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數學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的措施有哪些
蘭州一中是甘肅省重點中學,是蘭州最好的中學了。
肅省蘭州第一中學創建於1902年(清光緒28年),是一所具有百年歷史的省屬省級示範性高中。現有教職工180名,其中特級教師4名,高級教師68名,中級教師56名,有教學班級36個,學生2337名。甘肅省中小學計算機教育中心、甘肅省中學人口教育及師資培訓中心也設在校內。學校教育教學設施齊全,綜合實力雄居全省中學前列。
蘭州一中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形成了獨特風格和優良傳統。堅持以「弘毅」為校訓,培養學生有遠大的理想、堅強的意志,團結勤奮,求實創新,全面發展,學有特長。蘭州一中的教育理念是「養德、開智、健體、立美」。蘭州一中的辦學目標是:以升學預備教育為主,兼創名校特色,全面理解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穩步科學推進素質教育,因材施教,發展特長,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學生升入高一級學校打下堅實基礎,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合格人材。
學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大力推行素質教育,以德育為主,以科研為先導,以教學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素質為培養目標,堅持「四為主、四結合」(一是以必修課為主,必修課與選修課相結合;二是以第一課堂為主,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三是以文化課為主,文化課與勞動技術課相結合;四是以常規教學為主,常規教學與實驗教學相結合),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在課堂教學方面抓教學方法的改革和課堂質量的評估,在課外活動方面抓研究性學習小組的活動,在隱性課程方面抓校園文化建設,在校本課程方面抓高一新生的軍訓和各年級的社會實踐活動。使教育教學質量得到全面、持續提高,學生素質得到全面、良好的發展。學校高考升學率連年保持在90%左右,60%以上學生進入全國重點大學,上線率、錄取率、學科平均分均名列全省首位,各學科尖子學生、特長生更是成倍涌現,1992年以來,在各級各類學科競賽中,獲國家級獎73人次,省級獎800多人次;創辦的數學實驗班,競賽成績斐然,多次組團代表甘肅省進入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冬令營,在2003年全國數學冬令營競賽中有兩名同學進入國家集訓隊。學校重視體育藝術教育,培養了一大批體育、藝術特長人才,被確定為排球、田徑傳統校,在七、八屆全運會上被授予全國群眾體育先進集體;學生交響樂團聞名遐邇,多次參加全國、省市重要演出及文藝活動並屢屢獲獎,還應邀對匈牙利、美國進行了友好訪問。
學校多次被評為全國、省、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先進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甘肅省中小學德育先進單位,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集體,全國未成年人保護先進單位。1995年9月李嵐清副總理來校視察時對學校教育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學校與國內外中學開展廣泛交流與合作,加入全國知名中學科研聯合體,與紐西蘭里卡頓高級中學、匈牙利紹莫吉州文法和衛生中等學校、美國俄克拉荷馬州數理高中建立了友好校際關系。由學校主辦、省教育廳主管的《中學教育科研》月刊已在省內外產生了一定影響。
面向二十一世紀,學校在2002年明確提出了爭創國家級示範學校的目標,並得到省教育廳的認可和重視,這對今後蘭州一中來說是一個重大而難得的機會,也是歷史賦予蘭州一中的庄嚴使命和蘭州一中面向21世紀振興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們一定要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更進一步發揚蘭州一中的優良傳統,振奮精神,勇於創新,為向著創建有特色、現代化、高質量的全國示範學校的崇高目標奮進。
教師和學生都很棒,它的錄取線是蘭州最高的。
具體的看看這吧
經孫如治萌即則軻心水杲庶劉半皎汝邡朴浩欺析
⑵ 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如何改革與創新》心得
《數學課程標准》中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更新觀念,轉變角色,改變傳統教學方式,把學習變成學生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要目的,藉助發展性的評價,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從而發展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下結合自己的學習、工作談談對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一些想法。一、為什麼這次課程改革的核心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書中指出:「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學習方式不是指具體的學習策略和方法,而是學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點。傳統的學習,學生以被動的、接受式的學習方式為主,存在著單一、被動、封閉、單向度的知識接受等問題,而缺少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等獲得知識技能的其他生動活潑的學習方式;教師以講授為主,很少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自主性的學習活動獲得知識、發展能力;學生沒有自己的小天地,集體討論和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習機會很少;學生的學習經常是閱讀書本知識,做老師布置的書面作業,而活動性和實踐探究性質的學習很少。