?」
解 〔(52+44)÷(4+2)+(52-44)÷(4-2)〕÷2
=20÷2=10(只)……………………………雞
〔(52+44)÷(4+2)-(52-44)÷(4-2)〕÷2
=12÷2=6(只)…………………………兔(答略)
【植樹問題公式】
(1)不封閉線路的植樹問題:
間隔數+1=棵數;(兩端植樹)
路長÷間隔長+1=棵數。
或 間隔數-1=棵數;(兩端不植)
路長÷間隔長-1=棵數;
路長÷間隔數=每個間隔長;
每個間隔長×間隔數=路長。
(2)封閉線路的植樹問題:
路長÷間隔數=棵數;
路長÷間隔數=路長÷棵數
=每個間隔長;
每個間隔長×間隔數=每個間隔長×棵數=路長。
(3)平面植樹問題:
佔地總面積÷每棵佔地面積=棵數
【求分率、百分率問題的公式】
比較數÷標准數=比較數的對應分(百分)率;
增長數÷標准數=增長率;
減少數÷標准數=減少率。
或者是
兩數差÷較小數=多幾(百)分之幾(增);
兩數差÷較大數=少幾(百)分之幾(減)。
【增減分(百分)率互求公式】
增長率÷(1+增長率)=減少率;
減少率÷(1-減少率)=增長率。
比甲丘面積少幾分之幾?」
解 這是根據增長率求減少率的應用題。按公式,可解答為
百分之幾?」
解 這是由減少率求增長率的應用題,依據公式,可解答為
【求比較數應用題公式】
標准數×分(百分)率=與分率對應的比較數;
標准數×增長率=增長數;
標准數×減少率=減少數;
標准數×(兩分率之和)=兩個數之和;
標准數×(兩分率之差)=兩個數之差。
【求標准數應用題公式】
比較數÷與比較數對應的分(百分)率=標准數;
增長數÷增長率=標准數;
減少數÷減少率=標准數;
兩數和÷兩率和=標准數;
兩數差÷兩率差=標准數;
【方陣問題公式】
(1)實心方陣:(外層每邊人數)2=總人數。
(2)空心方陣:
(最外層每邊人數)2-(最外層每邊人數-2×層數)2=中空方陣的人數。
或者是
(最外層每邊人數-層數)×層數×4=中空方陣的人數。
總人數÷4÷層數+層數=外層每邊人數。
例如,有一個3層的中空方陣,最外層有10人,問全陣有多少人?
解一 先看作實心方陣,則總人數有
10×10=100(人)
再算空心部分的方陣人數。從外往裡,每進一層,每邊人數少2,則進到第四層,每邊人數是
10-2×3=4(人)
所以,空心部分方陣人數有
4×4=16(人)
故這個空心方陣的人數是
100-16=84(人)
解二 直接運用公式。根據空心方陣總人數公式得
(10-3)×3×4=84(人)
【利率問題公式】利率問題的類型較多,現就常見的單利、復利問題,介紹其計算公式如下。
(1)單利問題:
本金×利率×時期=利息;
本金×(1+利率×時期)=本利和;
本利和÷(1+利率×時期)=本金。
年利率÷12=月利率;
月利率×12=年利率。
(2)復利問題:
本金×(1+利率)存期期數=本利和。
例如,「某人存款2400元,存期3年,月利率為10.2‰(即月利1分零2毫),三年到期後,本利和共是多少元?」
解 (1)用月利率求。
3年=12月×3=36個月
2400×(1+10.2%×36)
=2400×1.3672
=3281.28(元)
(2)用年利率求。
先把月利率變成年利率:
10.2‰×12=12.24%
再求本利和:
2400×(1+12.24%×3)
=2400×1.3672
=3281.28(元)(答略)
❸ 如何實現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多樣化
具體表現在:練習要求「一刀切」,忽視了學生個體在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學習心理等方面的差異;練習量依然過多,不乏簡單機械的練習,質量不高;練習內容的綜合性不強,缺少對生活實際的關注、與其他學科知識聯系不夠緊密; 那麼應該如何的減輕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呢?這全社會共同關注的提高教學質量問題。數學作業的設計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是使新授知識轉化為學生技能的重要手段。怎樣才能精心設計小學數學學科的作業,切實有效的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呢?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作業的針對性: 實事素質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面對學生,因材施教。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承認和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而,作業的設計要有坡度,在范圍和數量上要有層次性、伸縮性,以適應不同程度的學生。既要使學困生「吃得消」,中等生「吃得飽」,又要使優等生「吃得好」。例如:教學「小數乘積的近似值」時,可通過基礎練習、綜合練習、拓展練習等步驟,依次設計作業題目。 