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加強小學教師的課堂語言魅力
在我們平時教學中經常發現有些老師,學富五車,滿腹經綸,但拙於言辭,苦於表述,缺乏嫻熟的教學技能技巧,壺里有餃倒不出,使課堂了無生氣,枯燥無味,所以反使得這些優秀的老師可能成為不受學生歡迎的老師。所以如果這時只注重課內知識點講授,就很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學習興趣。所以這個時候要提高教學效果,老師的語言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那麼作為教師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藉助評價語言的魅力來引領學生快樂地學習,從而把他們帶入瑰麗的知識殿堂,以下是本人的一些拙見:
首先,教師的語言要富有啟發性,善於激發學生的興趣,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教師的語言應該象催化劑一樣,深入學生的性格特徵和情感、知識基礎之中,與其匯合,發生反應,從而啟發學生的心智,振奮學生的神經,促其深入思考,這樣的語言對學生才有吸引力,才能開啟學生思維。
其次,語言要善於傳達思想、氣質、感受與感情。如果你的語言極具感染力,吸引力和信服力,那麼就會產生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所謂親其師信其道,你的語言親切,飽含思想與感情,與學生的智慧和心靈進行活生生的交流,學生就會信服你,跟隨你,這樣就會形成良好的互動。吸引了學生,達到了師生情感的交融,引起學生的共鳴,我的學生就曾說過:老師!我總能感受到你的熱情,我的激情無形中也被點燃。
第三,教師的語言要簡潔,明了,不重復,能用一句話說的,就不用兩句話去說。必要時,當學生有積極主動地學習行為和發言慾望時,你甚至可以不說話,要學會「不為」,先做一個旁觀者,在旁邊觀察,伺機引導。「此時無聲勝有聲」,教育過程中應該多留給學生一些寧靜與沉思的時間。一個好老師,不應該是一種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口若懸河,鋒芒畢露的形象,而應該是一個懂得適當地「藏巧」,我當時沒想到竟然有許多同學舉手要發言,而且比我的所謂標准答案要豐富多了。
第四.語言上要具有愛心,不能出口傷人,刺激學生自尊心。象我們平時上課經常遇到一些問題。有一次講例題時,有個學生照答案念。我當時是這樣說的「這個同學上課效率特別高,我剛才講的內容他能完全理解,弄懂了,希望下次再接再厲。」我沒有過多的責備,但自此之後,我發現這個學生上課態度相當端正。還有一次發現有個同學睡著了。我就找這個同學概述一下我剛才所講的內容。他睡眼朦朧的望著我,我就開玩笑說:周公善於解夢,我知道我剛才上課時,你又與他在夢中會合了,但是他沒有告訴你老師上課的內容嗎,如果是這樣,以後就少理他了。我覺得這種善意的批評比那種嚴肅的說教要好的多。
教師的教學語言是教師最主要的職業素養,魅力是教師教學語言藝術的最主要表現.字清音美和流暢准確是教師教學語言魅力之本,授課的語言變得生動形象的方法還有很多,但不管採用哪種方法,作為教師都必須遵循以下以下幾點:一,必須弄清學生理解和接受的難點所在;二,必須要將講授的知識點理解透徹;三,必須根據學生理解和接受的難點所在和所要講授的概念和知識特點選用方法——否則,不僅不能達到強化教學效果的目的,而且還有可能使知識在傳遞過程中發生變異,從而誤導學生。
總之,教師良好的語言,是與學生產生共鳴的載體,是走進學生內心世界的橋梁。教師只有充分展現語言的魅力,才能在課堂中走近學生,融入學生之中,才能使我們的課堂變得更加精彩、亮麗。
Ⅱ 小學語文要一個什麼樣的課堂
一、給學生一個「溫暖」的課堂1.保護學生的尊嚴教育是一種保護,保護學生固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保護學生的童心和純真。教育的真諦在於寬容、理解、尊重「人性的弱點」。課堂應該是一個保護學生人格尊嚴的場所,在充滿敏感的理解中培養學生最初的自信心和責任感。有位詩人說過:哪裡有愛哪裡就是你的家;哪裡有尊嚴哪裡就有你的歸宿;哪裡有鼓勵哪裡就是你的起點。課堂留給學生們最美好的印象就是家的溫馨,歸宿的安全感,起點的期待。所以在課堂上教師要經常鼓勵學生多發表自己的不同看法、想法。當面對性格內向的學生時多說幾句鼓勵的話,比如,「你很棒。」「你有了很大的進步。」「你的想法很獨特,說出來讓大家分享。」這樣給學生一種親切的感覺讓他們感覺到家的溫暖。2.