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語文教學中開展對聯教學的意義
對聯,雅稱「楹聯」,俗稱「對子」,被譽為「詩中之詩」。它作為我國獨特的語言文學藝術形式和基礎教育教學形式,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然而,隨著清末學塾教育的消亡,對聯作為一種教育教學方式也消失了。現行的《語文新課程標准》中積極倡導的一個重要思想就是「開掘課程資源」 「語文教師更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並強調:「語文課程不僅包括課堂資源和課外教學資源……」(1)因此,語文教師要善於組織和開掘學生感興趣的資源,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感悟,讓豐厚的語文內涵彰顯出來,從而實現學生與語言文化的互動聯系,真正體現學習資源的價值和地位,成為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好載體。
對聯對於我們語文教師來說,就是一種寶貴的教學資源。對聯知識雖然在教科書中沒有系統講解甚至沒有要求,但是對聯藝術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今天的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這一藝術。更重要的是,對聯題直接指向的是對考生語文素養的考查,從對聯中可以顯見出考生語文素養的高下。國學大師陳寅恪的曾經說過,對聯不僅能夠體現漢語文的特性,而且具有四條檢測功能:他從四個方面予以說明:一,「對子可以測驗應試者能否知分別虛實字及其應用」;二,「對子可以測驗應試者能否分別平仄聲」;三,「對對子可以測驗讀書之多少及語藏之貧富」;四,「對子可以測驗思想條理」。(《與劉叔雅論國文試題書》)。簡而言之,對聯作為一種有效的教育教學資源應當再次得到積極的利用和開發。
一, 對聯教學體現了語文學科的靈魂――人文性
當代著名學者周汝昌先生就說過:「對聯乃是我們這個偉大民族的美學觀和語文特點的綜合產物,是幾千年文化史上的高級創造積累的特殊成就。……對聯是一種『精粹』,一種『提煉』,一種『結晶」,或一種『升華』。它有極大的概括能力,能以最簡練的形式喚起人們最濃郁的美感,給人以最豐富的啟迪,或使人深思,熟味,受到很大的教益。」
文化底蘊的薄弱是當今學生存在的普遍問題。現今的語文學習中常常是不經意間就忽視了對傳統文化的質和量的積累,對傳統文學樣式的運用意識就更淡薄了。語文教學的「中國特色」,被我們有意無意的忽略了,對聯作為我國傳統的一種文學藝術形式,是我國特有的、珍貴的文學遺產,是一種凝縮了的藝術。它的獨特之處是與我國特有的文字形式和文化傳統密切相關的,它以最精巧的語言和有節奏的韻律集中地反映人們的生活而抒發情感。讓人在品味的過程中,體會到對聯文辭的精煉和民族文化與精神的深邃。
二, 對聯教學體現了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工具性
對聯除了作為傳統文學藝術形式之外,本身也是一種重要的傳統教學方式,古之人對於對聯教學是相當重視的。張志公先生在他的《傳統語文教學的得失》一文中說:「屬對(即對聯),古已有之,到了近體詩(律詩、絕句)時期,成了一種格律,詩里的某兩句必須成對。屬對這種語文教學方法的形成,顯然和近體詩有淵源關系,然而實際上已經超越了作詩的范圍,發展成一種教學手段了。」(2)文史學家周劭先生曾說過:「在中國文學各種有韻之文的體裁中,如駢文、詩詞、賦銘,都要以對聯為基礎。所以過去的讀書人,無不以對對子為基本功,這門基本功練好了,才能進入各種體裁的領域中。」(3)
更為巧合的是,對聯訓練的思維方式和過程,跟現代語言學教學理論不謀而合。「人類學習說話,是從獨詞句開始到雙詞句,語言的基本奧秘已經開始滲入這個思維過程中,獨詞句體現詞和事物的聯系,特別是詞指稱整類事物的概括性,雙詞句體現造句的原理,進而掌握表示語言單位之間的關系的虛詞。」 (4)魯迅先生的一段話恰好是該理論的絕佳例證,他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滿懷深情地寫到:「我就只讀書,正午習字,晚上對課。先生最初這幾天對我很嚴厲,後來給我讀的書逐漸加多,對課也漸漸加上去,從三言到五言,終於到七言。」學者錢劍夫先生回憶自己小學「對課」的經歷:「每日放學時由國文教師出對,能對出者先歸。一年級一字,如天對地,馬對牛之類;二年級二字,如天高對地厚,白馬對黃牛之類;三年級三字;四年級四字……」可以說,對聯訓練的過程,就是思維訓練和表達訓練的過程。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點。
三, 對聯教學體現了師生平等的主體地位和主體關系
對聯教學雖然是我國傳統的教學方法,但它卻不受其漫長的歷史所影響,體現了現代教育的要求,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師生當堂的對聯訓練,使得枯燥呆板的課堂充滿生氣,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同時也促進教師角色的變化,即師生都處於一種平等的創造性的情景之下,因而教學充滿人文關懷,面對詞與片語構成的挑戰,教師和學生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即思維的起點上。在更多情況下,教師的思維敏捷程度以及發散程度都未必高於學生,特別到了師生互相提
Ⅱ 淺談在新課標背景下對聯在語文教學中的意義
對聯,雅稱「楹聯」,俗稱「對子」,被譽為「詩中之詩」。它作為我國獨特的語言文學藝術形式和基礎教育教學形式,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然而,隨著清末學塾教育的消亡,對聯作為一種教育教學方式也消失了。現行的《語文新課程標准》中積極倡導的一個重要思想就是「開掘課程資源」 「語文教師更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並強調:「語文課程不僅包括課堂資源和課外教學資源……」(1)因此,語文教師要善於組織和開掘學生感興趣的資源,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感悟,讓豐厚的語文內涵彰顯出來,從而實現學生與語言文化的互動聯系,真正體現學習資源的價值和地位,成為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好載體。