基礎練習: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這類作業留給「學困生」。 綜合練習:測量學校操場的情況,再算出操場的實際面積是多少平方米,要求結果保留兩位小數。這類作業留給中等生。 拓展練習:「兩位小數的乘積保留兩位小數,取近似值是7.38,准確值可能是多少?」這類作業留給優等生。 這樣,可有效的避免課外作業的「齊步走」現象。 二、作業的趣味性: 趣味性作業的設計能夠寓教於樂,易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既鞏固、強化了知識,又讓學生感到學習的輕松、快樂。例如:在做四則混合運算計算題時,一味地布置計算題,機械地重復練習,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而且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針對這一問題,我設計了兩組練習,每組四道。我把每一組各題的得數之和告訴學生,這樣同學們做完後,就知道做的對不對了。學生做完第一組後馬上又去做第二組,做得快的同學要求老師出第三組。 三、作業的適量性: 教師布置作業要少而精,要在培養鍛煉學生思維能力上下功夫,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做練習題,確有暫時提高成績的效果,但憑「題海」取勝,負擔過重,往往事倍功半。學好數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掌握值是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這就決定了數學作業不能過濫,更不能簡單的以熟生巧,以量求質。教師必須精心設計作業練習,練得恰到好處,這是提高學生能力,同時做到「減負」的重要手段。 四、作業的選擇性: 學生在完成他認為比較多的作業時,或多或少會存在逆反心理,如果教師一意孤行,強迫學生必須如數完成所有作業,那麼作業的質量就很難保證,作業的目的也就很能達到。在布置作業時,我大膽規定,學生對不會做的題可以不做,只要在把會做的題做完後,回答下列問題就算完成了作業。 1、寫出此次作業中,你獨立完成的題的序號何在別人幫助下弄懂並完成的題的序號。 2、寫出此次作業中,不會做的題的序號,力求分析不會做的原因。 3、此次作業你用到了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技巧?你的做大收獲是什麼? 這樣能使教師迅速、清晰的把握學生的作業情況和實際水平,為教師今後的教學指明方向,提供參考,同時可以使學生摒棄抄襲、自欺欺人的不良學風。 總之,布置數學作業,要精心設計作業題,要講求藝術、講究方法,要結合實際,講求實效,使作業既起到鞏固所學知識的作用,又不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
❹ 小學數學怎樣設計課堂練習
一、練習設計方法應靈活,形式應多樣。
小學數學課的類型不同,優化課堂練習設計就是要針對不同的課型,採用不同的練習設計形式和方法。
1、新授課的練習設計。新授課主要是向學生傳授新知識為內容的課型,這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最常用而又最復雜的一種課型。一般情況下,在新授課之前要安排一些「鋪墊性」的練習,「鋪墊題」的設計大致有兩種類型:一類是完全由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組成的題目,通過有目的有組織的復習,為引進和學習新知識搭橋鋪路,從而為促成新知識的遷移作好准備;另一類是把要學習的新知識轉化為學生學過的舊知識,分層出現,要求學生逐步分析解答,有意識地分散教學難點,從而為學生順利地學習新知識做好思維上的准備。
講解新知識之後要安排鞏固練習,即通過提問、板演等形式,及時了解各類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程度 ,其目的是讓學生在鞏固練習中加深理解,消除疑難,力爭使新知識當堂消化。
2、練習課的練習設計。練習課主要是以練習為主,教師要針對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情況以及不同的知識點,通過多種方式設計練習。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基礎知識,形成嫻熟的技能技巧。常見的練習形式有:鞏固練習、變式練習和綜合練習。
3、課堂練習設計的幾種形式。練習設計是教師緊緊圍繞某一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一種同類型、同結構的練習,其常見的形式是:基本題(與例題相仿)——變式題(比例題稍有變化)——綜合題(新舊知識的適當結合)——思考題(僅供學有餘力的同學練習)。體現了學生對新知識的「認識、鞏固、加深和發展」的過程。
(1)、辨析題。這是針對教學中易混淆、易出錯的內容設計的練習題。其目的是通過辨析,加深對相關知識的區別和理解。如,在教學比的知識之後,就可以引導學生把比、分數和除法三者之間的關系列表辨析。
