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真正提高小學生的課堂教學效率
我們的日常教學之中,有這樣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那就是學生的上課走思現象。盡管我們不斷提醒,但是仍是治標不治本。其實,我們也知道,學生能聚精會神的時間是有限的,不可能有幾十分鍾那麼長。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滿堂都在講,學生自己根本不動腦,也不動手,只是被動的在聽,很容易分散注意力,減弱聽課效果一些重點難點也就這樣混過去了。能否面對現實縮短需要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呢?洋思中學的「先學後講,當堂訓練」解決了這一難題。洋思中學的教學模式實際上是在老師指導下的學生自學的過程。每門課都是教師先提出學習內容和要求,限定時間讓學生自學教材,做課本上的習題,教師當堂布置作業,當堂檢查,課後不留作業。先學後教的「教」字不是老師教,而是對學生做的習題進行評判個別不會的也由老師個別指導。
在一堂課的內容之中,有一部分學生自學就能學會,另一部分通過學生之間的研究討論也能夠解決,只有剩下的一部分難點才是我們講解的重點。對於我們來說,只要學生的自學活動讓他們實現自己的自學目標,然後在講解一下難點就可以了。這樣,學生自學的過程中因為有檢查的督促作用,而且他們自己動手動腦,不容易走思而老師講解的時間縮短了,需要學生集中精力的時間也縮短了學生也能聚精會神的去把握重點難點了。自學完後還有相應的檢查和輔導。這一節課的教學任務就順利完成了。教師在講台上滔滔不絕,學生下邊昏昏欲睡的效果與其效果不可同日而語。
實行這種教學方法是不是就削弱了老師作用呢?實則不然。在我們的滿堂灌只要我們備好教材然後把我們能想到的想周全就可以了,然後在上課的時間都拋給學生就可以了。在「備學生」方面有所欠缺。至於學生能夠接受多少就很難顧及了。而這種教學方法要求必須對學生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對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自學能力有一個深入的了解。然後對教材深層挖掘,准確把握。把教材吃透達到一個高屋建瓴的高度,才能對他們提出適當的自學目標,才能對他們給於適當的指導。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不是一種方法,而是一種原則,要真正把學生解放出來,相信學生。相信學生能做好。老師要做好「從知識的傳授者轉化為學習的激發者、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轉變。別人的經驗不能夠照抄照搬,需要我們吸收其精華,結合我們的具體實踐創造出我們的一套方法。這只是個人的一點體會,希望與其他老師共同探討,共同進步。
-------「生本教育」學習的心得體會
教師教學的主陣地是課堂,要提高教育的質量,就必須實現課堂效益的最大化。認真學習了「生本教育」的文章,感受頗深,現在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1、更新觀念,轉變思想。傳統的教育,也講究更好的把握課堂,但是教學的主體是教師,教師往往成為課堂的主宰,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和知識的接收者,自身素質好的教師,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陶醉在自己的演繹中,資質差一點的,課堂平庸,學生懨懨欲睡。這樣,都嚴重的違背了教育規律,課堂沒有任何實際效果。學習後,我真正的體會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真正的主人,學生會了,才是真正的會了,知識才是掌握到學生頭腦之中的真知識。為了一切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都要求我們更新思想,轉變傳統落後的觀念,把課堂還給學生,確立學生的主體意識,當好自己的導演角色,爭取課堂效益的最大化。
2、深思熟慮,狠抓落實。確定好自己的位置,更重要的是具體的操作。不能只是停留在口頭上,要確確實實的深思熟慮,狠抓落實。
首先,是備課。切實的站在學生的角度,理順知識點,考慮怎樣循序漸進的學習,怎樣讓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要採取什麼樣的導演方法,採用何種手段,布置什麼樣的問題。要做到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
