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有效開展小學音樂課堂教學
教師在音樂教學中要善於引導,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實踐探究,延伸探究。比如在一年級音樂課《小雨沙沙》中,學生在自主學習歌詞之後,教師提問:大家都見過下雨,能說說大雨和小雨分別是什麼樣子的?下大雨前天空有什麼變化?大家可以分組討論,選派一位代表回答,小組之間進行比賽。這時,可以教學生合作學習歌曲,看誰學得好,看誰合作得好。歌曲學到一定時候,教師拿出各種樂器,讓學生自由為歌曲配樂,進行實踐探究,最後,歌曲圓滿結束後,可以提問學生你都有哪些體會,可以說一說嗎,孩子們會說出許多你想不到的話來,在這一節課中,學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展,真正實施了素質教育。
四、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隨著國家對農村教育越來越重視,計算機在農村學校教育中也得到普及。運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音樂教學,可以創設形象生動的教學環境,豐富教學內容,如實地傳遞、保存和反饋信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不失為構建高效活潑的音樂課堂教學形態的有效途徑。小學生活潑好動,樂於接受新奇、趣味性強的事物,利用多媒體設計生動、新穎的動畫教學,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欣賞革命歌曲《保衛黃河》前可以展示這樣的畫面:隨著一陣陣槍炮聲,大屏幕上再現出「九、一八」事變、「南京大屠殺」等歷史的瞬間,一個個鮮活的歷史故事,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學習《保衛黃河》的興趣。在欣賞樂曲《春天來了》時可設置兼有視頻、音頻的畫面,有遠處蔥郁的樹林,燦爛的陽光;近處桃花開了,梨花開了,柳樹發芽了……這一切向人們揭示春天來了。看著動人的畫面,感受著歡快的節奏、優美的旋律,傾聽著優美的歌聲,學生彷彿置身於絢麗多姿的大自然美景中,從而產生了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多媒體教學手段極大地激發了學習音樂的興趣。
五、適度滲透相關文化
音樂課教學的新理念是「以學生為主題,以審美為核心」。音樂是一種文化現象,與相關文化有緊密聯系。通過音樂我們可以感受一種文化;反之,通過文化我們才能真正地體驗一種音樂,整體認識一種音樂。為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音樂,感受音樂的靈魂,新課標把「音樂與相關文化」定為音樂課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領域。教師應該利用好相關文化這一輔助教具,圍繞音樂主題適度地在音樂教學中滲透相關文化,引導學生了解與音樂相關文化的背景,幫助學生擴充知識面。擴大音樂的視野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審美能力能起到很好的培養作用。適度地在音樂教學中滲透相關文化應該是增強音樂課堂教學活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六、注重教學評價與反思。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評價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各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這就要求我們要把評價作為課程、教學的有機環節。評價由原來過於強調等級化考試、比賽獲獎選拔,轉向著眼於提高每個學生藝術能力、尊重學生個性差異與程度差異的評價方式。藝術課程的教學應該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功感,所以,要更關注對學生藝術學習過程的評價,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採用自評、互評,並充分利用學生的藝術檔案夾實施過程性評價。只要學生盡力參與進來,我們就在指導的同時積極給予肯定。因為,老師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學生的關注,一個微笑、一個眼神、都會成為學生學習的不竭動力。採用這種評價的方式,既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又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新一輪課程改革無疑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音樂教師,我們要盡快的充實完善自己以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在不斷的摸索、總結、反思中,更好地提高音樂有效課堂教學。
② 音樂課如何管理小學一年級紀律
找了另外一位小學音樂老師的經驗,在這里與你分享,希望能幫助你解決問題。
音樂教師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上音樂課時,老師正在認真地介紹:「2/4拍的含義就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 每小節……」但有些學生卻心不在焉;上音樂課時,學生在亂七八糟地大聲唱歌,老師急得直喊「停! 停! 」但學生卻毫無反應,仍然我行我素地放歌課堂;上音樂課時,老師正在彈奏鋼琴,大部分學生唱著歌曲,但有些學生卻打鬧、嬉戲、追跑起來,對此老師立刻停止上課,大聲呵斥這些學生,一「吼」就是十分鍾……
這些情況都是課堂紀律的管理問題。一堂順利的課,需要良好的紀律做前提;課時教學目標的完成,需要良好的紀律做支撐。若缺少了紀律,課堂就會如同道路上沒有了信號燈和交警一樣,秩序混亂。所以,我認為,音樂學科課堂紀律的管理,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制定,結合學科自身的特點進行。
下面我就談談如何加強音樂課堂紀律的管理問題。
一、激發興趣