允許學生犯錯誤人是在犯錯中不斷嘗試、不斷成長的,只有尊重學生的錯誤,才能讓學生不斷地成長。教師應該認識到課堂因錯誤而美麗,課堂因錯誤而精彩。課堂中的「錯誤」有豐富的獨特價值。如在教學《我很重要》一文時,有一個學生就說:「老師,本文的作者太驕傲了,我認為人人都要虛心一點,不能把自己看的太高,而他卻說他很重要。」筆者聽後及時肯定你太愛動腦筋了,讀了課文之後我相信你就明白了。筆者順勢讓學生通讀課文,有助於理解文章。其實一節課,沒有展示出學生的思維誤區,沒有思考的失誤,沒有探索的歧路,這樣的課看起來一帆風順,然而折射出來的智慧的能量和思想的含量又有多少呢?如果把課堂中的錯誤當成一種寶貴的教學資源,會使課堂更具生機。3.用愛感化學生愛是學生成長的動力,通往學生心靈的橋梁。愛是生命之源,是教學之本。教育是一顆心感動另一顆心的事業。在平時教學中,努力去尋找每一位學生的發光點,真誠地和學生談心,用愛撫平學生受傷的心靈,淡化他們對社會產生的不滿,發動全班集體的力量,創設一個友愛的集體。在學期開始,筆者就努力了解每一位學生的生活狀況,知道班上的一位學生父母離異,在他生日之際,發動全班學生為他說生日賀詞。在大家的祝福中,他感動地哭了。在大家的關心和幫助下,他融入了班集體。二、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1.讓學生多展示自己課堂的自由程度決定了學生思想的創造程度,課堂是學生自由展示和探索他們多種多樣的人生目的的地方;是他們求知、創造、體驗成功的平台;是他們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學生的創造力有時讓我們難以想像,關鍵在於教師是否給了他們足夠大的平台。在教學《烏鴉喝水》時,接觸到兩組形近字:「鳥」和「烏」,「喝」和「渴」。這是一個難點。筆者先讓學生思考,竟得出一個這樣的答案:對於「烏」的理解:「烏」代表黑色,比「鳥」字少一點,是因為烏鴉全身都是黑的,看不見它的眼睛了。另一名學生說:「喝水要用口,而且必須張大嘴,所以用口字旁,「渴」是因為口渴了想喝水,而想喝水並不一定張大嘴巴,所以是三點水旁。」筆者驚奇地對他們的回答表示鼓勵表揚,並進一步認識到:教師只有賞識學生的異樣想法,重視學生的不同思想,才能培養學生的個性。就如顧炎武所說:如果教師不尊重學生的聲音,不讓學生出新,那麼他的教學將是十分平庸的,沒有創造力的。2.把生活知識帶到課堂上課堂要向生活開放,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會讓學生更加自信,主動地學習,能讓他們心靈的泉水自然流淌。如筆者在教學作文課《尋找春天的足跡》時,把學生帶到大自然中親自去體會那剛鑽出的小草、樹枝上的嫩芽、星星點點的小花、濕潤的泥土。這樣學生很輕松地寫作,抓住生活中的點滴,眼裡有源,心裡有教育。三、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1.把別人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天才在於勤奮,知識在於積累,只有把自己平時看到的好詞、好句、好段積累下來,經過加工變成自己的語言,才能在學習中很好地利用。課堂練筆是吸收、積累語言文字的重要方法,教材中的課文大多是文質兼美的優秀作品,學生可以從中獲得思想營養和情感熏陶。在閱讀教學中先讓學生談認識、談體會,進行小組合作交流、探究,最後讓學生練筆,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又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加以利用。例如在教學《爛漫的點地梅》一文時,先讓學生講述,再運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寫一篇短文,一位學生寫的《螞蟻》,通過螞蟻成群結隊搬運糧食的描述,揭示了人們只有團結合作才有力量的道理。2.把別人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情感總之,語文教師要努力給學生一節節撞擊智慧火花的語文課堂,及時點撥學生的思維,啟迪學生的智慧,提升學生的修養,讓學生快樂學習,讓語文成為學生們成長的雞湯,在學習語文的過程與體驗中快樂成長。