其次,是課堂。課堂是發揮教師導演藝術的舞台,更是學生學習的陣地,教師要敢於放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考慮好各種環節,讓課堂在自己的掌控下穩扎穩打,步步為營。設計好各種問題,讓所有的學生參與其中,有所學、有所得。不怕出現問題,出現問題後,教師自己不能著急,更不要急於自己揭曉答案,都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這樣學生們才會真正的產生樂趣。教師是參與者,和所有學生一起分享學習、汲取知識的樂趣。
3、抓好其餘常規環節。批改、輔導、考試要及時,第一時間反饋所學知識,彌補缺漏,及時補救。
只有切實的轉變觀念,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以生為本,才能實現課堂效益的最大化,才能真正的提高教育教學成績,我力爭為了學生成績的提高,貢獻自己的力量。
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要從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出發,以小學生學習興趣的特點為基礎,以個體原有的數學水平為起點,逐步耐心地進行培養。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數學教學必須從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情感入手,使學生由被動、機械的學習轉變為主動、創造學習。教師是課堂心理環境、課堂氛圍的直接創造者。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找准學習的起點。對教材既能鑽進去,又能跳出來,發揮教師自身的創造性,以數學特有的美感和自己的教學特色與魁力去感染學生,融抽象知識於生動形象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去,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學生進入「心求通而未達,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從而打開思維的閘門,創設全員參與的學習氛圍。
二年級上冊在學習完2、3、4乘法口訣之後,學習乘加、乘減一課,教師可以這樣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的:王爺爺在麥地邊上種了幾顆玉米(出示課件:4棵玉米的種植地,每棵玉米有3個玉米棒,顯示王爺爺拿著鐵鍬離去的動畫)這里有一個問題要問大家,什麼問題呢?學生立刻會意很快說出一共有多少個玉米棒,然後由學生列出算式,老師繼續說:忽然有一天,有一隻拿著香蕉的小猴子路過這里,於是它扔掉香蕉,偷偷地掰掉了一個,然後又很快地溜走了(出示猴子偷玉米的過程)第二天,王爺爺來了一看,啊!王爺爺他說什麼了呢?學生很快說:玉米棒怎麼少了一個。那現在是多少玉米棒呢?於是學生之間七嘴八舌,議論紛紛。接著又問:該如何列算式算出結果呢?於是學生有的陷入苦思,有的比比劃劃,有的在兩兩交談議論。很快地學生列出了算式。如……。這樣的教學,入情入理,情境與數學問題相映相融,學生學習起來心情舒暢,興趣盎然,整個學習的過程也順理成章,水到渠成。所創設的情境問題,為學生創造了異想天開的機會。「一石激起千層浪」各自展開思維的翅膀,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聯系生活,增添興趣
數學產生於人們的社會實踐中,它是經過人們不斷總結,不斷抽象形成的,而學生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紛繁復雜的,其中蘊含著許多的數學問題、數學知識。在數學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因此,必須把數學和兒童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教學貼近生活。「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例如:教學「100以內數的認識」時,我出示了火車票、門牌號碼、站牌、車牌、籃球比賽的比分……學生從這么多熟悉的生活場景中感受到學過的20以內的數已經不能完全表示生活中的數了,產生了繼續學習的慾望,在後面的教學中學生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在認識100以內數以後,我又要學生運用這些數來描述生活中的事物,並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這樣教學,既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學生興趣盎然,學習效果好。
(三)巧設練習,強化興趣
練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鞏固新授知識、形成技能技巧,培養良好思維品質,實施因材施教,發展學生智力的重要途徑。教學時,教師應根據學生喜新、好奇、好強、好勝等特點,設計生動活潑、靈活多變的練習,在注重實效的同時,對練習的層次、方式。題型等做科學的安排,適時適當安排一些游戲、競賽、開放性練習等,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升華學習興趣。
