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的有效性
課堂練習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徑,起著形成和發展數學認知結構的作用。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學的成效與練習的成效有很大的關聯。只有練習的設計和組織,這兩個方面相輔相承,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才能實現課堂練習有效、高效。
如何讓數學課堂練習散發出新課程的氣息,進一步優化練習,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新理念下教師們所應該思考的問題。本人根據自身教學實踐及研究,淺談課堂練習有效性的幾點認識。
一、課堂練習的內容靈活了,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趣的練習,能使學生興趣盎然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能穩定學生的注意力,深化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在設計時,可以根據教學目標挖掘習題本身的內在力量,設計游戲、猜謎語、走數學迷宮等活動,開展口頭練習、書面練習、實踐練習等。可以補充、匹配、補缺、畫圖等,真正做到讓每一個學生動起來,讓學生「思維」飛起來,只有讓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才能產生學習慾望和學習興趣,從而產生強大的學習動機,這時學生即使遇到困難,也會去克服困難,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使練習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質數與合數》一課,是比較抽象枯燥的概念教學,為了避免學生的厭學情緒,我精心設計了如下練習。在1-20中,奇數有___,偶數有___,合數有___,質數有___,這一練習讓學生個體獨立完成。然後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完成「發現了什麼?」同學們得出了很多結論,如:質數不一定全是奇數;合數不一定全是偶數等。這樣不僅題型有所改變,而且練習形式也體現了個體與小組結合的特點。為了不失趣味性,又設計了一道猜電話號碼的題目:⑴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的數;⑵最小的奇質數;⑶6的最大約數;⑷9的最小倍數;⑸最小的奇數;⑹最小質數與最小合數的積;⑺只有一個約數的數;⑻最小的自然數;⑼能整除25的質數;⑽最小的能被2、3同時整除的數;⑾最小的偶數。接下來還設計了用學過的知識介紹自己的學號這一活動。這樣的設計使知識性與趣味性得到了統一。
二、有針對性和層次性的設計課堂練習。
首先,要根據教學內容和提出的教學目標,准確地把握住各部分知識結構中的重點和難點;同時要符合學生思維特點和認知、發展的客觀規律。其次,要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基本到變式,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順序去安排,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經過刻苦學習之後獲得成功的快樂的、愉快的體驗,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積極主動。如,在教學《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時,其教學重點是「一看」(看除數是幾位小數),「二移」(移動除數的小數點,使除數成為整數,再相應地移動被除數的小數點位置)。針對這一點,我設計了只列了豎式,先不要求計算的習題:0.36÷0.9;2.8÷0.07;2.8÷0.14;0.102÷0.51。這幾個問題解決了,以後的練習就容易了。又如,在教學《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時,我就設計了一組層次性非常強的習題:第一層次(基本題)簡便計算下列各題:35+240+25,56+75+44+15。第二層次(變式題)簡便計算下列各題:(72+33)+(67+28),(143+69)+(57+131)。第三層次(綜合題,新知適當結合舊知)下列各題能簡便計算的簡便計算:(96+49)+157,(92+58)+(45+108),(68+76)+32+24。第四層次(發展題,供學有餘力者用)計算:2+3-4+5-6+7-8+9-10+11-12+13-14+15。這樣,所有學生都能量力而行,嘗到了成功的歡樂,對數學學習更有信心了,使他們學習更加主動與積極。
三、設計有典型性和生活化的課堂練習。
一節課只有40分鍾,時間有限,因此我們課堂練習的設計要少而精,這就要求我們設計的練習具備典型性,既能集中體現課堂教學內容的精華,做到題量適當,恰到好處,又能通過設計的練習達到鞏固知識,舉一反三、拓展思維、培養基本技能的目的。如在教學《求組合圖形面積》時,我設計了這樣一道習題:求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學生通過交流和已有的知識體系相聯系,讓四塊陰影動起來,利用移動後產生的變化,不僅求出了陰影部分的面積,而且總結出了中間空白部分處於圖形中任何位置時,求陰影部分面積的方法。設計一道題得出了多道題的解法,可謂一舉多得。又如在教學《人民幣的認識》一課時,我就設計了這樣一道生活情境練習題:「超市購物」。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組分別扮演顧客和營業員,看哪位營業員收錢、找錢既對又快,哪位顧客最會計劃用錢,買到自己最需要的物品(事先准備好各種商品及標價)。本節課的內容就是在熟悉人民幣面值的基礎上認識商品標價,這與學生的生活有密切的聯系,它源於生活。因此創設這樣一個情境,讓學生將已有的知識自覺地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而且,可以鞏固人民幣的認識、了解人民幣的單位換算等,亦是一舉數得。
