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考試分析 > 小學數學課堂小游戲

小學數學課堂小游戲

發布時間:2020-12-03 21:35:51

A. 小學數學說課時有哪些小游戲

「方程」一課,採用數學游戲「猜你心中想的數」
師:請同學們想好一個數,經過加減乘除一系列運算,把運算過程和結果告訴我,我就能猜中你想的是什麼數,看哪個先想好。
生:一個數乘以3,加上7,減9,再減去所想的數結果是10.
師:你想的數是6.
2、 傳話游戲。
課前:把同學分成幾組,然後你告訴每組第一個同學一句話,小聲說,不能讓別的同學聽見。然後同樣讓那些同學去轉告第二個同學。傳到最後看看那組完成的最好!之後把第一組到最後一組的話連到一起說。(當然,那幾組的話連一起是一首大家不熟悉的詩或短文)看看到最後變化成了什麼樣。
規則:
每人只有一次機會告訴下一個人他說的是什麼(根據難易程度可以改變)。 不可做動作也就是肢體語言,前面的同學說的時候後面的都閉上眼睛,直到前面的同學招呼的時候才可睜開。以免互相看口型!
3、 聽指令,快速反應。指令由慢到快,難度逐漸加強,最後則是聽指令,做相反動作,做錯的同學淘汰,很快就能決出第一名,稍加獎勵。這個游戲的優點是身心結合,既鍛煉了學生們的反應能力和迅速應變能力,又能在有限的空間里活動身體。
4、 反口令。教師說「大西瓜」學生說「大西瓜」,手時卻做出小西瓜的動作。教師說「站」,說生坐下,反之,教師說「坐」,學生站起來。
5、 .一邊說一邊示範做師)請你摸摸右耳,(生)我就摸摸右耳,(師)請你摸摸左耳,(生)我就摸摸左耳.……請你跟我拍拍手,(我就跟你拍拍手);請你跟我跺跺腳,(我就跟你跺跺腳);請你跟我彎彎腰,(就跟你彎彎腰);請你跟我點點頭,(我就跟你點點頭);請你跟我坐坐好,(我就跟你坐坐好)。
6、 在教「分數的基本性質」這一課中,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使學生在愉快而又緊張的氛圍中學會這一抽象的知識。剛上課,我就給學生講一個「猴子分餅」的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喜歡吃猴王做的餅。一天,猴王做了3個大小同樣的餅,先把第一個餅平均分成4塊,給猴(1)1塊。猴(2)看到說:「太少了,我要2塊」,猴王把第二個餅平均分成8塊,給他2塊。猴(3)更貪心,說:「我要3塊」,猴王又拿出第三個餅平均分成12塊,給他3塊。小朋友,你們知道哪只猴子吃得多?」不一會兒,學生都說:「同樣多」。於是,我追問道:「聰明的猴王是用什麼辦法來滿足小猴子的要求,而且又分得公平呢,你們想知道嗎?」正當學生聚精會神地聽完故事,而又百思不得其要領時,我說「學了分數的基本性質,你們就知道了!」在學生最佳的心理狀態之下自然地導入了新課,使學生懷著濃厚的興趣轉入下一階段的學習。在這里,疑問使學生產生了好奇心,好奇心又使學生轉化成強烈的求知慾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7、 指指點點」的游戲。以人的五官為指點對象,教師報到其中一個器官的名稱,學生就快速指向哪裡。隨著速度的不斷加快,你的注意力也得高度集中。這個游戲我也曾經試用,學生非常喜歡,有時候會來不及往往把眉毛指向了眼睛,鬧出笑話。在不經意的歡聲笑語中間,消除了多少心理上的障礙,在不知不覺中,學生已經放鬆警惕,很自然得讓我們引進了課堂里來了。 8、 「對號入座」
這個游戲很簡單,但效果卻很好。就是教師在課前根據要求做各種卡片,發給學生,供上課使用。例如,在正、負數初步認識的復習課上,課前,我給班裡的每一位學生發了一張卡片,卡片上是一個數字,包括0,(-1)到(-20),1到20,當我叫到某一個數字的時候,就請學生舉起這個數字,如「+1的相反數」「-3的相反數」「比-10小的數」「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的數」……學生們都很積極,也很投入,課堂氣氛更是活躍,更為重要的是大部分學生都掌握了正負數有關的基本概念。