Ⅲ 如何組織好小學課堂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告訴我們: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課堂激勵評價已成為廣大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我們在多年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深刻認識到:精彩的課堂激勵評價,能是學生在心理上獲得自信和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習動機,誘發學習興趣,進而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成績,下面就如何進行課堂激勵評價的問題談四中方法。
一.情感激勵法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新課程呼喚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只有愛學生,學生才會愛教師,學生才會喜歡教師所教的課。因此教師必須像對待自己的弟妹,像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去愛自己的學生。灑向學生都是愛,灑向學生都是情。課堂上教師一個欣賞的眼神,一個滿意的點頭,一個會意的微笑,一個親切的手勢,都猶如一場春雨,滋潤著學生乾涸的心田,都激勵學生敞開思維的大門,插上想像的翅膀,去探索知識的奧秘。教師從內心深處熱愛學生,用飽含激情的語言,眼神,動作,表情顯露出來,用自身的情感帶動學生的情感。這樣的課堂激勵評價從教師的心窩飛瀉而出,學生也會用他愛老師,愛學習的情感來回報老師。
二.語言激勵法 課堂教學離不開語言,課堂激勵評價也離不開語言。教師要力求使自己的評價語言真實,准確,精彩。這不僅需要教師的真誠,還需要教師豐厚的文化底蘊,那些人雲亦雲的「好」,「棒,棒,棒,你真棒」等評價語言使人覺得「言不由衷」因而聽而生厭。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要學會開一個帽子工廠,每天上課都要帶一些帽子去,看哪個學生適合戴哪頂帽子,就把哪一頂送給他,課堂評價中的同一句話,我們可以說得平淡如水,讓學生感到勉強;也可以說得激情四射,讓學生感到溫暖和幸福。作為一個教師,我們不要吝嗇自己贊美,賞識的語言,多給學生表揚,激勵。同時我們認為恰當的批評和警醒,也應算一種激勵評價。當學生在課堂上出現偏差時,教師也不應姑息遷就,而應善意的批評指正,是學生的思想和言行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三.物質激勵法 物質確實存在很強的刺激性。適當地在課堂激勵評價中採用物質激勵也是一種好方法。在低年級的課堂上,對表現優秀的學生適當的獎勵一朵小紅花,一顆糖和一個水果;在中高年級的課堂上,對表現優秀的學生適時地獎給一個練習本之類的東西,的確能起到激勵學生認真學習的作用。但物質激勵評價的方法一定要慎用,我們仍提倡精神獎勵為主。有一次我們聽一節低年級的課,教師不斷的獎給學生小紅花,還沒進入新課,紅花已送了一大半同學。我們認為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課堂激勵評價,這種為激勵而激勵的評價不值得效仿。 四.量化激勵法 在幾年的課堂激勵評價中,我們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量化激勵評價。具體做法是:將班上全部學生分成按性別搭配,成績好壞搭配和學習能力搭配的6人為單
位的學習小組,每個小組有一個各方面都比較優秀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小組以小組織的姓名命名。課堂上開展組際間的學習和守紀競賽。表現突出的小組被評為優秀小組,每組加50分,其他小組中表現突出的同桌加20分,課堂作業得「優」的每人次加10分。每天的分數有副班長匯總後填入教室後面的<<課堂量化激勵評價表>>中,一周一總分,總分最高的是本周的「紅旗小組」。實踐證明:此方法簡便易行,它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而且能是學生在相互監督管理中自覺上好課,學好知識。 課堂激勵評價是對真情的喚醒,對言行的肯定,對精神的誘導.有效的課堂需要精彩的激勵評價作支撐,願我們的課堂評價能開出精彩之花,結出豐碩之果。 教師勸阻學生「上甲課,做乙事」也許是對的,但「沒收學生的書」做法有些不當,還好沒有撕毀掉,不然結局更麻煩!即使是上化學課,大家正津津有味時,也難免有時會有極個別學生在做其它科的作業,往往是因為多種原因學生沒有按時完成該科作業,而交作業的時間快到,個別學生為了不被另外的老師批評,而「冒險」不被老師發現進行「地下活動」,在課堂上做這些作業。 