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考試分析 > 小學作業記錄傳統文化

小學作業記錄傳統文化

發布時間:2021-03-14 06:42:14

『壹』 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有哪些計劃和記錄

-在穩步中求發展,在變革中求創新
歲末,在談到工作的時候,很喜歡用「回顧」與「展望」兩個詞,回顧,是讓自己的記憶回到過去,通過一頁頁感性的畫面,梳理出理性的方法與經驗;而展望卻是在回顧的基礎上,對學校未來發展與走向的一種理性思考與科學與決策。很高興,每年能有一次這樣的機會,與教育局領導以及全體教師齊聚在一起,回顧一年來,xx學校工作中取得的點點滴滴的成績;更高興,能與領導與教師們一起探討來年我們的工作思路與工作方向。這樣的時刻,是讓人興奮與鼓舞的時候,也是讓人充滿期待與嚮往的時刻。
回顧2012年xx學校的工作,我想用一句話概括我的工作思路:在穩步中求發展,在變革中求創新。xx學校是一所辦學經驗相當成熟的學校,喻局長在我上任之初,用十二個字總結學校的辦學成果:管理規范、質量一流、特色鮮明。這十二個字,我多次在行政會議和全體教師會議上提及,它們作為學校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字眼,已深深地根植在我們大家的腦海。如何圍繞這十二個字,在堅定不移地走科學教育特色發展之路的基礎上,繼續科學管理學校,繼續推進辦學質量,繼續提升學校辦學品牌,成為我們奮斗的目標。又是一年過去,回首這一年我們的工作,我想,它依然同去年一樣,是令我們欣喜的,高興的,驕傲的。
先看看這一年,我們取得的成績:
國家級語言文字示範校、長沙市文明單位、長沙市創新大賽優秀組織獎、長沙市德育先進集體、長沙市校本研訓先進單位、長沙市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單位、嶽麓區合唱比賽特等獎、嶽麓區眼保健操比賽一等獎
一份成績,一份光榮;一份成績,一份汗水。這些榮譽的獲得,是我們全體教師團結協作、上下一心努力的結果,所以,在這里,我首先要感謝全體老師為學校的發展,付出的辛勤汗水。
這一年,我們迎來了很多尊敬的領導與客人對學校工作的考察:
2012年4月,中國科協科普部xx副部長在省市科協領導及區委劉慧書記的帶領下,來我校考察科普教育,對我校的科學教育成果給予充分肯定;
2012年4月,長沙市教育局xx副局長來我校檢查兩項督評工作,說了一句讓我記憶深刻的話:這個學校,我很了解,常規工作做得非常好,讓人放心。
2012年5月,內蒙古市校長考察團一行三十人來我校參觀,在聽了學校的全面工作匯報後,對博才學校的辦學模式及品牌輻射贊不絕口;
2012年5月,懷化市語委周主任帶領十幾位校長來我校考察語言文字規范化建設,對我校通過語言文字建設提升教師的精神底蘊及文化品位的思路大加贊賞;
2012年12月,湖南省校長高級研修班九十位校長來我校參觀,他們在觀摩了我校年輕教師的才藝展示、課堂教學,聆聽了我校校本培訓的做法之後,一致評價我們的校園充滿了文化氣息,是一所有文化底蘊的學校;
2012年12月,杭洲市教師進修學校考察團來我校考察校本研訓工作,高度評價我校「人人培訓,多元互動」的校本培訓策略有創意,有特色;
2013年元月,常德市武陵區教育局校長團在周局長的帶領下來我校考察科學教育特色,校長們認為我校的科學特色做得實在,做出了品位,在學生身上看到了成效。
每一次考察,就是對學校全面工作的一次檢閱;每一次檢閱,又是對學校工作的一次促進與提升。在迎接每一次考察任務中,我們的校園小導游以整潔的著裝、得體的姿勢、彬彬有禮的舉止、科學嚴謹的解說,贏得了客人們的交口稱贊。他們用自己的形象給學校樹立了口碑,他們是學校的驕傲,是老師們的驕傲。
這一年,學校的各項工作都在穩步推進。
一、校園環境及辦學條件的進一步改善:
1、校園環境的改善:
感謝教育局領導的關心,2012年,由教育局投資60萬,為學校進行了瀝青馬路的改造,給藍球場鋪了塑膠,並配備了電子屏,這些校園環境的改善及設施設備的更新,進一步美化了校園環境,提高了學校校園環境的競爭實力,使學校師生享受到了更加優美的環境文化。
2、功能室的完善:
在迎接文明創建及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過程中,學校自籌經費10萬,進一步完善了美術書法教室、手工勞技室、棋藝室、音樂教室相關設施設備的添置,並給圖書室增添了近5000冊圖書。功能室的完善使學校的硬體設施設備達到了高標准、高起點,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更優質的教學環境。

二、管理團隊的充實及管理工作的細化:
1、管理團隊的充實:
為了適應學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的需要,2012年,學校進一步充實了管理團隊的力量,增設了書記、大隊輔導員、午託管理專職教師及教科室協助教師。很感謝書記這一年對我個人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的幫助,在我遇到大事有點急躁的時候,在我因工作心煩想要生氣的時候,在學校面臨各種緊急任務需要突擊的時候,他總是默默無聞地給予我支持的力量,使學校各項工作順風順水,我從他的身上學會了寬容、大度與仁慈;也感謝各位部門主任,我們年齡不相上下,討論問題的時候,大家都會各抒己見,敢想敢說敢做敢於擔當,你們的責任心與執行力使學校各項工作實現高效運轉,你們讓我明白什麼叫民主協商、科學決策。我們這一支管理團隊能做到互相關心、互相關愛、互相協作、互相補台,這是讓我感到最欣慰的。
2、新增午托工作的管理:
2012年下學期,學校經濟運轉模式發生變化,由原來的高新博才學校統一管理轉變為本校區經濟實行獨立核算。面對急轉直下的經濟條件變差的形勢,書記及全體行政給了我鼓勵的力量,並表示出了與我同舟共濟的決心,在楊校長、龍書記、林校長的幫助下,在大家的鼓舞下,我們齊心協力,共同思考辦法,走出困境。本學期,學校擴大了中午午託管理服務的規模,負責午託管理的吳老師,工作十分細心周到,制定了詳細的學生中午就餐制度、就寢制度,每天堅持按時到崗巡查,每周在教師例會上總結教師值寢情況,評選文明寢室。對於食堂食品采購,吳老師管理嚴格細致,不但保證了食品的安全,還保證的飯菜的可口。她尊重老師的意見,也很關愛學生,對待員工非常親切、友好,她以她的人格魅力贏得了大家的尊重與愛戴。中午午托的規范管理,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運轉提供了充分的保證。當然,這項工作也離不開全體行政的管理,及全體老師的辛勤付出。因為午托值寢,老師們的工作量增加了不少,感謝大家。
3、相關制度的完善:
這學期,學校制定了職稱評定細則,細則採用量化打分的方式,力爭做到事前有原則,事中有民主,事後有監督,整個評定工作實現透明化,保證了公正、公平、公開。這是學校與英才園校園實行經濟獨立核算以後,單獨制定的第一個通過教代會的制度,它意味著,我們在管理工作上正進一步細化、規范化。
繼去年推行「行政一對一有針對性地幫扶青年教師」措施後,今年學校繼續完善了「行政一對一幫扶」的具體內容及措施,主要包括:聽課、檢查教案作業、檢查單元測試卷並作試卷分析、了解培優補差情況及家校溝通情況。教科室製作了「行政一對一」檢查表格,各位行政在檢查完幫扶對象情況後,都做了詳細記錄,大家在行政會上進行情況匯總,並就發現的問題提出解決措施。「行政一對一幫扶」成為學校管理工作細化的一個亮點。
本學期,為了提高體訓隊伍的訓練質量,學校重新建立業余訓練督查制度,此項督查由教導處執行。有了督查,各項體訓隊伍訓練更加規范。

