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考試分析 > 小學品德與生活課堂現狀分析

小學品德與生活課堂現狀分析

發布時間:2020-12-10 12:15:41

『壹』 如何提高小學品德與生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品德與社會》課是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品德與社會》課程將「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作為總目標。可是,由於許多客觀和主觀的原因使農村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常常偏離和違背了這一教學的總目標。在具體的執教過程中,教師應如何正確認識、把握小學品社課的教學呢?
一、小學《品德與社會》的教學,要源於現實生活,注重學生體驗。
小學生品德的形成,主要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於學生現實生活的教學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深處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識,才能引發學生的共鳴。讓學生走進社會、體驗生活、學會做人是《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核心,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巧妙地創設情境,讓學生去感受生活、體驗生活、領悟生活,培養他們積極的生活態度,促進他們健康、向上、積極的人格發展。
二、揪住問題,讓學生到生活中去體驗、實踐。
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培養道德思維能力,促進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水平的提高,這就要求教師在德育課堂教學中,在教學內容的選擇、方法的運用、問題的設計上都要重視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小學品社教師要深入觀察生活,挖掘生活中的閃光點,並結合教材資源,創設出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真切感受到學習內容與生活的聯系,從而幫助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活化知識,變事實性知識為解決問題的工具,完成對新知識的意義構建以及對原有知識經驗的改造和重組。如《平安回家》一課,就可以組織學生到校外去實地了解交通標志、交通信號、交通標線,走進生活的教學要比把學生關在教室里死啃書本強得多。
小學生道德的形成,源於兒童社會的方方面面,沒有能與生活分離的道德,也沒有與社會脫離了的生活。小學生品德的形成取決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於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學生的共鳴。
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須在兒童的生活過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進行。我們在實際教學中,應著力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行動,看到事情的真實部分,引發他們內心的真實感受,觸及他們的心靈,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學效果。
三、課堂教學,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開。
農村小學在《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過程中,往往均採用了單一的、古老的說教式教學模式。要改變以說教為主的教學模式,推行開放性的品社教學模式。開放性的品社教學模式就是以多方位多角度為理念,以開放的氛圍為前提,以開放的課堂為核心,以開放的實踐為渠道,以主體參與貫徹始終,以提高品社教學實效為根本,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為終極目標。筆者認為開放性的品社教學模式應遵循以下兩個原則:
(1)情趣性原則
學生通過情趣性活動,調動起學習慾望,才會增強其學習的主動性,並積極把知識內化為操行。教師在創設品社教學情境時,應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選用他們能夠接受的的形式進行,才能打開學生的內心世界,讓所謂的枯燥「說教」,轉變成學生自覺學習的願景。
(2)開放性原則
讓學生在活動的參與中,自己去發現和創造,學生對事物的理解才是最深刻的,也是最容易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習慣和操行的。這就要求小學教師創設品社情境,要具有博大的開放性,敢於挑戰學生的心理與課堂常態,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
四、採取先進的教學手段,激活課堂。
心理學家布魯納曾經說過:「最好的學習動因是學生對所學教材有內在的興趣。」在小學品社課堂教學里,教師和學生是一個整體的信息場,教與學是心靈、情緒、信息交換的一個過程。教師利用現代媒體創設情境,能充分激活學生多種感官,實現多渠道信息傳遞,可提高其對品社知識的吸收率,並促進知識向道德能力的轉化。以「孝敬父母」為例,教學中,我安排學生們聽一段截至網上的錄音《給媽媽的一封信》。在時而深沉舒緩,時而高亢鏗鏘的鋼琴聲中,黎平對母親那深情的話語字字句句震人心弦:媽媽,那記載著辛勤勞動的白發和皺紋竟過早地爬上了你的頭和臉,而那討厭的病魔也終於纏上了你……。當錄音機中傳出《世上只有媽媽好》時,學生們也不由自主地跟著唱起來,課堂氣氛也推上了高潮。所以,發揮電教手段的作用,往往能激發學生向上的信心和力量,在有情趣的教學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滿足,對所學的事理能銘記不忘。
五、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要突出綜合性,強調活動性。
創設活動,使活動形式與實際情況相聯系。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他們的年齡特徵、認知水平、興趣愛好等等,在教學中,我創設活動時,是從這幾方面著手進行的:1.根據教學內容確定活動形式;2.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設計活動形式;3.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活動形式。
訓練習慣,使活動具有有效性。在教學中,大量活動的使用,對學生的要求首先就在於行為習慣的訓練上。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動手、動口的廣闊空間,為他們施展才能提供了機會,如果不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訓練,也許合作學習就變成自顧自的述說、表演。在學生探討活動中,我要求學生不僅要聽老師的講解,更要學會聽取同學的意見,從中找到與自己的想法一致與不一致的地方進行比較,發現同學的閃光點,彌補同學的不足,同時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這樣的要求開展活動,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總之,《品德與社會》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它主要將學生置身於社會生活中,認識了解社會,同時形成良好的習慣品質,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品德與社會》又是一門活動性極強的課程。教師應該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樂於探究的科學態度,熱愛生活的進取精神,這才是本課程的真正目的所在。

『貳』 怎樣進行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分析

我們通常所說的教學設計就是對你將要上的那一堂課的教與學的活動進行設計.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即在上品德與社會課之前,根據品德與社會課的活動規律,強調研究教對學的指導,重視教學活動整體功能而形成的課堂教學方案.它有別於教學實錄,教學反思和教學案例.教學設計必須是課前的. 進行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首先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進學生「主動發展」,這里的「發展」是指以良好品德形成為核心的社會性發展;其次是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一份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包括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教材分析,第二部分是學情分析,第三部分是教學目標制定,最後部分是教學過程及說明.四個環節解決兩大問題:一,發展什麼,就是教學目標的制定,這是教學設計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二,怎樣發展,通過教學過程及說明來解決. 下面我以一級上冊品德與生活《去同學家玩》一課的教學設計來具體體現以下三點. 《去同學家玩》教材分析: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人的文明最精細的表現在情感里」.我在品德與生活教學中認識到,沒有情感作為人行動的動力機制,缺乏情感在人的行為系統中的調控作用,忽略情感在建立道德信念過程中的本源性基礎,個體的道德人格大廈將無從矗立.《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指出:「只有源於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道德情感、真實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識.」其本質就是將學生的學習過程作為一個情感的體驗過程,使外部的文化結構、社會需求、道德意識等深入到學生的內心深處,激發其內在需要,從而內化為良好的品格.一年級上冊品德與生活《去同學家玩》這一活動主題,它強調了小學生在家裡要行為文明,注意安全,玩有意義的游戲.然而現代家庭的孩子在父母長輩的關愛下,養成了「小皇帝」