9、「永攀高峰」
這個游戲比較適合用於枯燥的計算教學中。在高入雲霄的「山峰」兩側貼上題卡,選兩隊隊員當「登山隊員」,分別從兩側向頂峰挺進。其他學生當裁判,哪隊答對一題就插上一面紅旗表示前進了若干米,哪隊先到達頂峰,就可以獲得獎勵。在游戲中,參賽隊員像登山運動員那樣堅韌不拔,勇往直前,裁判員們默默地搶先算出答案以便正確評判。全體學生愉快地在游戲中完成了學習任務,而且避免了計算學習的枯燥。其實這種游戲還可以有很多變化,如「步步為零」,就是讓學生通過計算,使最後的結果盡可能接近零。學生計算興趣陡然倍增,學習效果也就水到渠成。
10、「撲克妙用」
撲克牌是學生經常使用的游戲工具,用它作為數學學習的道具,學生會更加樂於接受。在正、負數加減法時,我利用撲克牌,讓學生通過游戲來進行正負數運算能力的訓練。紅色為正,黑色為負,任意出示兩張牌,構成兩個正負數計算。課堂上,學生們都很活躍,紛紛舉手回答。沒想到一副小小的撲克牌竟有這么大的魔力,這也是數學游戲的魔力,看到學生玩得開心,學得扎實,我感到由衷的高興。撲克牌的用途還有很多,如在有理數混合運算中設計「二十四點」游戲等。這樣的教學收到了事半功倍、學而不厭的效果。
11、每一個人都要站在杜泊遠的位子旁邊,然後向著講台桌上有一張紙擋住了「學無止境」的幾個字的地方看,看看你看見了什麼。付建華先看,他只看到了「學無」和「止」字的一半。下一個是張瑞子,她只看到了「學無止」3個字。最後一個是李碩,他把「學無止境」4個字都看到了。這個實驗的最終目的是讓大家明白觀測的特徵:什麼越高,看到的物體就越多。
12、剛開始,老師念的是3至5個數,生背下來,舉手背一下。老師再念到6至9個數的時候,學生背下來,站起來背下來。
13、【情境】一名借班上課的老師站在一個陌生的班級面前。沒有留給他更多的時間去熟悉班級,留給他的只有短短的5分鍾。
【話題】如何第一時間走進學生,縮短因師生不熟悉而產生的心理距離?
我們無數次地追問,千百次地嘗試,但總覺得與學生之間有距離。「山窮水盡」之時,我們不妨暫時從這個問題的深思中走出來,去聽聽名師們是怎樣進行開場白的?也許會受到一點啟發,找到一些答案,也許會迎來「柳暗花明」。
人物:於永正
風格:簡約而不簡單
經典片段:
師:小朋友們好,很高興和大家見面。你們認識我嗎?
生:不認識。
師:那我得自我介紹一下。(師板書:於永正)你們應該怎麼叫我?
生:於老師。
生:於爺爺。
師:還可以怎麼叫呢?(生默然,師指著名字)誰敢叫我的名字?
生:於永正。
師:(立正)到。還有誰願意叫的?
生:(大聲)於永正。
師:(雙手抱拳)在下便是。(全場笑聲)
師小結:名字是給人叫的。你們可以叫我於老師、於爺爺,也可以對我直叫其名。這不是沒禮貌,因為我是你們的大朋友。總之,你們想怎麼叫就怎麼叫。
評析:
「簡約是一種境界。」聽於永正老師的課,給人的第一感覺:這種開場白方式真簡便,不就是讓學生「想怎麼叫就怎麼叫」自己的名字嗎?再一聽語言也十分簡朴,似乎每個老師平時都在這樣說。細一想,又不是這樣的,我們老師平時這樣說的,多半是在課下,一到課上,「師道尊嚴」,立馬扮演起「法官」、「傳道士」的角色。於永正老師真正地把新課程倡導的「你——我」式的平等關系落實在了課堂上。
開場白時間很簡短,但目標很貼心:真心誠意地做學生的朋友;設計很簡潔,但功能不一般,一個「立正到」一個「雙手抱拳在下便是」,包蘊著尊重、信任、激勵、關愛與溫暖;自我介紹很簡要,但學生深深感受到:學習語文很快樂,做於老師的學生很幸福!簡約雕刻出的是一片美麗。 14、人物:竇桂梅
風格:頂著陽光,一路走來
經典片段:
師:第一次見面,送你們一份見面禮——三句話。
第一句:「我很棒!」(送給你自己)
第二句:「我真的很棒!」(也送給你的同伴,把手搭在同伴的肩上說)
第三句:「我們真的很棒!」(咱們一起來大聲說)
(生練說,課堂頓時熱鬧起來。)