對聯對於我們語文教師來說,就是一種寶貴的教學資源。對聯知識雖然在教科書中沒有系統講解甚至沒有要求,但是對聯藝術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今天的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這一藝術。更重要的是,對聯題直接指向的是對考生語文素養的考查,從對聯中可以顯見出考生語文素養的高下。國學大師陳寅恪的曾經說過,對聯不僅能夠體現漢語文的特性,而且具有四條檢測功能:他從四個方面予以說明:一,「對子可以測驗應試者能否知分別虛實字及其應用」;二,「對子可以測驗應試者能否分別平仄聲」;三,「對對子可以測驗讀書之多少及語藏之貧富」;四,「對子可以測驗思想條理」。(《與劉叔雅論國文試題書》)。簡而言之,對聯作為一種有效的教育教學資源應當再次得到積極的利用和開發。
一, 對聯教學體現了語文學科的靈魂――人文性
當代著名學者周汝昌先生就說過:「對聯乃是我們這個偉大民族的美學觀和語文特點的綜合產物,是幾千年文化史上的高級創造積累的特殊成就。……對聯是一種『精粹』,一種『提煉』,一種『結晶」,或一種『升華』。它有極大的概括能力,能以最簡練的形式喚起人們最濃郁的美感,給人以最豐富的啟迪,或使人深思,熟味,受到很大的教益。」
文化底蘊的薄弱是當今學生存在的普遍問題。現今的語文學習中常常是不經意間就忽視了對傳統文化的質和量的積累,對傳統文學樣式的運用意識就更淡薄了。語文教學的「中國特色」,被我們有意無意的忽略了,對聯作為我國傳統的一種文學藝術形式,是我國特有的、珍貴的文學遺產,是一種凝縮了的藝術。它的獨特之處是與我國特有的文字形式和文化傳統密切相關的,它以最精巧的語言和有節奏的韻律集中地反映人們的生活而抒發情感。讓人在品味的過程中,體會到對聯文辭的精煉和民族文化與精神的深邃。
二, 對聯教學體現了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工具性
對聯除了作為傳統文學藝術形式之外,本身也是一種重要的傳統教學方式,古之人對於對聯教學是相當重視的。張志公先生在他的《傳統語文教學的得失》一文中說:「屬對(即對聯),古已有之,到了近體詩(律詩、絕句)時期,成了一種格律,詩里的某兩句必須成對。屬對這種語文教學方法的形成,顯然和近體詩有淵源關系,然而實際上已經超越了作詩的范圍,發展成一種教學手段了。」(2)文史學家周劭先生曾說過:「在中國文學各種有韻之文的體裁中,如駢文、詩詞、賦銘,都要以對聯為基礎。所以過去的讀書人,無不以對對子為基本功,這門基本功練好了,才能進入各種體裁的領域中。」(3)
更為巧合的是,對聯訓練的思維方式和過程,跟現代語言學教學理論不謀而合。「人類學習說話,是從獨詞句開始到雙詞句,語言的基本奧秘已經開始滲入這個思維過程中,獨詞句體現詞和事物的聯系,特別是詞指稱整類事物的概括性,雙詞句體現造句的原理,進而掌握表示語言單位之間的關系的虛詞。」 (4)魯迅先生的一段話恰好是該理論的絕佳例證,他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滿懷深情地寫到:「我就只讀書,正午習字,晚上對課。先生最初這幾天對我很嚴厲,後來給我讀的書逐漸加多,對課也漸漸加上去,從三言到五言,終於到七言。」學者錢劍夫先生回憶自己小學「對課」的經歷:「每日放學時由國文教師出對,能對出者先歸。一年級一字,如天對地,馬對牛之類;二年級二字,如天高對地厚,白馬對黃牛之類;三年級三字;四年級四字……」可以說,對聯訓練的過程,就是思維訓練和表達訓練的過程。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點。
三, 對聯教學體現了師生平等的主體地位和主體關系
對聯教學雖然是我國傳統的教學方法,但它卻不受其漫長的歷史所影響,體現了現代教育的要求,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師生當堂的對聯訓練,使得枯燥呆板的課堂充滿生氣,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同時也促進教師角色的變化,即師生都處於一種平等的創造性的情景之下,因而教學充滿人文關懷,面對詞與片語構成的挑戰,教師和學生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即思維的起點上。在更多情況下,教師的思維敏捷程度以及發散程度都未必高於學生,特別到了師生互相提問的環節,對聯的答案已經超出預先的設定,更多的體現的是開放性和探究性,這樣就更加體現師生的平等的主體關系,課堂的教學更加的開放,包容,充滿激勵,師生之間進行智慧的交流和精神與情感的溝通。這種課堂氛圍,是無法刻意營造的,它不是教師個人知識權威的體現,也不是學生的被動表現,而真正體現了現代教育理念的要求。
四, 對聯教學可以促進學生多種能力的綜合培養
(一) 培養學生的主動性
學生的求知慾是強烈的,特別是對於自己所感興趣的知識,但是學生回答問題的主動性往往與題目設計的趣味性和挑戰性有密切的關系,問題的挑戰性越強,引起探求和解決的要求也就越強。對聯是詞的組合,一般都短小精悍,並且是日常所用或者是課文中常見詞語,這樣的特點就使其充滿趣味性和挑戰性,,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思考和創造的空間。對聯中包含有大量的中華民族的歷史內容,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其中包含了中華民族傳統的個性,美德,心態,風俗等等,對學生性的確激發乃至心靈的觸動都具有極大的影響力。