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正在進人信息化時代,這些正在改變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沖擊著原來的教學模式。如數的計算是原來教學的重中之重,而現在這方面的內容,已有所減弱。原來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要變為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種教學模式的綜合運用。課程改革要求學習方式轉變,的確是看到了當今學校教育中學生學習方式存在的缺陷。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任務和理念之一。教師應努力在師生之間創造親、助、樂的人際情境,激勵學生平等和諧地質疑問難,思想上相互交流和撞擊,使學生在有思想張力的氛圍中爆發出智慧的火花、創新思維的亮點,從而使師生在互動互進中達成教學目標。 二、小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教學策略 如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討論和發現新問題,自己主動尋求問題的答案,是當前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大課題。對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我的理解是:素質教育是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為了實現素質教育改革的理念,必需構建旨在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習方式。教師應創設自由、和諧的學習氛圍,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獲取基礎知識和思維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促進個性化發展,培養學生初步解決現實問題能力。㈠、改善師生關系,營造民主氛圍,激勵學生學習方式的建立。 新課程倡導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對我們教師的職能和作用提出了強烈的變革要求,即要求傳統的居高臨下的教師地位在課堂教學中將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師站在學生中間,與學生平等對話與交流;過去由教師控制的教學活動的那種沉悶和嚴肅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真誠和激情。因而,教師的職能不再僅僅是傳遞、訓導、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勵、幫助、參謀;師生之間的關系不再是以知識傳遞為紐帶,而是以情感交流為紐帶;教師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滿倉庫,而是要點燃火炬。因而,構建和諧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有利於學生主體精神的發揮、主體人格的完善、主動學習習慣的養成,有利於學生積極地、主動地、創造性地去掌握新的學習方式。㈡、以改變教學模式和教學行為來帶動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 現代教學觀認為,教學的真正含義是教師教學生如何學習。因此,要使學生學會學習,教師必須以科研實驗為先導,從課堂教學改革人手,構建能有效地促進學生新型學習方式建立的教學模式,形成有利於學生發展的科學的教學行為。㈢、建立正確的評價機制,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建立。 新課程主張建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發展性課程評價體系,發展性教學評價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它是促進學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方式的助推器。實施發展性教學評價,我認為教師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教師要有正確的評價目標。教師的評價目標要從靜態的、一維的、單一的、終結性的、刺激性的評價轉為動態的、多維的、綜合的、發展性的、激勵性的評價;要從注重智力轉為注重多元能力,即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再現能力、應用能力、對知識的重組、想像能力、聯想能力、假設能力、推理判斷能力、選擇能力、求異能力、質疑能力、批判能力、立論能力、概括分析能力;要從關注學生學到了多少知識轉為關注了解學生理解了什麼、學會了什麼、創造了什麼、發展了什麼。 2.教師要有飽滿的評價激情。教師的評價傾向,會對學生的學習情感起到即時的調節作用。不管是表揚還是批評,不論是一個詞語還是一個眼神,都會化為學生的情感體驗而產生相應的行為表現。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始終保持充沛的精力、真誠的熱情,特別在學生採用自己習慣、擅長的學習方式或提出有創意的想法時,教師應不失時機地給以學生肯定、表揚、鼓勵等積極的評價信息,使每個學生隨時都感受到來自教師、同學間的鼓舞。 3、教師要採用多種評價方法。教師要注重多種評價方式的結合,使評價更加客觀公正,產生更多的積極效應。例如,結合過程和結果評價學生,既能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主動創造性的學習,又能促進學生注重獲取良好的學習效果;結合教師與學生評價及學生間相互評價,使評價活動成為學生探索、體驗的過程和教學相長的過程;結合書面考試、口頭表達、課堂提問、平時作業等評價形式,使學生能及時了解到自己的進步程度。 三、指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的原則 教學中指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還應遵循以下原則:⑴全體參與性原則。素質教育的根本出發點是面向全體學生,讓所有學生都能得到成分自由的發展。因此,面向全體,注重開發每一個學生的潛能是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方向。⑵主體能動性原則。