四、開放性的進行課堂練習。
開放性是相對封閉性練習來講的,一般是指條件不完備、問題不完備、答案不唯一、解題方法不統一的練習,具有發散性、探究性、發展性和創新性。有利於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激活思路,充分調動起學生內部的智力活動,能從不同方向去尋求最佳解題策略。在教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文字題》時,我是這樣設計習題的:請學生任意報出四個數字,如32.8、4.2、0.5、18.75,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編文字題,看哪組編得最多(不考慮除盡除不盡)。一改以往由教師出題、學生解題的方式,讓學生自己互相出題、解題。可謂條件、問題、方式全部開放,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優化了課堂教學,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再如,在學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後,我給學生創設了一道開放題:「計算裝修自己家的房子要用多少錢?看誰家的裝修既漂亮又省錢?」不要以為這樣的題目很簡單,其實不然。大家想想要用到多少知識:長度的測量、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商品價格的調查、裝修材料的選擇……這樣的設計既體現了數學教學的開放化和個性化,又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還有助於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和鞏固。
課堂練習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挖掘創新潛能的重要手段。《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指出:課堂練習不能局限於鞏固知識、操作技能和對常規問題的解決,應有注重預感實驗、嘗試、歸納、猜想、類比等非形式推理的問題,有條件不完備、解題策略多樣或結論不確定的開放性問題,有在求解時無現成步驟可循的非常規問題等。這就要求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理解編排意圖,根據學生知識水平的差異,對教材里習題作適當調整、組合、補充,組織行之有效的練習,使之能有層次性、針對性、多樣性、開放性、實踐性,能從質、量兩方面適應不同程度學生的需要。總之,有效的提高數學課堂練習的質量,需要很多策略的相互滲透和相互使用,在不同的教學內容下需要教師智慧的、合理的採用相應的策略。如何有效的提高數學課堂練習的質量需要我們不斷探究。
『貳』 怎樣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有效性
一、重視情境創設充分調動學生有效的學習情感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調動有效的學習情感,對於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至關重要。調動有效的學習情感,既能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又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情境創設中,應注意以下幾點:1、情境創設應目的明確每一節課都有一定的教學任務。情境的創設,要有利於學生數學學習,有利於促進學生認知技能、數學思考、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所以,教學中既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創設情境,又要充分發揮情境的作用,及時引導學生從情境中運用數學語言提煉出數學問題。如果是問題情境,教師提出的問題則要具體、明確,有新意和啟發性,不能籠統地提出諸如"你發現了什麼"等問題。2.教學情境應具有一定的時代氣息作為教師,應該用動態的、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在當今的信息社會里,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獲得大量信息,教師創設的情境也應具有一種時代氣息,讓他們學會關心社會,關心國家發展。如教學《百分數的應用》,教師創設了中國北京申奧成功的情境:出示第二輪得票統計圖(北京56票,多倫多22票,巴黎18票,伊斯坦布爾9票)請學生根據統計圖用學的百分數知識來提出問題,解決問題。3.情境的內容和形式應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年齡特徵進行設計教學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問題情境、故事情境、活動情境、實驗情境、競爭情境等。情境的創設要遵循不同年齡兒童的心理特徵和認知規律,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而設計。對低、中高年級的兒童,可以通過講故事、做游戲、直觀演示等形式創設情境,而對於高年級的學生,則要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問題情境,用數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二、深鑽教材,確保知識的有效性。知識的有效性是保證課堂教學有效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條件。對學生而言,教學知識的有效是指新觀點、新材料,他們不知不懂的,學後奏效的內容。教學內容是否有效和知識的屬性以及學生的狀態有關。