1.游戲。 游戲是小學生最樂於接受的形式,也是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一種有效手段。教學中可結合教學內容適時開展「傳口令」「找朋友」、「郵遞員送信」、「摘蘋果」、「拍手對口令」、「小動物找家」等形式的游戲。例如,教「100以內加減法」後,我們設計了一個傳接數的游戲。以每個小組為單位,師小聲地告訴第一個同學一個數字,然後用這個數字減(加)5,把得數傳給第二個同學,第二個同學再用聽到的這個數再減(加)5,把得數告訴給第三個同學,以此類推,直到最後一個同學算完並舉手錶示結束。然後傳數最快和算的對的小組獲勝。通過讓學生動腦、動口,多種感官處於一種積極活動狀態,加深學生對「100以內加減法」口算方法的掌握,提高學生口算能力,在活動中既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
2.開放。開放性習題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技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在加強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練習的同時,精心設計一些形式新、入口寬、解法活的開放題。也可在老師的指導下,放手讓學生自己設計練習,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例如:教完「人民幣的認識」後,我設計了這樣一道題作為本章內容的練習:「小明現在有5張1角、5張2角,2張5角的人民幣,要買一本一元錢的練習本,猜一猜小明會如何付錢?」這就是一道結論開放題,解決時學生必須憑借自己的生活經驗,又必須考慮到1角、2角、5角組合成一元的多種情況。通過小組討論讓學生在爭論中互相交流,自我評價,自我完善,既活躍了課堂氣氛,把學生的興趣推向高潮,又滲透了數學思維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3.競爭。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指出:「誰掌握了面向21世紀的教育,誰就能在21世紀的國際競爭中處於戰略的主動地位」。21世紀將是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的時代,國際競爭越加激烈,要使現在的學生成為未來社會的競爭強者,必須從小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教學時,教師應根據學生好勝、好強特點,開展「看誰覺得又對又快」、「看誰擺的又對又巧」、「奪紅旗比賽」、「男女對抗賽」、「小組對抗賽」、「小能手」等競賽活動。這些活動激發了學生參與的興趣,也從小訓練學生參與競爭,不怕競爭,學會競爭的能力,為他們適應未來社會錯綜復雜的環境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成果激勵,鞏固興趣
心理學家研究告訴我們:小學生的興趣,往往呈現出短暫、易於遷移的特點。而能力的獲得要求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一個相對穩定的階段,使之鞏固、持久。因此,必須經常的、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進行自覺的學習。用學生自己的學習成果,鞏固學習興趣,從而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和提高學習的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加強學生編題能力訓練,培養學生編題能力,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有積極的作用。我在編題練習中,對不同年級運用不同的形式進行訓練,如選擇合適的條件或問題把題目補充完整、仿照某題編題、看圖看式編題,看文字或關系式編題等。同時再採取不同的方式進行解答,如學生自編自解、你編我解、合編合解、一人編大家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或提出問題或補充問題,思維活躍,興趣盎然。此時,我對不同學生的思維成果,都給予肯定或表揚。這樣既促進了學生之間互助互學,又使大家嘗試到了成功的樂趣,學習興趣也隨之得到了鞏固。
五、研究效果
