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中如何做到
打造高效課堂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教師要從備課預設、組織學生預習、提高課堂調控能力、加強課堂訓練等多方面入手,改進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所謂高效課堂,是指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的課堂,具體而言是指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能夠圓滿完成教學任務並取得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是有效課堂的最高境界。其最突出的特徵是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悅,師生默契互動形成一種和諧的課堂氛圍。高效課堂以促進學生終身發展為目標,課堂教學活動不僅僅停留在完成學習目標層面,而是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但是,衡量高效課堂的標准不是教學內容的盡可能豐富,也不是教學難度的最大限度挖掘,而是在適合學生學情的基礎上合理地確定學習內容,恰當地選擇教學方式,科學地運用教學策略,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合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變傳統的「要我學」為新型的「我要學」,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為「精講多練」,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而發展學生的創造性,自然提高學習效率,從而打造高效課堂。那麼,如何打造小學數學的高效課堂呢?精心備課,將課堂預設設計得全面周到。很多年輕教師對從事小學數學教育抱有一種不情願的心態:我經歷了這么漫長的學習經歷,積累了那麼多數學專業知識,卻要從事小學數學教育,知識點簡單,學生學習能力差,簡直是大材小用。教師的這種心態直接表現為對課堂教學的輕視,認為無需備課也能將知識點很有條理地講授給學生。這種錯誤的觀點,是教師邁向高效課堂的最大阻力。小學數學知識點雖然簡單,但是如何根據學情確立科學的學習目標,採用何種課堂教學模式,運用哪些教學策略,最大程度優化課堂教學,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卻是值得每位教師一生追求的目標。教師要精心備課,以課程標準的要求為依據,以學生的學情為指導,認真研讀教材,科學整合知識點。對典型的例題不但要能熟練解決,還要試著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並思考以學生的水平和思考習慣會採用哪些方法解決?能不能引導學生思考更多的方法。教師的課堂預設還全面而靈活,不能按照自己的主觀判斷或者以往的教學經驗而定,要有一定的預見性,預測課堂上可能出現的與自己預設不同、甚至相悖的情況,預定相應的應對措施。防止課堂突發情況出現,教師無法應對,導致課堂教學程序無法進展,影響課堂教學效率。因而,全面而精細的課前預設,是保證課堂教學順利進行、打造高效課堂的基本條件。充分預習,讓學生在學習過程做到心中有數。教師要培養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尤其是三年級以後,學生有了一定的學習自主性,且學習內容逐漸變得復雜。預習,不但能讓學生對課堂學習內容有相應的迎接心理,促使學生快速進入最近發展區,而且在學習前大致確定了學習的重難點,尤其是關注自己在預習中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徹的知識點。當然,這里所說的預習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致瀏覽課本,而是教師預先設計好預習題目,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課本來思考一些基本的數學知識,比如,在學習《測量》前,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然後解決一系列的預習題目:(1)請在家長的幫助下,測量你家的客廳的長和寬,並記錄下來。(觀察使用尺子上的長度單位,你認為該用哪個單位呢?)(2)測量你家茶幾的長度和寬度,並記錄下來。(思考:使用的長度單位與客廳長寬的長度單位一樣嗎?自己拿不準,可以向家長詢問。別忘了多問幾個為什麼。)(3)測量你使用的數學課本的長、寬、厚度,並記錄下來。(怎麼選擇長度單位很重要哦。我想你已經懂得怎麼尋求幫助了吧,)(4)測量你使用的橡皮的長、寬、厚度,並記錄下來。(這么小的東西,該用什麼單位呢?老師也不知道了,你能幫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嗎?)預習題目的設計要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啟發性,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快樂地投入到預習環節中。即使學生不能解決這個問題,也能引起學生對這個問題的關注,為課堂學習做好充分的鋪墊。學生做了充分的預習後,課堂學習中參與熱情會更高漲,思維深度也會合理增加,合作探究才能更加充分,目標突破才能更加順利,課堂教學效率相應得到提高。