第一,學生的知識增長取決於有效知識量。教學中學生知識的增長是教學成敗的關鍵。第二,學生的智慧發展取決於有效知識量。發展是教學的主要任務,知識不是智慧,知識的遷移才是智慧。在個體的知識總量中並不是所有的知識都具有同樣的遷移性,而是其中內化的、熟練的知識才是可以隨時提取,靈活運用,這一部分知識稱為個體知識總量中的有效知識,是智慧的象徵。第三,學生的思想提高取決於有效知識量。這種知識是指教學中學生獲得的、融會貫通深思熟慮的、實在有益的內容,即有效知識。第四,教學的心理效應取決於有效知識量。通過對知識的獲取產生愉悅的心理效應,才能成為活動的原動力和催化劑。三、探究有效的學習過程。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調動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全過程,使學生自主地學習、和諧地發展。學習過程是否有效,是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關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處於成長發展中的小學生,是不成熟的學習主體。由於受年齡、經驗、知識、能力的限制,他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因此,只有發揮教師作為組織者、引導者、點拔者的作用,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讓學生學會學習。尤其在學生疑難處、意見分歧處,或在知識、方法歸納概括時,更要教師及時加以點拔指導。有效的學習過程還可以通過游戲實施。小學生注意的特點是無意佔優勢,尤其是低年級往往表現出學前兒童所具有的那種對游戲的興趣和足勁要求,他們能一連幾小時地玩,卻不能長時間地一動不動地坐在一個地方。新課程要求"面向每一個學生,特別是有差異的學生"。因此針對差異性,可以實施分層教學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學生的潛能實施教學過程分層,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展示學生個性,從而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使數學課堂教學真實有效。
『叄』 怎樣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有效性
1.新新授課以傳授新知識為主,在新授課之前一般安排一個准備性練習,它是為
導入新知識鋪平道路而組織的。
在設計這樣的練習時,應把著眼點放在啟發學生思維、激發興趣、指點思路上,促使知識順利遷移。如以此減緩思維的坡度,突出教學重點,分散難點,使學生將新知識同化。
思考題 供學有餘力者用(發展)例如講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後可設計以下幾種練習:(1)基本題。已知平行四邊形的底是23分米,高是12分米,利用公式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變式題。已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28平方米 ,底是7米,求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高。
(3)綜合題。一塊平行四邊形耕地中間有一條長方形水溝,求耕地的面積。設計每個層次的練習,都要緊緊圍繞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做到目明確
2.練習課的練習設計。練習課主要是以練習為主,目的是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進一步鞏固、理解、應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
(1)鞏固練習。這一練習的目的是鞏固和加強新知,是新授課的補充和延續。如學習了小數除以整數後可以補充以下練習3÷8= 1.35÷15 = 0.49÷7= 25.5÷3= 7.2÷36= 設計這樣的鞏固練習是為了加深學生對小數除以整數的應用,重點突出被除數不夠商1,同時在被除數上添上小數點並用0補足。
(2)變式練習。這種練習是指在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變換呈現事物的形式,以便揭示其本質屬性,同時也防止學生形成消極的「思維定勢」,養成全方位、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良好學習習慣。變式練習的設計可以是變換表達形式,變換敘述方式,變換圖形位置。如由基本題:地球赤道大約長4萬千米,光每秒傳播的距離大約比地球赤道長度的7倍還多2萬千米,光每秒傳播的距離是多少?可變為光每秒傳播的距離大約是30萬千米,這個距離大約比地球赤道長度的7倍還多2萬千米,地球赤道大約長多少萬千米?學生可通過變式題進行比較,抓住題目里的數量關系,提高分析問題,排除思維定勢,從而提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3)綜合性練習。這種練習是指根據教學的需要,把新舊知識巧妙地組合在一起進行練習,體現整體性,便於學生對照比較;也可以將新舊知識有機組合在一題之中,便於學生看到相關性,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如學習梯形的面積後,安排一組組合圖形。讓學生求組合圖形的面積。
3.復習課的練習設計。復習課是以復習、鞏固、整理已學過的知識,促使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為主要任務的一種課型。復習課的練習設計要服從總的復習構思,使學生「溫故」而「知新」。
(1)鞏固性練習。復習課的鞏固性練習要抓住重點知識、主要的能力要求,使學生通過溫故而舉一反三。由於復習課的重點是知識的歸納整理,因而鞏固練習設計要少而精。如教學「簡算整數乘法定律推廣到小數」時,可以先將書本上例題進行基本訓練,目的是掌握簡算的基本定律,然後加以延伸。