『叄』 如何活躍農村小學《品德與生活》的課堂氛圍

《品德與生活(社會)》是一門與生活緊密聯系的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良好品德、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其宗旨是通過對學生生活的引導,發展他們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培養他們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成為有愛心,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人。
一、激發學生熱愛生活、體驗生活的情趣
《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標准》是從兒童與自我、兒童與社會、兒童與自然三個方面,圍繞學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積極地生活、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四大板塊進行,從情感與態度、行為與習慣、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四個目標上構建教學內容。
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熱愛生活,讓他們從小懂得珍愛生命,積極愉快地生活,有應付挑戰的勇氣,養成樂觀向上積極的生活態度,開朗進取的個性品質。所以,《品德與生活(社會)》課要讓學生理解觀點、明白道理,教師就要講究教學方法,就要在課堂上創設有利於學生接受人生道理、良好品德的情境,更好地引導學生培養自己的創造、創新能力。如:在教學《在爸爸媽媽關心下成長》一課 ,讓學生做好課前准備,收集自己小時候的衣物、玩具、照片,讓學生回憶生活,使他們感悟到自己從歪歪扭扭的小腳印,到成長為一名小學生。這其中不知凝聚了父母的多少關愛與付出,感悟到我們的成長傾注著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溫暖。充分利用掛圖、課件等直觀教學手段,讓學生回憶和爸爸媽媽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什麼時候學會了走路?什麼時候咿呀學語?什麼時候開始換牙等等讓他們感悟家庭的溫馨。通過學生自由討論,讓他們懂得自己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撫育,離不開他人和社會的關心和幫助。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解決自己生活中碰到的問題。如讓孩子知道上、下樓梯慢慢走、靠右走,不從高處往下跳、不帶管制刀具進入校園……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又如在教學《當危險發生的時候》時,讓學生掌握一些應急措施,如:游泳抽筋時的自救方法,火災發生時的自救逃生方法等等,還讓學生積極參加別開生面的「當火災、地震發生時」模擬演練活動,激發他們熱愛生活的情趣和獨立成長的意識。
二、激發學生探索、求知的慾望,讓課堂富有探索,拼搏的氛圍
新課程教材注重問題的探索性,題材豐富多彩,信息的呈現方式多樣,有可選擇性,解決問題策略多元化,答案也不是唯一的。這一切都在於使學生盡快地形成探索性學習方式,發展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這就需要一種活躍、和諧、民主、平等、愉快、探索拼搏的課堂氣氛,要激發學生的潛能、創造性提供發展的「空氣」、「陽光」和「水分」,尊重學生的自我感受和獨特見解,使學習的過程成為一個富有生命的個性化過程。
教學實踐中,可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各種校外的資源,讓學生動手進行調查,組織學生到大自然中去學習、實踐,以開闊眼界,增長知識,發展興趣。如:教學《安全地生活》這一課,課前師生共同進行調查,收集有關資料。在課堂討論時,首先老師把自己的調查資料,用課件的形式展示。如因交通安全事故而喪失生命的數據及圖片,讓學生為之震撼;然後請學生把收集到的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有關交通事故,所見所聞進行交流展示,如馬路上的交通安全標志,由交通事故引起的悲慘圖片,再讓學生討論該如何進行防範,使學生懂得交通規則和安全防範措施。
因此,在《品德與生活(社會)》中要創設開放的教學環境,著眼於學生的生活現實,引導學生求知慾望,使課堂充滿人文化,讓學生心情愉快,敢想、敢說、敢問,從而掌握一些生活中的安全防範技能,從小產生安全意識。
三、巧用幽默的語言藝術,激活課堂氛圍,激發學習興趣
《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的教學,在很多人的思想意識中,是一門枯燥無味,呆板的課程。因此,教學效果不盡人意,學生厭學,老師厭教,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巧妙地運用語言藝術技巧會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時可採用生動形象的比喻,優美感人的語言,形象的漫畫,富有情趣的肢體動作,師生互動中幽默的對話等方式教學。利用教材中的小故事,漫畫,游戲表演等使學生產生新鮮好奇,這也是誘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個因素。上課時,不拘泥於課前准備好的固定環節,在教學中教師應增強自己的應變能力:一方面根據自己的觀察,發現學生在課堂上表現的信息反饋,並及時引入課堂加以分析,講解。由於時間和學生反饋的信息來源於課堂實際,會較好地增強學生參與學習和積極性;另一方面教師要注意課堂上的變化,發現好的行為和不良的行為,並能及時提煉成問題,讓學生討論。這樣,每節課都會有新的情景出現,每節課都會有新的創意。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有針對性地教育學生,增強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的熱情。