「現代教育派」代表人物杜威的「學生中心說」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育應以兒童為中心。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主動性。這是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前提。⑶啟發探索原則。指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基本任務是啟發,目的在於引導而不是代替「學生的探索」。⑷求異求優原則。要引導學生從盡可能多的不同角度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鼓勵他們盡可能提出與眾不同的新觀念、新思想和新方法,並能從「異」中求「優」。⑸民主愉悅原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要平等對話,互相尊重,相互啟發,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要保證學生有良好的心境和愉悅的情緒。這是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重要保證。⑹個性化原則。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為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幫助,這是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客觀要求。⑺實踐操作原則。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動腦、動手、動口。這是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重要途徑。⑻評價激勵原則。對學生的學習態度、方法和成果,多肯定、多表揚、多鼓勵,幫助學生實現成功,體驗成功。通過學習,我知道了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這也是我們每一位教師追求的目標。
⑶ 基於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怎麼做
現在的小學的課堂教學應該注重多媒體的綜合利用是知識型葯化,易吸收。
⑷ 小學數學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的措施有哪些
大膽慎重地改革教材 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數學教材在七、八年以前應該說是一套很不錯的教材,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它已明顯表現出滯後性。如果用新標准去要求它,當然是不客觀,也是不合理的。因為教材的編寫是時代的產物,教材必然隨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只有用歷史的、發展的眼光去分析它,研究它,才是科學的態度。 為此,我們在反復研究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數學教材的基礎上,採用了五個方面的措施對該教材進行了大膽而慎重的改革。
⑸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情況使用何種教學模式,效果如何,成功案例等
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
——課堂教學經驗交流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小學課堂教學不斷地改革,經過對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教學,感到新課程、新理念、有新的感受、對如何上好小學數學課,本人有以下考慮:
一、課堂上老師的角色發生了變化
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教學中要鼓勵學生 在具體活動中進行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 ,與老師 合作交流
,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提供適當的幫助和指導,善於選擇學生中有價值的問題或意見,引導學生開展討論,以尋找問題的答案。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變管理者為組織者。過去的教學方法都是課堂上教師佔主要地位,對班級紀律、班級教學活動,都有教師一人操作,都是由教師自主管理。現在教師以組織者的身份,去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自由自在地去探究學習活動,此效果對課堂教學比較有效。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變主導者為引導者。過去的教學方法是教師講學生聽,老師說前半句學生說下半句,以使教學比較板。現在教師以引導者的身份,一些問題、一些教學內容有老師引導學生自己去研究、自己去學習去想辦法解決,這樣使課堂教學有一個比較好的結果。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變傳播者為合作者。課堂上生與生之間互相合作,師與生之間互相合作,把學習內容進行交流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二、在課堂上,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
過去的課堂教學,是以教科書中的條件與問題為標准,教師講學生聽,來解決書本上的問題,遇到疑難問題,只有教師一遍又一遍為學生講解,去解問題的思路。對做錯的題目,教師直接判錯,再去給學生反復講解,隨著教學的改革與發展,本人在課堂教學中總結出這樣幾句話,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①問題讓學生提②疑難讓學生解③思路讓學生講④錯誤讓學生析。
三、在課堂上,要靈活地使用教材。
過去的數學課,在教學設計上按教材內容,死板地進行設計,千篇一律,教學的開始、復習導入,接著學習新課、課堂練習、課堂作業、就學課堂總結。每課都是這樣,時間長了水學生都明白了每課什麼時間要干什麼。教學過程,按教學模式去生搬硬套,以教學設計、教學過程模式化。