恰如其分地運用對聯,往往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妙用,使課堂氣氛立即活躍起來。如在教授《鴻門宴》時,我運用了這樣一副對聯的導入課文:「兩舟並行,櫓速不如帆快;八音齊奏,笛清怎比簫和」我先將這副對聯投影到大屏幕上,然後問學生這副對聯說的是誰。當學生回答出說的是樊噲時,我又結合課文解釋這副對聯豐富的內涵,(魯肅不如樊噲,文不如武;狄清怎比蕭何,武不如文)學生發出一陣感嘆,深感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我趁熱打鐵簡介《鴻門宴》文章背景。這樣導入,既自然生動,又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起到了「一石二鳥」的作用。
(二) 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和創造力
對聯是在一定的限制中求得表達的語言形式,就像戴著枷鎖跳舞,要想表達的貼切深入有感染力,必須要有較強的概括能力和創造力,怎樣才能從成千上萬個詞語中選擇出最恰當的詞,還要把它們迅速有機的串聯起來,成為一句或是一段有意義,有感情,有順序,有趣味的話。通過對聯訓練,學生從語言最細微的基礎開始起步,學會煉字,篩選詞語,寫出優美句子,再到篇章,都是一個有序的漸進的過程,由此可見,對聯是學生思維寫作訓練的利器。「錢鍾書說:「撮合語言,配成眷屬。愈能使不類為類,愈見詩人心手之妙。」
對聯創作同時又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是思維和語言的訓練,是一個充滿嘗試和知識內化遷移的過程,也是知情統一的知識獲得過程。而動態的探究過程才更具有開放性和創造性的特點。在對知識積累加工的同時,能讓學生自主體驗情感,在方寸間發現感受詞彙內在的豐富內涵與背景,使學生的創造力真正體現和發揮。
在教學中,我有意識地運用對聯訓練學生的這些方面的能力。如我在分析《楊修之死》一文後,讓學生用對聯的形式評價楊修,學生概括為:「一張巧嘴,道破天機:兩片薄唇,召來橫禍」這副對聯高度地概括了楊修之死的原因,而且對文章的主旨起到了一個升華的作用。又如學生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內容概括為:「百草樂園,自然熏陶;三味書屋,文明教化。」可謂一目瞭然。這種做法,比只串講課文字詞,不分析其內容主旨,多了一層能力訓練,使教學內容更充實、到位。再如在復習古詩文時,我設計了「東臨碣石觀滄海」,學生充分展開聯想和想像,寫出「西望星漢射天狼」 「西望夜朗寄愁心」等下聯,而且都出自學過的古詩文(分別出自曹操《觀滄海》,蘇軾《江城子》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等等),此類對聯集句用典,十分自然,渾然一體。
(三) 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對聯除去作為語言思維練習之外,在豐富學生文化生活,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方面,也有非常明顯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是《新課標》中的一項重要教學任務,是發展學生健康個性,形成健康人格不可缺少的因素。
對聯不但是語言的藝術,也是文字的藝術,是與繪畫書法等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藝術緊密結合的。對聯外形整齊,節奏和諧,具有繪畫美、節奏美、建築美等特點。尤其是很多對聯構思精巧,意境深遠,能夠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審美能力。我國人民自古就有寫對聯的習慣,例如我們最熟悉的春聯「春回大地,福滿人間」,「人勤物阜,國泰民安」等等;另外更多的是歷史上的很多仁人志士把對聯當成自己明志的載體,將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人生觀,乃至全副身心,滿腔熱忱全部展示出來,使其成為不朽的傑作,流芳百世。例如明朝東林黨人顧憲成的「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幅對聯已經成為愛國主義的象徵。而蒲松齡的「有志者事競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通過歌頌項羽、勾踐以自勉,表明自己奮發的態度和不羈的個性。
在教學中我經常選擇那些內涵深刻,內容豐富,構思巧妙的對聯,介紹給學生,並進行評價和鑒賞;另外還讓學生自選對聯,寫鑒賞文章,然後互相交流,進而能夠自主進行創作學生們徜徉在高雅的文藝創作和欣賞的海洋中,所獲良多,對於我個人教學研究來講,受益匪淺。
本文的寫作目的並非是想刻意拔高對聯教學的地位。我認為在現行的《新課標》的良好背景下,能夠重新拾起傳統文化的瑰寶,並且結合新的時代特點,繼承和發揚有中國特色的語文學科的特點和優點,這就是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幸福。讓我們以此文共勉,期待語文教學春天的來臨。
Ⅲ 淺談話題對聯教學的意義
在語文教學中引進對聯的學習,充分的體現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能夠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促進學生多種能力的培養,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在大力倡導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強化素質教育的進程中,把對聯藝術引進語文課堂應該是一種有益的嘗試。
Ⅳ 淺談對聯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中華名族歷史悠久,有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產。這些文化遺產都是古代人民辛勤創造的寶貴財富,是祖先們的聰明和智慧的結晶。對聯就是其中獨具風格的一種藝術,是祖國文化藝術園中的一朵奇葩。它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素為人們喜聞樂見。