『肆』 品德與生活課堂上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品德與生活課堂上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一、 好品德的培養
(一) 尊敬師長,禮貌待人 教師可以首先通過課堂禮儀來培養學生尊敬師長,禮貌待人的品質。要求學生在老師宣布上課時要迅速地起立,並鞠躬行禮,向老師問好,待老師答禮並說「同學們坐下」時再坐下。但學生遲到時,要求學生應該輕敲教室的前門,並立正喊「報告」,待老師允許時進入教室。在課堂上要積極思考老師的問題,發言時要先舉手。別人發言時,要認真傾聽,不隨便打斷別人的講話,不做無關的小動作,更不能取笑別的同學。下課鈴響,老師宣布下課時,應端正起立,與老師互道「再見」。離開教室時,讓老師先行。 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經常適時地穿插一些有利於學生形成尊敬師長,禮貌待人品質的內容。告訴他們一個好孩子、好學生見到老師、長輩應該主動打招呼。當在公交車上碰到老年人時應該主動讓座。當別人幫助自己後應該道謝等等。讓學生明白怎樣做才是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二) 愛護公物,勤儉節約 小學生活潑好動,愛好信手塗鴉,因此應教育學生應該愛護公物,不得亂塗、抹、畫、刻課桌、牆壁等公共設施。開門、關門時要輕。一旦不小心損壞東西,主動承認,在走廊、教室不玩球等,以免弄壞玻璃。 培養小學生的勤儉節約的意識也是相當重要的。由於小學生都是伸手向父母要錢,不懂得節約。教師應該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培養他們的節約意識。生活節儉,不擺闊氣、不亂花錢,不能向父母經常要錢來買零食。作業本、筆等學慣用品在使用的時候要節約,不要浪費。
(三) 遵規守紀,熱愛勞動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應該告訴學生,學校作為一個集體要有它的規矩,學生是學校的一分子就應該遵守其規定製度。 例如要求學生預備鈴響,要做好課前的准備,並端坐在教室里安靜等待,上課後認真聽講,積極思考老師和同學提出的問題,各種物品要輕拿輕放,認真做好課堂的筆記。在參加升旗儀式時,要立正脫帽,肅穆莊重,目視國旗行注目禮;唱國歌時要聲音洪亮。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種體育活動和文藝活動,但不允許大聲喧嘩。 現在的家庭里一般都只有一個孩子,父母和長輩都比較溺愛,這是可以理解的,但過分的溺愛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可能使他們養成自私、懶惰等毛病。在教學的過程中應鼓勵學生學會料理自己的生活,自己穿衣、盛飯,主動幫父母收拾房間、洗衣、做飯、洗涮餐具等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在學校里要輪流值日,值日生應該認真值日,保持教室和校園的整潔優美。 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尊老愛幼、誠實守信、勤奮學習等良好品德,同時也需要教師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用自己良好的品德去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二、 好習慣的培養 現代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小學生的可塑性強,是培養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期,因此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其良好的習慣,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是好習慣,則會讓人終生受益,反之,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人一輩子。
(一)社會公德的培養 社會公德是一種存在於社會中間的道德,就是人們為了維護我們社會的利益而約定俗成的我們應該做什麼和不應該做什麼的行為規范。中國自古是「禮儀之邦」。關於個人修養的研究從古代社會就開始了。古人曾經提出過「修身養性」;近代孫中山建立中華民國時,革除了許多社會陋習,社會面貌煥然一新。新中國把思想品德作為中小學生的必修課。學校是培養人的社會公德的主要場所,特別是小學生的社會公德意識較弱,需要對其進行培養。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著重培養其以下方面的社會公德。
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交通安全,當過馬路的時候要首先看一下是否是綠燈,再看一下是否有車輛通過,不追逐打鬧,保證自己的安全,過馬路時要走人行橫道。在乘坐公交車時,要主動給老、弱、病、殘、孕婦及師長讓座,不爭搶座位。 遵守公共秩序,購票、購物、乘車時要按順序,不插隊,不擁擠。對營業人員要禮貌。愛護公共設施、愛護花草、數木,保護動物。不要踩踏花草,不要傷害動物。當觀看演出時要做文明的觀眾,結束時要鼓掌致意。在公共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應該團結友愛,相互關心,相互幫助。鼓勵小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當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要主動地伸出援手。比方自己的同學遇到不會計算的問題時,自己可以主動上前熱心地解答等。
(二)注重儀容儀表、儀態的培養 小學生年齡較小,不太注意個人衛生,在儀容儀容方面主要要求其保持整潔干凈,臉、脖頸、手都應洗得乾乾凈凈;頭發按時理、經常洗,指甲經常剪;注意口腔衛生,早晚刷牙,飯後漱口,不能當著客人面嚼口香糖;經常洗澡、換衣服,消除身體異味,使其明白人們都喜歡跟干凈的人在一起工作、學習都討厭邋遢的人。 對於小學生來說,儀態主要指坐、立、行走、讀書、寫字的姿勢。「站如松,行細風,坐如鍾,卧如弓。」 坐姿要求端正挺直而不死板僵硬,不能半躺半坐,兩腿間距與肩同寬,不能叉開,雙手自然放在膝或扶手上,大方得體;走路要求挺胸抬頭,肩臂自然擺動,步速適中,忌諱八字腳、搖搖晃晃,或者坦捏碎步。這對塑造小學生挺拔的身姿很有益處,特別是坐的姿勢會影響他們的脊髓的生長和視力的情況。
(三)良好衛生習慣的培養 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僅使自己終身受益,同時也是自己社會責任心的體現。現代社會由於父母一般都去工作,跟子女交流的時間較少,經常會忽視對孩子良好衛生習慣的培養。特別是在農村,由於目前衛生狀況相對較差、家長重視程度不夠等原因,小學生衛生習慣形成較晚,衛生習慣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如亂丟紙屑、瓜皮果殼,隨地吐痰;亂吃零食以及吃零食後隨手亂扔包裝袋;在牆壁上亂塗亂畫;環保意識薄弱等等。為了培養學生的良好的衛生習慣,首先利用家長會進行衛生防疫知識講座,使家長明確講究衛生的重要意義。和家長協議:在學校里,學生的教育學習是老師的責任;在家裡,孩子的個人衛生是家長的責任。要求家長要注意給孩子講究個人衛生,防止疾病。在學校,老師針對個別嚴重的單獨進行教育。教育時要耐心、細致,對進步的同學要及時地當眾表揚,促進更多的同學向其學習。家長、學校配合教育抓個人衛生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環保意識的培養。結合品德課《環保》一課,教育學生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開展《愛護環境》主題班會,加強思想教育,教育學生反思自己無視校園衛生的不文明行為,提高學生保護環境和保持校園衛生的認識,動員學生做到彎彎腰撿出一個潔凈的校園;要求學生將零食的包裝袋、廢紙、鉛筆屑等東西要放入指定的垃圾桶中,避免亂扔垃圾,保持整潔的校園。 小學生年齡小,正在學習階段,什麼東西都會向大人學,特別是自己比較信任的老師。因此教師作為學生的榜樣,首先要是個講衛生、愛清潔的老師,那麼,他的學生們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在個人衛生方面一定會做得很好。
(四)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習慣在小學低年級就形成了,以後如果不給予特別的教育,形成的習慣很難有多大的改進,所以盡早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很重要的。學習習慣有好壞之分,好的學習習慣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學生學習起來也不會太吃力,以免形成厭學的情緒。如果形成了好的學習習慣會使其受益終身,同時壞的學習習慣到中學後也不太容易改進,所以在小學期間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至關重要。 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在反復實踐和強化訓練中尤其要注意各科教師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班級與班級之間的密切配合,步調一致,否則會降低強化效果,影響良好習慣的形成。要向學生說明應該怎樣學習。首先在上課新課之前應該預習,大致了解將要學習的內容,同時做好標記,看自己那些已經理解了,那些還不是很清楚,那些完全不理解,這樣在聽課的時候就有了目的性。當上課的時候課時,准備好必需的文具。與學習無關的東西不帶到學校來,上課時不擺弄文具。專心聽講,不小聲說話。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動腦思考,積極舉手發言,積極思考老師提到的問題,對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要適時地向老師提出,認真做好上課時的筆記以便課下復習時使用。課後要認真完成老師所布置的作業,同時及時復習已經學過的內容。學生有時可能在學習習慣的養成過程中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老師要認真輔導、耐心指導,對預習、認真聽課、作業完成較好的同學給予表揚,也可適當地給予物質的獎勵,促進更多的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思維習慣、禮儀教育、讀書習慣等方面老師也應該適當地引導,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幫助學生成長。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好品德、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密切配合,其中教師的作用至關重要。只要各科老師共同努力,時刻注意培養學生的好品德和好習慣,就一定可以培育出一棵棵參天大樹,一位位國之棟梁。
如何培養良好的品德是並不是一個很難的任務,只要抓緊時間,從小培養就可以將孩子塑造成一個優秀的、有良好品德的人。