我也曾發現過此類情況,處理方法通常有如下一些:第一種情況:學習成績特別好的學生,我從來不管他上課做什麼事,因為我相信他有邊聽課邊做作業的「一心多用」能力,事實上這類學生所做的習題可能遠遠不止是老師布置的。人的能力相差是很大的,有的人確有「三心二意」本領。我們平常不也是有同時做幾件事的時候么?這篇文章描述的情況大概屬於這種類型,教師可能對學生學習心理還不夠熟悉。 第二種情況:可能是有的學生事先預習了課文,大概自以為學懂了老師講的內容,上課時只需有選擇地聽老師講解某些重點內容和難點內容,他心裡已有準備:什麼時候聽老師的,什麼時候不聽。我覺得學生這樣做無可指責。為了證明學生是否屬於這種情況,我總是以請他回答問題的形式進行偵探,如果他答對了,我便放心了。任由繼續執行自己的學習計劃。如果沒有答出來,便開一句玩笑「作業是永遠做不完的,灑脫些吧!」 他一定會收手的! 第三種情況:學生可能化學基礎很不好,聽不懂我的講課,乾脆做別事。這個責任當然主要由我來負!這其實也是對教師教學的反饋,要立即調整教學難度,化難為易,使講解通俗易懂些,調動學生聽課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我從來不看教案講課,而是根據課堂上學生的表情來決定講解的方式。這種教學技巧通常很有效,學生會情不自禁地放棄做別事。提問時注意多對基礎不好的學生以啟發性關照,他(她)總是以「不知道」來回答老師的問題。我從來不輕易對他放棄,「試一試」,「勇敢點」,再加上師生「合作」,總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最後加上一句表揚的話,學生從此就不再放棄化學課了。課後主動問「問題」的次數明顯增多了,學習成績自然會上升。 第四種情況:個別學生因「經不住的誘惑」,可能趁上課老師不注意他時,偷偷地看那些「東西」,急於了解的故事情節,往往一看便著迷。等老師發現了他時,他卻沒有發現老師到了身旁!遇到這種情況,如果學生迅速將那「東西」收藏起來了,我就瞪他一眼以示警告;如果學生沒有收起那「東西」,我便若無其事、不作聲地收進我的褲袋裡,很少有學生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絲毫也不影響整個
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下課或放學後,學生會自動來找我。主動承認錯誤的,作個「下不為例」的口頭保證,便還他「東西」放行(他可是花高價租來的,賠不起喲!);也有不願主動承認錯誤的,不要緊,放學後,我慢慢來跟他「磨」,不需要講大道理,更不需要「罵」罰,最終他們都會痛哭悔改的。處理這類事件關鍵是「保密工作」要做好,才能「浪子回頭」。如果鬧大了,學生沒有了臉面,往往「破罐破摔」,以後更加與你「對著干」。不氣死你老師才怪!我已經成功地解決過多起這類問題了,這類學生家長往往有時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使他的孩子徹底改變過去,總是來說:「孩子好喜歡你!」我心裡好暗笑:因為他(她)在我這里哭過! 首先你一定要在孩子面前保持冷靜,不要因為這樣那樣的問題而顯出焦慮和束手無策感。這樣孩子們會察覺到的。 其次就是要向身邊有經驗的老師請教,聽聽他們的看法,也要注意觀察,觀察那些有經驗的老師是怎麼教育和管理這些學生的。每天把遇到的問題寫下來,看看自己解決了哪些問題,哪些還沒有辦法解決?那就思考,應該怎麼解決?實在想不明白也沒有關系,因為用過你的教學活動的累積總會有柳暗花明的一天的。(要注意積累每天的教育問題及解決方法。日積月累,你會看到自己的進步的。) 第三就是要學習,可以網上學習,也可以買書籍學習。學什麼?學別的老師是怎麼管理課堂的。學習一些優秀老師的課堂管理心得,和他們處理問題學生的智慧方法。 只要你肯努力鑽研,我相信你能成為孩子喜歡的老師的。
Ⅳ 小學數學優秀說課稿
《等腰三角形性質定理》說課稿
一, 說教材
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一般三角形基礎知識和初步推論證明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擔負著訓練學生學會分析證明思路的任務,在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的性質是今後論證兩角相等的的依據之一,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三條主要線段重合的性質是今後論證兩條線段相等、兩個角相等及兩條直線垂直的重要依據,因此在教材中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 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探索並掌握等腰三角形性質定理,能運用它們進行有關的論證和計算。 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性質定理之間的聯系。