在音樂課堂上, 學生的不遵守紀律是其學習失敗的主要原因,除了自製力差外,便是他對所學的內容沒有興趣,沒有興趣便不能專心,不能踏實,就會做一些與課堂無關的事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能讓人把精力集中到一點,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曾說:「其力量好比炸葯, 立即可以把障礙物炸得乾乾凈凈。」這就需要老師刻苦鑽研教材,精心備課,把自己的課上得生動有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融入到課堂里。這樣,學生就會很少出現紀律問題了。如在學習漸強、漸弱時,我用多媒體出示一組馬車由遠及近再由近及遠的圖片,請學生選擇打擊樂器為圖片配音,由此引發學生的聯想和想像。學生選用了雙響筒、圓舞板,在馬車駛遠時打擊樂器的聲音越來越輕, 在馬車駛近時打擊樂器的聲音越來越響。之後我請學生上黑板用符號來表示。學生用了▁▂▃▄ ▄{▂▁、→ ←等符號表示,這時我再出示漸強和漸弱兩個記號, 讓學生很容易就接受了新的知識。像這樣用畫面、游戲創設的情景, 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強烈的探究慾望,因此在課堂上沒有一個學生違反課堂紀律,從而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對症下葯
當前,有些音樂教師在課堂上使用了「鋼琴曲代替命令」的方法,效果很好。在這一訓練過程中,教師不必大聲地喊叫「坐好、不要說話、起立、停下來……」口令,只需要彈奏相應的鋼琴小曲片斷,從而既能培養學生的聽覺,又能營造濃郁的音樂氛圍。但同時我們還認識到:班級中的學生是有個性的人,這就要求教師不能用簡單、統一的方式對待他們,而應當做到因人而異,「對症下葯」。
1.給暗示
在學生集體演唱歌曲,如果發現個別學生在隨便說話、沒有聆聽或未參與其中時,__________教師不用立即停下課來,可以走到該生近前, 輕輕用手碰一碰他(她) 的肩膀, 或用眼神示意他(她),或朝他(她)微微點點頭,讓學生感到老師已經注意到自己了,但又維護了自己的面子,沒有當眾批評自己。
2.找優點
不論對哪個學生,教師都要善於從他們的身上找優點,並且應當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尤其是對待頑皮的孩子,教師更要通過找優點,激勵他們在其他不足方面的進步。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先觀察那些不守紀律的學生,找到他身上哪怕是最小的一個優點,先進行大力的表揚:「××同學,今天你唱歌時聲音特別響亮,老師都被你的歌聲打動了! 來,同學們,讓我們大家都為××同學鼓鼓掌好嗎? 」在全班同學的掌聲中, 受表揚的小朋友肯定會喜滋滋的, 接著再對他提出要求:「希望你能繼續努力,坐在小板凳上不隨便亂動,不打擾別人,這樣你會獲得大家更多的掌聲! 好嗎? 」聽到這樣的話,這位學生會立刻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並及時改正它。
3.拉勾勾
教師可以在上課前先和個別經常不守紀律的學生約定好:「今天上課時, 只要你有好的表現, 老師就會在全班表揚你! 比如說:你坐端正了,老師會表揚你;你沒有隨便講話,老師也會表揚你;你唱歌認真了,老師還會表揚你……同時請你自己記住了,老師上課時表揚了你幾次,下課時你就可以到老師這里來領幾顆五角星做獎勵! 」說完再和小朋友伸手拉勾勾相互做保證。這樣做可以不斷提高學生對上音樂課的積極性和對學習的興趣。
4.陽光評價
陽光評價就是針對學生上課的優缺點進行評價,這種評價是鼓勵性的、帶有期望性的、公開的、公正性的。教師們可能有過這樣的感受:當我們在第一次大聲批評不守紀律的學生時,學生可能會立刻安靜下來,但當我們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地大聲批評時,學生可能就不再那麼畏懼了,而老師必須拿出更大的氣力來提高聲音、聲調,以停止學生不守紀律的行為。如此一來,這種方法就會漸漸失效。因此我認為,應當適度地使用懲罰,過程應有一定的「坡度」。例如,我們如果採用在課堂上給小組加星、扣星的方法時,當發現有一個學生不守紀律時,教師就可以先說明:「××小組,你們有一個組員不守紀律了,所以整個小組要被扣除一顆五角星! 」同時用目光提醒那個不守紀律的學生。如果該同學還是我行我素,依舊不守紀律,教師就可以採用點名批評的方式,並指出錯在哪裡。假如該名同學還是不理不睬,教師不必為批評該生而停下課來,可以在課後用談心、鼓勵、與家長溝通等方法解決。
三、尋找幽默
「笑」表示喜歡、接納、親和。從某種程度上說,教師的面部表情比教師的服飾更為重要。一把鑰匙開啟一把鎖,微笑則是一把開啟心扉的「萬能鑰匙」。幽默的語言、善意的玩笑都是很好的調劑品。課堂上多給學生一點微笑,創設一個愉快的教學環境, 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老師的關愛, 師生之間的距離近了,心自然就靠攏了,而心情愉悅了,學起音樂來就會更投入,思想便不會開小差,思想不開小差,紀律自然也就好了。
四、加強修養
課堂的紀律也跟老師的情緒有關。教師的工作辛苦而繁瑣,小學音樂教師不僅僅要完成一周數十節的課時,還要承擔學校的各種藝術興趣小組和社團活動的指導工作,因而,在從教過程中就無法避免心情不佳、身心疲憊的情形發生,很自然在教學中思想會不集中, 那麼學生肯定也會間接感受到教師的情緒而變得上課不專心。所以,教師應當加強個人的修養,深知控制自己情緒的重要性,運用好自己的教育智慧,調整好自身的情緒。
總之,紀律是上好一堂課的有效保證,一堂既輕松又愉快的音樂課,往往讓學生陶醉,樂在其中,因此,有良好的課堂氛圍,是音樂課成功的基礎,也是一個音樂老師成功的基礎。__
③ 淺談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如何開展有效教學
一、積極轉變教學觀念
創新是教師在 教學中一直 追求的, 小學生正處於發展 時期 , 在新課 以及新理念的教學模式 下, 需要培養學生的 創造性 傳統的教學觀念已適應不 了現在音樂教育的發展,必須轉變傳統的觀念 , 進行創新教學 如在學習「 森林晨光」 時 , 要求每一位學生都敞開心扉 , 用 自己 的心獨立 的去感 受音樂帶來的震撼, 從而喚起無盡的想像。 在教學過程中 ,可 先不告知學生這個曲目的名字, 讓學生聽完之後,為這 首曲子取名, 當播完此 曲子後 ,讓每一位學生都發表 自己 的意見, 充分發揮創造力給樂曲進行取名 。 有的學生為這 首曲子取名為 「神奇的大森林 」 有的取名為 「動物世界 」 還有的學生將此取名為 「醒」 讓他們說 出 自己取名的原因 。盡管有很多學生都是在聽 的過程中斷章取義 , 選取歌詞 中 某一個詞語當做名字 。 但是他們也動了腦筋 ,學生解釋取 名「 醒 」的原 因 聽後 感覺是各種動物睡醒 後的叫聲。就 取名為「醒 」雖然, 這位學生的取的名字與原名不一 樣。 但 是是通 過想像得到,敢於創新 , 是難能可貴的 ,此 對其進 行表揚, 肯定學生的想法, 將可很好地培養其創新意識 。
二、以學生為主體,從實際出發,改革傳統的唱歌教學方法
唱歌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大綱規定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寓 德育於音樂教學之中的一種最直接的表現形式,具體方式如下。
1.抓住學生學習新歌的新鮮感,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用 生動、形象的語言、故事、音樂游戲、范唱、直觀教具以及音響 效果與視覺形象的刺激等導入形式,創設學習新歌的情境,使學 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發聲訓練力求形象化、趣味化,盡可能與歌曲結合起來