『伍』 如何提高品德與生活課堂教學效果

在新課程改革中,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是我們所有學科的追求,我們的品德與生活也不例外。 「品德與生活」課程在小學課程中佔有重要位置,它即與幼兒園課程銜接,同時又為小學中、高年級階段的「品德與社會」、「科學」以及「綜合實踐活動」等打下基礎。提高品德與生活教學的有效性,為兒童形成正確的生活態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學素質,為學生今後的學習打下基礎具有重要意義。那怎樣才能提高品德與生活課教學的有效性呢?我認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精心准備,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一堂課要取得好的教學效果,課前的精心准備是前提。 1 、深入鑽研教材,嫻熟駕馭教材 教材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是完成教學任務的基本依據。因此,必須在課前深入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從而嫻熟地駕馭教材。 研究課程標准、教科書。教師首先要把握課程標准,了解教材體系和內容編排,明白本學科教學目標要求、內容範圍和教學方法上的要求,必須了解教材的內部聯系,要把全套、全冊以至每一課看作一個個不同層次的、有機聯系的整體。在此基礎上,反復鑽研、透徹的掌握教科書的全部內容,包括教科書的編輯意圖、組織結構、以及各單元知識的重點、難點和關鍵,了解本課在本冊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2、認真研究學生,准確把握學情 教師不僅要把握教材,還要通過課間談心、個別談話、座談會、問卷調查等形式,多渠道接觸學生,全面深入的了解學生,研究學生,准確把握學情。 (1)研究本學段學生的普遍身心特點、認知水平等。 (2)研究本班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基礎知識、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以及他們的思維能力、操作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等。 (3)了解個別學生的氣質類型、性格特徵、智力水平,為發展個性、因材施教提供依據。 3、全面制定目標,聚焦重點目標 教學目標是預期的學習結果,是對教學活動效果的一種主觀願望,是結束教學活動之後期望學生達到的一種狀態和水平,它是我們教學的靈魂和統帥。要提高品德與生活課教學的有效性,就要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制定即要全面,又要聚焦重點。 (1)依據課程標准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它的基本特徵是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這是課程的性質。課標還就課程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內容標准等做了詳細的說明,我們只有正確解讀課標,才能根據課標的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2)結合本班實際情況制定可行的教學目標 我們在制定教學目標時,一定要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目標不能定得太高,太高了我們無法實現;定得太低了達不到教材的要求。我們一定要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 (3)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要注意「三維目標」的整合,不僅要關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還要關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要強調的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大多屬於隱含的經驗類知識。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作為「長期」目標,而不是一節課的「短期」目標,因此要分清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 (4)聚焦重點 一節課僅40分鍾,時間非常有限,教學的著力點不可能面面俱到。在設定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時,一定要在研究學生實際和教材實際的基礎上,將教學活動聚焦在有限的目標內,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克服難點,以點帶面,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根據需要,正確選擇教學資源 教學資源豐富多彩,它不僅包括教科書,還包括學校、家庭、社會環境因素,兒童自身的興趣、經驗和活動中的發現、體驗也是教學資源。我們要充分開發和利用這些資源,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我們的大地媽媽》是小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的一課,在教學時,為了讓學生養成保護水、節約水的好習慣,我充分利用學生家中的資源,讓學生在家中收集自來水、洗衣水、和洗碗筷的水各半瓶,帶到學校來觀察。再讓學生把三瓶水混合放在一個透明的容器中,讓學生思考:這時的水發生了什麼變化?原來可以飲用的自來水還能被我們使用嗎?怎樣才能讓那瓶自來水不臟?通過學生動手動腦的過程,讓學生明白水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資源之一,但水很容易被弄臟、被污染。如果我們不小心弄臟或污染了水,我們的健康就會被破壞。所以我們要保護水源,節約用水。 就這樣,利用學生身邊的資源,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 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根據新課程標准要求編寫的人教版《品德與生活》教材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源泉,要求在使用時把教材作為學生活動憑借的範例。該教材為教師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提供了空間。教師在每節課具體教學內容的選擇和確定上,要注意依據但又不拘泥於教材,可在理解教材設計意圖及其承載的價值和目標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來「活用」教材,用學生的真實生活來豐富、充實教學內容。比如,在學習「待人寬容」這一主題時,為了使教學貼近學生的生活和思想實際,教師可以創設「實話實說」活動,讓學生交流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問題,師生討論解決。這樣,拓展豐富了教材內容,使教學走進了學生的真實生活,走進了學生的心靈,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我們在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對教學內容進行重組時,要做到五個有利於:一要有利於縮短教材體系與學生實際水平之間的距離,易於建立「最近發展區」;二要有利於激發學生情感,能引導學生有興趣地學,能激發學生追求知識的慾望,能滿足學生對知識「懂」的需要和「會」的需要;三要有利於學生運用智力,積極思維,有利於學生認真聽課,深刻領會;四要有利於學生理解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五要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技能及實事求是的生活態度。 四、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 活動是教育的載體,是連接學校與社會、教師與學生的橋梁。品德與生活課程是根據低年級兒童的特徵,以兒童直接參與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強調寓教育於活動中,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過程中發展道德能力。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喜歡在玩中學、動中學、樂中學、做中學、模仿中學、體驗中學、在自由、寬松中不受拘束地學習,更能得到真實的道德體驗。所以在教學時,我們可以安排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進行討論、操作、實踐、講故事、情景模擬、角色扮演、做游戲等不同類型的活動,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學會用各種方法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鍛煉表達能力,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學《我和動物交朋友》一課時,在課件播放各種動物的聲音及動物圖片後,我讓學生模仿表演,講述自己了解的動物習性、特徵以及和人之間發生的趣事。通過這一活動,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鍛煉了他們的表達能力。 五、合理評價,激發學習願望 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評價的目的是激勵每個兒童的發展;促進課程的發展,提高教育質量。 品德教育是一種對話。如果學生在揣摩教師要的答案,無意間就封閉了自己的心靈,那是虛假而非真實的,表面而非內心的道德認知和道德情感。品德教育所提倡的應是一種自我「追求的教育」,而非他人「要求的教育」。因此,教師應讓學生敞開心扉,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願,而不要再充當一個純粹的說教者,也不要再用統一的標准去評價學生,輕易地就去否定學生的某一獨特體驗。總之,要改變現行德育中缺乏「學生主體的全面而積極的參與」的現象,改變課堂上普遍存在的「我講你聽」「我說你做」的狀況,建立起開放的、活動的、民主的、對話的德育模式,使品德教育從方法上植根於生活世界。 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做出科學而合理的評價,不僅有利於激發學生奮發進取,實現自我的信心,也有利於幫助學生鞏固和擴大道德經驗,加速對道德意義的理解的內化,從而產生道德行為的意念和願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評價這一杠桿,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當然,提高品德與生活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很多很多,只要我們能開動腦筋,想辦法,聯系兒童的生活實際,採取積極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就會為孩子們營造一個歡樂的海洋,為學生今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陸』 如何有效地提高品德與生活的課堂效率課題方案