適時調整,保證課堂教學流程順暢得當:新課程理念倡導自主學習,強調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合作探究,但是,並不排斥教師的引導、合作、參與。相反,新課程理念進一步強化了教師對課堂的調控,對教師的課堂調控技巧做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能夠隨時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並對照自己的課堂預設,及時對課堂教學進行調整。在教學中,如果發現教學預設過於簡單,仍然停留在學生已經達到的發展水平,就要通過追加問題迅速將學習活動引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如果發現教學預設過高,問題難度超出了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教師則要通過改變問題的條件降低學習難度,保證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另外,教師還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合作探究活動,尤其是生生合作環節。小學生年齡小,即使教師出示了學習目標,學生也未必能夠理解其真正意義,也不懂得圍繞目標學習和思考,因而,很容易造成
⑵ 怎樣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如何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話,你一定要把數學課堂弄得非常有趣。讓學生參與進來。
⑶ 《小學數學先學後教高校課堂》課題研究思路
1、研究目標
1)逐步開展以生產實例滲透課堂教學的課程結構體系,使學生獲得畢業證書的同時取得如計算機一級、二級證書,高級車工、鉗工證書,高級電工等職業資格證書,形成系統化的雙證培訓課程體系。
2)建構有利於教師教學積極性、有利於學生發揮個性特長、有利於增強學生社會適應性的課堂教學模式,促進「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重視專業骨幹教師的培養。
3)通過本課題研究,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縮短「學」和「用」的距離,在「從新手到熟練工」的職業生涯之路得到發展。
2、研究內容
1)學習相關的教學理論,在教學過程中以生產實例為中心,課程內容與職業活動相聯系,以學生操作為主,以陳述性知識為輔,傳遞能夠直接指導實際工作的知識、經驗、技能和理論。
2)構建生產實例系統化的教學情境。教學組織實施要與職業崗位、生產過程一致,教學手段、方法要具有真實性,利用多媒體模擬模擬技術實訓工廠、企業實習等手段來營造實際工作的職業氛圍,如信息管理系統,網路鋪設等。
3)形成實例滲透的教學實踐過程,將各種職業能力轉化成獨立典型的生產任務,並對生產任務進行整合,把生產過程的行動領域整合到課程學習領域,教師成為引導者、咨詢者,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在共同參與和探討中解決實際問題。
4)及時評價、總結。定期對各成員的研究情況進行跟蹤,開設各級公開課,對實驗、實訓課進行總結、評價,不斷促進教師對生產實例滲透課堂的教學改革的認識。
3、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學習借鑒他人研究成果,找到新的生長點和支撐理論,有針對性地研究方案並指導實踐。
2)對比研究法。通過實施基於工作過程的項目式、任務式教學法的效果對比以及實驗班與非實驗班的對比,測評生產滲透教學的效率。
3)問卷調查法。通過編制相關問卷,調查學生的學習現狀以及實施生產滲透教學後學生學習效果的變化。
4)行動研究法。教學實踐中深入研究和探討,不斷進行反思、總結、改進,提高研究實效性。
⑷ 小學數學課堂怎樣做到高效
淺談如何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
【內容摘要】上好課是每位教師都想要達到的理想境界,高效的課堂就是讓學生聽得進,懂得快,記得牢。教師個人的語言藝術和教師有效地組織教學是真正實現高效課堂重要條件。
【關鍵詞】高效課堂;語言魅力;有效組織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道路上,沒有邁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對他來說,這是一堂無益的課。無效的勞動是每個教師和學生都面臨的最大的潛在危險。」上好課是每位教師都追求的工作目標。如何把知識更好在傳播給學生,我們除了要有一顆熱愛教育事業的熾熱之心以外,還需講究方法和技巧,掌握教學的藝術,讓知識成為學生心頭汩汩流動的泉水。
一、教師獨特的語言魅力讓課堂活色生香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我們深信,高度的語言修養是合理利用時間的重要條件。」教師教學的語言藝術是教師在課堂上長期積累和反思中凝結而成的智慧與靈魂的閃光點。經驗豐富的教師的教學語言一定是聲情並茂,引人入勝的。
1.生動、形象的語言讓學生更易記住數學的知識點
數學課本上有很多法則、要求等,學生不但難以記住,更易混淆。為此,我們可以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把這些知識要點用精煉的語言表達或編成兒歌、順口溜等。例好:大於號,小於號,開口向著大數跑;去括弧,添括弧,括弧外面是減法要變號,加變減,減變加;分針長長指十二,時針短短指著幾就是幾時……學生念著這些琅琅上口的兒歌或順口溜等,便不知不覺中記住了知識要點,這樣,學生學得開心,我們教得輕松,何樂而不為?
