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課堂評價
(一)表揚
1、你的這個問題差點把全班同學都難倒,希望今後能多聽到這樣高水平的問題。
2、你能提出這樣的問題,說明你已經比別人更早地學習這個知識了,這很好。
3、你提的問題很有研究價值,說說你是怎麼想到的?
4、你這個問題,老師都沒想到,真是好樣的。
5、你的問題正是老師想問的,我們想到一塊了。
6、這么有創新的問題,你是怎麼想的?
7、這個問題值得大家來思考。
8、你提的問題,老師還沒想到呢,真了不起!
9、你能大膽提出自己不懂的寺方,具有科學家的探索精神,老師喜歡你!
10、你提的問題正是我們這節課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你提得很准。
11、發明創造就是從發現問題開始的,今天你已邁出了創造的步伐。
(二)鼓勵
1、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難,會提問問題的同學就是愛動腦子同學。2、你能提出這樣的問題,說明你已經進步了。3、再想想,怎樣問得恰當?4、再試試看,你一定能提出比剛才更好的問題。5、你很會動腦筋,可是你提的問題還應再琢磨一下。6、你的猜想真了不起,假如能把猜想和探索與實踐緊密結合,那就更棒了。7、現在你會提問,老師相信你以後會變得樂於提問、善於提問。
(三)否定
1、能大膽地提出問題,其實就是一個良好的開端。2、你提的問題雖然比較簡單,但也是經過自己思考的。
二、發言時的評價
(一)表揚
1、你的發言簡直讓人刮目相看,太精彩了!2、你的想法很獨特,了不起。3、你很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5、他(她)的.發言很精彩,大家不想表示一下嗎?6、(即興鼓掌)你的發言得到同學們的認可!(翹起大拇指)7、你真像個小老師,說得頭頭是道。8、太棒了!你能再讓大家欣賞一次嗎?9、你的思路新穎流暢,啟發了老師和小朋友。10、今天,你的想法讓老師大吃一驚。11、你說得非常好,讓老師都佩服。12、你值得班裡每一個小朋友學習!13、我為你感到驕傲!14、你真厲害!(豎起大拇指)15、你這么能幹,告訴我們,你是怎麼學會的?16、這樣分析確實高人一籌。17、棒!這是最有獨創的見解。18、回答問題又響亮又正確,大家要向你學習。20、你的解法很簡單,給所有小朋友提供方便!21、你的回答打動了老師和每一個同學,能讓我們再欣賞一次嗎?22、你今天出色的表現讓老師非常的驚喜,相信明天的你會更出色。23、能從多個角度來闡明你的觀點,真棒!24、你的娓娓道來,讓人聽了耳目一新。
(二)鼓勵
1、大膽些,當你舉起小手時,你已經挺了不起,如果能大聲地說出你的想法,那就更了不起。2、如果你能把這個想法說得連貫些,那就更好了。3、你一天比一天進步,要對自己有信心!4、沒關系,讓老師幫助你,你們再來試試看。5、馬上就要成功了,你再仔細想一想!6、能否讓全班小朋友都聽到你優美而生動的發言?7、如果能讓小朋友一下子就明白你的意思,就更好!8、明天的數學課老師看到的肯定是一個全新的你們!9、如果你能換一個角度思考,沒准演算法會更簡便!10、你很有潛力,只要能發揮你的優勢,每天都有新的收獲。11、你能大膽舉手,這就是一大進步!12、你今天說話聲音很響亮,如果能說得更簡潔就更好了。13、能經常看到你高高舉起的小手嗎? 14、你的想法很獨特,我們
❷ 小學課堂總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一、結抄合實際,落實課程計劃。
二、加強培訓,提高教師素質。
突破課堂教學,落實課程改革。
嚴格按新課程計劃開課設節。做到有課時、有教師、有考評,真正走進課堂,落到了實處。
為確保各學科正常教學,進行嚴格的查堂制度,一經發現甲課換乙課或放羊式教學等情況,立即登記,作為教師教學常規檢查的內容之一,並納入教師工作評價。
開展課堂教學交流與研究活動。一是進行集體備課,以備課組為單位,每周進行一次集體備課,由組內成員輪流主持,研究本周的教學內容、探討教學方法。
二是進行課堂交流,每位教師每學期必須上一堂教研課。上課後,及時進行說課、評課,總結成績,找出不足。
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數學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收到很好的效果。