研究實踐告訴我們: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就必須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應當成為教學中隨時隨地的一項任務。數學來源於現實,也必然紮根於現實,並且廣泛應用於現實。由現實生活抽象概括出數學知識,再把數學知識廣泛應用於現實生活,必將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展示數學豐富的美育因素,如形式美、概括美、簡潔美、對稱美、辯證美等,這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極好手段。教師適時的表揚、鼓勵,對學生學習給予肯定的評價,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總之,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一定條件下培養起來的。只有學生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積極主動地探求新知。
『貳』 小學生課堂紀律小妙招
一是教師促成的紀律。教師的指導、懲罰、獎勵、組織、安排日程以及同情、理解、協助、支持、徵求採納學生的意見等等都可以促成一定的課堂紀律,這對兒童、青少年紀律的形成是不可缺少的。
二是集體促成的紀律。兒童進入小學,開始了真正的集體生活。為了得到群體的認同,便開始參照群體准則、行為規范來規定自己的言行。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越來越多地把同輩人的行為准則作為自己行動的參照點,以「別人也這么干」為理由而從事某件事。
三是任務促成的紀律。某些學習任務會引起學習者的高度重視,而對其他誘惑性的活動置之不理。任務促成的紀律是以每個人對學習目的、任務的充分理解為前提條件的。學生對任務的理解越深刻,越能把眼前的行動與任務聯系起來,使自己的行為服從於任務的需要。
四是自我促成的紀律。隨著社會化程度的提高,自治能力的增進,兒童逐步將社會要求、班級和教師的要求內化為自己的行為准則,學會獨立思考,自覺地遵守正確的班級社會規范,養成良好的守紀習慣。
既然紀律的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那麼,我們就應該不只是關注教師自身的管理、督促,而應該多方面促成紀律的形成,培養優良的班集體,加深學生對學習任務、意義的理解,提高學習的目的性、自覺性。以任務促成紀律,還要使守紀要求與學生要求相一致,促使正確的班級社會規范內化為兒童自身的需求,提高學生遵守紀律的自覺性。
『叄』 衛星電視怎麼同步小學生課堂
衛星電視不能同步,只有網路電視可以
『肆』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上課了,不同民族的小學生,在同一間教室里學習。大家一起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
1、動聽,悅耳。
2、上課,下課。
3、B同學們的朗讀十分好聽,鳥兒和蝴蝶都被吸引了。
4、跳孔雀舞。
解題思路:
閱讀可以分成三種方法:
第一種是信息式閱讀法。這類閱讀的目的只是為了了解情況。我們閱讀報紙、廣告、說明書等屬於這種閱讀方法。
對於大多數這類資料,讀者應該使用一目十行的速讀法,眼睛像電子掃描一樣地在文字間快速瀏覽,及時捕捉自己所需的內容,舍棄無關的部分。任何人想及時了解當前形勢或者研究某一段歷史,速讀法是不可少的,然而,是否需要中斷、精讀或停頓下來稍加思考,視所讀的材料而定。
『伍』 三年級上冊卷子題: 上課了,不同民族的小學生在同一間教室里學習
作者是按時間順序寫的,其中表示時間順序的兩個詞分別是:上課了和下課了。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的記敘手法的掌握,以及對文本內容的分析賞析能力。
作者通過兩個時間線,先後記錄了學校上課時和下課時的校園情景,使用時間順序進行記敘,更能說明清楚清楚校園情景,條理清晰,脈絡清楚。使讀者一目瞭然,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時間順序主要有:凌晨、破曉、早上、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晚上、半夜、午夜
用於跨度比較大的,如,一年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但不能用於一天後,要不就不是時間順序。還有一個不同方位順序,這個是說好幾件事,而且一件事就是發展順序。
(5)小學生同課堂擴展閱讀:
常用順序方式:
一、記敘順序:
1、順敘(按事情發展先後順序) 也叫事情發展順序
作用:條理清晰,脈絡清楚。
2、倒敘(先寫結果,再交代前面發生的事)如:《背影》《走一步,再走一步》
作用:設置懸念,吸引讀者。
3、插敘(敘事時中斷線索,插入相關的另一件事,再接著原線繼續敘述.)如:《羚羊木雕》
作用:介紹了……,表現了……;解釋上文/為下文的情節發展作鋪墊/埋伏筆/作對比,從而突出中心.
二、說明順序
1、時間順序:按照時間先後來安排說明順序.說明事物的發展變化常採用這種順序.
例:《中國石拱橋》趙州橋→盧溝橋=古→今 《大自然的語言》第一段(四季更迭)
2、空間順序:按照空間方位關系來安排說明順序.說明事物的形狀、構造特徵常採用這種順序.游覽順序是空間順序的一種.