傳統的發聲曲難以引起小學生的興趣,往往達不到訓練目的。而 給發聲曲填上合適的詞或將發聲訓練與學習歌曲結合起來,效 果就好得多。例如發聲曲1234|5-|555|555|5432|1-‖教師配 上趣味化的詞,如「小雞怎麼|叫―|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 嘰―‖」,還可不斷變換動物的名稱和叫聲,再加上模仿動作, 來激發學生興趣,啟發學生自己進行創作。
3.學唱樂譜要充分發揮學生聽與記的能力
唱譜是學生感到 最困難的,如果方法不當,就會引起學生的畏難情緒,因此教師 要從學生識譜的實際能力出發進行教學。低年級學生處在聽力的 最佳時期,可在反復聽和模唱中學譜;高年級學生則可分樂句視 唱,個別程度好的學生可帶領全班唱譜。讓學生靠聽和記憶來學 譜,在某種意義上這比視唱譜更有利於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4.採取節奏、歌詞和歌譜相結合的學歌方法
傳統的唱歌教 學是先學節奏和歌譜,後唱詞。根據教學實踐,我認為這種教學 方法不利於學生對歌曲的理解,也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歌曲中 的詞和曲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教學中應將學詞和學曲有機地結合 起來。教師可以通過歌詞的朗讀,讓學生在語言、語調的變化中 體會旋律的變化。例如在教《我們一起來唱歌》時,我先讓學生 隨著歌曲伴奏,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歌詞,這樣既容易讓學生掌握節奏,降低學譜的難度,又能讓學生通過歌詞的朗讀,去體 會旋律變化和歌曲的意境。通過這一環節,學生可以很輕松地 學會歌譜。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學譜的自信心,而且極大地調 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了他們學習的興趣。
5.注意挖掘歌曲的內涵,用藝術感染教育學生
音樂是情 感的藝術,它最容易激發感情、表現感情,而人的感情也最容 易隨音樂而變化。教師在教歌時,要注意挖掘歌曲的內涵和感情 因素,以情帶聲、以聲表情。
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熱愛音樂
教育心理學研究認為:如果教師和學生形成融洽的關系,學生就更加願意和教師相處。融洽的師生關系與教師的「愛 心」「師德」有很大的關系,因此,教師首先要有熱愛學生的 心,要注意師德修養,形成良好的教師形象;其次要建立「愛」 的教學環境,在教學環節中愛每一個學生,愛他們每一個人的想 法和他們提出的問題。在遇到學生不正確的想法和問題時,教師 應和藹可親地採用引導的策略鼓勵他們走向正確的軌道。教師要 爭取讓每個學生都有表達自己情感的機會,這樣才能使學生得到 更好的發展,學生才會喜歡你,喜歡你的課。有了和諧的師生關 系,自然也就有了有效的課堂教學。
四、合理運用教學評價, 注重課堂反饋的實效性
「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 舞。」教師行之有效的教學評價,能使學生始終保持興奮的情緒 積極學習。 小學音樂教學往往是由音樂知識、學唱歌曲、音樂游戲、 唱遊表演、樂曲等若干環節優化組合而成,而每位學生的音樂天 賦、能力都有差異,有的學生唱歌條件好些,有的則舞蹈好些, 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揚長避短,關注他們的一切表現,隨時隨地 發現、挖掘他們的優點,給學生適時適地的鼓勵、評價。有時侯,看似普通但確實針對學生學習的評價語言,可以有效地起到 傳授知識、表達思想、喚醒學生潛能的重要作用。學生在課堂中 從教師的及時評價中得到滿足、自信和鼓舞,繼而不斷獲得前進 的動力,形成良性循環。
總之,追求音樂的有效教學任重而道遠,需要全體音樂教師 長期的努力和實踐,也需要我們共同的探討和研究。讓我們迎著 新課程改革的強勢東風,以自己的激情、智慧和創造性勞動描繪 音樂課程絢麗多彩的「教學景觀」吧!
④ 如何調控小學音樂課堂的紀律
曾經聽過低年級的一堂音樂課,上課老師的教案和教學理念都不錯,形式也比較新穎活潑,但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卻碰到了困難。教師精心設計的教學環節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個個神采飛揚,課堂一下子就活躍起來。但由於小學生的自我約束力並不很強,場面很快就變得有點混亂了,學生高興得忘乎所以,更有甚者乘機互相打鬧嬉戲,教師束手無策,只能幹著急,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我覺得一篇精巧的音樂教學設計,往往會因為當事教師缺乏有效的課堂紀律管理和調控,而在實踐中變得毫無生機,有時甚至難以逃脫失敗的命運。 因此我認為音樂課堂的紀律好壞將直接影響到音樂課堂效果和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在提倡與學生平等的新課程課堂教學中,許多音樂教師經常會遇到諸如學生們一到上音樂課就特別放鬆的情況,音樂課堂中學生的學習常規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 我也同樣, 在我任教的這兩個多月來,親身感受到了這以下的幾個問題:1、上課鈴聲響後,學生們一窩蜂似的擠進音樂教室,進教室後沒有馬上坐好,而是在那大聲喧嘩。2、音樂課上,老師正在彈奏鋼琴,大部分學生在唱著歌曲,有些學生在音樂課上交頭接耳、作滑稽表演、口出怪調,更有甚者還開始打鬧、嬉戲做一些擾亂課堂秩序和故意惹人注意的行為。3、音樂課上,人聲鼎沸,學生在亂七八糟地大聲唱歌,老師喊停!停!但學生毫無反應,仍然我行我素地放歌課堂。4、音樂課上,老師正極其認真地介紹樂理知識,某些學生臉上毫無表情,眼睛一動不動地盯著黑板,等老師提問他時,一臉茫然。5、有些同學上課精神不集中,自己不學,反而總愛看著身邊其他同學的表現,尤其是低年級同學,當老師講的有滋有味的時候,經常被這些愛管閑事的同學所打斷:老師,甲同學把書撕掉了,乙同學在和丙同學在講話,丁同學隨地吐痰,諸如這樣的話總是不絕於耳。 我想每一位音樂老師遇到這些問題都會感到很頭痛吧!我也一樣,看了很多關於這方面的資料,以及自己用在課堂中頗有成就的小小經驗,那就讓我來談談我認為比較好的幾種調控音樂課堂紀律的方法,和大家來分享下吧! 一、明確課堂常規要求 老師們每天面對的幾十個性格各異、活潑好動的孩子,如果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課堂程序和常規,就不可能將這些孩子有序地組織在教學活動中。實踐表明,教師適時將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來,形成學生的課堂行為規范並嚴格監督執行,不僅可以提高課堂管理效率,避免秩序混亂,而且一旦學生適應這些規則後會形成心理上的穩定感,增強對課堂教學的認同感。 當我在課堂上使用了鋼琴曲代替命令的方法後,效果不錯。