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讓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有效
在小學各教育課程中,品德與社會科目必不可少,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但是,目前部分教師還在應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一味地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對學生的思想品質不重視,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失去了開設的意義。所以,小學教師應該將這些問題重視起來,在保證學生學習成績的基礎上,重視學生思想道德的發展,創新自身的授課方法,利用小組學習、社會實踐等教學模式,提高學生思想素質,使品德與社會課程發揮真正的作用,提高教學有效性,為國家培養思想素質較高的人才。
一、目前品德與社會課程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思想較為落後
近年來,部分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師的教學思想較為落後,在教學過程中,只重視學生對課程內容的學習,對學生的生活及思想道德方面嚴重忽視,一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會出現死記硬背的現象,根本無法將學到的知識應用於實際生活中。這對學生自身發展及社會的發展都有不利影響,所以,學校與社會應該對此問題加以重視,保證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發展。
(二)教學內容較為單一
目前,部分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教師只應用教材對學生進行授課,沒有意識到教材的單一性與片面性,並且,一些教師無法將生活中的教育案例引入課堂中,學生所了解的知識比較局限,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有效性不能顯現出來,這對學生的學習及身心發展有不利影響。對於小學生而言,品德與社會課程極為重要,不僅關乎學生的學習成績,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也有較大影響,教師的教學內容單一,很容易導致學生發展不良。
(三)教學方式較為單一
目前,部分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在應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授課之前,沒有對課程進行有效分析,只是根據教案上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授課,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出現厭煩心理,無法對品德與社會知識產生興趣,課程的有效性無法體現,不僅沒有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而且會使學生對品德與社會課程失去學習慾望。所以,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師要對自身教學情況進行反思,提高自身教學質量,發揮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有效性[1]。
二、提高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優勢
目前,部分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有效性較低,對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造成嚴重影響,教師無法正確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理解。然而,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師如果可以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則小學生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學習成績,而且可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小學生的道德品質對國家的發展來說極為重要,教師將課堂有效性提高,可以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授課,創新自身授課方式,鼓勵學生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在實際生活中,同時,教師應經常安排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領略到品德與社會課程的真諦,凈化自身的心靈,為以後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B. 淺析如何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性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2016年小學《品德與生活》改名為《道德與法治》。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旨在引導小學生樹立依法行政的觀念,逐漸讓小學生明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從而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權,這是《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的教育意義的本質體現,本文筆者針對如何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性的具體措施展開探析,以供廣大學者參考。
C. 怎樣提高小學品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怎樣提高小學品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要有好的導入
導入的心理任務在於激發興趣和情感,產生學習它要求教師能迅速創造一種融洽的教學情調和課堂氛圍。因此,老師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情感,把學生帶進一個與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相適應的理想境界。導入的方法有:故事導入法、漫畫導入法、歌曲導入法、實例導入法、小品表演、游藝活動、啟發談話、設置懸念等等。我們要根據具體的教材靈活運用。在教學《我的家鄉》一課時,用了歌曲導入法。如在教學《集體的事誰說了算》一課時,用實例導入法,我們學校有個班的班長老師不在時他什麼事情都說了算。比如他做主讓誰寫多少作業就寫多少作業,大家都得聽他的。對此你有哪些看法,進而引出新課。這就變單純的說教為中心的指導,變知識的傳授為思維的訓練,增強學生自我修養、自我提升的意識和能力。
二、要讓課堂更加有序
課堂教學組織是一項融科學性、藝術性和創造性於一體的工作。在新課改中,新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養成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同時,《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指出,品德與生活課程是「活動型」的綜合課程,課程的呈現形態主要是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游戲和其他實踐活動。可見在《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中,只有教師具備了較強的教學組織能力,才能有效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每次安排活動之前都會提出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我會留意全體同學的表現,同時採用許多組織教學的方法。如:手語提示法,聲音控製法,情感暗示法,設疑吸引法、競賽刺激法等等。
三、提問要有技巧
課堂提問是教師教學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常用的教學手段之一。在品德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適時提問,啟迪思維適度提問,追問釋問以升華提問,從而提高品德教學中的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課堂提問是教師教學的重要手段和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有專家說「提問是教師促進學生思維、評價教學效果以及推動學生實現預期目標的基本控制手段」。古人雲「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一番覺悟,一番長進」。因此要提高教學的高效性,保證教學質量和效果,教師必須重視提問的方法和技巧。在品德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適時提問,啟迪思維適度提問,追問釋問以升華提問,從而提高品德教學中的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四、要有好的評價機制