(2)歸納性練習。教師可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加深鞏固已學的知識,使之系統化。如復習稍復雜的方程時,可先讓學生找出應用題中的關鍵句,弄清數量間的關系,找出一份的數量,根據題意列出方程。(如:梨的筐數比蘋果的2倍多8蘋果的筐數×2+8=梨的筐數)
(3)引申練習。目的是通過對知識歸納整理後,適度地延伸、綜合,進一步充實、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如:一塊梯形的田地上底長80米,下底長125米,高為60米,①求這塊梯形的面積?②如果每平方米施化肥0.8千克,那麼這塊地共施化肥多少千克?選編這樣的一組練習題,把簡單的求面積問題從基本型引申發展到復雜型,使學生觀察到應用題的發展線索,同時又進一步理解和掌握解決問題的基本步驟和方法。(4)發散性練習。這是一種在學生掌握了有關基本知識、技能的基礎上,用來培養學生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發展學生智力的一種練習。如:學習求組合圖形的面積數學書上第94頁1-2題(讓學生用多種方法解答。提示:可用長方形面積減去三角形的面積或求兩個梯形的面積之和等)以上這幾種練習設計的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拓寬學生的知識層面、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而且能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練習必須有針對性,安排不同的練習形式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採取多樣的練習形式,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機械單調的練習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採取多種多樣的練習形式,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
(1)針對性練習。這是針對教學中的難點、重點問題增加的一種練習,便於攻其一點,逐步強化。如:小數除法中的難點是小數點的處理,針對這個難點,可以對小數點處理做專門訓練。又如:學完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後,針對找對應的底和高這一難點,可以在題目中出一些多餘條件,讓學生先找到圖形相應的底和高,再利用公式進行計算。
(2)判斷性練習。這是為了檢查學生的知識缺陷。查出學生認識過程中易出現的錯誤而設計的一種練習,這種練習有利於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性和分析綜合能力。
『肆』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的有效性研究開題報告
課堂練習是課來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的有機自組成部分,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挖掘創新潛能的重要手段。《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指出:課堂練習不能局限於鞏固知識、操作技能和對常規問題的解決,應有注重預感實驗、嘗試、歸納、猜想、類比等非形式推理的問題,有條件不完備、解題策略多樣或結論不確定的開放性問題,
『伍』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練習課有效性研究
課堂練習是抄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也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師通過學生的課堂練習,可以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措施,因此課堂練習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數學學習的有效性。教學實踐中,有的老師不喜歡將練習題納入備課中,他們簡單地認為練習就是學生作業,新課一講完,就布置給學生做,他們最為關心的是練習的正確率,如果發現正確率不高再講,學生再做。有的老師考慮了練習的一些問題,但練習的內容是否豐富、類型是否多樣、是否具有層次性等卻很少關注。學生後來在練習中遇到了問題,老師再講,這樣就加重了師生的負擔,無形中打擊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我們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練習的有效性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考慮。一、明確目標,做到有的放矢每道課堂練習題都應有一個明確的目的,盡量避免有多個目的同時存在,就必然會造成各方面相互干擾,學生就
『陸』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練習有效性的研究
一、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興趣。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老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麼這種知識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使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因此,每堂課都要注意調動學生的興趣,特別要注意講究課堂導入藝術。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知識儲備和興趣愛好等,通過談話、游戲、講故事、猜謎語、競賽等形式,為學生創設愉悅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輕松愉快的進入課堂教學之中。練習課也不例外,有效的教學情境能喚醒學生,使他們樂於積極參與,自主進行探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對數學的持久興趣,就會一直處於積極興奮地學習狀態,任何有關數學的學習活動都會樂此不疲。