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對命題的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滲透幾何證題的基本思想方法:分析法和綜合法。
情感與態度:引導學生進行規律的再發現,培養學生勇於實踐、大膽探索的精神。 加強學生數學應用意識。 三、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 難點: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性質的運用 四、 說教法與學法
課堂教學要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精神,因此本堂課我採取了「開放型的探究式」教學模式,從問題提出到問題解決都竭力把參與認知過程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全面參與、全員參與、全程參與,真正確立其主體地位。而教師只是作為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及時地給以引導、點撥、糾正。
五、 說教學過程: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在其原有認知基礎上的主動建構,因此我依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將教學過程分為以下五個環節:
教學過程教學活動設計意圖
一、回顧與思考 電腦展示人字型屋頂的圖像,提問: 1、 屋頂設計成了何種幾何圖形? 2、
我們都知道它是一種特殊的三角形,那麼它特殊在哪裡呢?(兩腰相等,是軸對稱圖形) 3、它的對稱軸是哪一條呢?
由日常生活中的等腰三角形引出課題,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學問題的能力。同時創造豐富的舊知環境,有利於幫助學生找准新舊知識的連接點,特別是問題3,其實就是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性質的伏筆。
除了這些特殊點,等腰三角形還有其它特殊性質嗎?這節課我們就要一起來研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由此引出課題)現代教學論認為,在正式進行發現過程前要讓學生對探索的目標、意義認識得十分明確,做好探索的物質准備和精神准備。
二、觀察與表達1、
觀察猜想請同學們拿出准備好的等腰三角形,與教師一起按照要求,把兩腰疊在一起,觀察一下你有什麼發現。
教師用多媒體課件演示等腰三角形ABC疊合情況,請學生思考你能得出哪些結論。 2、
得出定理學生回答發現後,教師給予指導,用規范的數學語言進行逐條歸納,得出兩個性質定理:定理1: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
定理2: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和高線互相重合。
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觀察、猜想,體驗知識的發生、發現過程,變灌注知識為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學習內容不再以定論的形式呈現,而是以問題形式間接呈現;學習的心理機制不再是僅僅是同化,而是順應。
三、了解與探究3、探索定理一、(A組口答,B組獨立解答) A組:1、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各等於幾度?
2、若等腰三角形頂角為40度,則它的頂角為幾度? 3、若等腰三角形底角為40度,則它的底角為幾度?
B組:1、若等腰三角形一個內角為40度,則它的其餘各角為幾度?
2、若等腰三角形一個內角為120度,則它的其餘各角為幾度? 3、一個內角為60度,則它的其餘各角為幾度?