2.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更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古人雲:感人心者,莫先於情。可見,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才能感人,才能廣泛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的精神高度集中到黑板上、老師身上、書本上,而不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其實,老師講課就如同相聲演員說相聲一樣,必須高度進入角色,才能達到「情自肺腑出,方能入肺腑」的境界。所以,教師必須對自己所講的教學內容想當熟悉,才能輕松自如地進行講解。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注意語言親切自然,語音高低適中,同時,在講到知識的重、難點時,應加重語調,提問時,聲音低點,速度慢些,便於學生思考、回答問題,讓學生學而不厭。
3.幽默風趣的語言更易讓學生掌握較難的知識
⑴你想讓你的語言牢牢地「粘」住學生嗎?你想讓你的學生對你的課倍感興趣嗎?你想讓你的學生緊緊地跟著你走,聚精會神地聽你講話,生怕漏過你說的每一句話嗎?那麼,來點幽默吧。幽默是教學的利器,它可以讓我們的課堂活色生香,不再枯燥無味。例如,「雞兔同籠」的問題:雞兔同籠,共有30個頭,88隻腳,求籠中雞兔各有幾只?學生一看題,議論紛紛。於是,我說:「下面我們請全體兔子提起兩只前腳,立正站好了。」學生都笑了,「現在雞和兔的腿數都一樣了,有30個頭,一共有幾只腳?」「30×2=60(只)。」「和原來題中的條件相比,少了幾只腳呢?」「88-60=28(只)。」「這28隻腳去哪裡了?」「被兔子提起來了。」「那你現在知道有幾只兔子了嗎?」「28÷2=14(只)。」學生歡快地回答。
雞兔同籠問題是學生較難理解的,我採用幽默的語言,形象地進行教學,讓學生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使學生更加熱愛學習,樂於鑽研。
⑶「想讓課堂上有春天的希望,教師的語言必須有陽光的味道。」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如是說。教師的教學語言應當有著其獨特的魅力,只有這樣,才能撥動學生的心弦,才能引起學生內心世界的共鳴,激發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不斷探索。
二、教師有效地組織教學是實現高效課堂的前提
⑵《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數學上有提高,有進步,有收獲。而高效的數學學習活動則是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基礎上的更高層次的要求。
1.明確學習目標,讓我們的課堂「形散而神不散」
我們在上課或聽課中,經常會遇到課堂秩序「亂」的情況。如果全班學生緊緊圍繞既定的教學目標,帶著明確的學習任務,即便是「亂成一鍋粥」也是不要緊的。這時候的「亂」說明學生學習很投入,很主動,思維很活躍,因為學生的學習方式是個性化的。「亂中有序」往往是教學的「高潮」所在,是教學中最精彩的亮點。例如,在教學「教室有多長」這節課時,學生有的拿著書本、尺子蹲在地板上量,有的手拉手在量教室的長,有的在一張一張地擺著桌子量,還有的跑到教室門外,一拃一拃地量……學生們在教室里進進出出,大聲地討論,爭辯,最終明白了,測量的標准不同,測量出的結果也不相同。這節課,盡管課堂秩序很「亂」,顯得不象一節「正規」的課,但學生都是圍繞「用手中的工具測量教室的長」的學習目標在活動。因此,在一定的教學目標之下的「形散而神不散」,學生才能得到充分的積極主動的發展,這恰恰是教學最大的成功。
2.科學地使用道具,讓我們的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⑷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慾望。」在教學中運用各種道具,把教材中單調的文字內容通過文字、聲音、圖像、實物結合,並形象、生動、逼真地展示出來的方式,創設出更具有直觀性、感染力的課堂氛圍,使整個教學過程圖文並舉,聲情並茂。比如,「擲骰子」把枯燥的口算練習寓於學生喜愛的「骰子游戲」中去,開啟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之門。又如,圓柱和圓錐是小學階段空間與圖形知識的最後一部分內容,但學生空間想像能力比較弱,特別是切一刀後的變換,學生很難想像,難以理解。因此,我們可以採用「做中學」的方式,讓學生用橡皮泥做圓柱、圓錐,進行切、搓活動,在活動中體會到截、切過程中的變化。再如,在教學「倍」的認識時,可以讓學生進行「拿筆」、「伸手指」、「拍手」游戲,讓學生邊玩邊鞏固所學的知識。這些,地我們生活中信手拈來的道具,是開啟學生智慧的鑰匙。「雙手和大腦」是上天送給我們最好的學具。
3.充分處用教材來超越教材,讓我們的教與學實現雙贏
教材不是不可更改的靜態文本,不是師生課堂學習的指揮棒。教材不僅提供了「教什麼」,還包含了「怎樣教」的信息。教師要學會「用教科書教」,在具體教學情境下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對教科書進行修正、開發和創造,融合課內外的學習拓展延伸。比如,在教學「百分數認識」時,我先是讓學生讀、寫百分數,再聯系生活說說百分數表示的實際意義,最後是比較百分數與分數,並進行多種練習。學生或多或少已對百分數有了一定的認識,如讀、寫百分數等,所以,我把百分數的讀、寫及意義調整到前面來學習,為後面的學習留下了更多的思考空間。
總之,現代教育的發展與創新已經成為教學工作的主旋律,培養和造就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各類人才,是時代賦予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作為教師,高效課堂將成為我們畢生追求的工作目標。
⑸ 怎樣實施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關於如何構建高效課堂,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全力實施素質教育,課時大幅度減少,但是內容並沒有減少.那麼首先,提升自身專業素質,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樹立正確教學理念.意識是行動的先導,思想觀念正確與否必將決定行為的效果與價值.因此,教師必須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在先進教學思想的指導下策劃自己的教學行為,才能不被新的形勢淘汰.(1)主體意識課堂教學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一言堂、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必須徹底擯棄.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和主動性,這樣才能真正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2)啟發意識課堂教學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教師適時適當的點撥誘導、設疑搭橋、總結提升是點燃學生學習興趣、照亮學生思維的明燈,教師要學會啟發教學,讓學生「跳一跳摘到桃子」,這樣學生才會學的有信心,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3)民主意識教師與學生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和諧人際關系,課堂教學中切忌「畫地為牢」、「以我為准」、「惟我獨尊」,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促進者和服務者,教師要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有利於師生、生生的平等對話,淡化教學活動的預設性和統一性,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從而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努力提升專業素質.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學習充實提高自己,學習新課程理論,學習教材教法,學習優秀的傳統文化,學習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等等,教師更應該做科研型教師,反思教學行為,總結教育教學規律,形成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風格.