三、常規教育的落實及重大教育活動的開展:
1、常規主題教育:
(1) 國旗下的講話:本年度的國旗下講話依然採用由年輕教師輪流主講的形
式,年輕教師非常重視這次難得的講話機會,人人都准備了精美的課件,講話內容豐富、充實,深受學生喜歡。特別是謝慧老師做的父親節、丁瑜老師做的感恩節、陳瑤老師做的「國恥日」等主題教育,情真意切,感動了全校的師生,有的學生在現場就流起了熱淚。我很欣賞我們的年輕教師,你們有熱情,有活力,愛思考,富於創新,這正是我希望看到的。
(2) 禮儀教育:禮儀教育常抓不懈。學校本年度接待任務多,每次接待,我們
的學生都以良好的禮儀贏得了客人的稱贊。客人們說:從學生身上可以感覺到學校的文化氣息。這樣的評價對於我們來說,是最大的肯定。這說明,我們在培養學生行為禮儀方面做得扎實。一次迎檢,就是一次禮儀行為培訓的大好時機,無論是教育處,還是班主任,都抓住這有利契機,對學生的禮儀行為進行了細致規范的培訓。因為大家的精心,才會在學生身上呈現良好的風貌。
(3) 安全教育:開學安全第一課、節假日放假安全、大型活動時的安全、學生
外出活動時的安全、進出校園的安全·······凡是涉及到學生學習、生活的安全問題,學校教育處都進行了專題教育。每個學期,學校都進行消防疏散演習,特別是對於大課間活動,校長、書記及全體行政每天都注意巡視、觀察,發現問題,及時與體育教師交流,保證大課間學生上下樓道的安全。很高興,2012年度,學校無一例大的學生安全事故,實現了平安校園。
(4) 少先隊組織教育:自從去年學校迎接湖南省四星級紅旗大隊驗收後,教育
處進一步提高對少先隊組織的認識,在各項活動的開展中,都注重以少先隊的名義進行。本年度,在完善少先隊組織教育方面,教育處採取了如下措施:增設了大隊輔導員,出了一期少先隊的宣傳專刊,每個班增設了名稱不一的中隊牌,在六一兒童節及2013年元旦分批開展了一年級新生入隊儀式,定期進行隊干培訓,每學期做少先隊知識講座,在六一兒童節及十一三分別以少先隊名義舉行了文藝匯演及隊列比賽等慶祝活動,教育處王主任及大隊輔導員卜文娟老師分別參加了湖南省及嶽麓區的輔導員培訓,各班每周的中隊活動更是如火如荼,特別是三至六年級,幾乎每個班級都實現了由學生自主設計、自主策劃、自主組織班隊活動,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學生得到了切實的鍛煉。
(5) 心理教育:本學期,心理教育謝凌燕老師工作任務調整,協助教科室
開展教學研究工作,但是,心理教育這一塊,她仍未放鬆。每周的「陽光首策」按時開播,學生個體心理輔導照樣進行。本年度,學校被評為「長沙市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單位」,這是對她工作的鼓舞與肯定。
(6) 家庭教育:家校溝通一直是學校十分重視的工作。在家校溝通的建設
上,本年度,學校繼續完善和推進如下措施:第一,在每個學期的新教師培訓工作會議上,家校溝通成為培訓的主題內容之一;第二,在行政一對一幫扶年輕教師成長的策略上,行政對於青年教師的家校溝通工作進行重點指導;第三,本年度的家長會,學校採用「家長培訓家長」的形式,聘請四(一)班家長羅懷念及五(二)班家長李洪給全體家長做《家庭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以及《家長如何理解、支持學校工作》的專題講座,這兩個講座都受到家長好評,也加強了家長對學校的理解與信任。上學期的家長會,學校評選出了「書香家庭」,並出了「閱讀,開在家庭最美麗的花」專刊;下學期的家長會,學校評選了優秀家庭論文,從家長們開心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十分認可學校的做法。第四,各班的家庭親子活動開展得卓見成效。如三(二)班的迎元旦親子游藝活動,三(三)班的聖誕慶祝家庭親子活動,四(一)班的「給平江孩子送溫暖」的家庭親子獻愛心活動。我十分欣賞與推崇這樣的家庭親子活動,它們成為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讓孩子在學校班級這個集體之外,又找到了另外一個以校處為陣地的活動集體,這些親子活動,帶給孩子的不只是快樂、開心,更多的是人間真情的溫暖及生命與生活的美好與感動。第五,學校將於這個學期末成立校級家長委員會,進一步加強學校與家長的面對面的交流,發揮家長的智慧,形成家長參與學校發展與決策的良性互動局面,為下學期的「家長講壇」奠定基礎。
(7)社區教育:社區教育是我校一直開展得比較好的一項教育措施。2012年上學期,學校團支部與街道攜手開展了「童心有愛」的兒童繪畫大賽,此次活動被《長沙晚報》報道。下學期,學校又組織學生參加了社區開展的機器人興趣班活,還組織一、二年級家長參加了社區的家庭教育講座。
2、重大教育活動:
(1) 學雷鋒活動:
「學雷鋒,見行動。」2012年,學校積極響應各級黨委、政府提出的「學雷鋒」倡議,全年有組織、有規模地開展了「學雷鋒」活動。三月,學校全體黨員教師深入社區,走訪了社區困難家庭;三月,教育處組織全校師生學習了五(二)班學雷鋒先進事跡,《新華日報》《三湘都市報》分別對五(二)班同學五年如一日照顧殘疾學生歐陽鑫的事跡進行報道,胡睿同學作為長沙市學雷鋒標兵推薦對象,事跡登上了長沙市文明網;四月,學校與《長沙晚報》、湖南省青聯組織合作開展了「愛心助學寧鄉行」行動,二十五個家庭向寧鄉准堤庵小學的25名學生分別損贈500元錢,並結成了一對一愛心支助對象,該行動被《長沙晚報》全程報道。
(2)傳統節日文化活動:傳統節日文化活動是學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12年清明節,學校教育處組織了「網上祭英烈」以及觀看「我們的清明」電視節目活動;端午節,教育處進行了「端午節習俗」的專題講話;清明節,各中隊開展了「話月·賞月」的中隊活動。通過形式不一的傳統節日文化活動,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3)校園節日文化活動:2012年,學校校園五大節日文化活動隆重舉行。四月,校園閱讀節開幕。學校語文組組織的「讓閱讀成為師生的幸福之旅」閱讀主題研討活動,面向全區開放。5月,校園藝術節開幕。音樂組組織參加三獨比賽獲得特等獎的學生在電視台演出展示。6月,校園體育節開幕。各班班級藍球賽熱火朝天。班級趣味運動會更是讓學生樂翻天。10月,校園科技節開幕,精彩紛呈的比賽項目,讓學生飽覽了一場科學大餐。11月,校園英語節開幕,全校師生過了一個愉快而又有意義的復活節。豐富多彩的校園節日活動,讓學生感受到了校園生活的溫馨與詩意。