通過課堂教學的改革,新理念進入了課堂,我們的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也發生了變化,做到了教學設計開放化,根據教學內容,去設計教學活動,不同的內容有不同的教學設計。在教學過程上活動化,也就是靈活機動、貼近學生的實際,讓學生感到新穎、學不完的新鮮事,做不完的新鮮題,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
總之,教材只是提供了學生數學活動的基本線索,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本班同學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
⑹ 新課程改革中如何進行小學數學教學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中明確指出:「數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但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部分老師仍然不能創造學生參與數學活動、數學探索的機會。在課堂教學時仍以自我為中心,忽視學習的主人——學生。缺少更多的考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上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時常存在。針對以上情況,現結合我在工作中的探索、學習過程,談幾點關於課改新理念怎樣更好落實到課堂教學中的認識。
一、轉變觀念積極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首先,每位教師要正確面對新的課程改革。在平時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從心理上根本就不能接受新課改理念,存在嚴重的抵觸心理。對應試教育還存在許多的幻想,一有機會出去聽課學習,回來後總是抱怨這樣的課我可學不來,這樣上課怎樣讓學生考出高分。也就出現了出去聽課當作任務來完成,讓我去,我就去,去了干什麼別人就不知道了。殊不知,當前的教育形式已發生了深刻變化,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步深入展開。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終身發展、全面發展,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我們在有機會參與聽課學習時,應更多關注每節課的精彩之處、成功之處,為我所用。平時多看一些教育類書籍、報刊或雜志,例如:《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小學數學》、《山東教育》、《濱州教育》等雜志、報刊,還可以多參與網路交流學習。自己創造機會努力汲取更多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日積月累就會對自己的教學有很大的幫助,促進自身素質的提高。
其次,要做到不斷地在實踐中探索。
有很多人到現在還誤認為我們的課程改革不要學生取得好成績,只要讓學生活動就是運用新理念。我個人認為這是對新課程改革的扭曲,新的課程改革不是不讓學生學習知識,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轉變獲取知識的方式方法。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更重要的是不斷的創造機會,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而不再運用單純的教師講解。因此,我們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要進行不斷的自我實踐與反思,積累更多的教學經驗,使自己更好的落實新課改的各項要求,為學生的終身發展盡到自己的責任。
二、認真細致分析每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
有很多教師在還沒有明確教學內容與目標的情況下就匆匆進行上課,看到那裡講到哪裡,想到哪裡說到哪裡。一般出現如下情況。
(一)不能明確把握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例如:有的教師在教學山東版教材一年級上冊《圖形與位置》一單元的第一課時《認識左右》時,就錯誤的將課題書寫為單元標題《圖形與位置》,甚至還有的書寫《有趣的游戲》。
(二)由於沒有把握好教學目標,導致活動設計不合理。例如:《認識左右》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應是:1、結合現實情境,能辨別前後、上下、左右,初步學會用前後、上下、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2、經歷用前後、上下、左右描述物體相對位置,並通過與同伴相互交流,初步體驗空間感和方位感。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形成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一般大致為:活動一:通過學生「指鼻子」游戲,初步感受認識左、右等方位詞。活動二:初步用左、右方位詞解決問題。例如:你的右邊有什麼?等。活動三:結合生活中左右的應用來區分左右。例如:靠右邊走等。活動四:在此基礎上,老師可設計一個猜左右手的游戲,來認識兩個人相對時,這兩個人的左、右是相對的。活動五:藉助拍手游戲,來認識上下、前後、反正等。活動六:可設計上下樓梯或交通規則的問題對本節課進行拓展應用。可有的上課教師在一節課的過程中,一節課下來就只有一種活動,練習指左右,全班做、同桌互相說著做,輪流兩個同學到台前做,比比誰說得好,教師也不再進行深入引導學習。就這樣一節課就匆匆完成了,看著這節課還很緊張、活躍,但是到底這節課學生真正能明白多少、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能完成多少就很難說了。我想這裡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上課教師沒有吃透教材、教參的要求,沒有嚴格圍繞教學目標有序地開展活動,沒有真正的成為一個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三、巧妙創設學生活動,為學生探究活動創造恰當的空間和時間。
一節精彩的課,與教師結合教學目標巧妙設計學生活動是密不可分的。也就是只有教師做好前期的預設,才有精彩的生成。才不至於每節課教師不住的講,學生不斷地聽。首先,有的教師的教學設計不合理。例如:在教學山東版教材二年級上冊《認識方向》一課時。在解決本節課的重點認識地圖上的方向時,有這樣兩種處理方式。
片斷一:
師:你們知道地圖上的方向嗎?