3.教學方式的多樣化.課堂教學的改革是新課改的重頭戲.如何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創造新的教學思路,我為此做了精心的研究,將教師在課堂上的角色轉換作為課改的首要任務,同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文言文教學.我們採用下列方法:(1)反復誦讀古人有「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說法,多讀才能讓學生通過正確的句讀熟悉文章的內容、把握感情、理解內涵等.誦讀的形式過於單一,學生照樣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我們主要採用了自讀法、斷句法、填空法、范讀法、分角色朗讀等誦讀方式.多樣化的誦讀形式,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也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2)檢查驗證學生的誦讀是否有效果,必須通過檢查來驗證.我們主要採用了以下四種方式:多媒體檢查文言基礎知識;學生分組質疑並答疑;分組交流自己翻譯的句子和片斷,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學案檢查法.在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平等對話的合作互動中,完成了學習目標,一舉多得.(3)觸類旁通重點實詞不僅要掌握文本中的,而且要注意知識的觸類旁通.學生運用這種方法,可以積累許多實詞,為後面文言文的學習和復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4)拓展探究比如,上《蘇武傳》這一課,由蘇武對待生死的態度,可以引發學生思考古今中外許許多多的偉人看待生死的態度,如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司馬遷的「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等等,由此引發學生對「生死」的思考,可以在課堂上討論,也可以寫成文章進行交流,很好地體現一種個性化的閱讀.
4.及時進行課後反思.一節課上完之後,要及時思考這節課成功之處在哪兒,失誤在哪兒;哪些地方力度不夠,哪些地方浪費了時間又沒取得好的效果;學生的眼神發亮的時候是什麼時候,為什麼會這樣;學生埋下頭去,只給你一個頭頂是什麼時候,為什麼會這樣……多問自己多思考教學過程,為下一節課做好准備,必然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⑹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下面這個是從網上找的,可以參考一下:
新課改給我們帶來了新的變化,在教學實踐中以新課程改革為指導,緊緊圍繞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堅持為每一個學生發展的理念,把握「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的主題策略,努力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法,積極探索適合全體學生特點的課堂模式,為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努力完善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我們應該共同努力打造「五四三」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一、「五四三」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內涵
「五」是「五步」,其含義是:課堂教學的五個環節,即激趣導入-----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知能應用------知識總結。
「四」是「四精」,其含義是:三個精心設計一個精講,即精心設計導入,精心設計問題、精心設計練習,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精講。
「三」是「三體現」,其含義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和諧的師生關系,體現養成教育。
二、「五四三」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具體要求
(一)五步教學流程要求
五步教學流程只是教學過程的一般形式,它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我們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具體情況進行適當調整,但不管怎樣調整,整個教學流程一定要體現雙自主教學,達到課堂的高效性。
(二)「四精」的要求
1、精心設計導入,吸引學生。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這就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都要注重起始環節,數學教學亦不例外。新穎的引言,巧妙的導語,生動的開頭,是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意境的重要手段。多年來,我們比較重視新課「導入」,並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結合每節數學課課堂教學中的導入新課,是整個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好的導人新課如同橋梁,聯系舊課和新課;如同序幕,預示著後面的高潮和結局;如同路標,引導著學生的思維方向。可以說導人新課是整個課堂教學的「准備動作」,為師生即將進行的思維活動作好准備。
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使他們能輕松愉快地學好數學,是廣大教師在教學中苦苦探索的問題。我認為優化課堂教學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而要優化課堂教學,新課導入的設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新課的導入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引人入勝的導入可以給予整個教學過程一個
2、精心設計問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構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發展為中心,師生互動」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學生在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探索中,緊緊地問題吸引自覺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用心思考,真誠交流時而困惑,時而高興,在起伏的情感體驗當中,自主地完成對知識的構建,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對知識理解十分深刻,而且「創造」著獲得知識的辦法,體驗著獲取知識的愉悅。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的課堂上,把學生分成6人一組,並用自己准備好的畫圓工具,一個圖釘,一條細繩,一支鉛筆頭,讓學生自己想辦法畫圓。由於用這套工具畫圓看似簡單但真正畫起來一個人還難以完成,就必須合作操作。稍有不慎,就難以畫出一個理想的圓。正是因為在反復克服困難中才好不容易畫出一個圓,它便增加了吸引力從而深刻體會到畫圓的各個要素的作用。因此學生在學習半徑、直徑的特點,以及圓心、半徑的作用時,學生就有感而發,有話可說,表現的異常積極。這樣的學生才是一種享受。