評價是整個學習過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評價具有指導學習方向、在教學過程中給與激勵的作用,它們幫助學生定義「什麼是高質量的學習」。由此可見,評價是我們進一步改進教學完善課程的依據,也是促進學生發展的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我們的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中引入評價機制,可以評出方向、評出動力。
一位心理學家說過:「每一個人的內心深層都具有得到別人賞識和表揚的願望,小學生更是如此,他們需要從老師和同學的肯定和表揚里感受成功。」教師在評價時要做到激勵為主,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這樣才能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激發學生的上進心,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更好的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D.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隨著經濟的發展抄,我國教育產業的規模也逐步擴大,對於小學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標准。尤其是在素質教育的影響下,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是,根據近年來的相關調查研究表明,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因此,結合實踐經驗,對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並提出幾點針對性的建議,旨在促進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的有效性。
E. 如何在小學品德課中提高課堂有效性的策略
一、在進行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的時候存在的主要問題
實行新課改之後,品德與社會教材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課本內容以及形式都更好的和學生的生活結合在一起,這對於教學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在實際教學的時候依舊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直接導致了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的效率非常低下,經過研究發現問題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實行新課改之後,部分老師並沒有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無法滿足新課改的需要,在教學的時候依舊沒有認識到品德與社會這個課程的重要性,還是採用以往落後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對學生進行灌輸,沒有很好地利用教材,這也導致了課堂效率非常的低下;其次,學生在進行學習的時候,依舊是被動地進行知識的學習,沒有真正的對教學進行探索和實踐,無法將這門課程的實踐性體現出來,這也直接導致了課堂效率的低下。
二、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的策略
(一)老師應該全面的對課程目標進行把握
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應該根據新課改的相關標准進行,將學生的發展放在首要的位置,並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目標的設定。在制定目標的時候絕對不能制定那些假、大、空的目標,必須提高目標的針對性和層次性。並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都是應該貫穿其中的,無論是課前活動、課後活動還是教學活動的開展都必須根據目標進行。老師在把握教學目標的時候也必須更加地全面,並對其更好地進行落實。在教學的時候,也應該改變教學方法,重視學生能力、態度、情感以及價值觀等方面的培養。
(二)聯系學生的生活進行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的興趣
老師在進行品德與社會教學的時候必須將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利用學生的經驗,更好地進行教學,這樣能夠讓學生真正地認識到,這門課程在生活中是有用的,激發起學生學習的熱情,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才能夠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社會經驗,形成的價值觀也會更加的規范。此外,老師還應該有意識的將一些校外資源引進到教學中來,讓兒童更好地走出學校,到社會上進行實踐,這對於學生的實踐能力、知識增長以及眼界開闊都是非常有用的。
(三)進行課程資源的挖掘,讓教學內容更加的豐富
品德與社會這門課程本身便是比較開放的,老師應該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礎上,進行教學資源的挖掘,認真鑽研,真正地了解教材,並在這個基礎上確定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在教學的時候將其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更好地結合在一起,重視和學生有關的教學資源的挖掘,這樣品德與社會教學內容便會更加的豐富。此外老師還應該重視民族精神、文明行為以及誠實守信等方面內容的教學。對於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質疑或者提出的一些問題,應該認真地解答,絕對不能出現不耐煩的情況。
(四)做好教學設計,對教學過程進行優化
老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應該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心理特點進行,對教學過程進行精心的設計,選擇靈活的方式進行教學。老師在教學的時候還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有針對性地使用合作學習、體驗式學習以及社會實踐等方式,進行情境的創設,讓學生產生對這個科目的興趣,並運用到生活中去。此外,老師還應該有意識的將這門課程的教學和其他學科教學、課外活動、社會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結合在一起,將老師在教學中的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保證教學氛圍的和諧。
(五)根據教學情況進行評價體系的建立
以往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過度地重視了學生的分數,忽視學生能力的提高,這種評價體系已經無法滿足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需要,所以必須根據實際的情況建立新的評價體系。
1、評價體系的激勵性應該比較突出
老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適當地運用賞識教育的辦法,善於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些閃光點,並給學生適當的鼓勵,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其更好地進步。
2、老師應該運用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
老師在評價的時候應該摒棄以往落後的方式,將動作、表情、語言等方式利用起來,給學生更多的鼓勵。
3、評價的內容以及標准應該多元化
老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應該重視學生能力的提高、情感態度的變化以及價值觀的變化等,並對學生進行綜合的評價。
4、評價主體多元化
在評價學生學習情況的時候,不應該再僅僅由老師進行評價,這門課程是比較特殊的,老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自評、讓家長進行評價,並將多方面的評價綜合在一起。
做好小學品德與社會的教學,是符合教育發展和學生發展的,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必須進行教學觀念的改變,轉變教學辦法和策略,並根據課本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設計,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教學中來,這樣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會真正提高.