師:咱們把這句話也送給聽課老師:「你們很棒,你們真的很棒,你們真的真的很棒!」
(生齊說,聽課老師鼓掌。)
師:老師給你掌聲,你明白了什麼?
生:很光榮!
生:很溫暖!
師:找到感覺沒有?什麼感覺,溫暖中覺得很棒。讓我們就帶著這個感覺一同走進課文。
評析: 「禮物」,我們見多了老師給學生送禮物了——「大蘋果」、「小紅花」、「大拇指」……花兒會「凋謝」,蘋果會「腐爛」,拇指會「遺忘」。而竇桂梅老師送給學生的,相信學生會永遠珍藏在心底。因為這是他們學習上最需要的,是人的一生十分寶貴的東西,那就是自信。「我很棒!」「我真的很棒!」「我們真的很棒!」「你們真的真的很棒!」陽光心雨,滋潤著學生的心田,也滋潤了聽課老師的心田。這份珍貴的禮物使學生感受到分享快樂,分享鼓勵,就是分享生活,分享幸福,竇桂梅老師不是在上課,而是在為學生的一生奠基。
【結語】我們選取了四位名師,閱讀他們的開場白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到這樣一個詞:愛!愛得透明,才會透出幽默,透出智慧,透出大氣,透出陽光。我們明白的同時,就要懂得付出。在那短暫的5分鍾上千錘百煉自己!
15、 特級教師:孫雙金
開場白:尊重學生,調動了學習的主體
孫老師在上課伊始向學生作的開場白:
「 同學們,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就是說,三個人當中,肯定會有一個人在某一方面超過我,那麼這個人就是我的老師。今天在這節課上,孫老師希望你們能勇於做孫老師的老師,你們答不答應?答應的請舉手!」 課堂氣氛一下活躍了起來,學生個個舉起了手。
可這時孫老師話鋒一轉,說:「 要想做孫老師的老師可不容易呀!」 坐在下面的學生面面相覷,不知道孫雙金老師的葫蘆里賣的什麼葯,陸續把手放了下去。
緊接著孫老師又說:「 因為孫老師年齡畢竟比你們大,在知識和生活經驗上也比你們豐富,所以你們要想做孫老師的老師就必須做到什麼呢?特別在這節課上。」
有學生老老實實地答道:「 上課必須認真聽孫老師講課。」
孫老師笑答:「這樣說來,你還是不能做孫老師的老師呀!」
這時另一個學生出其不意地回答:「 我們在這節課上一定專心聽講,如果能指出孫老師講課的錯誤,提出孫老師不能解答的問題,那我們就是孫老師的老師。」 (註:下面全體聽課老師齊鼓掌)
孫老師及時表揚說:「這位同學說得很好,只要你們在這節課能提出孫老師不能解答的問題,你們就是孫老師的老師。」
理論對接:孫老師的這個別具一格的開場白,通過暗示、鼓勵等手段,一下子拉近了教師和學生的心理距離,將傳統意義上不平等的師生關系置於一種平等友好的關系之中。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學生已經把老師當作「自己人」 了,或者說已把老師當作朋友了。在這樣的新關系下,學生消除了對老師的戒備心理,就會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言向老師毫不保留地和盤托出。這樣,教師不僅可以了解到學生的真實想法,准確把握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從而為因材施教提供了有利條件,同時也營造了一種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事實證明,這樣的氛圍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意識和能力大有裨益。
16、來一個數字接力,比如都說奇數,第一個同學說1,那第二個同學就得說3,第一個同學說11,第二個同學就得說13等,好可以讓他們說都是3的倍數的數,比如第一個同學說3,那第二個同學就得說6,第一個同學說15,那第二個同學就要說18等等,如果難點的就說7的倍數,9的倍數等等,這種方法在教學中能培養學生的快速反應和他們的數感.
17、師報一,生擊掌兩下。師報二,生擊掌三下。依次類推