例如,音樂課上要求學生上課時隨著教師的琴聲一行行列隊輕輕走入教室,在音樂聲中向教師問好、坐下,下課後仍按小組隊形踩著音樂節奏輕輕退出教室。在這一訓練過程中,教師不必大聲地喊叫坐好、不要說話、起立、停下來口令,只需要彈奏相應的鋼琴小曲片斷,既培養了學生的聽覺,又營造了音樂課的氛圍,不失為一種好方法。這種要求一旦成為學生的行為習慣,就可以長久地發揮作用,產生積極的管理效益和教學效益。相反,如果一個教師不注意課堂規則的建立,只憑著不斷提出的各種要求、指令維持課堂秩序,不僅管理效率低,浪費時間,而且容易因要求不當引起新的課堂問題行為。 二、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 小學生在音樂課堂上不遵守紀律,除了自製力差外,在很大程度上他對所學的內容沒有興趣,沒有興趣他就不會喜歡,不會專心,於是就會去做一些與課堂無關的事情。這就需要教師刻苦鑽研教材,精心備課,把音樂課上得生動有趣,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自然就融入課堂里來了。對於這一點我深有體會。我是一個新老師,沒有什麼教學經驗,前幾次教學總是讓學生跟我一句一句學唱,但是很快學生就不想唱了,也不感興趣了。後來我進行了仔細的琢磨,在上二年級《小紅帽》這一課時,製作了簡單的課件,把小紅帽歌曲中的童話故事講給學生聽,學生聽了這個故事後格外認真,結合課件中關於小紅帽的每一個畫面,很快學生就學會了,而且歌詞記得很快。同時我也進行了童話情景劇的創編,讓學生能夠快樂的在音樂活動中學習和體驗,這次課進行得非常順利,學生的興致很高,根本無須教師去提醒學生注意課堂紀律。 三、創設良好的情感氛圍 教師應創設良好的情感氛圍,把情寓於其中。在四年級《國歌》的教唱中,我創設了在安靜、嚴肅的課堂氛圍中先讓學生欣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啟發學生從那雄壯的旋律,那有力的節奏,那鏗鏘的起來、起來、起來歌聲的呼喚中,聯想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為爭取民族獨立、解放,冒著敵人的炮火,前仆後繼與敵人戰斗的情景,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及對革命先輩的崇敬之情,這樣一來,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也是水漲船高, 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將學生的注意力一直保持在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就相當順利,那麼解決紀律問題就顯得非常輕而易舉了。 四、多鼓勵少斥責讓學生有成就感 有些時候,我們做老師的總是不由自主的對學生期望很高,盼學生成材心
⑤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效率的幾點建議
一,我國的小學音樂教育是以唱歌為主的 ,所以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效率的目的 應該是把歌唱版好。二,很多中權小學音樂教師或許是自身的音樂素養不夠,或許是對自己所教學科不夠重視,所以課堂教學效率低下。三,音樂課堂教學效率低下主要的表現為:a,對學生沒有比較嚴格的音準和節奏要求。b,不能反復要求學生練習正確的呼吸方法。c,沒有要求學生輕輕的用氣息來歌唱。d,在課堂上不能反復的練習口鼻腔共鳴進而提高歌唱位置等等。
⑥ 如何管理小學音樂課堂紀律
課堂的紀律管理應該怎麼做?
所謂課堂紀律,主要是指對學生的課堂行為施加的外部控制與規則.良好課堂紀律的形成,不僅需要強制性的規則,更需要學生的自製與自律.
課堂紀律管理是課堂管理的又一項重要內容.在課堂教學中,難免出現各種課堂問題行為,干擾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因此,加強課堂紀律管理,對於維持良好的教學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一、什麼是課堂紀律
一般來說,紀律有三種基本含義:(1)紀律是指懲罰;(2)紀律是指通過施加外來約束達到糾正行為目的的手段;(3)紀律是指對自身行為起作用的內在約束力.這三層意思概括出了紀律的基本內涵,同時也反映出良好紀律的形成過程是一個由外在的強迫紀律逐步過渡到內在自律的過程.
我們認為,所謂課堂紀律,主要是指對學生的課堂行為施加的外部控制與規則.良好課堂紀律的形成,不僅需要強制性的規則,更需要學生的自製與自律.因此,教師在提出課堂行為規范,進行外部控制時,要注意培養學生遵守紀律的自覺性,幫助學生自覺發展紀律.
研究表明,由於形成的原因不同,課堂紀律一般可分為四類:
(一)教師促成的紀律
所謂教師促成的紀律,主要指在教師在幫助指導下形成的班級行為規范.這類紀律在不同年齡階段所發揮的作用是有所不同的.剛入學的兒童需要較多的監督和指導,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在一個大的團體中學習和游戲,沒有教師的適當幫助,很難形成適合於有組織集體活動的行為准則.年齡越小,學生對教師的依賴越強,教師促成的紀律所發揮的作用也越大.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自我意識的增強,學生一方面會反對教師的過多限制,另方面又需要教師對他們的行為提供一定指導和幫助.因此,這類紀律雖然在不同年齡階段發揮作用的程度不同,但它始終是課堂紀律中的一個重要類型.
(二)集體促成的紀律
所謂集體促成的紀律,主要指在集體輿論和集體壓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體行為規范.從兒童入學開始,同輩人的集體在使兒童社會化方面就開始發揮愈來愈重要的作用.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同伴群體對學生個體的影響會越來越大.當一個兒童從對成年人的依賴中逐漸解放出來時,他同時開始對他的同學和同輩人察言觀色以便決定應該如何行事、如何思考和如何信仰.青少年學生常以「別人也都這么干」為理由而從事某件事情,在一定時期他們的信奉、見解、愛好、憎惡甚至偏見也都視集體而定.由於同輩集體的行為准則為青少年學生提供了價值判斷和日常行為的新的參照點,結束了青少年學生在思想、情感和行為方面的不確定性、無決斷力、內疚感和焦慮,所以他們往往過高地估計同伴集體行為准則的價值,並積極地認同和服從它.集體促成的紀律也有兩類,一類是正規群體促成的紀律,如班集體的紀律、少先隊的紀律等,另一類是非正規群體促成的紀律,如學生間的友伴群體等.教師應著重對非正規群體加以引導,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價值觀和行為准則,並使之融合到正規群體中來,使每個學生都認同班集體的行為規范.
(三)自我促成的紀律
所謂自我促成的紀律,簡單說就是自律,它是在個體自覺努力下由外部紀律內化而成的個體內部約束力.自我促成的紀律是課堂紀律管理的最終目的,當一個學生能夠自律並客觀評價他自己的和集體的行為標准時,便意味著能夠為新的更好的集體標準的發展做出貢獻,同時也標志著學生的成熟水平大大提高了一步.