❸ 小學課堂教學反饋為什麼要及時
如果家長去聽過課,這樣寫起來更會得心應手。
對老師的講課情況,講課的方法,專老師的著裝,語言,表情,屬更重要的是課堂氣氛,及老師和學生的互動性,是否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能否讓學生緊跟老師的思路,以及對老師提問是否得到學生的積極回應。在這里既要有對老師講課的肯定,對老師的授課能提出比較中肯的意見和建議最好。
對於學生,也應該從課堂紀律,聽課情況做一些反映。我覺的課間的紀錄也很重要,好的課間紀律對學生上課時快速進入聽課狀態很關鍵。
還有就是對,孩子回家的表現,做一些反饋,回家的表現在一定側面上也能反映老師的教課情況。教學相長,孩子離校的表現對老師的教學也會有一定的思考,比如:孩子寫作業的情況,在家裡,做為家長應該最了解,本來老師可能覺的布置的作業學生半個小時就能做完的,可孩子在家可能做了一個或更長的時間,把這些問題反映給老師、學校,對老師改進講課方法,提高課堂質量等都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最後還是覺得能夠站在家長的立場上對學校、老師提一些中肯的意見做好。漫天的褒獎或過火的批評都會讓人覺得難以接受。
❹ 小學課堂總結的基本方法
一、結合實際,落實課程計劃。
二、加強培訓,提高教師素質。
突破課堂教學,落實課程改革。
嚴格按新課程計劃開課設節。做到有課時、有教師、有考評,真正走進課堂,落到了實處。
為確保各學科正常教學,進行嚴格的查堂制度,一經發現甲課換乙課或放羊式教學等情況,立即登記,作為教師教學常規檢查的內容之一,並納入教師工作評價。
開展課堂教學交流與研究活動。一是進行集體備課,以備課組為單位,每周進行一次集體備課,由組內成員輪流主持,研究本周的教學內容、探討教學方法。二是進行課堂交流,每位教師每學期必須上一堂教研課。上課後,及時進行說課、評課,總結成績,找出不足。
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數學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收到很好的效果。
❺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1.課堂教學中教版師的角色出現錯位
權一是名曰,讓學生自主學習。整堂課都是學生自己在「哇啦哇啦」地讀書,熱熱鬧鬧地討論,教師顯得無所事事,課堂教學無目標,學生收效甚微。二是教師充當了學生課堂交流活動的旁聽者。名曰,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學生交流讀書體會時,教師始終不置可否,也不加引導,造成學生漫無邊際地交流,
2.課堂教學活動中讀書的方法過於膚淺 。
3.課堂教學活動中,提問無目標
學生還沒讀懂課文,師生對話就已經開始了。學生離開了文本與教師泛泛而談,所以,常常會有漫無頭緒,漏洞百出的「獨特體驗」或者,課本上清清楚楚的,明擺的問題還在不停地追問,似乎課堂熱鬧、學生學習積極性上來了,但只著皮毛,不得要領。
❻ 小學課堂如果遇到突發情況該怎麼辦
1、以變應變法。當課堂教學超出原來的設想,突然出現意料不到的情況,且影響到正常的教學時,教師可以以變應變。例如,上海著名特級教師於漪老師上課時,幾只蝴蝶飛進了教室,吸引了同學們的注意力。於漪老師是怎樣處理的:她首先讓學生把蝴蝶趕走,然後讓學生以蝴蝶飛進教室為題打一詞牌名,同學們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時,於漪老師給出了答案:「『蝶戀花』啊,因為你們都是祖國的花朵!」在同學們一片會意的笑聲中,於漪老師又開始了她的講課。
2、借題發揮法。把課堂教學中的偶發事件巧妙地融進自己的教學之中,利用課堂教學中出現的意外情況,借題發揮大做「文章」。筆者也碰到過前面所講的麻雀飛進教室的那種情況,我借「不速之客」麻雀的出現,給大家講了一個「麻雀的冤案」的故事:「五、六十年代,我國曾經把麻雀與蒼蠅、蚊子一樣列入害蟲名單,在全國開展消滅麻雀的運動,理由是麻雀偷吃掉大量的糧食。但事後的實踐表明,麻雀卻是蒙受了冤屈,因為麻雀對人類的益處遠遠大於它對人類的危害。」然後,我就以此為題,讓學生運用所學的哲學道理加以分析。同學們對此熱烈響應,興趣十足。有的從矛盾主次方面的角度,說明麻雀對人類時有利有弊,但利大於弊,我們看問題應抓住本質和主流;有的運用普遍聯系的原理,分析消滅麻雀會破壞生態平衡;還有從認識發展的角度,說明人類對麻雀的認識經歷了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這樣,我就巧妙地借麻雀的出現做出了一篇文章。