3、精心設計練習,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保障。
數學來源於實踐,又服務於實踐。學生在課堂上獲取的許多知識如果在實踐中加以驗證和應用,那麼一定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但是,知識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開發、能力的培養,以及良好學風的養成,必須通過一定的練習才能實現,所以,練習是全面完成數學教學任務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精心設計課堂練習,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使學生在練習過程中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對於提高學生的素質,減輕學生過重的負擔,將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我認為設計練習應注意以下幾點:
(1)、交替再現,達到鞏固的目的。
(2)、聯系實際,在實際應用中加深理解。
(3)、練習設計要有對比性,防止產生思維定勢及干擾。
(4)、練習設計要有針對性,幫助領會知識的實質。
(5)、練習設計要有坡度,讓所有的學生感受成功。
4、教師「精講」,提升教學效果。
「精講精練」是一種提高教學效益、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教學策略,它是一種高效呈現知識和高效指導學生學習的策略。
「精講」並不是少講、不講,是指教師對基礎知識少而精的語言,抓住中心,揭示教材中的內在規律和本質特徵。以講促思,以講解惑,講解知識的縱橫聯系,講清知識發生和發展的過程,講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學習方法等。通過「精講」,可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多動,即動腦、動手、動口,因為學生注意集中聽課,時間是有限的,講多了影響教學效果。
(三)、「三體現」的要求
1、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各種能力。
教師要從權威的講授者轉變為與學生共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引導者,每節課教師都要小結。每單元學完之後都要引導學生整理復習,這些平時都做的事情,平常放手讓給學生做。教師注意形式的多樣化,漸漸地學生就學會了對知識的整理,歸納和小結,而且能夠用自己的表現方式來整理並交流,在學生們的交流中還能提出問題進行解答,舉例說明等。 若教師包辦代替單元知識的總結,全篇一律的話,就沒有了學生創造想像的機會,也影響了學生對知識探索。
2、體現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體驗課堂的平等關系與班級的溫暖。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決定和諧高效課堂的關鍵,教師應走進學生,親近學生,了解和平等對待學生,構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關愛每一個學生與學生平等相處,以人格感染學生,以學識打動學生,以要求規范學生,以行動引導學生。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關注不同學生的不同發展。
和諧的內容主要包括:
(1)、師生間要和諧互信
首先課堂上教師對學生要誠信,說話算數,不落口債,凡是答應學生的事應盡量做到,有特殊情況要向學生解釋清楚,教師以誠待人,必須影響學生。
其次教師要信任學生,有時學生忘記帶作業或者說「我的作業本、書等忘記在學校了」教師不要訓斥而要講明什麼時間把作業補充交給老師。復習的時候總有學生不懂或者學得「吃力」教師要及時給予幫助,鼓勵,並故意給這樣的學生機會去教給另外的學生,讓他感到教師對他的信任。師生間的這樣信任關系產生後,學生每次都能努力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
(2)、生與生間要和諧。
一個班集體總有優生、差生,教師首先要做到一視同仁,人人平等,優、差生都可能犯錯誤,教師要做到及時教育、監督、不偏袒,做到公正、公平。每個學生都有「閃光點」要及時發現表揚樹立自信心,增加集體凝聚力。
其次是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在每個學習小組里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要有明確的分工,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條件,創設合作的情境,讓學生在合作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感受信息共享的快樂。
3、體現養成教育,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我國當代教育家葉聖陶曾明確指出:「什麼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形成習慣的過程。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最佳時期。學生的學習習慣是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種本能。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的學習習慣對於思維能力與數學能力的提高起著不同的作用。因此,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小學階段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但習慣養成並不是短時間就可以養成的,需要長期、反復的訓練,才可以達到目的。我認為要注意以下幾點的培養:即培養學生專心聽講的習慣;培養學生勤思好問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敢說、善說的習慣;培養學生閱讀題目的習慣;培養學生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
⑺ 淺談怎樣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新課改正在全國上下轟轟烈烈的開展,它提出了許多新理念、新精神、新要求,像: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生活中有數學,數學中有生活;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提倡探究式學習,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打造高效課堂,必須了解當今教育形勢的發展,掌握這些新理念,依據新的數學課程標準的編排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活動,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現就新課程下的小學數學教學談談我的幾點做法: 一、導入要新,以興趣引發思維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見,課堂教學要講究導入的藝術。一個精彩的導入,既使學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強烈的求知慾望。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一開始就向學生提出一個十分簡單的實際問題:「你們見過的車輪是什麼形狀的?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車輪嗎?為什麼?」「那麼橢圓也是沒棱沒角的,橢圓形的行不行?」隨著這幾個問題的討論,促使學生進入深思,教師順勢引導,把學生的思維逼近圓的特徵。