四、教學質量的把關與監控:
2012年,教學質量成為大家聚焦的話題。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也是xx學校贏得社會口碑的主要原因。這一年,為了加強對各學科的教學質量監控,學校採取了如下措施:
1、各學科開展形式不一的學科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語文學科開展了創新作文比賽,聽寫比賽,數學學科開展了趣味折紙比賽,英語學科組織學生參加了湖南省英語能力大賽,學校獲得優秀組織獎。音樂學科組織學生參加了市區三獨比賽,成績顯著。五(二)班在區教學班級合唱比賽中獲一等獎。美術學科組織學生參加了「溢美童心」大賽、市科幻畫比賽等,學生參與面廣。體育學科組織學生參加了市籃球比賽、區足球比賽,其中男子足球獲得全區第5名,女子足球獲得全區冠軍。科學學科組織學生進行了實驗操作測試,學生測試成績比較理想。計算機學科組織學生參加了區市小學生計算機比賽,學生成績不錯。各學科教師精心組織學科活動及學科比賽,讓學生在比賽中增強了學習的興趣與信心。
2、加強日常教學工作督查以及教學質量跟蹤。
學校十分注重對年輕教師的教學質量把關,通過課堂教學督查、每月一次的教案、作業檢查,行政一對一督查、分年級研討、樹立典型等形式,督促年輕教師搞好日常教學,抓好教學質量。在學校老教師的帶領下,年輕教師肯學肯鑽,全校教師形成了你追我趕抓教學的良好氛圍。2012年上學期,四年級語、數學科參加區調研考試,成績名列前茅。六年級畢業生在全市舉行的初中一年級新生入學考試中,也取得好成績,在全區教育質量大會上受到表揚。
3、召開教學質量專題會議,全校上下形成強烈的質量意識。
2012年12月,學校請來區教研室xx主任、xx書記,專題召開四至六年語、數、英學科教學質量研討會議。會議上,兩位領導對全市及全區的教學質量形勢做了分析,學校老教師介紹了如何抓好教學質量的經驗,年輕教師也提出了自己在抓教學質量過程中的一些困惑,請專家解答。此次會議之後,學校又召開教研組長會議,專題研討教學質量工作,並商量出積極可行的辦法。會議之後,全校上下就如何既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又抓好教學質量形成共識,那就是「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對於其它學科的教學質量,學校也做好跟蹤反饋及監控工作。如體育學科,學校通過課堂教督查,嚴格杜絕雨天體育課看碟的現象以及佔用體育課的現象,對體育素質監測進行嚴格把關,保證每個學生實實在在參與了測試,並通過鍛煉人人達標。

五、校本培訓與校本研究的深入推進與發展:
校本研訓工作是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抓手。針對我校老教師有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年輕教師勤奮好學的特點,2012年度,學校實施「人人培訓自主研究打造教師成長快車道」的校本研訓策略,該經驗先後向湖南省校長高級研修班及杭洲市教師進修學校考察團進行經驗介紹,學校也被評為「長沙市校本研訓先進集體」。
1、人人培訓
學校改變培訓總是由專家和老教師主講的形式,將每次培訓主題分解為若干個小話題,再將每個小話題分配給參與培訓的每位教師,讓教師人人都來分享觀點與經驗。如一年級新生常規培訓,學校就將培訓主題細化為早讀午讀訓練、課堂教學常規組織、課間安全、作業布置與批改、家校溝通、集合訓練、書包清理、班幹部培養等,請去年教過一年級的所有班主任教師及科任教師每人講解一個小主題,這樣培訓人人有話說,人人有積極性。本年度,每周教師例會的「教育故事」分享如期進行,年輕教師都做了充分的准備。從他們的故事當中,可以感受到他們在思考,在行動。2012年,學校先後派出王潤滋、莫嬌、高逸湘、肖艷、侯凱等教師外出學習。教育處王主任在長沙市科學教育創新會議上做專題講座,賀昆英老師在全省班主任高峰論壇上做專題講座,肖松蓉老師赴常德市金丹小學做「班級課外閱讀」專題講座。王莎莎老師給全區綜合學科教師做《一年級行為習慣養成》專題講座。「一年之內成為小專家」,成為學校打造教師成長快車道的目標。充分提供機會與平台,讓老教師外出講座,讓年輕教師外出送課,不斷提高教師在校內外的影響力與知名度,幫助教師找到職業的幸福,成為學校校本研訓工作的理念與方向。2012年,學校教師還聆聽了國防科大徐佐琳教授、兒童文學作家伍美珍老師、長沙市教科院段曉虹主任等專家的講座,受益匪淺。
2、自主研究:
讓教師走上自主研究的幸福之道,學校正在努力實踐這一目標。2012年,學校成功申報湖南省教科院十二五規劃課題《小學教師課堂教學語言技能培訓策略研究》,圍繞這一研究,高年級數學組進行的課例研修〈〈烙餅的問題〉〉,面向全區開放。其它教研組也開始採用觀課量表進行觀課。學校40歲以下的教師每個學期堅持上教研課,教師們在迎接張家界校長來校掛職、衡陽童星實驗學校教師來校研修、實習生來校實習、湖南省校長高研班來校觀摩及青藍工程實施等活動中,紛紛上示範課、觀摩課,展示各自的課堂教學風采。有的年輕教師一個學期上公開課3次以上。向明明、文玲、李俊蓉、劉絲絲、丁瑜等教師參加全國語文發展與創新課題賽課均獲一等獎。周靜參加區教師基本功技能比賽獲特等獎。周靜、祖玄參加〈〈湖南教育〉〉組織的教師風采大賽,獲特等獎。劉文嬌參加區思品學科說課獲一等獎。劉絲絲老師送課到常德市金丹實驗學校,受到高度評價。王娜、陽林參加區科學教師實驗操作比賽獲特等獎,高逸湘獲一等獎。美術教師習蓉、豐叢笑在全區執教觀摩課,受到好評。肖艷、陳瑤、黃晶、李俊蓉送課至手拉手學校—雨昌坪鎮宏嶺學校,十分受孩子們喜愛。鄒滿與文玲老師在上學期參加湖南省第一師范學校黃朝霞教授的課題研究,進行同課異構,各顯其風采。樂上教研課,在學校已蔚然成風。

『貳』 小學生寫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內容

小學生有關寫中華、中國傳統文化的作文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
我們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她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的文化。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給我們留下一座巨大的寶庫,寶庫里有著許多的「寶藏」。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等;有古老的民間藝術,如戲劇、國畫等;有獨特的風俗習慣,如元宵節鬧花燈等……但是,我對民族藝術國畫情有獨鍾。
《清明上河圖》是一幅水墨畫,也是一幅名揚中外的國畫,是北宋時期畫家張擇端畫的。這幅畫很長,有528厘米呢!它寬24.8厘米。畫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熱鬧的場面。《清明上河圖》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現在還安然無恙地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里呢!
張擇端畫這幅畫下了很大的功夫,光畫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個,有從鄉下來的農民,有走江湖的醫生,有撐著船的船工,有做各種買賣的生意人,有擺小攤的攤販,有留著長鬍子的道士,有官吏和讀書人……三百六十行,每一行的人都畫上了。
那裡的街市可熱鬧了,街上有掛著各種各樣招牌的店鋪、作坊、酒樓、茶館……裡面熱鬧極了。走在街上的,是來來往往、形態各異的人:有的騎著馬,有的趕著小毛驢,有的小孩在歡快地放風箏,有的挑著擔子,有的推著那時的獨輪車,有的悠閑地街頭溜達……畫面上的人有的還不到一寸,但我們能看清楚人們都在干什麼。
我國的民族藝術真是有趣!咱們中國真不愧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哦,我忘記了,我們可不要只觀看不發揚呀,我們要把祖國流傳下來的東西發揚光大哦!