生:沉默。
師:邊說邊畫坐標圖,並邊標方向邊說,上面表示北,下面表示南,左面表示西,右面表示東。
師:知道了嗎?
生:知道了
師:那好,現在我們翻到某某頁,看情境圖,到桃花村怎麼走?
(隨後教師藉助情境圖自己提問題,讓學生來解決。這樣做不但沒有很好的利用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有益的探索活動,同時也沒有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片斷二:
師:誰能說出我們教室的東、西、南、北方各有什麼?
生:回答。
師:老師為你們每個小組准備了一張同樣的紙,現在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將我們教室東、西、南、北方的事物寫到上面,小組共同來製作一張我們教室周圍 的事物分布圖。
生:小組活動,學生製作地圖。
師:製作完的小組坐好,老師就知道你製作完了!
學生邊商討邊急忙製作。
師:將製作好的地圖貼到黑板上。隨後將其他小組製作的地圖也都貼到黑板上。
生:看到自己小組的地圖貼到黑板上,都很興奮。
師:那個小組能介紹一下自己小組製作的地圖表示的方向?
生:回答。
師:你們發現了什麼不同?
生:有的上面表示北,有的上面表示東,有的上面表示西,有的上面表示南。
師:我們每個小組都是描述的同樣的事物,怎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生:在紙上表示的方向不一樣。
師:如果這樣的話,我們製做的地圖別人能看懂嗎?
生:不容易看懂。
師:對啊,也就是給我們的交流帶來了許多的麻煩。通常啊,在地圖上一般上面表示北,下面表示南,左面表示西,右面表示東。
針對上面兩種情況:前者認為還探索什麼?探索是這樣,不探索也是這樣。探索還花費那麼多的時間,還不如多做幾個題呢!而後者充分認識到讓學生探索的價值,對於成人來說當然都是很簡單的問題,而對於7、8歲的孩子來說這就不是一個簡單問題了。很多專家都指出,我們並不是讓學生去創造,而是讓學生經歷一個創造這個結果的過程,幫助學生理解為什麼這樣做?而不是把學生當成一個容器,不斷地向裡面塞東西。知識是學不完的,也是不斷發展的,而獲得知識的方法才是永恆不變的。因此,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應更多的創設學生探索活動的機會,讓學生經歷這個過程,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其次,有的教師沒有足夠的耐心。在聽課的過程中,遇到有的教師為應付聽課,設計了許多的環節,特別是在小組合作探究這一環節。剛說完開始,不等學生展開活動。就問完成了吧?好,我們開始匯報。在匯報的過程中,教師就慢慢的把探索結果進行講解,學生只是一個陪襯,課後交流時上課老師一是擔心學生探索不出來;二是認為時間不夠。
有很多老師也片面認為只要上課無論什麼內容都得探索,只要不探索就不是一節合格的課。我想這就要根據所傳授知識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例如:一些數學概念、加減法中各部分的名稱等,直接告訴學生就行了,沒必要進行探索。像剛才所說的這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或開放性的問題,可採用探究的方式進行解決。
四、用心關注課堂上每一個學生的變化。
有一項調查證明學生所獲得的信息有55%以上是通過聽覺以外所獲得的。有一個學生回家以後這樣對家長說:「如果老師能夠面對我微笑一次,也會給我鼓勵和希望,我就一定會努力進取」。我想這些都提醒我們的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都應珍惜每分每秒與學生接觸的機會。特別是很多成功的老師,不但重視知識的傳授,更注重與學生進行情感的交流。在課堂教學中,時刻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細微變化,通過豐富的體態語言與學生取得交流。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及時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使每一個學生都喜歡上你所上的課。哪怕是一個激勵的眼神?一個真誠的微笑?都會讓你的付出獲得驚人的回報。
五、積極開展課堂教學的探索交流活動
俗話說得好:「真理越辯越明」。只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進行不斷的學習,與同科教師不斷地進行交流,一定能夠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例如:積極參加校內教研、聯校教研等活動,還可積極進行網上教研交流等。雖然每個人的課堂教學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許多問題,但是只要找到問題,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參與教研交流活動,找到努力的方向。
總之,教師是新課改理念在課堂教學中能否落實的的關鍵。只有教師的認識提高了,只有教師的自身素質提高了,只有教師切實投身於課堂教學的改革實踐中來,才能將新課改的理念落到實處,才能有效圍繞「三維目標」對學生開展教學活動。
⑺ 如何理解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是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工作。在全面推進課程改革的進程中,如何按照新課程基本理念改革學校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形成師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教學模式是當前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問題,也是廣大教師極為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數學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角色的轉變,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體現數學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三步·五環節」課堂教學模式是以參與式教學為依託,通過我校全體教師的不斷改革與創新而形成的一種新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我校於2011年9月開始實施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經過這一段時間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實踐,下面就談談自己的一些感受。
