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考試分析 > 小學生作業拖延矯正方法反思

小學生作業拖延矯正方法反思

發布時間:2021-03-13 15:03:18

1. 小學生如何戰勝拖延

小學生如何戰勝拖延
這兩天,朋友圈裡,有人在忙著幫孩子寫作業,有人發牢騷,為哄孩子寫作業,經歷了狂暴的一晚。說到假期作業的拖延,記者也一瞬間回到了學生時代,都是過來人啊,誰沒經歷過。
有人說「拖作業是常態,不拖作業是變態」,雖然記者心裡也贊同,但作為一個未來也要管孩子作業的媽媽,還是真心希望能幫孩子建立更好的學習習慣,不用像朋友圈裡那位媽媽,每個開學前都要經歷狂暴的夜晚。
趕作業
媽媽和兒子鬥智斗勇
下周就要開學了,可兒子的作業還沒完成。這兩天,楠楠媽跟兒子之間圍繞作業的斗爭,每天都在上演。
前兩天,她在朋友圈裡,記錄了其中一次「斗爭」——
著急:做五頁口算,馬上開學要來不及了。
半小時過去,(兒子)做了5題目。
上火:你太磨蹭了,加法你熟練,媽媽幫你做;減法你自己做,這樣你一半我一半,今天晚上做10頁。
又半小時過去了,(兒子)才做一頁。
忍氣利誘:晚上如果能完成減法,送半小時電腦時間。
又半小時,五題。
發火了:你不用做了,開學交白卷吧。
(兒子回答)好,這是你說的,我不用做了。
這段話記者看了三次,每次都忍不住想笑。熊孩子趕作業,真是讓人又好笑又好氣,很多有孩子的家長看了,也是心有戚戚吧。
人人都愛拖延
這不是一種病
其實,別說孩子,大人也一樣,每天都在拖延。就在寫這篇稿子的時候,記者本人也是在不斷地刷網頁、喝水、找零食。
據調查,85%~90%的大學生有拖延的習慣,中青報社會調查中心的一項調查也顯示,72.8%的人認為自己患上了「拖延症」。
歷史上,達芬奇是經常被提到的「拖延症」患者。他的《蒙娜麗莎》畫了4年,《最後的晚餐》畫了3年,他留下一大堆未完成的畫作,也是拖延的關系。
還有大文學家雨果,為了克服拖延,他甚至強令自己赤身裸體寫作,讓管家把他的衣物藏起來。
根據美國心理治療專家《終結拖延症》作者威廉·克瑙斯引述,研究拖延的第一本專著是1971年由里根巴赫寫的。但實際上,你不可能找到這本書,因為它從未出版過——有關拖延的著作本身,也被「拖黃」了。
在這個「精神病有N多款,總有一款適合你」的時代,拖延也被冠上了「症」,在當當網上輸入「拖延症」,可以查到330多本書,有針對小學生的,也有針對白領的,有心理學研究,還有時間管理策略,五花八門。
但是,浙江省新華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醫師陶明教授告訴記者,拖延症並不屬於精神疾病的范疇,它不是一個嚴格的醫學術語。
「拖延症是個網路新詞,可以說是一種現代病。」陶教授說,現代社會節奏快,到處都有承諾、期限,這就給拖延現象產生提供了機會。
拖延像感冒
沒責任感的小屁孩大事也會拖
老老少少,人人都愛拖延。但是陶教授說,大人和孩子的情況有所不同。
「大人的拖延,工作壓力、無價值感、對刻板工作的厭倦,可能會讓人想要拖延,但大人有責任感,對一些重要事情,一般不會拖。」陶教授說,小孩子,特別是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通常還沒有建立這種責任感。
他分析,孩子假期作業拖延,可能有那麼幾個原因:
1、放假以後控制能力差,無法控制各種誘惑。假期作業最大的誘惑,大概是電視、電腦和游戲。而計劃性好的孩子,往往不會拖延。
2、執行力差。開學前,同學打聽一圈,大家都沒做好,那我也不著急了。陶教授發現,有這種調皮心態的孩子挺多,所以拖到開學都沒做,爹媽急,他不急。
3、沒有價值感。其實有些作業並不難,但讓孩子老老實實坐著做5頁加法,他可能會覺得乏味,沒有興趣,所以就想拖。
「當然,每個孩子不一樣,引起拖延的原因也有很多。這一點,大人小孩都一樣。」陶教授說,拖延的形成,可能還有些生物性因素,比如注意力缺陷多動症的孩子,因為大腦的執行功能受到影響,無法很好地確定任務的重要性、安排優先順序別,所以會出現拖延。
拖延症可能就像感冒,大家都會有鼻塞、咳嗽、噴嚏,但是引起感冒的原因很多,可能是細菌,可能是病毒,而且病毒還有很多種。套用一句名言的說法,不拖延的孩子總是相似,拖延的則各有原因。
興趣和家庭關系
能幫助孩子克服拖延
「因為拖延的原因各異,所以沒有一種通用的對付各種拖延的方法。」陶教授說,對小孩子來說,拖延可能跟個人成長環境也有關系,比如家長平時就很沒計劃性,或者很嚴厲、控制欲強,孩子的叛逆可能就表現為拖延。
但是,可以給大部分家長的建議有兩個,一個是培養孩子的興趣。
「不要跟他說,你得做什麼。換個方式,問孩子,你想要做什麼,我們支持你。讓孩子感到滿足,而不是壓力,壓力會讓他們找各種理由來拖延。」陶教授說,這一點,對大人也適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沒有人會抗拒。
第二個,家庭關系也很重要。
「孩子會做某件事,一部分是因為興趣,還有一部分是人際關系,拒絕你,他覺得不好意思,所以會盡力去完成。」陶教授說,這跟孩子在學校里喜歡在老師面前表現一樣,覺得老師喜歡他,就會努力討好老師,這是孩子社會化的一個表現,沒有什麼不好。
但是,陶教授也告訴記者,我們可能沒法一勞永逸地解決拖延,但是認清拖延的原因後,還是可以好好「管理」它的。