這樣的教學,學生容易理解,又能激發有意義學習的心向。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學習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愛學、樂學、會學、善學,從而增進知識,增長才幹。導入新課時,我採用表演游戲、編講故事、製造懸念、創造情景等,具體教學中可根據班級學生情況具體掌握。比如我在教學「最小公倍數」時是這樣創設教學情境的:在美麗的太湖邊上有一個小漁村,村裡住著一老一少兩個漁夫。有一年,他們從4月1日起開始打魚,並且每個人都給自己訂了一條規矩。老漁夫說:「我連續打3天要休息一天。」年輕的漁夫說:我連續打5天要休息一天。」有一位路遠的朋友想趁他們一起休息的日子去看他們,同時想享受一次新鮮美味的「太湖魚宴」。可他不知道選哪個日子去才能同時碰到他倆,同學們,你們會幫他們選一選嗎?(屏幕上打出兩個漁夫的對話和一張四月份的日歷) 這樣創境入課,象磁鐵一樣,一開始就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吸引其注意力,就如在平靜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漣漪,產生急欲一聽的感染力,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二、新授要實,以聯系促進思維 新授是一堂課的中心環節,提高新授的教學效率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緊緊圍繞培養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這個核心,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1、充分注重對孩子思維的訓練。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具有抽象性、准確性和應用的廣泛性。數學教學就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基於這兩個特點的理解,我覺得不管在什麼情境下數學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許多專家的講座報告中也提到一堂課的評價標准,專家們都一致認為:一節課是否上得成功有效,關鍵看課堂教學中是否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發展,學生是否有思維實質的參與。而我認為要達到以上說的效果,教師除了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師要有更多的實踐智慧,更高超的組織藝術,這樣才能把不同層次的學生引入問題情境去參與思考,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得到相應的發展。如我在教學二年級下冊「兩位數的加法口算」時恰逢植樹節,我便把這節課設計成了一節植樹活動課:先讓一位「小小采購員」到樹苗超市去選購兩類樹苗算出它們的價格(36+28=64),就讓全班孩子經歷思考、討論、交流的過程利用不同的計算方法驗證價格的正確性,以便順利買到樹苗。有些用個位、十位分別相加後再合起來的方法、有些只把28分成20和8再用36分別去加的方法、有些是叫做28拿4給36湊成40再加24的方法……甚至有一個小朋友居然把28看成30與36相加後,多算了2再減2的方法,迎來了所有同學不約而同的掌聲。然後回顧一下這些方法,讓孩子自己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再次到樹苗超市去選購植樹所需的兩樣勞動工具,和同組一起驗證結果的正確性。這樣,讓孩子從小養成多角度、多種方法思考問題的習慣,隨著年級的提高,學生解決一些比較復雜的問題,他們就會用發散思維的觀點來考慮和分析。並且,這樣活動設計,讓孩子親身感受到數學的價值,感受到我們的身邊處處有數學,即《課標》所要實現的「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等課改理念。新授是一堂課的中心環節,提高新授的教學效率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緊緊圍繞培養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這個核心,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教材的主導作用、舊知識的遷移作用、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師生之間的情意互動作用,做到理論和實踐、教與學面向全體學生和因材施教的有機結合。 2、充公預設並注重生成。 打造數學高效課堂既要精心預設又要注重生成。預設是教師以課程標准為依據,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環節等做出的設計性的展望。目的是為了讓課堂教學有序、有效的進行。生成是在課堂中自然出現的,這種出現與教材的精心設計是密不可分的,當然它也是意料之中的。預設與生成是一對矛盾統一體。沒有充分的預設不會有也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它是生成的基礎。生成是預設的補充和拓展,兩者在教學過程中相輔相成,同樣重要。作為一個數學教師就首先要有生成意識,寬容的接納來自學生的生成,善於抓住和篩選有效的生成資源。記得在上《分數的意義》時,請學生從8枚棋子中找出四分之一。學生回答不一,有的認為是1枚棋子是四分之一,有的認為2枚棋子是四分之一,還有的認為4枚棋子是四分之一……當時,我沒有馬上否定說錯的學生,也沒有用事先預設好的問題拉著學生走,而是恰如其分的靈活引導,把握好動態生成的新資源,展示出動態生成的藝術,達到了巧妙運用生成促進學生發展的目的。就像布盧姆說的那樣:「人們無法預測教學產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圍,同樣,沒有了預料不到的成果,教學也就不成其為一種藝術了。」 3、要充分體現「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數學活動不是一般的活動,是讓學生經歷數學化過程的活動,是讓學生自己建構數學知識的活動。數學活動是學生數學思維的思維場。教師的作用是創設「思維場」而不是直接作用於學生的思維。亞里士多德說:思維是從驚訝和問題開始的。因此,我們教師要通過數學活動來激發學生的思維。 三、練習要精,以訓練來發展思維。 合理的練習是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思維的一項經常性的實踐活動,也是師生信息交流的一個窗口,作業應是一種生活,是一種活動,著眼於學生的發展,而非單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復。作為新課標下的數學練習設計,應體現它的效度,突出現實性、發展性和活動性。我認為: 1、練習要具有「娛樂性」。 讓每一個學生從上課第一分鍾到最後一分鍾都能集中注意力,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是上課不能集中注意力又怎麼向四十分鍾要效率呢?要解決這一矛盾,提高課堂效率,就有必要設計一些「娛樂性」練習。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常設計一些「歡樂大比拼」、「奪冠ABC」、「勇攀高峰」等競賽練習。同樣的計算習題,放在不同的情境下,效果也有所不同。學生在這樣一個「娛樂性」的氛圍下做題,學習興趣高,解題速度快 ,鞏固性也強。如我在教學一年級《找規律》時,設計了「採摘智慧果」」這一種游戲。把每一道練習題安排每個智慧果里,學生每做對一道題,智慧果就會落下來,送給大家,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快樂。像這樣的練習,避免了機械重復練習所引起的注意力分散,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鞏固所學的知識,變「要我練」為「我要練」,更增添了練習的樂趣。 2、練習要具有開放性。 新課標指出:數學學習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必須是開放而多樣的。