(A組口答,B組獨立解答)由此引出推論:等邊三角形各個角都相等,且各個角都等於60°。
二、根據性質2填空:
(1)∵AB=AC,AD⊥BC,∴ , 。
(2)∵AB=AC,BD=CD,∴ , 。
A
B D C
(3)∵AB=AC,∠1=∠2,∴ ,
。為了對定理進行進一步探索,設計了以下練習:練習一的整體設計遵循低起點、小分階、大容量、高密度的原則,其目的是要學生掌握應用等腰三角形性質定理1與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求角的度數的規律,但教師不是直接將規律灌輸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自己發現規律,使學生獲得從問題中探索共同屬性的思維能力。從認知結構看,利用三線合一性質來證明角相等、線段相等或垂直與學生原有認知結構聯系較少,需要建構新的認知結構,是一種「順應」過程,對學生來說有一定困難,因此設計了下面一組填空題,幫助學生進行建構活動。同時,提醒學生注意性質應用應以等腰三角形為前提,為例2的教學作了輔墊,起到分散難點的作用。
四、應用與提高應用舉例:如圖,某房屋的頂角
∠BAC=120°,過屋頂A的立柱AD⊥BC, 屋椽AB=AC, 求頂架上的∠B, ∠C, ∠CAD的度數。
例1:求證 等腰三角形兩底角平分線相等
A
E D
B C
由於這是個用文字語言敘述的的幾何命題,師生共同商討,將解題過程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①根據命題畫出相應的圖形,並標出字母 ② 通過分析題設結論,將命題翻譯為幾何符號語言,寫出已知與求證。
③探索證法 在尋求證法時啟發學生從「已知」、「求證」兩方面出發進行思考。從已知出發:
a:由AB=AC聯想到什麼
b:BD、CE是△ABC的角平分線聯想到什麼
c:由a、b聯想到什麼
d:由a、b、c聯想到什麼
e:由d聯想到什麼
從求證出發:證明兩條線段相等通常用什麼方法?(全等三角形)。這兩條線段分別在哪兩個三角形中?這兩個三角形全等嗎?如何證明?
本課從居民建築人字梁結構中抽象出幾何問題,通過探索實踐活動得出結論,在這里,再將得到的結論應用到實踐中,從而解決了人字梁結構中的實際問題。這樣既有前後呼應,又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的思想,有利於加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證明」的教學所關注的是,對證明基本方法和證明過程的體驗,而不是追求所證命題的數量、證明的技巧。因此在例1教學中,有意讓學生來確定學習任務與步驟,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
分析法和綜合法是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因此在這里要求學生從兩方面都能夠思考問題。但這對於剛接觸論證幾何不久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所以,由教師提出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聯想。
本題是通過三角形全等來證明兩條角平分線相等,而這對全等三角形可是△ABD和△ACE也可是△BCE和△CBD分別用到了公共邊和公共角這兩對元素,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將充分利用這一點,組織學生探索證明的不同思路,並進行適當的比較和討論,有利於開闊學生的視野。
四、應用與提高例2:已知:如圖,△
A
O
B D C O』
ABC中,AB=AC,O是△ABC內一點,且OB=OC,AO的延長線交BC與D.
求證:BD=CD,AD⊥BC
思考:(1)本題的結論有何特
殊之處?——證明兩個結論
(2)你准備如何得出這兩個結論?——分別認證或同時證明
(3)哪一種簡捷?利用什
么性質?
在此基礎上請學生按照例1的思考方法自己尋找解題思路,可以在小組間進行討論。
變式拓展:
(1) 如圖,在例2中若點O是△ABC外一點,AO連線交BC於D,如何求證?
(2) 若點O在BC上呢?