<!--begin--> 小學《品德與生活》課堂教學中有效活動的研究」
課 題 研 究 方 案
陸渡中心小學品生課題組 周秉欣

一、課題的提出
(一)課題提出背景
1.社會現狀背景
教育部在《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實驗稿) 》(以下簡稱《課程標准》)中提出:「《品德與生活》課程的呈現形態主要是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游戲和其他實踐活動。課程目標主要通過教師指導下的各種教學活動來實現。活動是教和學共同的中介。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指導兒童的活動,而非單純地只講教科書;兒童更多地是通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而心理學研究表明:游戲與活動是人類本能和動機之一,兒童的學習應該是從游戲和活動開始。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模仿,好奇心強。其次,活動是人類社會生活的主要方式,兒童只有在現實的活動中才能得到深刻的情感體驗,再由直接經驗和體驗改變自身認知狀態。因此,激發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低年級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改變單純接受的學習方式,逐步培養學生主動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活動成為必要的手段
《品德與生活》相比於傳統《思品》教材最大的變化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雖然品德與生活課程實施多年,但是農村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仍存在實施不到位的情況,很多家長還認為,在小學,孩子只要學好語、數、外就行了,其它課程可有可無,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本課程的實施。
2.學校教育資源背景
我們的教師,大都是師范專業培養出來的,對專業以外的知識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再加上我們的教師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中摸爬滾打,對於學科教學十分在行,而對於品德與生活功能性認識不足,缺乏對品德與生活課程的構成因素的理解與重組技能,缺乏開發課程的意識。
(二)本課題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1.課堂教學是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活動中讓學生動起來,在活動中去體驗、去發現、去探索。
2.《課程標准》指出:品德與生活課程主題的確定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也可以是多種方式的,但是必須是來自兒童實際生活的,必須是有實際意義的。但在《品德與生活》教材中的部分主題活動,太倉由於地域原因,與兒童的生活實際有所差異,這時應如何將教材與兒童實際相結合。本課題的研究是有一定推廣價值的,它可以適用於江南地區農村小學的品德與生活的課堂教育。
二、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的現狀與趨勢分析
(一)國外研究現狀:品德與生活課程是在中國新課程改革而增加的一門重要的綜合性課程。它的是中國特有的一門學科。
(二)國內研究現狀:國內研究的本學科課題大都為德育或家校聯系方面,反復查詢後,發現黑龍江加柯達奇正在研究類似課題,但並非結題。寧波東海實驗學校也研究過類似課題,只是,他們的面較廣。而我們准備通過本次課題,加強課堂中的活動的有效性,只將著眼點放在有效的課堂上的四十分鍾內,立足於探索個性化的活動內容,形成一種品德與生活課堂教學方式。
三、實踐意義與理論價值
實踐意義:在活動中學習更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主動參與的意識,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在活動中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有利於學生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同時也是互愛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溝通的過程。使學生能體驗到一種被他人接受、信任和認同的情感,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不僅要幫助學生儲備知識,更重要的指導學生掌握探求知識的方法,體驗發現、發明直至創造的感受。當我們把教學活動關注的重點從教師傳授知識轉到學生有效學習活動以後,評價課堂教學質量的根本標准,應是學習者能否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積極有效的學習。只有教師在每一節課中實施有效教學,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發展、提高。
理論價值:此課題能充分體現品德與生活課程改革的精神,努力探索增強品德教育實效性的方法能促進教師勇於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學會生活,熱愛生活,促進學生知識、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發展。
四、概念界定及理論假設
(一)概念界定
品德與生活的課堂教學: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場所。在品德與生活課的教學中,根據教學實際,創設必要的情境,給學生提供課內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中進行實踐體驗,使他們在活動中感悟道理,體驗情感,規范行為。
有效的活動:有效的活動離不開教師的有效指導在活動中,教師的適時參與與引導對於達成高質量的活動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一味強調學生的自主活動而放任自流,那麼學生的活動最終只會流於形式,探究水平、思維水平、表達和交流能力的提高也就無從談起。教師的指導除了活動前要精心准備好活動的情境、活動的材料外,最主要的是體現在活動過程中,要密切關注學生的行為與反應,觀察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對話與交流,要有意識地對活動的各個環節進行質疑,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激起學生的認知沖突。
小學品德與生活課堂教學中有效活動的研究: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圍繞著一個主題開展的一項綜合性學習活動,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獲得各種知識,經受種種磨練,實現多方面的發展。活動本身和學生在活動中的收獲都是綜合性的。
(二)理論假設
活動是思維的載體,是低年級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手段。教學中開展的每一次活動都為學生獲取知識搭橋鋪路。在活動過程中,學生不僅動手、動腦,並通過獨立思考、與同學進行交流等方式來獲取了知識。實施本課題,假設可以形成在小學品德與生活課堂中實現有效活動教學的模式,不但可促進教師勇於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同時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造力的培養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讓學生們在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興趣和自信心的同時又可以在活動過程中,學會生活,熱愛生活,促進學知識、能力、情感等方面的整體發展,而且能激發和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積極性,給教師和學生一個更加廣闊的發揮空間,促進教育教學的發展。
五、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吸收建構主義、教學最優化、多元智能和有效教學等經典教學理論,指導課題組開展課堂中開展有效活動的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
1.多元智能理論。1983年,美國哈佛大學心理系教授加德納提出了關於智力的新理論——多元智力理論。他認為,智力是一種能力或一組能力,這種能力或這組能力可以使個體順利地解決有關問題或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創造時尚產品。多元智力包括這樣七種智力:音樂智力、身體—運動智力、邏輯—數學智力、語言智力、空間智力、人際智力和個人內省智力。除此以外,加德納認為可能還存在其他的智力,如靈感、直覺、幽默感、創造力、烹調能力、嗅覺,以及綜合其他智力的能力等。他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交流合作的學習,倡導教師角色、教與學的方式的變革,在教育理論與實踐領域產生了極大影響。美國教育家阿姆斯朗根據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提出了最優的教與學的方式。以多元智力理論為指導的全新的個性化的教學理念和最優的教與學的方式為提高課堂活動有效性教學的實施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2.有效教學理論。該理論源於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有效教學理論的核心是教學的效益。它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展;關注教學效益,要求教師有時間與效益的觀念;「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要求每一個教師不斷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有效教學」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學需要教師掌握有關的策略性知識,以便於自己面對具體的情景作出決策。小學品德與生活課堂教學有效活動的研究,就是在這一先進教學理論的指導下,研究具體的內容和方法,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六、課題的研究目標
1.本體目標:通過研究,初步形成品德與生活課堂教學有效活動研究的方式。主要從品德與生活課堂教學中入手,進行個性化課堂教學活動內容的探索。
2.發展目標:
(1)通過研究,從根本上轉變我校教師對品德與生活課程的開發意識,不斷提高我校教師的科研水平。(2)讓學生在課堂的活動中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培養學生有較強的「動手」意識;學生的優良品質和生活習慣,教育學生自己設計實踐活動,以培養他們搜索資料,解決問題能力及實踐和創新能力,從而學會自主學習、主動學習。
七、課題的研究內容
1.探索在「品生課堂教學中有效活動」的內容與方法。
八、課題研究的方法設計
1.研究對象:
小學低年級學生
2.研究方法:
(1)本課題主要採用如下研究方法:調查法、文獻法、個案分析法、經驗總結法等。
(2)具體措施:在課堂教學規定時間內能夠合理運用教材,以教材作載體,營造健康、和諧、安全、溫馨、活潑的學習環境,提供多種學習形式,組織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學習活動,為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發展服務,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具體地說就是:正確對待學生的個體差異;營造良好課堂氛圍;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多種學習形式;教學組織過程要科學。
八、課題研究的基本步驟
1.准備階段( 2008年1月~2008年4月):調查實施該課題研究的客觀條件,制訂較為完善、切實可行的課題方案。
2.實施階段(2008年4月~2009年7月):定期學習教科研理論、課題相關專著、新課程解讀等。利用問卷調查,通過統計分析,形成有針對性的教學原則和策略。在教學工作中,採取有效措施進行實驗、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組織若干次專題研討,改進方法,優化操作,做好典型教案、課件、教具、圖片、案例、學生《品德與生活》成長檔案袋等的資料積累工作,提煉研究成果,進行階段性檢查和總結,撰寫中期研究報告。
3.總結階段(2009年7月~2009年8月):整理研究資料,反思研究過程,提煉出有效的快樂教育的方法、模式,撰寫結題報告並進行應用與經驗推廣。
九、完成本課題研究任務的保證措施
1.學習制度保障:定期學習教育理論專著,定期聘請專家作輔導講座。
2.組織機制保障:由本校在教學第一線的教研組長、學校分管教科研的領導組成課題研究領導與管理小組,加強過程管理,確保研究活動的正常化、經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
3.研究隊伍保證:由學校青年骨幹教師組成課題研究隊伍,定期參加理論學習、課題研討、學術活動,定期邀請專家指導,提高研究隊伍的整體水平和素質。
十、預期研究效果
1.促使學生對品德與生活學習產生積極情感,自主的參與學習活動,有效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效率,並可以為中、高年級階段的品德與社會、科學以及綜合實踐活動等課程打下基礎。
2.促使學生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3.在課題研究結束時,形成具有一定水平的研究報告,將參加課題研究的專題總結、活動內容匯編成冊,匯編相關的論文。
十一、課題研究成果形式
1.課題研究理論摘編成冊 (文本形式完成時間:2009年8月)
2.課題研究隨筆、論文集(文本形式完成時間:2009年8月)
3.學生成長檔案袋歸類整理(照片及文本式 完成時間:2009年9月)
4.課題結題報告(文字形式完成時間:2009年9月)