例如:《故宮博物院》由南到北。
『陸』 上課了,不同民族的小學生在同一間教室里學習,大家一起朗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
雖然名族不同,但是大家都是為了同一個夢想而聚到了一起,加油吧!
『柒』 適合小學生玩的課堂游戲,在5-10分鍾左右
例如:反義詞游戲、擊鼓傳花游戲、孫悟空定游戲、成語接龍游戲、嘴巴手指不一樣游戲等。
『捌』 不同民族的小學生在同一間教室里學習表現了什麼
我國各民族兒童之間的友愛和團結。
出自:《大青樹下的小學》是吳然寫作的散文,又名《我們的民族小學》,通過描寫邊疆的一所小學,反映了孩子們的學習生活。課文先寫上學的路上和來到學校時的情景;再寫課上和課下,最後以自豪的感情點題。
本文現收錄在人教版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材,為第1課的課文,並由梓君參與錄音。
(8)小學生同課堂擴展閱讀
課文按上學的路上、來到學校、上課、下課、文末點題為順序描寫,充分體現了學校的美麗、團結和充滿歡樂,一個「情」字貫穿全文。
課文共4個自然段,段落分明,層次清晰。
第一自然段寫了學生上學的路上和來到學校時的情景。
第二、三自然段寫了上課時和下課後的情景,既描寫了學生學習和玩耍的情景,又用小動物的活動進行襯托,展現出校園的靜和動。
第四自然段以贊美的文字點題,以景物的描寫結尾,意味深長。
『玖』 適合小學生課堂游戲
玩照鏡子 只需請幾組人上台 一個人當照鏡子的人 另一個人當鏡子 當鏡子的那個人要學照鏡子的人的動作 ^^
課間十分鍾休息的時候,帶領小朋友們走出教室,玩小游戲,既可消除大腦疲勞,增進身心的健康,又能提高交往能力,增進友誼和情感,還可以使部分患有心理障礙的兒童得到矯治,這是多麼好的活動呵!
1、小猴撈月
這個游戲非常有趣。大家先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當「水井」,選一個小朋友站在圈內當「小月亮」,另外再選兩個小朋友站在圈外當「小猴子」。游戲開始,大家按逆時針方向一邊轉圈走一邊唱兒歌:「小月亮,晃悠悠,樂得小猴翻跟頭;小月亮快快跑,小猴捉住不得了!」唱完兒歌,兩個「小猴」鑽進「水井」,手拉著手去捉「小月亮」,「小月亮」只能在圈內逃跑躲閃,一旦被捉住就要說出一個帶「月」字的成語、詩句或表現一個小節目。接著由這個同學指定別人擔任「小月亮」和「小猴子」的角色,游戲重新開始。
2、三打白骨精
這個游戲有兩個同學就能玩。先背向而站,相距二步遠。游戲開始後兩人一塊唱:「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並在原地合拍雙足跳三下,注意唱到最後一個「精」字時,必須同時做180度跳,同時在落地前還要做一個造型動作。造型動作有三種:1·抬起左膝,右手反掌心在額前作搭涼棚狀,同時左臂微屈勾拳為孫悟空。2·雙手插腰,兩腿側開為白骨精。3·雙手合掌於胸前為唐僧。這三個童話人物的制約關系是:孫悟空勝白骨精,白骨精勝唐僧,唐僧勝孫悟空。如果正巧造型相同,那麼重來一次,方法同前,一旦造型之間建立了制約關系,負者就要給勝者恭敬地鞠一個躬。
3、炒股票
游戲者5人為宜,選一人當股民,面對牆壁而站,其他4人分散站在後面當股票,股票名稱可事先自定,比如:新錦江、二紡機、大眾出租、豫園商城等。游戲開始,股民把一枚硬幣朝頭後高高地拋出,說:「炒股票嘍!」當股票者其中一人就近拾起藏在手內,與此同時股票要同聲對股民說:「什麼股票最看好?」股民要馬上猜出是何種,對了就算發,繼續炒,錯了由拾者當股民,重新再玩。