2. 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寫作業的拖延症

改善拖延症具體做法:
1、時刻提醒。將你工作或學習的最終期限或約會日期寫下來,可以時刻提醒自己。對於特別重要的事情,用熒光筆重點標注一下。
2、將工作或學習安排在一天當中效率最高的時候。
3、給自己設個最後期限。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那些看似不可能按時完成的任務,往往在最後一刻都能完成。
4、將工作或學習分出輕重緩急,重要的馬上就做。當一大堆工作都攤在你面前時,你就不知道該從何做起了。
5、每天早上至少完成一件你最不想做的工作或學習,其餘工作你就會在輕松的心態下完成。
6、勞逸結合
7、將龐雜的工作或學習分成一部分一部分地去做
8、避免工作或學習被打斷。集中精力可以使你在很短的時間完成更多的工作或學習。
9、計劃不要變來變去。一旦你給自己制定了計劃,就嚴格遵循它。不要為了使計劃更完美,而中途添加新的內容。
10、當按時完成計劃時,及時進行獎勵。

3. 有什麼方法可以改掉孩子寫作業拖延的毛病

洋洋媽媽經常被老師叫去,進行交流後媽媽也反映說洋洋在家做作業之前准備文具也是比較混亂。每次等到寫錯了,才發現沒有準備橡皮;鉛筆折斷了,才發現沒有準備削筆刀,一會兒拿這個一會兒拿那個,媽媽不耐煩了就吵:「怎麼做事總是亂七八糟、丟三拉四的,就不能都准備好了嗎?」所以這中間來來回回就花去好多時間,本來是一個小時就能做完的作業,他就要花兩個小時甚至更多。爸爸媽媽真是想不通,他們各方面都已經做得很好了,怎麼洋洋還是令他們這么失望呢! 對策: 對於洋洋的學習狀況,父母要慢慢教會孩子先做什麼,後做什麼,文具要事先准備好等。但這只能治標。真正要治本,要讓孩子做事有條理的話,還得在生活上和學習上全方位要求孩子,慢慢地從各方面放手,要讓孩子自己學著照顧自己,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父母不要手太勤,忍不住幫孩子去做,要學著做一個懶媽媽,甚至可以讓孩子適當幫父母做點家務,這樣孩子就會慢慢孌得能幹起來,條理性也會越來越好。心理學上有種說法,叫100%理論!世界上許多事情都遵循100%理論,如果所有事都是媽媽做了,孩子就不用做了,如果我們有20%不做,孩子就能完成20%,如果我們要80%不能做,孩子就能做80%,孩子的潛力也能爆發80%。如果父母都幫孩子做了,孩子的成長機會實際上就給父母剝奪了,孩子的潛力就一點也發揮不出來了。當然,孩子在做事的過程中,父母可以適當指導孩子做事的順序和條理。 二、追求完美——橡皮綜合症。 蒙蒙是個二年級的女孩子,什麼都好,作業工整,成績優秀。就是有一個毛病,寫作業特別慢,寫的字稍微有一點點不整齊或者不幹凈的地方,她就會馬上擦掉重寫,有時甚至把本子擦破了,所以寫作業花的時間就長了。每次媽媽告訴她只有一兩個字不整齊不要緊,接著往下寫就是了,但是不行,蒙蒙非要擦了重寫,媽媽為此也很苦惱,想過很多辦法,還是不起多大作用。 對策: 對於這種老是喜歡使用橡皮,不停地擦來擦去的現象,心理學上稱之為「橡皮綜合症」。原因是孩子學習壓力大,心情焦慮,怕出錯,對自己要求高或者是父母對孩子要求高造成的。對患有橡皮綜合症的孩子,父母不要過多指責,也不要用打罵來糾正其不良行為,而要用獎勵手段進行強化訓練來達到目的。孩子在家做作業時盡量少用橡皮,如果作業本保持清潔、在一定時間內迅速准確地寫好字,就有一定獎勵。家中也可做一些簡單的「脫敏訓練」,即用獎勵的手段來強化訓練,督促孩子盡量少用橡皮,甚至不用橡皮。反之,如果孩子離不開橡皮,家長最好把橡皮沒收,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訓練,孩子依戀橡皮的壞習慣會逐漸得到糾正。 全國有個著名教育工作者,叫詹文玲,他在山西通寶學校當校長時,就曾對全校學生有個要求,就是學生一律不準用橡皮,孩子剛開始不適應,經常把本子弄個大花臉,後來慢慢習慣了。因為不能用橡皮,結果就逼著孩子們一下筆寫作業就必須認真工整,寫作業非常專心。錯誤率大大下降,孩子反而養成了認真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對自己也有了足夠的信心。 三、學習基礎差——學習沒有興趣,學習有困難。 這種孩子是因為因為學習基礎差,很多知識點沒弄懂,很多題目不會做,所以一讓他寫作業,他就頭疼,一個人干著自己頭疼的事,他當然不可能主動,當然是能拖則拖呀! 