『叄』 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小學」的內容

周代中央設立的「國學」分為「大學」和「小學」兩部分,大學,又稱「太學專」,設在都屬城的南郊,小學則設在王宮的左側。按照那時的規定,貴族子弟年滿8歲入小學就讀,15歲入大學學習。 當時學生學習的科目為「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禮」即禮教,指人在國家政治生活與社會生活中的道德行為規范、操作技能以及個人素養的訓練;「樂」即樂德之教,包括音樂和舞蹈,「禮、樂」相輔相成,互為表裡,禮的作用在於約束人們的外部行為,具有一定的強制性,樂則重在陶冶人們的內心感情,是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射」即射箭,「御」即騎馬,兩者屬於軍事性質的訓練,是培養貴族子弟的作戰能力;以上四藝為「大藝」,是大學學習的主要內容;「書」即寫字,「數」即算數,以上為「小藝」,是小學學習的主要內容。

『肆』 中華傳統文化小學作文

中華傳統文化—剪紙

剪紙,是我國的民間文化藝術瑰寶之一。一把剪刀和幾張紙,能做什麼呢?經過靈巧的雙手,它卻可以變成形象生動、風格迥異的精美圖案噢!剪紙的種類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禮花、鞋花、剪紙團花、剪紙漢字、剪紙圖畫等等。
爸爸有一套以剪紙十二生消印成的郵票,爸爸小心地珍藏著。看著剪紙世人剪的十二生肖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真像活了一樣,有膽小的老鼠,肥胖的牛,兇猛的老虎,可愛的小白兔,威武的龍,長長的小蛇,雄偉的白馬,潔白的羊……。太精美了,它體現了民間藝人的心靈手巧,它是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智慧展示,是民間傳統文化藝術的結晶。
現在,剪紙更多地是用於裝飾。剪紙可用於點綴牆壁、門窗、房柱、鏡子、燈和燈籠等,也可為禮品作點綴之用。記得每年過年時,媽媽總會買一些剪紙,如大紅的「福」字,它在一個圓中套著,象徵著圓圓滿滿、福氣安康;還有那色彩艷麗、層次分明,又好似吐露著淡淡芳香的剪紙牡丹,它象徵著吉祥富貴。媽媽總是把它們貼在家裡最醒目的地方。看著這些剪紙,有的地方細可如春蠶吐絲,有些地方粗可如大筆揮抹,心想剪紙的人肯定是一個心靈手巧,有著聰明才智的藝術人,向人們展示了一副副精美絕倫的剪紙作品,讓其飛到世界各地,讓全世界的人都見識到中國的剪紙文化是多麼精彩。
剪紙,你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伍』 小學生中華傳統文化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
我們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她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的文化。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給我們留下一座巨大的寶庫,寶庫里有著許多的「寶藏」。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等;有古老的民間藝術,如戲劇、國畫等;有獨特的風俗習慣,如元宵節鬧花燈等……但是,我對民族藝術國畫情有獨鍾。
《清明上河圖》是一幅水墨畫,也是一幅名揚中外的國畫,是北宋時期畫家張擇端畫的。這幅畫很長,有528厘米呢!它寬24.8厘米。畫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熱鬧的場面。《清明上河圖》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現在還安然無恙地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里呢!
張擇端畫這幅畫下了很大的功夫,光畫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個,有從鄉下來的農民,有走江湖的醫生,有撐著船的船工,有做各種買賣的生意人,有擺小攤的攤販,有留著長鬍子的道士,有官吏和讀書人……三百六十行,每一行的人都畫上了。
那裡的街市可熱鬧了,街上有掛著各種各樣招牌的店鋪、作坊、酒樓、茶館……裡面熱鬧極了。走在街上的,是來來往往、形態各異的人:有的騎著馬,有的趕著小毛驢,有的小孩在歡快地放風箏,有的挑著擔子,有的推著那時的獨輪車,有的悠閑地街頭溜達……畫面上的人有的還不到一寸,但我們能看清楚人們都在干什麼。
我國的民族藝術真是有趣!咱們中國真不愧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哦,我忘記了,我們可不要只觀看不發揚呀,我們要把祖國流傳下來的東西發揚光大哦!

『陸』 小學生,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作文<短>

您好!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

所謂傳統文化,就是過往人群生活的規范和准專則及理想與祈願,以遺傳、教屬育及影響、模仿為基本方式,通過一代人、一代人的傳遞,所新形成的人群規范與准則。
傳統文化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每個領域。清明祭祖,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賞月,重陽節登高,大年三十守夜,年廿八大掃除,拜年,元宵節吃湯圓,等等,都屬於生活中的傳統文化。
事實上,傳統文化的范疇很大,可以說,涵蓋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禮節方面,如果對傳統文化一無所知,那麼,在婚喪等場合,你知道該怎麼做嗎。又例如,對於人的稱謂來說,你不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很容易用錯稱謂。再如歷法方面,就拿春節來說吧,明明是過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為什麼不按我們中國的傳統歷法來計時,而是非要按照公歷來計時呢?如果按照我們農歷的計時方法,進入子時就應該算是進入了第二天,而子時是晚上11點至凌晨1點,那麼,到了11點,就應該是新年了,可是,你看現在的新年倒數,都是在凌晨12點支前進行,真是笑掉大牙。不知道世人是不知道而犯了錯誤呢,還是明知故犯呢。唉,可悲,可嘆也!

『柒』 中國的傳統文化。小學三年級作業。語文作業。

中秋節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東亞諸國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1]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南亞和東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生活在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是中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但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2]重陽節重陽節,又稱「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春節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中國人過春節已超過4000多年的歷史,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但其中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春節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春節的活動豐富多彩多姿,帶有濃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也有慶祝春節的習俗。清明節清明節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節氣是按照陰歷制定的,陰歷沒有閏年。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歷書》:「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傳統活動為掃墓。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捌』 小學3年級收集傳統文化資料

