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考試分析 > 小學課堂觀察記錄表

小學課堂觀察記錄表

發布時間:2020-12-09 10:13:10

1. 課堂觀察記錄與分析怎麼做


課堂觀察記錄的方式有很多種,觀察者應該根據具體的觀察內容、觀察類型,選擇有針對性且擅長的記錄方式來進行觀察記錄。

2. 「教師教什麼、怎麼教、學生怎麼學、學的如何」四個視點進行課堂觀察,填寫課堂觀察記錄表單

我認真聽了網路研修的專家講座,通過學習,深受啟發,備受啟迪。隨著新課程改革教學的深入,教育理念日新月異,傳統的聽評課方式已經不能大大滿足教師的需求,更不能有效的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課堂觀察活動從不同的教學維度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進行觀察,觀察到的結果及時反饋給老師,老師根據觀察結果重新調整自己的審計思路,規范自己的教學,這種課堂觀察方式是聽評課發展的趨向,對於授課教師更有說服力和實效性。於是參加了一次歷史課的觀察活動。並從 「教師教什麼、怎麼教、學生怎麼學、學的如何」四個視點進行課堂觀察,制定觀察點和觀察表。 一、觀察點:通過上歷史以及學生對歷史的理解,觀看視頻等多種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以及在自主學練的能力。本節課學生自主,合作活動特別多,充分發揮我校的「小組合作,自主互助」的有效教學模式,使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觀察結果:課堂實踐活動達到課堂高潮,學生小組合作有效,自主編配能力提高,體現了新課程的新理念,把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 三、幾點建議:教師掌控課堂能力還需要加強,有時會亂成一鍋粥,這時需要老師適度的語言引導,讓學生安靜下來,這也是合作學習的弊端,需要老師靈活的掌握課堂。再就是課堂的拓展,值得思考,需要老師吃透教材,找出貼合這節課的教學內容,讓課堂更加完善,讓我們的課堂真正充滿生命活力。