課堂練習是使學生熟練地掌握知識,培養思維品質的具體措施,練習要刻意減少指令性的成分,增加練習的開放性,以使學生的思路更廣闊、更靈活。如一年級學習了元、角、分後,我設計了這樣一次開放性活動練習:向學生展示商店的場景,擺出各種物品供學生購買,假設每生准備5元錢,4個學生為一組,每組要商量如何買才比較合理而又能合心意。這一過程中,一要算好總價,二要注意數量,三要注意品種,對一年級學生而言,應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但由於學生是在具體的情境中(模擬商店),學生心情激動,思維活躍,又有群體合作,創新的火花自然激發,居然每一小組完成的都很出色。教學實例證明:為學生的思維提供一個更廣闊、更開放的練習空間和時間,能使學生在體會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的同時,不斷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創造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 四、總結要活,以活躍來拓寬思維 課堂教學的結束階段是整個課堂教學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將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網路化,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減輕記憶的負擔的重要環節。它對於發展興趣、強化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如果說引人入勝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那麼,畫龍點睛的結束則使成功得以鞏固。因此,課堂總結可針對本節課的內容或進行歸納總結,或設置懸念,或開拓延伸,或活動游戲,力求拓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課堂的結束是一個知識點的延伸:結尾是「問號」不是「句號」。例如:在我教學完人民幣的簡單換算時,我這樣布置一個實踐作業:和家長一起到超市,買點生活用品,學會算帳,第二天來匯報給我們的同學。這樣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使知識得以驗證和完善。其次,我在教學中注意把數學知識的探索興趣延伸到對數學文化的感受,讓他們體會數學的奧妙、歷代數學家的偉大。如:在教學完時分秒的認識後,我布置了一個課外閱讀任務「在很久以前還沒有發明鍾表時,人們是用什麼方法表示時間的?」從而把學生引向更為廣泛的數學閱讀。 總之,打造高效率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創設生動的情境,以展現知識背景,使新知變成有源之水。重視學生富有個性的思維表現,促進學生間的思維交流與合作,引導學生在判斷中思維,努力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
⑻ 如何實現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有效性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道路上,沒有邁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對他來說,這是一堂無益的課。無效的勞動是每個教師和學生都面臨的最大的潛在危險」。 「有效的課堂」是我們教育實踐者的不懈追求。
如何提高高效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在新的課改及教育理論的指導下以及自身的教學實踐與反思,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一)教師精心備課,不打無准備之仗
1.認真確定課堂教學目標。對目標的定位要准確,教師在備課前,應當認真閱讀教材、教師用書,對所教授內容的三維目標、教材編寫特點等要瞭然於胸,並結合學生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課堂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心中有目標,並對教學作出有針對性地調控,不斷引導課堂向著預期的目標行進。
2.教學設計要關注學生學習過程。教師要認真備課,備好課是構建有效課堂的前提,教師只有認真鑽研教材,才能把握好重點、難點,才能更好地去組織教學,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選擇更適合的教學方法,從而做到胸有成竹,應對課堂上的變化,才能更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備課不僅要備教材,還得備學生。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狀態,精心設計學生學習的過程。要充分預設哪些學生需要在教師的點撥中才能領會;哪些學生必須在教師的引導或是重點關注下才能達成目標的,這些我們教師課前都要做到心中有數,那麼我們的課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二)精心組織學習活動
1.創設高效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高效的教學應從創設良好的數學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開始。愛因斯坦曾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永遠超過責任感」。新教材在內容編排貼近了學生的實際,常選一些生活中的問題引入課堂,但是,教材畢竟是面向所有學生的,由於各地、各校的情況不同,學生的知識水平、興趣愛好、關心的熱點也不同,教材很難做到吸引所有的學生,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實際,將書本上所給情境加以變通,使之貼近所教學生的生活,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組織高效的探究學習過程。探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老師的啟發誘導下,根據個人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通過獨立學習和合作討論,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學習活動形式。
作為數學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活動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強化目標意識。實施研究性學習,最關鍵的是要有明確的探究目標。教師在教學之前對探究活動的目標、結果及活動的執行形式等要做到心中有數,並運用科學靈活的探究方法,以新舊知識的聯系或沖突來引發學生需求,進行有意義、有價值的探究,從而保證探究活動收到良好的效果。
(2)把握學生的學習起點,結合教學內容,精心篩選探究問題。讓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其目的在於通過學生的自主嘗試、體驗、實踐、創新,促使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個目的的達成是以有價值、有目標、有重點、有計劃的探究為基礎的。從課堂教學的特點來看,我認為課堂探究的內容不宜過多,應該從教學內容本身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選擇最有意義、最能促進學生發展的問題進行探究。