(四)任務促成的紀律
所謂任務促成的紀律,主要指某一具體任務對學生行為提出的具體要求.這類紀律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佔有重要地位.在日常學習過程中,每項學習任務都有它特定的要求,或者說特定的紀律,例如課堂討論、野外觀察、製作標本等任務都有各自的紀律要求.任務促成的紀律是以學生對任務的充分理解為前提的,學生對任務的意義理解越深刻,就越能自覺遵守任務的紀律要求,即使遇到困難挫折也不會輕易退卻.所以,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就是接受紀律約束的過程.教師如能很好地用學習任務來引導學生,加深學生對任務的理解,不僅可以有效減少課堂紀律問題,還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音樂課上,人聲鼎沸,學生在亂七八糟地大聲唱歌,老師急得直喊「停!停!」但學生毫無反應,仍然我行我素地放歌課堂.
[鏡頭二]:音樂課上,老師正極其認真地介紹「2/4拍的含義就是以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學生甲臉上毫無表情,眼睛一動不動地盯著黑板,等老師提問它時,一臉茫然.
[鏡頭三]:音樂課上,老師正在彈奏鋼琴,大部分學生在唱著歌曲,學生甲、乙、丙等人在下面偷偷地相互遞著小紙條,他們看著、寫著還偷笑著,更有甚者還開始打鬧、嬉戲、追跑起來,老師見狀,立刻停止上課,大聲呵斥這些學生,一「吼」就是十分鍾……
以上種種情況,都曾經在一些教師的課堂上出現過,老師們對這些問題都感到很頭痛,尤其是對於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青年教師來說,更是顯得手足無措.究其原因,都是課堂紀律的管理問題.
課堂紀律的管理相對於課堂信息管理、課堂時間管理、課堂運行調控而言,顯得更具基礎性、保障性.一堂課的順利進行,需要良好的紀律做前提;課時教學目標的完成,需要良好的紀律做支撐.若缺少了紀律,課堂就會如同道路上沒有了信號燈和交警一樣,秩序混亂.
筆者認為,音樂學科課堂紀律的管理,不僅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制定,還要結合學科自身的特點來進行.下面就試談幾種音樂課堂紀律管理策略,和同行們切磋交流.
一、合理安排課堂教學內容和結構.
在一節音樂課中,教師如果能始終創設、營造美的音樂情境,將學生的注意力一直保持在教學過程中,解決紀律問題就顯得非常輕而易舉了.簡而言之,學生就會很少出現紀律問題了.
筆者在《童謠說唱會》一課的教學中,從好玩的「大肉包」童謠游戲入手,一下子就讓學生感受並體驗到了童謠的樂趣,並能很快回憶、再現出自己曾經念過、唱過、玩過的童謠.基於這個情境,教師出示了自己創編的四句體童謠,讓學生模仿著也來創編,於是學生積極動腦,從自己生活中的鉛筆、橡皮、牙膏、臉盆、玩具……為題材,創作了許多生動有趣的童謠段子.老師相機用其中一個小朋友創編的童謠為歌詞,配上本冊教材中歌曲的旋律,來了個「老歌新唱」,學生們非常感興趣,紛紛模仿,進行再次創編,結果唱出了一首首非常精彩的童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結束了本課.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並沒有刻意製作多麼復雜的多媒體課件,僅是在課前注重了對教材、教學內容、教學結構的合理編排,因此在課堂上沒有一個學生違反課堂紀律,從而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採用多種方法,「對症下葯」.
當前,有些音樂教師在課堂上使用了「鋼琴曲代替命令」的方法,效果很好.在這一訓練過程中,教師不必大聲地喊叫「坐好、不要說話、起立、停下來……」口令,只需要彈奏相應的鋼琴小曲片斷,既培養了學生的聽覺,又營造了音樂課的氛圍,不失為一種好方法.但同時我們還認識到:班級中的學生是有個性的人,這就要求教師不能用簡單、統一的方式對待他們,而應當做到因人而異,「對症下葯」.
【方法一】:暗示
在教師范唱或學生集體演唱歌曲時,如果發現個別學生在隨便說話、沒有聆聽或未參與其中時,教師不用立即停下課來,可以走到該生近前,輕輕用手碰一碰他(她)的肩膀,或用眼神示意他(她),或朝他(她)微微點點頭,讓學生感到老師已經注意到自己了,但又維護了自己的面子,沒有當眾批評自己.
【方法二】:樹典型
對於學生來說,老師的表揚無疑是一劑「興奮劑」,它會讓表現好的學生更好,不守紀律的學生有學習的榜樣.例如,老師可以說:「今天的音樂課上,××同學表現可好啦!他唱歌時聲音響亮、表情豐富,跳舞時動作優美、感情投入,最重要的是沒有隨便做小動作、不守紀律……」聽到這里,那些不守紀律的小朋友會緊張一下,對照自己的狀況,能不能比得上受表揚的同學.
【方法三】:找優點
無論對哪個學生,老師都要善於從他們的身上找到優點,並且應當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尤其是對待頑皮的孩子,老師更要通過找優點,激勵他們在其他不足方面的進步.例如,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先觀察那些不守紀律的學生,找到他身上哪怕是最小的一個優點,先進行大力的表揚:「××同學,今天你唱歌時聲音特別響亮,老師都被你的歌聲打動了!來,同學們,讓我們大家都為××同學鼓鼓掌好嗎?」在全班同學的掌聲中,受表揚的小朋友肯定會喜滋滋的,接著再對他提出要求:「希望你能繼續努力,坐在小板凳上不隨便亂動,不打擾別人,這樣你會獲得大家更多的掌聲!好嗎?」聽到這樣的話,這位學生立刻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並及時改正了它.
【方法四】:提前拉勾勾
老師在課前可以先和個別經常不守紀律的學生約定好:「今天上課時,只要你有好的表現,老師就會在全班表揚你!比如說:你坐端正了,老師會表揚你;你沒有隨便講話,老師也會表揚你;你唱歌認真了,老師還會表揚你……同時請你自己記住了,老師上課時表揚了你幾次,下課時你就可以到老師這里來領幾顆五角星做獎勵!」說完再和小朋友伸手拉勾勾相互做保證.這樣做可以不斷提高學生對上音樂課的積極性和對學習的興趣.