經過例1的學習,學生已有一定推理基礎,因此應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證題思路,從而學到新的研究數學學習的方法,並逐漸內化為自己的經驗。同時也體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在這里有意通過變式讓學生經歷圖形變換過程,並使他們感受到在一定條件下,圖形變換不會改變圖形的實質,最後將點O移到BC上,使學生體驗了從一般到特殊的過程。
想一想:記一塊等腰直角三角尺的底邊中點為,再從頂點懸掛一個鉛錘,把這塊三角尺放在房樑上,如果懸線通過點M就能確定房梁是水平的,為什麼?通過想一想進一步突出重點與難點,也有利於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生活,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五、心得與體會
通過今天這堂課的研究,我明確了 ,我的收獲與感受有
,我還有疑惑之處是
。請學生按這一模式進行小結,培養學生學習——總結——學習——反思的良好習慣,同時通過自我的評價來獲得成功的快樂,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六、作業
(1)作業本上相應的作業。(2)已知:D、E在△ABC的邊BC上,AB=AC,AD=AE,求證:BD=CE(1)進一步鞏固和提高所學知識(2)及時反饋、查漏補缺(3)體現層次性與開放性
六、 說評價
現代數學教學觀念要求學生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本課從定理的發現到定理的應用都有意識地營造一個較為自由的空間,讓學生能主動地去觀察、猜測、發現、驗證,積極地動手、動口、動腦,使學生在學知識的同時形成方法。整個教學過程突出了三個注重:
1、 注重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體驗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樂趣。 2、 注重師生間、同學間的互動協作、共同提高。
3、 注重知能統一,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方法,靈活應用
Ⅳ 優秀的小學生如何整理課堂筆記
有的時候老師可能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一個學期下來,翻開學生的教科書時像新的一樣,一個字也沒有。這樣的學生積累的東西一定特別少。認為在課堂上對於老師的講解重點例如一些詞語的解釋、重點的段落,或用畫線、或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或寫一些簡單的註解等標注出來。比方說重點的地方可以用直線畫下來,比這個還重要的內容用波浪線現出來,遇到有疑問的地方可以畫一個問號,需要積累的詞語可以用圓圈、方框圈起來。總之教科書不能空著,不能學過了還和新的一樣!這不利於積累,復習時也沒有依據。畢竟在課堂上,教師的講解一定會有精彩的部分,這些精彩有時是轉瞬即逝的,可能課堂上你還記得很牢固,但你保證不了過一段時間不遺忘,如果你記筆記了,做標注了,復習時當你看到你的標注,課堂精彩處的鏡頭就會馬上再現,可能一些知識點很快回到你的記憶當中。
Ⅵ 怎樣在課堂上講一篇精彩的小學課文
新課標強調「要在課內外創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景,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動畫片則通過動感的畫面,將學生帶進山水樹花、鳥獸蟲魚、陰晴雨雪、喜怒哀樂中,孩子看到各種角色在一定的生活場景中進行對話,這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交際情境。其次動畫片中各種角色都是兒童化了的,其語言水平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水平,與孩子的思維發展是平行的,孩子容易模仿容易學。同時動畫片的語言規范、談吐文明,各種角色愛說善說、暢所欲言,學生如果能夠模仿、復述,並能在相似的生活場景中再現的話,自然能提高口語交際的水平。 再次,從人文熏陶方面來說,動畫片所倡導的是人類社會的主流文化,它對學生人文性的熏陶不言而喻。動畫片中的言語談吐、待人接物都會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我們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要在課堂中利用動畫片這個資源來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就要做到適時適度地截取精彩的片斷,通過短時間的觀看,引發學生的回憶,激起學生說話的慾望,組織仿說、評說、演說等訓練,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通常有以下幾種訓練的形式。 1.回憶式 隨著時代發展,有線電視普及千家萬戶,動畫影碟隨處可買,學生看動畫片,已經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了。通過調查顯示,上小學的孩子,都能夠說出十部以上的動畫片名和主要內容,有的動畫片他們看了又看,裡面的對白也記住了不少。