B. 小學數學課前小游戲

2排方格(每排的方格要連在一起的啊),每排在7到10個左右吧,2排格子個數可以一樣,也可以不一樣。
2個人分別在格子中畫「圈」和「叉」,一個人先,一個人後,一個人從左到右畫,另一個人從右到左畫(不能一個隔一個畫)。
每個人每次只能在一排里畫,個數不限。
假如一個人畫到最後,沒有格子可畫時,這個人就輸了。

這是2個人比賽。
這個考驗的是邏輯思維,掌握秘訣就行了。
記得以前和數學老師玩時不知道訣竅,所以每次都輸。

還有就是每個人0、1、2.......這樣報下去。每當這個數字中有3 或為3的倍數就拍手。不該拍手時的拍手,該拍手時沒拍手,就隨意怎麼處置。
以前玩的時候,記得到30之後全亂了,因為31、32、33......39都要拍手,所以很多人反應不過來。

C. 小學五六年級課堂上玩的數學小游戲,一定要是數學游戲,急 急 急 急

將同學分為兩組,隨便寫一個幾比幾,讓兩組同學起立,用人數表示比值

D. 求小學4年級數學課堂上可以在座位上玩的課間小游戲,一共就4個同學,請敘述詳細一點

目測您應該是老師吧。
24點這個游戲可以推薦一下,之前經常玩的~~
拿一副撲克牌,把裡面的數字卡片都取出來(10除外
然後打亂放在桌上。
規則很簡單,先是每人(四人)隨便抽取一張放在桌上,然後看誰先將四張卡片上的數字組合成24(加減乘除不限,而且四張卡片上的數字都要用到
恩就是這樣,覺得好就採納了吧~~~

E. 求低年級課堂教學中活躍課堂氣氛的小游戲

你可以參照以下的方法看看:

一、師生互動緩和課堂氣氛
在很多時候學生在課堂上扮演的還是配合老師完成教案的角色,更多的學生還是扮演著「群眾演員」,任憑教師擺布。事實上,處於不同狀態的老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有著不斷變化的需求和能力,師生的共同活動能使機械、沉悶的課堂呈現一派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景象,同時也會改變學生厭學,老師厭教的現象。這就得要我們教師多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把這一過程靈活的組織成全班性的活動,並且能讓自己也參與其中,我相信會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在教《田忌賽馬》這一課時,我要求學生先自己讀,然後指名學生找夥伴朗讀對話,這時我走到一位平時不愛舉手的男同學旁邊,請他和我一起朗讀,之後我對他說:「我們倆合作真愉快1經我這么一說學生紛紛舉手要和我一起合作朗讀,使課堂氣氛達到了一個小高潮。
二、創設情景調動課堂氣氛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小學生有著好奇心理、疑問心理、愛美心理和活潑好動的特點。作為老師因從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的發揮小學生非智力因素在學習中的作用。在課堂中創設出學與「玩」交融為一體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的情景。在課堂上創造情景的方法有很多,我們要根據自己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提供具體的內容,生動活潑的形式,新奇動人的事物,以恰當的手法表現出來,讓學生真正的體會到其中的樂趣。如我在教作文《記一次游戲》時,我創設了這樣一個課堂情景。我與學生一起玩貼鼻子的游戲,自然,這個游戲其樂無窮,學生個個開懷大笑。在游戲中,我讓學生仔細觀察游戲過程以及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同時談談自己的體會或感觸,一節課里學生的熱情始終高漲。這樣,既解決了學生寫作文「寫什麼」,「怎樣寫」兩大老大難問題,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課堂氣氛會更活躍些的。
三、以表演渲染課堂氣氛
語文新課程標准闡述了語文的特點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語文課本內容的豐富性為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選擇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為培養學生欣賞美、創造美、表現美提供了更直接的依據。因此,教師應該充分地利用語文課的人文優勢調控好課堂氣氛。例如我在教學《小鎮的早晨》中,有這樣一段話「……農民面帶微笑,甜甜地訴說著自己的產品價廉物美。」我就讓學生展開想像說話,如果你是那位農民你會怎樣訴說自己的產品價廉物美,一下子學生的積極性就被調動起來了,紛紛做起了小買賣。接著,我就讓學生解釋「價廉物美」的意思。這樣一來既落實了課文的知識,又使課文之外的「虛」得到了深入發展。所謂「虛」就是指課文內容外的知識點,需要教師創設一個平台,通過學生來表現的東西。
四、贊許學生積極提出問題
在課堂上學生提出一些不完全正確的猜想,或者是一種應急性回答,或者設想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構思以前出現的一些新奇觀象等。由於長期受傳統「應試教育」的束縛,一些教師不願活躍課堂氣氛,不敢活躍課堂氣氛,也不知怎樣活躍課堂氣氛,惟恐一發而不可收,於是課堂上老是一個人滔滔不絕的講,下面的學生靜如一潭死水,被動的接受知識。偶而有學生對某個問題舉手發表一些個人看法,他不能接受,把學生的這種直覺思維視為「異端」,大聲喝斥,要麼說學生是「胡思亂想」,或者給其扣上一個「擾亂正常教學秩序」的大帽子…
五.課堂上實時的將一些通俗的笑話,或者讓他們唱歌之類的都回又很好的效果