【方法五】:適度懲罰
老師們可能有過這樣的感受:當我們在第一次大聲批評不守紀律的學生時,學生可能會立刻安靜下來,但當我們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地大聲批評時,學生可能不再那麼畏懼,而老師必須拿出更大的氣力來提高聲音、聲調,以停止學生不守紀律的行為.如此一來,這種方法就會漸漸失效.因此筆者認為,應當適度地使用懲罰,過程應有一定的「坡度」.例如,我們如果採用在課堂上給小組加星、扣星的方法時,當發現有一個學生不守紀律,老師就可以先說明:「××小組,你們有一個組員不守紀律了,所以整個小組要被扣除一顆五角星!」同時用目光提醒那個不守紀律的學生.如果該同學還是我行我素,依舊不守紀律,老師就可以採用點名批評的方式,並指出錯在哪裡.假如該名同學還是不理不睬,老師此時大可不必為批評該生而停下課來,可以放在課後用談心、鼓勵、與家長溝通等方法解決.
三、調整好教師自身的情緒.
教師的工作辛苦而繁瑣,小學音樂教師更是不僅要完成一周數十節的課時,還要承擔學校的各種藝術興趣小組和社團活動的指導工作,因此遇事切忌煩躁,這不僅會影響到教師自身的健康,同時也是個人內在品質素養的體現.
要控制好教師自身的情緒,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求教師無私地愛學生,切實理解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留給學生發展的空間,在給學生制定目標時應因人而異.
教育不是生產罐頭的流水線,不應該抑制學生的個性發展,同樣地,面對一個個不遵守紀律的學生,我們也不應該用同樣的方法來處理,而是要通過不同層次的引導與激勵,讓學生將遵守紀律逐漸內化為一種自覺的行為.
⑦ 如何管理小學音樂課堂紀律
課堂的紀律管理應該怎麼做?
所謂課堂紀律,主要是指對學生的課堂行為施加的外部控制與規則。良好課堂紀律的形成,不僅需要強制性的規則,更需要學生的自製與自律。
課堂紀律管理是課堂管理的又一項重要內容。在課堂教學中,難免出現各種課堂問題行為,干擾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因此,加強課堂紀律管理,對於維持良好的教學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一、什麼是課堂紀律
一般來說,紀律有三種基本含義:(1)紀律是指懲罰;(2)紀律是指通過施加外來約束達到糾正行為目的的手段;(3)紀律是指對自身行為起作用的內在約束力。這三層意思概括出了紀律的基本內涵,同時也反映出良好紀律的形成過程是一個由外在的強迫紀律逐步過渡到內在自律的過程。
我們認為,所謂課堂紀律,主要是指對學生的課堂行為施加的外部控制與規則。良好課堂紀律的形成,不僅需要強制性的規則,更需要學生的自製與自律。因此,教師在提出課堂行為規范,進行外部控制時,要注意培養學生遵守紀律的自覺性,幫助學生自覺發展紀律。
研究表明,由於形成的原因不同,課堂紀律一般可分為四類:
(一)教師促成的紀律
所謂教師促成的紀律,主要指在教師在幫助指導下形成的班級行為規范。這類紀律在不同年齡階段所發揮的作用是有所不同的。剛入學的兒童需要較多的監督和指導,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在一個大的團體中學習和游戲,沒有教師的適當幫助,很難形成適合於有組織集體活動的行為准則。年齡越小,學生對教師的依賴越強,教師促成的紀律所發揮的作用也越大。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自我意識的增強,學生一方面會反對教師的過多限制,另方面又需要教師對他們的行為提供一定指導和幫助。因此,這類紀律雖然在不同年齡階段發揮作用的程度不同,但它始終是課堂紀律中的一個重要類型。
(二)集體促成的紀律
所謂集體促成的紀律,主要指在集體輿論和集體壓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體行為規范。從兒童入學開始,同輩人的集體在使兒童社會化方面就開始發揮愈來愈重要的作用。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同伴群體對學生個體的影響會越來越大。當一個兒童從對成年人的依賴中逐漸解放出來時,他同時開始對他的同學和同輩人察言觀色以便決定應該如何行事、如何思考和如何信仰。青少年學生常以「別人也都這么干」為理由而從事某件事情,在一定時期他們的信奉、見解、愛好、憎惡甚至偏見也都視集體而定。由於同輩集體的行為准則為青少年學生提供了價值判斷和日常行為的新的參照點,結束了青少年學生在思想、情感和行為方面的不確定性、無決斷力、內疚感和焦慮,所以他們往往過高地估計同伴集體行為准則的價值,並積極地認同和服從它。集體促成的紀律也有兩類,一類是正規群體促成的紀律,如班集體的紀律、少先隊的紀律等,另一類是非正規群體促成的紀律,如學生間的友伴群體等。教師應著重對非正規群體加以引導,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價值觀和行為准則,並使之融合到正規群體中來,使每個學生都認同班集體的行為規范。
(三)自我促成的紀律
所謂自我促成的紀律,簡單說就是自律,它是在個體自覺努力下由外部紀律內化而成的個體內部約束力。自我促成的紀律是課堂紀律管理的最終目的,當一個學生能夠自律並客觀評價他自己的和集體的行為標准時,便意味著能夠為新的更好的集體標準的發展做出貢獻,同時也標志著學生的成熟水平大大提高了一步。
(四)任務促成的紀律
所謂任務促成的紀律,主要指某一具體任務對學生行為提出的具體要求。這類紀律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佔有重要地位。在日常學習過程中,每項學習任務都有它特定的要求,或者說特定的紀律,例如課堂討論、野外觀察、製作標本等任務都有各自的紀律要求。任務促成的紀律是以學生對任務的充分理解為前提的,學生對任務的意義理解越深刻,就越能自覺遵守任務的紀律要求,即使遇到困難挫折也不會輕易退卻。所以,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就是接受紀律約束的過程。教師如能很好地用學習任務來引導學生,加深學生對任務的理解,不僅可以有效減少課堂紀律問題,還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音樂課上,人聲鼎沸,學生在亂七八糟地大聲唱歌,老師急得直喊「停!停!」但學生毫無反應,仍然我行我素地放歌課堂。
[鏡頭二]:音樂課上,老師正極其認真地介紹「2/4拍的含義就是以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學生甲臉上毫無表情,眼睛一動不動地盯著黑板,等老師提問它時,一臉茫然。
[鏡頭三]:音樂課上,老師正在彈奏鋼琴,大部分學生在唱著歌曲,學生甲、乙、丙等人在下面偷偷地相互遞著小紙條,他們看著、寫著還偷笑著,更有甚者還開始打鬧、嬉戲、追跑起來,老師見狀,立刻停止上課,大聲呵斥這些學生,一「吼」就是十分鍾……
以上種種情況,都曾經在一些教師的課堂上出現過,老師們對這些問題都感到很頭痛,尤其是對於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青年教師來說,更是顯得手足無措。究其原因,都是課堂紀律的管理問題。
課堂紀律的管理相對於課堂信息管理、課堂時間管理、課堂運行調控而言,顯得更具基礎性、保障性。一堂課的順利進行,需要良好的紀律做前提;課時教學目標的完成,需要良好的紀律做支撐。若缺少了紀律,課堂就會如同道路上沒有了信號燈和交警一樣,秩序混亂。
筆者認為,音樂學科課堂紀律的管理,不僅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制定,還要結合學科自身的特點來進行。下面就試談幾種音樂課堂紀律管理策略,和同行們切磋交流。