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 中國書法、篆刻印章、中國結、京戲臉譜、皮影、武術 秦磚漢瓦、兵馬俑、桃花扇、景泰藍、玉雕、中國漆器、紅燈籠(宮燈、紗燈) 木版水印、甲骨文、鍾鼎文、漢代竹簡 茶、中葯、文房四寶(硯台、毛筆、宣紙、墨)、四大發明 豎排線裝書、剪紙、風箏 佛、道、儒、法寶、陰陽、禪宗、觀音手、孝服、紙錢 樂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 龍鳳紋樣(饕餮紋、如意紋、雷紋、回紋、巴紋)、祥雲圖案、中國織綉(刺綉等)、鳳眼 彩陶、紫砂壺、蠟染、中國瓷器 古代兵器(盔甲、劍等)、青銅器鼎 國畫、敦煌壁畫、山清水秀、寫意畫、太極圖 石獅、飛天、太極 對聯、門神、年畫、鞭炮、謎語、餃子、舞獅、中秋月餅 鳥籠、盆景、五針松、毛竹、牡丹、梅花、蓮花 大熊貓、鯉魚、芭蕉扇、風箱 黑頭發黃皮膚、丹鳳眼 紅旗、天安門、五角星、紅領巾、紅太陽、長江、黃河 唐裝、綉花鞋、老虎頭鞋、旗袍、肚兜、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後的鳳冠 泥人麵塑、鋤頭、清朝大辮子、銅鏡、大花轎、水煙袋、鼻煙壺、筷子 華表、牌坊、長城、園林、寺院、古鍾、古塔、廟宇、亭、井、黃土、民宅 漢字、數字8、6、4 唐詩、宋詞、《三十六計》、《孫子兵法》、《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詩經》 金元寶、如意、燭台、羅盤、八卦、司南、棋子與棋盤、象棋、圍棋 黃包車、鼻煙壺、鳥籠、長命鎖、糖葫蘆、玉佩、鷲、千層底、刺綉、絲綢、檐 另外我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很多事情有各種禮儀和習俗…… 每個地方還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剪 紙 剪 紙 是 中 國 最 為 流 行 的 民 間 藝 術 之 一 , 根 據 考 古 其 歷 史 可 追 朔 到 公 元 六 世 紀 , 但 人 們 認 為 它 的 實 際 開 始 時 間 比 這 還 要 早 幾 百 年 。 剪 紙 常 用 於 宗 教 儀 式 , 裝 飾 和 造 型 藝 術 等 方 面 。 在 過 去 , 人 們 經 常 用 紙 做 成 形 態 各 異 的 物 像 和 人 像 , 與 死 者 一 起 下 葬 或 葬 禮 上 燃 燒 , 這 一 習 俗 在 中 國 境 外 有 時 仍 可 見 到 。 剪 紙 藝 術 一 般 都 有 象 征 意 義 , 也 是 這 種 儀 式 的 一 部 分 ; 此 外 剪 紙 還 被 用 作 祭 祀 祖 先 和 神 仙 所 用 供 品 的 裝 飾 物 。 現 在 , 剪 紙 更 多 地 是 用 於 裝 飾 。 剪 紙 可 用 於 點 綴 牆 壁 、 門 窗 、 房 柱 、 鏡 子 、 燈 和 燈 籠 等 , 也 可 為 禮 品 作 點 綴 之 用 , 甚 至 剪 紙 本 身 也 可 作 為 禮 物 贈 送 他 人 。人 們 以 前 還 常 把 剪 紙 作 綉 花 和 噴 漆 藝 術 的 模 型 。 剪 紙 不 是 用 機 器 而 是 由 手 工 做 成 的 , 常 用 的 方 法 有 兩 種 : 剪 刀 剪 和 刀 剪 。 顧 名 思 義 , 剪 刀 剪 是 借 助 於 剪 刀 , 剪 完 後 再 把 幾 張 ( 一 般 不 超 過 8 張 ) 剪 紙 粘 貼 起 來 , 最 後 再 用 鋒 利 的 剪 刀 對 圖 案 進 行 加 工 。 刀 剪 則 是 先 把 紙 張 折 成 數 疊 , 放 在 由 灰 和 動 物 脂 肪 組 成 的 松 軟 的 混 和 體 上 , 然 後 用 小 刀 慢 慢 刻 劃 。 剪 紙 藝 人 一 般 是 豎 直 握 刀 , 根 據 一 定 的 模 型 將 紙 加 工 成 所 要 的 圖 案 。 和 剪 刀 相 比 , 刀 剪 的 一 個 優 勢 就 是 一 次 可 以 加 工 成 多 個 剪 紙 圖 案 。 在 農 村 , 剪 紙 通 常 是 由 婦 女 、 姑 娘 們 來 做 。 在 過 去 , 這 可 是 每 個 女 孩 所 必 須 掌 握 的 手 工 藝 術 , 並 且 還 被 人 們 來 品 評 新 娘 的 一 個 標 准 。 而 職 業 的 剪 紙 藝 人 則 常 常 是 男 人 , 因 為 只 有 男 人 才 能 在 作 坊 里 一 起 勞 作 並 掙 工 錢 。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生活中的傳統文化生活中的傳統文化生活中的傳統文化———————— 京劇臉譜 我國很早就出現了京劇臉譜,京劇是一種中國才有的藝術,在幾百年前就有了。一看到塗紅畫綠的臉譜,你一定會想到戲曲。 中國的戲曲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藝術,它有音樂、美術、雜技等多種因素。人物的造型包括頭、面部化妝和服裝兩大部分。比如眉毛的勾畫就有雲紋眉、火焰眉、鳳尾眉、螳螂眉等多種畫眉毛的方法。這種就改變了眉毛的自然形狀,便成為圖案化的眉毛了。眼睛也有很多很多的方法來畫,有蝶翅眼、喜鵲眼等很多樣子。 臉譜是每一種顏色的臉都具有特定的象徵意義:紅色表示赤膽忠心;紫色表示智勇剛義;黃色表示武將驍勇善戰、殘暴、文士內有心計;綠色表示俠骨義腸、性格暴躁;藍色表示剛直勇猛;黑色表示忠耿正直;白色表示陰險奸詐;粉紅色表示老年梟雄;金和銀色多用在神、佛、鬼怪,象徵虛幻。 京劇臉譜藝術經過了長期無數人的努力終於有了今天五彩繽紛、輝煌燦爛的藝術境地,成為世界藝苑一奇葩。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貼門神 舊時農歷新年貼於門上的一種畫類。 門神是道教和民間共同信仰的守衛門戶的神靈,舊時人們都將其神像貼於門上,用以驅邪避鬼,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間最受人們歡迎的保護神之一。道教因襲這種信仰,將門神納入神系,加以祀奉。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中國結 中國結是中國特有的民間手工編結裝飾品,中國結經過幾千年的結藝演變現已成為廣大群眾喜愛的精製華美的藝術品。 中國結最大的特點是每個結從頭到尾都是用一根線編制而成,每個結都有它的編造規律,每個結又都根據其形、意而命名,如果把不同的結相互結合,再與其他的吉祥飾物搭配起來便形成了造型獨特,絢麗多彩,內涵豐富的中國傳統吉祥裝飾品,不同造型的組合表示一種強烈濃郁的美好祝福,贊頌與傳達忠心至誠的祈禱和美好心願,每個結都體現著我們中國人的聰明才智,願我國的民族文化藝術發揚光大走向世界。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皮影戲 中國皮影戲歷史悠久,相傳起源於漢朝(公元前200年),興盛於隋唐,到公元十世紀宋朝進入極盛時代,著名的《清明上河圖》上已有多處皮影戲演出情景。據考證,陝西關中地區為皮影發祥地,至今仍在民間流傳。 皮影俗稱「燈影戲」,又有「電影始祖」之美稱。是中華民族傳統戲劇之一相傳皮影起源於漢代(公元前200年),興於隋、唐、宋、十三世紀穿入西方. 陝西是皮影發源地,尤其在關中一帶(西安)十分廣泛,僅傳統戲劇目就有數百本,唱腔就有幾十種之多。 皮影戲的演出,東路唱腔以碗碗腔花腔為主。而西路唱腔則以弦板、秦腔為主。 皮影的製作: 皮影製作十分精細、皮影選用上等牛皮,經刮、磨、洗、刻、著色等二十四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餘刀而成。皮影的藝術創意汲取了中國漢代帛畫、畫像石、畫像磚和唐、宋寺院壁畫之手法與風格。中國不少地區都有皮影,其中陝西皮影造型精巧別致,刻工細膩,施色考究,堪稱中國皮影的上乘之作,具有極高的觀賞和收藏價值。演出時用細長棍支撐牽製表演。 皮影的演出 : 物體遮光成影的現象早為古人察知,「雲破月來花弄影」能成美麗形象;竹影映窗啟發墨竹技法,李白「對影成三人」的名詩都是觀察自然光影情趣的藝術加工。 早在兩千多年前《墨子》書中已對光影現象作科學研究,群眾則早已用紙或皮張剪成人形,以光投射其影於牆取樂,唐人小說即有術士剪紙成月形貼於壁上並引唐明皇游月宮的神話,即是民間影戲的反映。為使影子活動而加關節,為讓影像美觀而加鏤刻成花,為求影像空靈而用處理成半透明的驢皮加彩,發展成皮影戲。 過年的來歷 今年是農歷大年三十呢,大家都會歡歡喜喜地過年,但恐怕不少人都不知道過年的來歷吧。今天我就告訴大家! 相傳古時侯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年」一直深居海底,在除夕的時候就會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大家都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 直到有一年除夕,大家像往常一樣逃離村莊的時候,有位白發老人留了下來。當「年」准備闖進村肆虐的時候,突然傳來一陣爆竹聲,「年」混身顫栗,再也不敢進村了。然後那位白發老人身披袍出現在「年」的面前,「年」竟然倉惶而逃了。 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從此以後,每到除夕,家家戶戶都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燈火通明,守更待歲。最後轉變成中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