一、學生的變化
「三步·五環節」課堂真正告別了傳統的課堂授課模式,學生當之無愧的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生的膽子大了,敢於表現,敢想、敢說、敢問、敢做;學生活了,樂於提出問題、善於解決問題、敢於評價是非、勇於挑戰權威;學生表達清楚,思維清晰,合作有秩序,學習有興趣,能力有了發展,個性得到了張揚。真正體現了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感受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
二、教師的變化
教師的真正本領,主要不在於講授知識,而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全過程中來,經過自己的思維活動和動手操作獲得知識。新課程改革為老師創造了一個新的機遇,「一切為了學生」,這將是老師心中為之奮斗的目標;賦予學生自由,也將是老師教學中的唯一規范。愉快教學,將令老師與學生在教學共同成長,並使學生在學習中既獲得知識又得到個性的培養與健康發展。
三、存在的問題
1、因我校教學班人數多,學生分組六人一組,一個班要分八組以上,四人一組要分十二組以上,活動中教師照顧不全,有些不自覺的學生就把活動時間變成聊天時間了,教師4、新課改對家庭教育的要求更高了。我們是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很多,加上家長對新教材不熟悉,甚至有的家長對學生的學習不聞不問,即使過問,頂多關注分數,根本不懂得什麼叫能力,不懂得什麼叫「減負增效」,給教學帶來了困難。
⑻ 小學數學課堂主要是改革哪些方面
我們把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標准粗線條地確定為五個方面:學生喜歡不喜歡上數學課;學生投入數學學習的程度;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培養體現的情況;數學交流和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發展狀況;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情況。 學生喜歡不喜歡上數學課,這一項指標主要評價師生關系是否和諧。
⑼ 如何在農村小學開展數學課堂教學改革
如何在農村小學開展數學課堂教學改革
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課堂教學既然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戰場,當然也是開展創新教育的主渠道。小學數學是基礎教育的一門重要學科,在培養學生創新素質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大力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是進行創新教育中一項迫切需要解決的任務。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如何實施創新教育,是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探索的主課題。在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中,我認為應著重解決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設計創新教育的教學目標。
創新教育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變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過程為創新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除了有知識技能目標以外,還要設計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目標。
例如,「角的初步認識」一節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能力方面
(1)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稱。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3)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2、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方面
(1)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做角、拆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2)通過組織學生觀察、操作、討論、交流。培養學生探索新事物的能力,即創新能力。
二、創設情景激發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首先,因為小學生好奇心強,對新奇的事物容易產生興趣,因此在導入新課要創設新奇的情景或者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疑點,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勇於探索,樂於創新。
例如教學「能被2、5整除的數的特徵」時,讓學生任意說出一個數,教師不用計算都能很快說出能否被2、5整除。學生通過驗算證明老師說的正確。這時學生很想知道老師用的是什麼方法,興趣很濃厚,思維活躍起來,這時教師放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發現新問題,學到新知識、學到新方法、鍛煉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其次,教師要及時評價和鼓勵,使學生經常有一種成功的感覺,從而保持創新精神。
三、培養學生用多種方法解題的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任何發現和發明,任何科學理論的創立,首先是建立在發散思維基礎上的,沒有「發散」,就無所謂創新。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精心選擇一些發散點,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解題。如應用題教學中有這樣一題:從甲城到乙城的鐵路長760千米,一列火車3小時行285千米,照這樣計算,從甲城到乙城需行多少小時?教學時,在學生弄清題意和數量關系之後,讓大家展開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有的用算數解(算數解中又用多種方法解),有的用比例解(比例解中又有多種解法),有的用方程解(方程解又有不同解法)。這樣,大家的思維就非常活躍,解題思路相當廣。