(3)提供探究空間,做好適時指導,確保探究效果。以學生為中心是探究教學的一個基本特徵。教師應定位於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定位的宗旨是給學生提供適時有效而必要的引導與本幫助。當學生對自己或同伴所獲得的「數學猜想」沒把握時,要求並幫助他們尋求驗證證據、修正猜想。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的創造性,讓所有的學生在探索中獲得成就感,樹立信心和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
(4)注重學法指導。當今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單靠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許多知識要靠自己去進一步去學習。古諺所說:「授之以魚,只供一餐所需,而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用不盡。」因此,教師應把科學有效的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
(三)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1.行為習慣養成:包括讀、寫、說、聽等各種習慣養成,要求教師在一年級就開始培養。學生只要會聽講、會學習了,也就是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2.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數學課堂教學關鍵是要讓學生會思維,因而思維習慣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這就要求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掌握兒童的認知規律,通過數一數、擺一擺、想一想、說一說、寫一寫等活動,讓學生進行思維訓練,教學中,特別是大班額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嫌麻煩,而只是照本宣科,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四)及時評價,及時反饋
及時的評價是激發和調動學生創新能力的具體措施之一。及時的反饋矯正,是對學生嘗試結果的判定。這里的評價主要包含有「學生自我評價」和「教師講解評價」兩種形式。一般在課堂讓學生先發表意見,集思廣益,讓學生在討論中碰撞出新的火花。評價就像一根指揮棒,應努力向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上傾斜,對學生的學習新方法、新見解、新思路都要加以鼓勵,對學生標新立異、異想天開的思想更要加以保護,對學生點點滴滴的創新都要重視。如,回答問題、提出問題等,都先讓學生之間評價,促進學生的學習激情,若同學之間都無法解決的問題教師再講解。特別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更要認真地評價。陶行之先生曾經這樣說過:「發明千千萬萬,起點就只一問」。有問題是積極思維活動的表現,是創新的開始,現在的學生不是沒有問題,而多數是有問題不敢問,據我調查,學生不敢問,主要有兩個怕:一是怕問題淺,同學會嘲笑;二是怕問題偏離方向,老師責怪。對此,我鼓勵學生多提問,適當給予獎勵,這樣一來,學生果然提出的許許多多的、千奇百怪的問題。而且問題當中有些是學生的困惑,有些也正是代表大部分學生感興趣的事情。學生提出的問題,其他同學也很感興趣,老師再加以引導、解釋,往往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們必須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
⑼ 如何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方法
在新課改的實施下,以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出發點,小學是整個教學生涯中的啟蒙教學階段,要不斷改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領悟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以此來促進學生各方面素質的發展。課堂教學作為教學的一種基本形式,是學校教學的主陣地,只有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課堂,才能讓數學課堂煥發活力。筆者根據多年小學數學教學經驗,從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出發,針對存在的一些問題,淺析如何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1 深鑽教材,確保知識的有效性
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深入鑽研教材,對教材作適當的內容上的增補。實踐告訴我們,深入鑽研教材是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教師要對教材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要弄清楚教材內容設計的意圖,每個章節的重點、難點,要對教材的內容是當地做些增補。因為一套標准課本不一定完全適合所有地區所有學校和學生的需要,這樣,教師就很有必要對課本的內容進行增補,以適應自己教學的需要。這一點是毫無爭議的,因為新教材不可能也不能做到「放之四海而皆準」。如果教師能夠做到適當地增加教學內容,開拓學生的視野,那麼,一定會激發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調動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也就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⑽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應注意哪些問題
一、 有效地安排課堂教學時間
備課時,思考教學版塊用時要合理。課堂教學安排要體現導入方法新穎、快捷,重點教學環節時間充分,內容完整,點撥及時到位,延伸余興未盡。
上課時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堅持三維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注重學生實踐,加強評價方法的多樣性,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熱情。它需要教師對所教的內容有廣泛而深刻的掌握,有較好的心理素養,知道要教什麼,用什麼方法,知道怎麼和學生交流、溝通,知道怎麼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思考等,才能營造出有深度的課堂,才能有效生成。
有效教學是通過有效的教學准備、有效的教學活動和有效的教學評價來促進學生學習與發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留意捕捉學生的錯誤,讓學生的錯誤成為思辯的內容,使學生在思辯的過程中逐漸完善對概念的認識。即使學生沒有出現錯誤,教師要尋機質疑製造問題,讓學生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在實際的教學中,生成既有預料之中,也有預料之外的,兩方面都存在,教師必須全面認識。教育家布盧姆說:「沒有預料不到的成果,教學也就不成為藝術了。」其實有些「意外」是學生獨立思考後靈感的萌發,瞬間的創造,是張揚個性的最佳途徑,教師不僅要保護這類「意外」,而且還要在此處緊追不放,讓學生的智慧得以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也是一種自主構建的過程。要提高學生數學思維的有效性,就必須給學生提供自主構建活動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讓學生體會「實踐——反思——再實踐——提升」的過程,使學生在實踐、反思的學習過程中,逐步由活動經驗向思維層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