3. 一年級上冊課堂觀察記錄表 大小多少

每一個教學活動都應該有明確的目的,感受分類的必要性,掌握10以內數的分解與合成的技能。通過對實物和模型的觀察,會認;通過整理加,獲得對「>,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說一說、整理一下自己住的房間、上。符合學生的發展水平的教學應有實際背景。2、會讀、左,體驗「比」的方法的多樣性與合理性、描述和分析的全過程、調查你們班10名同學的上學情況。(二)要逐步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為了避免小組學習流於形式,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獨立或小組學習中;能正確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能按照給定的標准或選擇某個標准對物體進行比較,交流還應具有描述的技能,並與同伴說一說;並在描述或傾聽各自思考過程的交流中、有意義的「做數學」、正方形。(四)做練習、排列和分類、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感受統計的必要性、第七單元《加減法〈二〉》,掌握它們的順序、讀:1。結合生動有趣的情境或活動,感受加減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三)統計與概率1,逐步的熟練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經歷數據的收集,使用學生可以接受的語言。2、會寫0--10的數,能看出是否有信心,體會加減法的含義、左、第九單元《統計》、下、不同標准下的多樣性,會用它們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體會學會有條理的表示自己思想和學會傾聽的重要性、圓柱或球?調查你們班每個小組男生。經歷表示11--20的數的具體操作及其概括過程、後、減法算式,初步體會基數與序數的含義,認識統計表和形象統計圖;經歷比高矮,象他們參與班級討論中,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問題、正方形、說一說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0?(2)結伴走還是單獨走?太陽剛落下;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說一說你在生活中發現的加法問題,誰敢於質疑,初步感受「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後,也有信息輸入,並會用這些符號表示10以內的數的大小,試圖解決問題中,會填補相應當圖標,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是否有毅力。(1)乘車上學,初步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第五單元《位置與順序》,圖書是怎麼分類的,大約是幾時,初步感受加減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三)緊扣數學活動的目的設計安排活動數學教學活動是數學的教學、整理,並在這些活動中體驗活動結果在同一標准下的一致性。例如,獲得對簡單幾何體的直觀經驗,初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會比較它們的大小。根據簡單的,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通過探索和考察數學概念得出含義、右的位置與順序。2,培養與發展數感,會數,使學生有機會討論他們的想法、閱讀,就必須用心培養學生交流技能、第二單元《比較》。6,即怎樣把情境圖呈現的問題,主要通過課堂觀察來收集有關的信息、第八單元(二)空間與圖形1、傾聽。教學計劃(一)數學教學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數學教學必須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交流既有信息輸出。通過比較具體數量多少的數學活動、第四單元《分類》,並加以解釋和應用的過程,向同伴說一說你是怎樣整理的。3。「我找3個比我高的人」「我找2個和我同歲的人」「我找」2、=」等符號的意義的理解、上,無時不在顯示他們對數學學習的情感與態度,用口頭語言完整地描述出來;經歷與同伴交流各自演算法的過程。5、女生人數、比輕重,結合解決問題的活動。結合日常生活中必須進行的分類活動、比長短等實踐操作或數學思考活動,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經歷從實際問題抽象10以內的加減算式。3,大約是幾時。(六)重視對學生初步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對解決問題的評價、圓柱或球等立體圖形、分類等活動,還是步行上學,體會前,感受數學在日常中的作用,是否有興趣、寫作業是數學課堂教學中鞏固知識、現實的問題進行統計活動。(四)實踐活動本冊教材的正文和習題中提供了許多適合一年級小學生的實踐活動或小調查、第三單元《加減法〈一〉》、操作,並試著提出一些數學問題,並探索其間規律性的活動,而活動本身有是實現目的的手段和過程。7、找一找。4、下,初步體會用十進制記數的位值原理、寫20日內數,首先應注意評價學生對問題的描述。5,回用前;結合實例,進行簡單的,學會20以內的進位和退位、有條理的思考。學生只有理解了數學概念和它們的意義或解釋、第六單元《認識物體》。4,所以加談,是否有好奇心、書寫是基本的交流技能,體會演算法的多樣性,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能直觀辨認它們的形狀是長方形,能直觀辨認長方形、習得技能的必要環節(五)重視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要結合學習數學的過程評價學生對數學概念知識的理解、調查等實踐活動,並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到圖書館或書店看一看,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調查太陽剛升起,符合學生的發展水平和數學接受能力?等等學生經歷上述觀察,利用學生的經驗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材分析和教學目標(一)數與代數1,是否樂於探究、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七)重視對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與態度的評價對一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與態度的評價。基於兒童數數的經驗,結合具體的情景認識10以內的數的意義;此外對數學而言,他們才能理解數學一年級上冊課堂觀察記錄表 大小多少

4. 二年級語文《我是什麼》課堂觀察記錄和分析

《我是什麼》評課稿

蒲老師執教的是《我是什麼》的第一課時。《我是什麼》是北師大小學語文教材二年級上冊第13單元的一篇課文,文章用通俗易懂、生動精彩的語言形象地說明了水的各種變化。文中大量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生動地揭示了水的各種特性。二年級上期的孩子好動、好奇,同時不乏奇思妙想,如何充分調動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感知文章的精妙,蒲老師顯然下了一定的功夫。

一、充分把握教材資源,合理利用多媒體資源,貼合學生學習需求,讓課堂變成充滿趣味的學堂。

題目「我是什麼」就充滿懸念,開篇一句「我會變」更是會激發低段孩子的閱讀好奇心。蒲老師牢牢地把握住了這個契合點,以「我會變」為主線,引導孩子們邊讀邊勾畫,從理解到朗讀,從說話表達到書寫指導,環環相扣,逐層引導,落實教學。

開課用「我會變」引導孩子質疑,孩子當然好奇:「我」會變什麼?「我」怎麼變?然後帶問題讀課文,勾畫出「我」變成了什麼,幫助孩子理清文章寫作脈絡。接著充分利用孩子們的好奇心,讓孩子自己說想看「我」變的什麼魔術,相機展示形象的課件,學習相關段落並融入字形訓練,學習相關語言知識。如「雨」字和「雨」字頭的比較;加動詞比較:「落、飄、打」的准確運用;說話訓練:用「有時……有時……」說話。同時不忘幫助孩子理解並進行感情朗讀的指導。整個過程寓知識學習於對「水」的情趣認知中,學生滿懷興趣,精力,高度集中,不僅滿足了好奇心,也不知不覺學到了知識。隨後,要讓學生從興趣盎然的情趣認知轉入到較為枯燥的識字寫字中,教師仍然以「我會變」調動孩子的學習注意力,讓「水」變成了「氵」變成了「冫」,讓學生研究這個變化中「氵」代表的含義和「冫」代表的含義,從而讓識字寫字也充滿了趣味。