<!--end-->

『柒』 如何在小學品德與生活課堂上滲透德育教育

小學品德與生活屬於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具備較為突出的育人優勢。在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注重德育滲透不僅能夠讓學生掌握課程知識,並且還可以受到有效的思想品德熏陶,從而確保學生的全面發展。

『捌』 怎樣進行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分析

我們通常所說的教學設計就是對你將要上的那一堂課的教與學的活動進行設計。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即在上品德與社會課之前,根據品德與社會課的活動規律,強調研究教對學的指導,重視教學活動整體功能而形成的課堂教學方案。它有別於教學實錄,教學反思和教學案例。教學設計必須是課前的。 進行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首先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進學生「主動發展」,這里的「發展」是指以良好品德形成為核心的社會性發展;其次是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一份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設計包括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教材分析,第二部分是學情分析,第三部分是教學目標制定,最後部分是教學過程及說明。四個環節解決兩大問題:一,發展什麼,就是教學目標的制定,這是教學設計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二,怎樣發展,通過教學過程及說明來解決。 下面我以一級上冊品德與生活《去同學家玩》一課的教學設計來具體體現以下三點。 《去同學家玩》教材分析: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人的文明最精細的表現在情感里」。我在品德與生活教學中認識到,沒有情感作為人行動的動力機制,缺乏情感在人的行為系統中的調控作用,忽略情感在建立道德信念過程中的本源性基礎,個體的道德人格大廈將無從矗立。《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指出:「只有源於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道德情感、真實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識。」其本質就是將學生的學習過程作為一個情感的體驗過程,使外部的文化結構、社會需求、道德意識等深入到學生的內心深處,激發其內在需要,從而內化為良好的品格。一年級上冊品德與生活《去同學家玩》這一活動主題,它強調了小學生在家裡要行為文明,注意安全,玩有意義的游戲。然而現代家庭的孩子在父母長輩的關愛下,養成了「小皇帝」、「小公主」的很多不好的習慣,如驕橫,霸道,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只知道享受的舒心,而不懂得給予的快樂。故而我在教學活動時用情感去喚醒學生,用知識去啟迪學生,用技能去武裝學生,讓他們真正學會與人交往。這樣,我根據新課標提出 「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倡導學生的主動參與,強調寓教育於活動之中」的要求,努力使教學進入生活,貼近生活,創設開放、互動、活潑的教學情景,營造自由、民主、愉悅的課堂氣氛,給學生充分參與的機會,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腦」去觀察、去探索、去得出結論。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只是指導者、支持者、合作者,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讓學生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身心健康地成長。教學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教育學生明白和夥伴玩要有禮貌,講文明,注意安全,並通過活動體驗和夥伴玩的愉快。 2、能力目標:學生在自主活動中文明的解決玩中出現的矛盾,學會與人交往。教學方法: 「興趣是步入創造大門的台階。」對於剛踏進小學一年級的兒童,他們對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是新奇的,為了使他們盡快適應學校生活,學會與人交往。本節課中,主要運用交談、情境模擬、角色扮演、動手操作等教學活動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在活動中自我體驗、感悟、建構,使學生掌握初步的人際交往的基本知識與技能,盡快適應小學生活,形成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法: 一年級學生年齡尚小,天真活潑、喜歡好動是他們的特點。所以在課堂上,以學生參與活動為主,盡量營造一個趣味盎然、輕松和諧而又積極主動的情境,促進學生情感的發展,良好習慣的養成。教學過程: 根據一年級兒童特點和本教材特色,圍繞「在生活中進行情感體驗」的主旨我設計了和同學聯系、高興地玩、安全地玩、有創意地玩四個教學環節。(一)活動一 和同學聯系 上課的開始我就用樂樂小朋友與媽媽的談話錄音引入課題。然後出示小朋友和同學通電話的情景,(播放課件)愛恩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而生動有趣的聲音和圖片滿足了兒童精神需要,深受學生的喜愛。我藉助富有表現力的電教媒體,激發學生的情感。這樣從知、情兩方面為教學的展開作好了鋪墊。緊接著我利用「大嘴鳥」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猜一猜,他們會怎麼說呢?然後我又設計了一個情境表演,這樣自然地將學生帶進生活中來,讓學生去發現生活、感悟生活。(二)活動二 高興地玩 兒童是在真實的生活世界中感受、體驗、領悟並得到各方面的發展。活動中我們必須讓孩子進入生活,讓他們在生活中構建真正屬於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形成內化的道德品質。因此我設計了兩個讓孩子進入生活的活動情景:①說一說、評一評,②我們去做客。在整個活動中注重學生、教師的共同參與。在說一說中,我利用大嘴鳥提出一個問題:「你和同學最喜歡玩什麼游戲?」然後組織學生同桌互相說。在評一評的時候,我先要學生讓學生看錄像,找出錄像中到同學家玩的學生有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應改正,從而調動學生思維,讓學生討論分析,從中得出結論:到同學家做客應講禮貌,再設計「我們去做客」這一課堂活動,再讓每個小組的同學互相到別的小組那裡做客,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學會如何接待客人,如何當一名受歡迎的客人。 低年級學生是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僅處在萌芽狀態。他們活動的每一環節都需要具體形象相輔助才能順利進行。據此,我在小結時屏棄了老套的言語式表達方式,而是採用形象直觀的多媒體電教設備,這樣學生在樂意接受中觸發情感的升華。(三)活動三 安全地玩 明白事理並不等於掌握,「臨岸羨魚,不如歸而織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指出,兒童品德的形成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於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的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識。教學中只有密切聯系兒童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將生活中的情景讓學生在課堂上再現,從而使學生在心靈深處明白哪些是可以玩的,哪些是不能玩的,明白其中的道理。我用多媒體課件出示課本中的一些危險的游戲,並說出一些生活中學生玩過的危險游戲,讓學生感觀,然後讓學生判斷這樣做對不對,為什麼?(四)活動四 有創意地玩 學生在明白了玩的時候要講禮貌,注意安全這個道理後,我要學生說說圖片列舉的一些游戲,並說說還有什麼好玩的,然後安排了學生玩一些有意義的活動,讓孩子們在游戲中鞏固今天學生的內容。教學效果預測: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在本課教學中我以「活動」為主線,貫穿於兒童生活中,讓兒童在活動中感悟生活、體驗生活,從而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然而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不是朝夕可就的,他必須持之以恆。

『玖』 課堂教學評價的目的及方法是什麼結合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教學實際談談如何因課而定、因人而異對學生