『玖』 小學作文我知到的傳統文化

中國五千年的文明,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徵和民族特徵,又具有時代特徵。在歷史性意義上,中國文化既包括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也包括中國文化傳統發生劇烈演變的近代文化與現代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主體部分,也是我們從先輩傳承下來的豐厚的歷史遺產。它不僅記錄了中華民族和中國文化發生、演化的歷史,而且作為世代相傳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准則、風俗習慣,滲透在每個中國人的血脈中,制約著今日之中國人的行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國傳統文化並不簡單地等同於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簡單相加,而是中華民族各種思想文化的總和,包括了各種觀念形態和物質形態的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有很多,我首推詩詞歌賦,因為在我心中,它們是最特別的存在,也較具代表意義。我自小便極喜愛唐詩,及長,又覺得詞的韻味更深遠些,後來涉獵多了,便愈發覺得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又不免感慨那些古人的才情,確是現代人無可比擬的。有時候看多了那些詩詞,便覺得從骨子裡透出一股清靈的感覺,所有的一切皆可拋至腦後,寧願「採菊東籬下」,拋卻擾人的塵囂。有人說我太情緒化,我不否認,有時我看了一闕詞,忽而體會詞人的感受便不免難受起來,極易被那一闕闕詞控制感情,然後心便隱隱痛了起來。
我知道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之深之大,自漢唐以來,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儒釋道思想以及文字、繪畫、建築、雕刻等等,傳入了日本。此後並對韓國、對東南亞、南亞一些國家如菲律賓、新加坡、越南等國家和地區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鄭和七下西洋更是加深了這種影響。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認的以中國文化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特別是其中亞洲四小龍的經濟騰飛和崛起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和思考,焦點是它們與中國文化的關系問題。
我們作中國青年一代,應該很好地繼承和發展祖國傳統文化,努力推動文化前進。先前:傳統文化引導了人類文明的進程,體現了這個民族的文化,她始終是人類社會文明的一部分。現今:我們要承擔起光大,把優秀中華文化應奉獻給人類社會,而不是一味地去享用別人創造的現代文明成果。未來:民族要發展,民族文化必須要發展。站在今天,師承文化傳統,創造民族文化的現代形態,並傳承給民族的將來,這是今天我們的使命,責無旁貸。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與人種和土地這些物質要素同樣重要的精神要素。
一個民族的文明史就是其文化發展史,民族文化的徹底摧毀意味著一個民族的消亡。人類歷史上那些創造出輝煌文明的古老民族,也許他們的人種依然倖存,但是他們的民族卻隨著其傳統文化的消失而灰飛煙滅。而中國作為世界上唯一連續傳承5000年的古老文明,對其文化的破壞就更是一種巨大的罪行。

「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神農嘗百草」、「倉頡造字」,奠定了神傳文化的初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文化的血脈;「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兩千多年前的孔子設館授徒,把以「仁義禮智信」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傳與社會。公元一世紀,「慈悲普度」的釋教佛法東傳,中華文化變得更為博大精深。儒、釋、道三家思想交相輝映,使盛唐時期達到舉世矚目的輝煌。

雖然中華民族在歷史上多次遭到侵略和打擊,其傳統文化一直表現出極大的融合力與生命力,其精華代代相傳。「天人合一」代表著我們祖先的宇宙觀;「善惡有報」是社會的常識;「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為人的起碼美德;「忠孝節義」是人生於世的標准;「仁義禮智信」成為規范人和社會的道德基礎。在這樣一個前提下,中華文化體現出誠(實)、善(良)、和(為貴)、(包)容等優點。「天地君親師」的牌位,反映出百姓敬神(天地)、忠社稷(君)、重家庭(親)、尊師道的根深蒂固的文化內涵。中華傳統文化追求天人和諧,重視個人的修養,以儒釋道的修煉信仰為根,能夠包容,能夠發展,能夠維護人間道德,能夠使人有正信。

與法律這種剛性約束不同的是,文化約束是柔性的。法律偏重於犯罪之後的懲罰,而文化對於道德的育化卻起著預防犯罪的作用。一個社會的倫理價值觀常常是通過文化具體反映出來。

在中國歷史上,傳統文化達到鼎盛的唐朝恰恰是中華國力鼎盛的時期,科學也因此在世界上獨領風騷。當時歐洲、中東、日本等地都派人去長安學習,周邊國家則以中國為宗主國,萬國來朝,重譯款塞。秦朝以後,中國常常被少數民族佔領,包括隋、唐、元、清和其他少數民族割據的朝代,但是他們幾乎都被漢化,這不能不說是傳統文化的巨大同化力所致。恰如孔子所說:「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從中共1949年竊據政權開始,就傾國家之力開始了對我們民族文化的破壞,這絕不是它出於工業化的狂熱、或希望靠攏西方文明而幹了一些蠢事,而是它在意識形態上與民族的傳統文化勢如水火,因此它的文化破壞就是有組織、有計劃、有系統的,並且是以國家暴力作為後盾的。從建黨到現在,中-共對中國文化的「革-命」從來都沒有停過,也確實企圖徹底「革」中國文化的「命」。

更為惡劣的是,中-共對傳統文化一直採取偷梁換柱的辦法,把從古到今,人在背離傳統文化後產生的宮廷斗爭、權謀詭計、獨裁專制等等「發揚光大」,創造出一套它們的善惡標准、思維方式和話語系統,並讓人認為這種「黨文化」才是傳統文化的繼承,甚至利用人們對「-黨-文-化-」的反感而使人進一步拋棄中國真正的傳統文化。

這給中國造成了災-難性的後果,人心不但失去了道德約束,更被-中-共-強行灌輸了其邪惡學說。

一、共-產-黨-為什麼要破-壞-民族文化

(一)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信仰為本道德為尊

中國人真正的文化是五千年前由黃帝開創的,因此把黃帝稱為「人文初祖」。實際上黃帝也是中國道家思想(「黃老之學」)的創始人。儒家思想深受道家影響,孔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朝聞道,夕死可矣」。記述天地、陰陽、宇宙、社會和人生規律的《周易》被儒家奉為「群經之首」,其中的預測學連現代科學也難望其項背。佛家思想,尤其是禪宗思想對知識份子潛移默化,影響巨大。

儒家思想是傳統文化中「入世」的部份,重視家庭倫理,其中「孝」又佔了極重的份量,「百善孝為先」。孔子倡導「仁、義、禮、智、信」,但又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

家族倫理可以自然擴展為社會倫理,「孝」向上延伸為大臣對君主的「忠」,所謂「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悌」是兄弟之間的關系,可以橫向延伸成朋友之間的「義」。儒家倡導在家族中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其中「慈」可以向下延伸為君主對大臣的「仁」。只要家族中的傳統得以保持,社會倫理也就自然得以維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佛家和道家思想則是傳統文化中「出世」的部份。佛、道對普通民眾生活的影響可以說無處不在,與道家思想淵源甚深的中醫、氣功、風水、算卦,以及佛家天國地獄、善惡報應等等思想與儒家倫理一起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

儒、釋、道信仰給中國人建立了一套非常穩定的道德體系,所謂「天不變,道亦不變」。這套道德體系是社會賴以存在、安定和和諧的基礎。

屬於精神層面的道德常常是抽像的,而文化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對道德體系進行通俗化表達。

以四大名著為例,《西遊記》本身就是神話;《紅樓夢》開篇是大荒山無稽崖上空空大士、渺渺真人和通靈寶玉的對話,這段神話是貫穿《紅樓夢》的線索;《水滸傳》開篇講「洪太尉誤走妖邪」,這段神話是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的來歷;《三國演義》開始講天災示警,以「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的天命觀結尾。余者如《東周列國志》或《說岳全傳》也都以類似的故事開頭。