正是因為整個課堂都伴隨著「我想看」,「我想知道」的學生需求,所以學生學得毫不費力乏味。把握教材知識與孩子求知慾的契合點,必然會讓老師輕松地成為孩子學習的領路人。所以,青年教師一定得常抓不懈勤練研讀教材與學生的基本功。

5. 什麼是課堂觀察記錄

課堂觀察的記錄方式有很多種,應該根據具體的觀察內容、觀察類型,選擇自己擅長的記錄方式來進行觀察記錄。總的來說,課堂觀察記錄方式可分為定性的記錄方式和定量的記錄方式兩種。

定量的記錄方式是預先對課堂中的要素進行解構、分類,然後對在特定時間段內出現的類目中的行為進行記錄。它主要有等級量表和分類體系等記錄方式。等級量表(rating scale)指事先根據觀察目的編制合理的量表,在課堂觀察中,觀察者依據對象的行為表現在量表上評以相應的等級。分類體系(category systems)指預先列出可能出現的行為或要觀察的目標行為,在觀察過程中以合適的時間間隔取樣對行為進行記錄。分類體系包括編碼體系(如美國課堂觀察研究專家弗蘭德斯的互動分析分類體系)和記號體系或核查清單。在預設的單位時間內,編碼體系對發生的一切行為都予以記錄;記號體系或核查清單只記錄不同的行為種類。

定性的記錄方式是以非數字的形式呈現觀察的內容,包括:(1)描述體系,即在一定分類框架下對觀察目標進行的除數字之外的各種形式的描述,是一種准結構的定性觀察的記錄方法;可以從這樣幾個角度來描述:空間、時間、環境、行動者、事件活動、行動、目標、感情等。(2)敘述體系,即沒有預先設置的分類,對觀察到的事件和行為做詳細真實的文字記錄,也可進行現場的主觀評價。(3)圖式記錄,即用位置、環境圖等形式直接呈現相關信息。(4)技術記錄,即使用錄音帶、錄像帶、照片等電子形式對所需研究的行為事件做現場的永久性記錄。

定量的記錄方式和定性的記錄方式可以相互補充使用。所獲得的數據、信息應盡可能地反映真實的教學環境和課堂活動。

6. 課堂觀察記錄量化表可以有哪些內容

⑴描述體系,在一定分類框架下對觀察目標進行的除數字之外的各種形式的描述,是一種准結構的定性觀察的記錄方法。可以從這樣幾個角度來描述:空間、時間、環境、行動者、事件活動、行動、目標、感情等。
⑵敘述體系,沒有預先設置的分類,對觀察到的事件和行為做詳細真實的文字記錄,也可進行現場的主觀評價。
⑶圖式記錄,用位置、環境圖的形式直接呈現相關信息。⑷技術記錄,使用錄音帶、錄像帶、照片等電子形式對所需研究的行為事件做現場的永久性記錄。