1 .課堂教學評價的目的是: 《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明確指出 : 本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在於獲得反饋信息,以幫助教師改進教學,促進兒童發展,保證課程目標的實現,而不在於對學生品德與社會性發展水平做出終結性的評定,更不是利用評價結果對兒童進行比較與分等。因此,在教學實踐中 , 要從每個學生的原有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強調以鼓勵為主的發展性評價。 我們常說,課堂教學活動,是一個變化著的動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憑借著教學經驗,及時地捕捉各種反饋信息,適時靈活地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並引導和指導學生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因此,教學中的評價是一種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的評價。形成性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發現每個學生的潛質,強化改進學生的學習,並為教師提供反饋。 2.評價的方法有: ●教師觀察記錄。教師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的情感、態度、能力、行為進行觀察,並做記錄。 ●描述性評語。在與學生進行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對學生在一段時間內學習本課程的學習態度、表現等以描述性的語言寫成評語,鼓勵學生鞏固進步,修正不足,繼續努力。 ●學生自評。教師引導和幫助學生對自己在學習中的表現與成果進行自我評價,以提高自我認識、自我調控的能力。 ●學生互評。學生依據一定的標准互相評價,這種評價可以幫助學生逐步養成尊重、理解、欣賞他人的態度,相互促進。 ●作品評價。將學生調查、訪問、收集資料等活動產生的作品進行展示和交流,師生共同進行評析。 ●個案分析。教師針對某一學生學習的特殊狀況進行跟蹤評價,它有助於教師因材施教和個別化教學。 ●紙筆測試:檢查學生的道德認識和道德判斷能力,以了解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情況。教學評價的方式方法不是固定的,每一種評價方法都有自己適用的范圍,教師應根據 具體情況靈活地使用以上方式、方法,並在教學改革中探索創新,使其不斷完善。 結合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教學實際談如何因課而定、因人而異對學生進行恰當的評價。 1 .課堂評價要講究技術與藝術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除了顯性的語言評價之外,還有更多的隱性的非語言評價,它可以是教師的一種手勢,一種眼神,一種默許,一種認可,一種贊同,一個微笑……這樣的評價,充分地體驗了教師尊重學生的體驗,教學過程,成為師生溝通與交往的過程,成為學生自我成長,發展的過程。教學中,我們聽得最多的評價是「你表現真出色,老師喜歡你!」「你很有勇氣!」「老師把大拇指送給你!」「……」我們看得最多的是,老師們彎下了身子,專注地傾聽學生的發言;老師們溫和的笑容,如和煦的春光,充盈著教室的每一個角落;老師們鼓勵,贊許的眼神,專注地凝視著每一個表現自己的學生;老師們或點頭以簡單的嘆詞回應或帶頭鼓掌或送給學生一個熱情的大拇指……好的老師像樂隊的指揮,她的課堂評價適時調控,為課堂情感推波助瀾,積極發揮了促進學生主體發展的作用。同時激情反饋,給予學生以激勵性的評價,學生情感體驗充分,使課堂一次次達到高潮。評價,是以對學生真誠的關注為基本點,以激勵學生的信息發布為基本的表達方式,以促進學生各方面發展為目的。 2 .評價要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自我感受狀態學生在課堂中自我感受是課堂教學評價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其一,評價的結果應該是「給予」。 課堂上鼓勵學生多思考多發現多提問,那麼就應真正給學生暢所欲言、大膽表現的時間與空間,即使出現一些意外的、甚至荒唐的回答或做法也應寬容學生,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真實的生活。其二,評價的前提是「關愛」。 缺乏真愛的表揚與激勵只能在課堂上造成師生之間的不和諧與尷尬。學生的心理感受良好,教師的課堂教學有成功的保障。他們在課堂上的反應、興趣、注意、熱情、評價、關注、交往等等,無不通過學生的心理感受表現出來。所以,關注學生課堂的自我感受狀態,評價才能真正地感動學生,使課堂更加生氣盎然。 其三.評價應該「尊重」。課堂上的尊重,不是頻繁使用「你真聰明!」「你真棒!」等簡單的語言,也不是一整堂課教師都強堆著笑,領著學生重復單調乏味的熱烈鼓掌,評價的核心是「尊重」。首先是尊重學生的人格。 老師要做到循循善誘:如我們可以對學生說「你願意說說你的想法嗎?」「我們想聽聽你的意見!」「你是一個愛動腦筋的孩子!」……這樣的評價,使學生感到一種自信,認為自己行。其次是尊重學生的勞動。 對學生種種思維活動和學習成果,老師們沒有隨意否定,更沒有用老師的想法去限制學生。 其三是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課堂評價要承認並善待差異。老師們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差異都應該給予了尊重,學生的表現,不管是精彩還是平凡,不管是個性張揚還是中規中矩,甚至在課堂上瞠目結舌,老師們都給予了同樣的關注和珍愛。 3 .評價應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積極關注和引導學生的各種道德表現和道德發展,真正使評價多元化,以此促進學生人格健全發展。 比如當學生積極舉手但起來後又答不出問題時,教師可以輕輕撫摸孩子的頭,溫柔地說:「如果你還沒准備好,就再想想,不過我們都為你的勇氣鼓掌!」像這種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情感體驗也給予積極的關注,正是課堂評價的一種境界。這樣的評價,是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4 .評價應關注學習效果的展示。在品德與生活、社會課上,效果展示是過程評價的體現。在鼓勵的同時,應該促進學生自我反思與改進。關注學生的習慣、慾望、願望、主動性、情感體驗、合作與交往、學習心理等方面,通過學生自評、生生互評,教師點評等多種形式,讓學生更多地反思自己,改進學習行為。 5 .評價應因人而異有利於激發情感。 贊可夫說:「學生只有在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出豐富多彩的思想,情感和詞語。」小學生心理尚未成熟,他們的思維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他們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他們缺乏自信,有時在課堂上會出現緊張、焦慮等現象,老師要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心理,知識結構,運用靈活多樣的語言給予及時、恰當的評價,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教學實效。例如:我我們對待性格比較外向並善於發言的學生,可以這樣評價:「能有這樣的想法,老師真為你高興」。對認識問題比較偏激、愛鑽牛角尖的學生,這樣評價:「能有自己的想法,這是你樂於思考的表現,不過在思考問題時,應學會從多角度進行靈活思考。」對問題思考很獨特也很深刻,但自己不善於與人交流的同學,老師的評價我認為可以從這里切入:「你的每次發言都能給我們喜悅,以後的學習能否與大家多交流,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你思考、創造的快樂。」而更多的時候則需要客觀地指出學生所存在的問題,並給他們指引新的思考,研究方向:「你的觀點很好,但不太全面,這樣想,如何?」 當然,教師的眼神、表情、手勢這些無聲評價也非常重要。課上教師的眼睛務必不斷掃視,對專心聽講的學生,教師要用溫和的面容,平等的眼神去觀望,使學生感到氣氛融洽,心態輕松;對走神的同學,教師要用嚴肅的目光注視,給學生以警示,使之集中精力;對回答問題十分精彩的同學,教師要用喜悅的目光,微笑的面容和贊揚的手勢給予表揚;對思考、回答問題有困難的學生,教師可以配合語言評價,用熱情的眼神、暗示的手勢來激勵學生,使其能增強自信心。 改革學科教學評價,關注評價過程,發展學生個性是學科評價發展的新趨勢。讓每一個學生成為評價主體,隨時了解、調整、改進自己的發展狀態;促進道德內化;讓教師更加准確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發展狀況,把握最佳教育契機,以取得良好的教育實效是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學科教學的根本任務。通過教學評價,讓每一個學生時時建立自信,人人有向上的追求,天天有奮斗的目標,常常有成功的喜悅,使學生從自我體驗中主動、全面地發展,健康快樂地成長是品德與社會教學的最終目的。