一、合理安排課堂教學內容和結構。
在一節音樂課中,教師如果能始終創設、營造美的音樂情境,將學生的注意力一直保持在教學過程中,解決紀律問題就顯得非常輕而易舉了。簡而言之,學生就會很少出現紀律問題了。
筆者在《童謠說唱會》一課的教學中,從好玩的「大肉包」童謠游戲入手,一下子就讓學生感受並體驗到了童謠的樂趣,並能很快回憶、再現出自己曾經念過、唱過、玩過的童謠。基於這個情境,教師出示了自己創編的四句體童謠,讓學生模仿著也來創編,於是學生積極動腦,從自己生活中的鉛筆、橡皮、牙膏、臉盆、玩具……為題材,創作了許多生動有趣的童謠段子。老師相機用其中一個小朋友創編的童謠為歌詞,配上本冊教材中歌曲的旋律,來了個「老歌新唱」,學生們非常感興趣,紛紛模仿,進行再次創編,結果唱出了一首首非常精彩的童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結束了本課。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並沒有刻意製作多麼復雜的多媒體課件,僅是在課前注重了對教材、教學內容、教學結構的合理編排,因此在課堂上沒有一個學生違反課堂紀律,從而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採用多種方法,「對症下葯」。
當前,有些音樂教師在課堂上使用了「鋼琴曲代替命令」的方法,效果很好。在這一訓練過程中,教師不必大聲地喊叫「坐好、不要說話、起立、停下來……」口令,只需要彈奏相應的鋼琴小曲片斷,既培養了學生的聽覺,又營造了音樂課的氛圍,不失為一種好方法。但同時我們還認識到:班級中的學生是有個性的人,這就要求教師不能用簡單、統一的方式對待他們,而應當做到因人而異,「對症下葯」。
【方法一】:暗示
在教師范唱或學生集體演唱歌曲時,如果發現個別學生在隨便說話、沒有聆聽或未參與其中時,教師不用立即停下課來,可以走到該生近前,輕輕用手碰一碰他(她)的肩膀,或用眼神示意他(她),或朝他(她)微微點點頭,讓學生感到老師已經注意到自己了,但又維護了自己的面子,沒有當眾批評自己。
【方法二】:樹典型
對於學生來說,老師的表揚無疑是一劑「興奮劑」,它會讓表現好的學生更好,不守紀律的學生有學習的榜樣。例如,老師可以說:「今天的音樂課上,××同學表現可好啦!他唱歌時聲音響亮、表情豐富,跳舞時動作優美、感情投入,最重要的是沒有隨便做小動作、不守紀律……」聽到這里,那些不守紀律的小朋友會緊張一下,對照自己的狀況,能不能比得上受表揚的同學。
【方法三】:找優點
無論對哪個學生,老師都要善於從他們的身上找到優點,並且應當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尤其是對待頑皮的孩子,老師更要通過找優點,激勵他們在其他不足方面的進步。例如,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先觀察那些不守紀律的學生,找到他身上哪怕是最小的一個優點,先進行大力的表揚:「××同學,今天你唱歌時聲音特別響亮,老師都被你的歌聲打動了!來,同學們,讓我們大家都為××同學鼓鼓掌好嗎?」在全班同學的掌聲中,受表揚的小朋友肯定會喜滋滋的,接著再對他提出要求:「希望你能繼續努力,坐在小板凳上不隨便亂動,不打擾別人,這樣你會獲得大家更多的掌聲!好嗎?」聽到這樣的話,這位學生立刻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並及時改正了它。
【方法四】:提前拉勾勾
老師在課前可以先和個別經常不守紀律的學生約定好:「今天上課時,只要你有好的表現,老師就會在全班表揚你!比如說:你坐端正了,老師會表揚你;你沒有隨便講話,老師也會表揚你;你唱歌認真了,老師還會表揚你……同時請你自己記住了,老師上課時表揚了你幾次,下課時你就可以到老師這里來領幾顆五角星做獎勵!」說完再和小朋友伸手拉勾勾相互做保證。這樣做可以不斷提高學生對上音樂課的積極性和對學習的興趣。
【方法五】:適度懲罰
老師們可能有過這樣的感受:當我們在第一次大聲批評不守紀律的學生時,學生可能會立刻安靜下來,但當我們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地大聲批評時,學生可能不再那麼畏懼,而老師必須拿出更大的氣力來提高聲音、聲調,以停止學生不守紀律的行為。如此一來,這種方法就會漸漸失效。因此筆者認為,應當適度地使用懲罰,過程應有一定的「坡度」。例如,我們如果採用在課堂上給小組加星、扣星的方法時,當發現有一個學生不守紀律,老師就可以先說明:「××小組,你們有一個組員不守紀律了,所以整個小組要被扣除一顆五角星!」同時用目光提醒那個不守紀律的學生。如果該同學還是我行我素,依舊不守紀律,老師就可以採用點名批評的方式,並指出錯在哪裡。假如該名同學還是不理不睬,老師此時大可不必為批評該生而停下課來,可以放在課後用談心、鼓勵、與家長溝通等方法解決。
三、調整好教師自身的情緒。
教師的工作辛苦而繁瑣,小學音樂教師更是不僅要完成一周數十節的課時,還要承擔學校的各種藝術興趣小組和社團活動的指導工作,因此遇事切忌煩躁,這不僅會影響到教師自身的健康,同時也是個人內在品質素養的體現。
要控制好教師自身的情緒,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求教師無私地愛學生,切實理解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留給學生發展的空間,在給學生制定目標時應因人而異。
教育不是生產罐頭的流水線,不應該抑制學生的個性發展,同樣地,面對一個個不遵守紀律的學生,我們也不應該用同樣的方法來處理,而是要通過不同層次的引導與激勵,讓學生將遵守紀律逐漸內化為一種自覺的行為。
⑧ 小學音樂教學和小學課堂教學有何區別
合唱音域寬廣、音色豐富,有利於培養小學生的演唱興趣,增強其演唱的自信心,發掘其表演潛能,因此,學習合唱對於小學生來說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在目前的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還存在著諸如音準、和諧性等方面的問題,限制了合唱教學有效性的充分發揮。因此,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就成了廣大小學音樂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一、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存在的問題(一)教師不願教授合唱歌曲合唱教學對學生的音樂素質要求較高,教學難度較大,加之有的小學音樂教師常常是由其他科目任課教師兼任的,並未接受過專業的音樂訓練,因而大多數教師都不願教授合唱歌曲。(二)學生學習合唱歌曲有畏難情緒合唱不僅要求學生在演唱時一定要唱准每個音節,而且要求學生演唱不同的聲部,只有這樣,才能把一首合唱歌曲完美地演唱出來。合唱需要學生加強平日的苦練,如此日復一日的單調練習導致學生對合唱歌曲存有一定的畏難情緒。(三)教學方法單一,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針對氣息的控制、音準的掌握以及不同聲部之間的配合等問題,教師需要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才能使學生對之真正掌握。而在當前的教學環節中,一些教師既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也不考慮不同的教學
⑨ 小學音樂課堂上的教學目標分類可以有幾種
情感模式
是以感知美、體驗美、理解美、表現美為目的的一種教學模式,如參與—體驗模式,情境—陶冶模式等.