對聯形式短小,文辭精煉,既是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又是一種優秀的文化遺產。對聯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對句」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我國最早的對聯出現在一千多年前。它具有知識性、趣味性、文學性、思想性,它使用的范圍廣,日常生活經常涉及,春節有春聯,喪事有輓聯,書齋有勵志聯,風景勝地有名勝聯,章回小說有標題聯,生日吉慶有壽聯,對名人評價有名人聯,了解、學習對聯的有關知識,逐步掌握創作對聯,對於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文素質、熏陶學生優秀的品質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2004年全國各地15套高考試卷中有7套含有撰寫對聯的題目,另一套出現涉及對聯知識的題目。可以說,這是2004年高考試題的亮點之一。對聯試題的出現,意味著高考在考查我們的語文能力和素養方面又開拓了一片新的天地,也對我們的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
對聯具有極強的藝術概括力和極其豐富的思想內涵,以凝煉、短小、富有哲理與個性見長;講究合轍押韻和平仄對仗;易誦易記。深受人們的喜愛。在浩如煙海的對聯中,有許多是對歷史人物進行評價的,其中不乏優秀之作。在語文課堂教育教學中,適時、恰當運用對聯藝術,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探究與欣賞能力。對思想品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以及培養學生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加深理解閱讀材料的能力有著重要作用。
下面就對聯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淺談一二,以求中學語文教學的新發展。
(一)恰當運用對聯可以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
「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優秀的對聯能潛移默化地培植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使之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能提高其文化素質和審美情趣,使他們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並積極吸收熱愛之。
學習《石壕吏》這一課時,開始不介紹作家,僅對「安史之亂」的史實作必要的交代。學生在誦讀過程中,板書對聯:「歌吟總帶憂民淚;顛沛仍懷愛國心。」以引起學生的注目,形成懸念--何憂?以此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待欣賞完課文後,才回頭評價作家。也許不用平價,此對聯已經高度的總結評價了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詩人。在「總」和「仍」字上稍加點撥,學生們豁然開朗,興味盎然。對「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所留下的空曠、寂寥和茫然畫面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詩人走進孩子們的心裡。可以不失時機的板書郭沫若先生在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撰寫的對聯:「世上瘡痍,詩中聖者;民間疾苦,筆底波瀾。」學生們的靈魂經受了洗禮,情操得到了陶冶。他們也許還不能說出許多大道理,但對作家,對《石壕吏》已經刻骨銘心了。
(二)恰當運用對聯可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們在課堂上接受了有限的對聯藝術熏陶,無形中會喚醒他們更強的求知慾望。
魯迅先生回憶三味書屋裡的學習生活,說到「正午習字,晚上對課」。所謂「對課」,就是對對子,學習對仗。如「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宿鳥對鳴蟲」。講語文課,我就用後人評價作者或作品的一些膾炙人口的對聯,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導語,讓學生受到熏陶,幫助他們了解作者和作品。如我所料,學生興趣倍增,求知慾陡漲。例:介紹《聊齋志異》時,我沒有按照教參的提示照本宣科,而是另闢蹊徑,將郭沫若先生評價《聊齋志異》的一幅對聯先作介紹:
寫鬼寫妖,高人一等
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此聯雖僅有十六字,但對蒲松齡的創作和《聊齋志異》的藝術成就給予了高度而充分的評價。上聯從藝術表現手法方面評價,指出「高人一等」,下聯則從主題思想上著手,諷刺揭露統治階級的貪婪,真是「入骨三分」。此處「入骨三分」化用了成語「入木三分」,相比之下,「入骨」比「入木」諷刺更深刻。再如要了解魯迅其人及其代表作《吶喊》、《彷徨》在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我選用了美國作家斯諾與劇作家姚克合寫的一幅悼念魯迅先生的對聯:
譯著尚未成功,驚聞隕星,中國何人領《吶喊》
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