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安排一些課時,讓孩子回憶動畫片里的人物或情節,組織口語交際訓練。首先可以運用一定的載體喚醒孩子們的回憶。如通過播放主題曲、截取畫面、語言引導等使學生提取記憶,進入動畫片情境,讓一部部動畫片人物、情節呈現在他們的腦海中。進而讓他們講述主要內容,復述故事情節,描摹各個角色,鼓勵孩子們暢所欲言,相互補充。也可以安排孩子對動畫片里各種人物進行評價,說說自己心目中的人物。我組織了一次「動畫人物評論會」,每位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一個人物進行介紹,同學們講得繪聲繪色、不亦樂乎。可以讓學生介紹記憶中最美的一個畫面,最感人的一個場面,和自己實際生活最相似的一個鏡頭;還可以讓學生向同學們推薦自己認為最優秀的動畫片,說說值得看的原因。上述各種訓練的安排,提高了學生的概括能力、評價能力。 2.片斷賞析式 在我們課堂教學有限的時間內,想要在課堂中讓學生觀看整部或者整集動畫片是不可能的。我們可以從動畫片的畫面、人物、情節等方面進行選擇,篩選出一些比較符合兒童生活實際的片斷進入課堂,激發兒童說話的興趣,進行口語訓練:可以說說這個片斷中的故事;可以由片斷聯繫到整部動畫片,說說整部動畫片的內容;針對片斷中的人物言行,做出自己的評價;由評價再說說你想給動畫片里人物說的心裡話;組織學生針對動畫片的片斷,進行辯論賽。如一次在教學中我截取了《小鯉魚歷險記》中的一個片斷:由於小鯉魚、阿酷、雙面龜、美美都自以為是,相互妒忌,不團結,結果被賴皮蛇所利用,失去了龍鱗。然後要孩子們說說《小鯉魚歷險記》主要寫什麼;通過這個片斷你覺得小鯉魚和雙面龜是怎樣的人?你想對他們說些什麼心裡話?學生興趣盎然,有的說小鯉魚他們驕傲自大不團結,才會被賴皮蛇利用,自作自受;有的說,不能從這樣一件事上看他們,從整部動畫片中看,他們都很團結,很勇敢,所以最後才戰勝了賴皮蛇;有的說,在我們的生活中,也碰到這樣的情況,那次老師布置我們編小報,由於大家不團結,結果小報的版面設計,很長時間都沒有做好。把精彩片斷引入課堂,就好比把一篇活的口語訓練課文引進了課堂,它有著文字所起不到的作用。學生說話的慾望高了,說話的內容豐富了,說話的思路開闊了。 3.情境表演式 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演動畫片的某個片斷,這種表演可分為模仿和創造兩種。聯系孩子們熟悉的動畫片,教師製作好一些頭飾,分配給不同的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讓他們模仿動畫片里的情節進行表演。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語言能模仿,表情也能模仿。通過復述人物的語言,學習語氣,模仿表情,大大提高說話的水平。這樣的說話訓練,能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既回顧了動畫片,又訓練了口頭表達能力,是很受學生歡迎的一種訓練方式。在模仿的基礎上,還可以進行一些創造性的訓練。如出示3到5分鍾的無聲動畫,然後讓孩子們為短片配上聲音。如在看了動畫片後接著往下演,甚至還可以組織孩子們創編動畫片。 誠然,看動畫片對孩子來說有利有弊,它的益處也不止於口語教學,但只要我們能夠對動畫片進行合理的篩選,充分利用動畫片中一切能為我們口語教學服務的有利因素。那麼,動畫片這個孩子迷戀的語文教學資源,就能夠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Ⅶ 小學優秀學生訓練要點
簡單地說,課程實施和教學活動所需要的一切資源,統稱課程資源;教育經費、實驗設備、活動場所、教學媒體等有關人力、物力、財力方面的資源,統稱條件性課程資源;感受、經驗、智慧、方法、技能等方面的資源則屬於紊材性課程資源,和城市相比,農村的課程資源,特別是條件性課程資源相對不足,尤其是西部不發達的農村,我們不諱言,新課程改革是在沿海發達地區進行的試點,在很大程度上借鑒了發達地區課改的經驗,更有利於發達地區的實施和推行,為此,農村教師所面臨的一個非常現實和具體的問題,就是如何因地制宜,發現、開發、篩選、應用課程資源,其中,首要環節是發現課程資源,所以,我們首先必須要認識到農村生物課程資源都具有哪些自身獨特的優勢,
農村有山、川、田、園,生物資源豐富;對新品種的推廣、病蟲害的防治、先進農業技術的應用等,學生有豐富的感性認識;「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體現學習的過程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自我建構、自我生成的過程」,這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這三個方面,最終從理論和實踐上決定了在農村課程資源不足的情況下,生物學科也有自身獨特的優勢,我們按照優先性原則和實用性原則進行組織和篩選,在保證符合課程目標和具有教育價值的要素進入學校課程或作為學校課程的條件下來支持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保證其教育意義,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彌補條件性課程資源的不足,最終達成課程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