對策: 一、在孩子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怎麼辦?有些孩子遇到自己不會做的題目就拿去問父母,問完之後再接著寫作業,再寫的時候就需要反應半天,自己剛才寫到哪兒了。剛坐下沒多久又遇到不會做的題目了,又拿去問。這樣來來回回折騰,時間就耽誤了!其實這樣做一方面會打斷做作業時的安靜氛圍和專心程度,造成走神;另一方面,會打斷孩子做題和寫作業的思維。所以建議父母,最好能教孩子如何調換順序做題。如果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可以先做其他的題目,最後再做不會的題目,這樣就可以節省時間,也不會打斷孩子的思路。 二、對於孩子不懂的題目,父母給孩子補習。父母要了解孩子到底哪裡沒弄懂,然後給孩子補上這部分不懂的知識,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上的困難,盡快讓孩子跟上學校的學習進度,否則學習上就會掉隊!但要注意的是,不要全部一古腦兒講給孩子聽,而應是啟發孩子,最後還是要*孩子自己做出來。孩子一旦知識點懂了,學習慢慢好起來,自然速度就快了。 三、想方設法讓學習變得有趣起來,人就是這樣,對於喜歡的事、有趣的事都願意快點做;而對於枯燥的事,不那麼有趣的事,則能拖則拖,孩子如此,大人也如此,這是人的天性!所以,對於這類不大喜歡寫作業的孩子,父母要多想辦法,盡量調動孩子的寫作業興趣,比如:通過游戲的方式、競賽的方式來安排作業。比如:可以用計時的方式完成某一項作業,規定時間完成了就表揚或記一個「★」,得夠二十個「★」,就可以滿足孩子的一個願望,比如去吃一頓肯德雞。 四、被逼無奈——故意磨蹭。 這是一種主觀的磨蹭,很多孩子屬於這種類型。怎麼被逼無奈?被誰逼的呢?當然是爸爸媽媽!現在的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後,希望孩子能做完學校的家庭作業後再多做些題目,能夠考到前幾名。所以,每天加了許多「媽媽作業」。孩子也不是省油的燈,聽聽一個孩子的說法吧:「快點寫作業?我為什麼要快呀?寫完了我也不能出去玩,寫完了老師的作業,我還要寫媽媽布置的作業,寫完媽媽布置的作業,爸爸的作業又來了,總之就是沒有玩的時間……,還不如慢點寫呢!」 對策: 把每天老師布置的作業做一個大概的估計,將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務進行一個時間預計。一定要給孩子留下休息的時間(自由支配的時間)。如一共要一個半小時,那麼孩子一個半小時完成了,餘下的時間就必須由孩子自己支配,如玩他喜歡的玩具,或者打一會兒游戲,進行一會兒體育鍛煉等。就是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養成這樣的習慣後,孩子會抓緊時間完成作業,因為早寫完就有很多時間玩了。 有孩子剛讀一年級時,每天老師都會留點家庭作業。作業雖然不多,但孩子因為沒有養成做作業的習慣,總是拖拖拉拉半天做不完,10分鍾的作業孩子可以邊玩邊寫磨蹭一個小時。催促一下寫一點,不催促就又完別的東西去了。首先,明確地告訴孩子:「只要你按時按質完成作業,父母是不會多加一丁點兒作業的,做完作業剩下的時間全歸你自己。」另外,每次接孩子一回家,就會對兒子說:「快寫作業,寫完作業就帶你到下面去玩。」孩子一聽,父母要帶自己到下面去玩、去看電影,高興地不得了,趕快認真寫作業,父母兌現我的諾言,帶孩子到下面去玩各種各樣的游戲。就這樣,通過這個辦法,一次、二次、三次……他快速認真完成作業的良好行為得到不斷地重復,最終形成了快速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 五、時間觀念差——不會管理時間。 對策: 1、善用小鬧鍾。 用鬧鍾督促孩子做作業,有利於孩子快速有效的完成作業。在孩子使用鬧鍾前,有個孩子做作業的速度相當慢,總是一會兒喝水,一會兒玩橡皮,20分鍾的作業拖一個多小時還不能完成。後來,孩子媽媽想了個主意,她每天根據孩子的作業總量和孩子做作業的效率,幫孩子估算出做作業需要的時間,然後讓孩子在寫作業之前先上鬧鍾,鬧鍾在孩子完成作業的期限前10分鍾響。從這以後,這位母親再不用在孩子後面催促「快點、快點」,鬧鍾是他最好的催促。同時,孩子在自己定鬧鍾學習的過程中,也不斷體驗到了成功感,不再把作業當作幫父母完成任務,學習更加自覺。 2、規定時間沒