F. 數學課堂小游戲

1、《10以內數的組成》:教師在教學10以內數的組成時,可以設計一個「碰球」的游戲來鞏固10以內數的組成。如先出示數字8,對學生說:「嗨、嗨,教師的3球碰幾球?」學生可以說:「嗨、嗨,你的3球碰5球,」學生說出的數必須與老師說的數合起來是8。在這樣愉快的氛圍中,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迅速地說出碰球的數,於是10以內數的組成很快就被小朋友牢牢地記住了。

2、《10以內的加減法》:在教學10以內的加減法的時候,學生最喜歡和老師一起參加「乘車游戲」,游戲之前,教師需要准備一些司機頭飾和算式卡片,把它們發到每個學生手中,游戲開始了,得到司機頭飾的學生就當小汽車司機;

戴上頭飾神氣地站到指定的地方,教師一般也是戴上頭飾當「小司機」,每個頭飾上寫了一個10以內的數,拿到算式卡片的學生就根據自己卡片上的得數去乘坐不同的「汽車」,全部上車之後,由司機驗票,乘錯車的被罰下車,驗票結束之後;

司機就帶領乘客在音樂聲中「坐車」,因為有教師的參與,所以孩子們顯得特別興奮,他們都想坐上教師的車,都為能跟老師一起做游戲而感到自豪。

3、《有餘數的除法》:在教學《有餘數的除法》一課時,教師設計了一個分水果游戲:「六一」兒童節到了,教師們要舉行聯歡會,老師給每組同學准備了一些水果,請小組長打開水果箱,將本組的水果每人分5個。

學生分完後發現:15個蘋果,每個人分5個,可以分給3個人;16個梨,每個人分5個,可以分3個人,多了1個;18個香蕉,每個人分5個,可以分3個人,多了3個……為什麼有時沒有多餘,有時多1,有時多3呢?學生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

這樣,學生從無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從有意注意到發現問題,在他們心靈上初步有了「余數」的痕跡。讓學生在操作中理解、在討論中悟理、在嘗試中形成認知結構。

4、《加、減混算》:在學習加、減混算時,課一開始,教師可以問學生:「小朋友,你們乘過汽車嗎?」同學們齊聲回答:「乘過。」「好,下面同學們來做『乘汽車』的游戲。」錄音機播放出小汽車喇叭聲響的音樂,有6位學生上來乘汽車,到站後下去3人,又上來2人,學生通過看到的情境,馬上能順利地編出兩步計算的生活中的數學題,計算就更不在話下了。

這樣導入新課,自然貼切,趣味猛增,牢牢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思維活動同教師的講課交融在一起,在游戲活動中輕松、愉快、有效地掌握了知識。