3、將「錯」就「措」法。筆者前面提到一位政治老師,誤把「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表述成「世界上任何兩個事物都是有聯系的」。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礙於面子,將錯就錯,不加糾正,是絕對要不得的。但如果我們能夠「借」錯生智,來個將「錯」就「措」,卻不失為一種良好的教學機智。還是那位政治教師,他及時發現自己出現了口誤,但學生卻沒有發現,這時他及時對學生說:「你們好好想一想,老師剛才講得對嗎?能不能把事物的普遍聯系理解成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有聯系呢?」聽了老師的提醒,學生就會重新審視和思考,並發現錯誤。
4、實話實說法。面對自己的失誤,前面提到的那位化學老師卻採取了另外一種處理方法,那就是實話實說,不文過飾非,同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當面對集氣瓶里冒出的不是白煙,而是黑煙,同學們愕然的表情時,這位化學老師隨機應變:「這塊金屬鈉為何燃出黑煙?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金屬鈉的物理性質及其貯存方法。」全班同學立刻由驚愕變成活躍,一位同學搶著發言:「金屬鈉性質活躍,不能裸露在空氣中,而是貯存在煤油中!」「你說得對!」教師滿懷歉意地對大家說:「剛才就是由於我的疏忽,實驗前沒有將沾在金屬鈉上的煤油擦乾凈,結果發生了剛才的實驗事故。為了揭示上述錯誤原因,我不準備回頭處理煤油,而是將沾有煤油的金屬鈉繼續燃燒下去。請大家想一想,燃燒的過程中,煙的顏色將發生怎樣的變化?」「黑煙之後將出現白煙!」結果再次演示實驗證明了大家的預言。當化學教師宣布:「同學們,你們的預言實現了!」全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不僅有學生的,而且有聽課教師的。是化學老師坦誠的襟懷,實事求是的品質,靈活的教學機智贏得了大家的贊賞。
5、因勢利導法。所謂「勢」,是指事情發展所表現出來的趨向。處理偶發事件時,要注意發現和挖掘事件本身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意義,然後或順勢把學生引向正路,或逆勢把學生拉向正軌。前面提到的那位劉老師,就巧妙地運用了這種方法,將消極因素化成了積極因素。她待同學們的笑聲稀疏下來,帶著餘悸平緩地說:「據說每位接我們班的新老師,都有一份大家贈送的特殊禮物,比如王老師的灰老鼠,鄭老師的大王蜂……而我呢,你們送了一條水蛇。」她微微笑了笑,指著那條蛇說:「我是第一次這么近看到蛇,剛才還摸到它,著實嚇了我一跳。不過我覺得捕捉這條蛇的同學挺行,至少他挺勇敢,有一定的捕蛇經驗……不過,我相信,憑他們的能力,不僅僅能做到勇敢,還應該做出點其他什麼,老師相信你們。」那幾個調皮學生原本等著看「戲」挨克,卻沒料到劉老師還表揚了自己,那可是自己非常難得的,可不知怎麼就是高興不起來,只是獃獃地聽著劉老師講有關蛇的知識……第二天早晨,劉老師又踩著鈴聲走進教室,一股清香撲鼻而來。她意外地看到,講台上的粉筆盒裡插著一束野菊花,教室里鴉雀無聲……從此,這個班變了。
6、愛心感化法。偶發事件經常發生在一些差生身上,他們自尊心強,同時自卑心理也較重,他們十分渴望得到老師的信任和尊重,即使有了差錯,也希望得到原諒。作為教師,應堅信每個學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在處理「偶發事件」時,注意把嚴肅、善意的批評與信任、鼓勵結合起來,把「盡量多地要求」與「盡可能多地尊重」結合起來,切不可感情用事,用訓斥加批評甚至是體罰或變相體罰等方法簡單粗暴地處理,以免激起師生之間的矛盾,造成師生之間對立情緒的擴大。這正如蘇霍姆林斯塞所說:「教育,這首先是關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觸及年輕的心靈。在這里,誰更有細致和耐心,誰就能獲得成功。