『拾』 如何在品德與生活課堂教學中體現生活性

課程源於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課程所要學習的道德規范、社會知識、生活常識等等都是從生活中來的,它們既不是神喻,也不是人們憑空構架,製造出來的,它們都是處於生活的需要而產生的。我們的教學應該從生活出發,從生活中的現實,生活中的需要,生活中的問題、困惑出發。下面我就自己平時的實際教學,如何在品德與生活課堂教學中體現生活性方面談幾點淺顯的看法

一、走進生活天地,引導學生熱愛生活。

學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純真的。然而,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發現一些和課堂里、和書本上、和教師所講的相矛盾的現象、事件,產生許多困惑。如果我們的教學不能解決兒童每天遇到的生活問題、情感問題,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價值。在認識這些生活問題的過程中,教學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生活態度等,便是自然的,而不是外加的。走進兒童的世界,聽聽他們在說什麼,看看他們在做什麼,想想他們有什麼困惑,便是我們當老師的應該做的事情。

課程目標主要是通過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與行為實踐實現的。在這樣的課程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直接傳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兒童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導者,是引導、激發和深化兒童活動的人。兒童更多地是通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深切體驗,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教學時,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組織、安排教學內容和要求,盡量把學生的目光引到課本以外的、無邊無際的生活世界中去,從而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把道德寓於兒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兒童的生活過程中形成。例如教學《春天在哪裡》這一活動時,我首先帶領學生親自到大自然中尋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把學生的目光引到課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其次,通過學生親自體驗春天、觀察春天,讓學生了解春天不僅美而且是個充滿生機的季節,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在大自然中的樂趣。最後,通過學生自己的尋找、觀察、感受體驗到的春天再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和春天玩。在玩中,學生真正感受到春天帶給他們的快樂,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因此,內心深處就有了一種想去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二、發現生活樂趣,引領學生體驗生活。

教學,須讓學生用心去經歷,用心去體驗,體驗生活的酸甜苦辣,體驗人生的美好艱辛,體驗他人的奮斗與幸福......從而真正豐富他們的內心世界,豐富他們的情感世界,讓兒童的心靈變得敏感起來,細膩起來。而傳統的書本教學只能造成知識的倉庫、情感的沙漠。例如,在教學《愛惜糧食》一課上,如利用多媒體演示種糧的過程,其效果最多是在學生頭腦中留下這個過程和一個結論──糧食來得不容易,並沒有真正觸動學生的內心世界。俗話說,看人挑擔不吃力。怎樣讓學生去體驗這份辛苦呢?我就在課堂上設計了一個模擬插秧活動,讓學生左手抓一把雞毛毽子,彎下腰,右手把這些毽子一行擺六個,人倒退著走,十分鍾後交流自己的感受。有了這腰酸腿疼的真切體驗,再來看種糧的過程,學生就彷彿是自己參與了其中的勞動,這勞動的辛苦、糧食的來之不易就深深地烙進了學生的情感世界。又如,在上《愛爸爸媽媽》之前,我組織了一個「小鬼當家」的活動,讓學生當一天家,從早晨買菜起,安排好家裡一天的生活,洗洗碗筷,收拾收拾房間。課堂上,讓學生交流這一天的感受,再想想你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最需要什麼。有的說,在理菜時最好需要幫忙,有的說,在感到累的時候需要歇一歇。我就說:「是啊,你們的爸爸媽媽也和你們一樣,最需要這些,請你把自己最需要的送給你的爸爸媽媽。」這種情感就是最真摯的、發自內心的。

在教學過程中,我作為支持者,為兒童的學習提供支架,為他們的活動創設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引導兒童投入活動。例如教學《新學期,你好》這一單元的第一個主題活動時,我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場所「寒假生活交流會」,讓學生在愉快和諧的氣氛中暢談自己在寒假裡的故事,說一說自己的寒假之最,交流一下自己在寒假裡學到的本領。在活動中,我注意收集從學生那裡反饋過來的信息並將它們進行分類如:快樂、煩惱、有趣、得意等,並根據這些信息深入展開討論,讓學生共同分享寒假生活的各種體驗,幫助學生養成講文明懂禮貌,互相尊重他人的好品德,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也使學生樹立自信心對新學期滿懷希望。

體驗是品德與生活教學的三個基本環節之一。強化體驗是增強小學品德與生活教育實效性的重要途徑。只有通過親身參與和直接體驗,學生才能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感悟,在感悟中創造。例如教學《和春風一起玩》這一活動,為了讓學生充分體驗春天的美好和春天生活的樂趣,在教學中我就組織學生通過自己動手製作風力小玩具親身參與各種春天的游戲活動。在整個游戲活動過程中,學生通過親身參與和直接體驗感悟到春天的美好和春天生活的樂趣,同時他們也發現了風和風箏、風車、紙飛機等的關系,懂得了如何更好地利用風的力量,這就是學生感悟後的創造。可見,體驗在品德與生活的教學過程中是多麼重要,只有強化重視體驗,才能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創造。

三、提供生活場地,指導學生實踐生活。

真理是在實踐中才能體驗其價值和科學性的。學生的一些認識和新的道德觀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廣泛的認同,這是兒童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實踐產生沖突的根本原因。兒童的一些正確的、善良的思想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遇到各種挫折,使學生對學校思品教學產生懷疑,從而削弱了教育的導引功能。我們的思品教學所給予學生的不應是一個簡單的結論──該怎麼做,而是讓學生親自去試一試,你會怎麼做?人們會有什麼評價?從而在生活中真正樹立自己正確的是非觀念、善惡觀念。我們的教學必須向生活開放,向現實開放,讓學生到生活中去實踐思品課上的認識,不搞「純而又純」的教育。我在上《課間活動守秩序》這一課時,學生明理之後,給他們十分鍾時間自由活動,喜歡活動什麼就活動什麼,盡量活動得開心。活動結束後,教師作隨機采訪:「你活動了什麼?活動得開心嗎?為什麼?你願意以後一直這樣活動嗎?」通過實踐,學生每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行為標准。但,有時候學生的一些認識在生活中遭受挫折,例如,思品課上學了遵守社會公德,乘坐公共汽車不擁擠、給老弱病殘讓座。可在現實社會中常常會遇到一些人爭搶座位,對老弱病殘者視而不見。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學校教育,我們必須正視這種社會現實,引導學生樹立自己的是非觀念,按自己的是非觀念去實踐一下,你有何感受,人們對你有何評價。學生就有可能從人們積極的評價中、自己愉悅的情感體驗中獲得正確的認識,建構起自己的內心道德標准。

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聯系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或游戲為載體,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這是品德與生活課程最顯著的特點。所以,在教學中,我們必須做到統籌把握,綜合、動態地實現對兒童及其活動的支持、合作與指導。注重讓學生課前收集信息,課上展示、交流信息,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討論,並結合游戲、情景表演等形式豐富兒童的感知世界。強化體驗,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創造。轉變教學觀念,盡量把學生的目光引到課本以外的、無邊無際的生活世界中去,把道德寓於兒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兒童的生活過程中形成。

閱讀全文

與小學品德與生活課堂現狀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