二、鞏固基礎,強化技能,適度拓展。
練習課首先要面向基礎,讓所學新的基礎知識得到及時鞏固,形成最基本的能力。要通過在有意義的練習情境啟發下,引領學生對基礎練習題中的新知識、新方法通過動腦、動口、動手、合作交流等途徑進行回顧整理,說清基礎知識內容的重點和注意點,為下面具體的練習做好准備。然後根據知識點的整理進行基本能力的練習。
練習時,教師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面向全體學生,突出練習重點,達到讓每一個學生基礎鞏固、技能強化,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成功的感受。其次,練習課要加強學生的對新知的辨析和質疑能力。組織練習時,教師要發揮組織者、指導者和引導者的作用,通過對一些比較意義的題目分析,讓學生在比較中明確新知的本質,增強辨析能力;通過對一些題目的自主探索,讓學生用已有的方法,抽象概括出抽象概括出自己的獨特發現;通過師生的頻繁交流對話,逐步提升對所學知識的認識。
在這一過程中要努力讓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自主探索、充分交流,達到發展學生的能力。《數學課程標准》中指出:在數學教學中應當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使他們能夠再活動中感受別人的思想方法和思維過程,以改變和完善自己的認知,同時,通過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有助於反思自我的認知,從而達到發展個性的目的。第三,練習課不應僅停留在練習層次,更應該多讓學生去體會感受數學的價值,培養應用意識,拓展學生思路,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提升思維層次,使所學知識得到延伸和升華。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給學生藉助已有知識去獲取新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所以,練習課還應將主要時間用在問題解決上,著力於不斷幫助學生去領悟並獲得數學的思想方法。
三、練習目的要明確,形式要多樣,評價要多元。
首先練習的目的要明確。要針對學生知識掌握的薄弱之處,突出每節課練習的重點,即本節課主要解決什麼問題,做到有的放矢。其次,練習形式要靈活多樣。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以題型多樣和方式多變等來引導學生想學,願學,樂學。要盡量避免單一重復、沒有明確要求的機械練習。第三,評價要多元。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展。語言評價是教師最直接的表達方式,對學生的評價要客觀、合理、恰當,不能僅僅關注知識掌握方面,還應更多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切忌虛偽廉價表揚和長期物質獎勵。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僅在於傳授本領,更重要的是善於激勵、喚醒和鼓舞」。對學生的評價要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多一些寬容,少一些責難。只有這樣,才能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才有可能建立起優質高效課堂。
四、重視教學過程反饋,不斷調整教學策略。
教學反饋,主要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隨時對學生在掌握知識和技能過程中反饋出的情況進行分析,並及時採取調整措施,對後面的教學過程進行干預,以保證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而教師在依靠反饋信息,採取最優措施,進行最優調控,取得最優效果的同時,必須正確把握反饋的及時性,層次性和多樣化,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反饋效益,實現教學過程最優化。如果課堂中實時獲取的反饋與事先的預設有不一致時,我們應當立即對原先教學策略作出及時調整,以適應學生實際認知發展的需要,從而爭取贏得課堂效益最佳化。
『柒』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的有效性
數學課堂練習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開發智力、提高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手段。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徵和思維水平,他不能在短時間內了解教師所傳授的所有知識。即使通過慢慢探索和合作交流,也不能個個做到靈活運用的地步。需呀通過精心設計一些練習,讓學生通過練習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及法則的運用,課堂練習的基本價值也就在此。