板書此聯於黑板,進而圍繞此聯,提出質疑。隕星何意?吶喊、彷徨指什麼?等等。抓住關鍵詞語進行評析,讓學生了解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沖鋒陷陣的民族英雄。《吶喊》、《彷徨》是他的兩本小說集,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之作,是中國小說現代化的卓越開端。以此導入新課,別具一格,既使學生了解了作者及文章內容,又激發了學生對魯迅先生的無比景仰之情。這樣有意識有目的的把文學作品與對聯聯系起來,對學生的影響作用是很大的。
(三) 恰當運用對聯可幫助同學了解古跡名勝,感悟先哲情懷
我國歷史悠久,名勝古跡遍布各地。這些古跡在很多古詩文里曾提到過,雖沒有身臨其境的條件,但在講古詩文時,我感情充沛,精神煥發,並以此感染學生,「帶領」他們跨越時空,追溯歷史上下五千年,神遊祖國河山千萬里。學生心馳神往,情動而意隨。一節課,有如作了一次免費旅行。如講《出師表》一文,自然要論及諸葛亮為報先帝知遇之恩,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心。為此,我「帶領」學生來到古隆中,品讀杜甫題書的對聯:
三顧頻繁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
再到河南南陽武侯祠,欣賞清代顧嘉蘅的對聯:
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後主
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陽南陽
兩聯一比較,諸葛亮勤勤懇懇之態如現,耿耿忠心,忠肝義膽,躍然紙上。身居一室之內,心游大江南北。這樣通過對古跡名勝,人文景觀,名人事跡的介紹,像導游一樣講解,引導學生展開聯想,使教學內容有了立體感,使他們從把握文章內容進入到自然審美形式,再由語言形式進入到內容美,凈化了心靈,陶冶了情操,教育他們追求美好健康的人格。
(四)恰當的運用對聯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
「教學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交往、互動。教學過程應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
在教學雙邊活動中,教師恰當的不失時機的運用對聯,會產生高度概括言簡意賅的藝術效果。能產生以少勝多,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魅力。對激發學生的藝術想像力,更好地領會作品精髓起到積極的誘導效果。
現在的中學生,雖然也學習歷史,但他們大多對以往歷史知之甚少,對以往的生活、歷史上重要人物的事跡更是難以理解。如果教師只是憑自己掌握的歷史材料泛泛而談,學生是難於接受的。而有些對聯卻對過去的生活、歷史上的名人做出了精確的概括,且形式短小,合轍押韻,讀來朗朗上口,學生易於理解和接受。
實踐證明,恰當的將對聯運用到語文教學中,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內容的理解,提高對作品藝術特點的概括能力。
在這里,我們應該特別注意的是,用對聯介紹評價作家,必須甄別選擇,切忌以偏概全,牽強附會。這就需要教師平時細心謹慎選擇,引用時不能在教學過程中過多的影響課文教學時間,更切忌興之所到地旁徵博引。對聯,它只是一味葯引子,用得恰當,畫龍點睛;濫用,有賣弄、矯情之嫌,適得其反。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往往評價作家與分析作品的聯語是相互關聯,相互滲透,難以分割的;並且撰聯者的主觀意願,撰聯時的心緒以及朝代等諸方面的因素,會影響到聯語所評價人物的客觀性與公正性。所以教學中,這些因素必須考慮,並非所有評價人物的聯語都能運用,必須深思慎取,恰當運用,當用才用。教學實踐中,筆者對聯語中未涉及課文內容的人、事、物一般不作深究,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影響教育教學進程與質量;對一般性的史實材料只作必要的交代,讓學生通過對聯藝術更好的領會作品內容與藝術特色,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
多年的教學實踐語明,把對聯藝術有選擇的運用於語文課堂教學,有趣、實用,深受學生歡迎,同時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在大力倡導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強化素質教育的進程中,把對聯藝術引進語文的課堂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語文教學的領域,豐富語文教學的內容,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不失為一種有益的嘗試。
Ⅳ 對聯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研究的目的意義
對聯在語文教學中的意義/ 孫寧
當代著名學者周汝昌先生說過:「對聯乃是我們這個偉大民族的美學觀和語文特點的綜合產物,是幾千年文化史上的高級創造積累的特殊成就。……對聯是一種『精粹』,一種『提煉』,一種『結晶』,或一種『升華』。它有極大的概括能力,能以最簡練的形式喚起人們最濃郁的美感,給人以最豐富的啟迪,或使人深思,熟味,受到很大的教益。」對聯,雅稱「楹聯」,俗稱「對子」,被譽為「詩中之詩」。它作為我國獨特的語言文學藝術形式和基礎教育教學形式,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然而,隨著清末學塾教育的消亡,對聯作為一種教育教學方式也消失了。對聯對於我們語文教師來說,其實是一種寶貴的教學資源。對聯知識雖然在教科書中沒有系統講解甚至沒有要求,但是對聯藝術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更重要的是,對聯題直接指向的是對考生語文素養的考查,從對聯中可以顯見出考生語文素養的高下。國學大師陳寅恪曾經說過,對聯不僅能夠體現漢語的特性,而且具有四條檢測功能。他從四個方面予以說明:一,「對子可以測驗應試者能否知分虛實字」;二,「對子可以測驗應試者能否分辨平仄聲」;三,「對子可以測驗讀書之多少及語藏之貧富」;四,「對子可以測驗思想條理」。(《與劉叔雅論國文試題書》)。簡而言之,對聯作為一種有效的教育教學資源應當再次得到積極的利用和開發。