F. 如何提高小學品德與生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品德與社會》課是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品德與社會》課程將「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作為總目標。可是,由於許多客觀和主觀的原因使農村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常常偏離和違背了這一教學的總目標。在具體的執教過程中,教師應如何正確認識、把握小學品社課的教學呢?
一、小學《品德與社會》的教學,要源於現實生活,注重學生體驗。
小學生品德的形成,主要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於學生現實生活的教學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深處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識,才能引發學生的共鳴。讓學生走進社會、體驗生活、學會做人是《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核心,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巧妙地創設情境,讓學生去感受生活、體驗生活、領悟生活,培養他們積極的生活態度,促進他們健康、向上、積極的人格發展。
二、揪住問題,讓學生到生活中去體驗、實踐。
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培養道德思維能力,促進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水平的提高,這就要求教師在德育課堂教學中,在教學內容的選擇、方法的運用、問題的設計上都要重視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小學品社教師要深入觀察生活,挖掘生活中的閃光點,並結合教材資源,創設出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真切感受到學習內容與生活的聯系,從而幫助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活化知識,變事實性知識為解決問題的工具,完成對新知識的意義構建以及對原有知識經驗的改造和重組。如《平安回家》一課,就可以組織學生到校外去實地了解交通標志、交通信號、交通標線,走進生活的教學要比把學生關在教室里死啃書本強得多。
小學生道德的形成,源於兒童社會的方方面面,沒有能與生活分離的道德,也沒有與社會脫離了的生活。小學生品德的形成取決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於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學生的共鳴。
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須在兒童的生活過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進行。我們在實際教學中,應著力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行動,看到事情的真實部分,引發他們內心的真實感受,觸及他們的心靈,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學效果。
三、課堂教學,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開。
農村小學在《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過程中,往往均採用了單一的、古老的說教式教學模式。要改變以說教為主的教學模式,推行開放性的品社教學模式。開放性的品社教學模式就是以多方位多角度為理念,以開放的氛圍為前提,以開放的課堂為核心,以開放的實踐為渠道,以主體參與貫徹始終,以提高品社教學實效為根本,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為終極目標。筆者認為開放性的品社教學模式應遵循以下兩個原則:
(1)情趣性原則
學生通過情趣性活動,調動起學習慾望,才會增強其學習的主動性,並積極把知識內化為操行。教師在創設品社教學情境時,應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選用他們能夠接受的的形式進行,才能打開學生的內心世界,讓所謂的枯燥「說教」,轉變成學生自覺學習的願景。
(2)開放性原則
讓學生在活動的參與中,自己去發現和創造,學生對事物的理解才是最深刻的,也是最容易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習慣和操行的。這就要求小學教師創設品社情境,要具有博大的開放性,敢於挑戰學生的心理與課堂常態,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
四、採取先進的教學手段,激活課堂。
心理學家布魯納曾經說過:「最好的學習動因是學生對所學教材有內在的興趣。」在小學品社課堂教學里,教師和學生是一個整體的信息場,教與學是心靈、情緒、信息交換的一個過程。教師利用現代媒體創設情境,能充分激活學生多種感官,實現多渠道信息傳遞,可提高其對品社知識的吸收率,並促進知識向道德能力的轉化。以「孝敬父母」為例,教學中,我安排學生們聽一段截至網上的錄音《給媽媽的一封信》。在時而深沉舒緩,時而高亢鏗鏘的鋼琴聲中,黎平對母親那深情的話語字字句句震人心弦:媽媽,那記載著辛勤勞動的白發和皺紋竟過早地爬上了你的頭和臉,而那討厭的病魔也終於纏上了你……。當錄音機中傳出《世上只有媽媽好》時,學生們也不由自主地跟著唱起來,課堂氣氛也推上了高潮。所以,發揮電教手段的作用,往往能激發學生向上的信心和力量,在有情趣的教學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滿足,對所學的事理能銘記不忘。
五、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要突出綜合性,強調活動性。
創設活動,使活動形式與實際情況相聯系。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他們的年齡特徵、認知水平、興趣愛好等等,在教學中,我創設活動時,是從這幾方面著手進行的:1.根據教學內容確定活動形式;2.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設計活動形式;3.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活動形式。
訓練習慣,使活動具有有效性。在教學中,大量活動的使用,對學生的要求首先就在於行為習慣的訓練上。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動手、動口的廣闊空間,為他們施展才能提供了機會,如果不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訓練,也許合作學習就變成自顧自的述說、表演。在學生探討活動中,我要求學生不僅要聽老師的講解,更要學會聽取同學的意見,從中找到與自己的想法一致與不一致的地方進行比較,發現同學的閃光點,彌補同學的不足,同時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這樣的要求開展活動,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總之,《品德與社會》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它主要將學生置身於社會生活中,認識了解社會,同時形成良好的習慣品質,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品德與社會》又是一門活動性極強的課程。教師應該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樂於探究的科學態度,熱愛生活的進取精神,這才是本課程的真正目的所在。
G. 小學思品和社會課堂如何增強德育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品德與社會》課是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品德與社會》課程將「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作為總目標。可是,由於許多客觀和主觀的原因使農村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常常偏離和違背了這一教學的總目標。在具體的執教過程中,教師應如何正確認識、把握小學品社課的教學呢?