1.參與—體驗模式
「參與」是指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以平等的身份參與教學活動,共同探討、共同研究、共同解決問題;「體驗」是指以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直接親身體驗作為教學的主要形式.
① 理論基礎:音樂美學理論、現代心理學理論是其理論基礎.
②
教學目標:以審美體驗為基礎,以學生主動參與與直接體驗音樂活動為主要形式,促進學生的情感、認知和行為能力的協調發展,使學生身心和諧成長,陶冶心靈,確立健康的審美觀.
③
操作程序:情感喚起——定向激趣階段,情感深入——感知體驗理解階段,情感外化——創造階段.情感喚起階段,以愛美為特徵,激發、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情感深入,即感知體驗理解階段,以鑒賞美為特徵,培養學生高尚健美的審美理想和趣味.情感外化階段,以創造美為特徵,將內在的審美情感體驗客觀化、對象化、形式化.
④
實現條件:參與—體驗模式的實現條件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因為諸如何時讓學生參與教學,以何種方式參與,如何有效利用參與活動等問題,都是需要教師根據具體情況精心設計的.
⑤評價:第一,該模式的優點在於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愉快中學習,增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音樂注意力,增強音樂記憶力,最終達到終生熱愛音樂的目的.第二,此模式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渠道進行參與
(歌唱、演奏樂器、律動、表演、創造等),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發揮通感的作用,提高了學生感受體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的願望與能力.第三,參與—體驗模式能夠增進師生之間、同學之間情感交流,培養發展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第四,該模式也有利於課內外結合,把音樂課堂延伸至課外、校外、家庭.第五,這種教學模式打破了封閉式的模式,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使每個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人,從中獲得許多新鮮的感受,很受學生的歡迎.
2.情境—陶冶模式
是指在教學活動中運用語言、實物、音樂等手段,創設一種生動真實的情境,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培養學生的個性與審美人格,提高學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氣氛中獲得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① 理論基礎:情知教學論、現代心理學理論和以此為基礎的 「暗示教學理論」是其理論基礎.
②
教學目標:通過情感、認知與行為的多次交互作用,使學生的情感不斷得到陶冶、升華,身心協調成長,個性得到健康發展,同時又學到音樂基本知識和技能,形成正確的審美觀.
③
操作程序:包括創設情境——情境體驗——總結轉化幾個步驟.創設情境階段,根據教學目的,教師可通過語言描繪、實物演示、音樂渲染、電化教育等手段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形象的場景,以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情境體驗階段,可通過參與各種游戲、唱歌、聽音樂、表演等活動,使學生在特定的氣氛中進行學習.在總結轉化階段中,教師要作啟發總結,使學生領悟所學內容,做到情理的統一,並使這些情感體驗感受得以轉化為理性認識.
④
實現條件:這一模式中教師是學生情感的 「激發者」和
「維持者」,因此要求教師具有多種能力,並把音樂器材、教具、教學環境布置好.要有融洽的師生關系,師生一起進入角色,使情境更加入情入理,達到誘導學生的情感和促進學生認知的目的.
⑤
評價:這種在情境感受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由感受而動情,由動情而曉理,由曉理而實踐.把認識與情感統一在同一情境中,充分利用認識過程的情感因素,與單純感知相比,效果更好.
(二)行為模式
是以動作的和心智的技能為目的的一種教學模式,如示範—模仿教學模式,行為—輔助教學模式等.
1.示範—模仿教學模式
①
理論基礎:示範—模仿教學模式是歷史上最古老的,使人類經驗得以產生和傳遞的基本模式之一,也是創造活動的基礎.它是指教師有目的地把示範技能作為有效的刺激,以引起學生相應的行動,使他們通過模仿有效地掌握技能的一種教學模式.技能學習著重與學生行為習慣的控制與培養.學習理論是技能學習的基本的理論基礎,諸如動機理論、強化和反饋原則、主動練習原則、集中練習與分散練習原則、整體學習與部分學習原則、學習遷移原則等,都是技能學習應該遵循的.
②
教學目標:使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音樂表演技能.
③
操作程序:其操作程序是定向——參與性練習——自主練習——遷移.定向階段,以教師對技能的示範為有效的刺激,引起學生相應的行為反應,使他們通過模仿有成效地掌握技能的操作原理和程序.在參與性練習階段中,由教師指導,學生經過模仿、糾正、重復、改進,形成正確的技能行為反應.自主練習階段發生在學生已基本掌握了動作或操作要領後,學生加大練習活動量,進行自主練習.遷移階段是對模仿的進一步深化,指在學生熟練地掌握了動作與操作要領之後,能夠舉一反三,靈活運用於新的學習或創造性的活動中,即形成了某種音樂能力.
④
實現條件:技能的形成主要是學生自己練習的結果,教師對教學的控制量相對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