課堂觀察記錄的方式有很多種,觀察者應該根據具體的觀察內容、觀察類型,選擇有針對性且擅長的記錄方式來進行觀察記錄。

7. 如何進行課堂觀察

一、觀察點的確定
作為教師的一項專業活動,課堂觀察有別於一般的觀察。它要求觀察者帶著明確的目的,而非隨意式地走馬觀花。這一方面是有課堂的特點決定的,課堂錯綜復雜且變化萬端,課堂教學過程具有動態性、即時性、非連續性和社會性,【1】要觀察到課堂里的每件事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我們看到了什麼,常常由我們想看到什麼或准備看到什麼所決定」。【2】如果我們不知道在找尋什麼,即使就在你眼前的東西也不一定能看得到。因此,有效的課堂觀察必須要有明確的觀察目的,在進入課堂觀察之前要確定好課堂觀察點。那麼課堂觀察點又是如何確定的呢?
首先,所確定的觀察點必須是可觀察的現象。可觀察、可記錄、可解釋是觀察點的品質。觀察只是對行為的一種快照,我們很難觀察學生、教師頭腦里的東西,只能觀察能觀察到的東西,如人物(行為發生的主體)、頻率(行為發生的程度)、性質(行為的表現性)、持續時間(行為持續的時間長度)、反應時間(學生接收指示與作出要求的行為所間隔的時間)、強度(行為的強度和力度)、地點(行為在哪裡發生)等。因此,我們所確定的觀察點必須是一系列可感的師生活動與現象,例如:師生之間的提問與應答,闡釋與分辨,輔導與練習,教師移動與教學手段的運用等。同樣,所確定的觀察點還必須是可記錄的和可解釋的,不可記錄等於不可觀察,不可解釋等於沒有觀察。
其次,所確定的觀察點是觀察者或被觀察者想觀察的內容。也就是說,我們要根據自己、上課教師以及合作體的需要確定觀察點。處在不同發展階段的教師關心的問題不同、需求不同,因而確定的課堂觀察點就不同。例如:教師可以根據自己需要加強的教學領域或某一方面素養來決定觀察點,作為自己改進的參照。實際上,觀察者和被觀察者的需求往往不盡一致,這就需要在課前會議中通過協商來確定觀察點。同時,課堂觀察點的確定還要考慮合作體的需要。課堂觀察合作體形成的條件之一就是有共同的合作目標,或是研究一個主題,或是形成合作體的教學風格,或是改進課堂教學的某一方面等。就學科教研組而言,在觀察點的選擇和確定上,要思考本學科教研組近3年的課堂教學追求是什麼。確定了具體的目標之後,就需要考慮與研究主題最密切相關的觀察點,在此基礎上進行「設計——觀察——反思——改進」,形成教研活動的跟進鏈條。
再次,所確定的觀察點是觀察者所能觀察的。在確定觀察點時,觀察者要考慮自己是否熟悉觀察內容、觀察工具和記錄方法等。
二、關於記錄工具的設計
和所有的科學觀察一樣,課堂觀察也需要憑借一定的觀察工具。我們不能像日常觀察那樣僅憑經驗行事,課堂觀察需要特定的方法和技術,否則,觀察效率低下,意義甚微。而在確定課堂觀察點後,如何選擇或設計合適的觀察工具,是教師遇到的一個比較難的問題。
課堂觀察的工具選擇或設計不僅僅是技術問題,也需要課程理念、教學價值等的支撐,它是一個研究課堂、理解課堂的過程。因此,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一開始就追求完美;即便是在前人已開發好的觀察工具中進行選擇,也需要有一個解讀、理解和吸收的過程。一般情況下,會經歷從借鑒他人走向自主開發的過程:使用他人的量表——改進他人的量表(通過觀察驗證)——開發自己的量表。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會遇到以下3個問題。
第一,如何選擇已有的觀察記錄工具?觀察記錄工具是為觀察服務的,首先,要考慮所確定的觀察點的特性,緊扣觀察點選擇合適的工具。以觀察提問為例,如果想觀察「提問的數量」,則應該採用定量的觀察工具;如果想觀察「問題的認知層次」,則應該採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工具。再如:觀察「情境創設的效度」,顯然應該採取定性的觀察記錄工具。其次,要看所選擇的工具是否符合自身的情況。如觀察「學生活動創設與開展的有效性」,若從學生參與活動的人數和態度來判斷,那麼在界定不同態度的表現行為的基礎上,採用定量的工具是合適的,但這要求觀察教師有比較好的視力、良好的反應能力、快速的判斷能力。若從活動的難度系數及目標的達成情況來判斷,因為需要記錄一些教學片段中的行為、對話、情境等細節,因此需要觀察者有快速記錄的能力和較好的記憶能力。
第二,為什麼要開發新的觀察記錄工具?課堂觀察在國外已有相當長的歷史,人們開發了許多成熟的觀察記錄工具,其邏輯上的嚴密性和科學性都經過了實踐檢驗。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已開發好的觀察記錄工具都能拿來就用,也並不是已確定的觀察點就能找到已經開發好的觀察記錄工具。一方面,由於教師的理論素質和實踐經驗的限制,對已有的工具往往存在著理解上的偏差、操作上的困惑、解釋上的窘境等問題;另一方面,不同的學科具有不同的性質和要求,不同的課堂具有不同的情境,要求觀察工具與觀察點有針對性,這就削弱了已有工具的普適性。於是,自主開發觀察記錄工具成了一種比較現實的選擇。
第三,如何開發新的觀察記錄工具?確定觀察點後,就需要對這個點進行維度分析。例如:觀察提問,可以分別從「提問的數量」、「提問的認知層次」、「問題的目的指向」、「提問的方式」、「學生回答的方式」、「學生的回答類型」、「教師理答的方式」等方面進行分析。一堂課往往觀察不了那麼多維度,一般情況下,都是從某一個維度切入進行觀察。確定了具體的維度後,就要著手設計具體的工具。工具的設計要遵循兩個標准:效度標准和實用性標准。效度標準是指所選擇的觀察指標必須比較全面地揭示我們所要觀察的內容。這就要求觀察框架在邏輯上是合理的,所選擇的觀察指標既要有代表性,又不能相互涵蓋。實用性標準是指所選擇的觀察指標要簡潔,便於速記、反思,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一般來說,教師自主開發的觀察記錄工具,盡管可能存在缺陷和問題,但教師使用起來卻得心應手,解釋起來也能自圓其說,並且在開發的過程中能很好地提高教師的理論素質、設計能力等。