這絕非小說家們在創作時的巧合,而是中國知識份子對於自然界以及人生的基本看法。他們的文化作品對於後人存在著深遠的影響。以至於中國人談起「義」的時候往往想到的不是一個概念,而是關羽這個「義薄雲天」的人物,和「屯土山約三事」、「白馬之圍」、「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最後敗走麥城,「義不屈節,父子歸神」等故事。談起「忠」的時候會自然想到岳武穆「精忠報國」,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等等。

傳統價值觀中對-「忠義」的贊美就這樣-通過知識份子創作的精-彩紛呈的故事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抽像的-道德說教,通過文化的方式具體化,形象化。

道家講「真」,-佛家講「善」,儒家講「忠-恕」、「仁義」,「外略形跡之異,內證性理之同,……無非欲人同歸於善」。這才是「儒釋道」信-仰為根的傳統文化最有價值的地方。

傳統文化中貫穿著「天、道、神、-佛、命、緣、仁、義、禮、智、信、廉、恥、忠、孝、節」等等,許多人可能一生都不識字,但是對傳統戲劇和評書卻耳熟能詳,這些文-化形式都是民間百姓獲得傳統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因此,中共對傳統-文化的-破壞就是直接毀去中國的道德,也是在破壞社會安定祥和的基礎。