當前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的現狀卻不容樂觀:1、習題多、繁、雜。2、目的不明確。3、題型層次不清楚,學生層次不分明。4、重書面練習,輕操作實踐。5、效率不高。《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指出:課堂練習不能局限於鞏固知識、操作技能和對常規問題的解決,應有注重預感實驗、嘗試、歸納、猜想、類比等非形式推理的問題,有條件不完備、解題策略多樣或結論不確定的開放性問題,在求解時無現成步驟可循的非常規問題等。這就要求教師們認真鑽研教材,理解編排意圖,根據教材提供的內容、班級的不同、學生水平的差異,對教材提供的習題做適當的調整、組合補充,使之有層次性、針對性、多樣性、開放性、實踐性,能從各方面適應不同程度學生的需要。怎樣提高課堂練習的有效性,是當前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我根據自身的教學實踐及探究,淺談提高課堂練習有效性的幾點策略。
一、靈活選擇和設計課堂的層次性。
最基礎的知識是最有用的知識。首先應根據教材內容、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選擇設計習題。在抓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提升拓展。習題要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和認識發展的規律,同時要遵循由易到難、繁到簡、由基本到不同層次的訓練,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獲得成功的體驗,提升學習的積極性。
二、生活化、多樣化、趣味化的練習能有效地提升練習效率。
課標上強調,數學課程應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理解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我們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挖掘素材,精心地設計課堂練習,將生活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這樣有生活基礎、學生熟悉的習題能排除陌生感,知識容易遷移,學生喜歡,效果較好。
如果練習的形式符合小學生的興趣特點和注意特點,就能促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掌握同一知識,提高認識的深度和應變能力。故練習的形式應盡量的多樣化和趣味化。
三、開放性地進行課堂練習。
開放性練習一般指條件不完備、問題不完備、答案不唯一、解題方法不統一的練習,具有發散性、探究性、發展性和創新性。這樣的練習有利於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激活思維、充分調動起學生內部的智力活動,能從不同的方向尋求最佳解題策略。如教學完折線統計圖後,我採用了這樣的練習,師出示折線統計圖,題上沒有文字表述,橫軸、縱軸上有數據無單位,讓學生自己根據學過的統計圖知識賦予她意義,看圖編故事。這樣,答案不唯一,學生的思考就是答案,學生們感覺到自己的主體地位,學習的主動性增強了。而故事的形式學生非常喜歡,練習效果很好。這樣的設計體現了教學的開放性和人文性,既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鞏固掌握,又培養了學生的想像能力。同時,開放性還應體現在練習方式上,動手操作、調查實踐、合作交流等的非書面練習更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製作月歷、白色污染調查、手抄報等都是非常好的開放性的習題。
四、練習設計要有對比性,防止產生思維定勢。
小學生學習數學,往往會產生思維定勢。今天學習了連乘應用題,往往就認為所有的題目都用連乘做,明天學習了連除應用題,就都用除法做。因此,練習的設計要做到新、舊交替,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另外,要設計一些有對比性的變式題,讓學生辨認、判斷和分析,通過在比較、分析中揭示它們的異同,加深認識,使知識達到內化的程度。
五、適時採用激勵機制,提高學生自主練習的有效性。
當今社會是一個競爭的時代,不競爭就意味著淘汰。教師應從小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挫折意識。學生們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同和肯定,而競爭是他們獲得成功和實現自身價值的很好方式。競爭是學習的一種動力,將練習過程變成小競賽,挑戰同學、挑戰自己,在競爭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在競爭中汲取經驗,在競爭中積極進取。因此,練習中採用激勵機制,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提高學生自主練習的有效性。
六、及時收集和反饋信息,准確做出決策。
曾有學者指出:「學習行為和反饋之間盡可能短的時間間隔是學習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學習行為和反饋之間的聯系越緊密,學習就會越快發生。」所以,課堂上僅有練習是不夠的,應及時收集反饋信息,准確做出決策。教師應及時做好作業的批改和批註,讓學生了解到自己的掌握情況。通過教師在作業本上寫課堂寄語,及時的與學生溝通,從而更好的促進師生關系,促進學習的互融。
課堂練習是一種有目的、有指導、有組織的學習活動,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基本途徑。因此,作為教師,更應該精心設計練習,讓習題練習成為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直接發源地,讓學生的興趣一直保持在練習的始終。
『捌』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的有效性設計
要切實提高課堂練習的有效性,首先需要有時間保障。
所謂時間保障,就版是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權合理確定導課、探究新知、練習鞏固、課堂總結的時間。課堂練習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學生鞏固和消化在課堂上所學的數學知識或技能,深刻理解掌握課堂上老師新近傳授的數學思想方法,並能靈活應用它們解決數學問題,數學課堂練習時間不宜過短也不宜過長