四、引導主動探索,經歷創新過程,體驗創新的成功樂趣
現代創造教學觀認為,現成的結論並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得出結論的過程;現成的真理並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發現真理的方法。當別人問大科學家愛因斯坦何以有那麼多的創造時,他回答說: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只不過喜歡尋根刨底地探索問題罷了。所以積極探索是創新的先導,我們要保護和支持學生的探索慾望和探究行為。
以往我們為求教育的「高效」,總是「直奔真理」,把現成結論一古腦地塞給學生。這種傳授型的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的探索嘗試,不利於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培養。為此,我嘗試探究式的教學模式,給學生自主活動的充分時空,努力使他們掌握現成知識的同時,去發現新的知識,在了解現成結論的同時,又會設法突破現成結論。讓他們在充滿活力的自主探索中激發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感受到創造的樂趣。
如教學圓的面積計算時,我既沒有將公式直接呈現,也沒有將書上現成的推導方法和盤端出,而是通過分組合作,讓他們自由探索嘗試,利用割拼的方法,有的拼成近似的三角形,有的拼成近似的梯形,有的拼成近似的平行四邊形,有的拼成近似的長方形……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逐步調整,逐步推算,找到適合自己味口的最佳方案。這樣的探索,學生經歷了創造的過程,實現了自我,對於異曲同工的結論,他們無不個個喜形於色,興奮異常。
總之,「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不竭的動力」,「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中,教師應解放思想,大膽嘗試,積極進行探索和創新,努力使數學課堂成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廣闊天地!
⑽ 小學數學課程改革300字左右
小學數學課改心得體會
學習《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使我領悟到了教學既要加強學生的基礎性學習,又要提高學生的發展性學習和創造性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讓學生享受「快樂數學」。
一、變「備教材」為「備學生」
老師的備課要探討學生如何學,要根據不同的內容確定不同的學習目標;要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指導如何進行預習、聽課、記筆記、做復習、做作業等;要考慮到觀察能力、想像能力、思維能力、推理能力及總結歸納能力的培養。一位老師教學水平的高低,不僅僅表現他對知識的傳授,更主要表現在他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二、變「走教案」為「生成性課堂」
當師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都充分發揮時,實際的教育過程遠遠要比預定的、計劃中的過程生動、活潑、豐富得多。教師要利用好即時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靈活的教學機智,不能牽著學生的鼻子「走教案」。要促成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教師要創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教師要在教學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誠合作的民主關系。同時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的一言一行,在教與學的平台上,做到教學相長,因學而教,樹立隨時捕捉教學機會的意識,就必定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活潑有趣,更加充滿生機,也更能展示教師的無窮魅力。
三、變「權威教學」為「共同探討」
新課程倡導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對我們教師的職能和作用提出了強烈的變革要求,因而,教師的職能不再僅僅是傳遞、訓導、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勵、幫助、參謀;師生之間的關系不再是以知識傳遞為紐帶,而是以情感交流為紐帶;教師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滿倉庫,而是要點燃火炬。
四、變「教師說」為「學生多說」
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引導學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理解數學概念或通過數量關系,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從而掌握最基礎的知識,這個思維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樣有利於及時糾正學生思維過程的缺陷,對全班學生也有指導意義。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特點組織學生講。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說的結果,也要重視學生說的質量,這樣堅持下去,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上好數學課應該盡量地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不能把學生埋在越來越多的練習紙中。在數學課上,教師要引導學生既動手又動口,並輔以其它教學手段,這樣有利於優化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也必然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做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享受「快樂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