一、小學《品德與社會》的教學,要源於現實生活,注重學生體驗。
小學生品德的形成,主要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於學生現實生活的教學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深處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識,才能引發學生的共鳴。讓學生走進社會、體驗生活、學會做人是《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核心,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巧妙地創設情境,讓學生去感受生活、體驗生活、領悟生活,培養他們積極的生活態度,促進他們健康、向上、積極的人格發展。
二、揪住問題,讓學生到生活中去體驗、實踐。
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培養道德思維能力,促進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水平的提高,這就要求教師在德育課堂教學中,在教學內容的選擇、方法的運用、問題的設計上都要重視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小學品社教師要深入觀察生活,挖掘生活中的閃光點,並結合教材資源,創設出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真切感受到學習內容與生活的聯系,從而幫助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活化知識,變事實性知識為解決問題的工具,完成對新知識的意義構建以及對原有知識經驗的改造和重組。如《平安回家》一課,就可以組織學生到校外去實地了解交通標志、交通信號、交通標線,走進生活的教學要比把學生關在教室里死啃書本強得多。
小學生道德的形成,源於兒童社會的方方面面,沒有能與生活分離的道德,也沒有與社會脫離了的生活。小學生品德的形成取決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於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學生的共鳴。
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須在兒童的生活過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進行。我們在實際教學中,應著力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行動,看到事情的真實部分,引發他們內心的真實感受,觸及他們的心靈,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學效果。
三、課堂教學,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開。
農村小學在《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過程中,往往均採用了單一的、古老的說教式教學模式。要改變以說教為主的教學模式,推行開放性的品社教學模式。開放性的品社教學模式就是以多方位多角度為理念,以開放的氛圍為前提,以開放的課堂為核心,以開放的實踐為渠道,以主體參與貫徹始終,以提高品社教學實效為根本,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為終極目標。筆者認為開放性的品社教學模式應遵循以下兩個原則:
(1)情趣性原則
學生通過情趣性活動,調動起學習慾望,才會增強其學習的主動性,並積極把知識內化為操行。教師在創設品社教學情境時,應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選用他們能夠接受的的形式進行,才能打開學生的內心世界,讓所謂的枯燥「說教」,轉變成學生自覺學習的願景。
(2)開放性原則
讓學生在活動的參與中,自己去發現和創造,學生對事物的理解才是最深刻的,也是最容易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習慣和操行的。這就要求小學教師創設品社情境,要具有博大的開放性,敢於挑戰學生的心理與課堂常態,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
四、採取先進的教學手段,激活課堂。
心理學家布魯納曾經說過:「最好的學習動因是學生對所學教材有內在的興趣。」在小學品社課堂教學里,教師和學生是一個整體的信息場,教與學是心靈、情緒、信息交換的一個過程。教師利用現代媒體創設情境,能充分激活學生多種感官,實現多渠道信息傳遞,可提高其對品社知識的吸收率,並促進知識向道德能力的轉化。以「孝敬父母」為例,教學中,我安排學生們聽一段截至網上的錄音《給媽媽的一封信》。在時而深沉舒緩,時而高亢鏗鏘的鋼琴聲中,黎平對母親那深情的話語字字句句震人心弦:媽媽,那記載著辛勤勞動的白發和皺紋竟過早地爬上了你的頭和臉,而那討厭的病魔也終於纏上了你……。當錄音機中傳出《世上只有媽媽好》時,學生們也不由自主地跟著唱起來,課堂氣氛也推上了高潮。所以,發揮電教手段的作用,往往能激發學生向上的信心和力量,在有情趣的教學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滿足,對所學的事理能銘記不忘。
五、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要突出綜合性,強調活動性。
創設活動,使活動形式與實際情況相聯系。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他們的年齡特徵、認知水平、興趣愛好等等,在教學中,我創設活動時,是從這幾方面著手進行的:1.根據教學內容確定活動形式;2.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設計活動形式;3.根據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