7、巧妙暗示法、個別提醒法、重點提問法、幽默調侃法。這些方法多用在那些上課精力不集中、思想開小差而導致分心的學生身上。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教師可視情況用語言、眼神、手勢等作暗示;如果暗示法不起作用時,教師可換用個別提醒法,可以邊講課邊走到該生身邊,或親切地摸摸他的頭,或輕輕地敲敲他的書本和課桌;如果以上兩種方法都不見效,還可以嘗試重點提問法,通過個別提問,強迫他把注意力轉移過來。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生在課堂上適度地進行幽默調侃,也是喚起學生注意,避免學生分心型偶發事件發生的有效方法。如發生學生打瞌睡,隨機說了句詩:「春風吹得書生醉,莫把課堂當睡堂。」同學們一笑,那位同學睡意全無了;再如對於個別開小差的學生,可隨機說道:「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但唯有一心不可二用,上課時一定要集中精力。」
8、停頓休整法。當學生精神疲勞,將要發生分心型情況時,教師可暫時停止上課,或讓學生閉目養神休息幾分鍾,或做做小游戲,唱上一支歌,或講個幽默風趣的小故事……。待學生精力恢復,注意力集中時,再講課,效率會大大提高。
❼ 小學生的課堂表現
,課堂問題行為主要是指小學生的課堂問題行為,是學生在課堂上擾亂課堂紀律以及影響自己和他人學習效率的不良行為。課堂問題行為有很多種,大致歸納起來有兩種:一種是擾亂課堂秩序,例如喧囂、推搡、低聲私語、隨便講話等;一種是學習效率低,例如走神、意志力薄弱、抄襲、厭學等。
二、課堂問題行為的表現
(一)擾亂課堂紀律
1.大聲說話,引起教師和同學注意
課堂上,總有一些學生喜歡在班級很安靜的時候發出大聲、怪聲,引起教師和同學的注意,打斷教師的講課思路,分散其他同學聽課的注意力。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一般會採取訓斥的方式,意圖制止在課堂上大聲說話的學生,但是有時會發現適得其反。學生在遭到訓斥後,不但沒有停止,反而繼續擾亂課堂秩序。
2.侵犯他人,影響同學學習
「老師,XX拿我橡皮!」「老師,XXX打我!」這是小學低年級課堂上經常出現的狀況。由於小學生的自控力等各方面都還很不穩定,經常會出現諸如此類打擾別人的動作,不但自己沒有學到知識,還會影響他人學習。
3.動作親昵,交頭接耳
在班級里,一位教師面對數十名學生。教師經常會發現,有些學生在自己稍不留神的時候,就會交頭接耳竊竊私語,這種狀況經常發生在女生中。教師發現後一般都會適當提醒,有的學生會停下來,但過一會兒發現教師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時,又會忍不住小聲嘀咕。
4.擺弄物品,吸引周圍同學注意
小學生有時會把小玩具、小布偶帶到課堂上擺弄,其他學生會容易被這些新鮮物品所吸引。對於小學生來說,新鮮的玩具或是漂亮的彩筆,都要比上課學知識有意思得多。自控力稍差的學生會在課堂上把玩具拿出來,趁教師不注意在下面擺弄,更糟糕的是,在其周圍的同學也會受到影響,課堂紀律遭到破壞。
5.自我約束能力差,課上隨便說話
小學生普遍存在自控能力差的情況,很容易受其他學生影響。教師在忙於寫板書時,往往一回頭,會發現三五成群的學生聊了起來,那些本該認真看教師板書的學生在這段時間會被個別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影響,同時打斷教師的思路。
(二)學習效率低下
1.上課走神,心不在焉
教師在課堂上總會發現一些學生沒有跟上自己上課的步伐。這些學生的眼神不對,或是呆滯,或是注意力在別處,往往被叫起來回答問題時,都是一臉茫然,不知所措。這類孩子「很乖」,不會擾亂課堂紀律,也不會打擾別人學習,但實際上他們沒有學到知識,好像很認真,心卻早就不在教室里了。
2.好奇心強,被外界事物吸引
課堂上還有很多「好奇寶寶」,他們不是對正在學習的知識好奇,而是對與當前學習的知識無關的事物。如窗外樹上的小鳥、前面同學鮮艷的發飾、書本上的插圖等等產生好奇心。這種行為導致學生注意力分散,不能專心聽教師講課,學習效率低。
3.意志力薄弱,學習能力差