一、對聯教學體現了語文學科的靈魂——人文性。
文化底蘊的薄弱是當今學生存在的普遍問題。現今的語文學習中常常是不經意間就忽視了對傳統文化的積累,對傳統文學樣式的運用意識就更淡薄了。語文教學的「中國特色」,被我們有意無意的忽略了。對聯作為我國傳統的一種文學藝術形式,是我國特有的、珍貴的文學遺產,是一種凝縮了的藝術。它的獨特之處是與我國特有的文字形式和文化傳統密切相關的,它以最精巧的語言和極富節奏的韻律集中地反映人們的生活。讓人在品味的過程中,體會到對聯文辭的精練和民族文化的深邃。
二、對聯教學體現了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工具性。
對聯除了作為傳統文學藝術形式之外,本身也是一種重要的傳統教學方式,古之人對於對聯教學是相當重視的。張志公先生在他的《傳統語文教學的得失》一文中說:「屬對(即對聯),古已有之,到了近體詩(律詩、絕句)時期,成了一種格律,詩里的某兩句必須成對。屬對這種語文教學方法的形成,顯然和近體詩有淵源關系,然而實際上已經超越了作詩的范圍,發展成一種教學手段了。」文史學家周劭先生曾說過:「在中國文學各種有韻之文的體裁中,如駢文、詩詞、賦銘,都要以對聯為基礎。所以過去的讀書人,無不以對對子為基本功,這門基本功練好了,才能進入各種體裁的領域中。」更為巧合的是,對聯訓練的思維方式和過程,跟現代語言學教學理論不謀而合。「人類學習說話,是從獨詞句開始到雙詞句,語言的基本奧秘已經開始滲入這個思維過程中,獨詞句體現詞和事物的聯系,特別是詞指稱整類事物的概括性,雙詞句體現造句的原理,進而掌握表示語言單位之間的關系的虛詞。」魯迅先生的一段話恰好是該理論的絕佳例證,他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滿懷深情地寫道:「我就只讀書,正午習字,晚上對課。先生最初這幾天對我很嚴厲,後來給我讀的書逐漸加多,對課也漸漸加上去,從三言到五言,終於到七言。」學者錢劍夫先生回憶自己小學「對課」的經歷:「每日放學時由國文教師出對,能對出者先歸。一年級一字,如天對地,馬對牛之類;二年級二字,如天高對地厚,白馬對黃牛之類;三年級三字;四年級四字……」可以說,對聯訓練的過程,就是思維訓練和表達訓練的過程。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點。
三、對聯教學體現了師生平等的主體地位和主體關系。
對聯教學雖然是我國傳統的教學方法,但它卻不受其漫長的歷史影響,體現了現代教育的要求,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師生當堂的對聯訓練,使得枯燥呆板的課堂充滿生氣,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同時也促進教師角色的變化,即師生都處於一種平等的創造性的情景之下,因而教學充滿人文關懷。面對詞與片語構成的挑戰,教師和學生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即思維的起點上。在更多情況下,教師的思維敏捷程度以及發散程度都未必高於學生,特別到了師生互相提問的環節,對聯的答案已經超出預先的設定,更多地體現的是開放性和探究性,這樣就更加體現師生平等的主體關系,課堂的教學更加開放,包容,充滿激勵。這種課堂氛圍,是無法刻意營造的,它不是教師個人知識權威的體現,也不是學生的被動表現,而是真正體現了現代教育理念的要求。
四、對聯教學可以促進學生多種能力的綜合培養。
1、培養學生的主動性
學生的求知慾是強烈的,特別是對於自己所感興趣的知識,但是學生回答問題的主動性往往與題目設計的趣味性和挑戰性有密切的關系,問題的挑戰性越強,引起探求和解決的慾望也就越強。對聯是詞的組合,一般都短小精悍,並且是日常所用或者是課文中常見的詞語,這樣的特點就使其充滿趣味性和挑戰性,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思考和創造的空間。對聯中包含有大量的中華民族的歷史內容,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其中包含了中華民族傳統的個性、美德、心態、風俗等等,對學生個性的激發乃至心靈的觸動都具有極大的影響力。
恰如其分地運用對聯,往往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使課堂氣氛立即活躍起來。如在教授《鴻門宴》時,我運用了這樣一副對聯導入課文:「兩舟並行,櫓速不如帆快;八音齊奏,笛清怎比簫和」。我先將這副對聯投影到大屏幕上,然後問學生這副對聯說的是誰。當學生回答出說的是樊噲時,我又結合課文解釋這副對聯豐富的內涵,(魯肅不如樊噲,文不如武;狄青怎比蕭何,武不如文)學生發出一陣感嘆,深感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我趁熱打鐵簡介《鴻門宴》文章背景。這樣導入,既自然生動,又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起到了「一石二鳥」的作用。
2、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和創造力
對聯是在一定的限制中求得表達的語言形式,就像戴著枷鎖跳舞,要想表達得貼切深入有感染力,必須要有較強的概括能力和創造力,要能從成千上萬個詞語中選擇出最恰當的詞,還要把它們迅速有機地串聯起來,成為一句或是一段有意義,有感情,有順序,有趣味的話。通過對聯訓練,學生從語言最細微的基礎開始起步,學會煉字,篩選詞語,寫出優美句子,再到篇章,都是一個有序的漸進的過程,由此可見,對聯是學生思維寫作訓練的利器。錢鍾書說:「撮合語言,配成眷屬。愈能使不類為類,愈見詩人心手之妙。」
對聯創作同時又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是思維和語言的訓練,是一個充滿嘗試和知識內化遷移的過程,也是知情統一的知識獲得過程。而動態的探究過程才更具有開放性和創造性的特點。在對知識積累加工的同時,能讓學生自主體驗情感,在方寸間發現感受詞彙內在的豐富內涵與背景,使學生的創造力真正體現和發揮。