5、《乘法口訣》:復習乘法口訣時,教師設計算12的游戲,讓學生任意選擇四個數字來比賽算得數12。游戲前教師用鼓勵性的語言來激勵學生:「誰第一個算出來就是優勝者,大家為他鼓掌。」這時學生們個個躍躍欲試,不甘落後。

學生用多種方法計算了一道又一道,結果下課鈴響了,學生一個也不願意下課,還一個勁地說:「老師還有一種……」這樣,既發展了學生積極思維的心向,培養了初步的競爭意識,又活躍了課堂氣氛,還融洽了師生關系。平時,教師還經常帶領學生做一些競賽游戲,如投籃比賽、接龍比賽、指得數比賽等等。

G. 小學生數學課堂游戲

美好的心願 我,芸芸眾生中普通的一員,一個真實而平凡的人,卻有著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性格和追求。

我,並不崇拜現在的歌星影星,並不欣賞「追星族」和「趕時髦」的做法,但我欣賞書法家,喜歡那些有著遠大抱負且能執著追求目標的人。我喜歡綠色,熱愛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我敬佩松樹的高潔,小草的剛強,頑石的毅力,這些都能讓我從中獲取力量,促使我奮勇前行。

生活是個舞台,從那裡我們能看到人生的多姿多彩,體會到生活的無限樂趣。人生的理想決定生活的態度。曾有人說「人多愛追夢」,其實這個「夢」就是願望之意。願望就如一個靶子,而我們則是一支想射中靶心的箭,為了拉個滿弓,我們就要全力以赴,無時無刻不在為之奮斗。就是因為有了願望,愛迪生才能把光明帶給人間,雷鋒才能把整個人生都獻給祖國,獻給人民。因此,我們的人生不能缺少願望。對於那些沒有願望的人,好比大海中的一朵浪花,隨著風的吹過而銷聲匿跡,毫無意義。

我的願望是當一名書法家,讓我手中的筆詮釋我「心之所思,夢之所在」。為了實現這個我從小就盼望已久的願望,我從小學二年級便開始跟隨楊老師學寫毛筆字。當時,我只能利用課余時間和假期學習書法,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學習文化知識上。記得當時有些同學笑我傻,說什麼毛筆字已經過時了,學書法只能浪費時間。我沒有被他們的冷言冷語所擊垮,相反,我對書法的愛好反而更加強烈。難忘的是,我高中時曾因書法好而受到學校領導的多次表揚;值得欣慰的是,我大一時獲全隊硬筆書法一等獎。我從未放棄過對書法的練習,直到現在,我每天還堅持練習一個小時的書法,以實際行動去實現自己的願望。

我喜歡真誠,討厭虛假;我渴望快樂,但也接受憂愁。我高興過、自豪過,但我不狂妄;我失敗過、痛苦過,但我不悲觀。我不怕困難,不畏挫折。我希望用我的執著,我的努力,我的拼搏,我的奮爭,去創造我的價值,去實現我的願望。

H. 求小學4年級數學課堂上可以在座位上玩的課間小游戲,一共就4個同學,請敘述詳細一點

目測您應該是老師吧。
24點這個游戲可以推薦一下,之前經常玩的~~
拿一副撲專克牌,屬把裡面的數字卡片都取出來(10除外
然後打亂放在桌上。
規則很簡單,先是每人(四人)隨便抽取一張放在桌上,然後看誰先將四張卡片上的數字組合成24(加減乘除不限,而且四張卡片上的數字都要用到
恩就是這樣,覺得好就採納了吧~~~

I. 誰能提供些小學數學課堂小游戲

按一定小組輪流報數(1、2、3....)報到老師規定的數的倍數那個人起立報。
搶三十,也是輪流報數(二人),可報一個或兩個數,搶到三十算贏。
低年級可模擬做買賣。

J. 小學數學課前准備可以做哪些小游戲

如果是學習代數方面可以模擬買東西的游戲,日常中的東西孩子模仿快,如果是幾何方面的就可以讓孩子們剪紙或者搭積木之類的,然後可以很自然的引出所學內容,比如問問孩子想不想知道這些積木放在滿水杯里會溢出多少水呢?這時就可以很自然的引導孩子學習體積方面的知識。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課堂小游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