學習是一個不斷提高自我的過程。小學生想要提高自己,就必須挑戰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學習,才會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課堂上,有一部分學生,簡單的知識還能使他們提起一些興趣,但遇到稍微復雜難懂的知識就立刻「繳槍」。有的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會再堅持一會兒,但是這種「堅持」很快就會結束。這是意志力薄弱以及抗壓能力差的體現,很容易對不易懂的知識放棄。
4.抄襲他人作業,不動腦
大部分知識都是在不斷的練習中逐漸掌握運用的,所以在小學課堂上,教師講完新知識,一般會要求小學生直接做課堂練習,以求學以致用。有一些學生為圖省事,趁教師不注意便抄襲他人作業。一堂課下來,真正做好練習的學生,知識上得到了鞏固,而圖省事的學生,卻錯過了最佳的練習時機。
5.厭學情緒,學習態度不端正
在課堂上種種不良學習方式導致一些學生最終產生厭學情緒,久而久之,完不成的學習任務越來越多,這一類學生也就放任自己,逐漸形成了不端正的學習態度,也不再努力學習了。
❽ 目前小學教學中課堂氣氛有什麼問題
一、在教學目標的確定上,缺少三維目標的制定和落實。作為一名特殊教育學校的政教主任,我在聽課過程中更關注的是教師是否落實三維目標,如何落實,落實的是否生活化、巧妙。根據多年的聽課與交流,我發現教師更多關注的是可以量化的知識目標落實情況,三維目標的落實只是稍帶一筆,或者有的教師根本沒有提及,大多的老師停留在教課本,缺乏生活化的德育滲透。殘疾學生由於智力因素導致心智發展嚴重落後,教師更應參透教材,聯系學生生活場景創造學習氛圍,達到以情促智,學校採用的上海編教材,每一章節都洋溢著這樣的編排意圖,而教師往往在追求量化的成績時忽略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部分教師的備課備得不夠充分。特殊教育新課改還在進行中,新課程標准理念時刻更新,部分教師忙於常規教學,忽略了《課程標准》及不斷更新的教材的參悟,老教案延續用或者教案老套路,對教學安排沒有隨著新課改標准和新教材的更新而更新,課堂教學形式更新,教學理念老舊,課堂教學效果是老調新唱,沒有根本性的提升。
三、課堂教學效率有待提高。殘疾學生沒有升學壓力,學生的發展可圈可點,智力因素參差不齊,多少造成教師課堂教學安排的隨意性,教學語言的隨意性、教學環節的隨意性、課堂教學時間把握的隨意性。教案是一面,課堂教學又是一面,使得備課與教學兩層皮,教師對於教學心中無數,在課堂的有效時間內無法完成相應的教學目標,有的甚至造成一節放任課,經年累月課堂教學效果大大降低。
四、調入的新教師經驗缺乏,容易盲目效仿。我校共計有20名任課教師,其中6名是近三年轉入的普小教師,由於對於特殊教育專業的陌生,學校安排了「老帶新」研培活動,因此,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只能是邊學習,邊總結。沒經驗的老師學習的時間都是在繁忙的常規工作擠出來的,非常有限,教育教學安排更多的是盲目效仿有經驗的老師,造成課堂教學模仿成東把鬍子,西把臉的忙亂狀態。
五、課堂教學開放性差。多數教師習慣於講解結論性、事實性、固定化的知識,隨著知識的更新,教學資源的豐富,教師面對日新月異的教學研究已經麻木,出現教學策略聽喝或流於教學習慣,缺乏主動探究。學生在課堂上缺乏知識的形成性過程經歷,缺乏學生可視生活化的教育場景,更多的只是形式化,老師的組織、引導欠佳,實際的學習效果自然不理想。
六、課堂教學中達不到關注多層面的學生。殘疾學生智力因素、知識基礎、身體因素、溝通能力水平不一,教師面對多層面的學生往往關注優勢學生,無暇顧及弱勢群體,缺失了師生之間的多方面交流;殘疾學生的能動性弱,造成老師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現象較為嚴重。不能很好的關注差異,沒有實現分類教學,課堂練習、家庭作業一刀切,缺乏個別化教育輔導與安排。
七、部分教師不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習方式方法的指導。我校已多年未進年輕教師,老教師隨著教齡的增加,多年的教學氛圍和教學習慣導致缺乏自主學習意識,缺少新鮮血液的刺激,導致教學氛圍憑經驗教學,創新意識不強,課堂教學沒有學習習慣的更新約束學生,殘疾學生脫離教師自己獨立學習的能力較差,知識水平低下的家長無法輔助學生,造成學校教學效果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