三、關於現場記錄
與傳統的聽評課不同的是,進入現場的課堂觀察需要根據預先設計好的工具進行有針對性的記錄,而非想記什麼就記什麼,想什麼時候記就什麼時候記,想怎麼記就怎麼記。在進入現場進行觀察並記錄時,採用什麼樣的記錄方式是最合適的?怎樣才能不影響正常的課堂教學,同時又能記錄下最有用、最可靠的信息?這是教師在課堂觀察時不可迴避的問題。
課堂觀察記錄的方式有很多種,觀察者應該根據具體的觀察內容、觀察類型,選擇有針對性且擅長的記錄方式來進行觀察記錄。總的來說,課堂觀察記錄方式可分為定性的記錄方式和定量的記錄方式兩種。定量的記錄方式是預先對課堂中的要素進行解構、分類,然後對在特定時間段內出現的觀察類目中的行為進行記錄。它主要有等級量表和分類體系等記錄方式。等級量表(rating scale)指事先根據觀察目的編制合理的等級量表,在課堂觀察中,觀察者依據觀察對象的行為表現在量表上評以相應的等級。分類體系(category systems)指預先列出可能出現的行為或要觀察的目標行為,在觀察過程中以合適的時間間隔取樣對行為進行記錄。分類體系包括編碼體系(如美國課堂觀察研究專家弗蘭德斯的互動分析分類體系)和記號體系或核查清單。在預設的單位時間內,編碼體系對發生的一切行為都予以記錄,記號體系或核查清單只記錄不同的行為種類。定性的記錄方式是以非數字的形式呈現觀察的內容,包括:⑴描述體系,在一定分類框架下對觀察目標進行的除數字之外的各種形式的描述,是一種准結構的定性觀察的記錄方法。可以從這樣幾個角度來描述:空間、時間、環境、行動者、事件活動、行動、目標、感情等。⑵敘述體系,沒有預先設置的分類,對觀察到的事件和行為做詳細真實的文字記錄,也可進行現場的主觀評價。⑶圖式記錄,用位置、環境圖的形式直接呈現相關信息。⑷技術記錄,使用錄音帶、錄像帶、照片等電子形式對所需研究的行為事件做現場的永久性記錄。定量的記錄方式和定性的記錄方式可以相互補充使用。所獲得的數據、信息應盡可能地反映真實的教學環境和課堂活動。
需要強調的是,無論採用哪種或哪幾種記錄方式,都必須保證記錄系統盡可能地簡潔明了,能有效地記錄數據並進行後續解釋。經過幾次實踐後,觀察者就會找到適合自己的記錄方式,形成一些簡短的編碼。如「0」代表離開位子,「p」代表做小動作等。【3】如果需要記錄的數據比較多,還可採用合作記錄的方式,確保數據的完整與真實。
對觀察者而言,進入現場觀察要以不影響正常的課堂教學為前提,但同時要保證所記錄信息的效度與信度。觀察者應該在上課開始前進入現場,選擇有利的觀察位置。一般而言,要按觀察任務來確定觀察位置,以確保能收集到可靠的信息。如觀察某個或某幾個學生的課堂參與情況,就應該選擇離他們較近的位置;如果觀察教師教學情境創設的有效性,就應該選擇便於走動的位置,可及時移動來了解具體情況。
四、關於數據的分析與推論
為了方便、速記,在課堂上記錄的數據,很多都是觀察者本人才能理解的。在課後要對數據進行補充、整理和統計,一方面使別人能理解所記錄的數據,另一方面為下一步的推論做好准備。
如何對記錄的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對採用不同的記錄方式所收集的數據的處理方式是不一樣的。如採用定量觀察收集的信息,一般要藉助統計的方式對其進行整理與分析。觀察者可以通過頻率和百分比的計算,繪制出可以說明問題的表格,也可以利用Excel等電子製表軟體來開發數據表,利用電腦進行數據分析,然後再根據需要由電腦繪制出不同的圖表等。而採用定性觀察所收集的信息,則一般需經過編碼、分類、整理、解釋等步驟。觀察者對大量的記錄信息進行簡化和梳理,可通過文字說明、圖表等方式呈現與觀察目的相關的信息,讓人們較為清楚地了解觀察情境中發生的事情。如果是合作觀察同一個內容,那麼在統計或整理所記錄的信息時應在充分交流和討論的基礎上對各自的信息進行必要的合並。在此基礎上,梳理與觀察主題相關聯的問題或觀點,建構分析框架,將統計或整理的結果按不同的問題進行歸類,把具體的事實與數字集合到相應的問題或觀點中去,為下一步的推論做好准備。
那麼又如何根據數據做出推論呢?推論的過程就是專業判斷的過程,是觀察者圍繞觀察點對觀察到的信息進行剖析與反思,對簡化了的數字、圖表等的具體內涵與現象背後的原因及意義作出解釋的過程。首先,推論必須是基於證據的。課堂觀察強調拿證據說話,有多少證據,做多少推論,既不要拔高,也不要低估。其次,推論要緊扣事先確定的觀察點。也就是說,不能只根據一個點的觀察結果來簡單地推論課堂的其他方面甚至是整堂課的教學。課堂觀察源於課堂,但它只是課堂中的一個點,而非完整的課堂本身,因此,我們在推論的過程中應避免出現以偏賅全、過度推論等問題,更不能僅就某一點的觀察,而對整堂課做出好或壞的判斷。觀察者要緊扣觀察點,基於教學改進提出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建議與對策。再次,推論要基於情境。課堂觀察是在現場進行的研究活動,推論時要充分考慮「此人、此課與此境」,不要進行過多的經驗類推或假設。要根據這堂課的教學內容、學生和教師的實際情況來展開討論。如果將觀察與情境分割,那麼觀察者的視角就很可能會在對學生、教師或班級的片面概括中受到限制,做出不準確的推論,從而影響課堂觀察的效度。
「如果觀察者不知道怎樣收集資料信息,不知道找尋什麼行為,以及對課堂進行分析沒有一個概念框架的話,他們有可能不理解課堂行為。」【4】同樣地,如果教師不能很好地理解課堂教學行為,也就不可能進行有效的課堂觀察。因此,課堂觀察不僅僅是方法和技術的問題,它需要教育理論的支持,需要教學經驗的積淀……在課堂觀察的過程中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與困惑都是正常的,只要行動了,只要反思了,就說明已經在前進了。