『拾』 小學生傳統文化作文

經過了一個多世紀的代價巨大的社會實驗,中國人終於懂得了一個真理:未來的陷阱原來不是過去,倒是對過去的不屑一顧。就是說,為了走向未來,需要的不是同過去的一切徹底絕裂,甚至將過去徹底砸爛;而應該妥善地利用過去,在過去這塊既定的地基上構築未來大廈。如果眼高於頂,只願在白紙上描繪未來,那麼,所走向的絕不會是真正的未來,而只能是過去的某些最糟糕的角落。 這里所要討論的「過去」,當然不是純時間的范疇。在社會、文化的意義上,過去主要指的是傳統,即那個在已往的歷史中形成的、鑄造了過去、誕生了現在、孕育著未來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現。 一個民族的傳統無疑與其文化密不可分。離開了文化,無從尋覓和捉摸什麼傳統;沒有了傳統,也不成其為民族的文化。於是在許多著作中、文章中、報告中乃至政策性的文件中,常常看到「文化傳統」、「傳統文化」的字樣。惹人麻煩的是,這些概念,往往交叉使用,內容含糊;特別是當著那些著作等等向讀者提出任務,要大家來批判、繼承、發揚或弘揚傳統的時候,更有無所適從、無可施技之感。因為,至少從字面上看來,文化傳統與傳統文化並不一樣;如果進而追究內容,則差別之大,幾乎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別媲美。 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的全稱大概是傳統的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落腳在文化,對應於當代文化和外來文化而謂。其內容當為歷代存在過的種種物質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實體和文化意識。例如說民族服飾、生活習俗、古典詩文、忠孝觀念之類;也就是通常所謂的文化遺產。 傳統文化產生於過去,帶有過去時代的烙印;傳統文化創成於本民族祖先,帶有自己民族的色彩。文化的時代性和民族性,在傳統文化身上表現得最為鮮明。 各傳統文化在其各自發生的當時,本系應運而生的,因而在歷史上都起過積極作用。及至事過境遷,它們或者與時俱進,演化出新的內容與形式;或者抱殘守闕,固化為明日的黃花和垢土。也有的播遷他邦,重振雄風,禮失而之野;也有的生不逢辰,曇花一現,未老而先夭。但是,不管怎樣,不管它們內容的深淺,作用的大小,時間的久暫,空間的廣狹,只要它們存在過,它們便都是傳統文化。 凡是存在過的,都曾經是合理的;分別在於理之正逆。凡是存在過的,都有其影響;問題在於影響的大小。因此,對後人來說,就有一個對傳統文化進行分析批判的任務,以明辨其時代風貌,以確認其歷史地位,以受拒其餘風遺響。在我國,所謂的發掘搶救、整理清厘、批判繼承、古為今用等等那一套辦法和方針,都是針對傳統文化而言的;所有的吃人的禮教、東方的智慧等等一大摞貶褒不一的議論,也多是圍繞著傳統文化而發。對此大家耳熟能詳,無待贅述。現在需要仔細討論的是文化傳統。 文化傳統 文化傳統的全稱大概是文化的傳統(Cultural tradition),落腳在傳統。 文化傳統與傳統文化不同,它不具有形的實體,不可撫摩,彷彿無所在;但它卻無所不在,既在一切傳統文化之中,也在一切現實文化之中,而且還在你我的靈魂之中。如願套用一下古老的說法,可以說,文化傳統是形而上的道,傳統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離道。 文化傳統是不死的民族魂。它產生於民族的歷代生活,成長於民族的重復實踐,形成為民族的集體意識和集體無意識。簡單說來,文化傳統就是民族精神。 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共同生活、共同語言,從而也就有它們共同的意識和無意識,或者叫共同心理狀態。民族的每個成員,正是在這種共同生活中誕生、成長,通過這種語言來認識世界、體驗生活、形成意識、表達願望的。因而,生活對於他們就是一片園地,語言對於他們便是一種工具,大凡在這種生活里不存在的現象和願望,由這種生活導不出的方式和方法,為這種語言未曾表達過的意念,用這種語言無法道出來的思想,自不會形成為這一民族的共同心理;縱或民族的某個或某些成員有時會釀出某些獨特的心理,也往往由於禁忌、孤立等社會力量的威懾,不是迅速銷聲匿跡,便是陷於孤芳自賞,而很難擠進民族的共同圈子裡去;除非有了變化著的共同生活作後盾。唯有那些為這一民族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崇尚的心理,始能時刻得到鼓勵和提倡,包括社會的推崇和個人的響往,而互相激盪,其道大行,成為巨大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力量。這樣,日積月累,暑往寒來,文化傳統於是乎形成。 所以,一般說來,文化傳統是一種惰性力量。它范圍著人們的思維方法,支配著人們的行為習俗,控制著人們的情感抒發,左右著人們的審美趣味,規定著人們的價值取向,懸置著人們的終極關懷(靈魂歸宿)。個人的意志自由,在這里沒有多少絕對意義,正象肉體超不出皮膚一樣,個人意志超不出文化傳統之外。但也正因如此,文化傳統便成了一種無聲的指令,凝聚的力量,集團的象徵。沒有文化傳統,我們很難想像一個民族能夠如何得存在,一個社會能夠如何不渙散,一個國家能夠如何不崩解。 當然這並非說文化傳統是不變的。因為時間在前進,生活在交替,經驗在累積,知識在更新,傳統中某些成份會變得無所可用而逐漸淡化以至衰亡;生活中某些新的因素會慢慢積淀、並經過篩選整合而成為傳統的新成份。但是必須注意,文化傳統的變化無論如何總是緩慢的、漸進的,不會發生一蹴而就的奇跡;雖在社會急劇變幻的革命時期也是如此。 當然這也並非說文化傳統不會接受外部世界的影響,以變化自己的內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只要存在,便可能有接觸;只要有接觸,便有交流;只要有交流,便有變化。但是,從接觸到交流到變化,中間有著一系列復雜的過程。大體說來,兩種不同文化(帶著自己的文化傳統)由於婚媾、交通、貿易、擴張、侵略等原因而接觸而互播時,起先往往互相驚奇,彼此觀望;爾後則互相攻訐,彼此拒斥;最後乃互相學習,彼此交流。而學習所取、交流所得,仍待經過自己文化傳統這個「有機體」的咀嚼、消化和吸收,或者叫做整合,才會加入為傳統的一個新成份,帶來傳統的變化。這時候,反觀其與原型的同異,雖未必面目全非,常難免橘枳之感。這是歷史和現實所已反復證明了並仍在證明著的。 不同的民族擁有不同的文化傳統,其不同程度視生活的差異程度和發展階段而定。不同文化傳統之間可以進行比較,但很難作出絕對的價值判斷;因為每個傳統對於自己民族來說,都是自如的,因而也是合適的;不同民族之間,並無一個絕對標准,所謂的人類標准。形形色色的民族主義者將自己的傳統吹噓為人類的,強迫或誘使別人接受,是沒有根據的,也難以奏效;除去證明他自己的無知或狂妄。民族內部某些成員鼓動大家效法外族傳統,民族領袖規定人民遵循外族傳統,都只能停留在宣傳上或法令上,而難以深入人心;除非生活已經變化得有了接受的土壤。 就一個民族自己的文化傳統來說,當然可以自我評價,一分為三,剖分出哪些成份為優,哪些成份為劣,哪些不優不劣。但這種剖分只有相對的意義,而且要藉助於時代推出的新生活和新認識,以作為標准;否則,將是不可能的。因為對於自己的時代來說,既然形成而為傳統,就有它的必要性。「一切現實的,都是合理的。」(黑格爾) 歷史上有所謂文化危機、精神危機、信仰危機時代,那是說文化傳統發生了問題。究其原因,或由於強烈的政治震撼,或由於深刻的社會變革,或由於風靡的文化干擾。其來源,主要來自共同體的內部;外部的刺激有時也起很大作用。危機的消除,有待於傳統的重振和重組,任何武力的、政法的、經濟的、宗教的強制措施最終都是無效的。而所謂重振和重組,絕不是全面復舊,無視政治、社會、文化上的新局面;也不是作繭自縛,排拒一切馳入舶來的新東西。這時需要的是冷靜分析,分析傳統中哪些成份變得無理了,現實中哪些因素是合理的。拋棄不合理的,傳統方不致一足落網而全身受縛;接受合理的,傳統始得與現實相安於無事。這叫做 「一切合理的,都應該成為現實的。」(恩格斯) 是否有不受時代生活的局限、不被民族性格所約束的成份,存在於某個或某些文化傳統之中呢?就是說,在文化傳統中,有無超越歷史超越民族的成份,非時代性非民族性的成份,或人類性的成份呢?應該承認,這種成份是有的。因為作為動物的人類,彼此是相同的;作為人性的人類,存在和發展的樣式也大體相似。因而,不同的人群在各自圈子裡形成的傳統,必然要有相同和相似的成份。這些成份,或適用於全人類,或適用於全歷史,而成為民族傳統中的超民族超歷史者。這是不難理解的。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超越的成份,正以其超越,而失去了個性,不能成為民族性格的標志、時代精神的象徵。真正代表各民族文化傳統的,恰恰是那些專屬於該民族、使其得以同它民族區別開來的那些基本成份;真正代表時代面貌的,恰恰是那些為該時代所專有、使其得以同它時代區別開來的那些特殊成份。超越成份的存在,是不同民族能以相互理解的根據,不同時代得以前後傳承的基因。但民族之間要想真正理解,必須去理解那些不易理解、為各民族精神所獨具的基本成份。所謂民族文化交流,所謂民族互相學習,都是就這些成份而言。時代之間如需加以比較,如需相互區別,也是要抓住各自的特殊成份方有可能。 體與用 文化改革上有所謂體與用問題,曾經爭個不亦樂乎。照我理解,所謂體,應該就是文化傳統,就是某一民族之所以成其為某一民族的那些品格、精神;而所謂用,則是這個體的功能、作用、外在表現,就是某一民族之用以現其為某一民族的那些傳統文化。當年嚴復強調的牛體不能有馬用,在這個意義上,是對的。 但是如果由此得出結論,認為必先自己變幻為馬體,然後始得用馬之用,倒也又不盡然。因為用固賴體而現,無此體則無此用;但用既為外在表現,或既已表現在外,則人人得而見之,人人亦可得而法之,所謂「拿來」者是。牛固不能「有」馬之用,牛卻可以「用」馬之用。這在今天已是不爭的事實。從哲理上說,有,和是、存在同義,乃本體上的事;用,停在現象界。移花接木,甚至掐下花來插在頭上,總是能辦得到的。 但是如果由此又得出結論,認為一切拿來之用,都將如原封未動般地發揮其效用,卻也又不盡然。因為,馬用在這里終究是安在牛體上,牛體本身受用不受用,一來取決於用之為物,看它在原體上屬於哪個層面:物質層面的,移用較易;制度層面的,移用較難,因為它要受體作相應的變化;精神層面的,移用更難,因為這往往觸動受體的深層。二來取決於體之為物,要看此受體的開放性與承受力,以及它自身的發展階段,它與授體的差異程度。 千言萬語說到底,體是根本的決定力量,體是民族的魂。拿近代歷史看,在日本,只能是和魂漢才或和魂洋才;在中國,只能是中體西用,把外來的東西中國化。和魂和中體,各自的發展階段不一,開放性上亦有差異,故影響著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和深度;但必得以自己的體為體,一切外來之用方能有所安頓,這一點上,彼此又是共同的。否則,再美的用,也只是出牆的紅杏,可嗅而不可及,海上的樓市,可望而不可登也。 人們有埋怨自己民族的文化傳統如何如何封閉保守加落後的,也有吹噓它怎樣怎樣悠久輝煌加美妙的。不管怎樣說,埋怨它,也只好面對現實,無法另換一個體,至少因為這是民族的共同體。某一個人也許能做到脫胎換骨、洗心革面,跳出三界外,徹底絕裂於傳統;整個民族卻無法做到。吹噓它,也無力阻止它與時俱進,隨世界浪濤激盪,拋棄需要拋棄的東西,吸納應當吸納的東西。由於無法另換一個體,所以西體中用說是不著邊際的。由於體在與時俱進,所以中西互為體用說是沒有意義的。 值得討論的倒是用對體的反作用,特別是拿來之用對拿者之體的反作用,比如說,西用對中體的反作用。魯迅當年強調開放時曾奚落保守份子道:人吃了牛肉,絕不會因之變為牛。他忘了補充一句:人常「用」牛肉,身「體」的確會壯實起來。西用之與中體,亦可作如是觀;一切有益之用,對於受體,都應作如是觀。誰都知道,飛機、電訊的引用,不僅方便了交往,而且也加快了生活節奏,開拓了眼界耳疆,改變了時空觀念,沖垮了塢屏壁障。這些,已足以激起長期逗留在自然經濟條件下所形成的文化傳統的不安,而不得不作因應變化;更不用說那些制度性的、觀念性的拿來之物所施加於體要求於體的變化了。 但是,反作用也只不過是反作用;第一性的決定作用者仍在體本身。這一點,前面已經反復說到了。 兩個傳統? 民族有上層人士與下層平民之別,社會有剝削階級與勞動群眾之分,國家有統治集團與人民大眾之殊,於是,研究者們不免要琢磨:文化是否也有兩套傳統? 列寧有過兩種民族文化的說法,說每個民族都有一些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文化成份,而占統治地位的則總是資產階級文化。這是就文化而言的。就傳統而言的,則有所謂大傳統與小傳統,或精英傳統與民間傳統的說法。 如果依此類推,還可以舉出雅文化俗文化,政統道統,上帝的事凱撒的事等等提法。 所有這些分別確然是存在的。不注意它們將無從分析一個民族的紛繁復雜的文化面貌,無法理清民族文化的綿延演進的歷史過程,也無力規劃未來文化的燦爛前景。這大概應無爭議。但所有這些分別都還不是我們這里所討論的文化傳統。 文化傳統是全民族的,是民族之所以為該民族的氣質、品格、精神、靈魂。它的成份可能很復雜,有土生土長的,有外部潛入的,有塵封蛛網的,有嶄新

閱讀全文

與小學作業記錄傳統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