在教學中,我有意識地運用對聯訓練學生這些方面的能力。如我在分析《楊修之死》一文後,讓學生用對聯的形式評價楊修,學生概括為:「一張巧嘴,道破天機:兩片薄唇,招來橫禍」。這副對聯高度地概括了楊修之死的原因,而且對文章的主旨起到了一個升華的作用。又如學生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內容概括為:「百草樂園,自然熏陶;三味書屋,文明教化。」可謂一目瞭然。這種做法,比只串講課文字詞,不分析其內容主旨,多了一層能力訓練,使教學內容更充實、到位。再如在復習古詩文時,我設計了「東臨碣石觀滄海」,學生充分展開聯想和想像,寫出「西望星漢射天狼」「西望夜朗寄愁心」等下聯,而且都出自學過的古詩文(分別出自曹操《觀滄海》,蘇軾《江城子》,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等等),此類對聯集句用典,十分自然,渾然一體。
3、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對聯除去作為語言思維練習之外,在豐富學生文化生活,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方面,也有非常明顯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是新課標中的一項重要教學任務,是發展學生健康個性,形成健康人格不可缺少的因素。
對聯不但是語言的藝術,也是文字的藝術,是與繪畫書法等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藝術緊密結合的。對聯外形整齊,節奏和諧,具有繪畫美、節奏美、建築美等特點。尤其是很多對聯構思精巧,意境深遠,能夠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審美能力。我國人民自古就有寫對聯的習慣,例如我們最熟悉的春聯「春回大地,福滿人間」,「人勤物阜,國泰民安」等等;另外更多的是歷史上的很多仁人志士把對聯當成自己明志的載體,將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人生觀,乃至全副身心,滿腔熱忱全部展示出來,使其成為不朽的傑作,流芳百世。例如明朝東林黨人顧憲成的「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副對聯已經成為愛國主義的象徵。而蒲松齡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則通過歌頌項羽、勾踐以自勉,表明自己奮發的態度和不羈的個性。
Ⅵ 對聯教學應走進語文課堂
無論是作為文學作品閱讀還是作為寫作訓練,對聯從未正式列入《語文教學大綱》,語文教材中也沒有「對聯」的正式教學篇目。但依筆者陋見,這並不意味著「對聯」該在語文教學中銷聲匿跡。就目前的語文教學現狀來說,只有極少數(在局部來說是極個別)語文教師在對聯教學方面有所涉及或嘗試,中學乃至大學畢業的學生不懂對聯甚至不辨上下聯區別的情況很普遍。這與對聯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是不相稱的。故而筆者以為,在中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相機引入「對聯」教學,中學語文教材中也應適當編入有關對聯的篇目或內容。
從詩歌中的對偶句發展成為楹聯之後,對聯便與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密切聯系。相傳最早是唐末五代西蜀的孟昶在過新年時,於寢門桃符板上題詞雲「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之後,在他的影響下,到了宋代,楹聯之風大行。由於與書法藝術的緊密結合,使得楹聯具有很強的裝飾性效果,因而文人雅士、權貴豪紳便紛紛將其作為廳堂、苑囿、古跡、聲邸、祠堂等處的點綴與裝飾,成為舉首可見的人文景觀。現在,家家戶戶貼春聯,能提得住毛筆的人都要書寫對聯,從城市到鄉村,從政府機關到農家小院,對聯成為節日慶典中不可或缺的。可以說,沒有哪一種傳統文化現象如對聯這般凸顯。據此亦可認為,對聯在某種程度上已成為漢民族文化的象徵之一,是傳統文化中最普及最具生命力的,也是最具文明性的。因而,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人自然應懂得一定的對聯知識,能閱讀欣賞對聯。社會上應具有一定人數的對聯創作隊伍,對聯作為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應得到發揚光大,作為健康文明的民俗習慣定將代代傳承。今人學對聯並不是附庸風雅之舉,而是對傳統文明習尚的保持和發揚。
在明清以來的私塾教育中,先生教弟子往往將對「對子」作為語言啟蒙和語言訓練的常用手段,也作為檢測學子學識和語言才華的方法。現代語言教學中如果一味地採取這種手段和方法當然是古板單調的,也是迂腐可笑的。但任何事物都具兩面性,對聯教學偶且為之、時而為之又不失其新鮮感。從筆者的教學實踐來看,學生對此還是興趣頗濃的。比如教師布置了上聯,學生馬上躍躍欲試,凝神動手對下聯,部分學生還對得象模象樣。其實在語文課中可以從不同途徑引入對聯教學:如在講授一些篇目時,引用名聯激趣導入;撰寫(或教師給上聯學生對下聯)對聯概括課文情節內容;可結合節令、喜慶活動等直接給學生布置撰寫和應對對聯的作業;可按專題安排學生搜集相關對聯;可安排名聯賞析和對聯專題講座等。總之,只要操作得當,對聯教學肯定是活化語文教學的手段之一,也是能突出漢語言特點的教學方法。
對聯講究詞性、節奏(句子結構)、韻律(平仄相錯)和修辭,對語言感知能力的要求很高;另外,對聯一般來說句式短小,但內容高度濃縮,對語言表達和語言分析的要求很高,需要相當的語言基礎。對聯創作過程中,作者常常會為斟酌好一個詞而搜腸刮肚,冥思苦想,為使聯句工穩而反復斟酌,再三修改,這種對辭句的刻求程度往往是高於其它文體寫作的。所以,指導學生創作對聯的意義就不止於對聯創作本身,對訓練學生語感、提高語言表達技巧來說是切實可行的,也是相當有效的。這有利於改掉學生遣詞造句隨意的毛病,便於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Ⅶ 讓對聯走進學生的課餘生活