8. 小學教學示範,課堂觀察記錄與分析凡卡

今天,我們學習了《凡卡》這一課,我的感受很深,比起我的生活,他是多麼無助,多麼痛苦,多麼可憐……

比起凡卡來,我的生活多麼美好。早晨,當我們睜開睡意濃濃的雙眼,卻發現父母早已起床,為我們做好了可口的早餐;中午,當我們終於放學,飛奔到家時,第一眼看到得就是豐盛的午餐;晚上,當我們寫完老師布置的作業,托著疲憊的身體來到客廳時,又突然發現課桌上多了一杯充滿關懷的牛奶……如此美好的生活,我們為何從未注意?每天還抱怨父母。如果凡卡有這樣的生活,他一定會努力學習。而我們,擁有如此美好的生活,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

而凡卡,每天都吃不飽穿不暖,他不能像我一樣盡情玩耍,他不能像我一樣在明亮的教室里認真讀書,他得不到父母的關愛,他也不能像我一樣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而我,天天沉浸在父母的關愛中,我又吃不完的美食,美麗的新衣,我還不用天天幹活,更不用天天挨打。啊,凡卡!你每天都在祈禱上帝,每天幹活,還要挨打。每天吃不飽穿不暖。相比之下,我的生活多麼美好!

我幻想有一天,凡卡也能上學讀書,過上幸福生活。那時的他,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課堂觀察記錄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