4、搜捕逃犯
一人當逃犯,另一人當公安幹警,用手帕蒙住他們的雙眼,分別帶到乒乓桌的兩個對角上。主持人發令後,兩人手摸著桌子一逃一追,逃犯想要躲開公安幹警的搜尋,而公安幹警則竭力想要找到逃犯,兩人都躡手躡腳地走動,以免發出聲響,使對方發現自己在哪裡,但最終也許會糊里糊塗地撞到一起,公安幹警便捉到了逃犯。接著可再換兩人上場游戲。
規則:圍觀者只能笑,不得暗示。
5、歡樂猜拳
女生們圍成一個圓圈,面朝圓心,人數必須是雙數,游戲開始,大家拍大麥(1、自己擊一下掌;2、側開與兩側同伴合掌;3、翻掌,用掌背與兩側同伴相碰;4、同1。)並齊說:「賽、賽、賽,阿拉馬克賽,一個接一個,阿拉馬克賽,這么好的天氣飄雪花,這么好的鞋子漏腳丫,這么好的孩子小傻瓜!」接著,各自旋轉小臂並說:咕碌咕碌錘!(此時每二人面對面「石頭剪子布」猜拳,若相同則再轉小臂重猜,直至決出勝負)負者退下,勝者重新組成圓圈,再拍再唱,最後剩下者為勝。
6、翹板接毽
准備學生尺一把,大象皮一快,毽子一隻。在桌上用大橡皮和尺子搭成一個小翹板,一端放毽子,另一端翹起,游戲者依次進行。用手去拍翹起的一端,使毽子跳起,再用手接住就可得1分,每人可拍按5次,積分多者為勝。熟練後,還可以用腳,肘部、面額部接毽等。也可以選一人拍翹,讓另外的搶接,接到者可得1分並當拍翹者。
7、裝卸木材
在桌子的一端放1隻鉛筆盒,盒上橫放10支鉛筆,另一端放1隻紙疊蓬蓬船,大小如同鉛筆盒,再配備30厘米長的細繩拴住的鑰匙圈2根。游戲每組兩人,分別站在桌子兩邊,拿起帶圈的繩子,發令後,用圈插進鉛筆兩頭,保持好平衡,把鉛筆一支支抬到船上,圈不許碰到桌面或鉛筆盒,否則重做。栽判員記時,哪組完成得最快為優勝。參加游戲的人數較多時 ,可布置幾個課桌,同時進行比賽。
8、猜成語
主持人事先在四張白紙上寫一句成語,一紙一字,比如:龍騰虎躍。請四位游戲者站成一排,用別針在他們背上各別上一張紙,接著手拉手圍 成一個圈,按逆時針方向跑跳步三周,然後解散,每個人都竭力去看到其他三個人背上的字,同時還要隱蔽好自己背上的字。一旦看到其他三個人背上的字,就可判斷自己背上的字,例如看到龍、虎、躍,就可以舉手向主持人報出自己背上是一個「騰」字先猜出者為勝。
9、跳繩奪帕
二個組的甲乙丙先將手帕的一角掖在衣領後面,然後依次相對跳進長繩里,邊跳邊找機會奪取對方的手帕,先奪到者得分,積分多的組為勝。平局加賽,直至決出勝負。
10、愚公移山
先選一人當「大山」,其他人面對他排成一路縱隊,游戲開始,第一個人與「大山」用腳猜拳,大家在旁邊幫唱:
『拾』 小學生的課堂表現
,課堂問題行為主要是指小學生的課堂問題行為,是學生在課堂上擾亂課堂紀律以及影響自己和他人學習效率的不良行為。課堂問題行為有很多種,大致歸納起來有兩種:一種是擾亂課堂秩序,例如喧囂、推搡、低聲私語、隨便講話等;一種是學習效率低,例如走神、意志力薄弱、抄襲、厭學等。
二、課堂問題行為的表現
(一)擾亂課堂紀律
1.大聲說話,引起教師和同學注意
課堂上,總有一些學生喜歡在班級很安靜的時候發出大聲、怪聲,引起教師和同學的注意,打斷教師的講課思路,分散其他同學聽課的注意力。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一般會採取訓斥的方式,意圖制止在課堂上大聲說話的學生,但是有時會發現適得其反。學生在遭到訓斥後,不但沒有停止,反而繼續擾亂課堂秩序。