(2)、對比題。對比題也是針對教學中易混淆、易出錯的內容而設計的,但與辨析題不同;辨析題側重於知識內容的細微差別而進行比較,它可以是兩類,也可以是三類,或者更多;而對比題則側重於明顯不同的知識內容進行對照,它一般只局限於兩類。如:通過對比使學生對分數乘以整數的數量關系能正確理解和運用。
(3)、操作題。這是為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而設計的練習。《數學課程標准》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的、活潑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動手操作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必須設計多樣化的「操作性」練習,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該類練習既要求有一定的理論基礎,還要求有一定的動手技巧,是一類綜合性很強的題目。它一般適應於小學高年級學生,其目的是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理解和鞏固知識,發展各種能力,培養興趣。如:指物(重量、刻度、鍾表等)、測量、折紙、拆拼、實驗等。
二、課堂練習內容要以現實生活素材為載體。
練習設計的內容應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易於學生理解。(大綱)指出:「練習的內容要緊扣教學要求,目的明確,有針對性。練習題的數量要適當,能適應不同程度的學生需要,練習設計要有坡度,有層次,難易適度,適應兒童的特點。要有一定的基本練習題和稍有變化的習題,也要有一些綜合題和富有思考性的習題」。 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給學生提供實踐活動的機會,使他們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同時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親密聯系。例如:小學數學二年級《人民幣的認識》一課,我就設計了這樣一道生活情境練習題:「超市購物」。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組分別扮演顧客和營業員,看哪位營業員收錢、找錢既對又快,哪位顧客最會計劃用錢,買到自己最需要的物品。(事先准備好各種商品及標價)本節課的內容就是在熟悉人民幣面值的基礎上認識商品標價,這與學生的生活有密切的聯系,它源於生活。因此創設這樣一個情境,讓學生將已有的知識自覺地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而且,可以鞏固人民幣的認識、了解人民幣的單位換算等,亦是一舉數得。
三、課堂練習設計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針對性原則:所謂針對性,就是設計練習要圍繞教學目標,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做到有的放矢,力求用較少的時間,精練的習題,獲得最佳的練習效果。「不要進行盲目的,互不聯系的,大量機械的練習」(贊可夫語),這就要求練習設計要有針對性,避免盲目性。①要針對教學目標設計練習,要從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出發,普遍分析學生應掌握哪些數學知識,培養哪些能力,達到何等水平,然後組織選題,進行編題。 ②要圍繞教學重點進行設計。例如「平行四邊形面積」的第一教時,主要是使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使學生明白其面積的大小決定於底和對應高,練習要圍繞這個重點來設計。③要針對學生掌握知識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一方面取決於教師的引導講解,一方面也取決於知識本身的難易深淺,為此練習設計要考慮這些因素:哪些概念的建立較困難,哪些知識容易混淆,在哪些地方易犯錯誤等,這樣在設計練習時就可做到心中有數,防患於未然。