導讀:讓對聯走進學生的課餘生活,在學生中開展對聯展覽活動,六個中專班共創作出了近200多幅對聯習作,一、偶然間萌生了教學生寫作對聯的想法,課本中有對聯一節,對聯當然不是應用文的主要內容,我只是想提高一下學生學習應用文的興趣,先教他們寫寫對聯,怕學生厭學,我就想利用這一季節搞一次對聯展覽,經過我在課堂上簡單的對聯教學後,4個班共創作出68幅對聯,以奧運為主題創作對聯,學生楊燕暇對「兩舟飛天舉國功」
讓對聯走進學生的課餘生活
曲靖市民盟職業技術學校從2008年至今,在學生中開展對聯展覽活動,至今已舉辦過四屆,六個中專班共創作出了近200多幅對聯習作,開創了校園文化活動的新形式,豐富了校園文化的內容,既學習、推廣祖國的傳統文化,又學習語言運用,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偶然間萌生了教學生寫作對聯的想法
早在2008年,中專開設的一門課程叫《應用文》,課本中有對聯一節,對聯當然不是應用文的主要內容,開學上這門課時,我只是想提高一下學生學習應用文的興趣,先教他們寫寫對聯,因為應用文幾乎是乾巴巴的文體,怕學生厭學。
因正值清明節前夕,這時春回大地,萬物充滿生機,被稱為詩歌的季節。我就想利用這一季節搞一次對聯展覽,沒想到,經過我在課堂上簡單的對聯教學後,4個班共創作出68幅對聯,活動很是熱鬧。
2008年正值 奧運會即將召開(又是嫦娥一號、神舟七號即將發射),以奧運為主題創作對聯。如,我出的上聯是「一會舉辦全民力」(一會:奧運會),學生楊燕暇對「兩舟飛天舉國功」(兩舟:嫦娥一號、神七),對得很好。徐朋飛同學的「百年期盼奧運到,一朝誠邀佳賓來」;丁文學同學的「歡歡喜喜迎奧運,誠誠懇懇待侍賓」;洪興林同學的「高高興興迎奧運,點點滴滴講文明」;凡則林同學的「奧運五環連連出和平世界,紅旗五星照照亮繁榮祖國」。等。
那段時間,同學們看到自己寫的對聯貼在宣傳欄里,很是高興,每天都有同學三五成群觀看、議論、評點自己的或別人的對聯習作,不時有學生貼出自己的對聯,熱鬧異常。相比黑板報前的無人情形,完全是兩個樣。
二、活動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了第一次的對聯展覽,2009年舉行第二屆。三個班共創作了82幅對聯,其中旅遊4班一個班就創作了70幅對聯,就連小學生(我校有附屬小學)也參與並創作出十多幅對聯。
2009年是建國60周年大慶,以此為主題,王成同學寫了「六十載華夏大地彰顯進步,十三億中華兒女齊享文明」。有勵志方面的、學習方面的對聯:潘偉東同學的「有目標能堅持成功在望,勤學習善開拓事業必成」「學習計劃人人定,行動自覺個個遵」;王成同學的「談天談地談未來,想事想情想人生」;王麗同學的「多聽多看多觀察,善讀善寫善提高」;還有講孝心、友情、文明禮貌的,內容非常豐富。
更有意思的是連小學生也參與進來並且寫出了很不錯的對聯。六年級王奧、陳思宇同學的「學生早到露朝氣,老師晚歸懷欣喜」,寫學生早早到校,一派朝氣
Ⅷ 對聯進入中小學活動課堂中的好處
對聯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是集境、象、意、聲、韻於一體的漢文化的結晶。我國老一代領導人毛澤東、朱德、周恩來以及蔣介石,無一不是對聯的高手。學寫對聯對於提高思維能力,造句能力和近義詞、反義詞的掌握極有好處。因為對聯是講究平仄的。所以你必須要掌握較多的同義詞的字義才能對平仄聲有更好的選擇…為對聯能進入中小學課堂而拍手叫好!
Ⅸ 淺談對聯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文摘參考
中華名族歷史悠久,有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產。這些文化遺產都是古代人民辛勤創造的寶貴財富,是祖先們的聰明和智慧的結晶。對聯就是其中獨具風格的一種藝術,是祖國文化藝術園中的一朵奇葩。它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素為人們喜聞樂見。
對聯形式短小,文辭精煉,既是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又是一種優秀的文化遺產。對聯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對句」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我國最早的對聯出現在一千多年前。它具有知識性、趣味性、文學性、思想性,它使用的范圍廣,日常生活經常涉及,春節有春聯,喪事有輓聯,書齋有勵志聯,風景勝地有名勝聯,章回小說有標題聯,生日吉慶有壽聯,對名人評價有名人聯,了解、學習對聯的有關知識,逐步掌握創作對聯,對於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文素質、熏陶學生優秀的品質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2004年全國各地15套高考試卷中有7套含有撰寫對聯的題目,另一套出現涉及對聯知識的題目。可以說,這是2004年高考試題的亮點之一。對聯試題的出現,意味著高考在考查我們的語文能力和素養方面又開拓了一片新的天地,也對我們的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
對聯具有極強的藝術概括力和極其豐富的思想內涵,以凝煉、短小、富有哲理與個性見長;講究合轍押韻和平仄對仗;易誦易記。深受人們的喜愛。在浩如煙海的對聯中,有許多是對歷史人物進行評價的,其中不乏優秀之作。在語文課堂教育教學中,適時、恰當運用對聯藝術,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探究與欣賞能力。對思想品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以及培養學生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加深理解閱讀材料的能力有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