2.侵犯他人,影響同學學習
「老師,XX拿我橡皮!」「老師,XXX打我!」這是小學低年級課堂上經常出現的狀況。由於小學生的自控力等各方面都還很不穩定,經常會出現諸如此類打擾別人的動作,不但自己沒有學到知識,還會影響他人學習。
3.動作親昵,交頭接耳
在班級里,一位教師面對數十名學生。教師經常會發現,有些學生在自己稍不留神的時候,就會交頭接耳竊竊私語,這種狀況經常發生在女生中。教師發現後一般都會適當提醒,有的學生會停下來,但過一會兒發現教師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時,又會忍不住小聲嘀咕。
4.擺弄物品,吸引周圍同學注意
小學生有時會把小玩具、小布偶帶到課堂上擺弄,其他學生會容易被這些新鮮物品所吸引。對於小學生來說,新鮮的玩具或是漂亮的彩筆,都要比上課學知識有意思得多。自控力稍差的學生會在課堂上把玩具拿出來,趁教師不注意在下面擺弄,更糟糕的是,在其周圍的同學也會受到影響,課堂紀律遭到破壞。
5.自我約束能力差,課上隨便說話
小學生普遍存在自控能力差的情況,很容易受其他學生影響。教師在忙於寫板書時,往往一回頭,會發現三五成群的學生聊了起來,那些本該認真看教師板書的學生在這段時間會被個別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影響,同時打斷教師的思路。
(二)學習效率低下
1.上課走神,心不在焉
教師在課堂上總會發現一些學生沒有跟上自己上課的步伐。這些學生的眼神不對,或是呆滯,或是注意力在別處,往往被叫起來回答問題時,都是一臉茫然,不知所措。這類孩子「很乖」,不會擾亂課堂紀律,也不會打擾別人學習,但實際上他們沒有學到知識,好像很認真,心卻早就不在教室里了。
2.好奇心強,被外界事物吸引
課堂上還有很多「好奇寶寶」,他們不是對正在學習的知識好奇,而是對與當前學習的知識無關的事物。如窗外樹上的小鳥、前面同學鮮艷的發飾、書本上的插圖等等產生好奇心。這種行為導致學生注意力分散,不能專心聽教師講課,學習效率低。
3.意志力薄弱,學習能力差
學習是一個不斷提高自我的過程。小學生想要提高自己,就必須挑戰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學習,才會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課堂上,有一部分學生,簡單的知識還能使他們提起一些興趣,但遇到稍微復雜難懂的知識就立刻「繳槍」。有的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會再堅持一會兒,但是這種「堅持」很快就會結束。這是意志力薄弱以及抗壓能力差的體現,很容易對不易懂的知識放棄。
4.抄襲他人作業,不動腦
大部分知識都是在不斷的練習中逐漸掌握運用的,所以在小學課堂上,教師講完新知識,一般會要求小學生直接做課堂練習,以求學以致用。有一些學生為圖省事,趁教師不注意便抄襲他人作業。一堂課下來,真正做好練習的學生,知識上得到了鞏固,而圖省事的學生,卻錯過了最佳的練習時機。
5.厭學情緒,學習態度不端正
在課堂上種種不良學習方式導致一些學生最終產生厭學情緒,久而久之,完不成的學習任務越來越多,這一類學生也就放任自己,逐漸形成了不端正的學習態度,也不再努力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