2、層次性原則:即要根據小學數學教材的內容以及小學生的學習心理、學習過程,對某一個要學生掌握的知識點,設計多層次的練習,使學生在不同層次的練習中從不同的角度理解與運用知識,讓學生通過有層次的練習,拾級而上,把教材中的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從而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①每個層次的練習設計要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來組織安排。如:「求一個數的倒數」的鞏固練習可分解成三個層次進行:第一層次,讓學生在自己的實踐中,依據倒數的意義去學會求一個數倒數的方法;第二層次,把求帶分數、 小數的倒數的題目和求真分數、假分數、整數的倒數的題目放在一起,目的是讓學生通過練習去掌握求帶分數、小數的倒數的方法,並能與教材上講述的方法作比較,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能力;第三層次,是由學生自己報出數據,然後再請其他同學用口答來求出這個數的倒數。這樣學生覺得有趣,課堂氣氛也活躍。②精心設計每一層次練習的坡度,做到由易到難,螺旋上升,以使學生的學習情緒始終處於良好的狀態。③要不斷變換每一層次練習的形式,以便能更好地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3、趣味性原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對學生學習可起到定向、持續、內驅和強化的效應,提高練習的趣味性,寓練於樂,練中生趣,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而且能夠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有效地提高練習質量和效果,真正達到練習的目的。①要注意練習題的設計,增加練習內容的新穎性。這就是說,練習設計不僅內容要新,而且習題的類型或形式也要新。②要注意練習形式多樣化。學生鞏固知識 、形成某一技能,往往要對同一要求進行反復多次的練習,這種機械重復的練習會使學生產生厭倦心理,因此,設計練習時,對同一項知識或技能的訓練,應設計多形式的練習,練習的形式多種多樣,從題型上講,有填空、選擇、判斷、匹配等;從結構上講,有補條件、補問題、選條件等;從形式上又有聽算、筆算、視算、游戲等。設計練習時,可根據具體內容,選擇恰當的形式。③要注意把握練習的要求,設計練習要難易適中,應是絕大多數學生能夠接受的;符合教學的基本要求,不可隨意拔高練習的標准。
❺ 小學數學作業應該如何設計
作業的設計在教學中至關重要,它也是學生消化知識的有效途徑。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小學數學練回習設計的答變革創新力度還遠遠不夠,傳統的做法仍然大量存在。具體表現在:練習要求「一刀切」;練習量依然過多,質量不高;練習內容的綜合性不強。那麼,應該如何減輕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呢?怎樣才能精心設計小學數學學科的作業呢?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一、作業的針對性實施素質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面對學生,因材施教。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承認和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而,作業的設計要有坡度,在范圍和數量上要有層次性、伸縮性,以適應不同程度的學生。既要使學困生「吃得消」,中等生「吃得飽」,又要使優等生「吃得好」。二、作業的趣味性趣味性作業的設計能夠寓教於樂,易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既鞏固、強化了知識,又讓學生感到學習的輕松、快樂。例如,在做四則混合運算計算題時,一味地布置計算題,機械地重復練習,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而且會加重學生的課
❻ 如何設計有效的小學數學課堂練習
一、練習要緊扣要求,目標明確。教學目標是指導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一種規范。練習題的編制應受教學目標的制約。教師編制練習題,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而後再深思熟慮,把教學目標分解到各種練習的設計中,並在實施過程中層層落實,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練習的有效性。
二、練習要形式多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練習形式的多樣化可避免練習的枯燥和乏味,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指導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從題型結構上看,基礎知識方面設計一些填空、判斷、選擇等題型;計算方面可設計改錯、填空、說算理等題型;對應用題則設計多解、多變、補充條件或提問題、自編應用題等題型;幾何初步知識可設計一些動手操作的實踐題等。,讓學生心情舒爽地獲取知識、增長見識、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