『玖』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的有效性研究論文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的有效性
小學數學教學大綱就明確指出:「練習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的確我們的學生正是藉助於我們安排的各種練習題的刺激,積極進行思維活動,進而完成其學習任務的,它對學生能否真正理解課堂內容起關鍵作用。練習的目的,就是獲取知識。設計好練習,也就成為數學教學的重點所在。要使課堂練習真正起作用,教師針對本班學生情況的、特有的、有效的練習需要我們精力地設計。做到適度、高效,讓學生既掌握知識,又發展能力,也只有這樣,我們的學生練起來才會更省時更有成效。 在平常的教學中,有好多的老師在學生獲取知識的認識上有誤區,第一認為投入與產出是成正比的。如學生哪個字寫錯了,就罰他抄十遍。在聽一次公開課中,有位老師布置的作業(1)、4小時行8千米,1小時行多少千米?(2)、6小時行3千米,1小時行了多少千米?第一題學生很快就做出 8÷4 =2的正確答案;第二題學生一看與第一題一樣的,沒多想就說是6÷3=2的錯誤答案。第二是認為要形成技能,越多越好。從心理學的角度上看,人形成技能,不是越多越好,它有一個衰退點。如六年級的復習考試,考多了,他不投入,相反是越考越差。我們試想一下:一節新授課下來,給學生布置同類型10道練習題做,如果學生會做,做這么多隻是機械的重復,為什麼要做這么多呢?如果連一題都不會做,讓他做更多的題又有何意義?數學課應該是重「質」而不是「量」!為什麼有的學生不需要課下做很多的習題,照樣會做,而有的學生每天徜徉在題海中,卻沒有什麼提高?原因就是「質」和「量」區別。所以科學合理的安排學生的練習是非常重要,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點粗淺的認識。一、練習要重算理。 如在教兩位數除以一位數42÷3時,師可以利用畫小棒給學生講明算理,先一人一捆(10根),然後拆開一捆再進行分配。學生在明白天算理後,再引入豎式除法,學生就能輕松接受。二、練習要突出重點。 數學教學是分單元進行的,每一單元可劃分為幾個「知識塊」,同一「知識塊」的幾個教學課時又有不同的側重點或叫「知識點」。課堂練習就是要圍繞每堂課的教學重點進行設計。例如,教學「兩位數的除法筆算」前兩課時,重點、難點是試商。新課前的練習應為學習試商方法作知識鋪墊,可這樣設計:1、括弧里最大能填幾:24×()<89; 2、估算:7 9×8=□、490×3=□。 講授中的練習要為理解試商方法服務。 三、練習要有層次。 每堂課的練習設計要根據知識的結構特徵和學生的認知規律進行設計,做到由淺入深,有層次、有坡度,一環套一環,環環相扣。例如,百分數的認識的教學,可設計以下幾個層次的練習。
基本練習:7 3 =( )% 、 80%=( )填小數。
綜合練習:從小到大43 、0.745 、 7.5% 創新練習:
(5 4 -45%)×(40%-4%)
通過上述幾個層次的練習,學生在簡單運用、綜合運用、擴展創新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了知識,同時也照顧到全班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水平,使他們都有收益。 四、練習要有創新。 多途徑、多角度地訓練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智力,是提高學生個體素質的需要,是課堂練習設計的重要依據。要達到這一目的,這就要求教師設置創新的情境。 1、設計聯想題,訓練學生思維的敏捷性。教師可從引導學生進行橫向、縱向和逆向聯想等方面設計練習題。如看到「a是b的5/6」,要求學生聯想到:(1)a與b的比是5∶6(橫向);(2)b與a的比是6∶5(逆向);(3)b是a的1 1/5倍(橫向、逆向);(4)a比b少它的1/6(縱向);(5)b比a多它的1/5(縱向、逆向);(6)a增加它的1/5與b相等(縱向);(7)b減少它的1/6與a相等(縱向)。 2、設計多解題,訓練學生思維的變通性。例如,學習分數應用題後,教師可出示應用題:「一根長64米的鐵絲,剪去總長的5/8做了20個周長相等的方框架,餘下的還可以做同樣的方框架多少個?」並要求學生採用不同的方法來求解: (1)用分數應用題解法求解:①20÷5/8-20=12;②64×(1-5/8)÷(64×5/8÷20)=12;③64 ÷(64×5/8÷20)-20=12;④20÷〔5/8÷(1-5/8)〕=12;⑤20÷(5/8÷1)-20=12;⑥20×〔 (1-5/8)÷5/8〕=12;⑦20×(1÷5/8)-20=12。 (2)用比例方法求解:設還可以做x個方框架,得5/8∶20 =(1-5/8)∶x。 (3)用工程問題解法求解:①(1-5/8)÷(5/8÷20)=12;②1÷(5/8÷20)-20=12。 3、設計多變題(或多問題),訓練學生思維的多向性。「一題多問」和「一題多變」能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層次觀察和分析問題、溝通知識的內在聯系,培養創造思維能力。例如, (1)、公雞有120
只,母雞的只數是公雞的3 1 ,母雞有多少只? (2)、公雞有120
只,是母雞只數的31 ,母雞有多少只? (3)、公雞有120
只,母雞比公雞多31 ,母雞有多少只? (4)、公雞有120
只,比母雞多3 1 ,母雞有多少只? (5)、公雞有120
只,母雞比公雞少31 ,母雞有多少只? (6)、公雞有120
只,比母雞少3 1 ,母雞有多少只? (7)、公雞有120
只,母雞比公雞多31 ,公雞比母雞少幾分之幾? (8)、公雞有120
只,公雞比母雞少3 1 ,母雞比公雞多幾分之幾?
4.設計開放式習題,訓練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如在下面式中的()內填上適當的數,要求連續進位:235×( )。學生通過觀察、嘗試,最後得到只要看數字2,能進位就可以連續進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