4. 孩子拖延寫作業家長怎麼催促讀後感

對孩子的拖拉作風,老師和家長真的束手無策。雖然不能逼迫,但也不能放縱自由。我們可以用各種方法探索孩子自願寫作業的辦法,比如懲罰分明,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做好作業,給他獎勵;沒完成作業,就給他罰款。當然,這里所說的罰款,是從平時給他的獎勵中扣除一部分。

5. 如何解決小學生寫作業故意拖延時間的問題

給孩子一個期望:
做完作業後就可以XXX(看電視,玩電腦,出去玩,做他喜歡的菜,給零花錢,根據家庭情況而定)
威逼也是可以的,但是久而久之孩子對你的的感情會更加疏遠。(當然偶爾用用也行,孩子們在威逼的當時會很生氣,但是隔個幾天氣就消了)

6. 孩子學習拖延、磨蹭,爸媽該怎麼辦的心得體會怎麼寫

幫助孩子改掉寫作業慢的有效方法 方法一: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不能獨立寫作業是做作業慢的一個重要原因。在調查中,發現許多家長習慣陪孩子一起做作業,但是這樣的「陪讀」造成了孩子不能獨立解決問題,經常出現一邊做作業一邊問家長的情況,需要動腦筋思考的問題都推給了家長,甚至有些孩子做完作業讓家長幫助檢查,然後再改正,這樣造成了考試中,學生經常因為粗心而丟分。 家長的過分幫助,給孩子一種潛意識的暗示,難題需要家長的幫助。這種現象的出現,表面上是家長在幫助孩子,但實際是在傳遞對孩子不信任的信息。在作業的問題上,家長一定要給孩子獨立自主的權利,只起到監督的作用,並不要過多的干涉。 方法二:幫助孩子養成認真及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首先,家長要端正孩子的學習態度,提出及時、認真、獨立完成作業的具體要求。在進行學生作業規范化訓練時,突出時間上的要求:及時;態度上的要求:認真;思維上的要求:獨立。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其次強調學慣用具是否齊備,包括做題的草稿,如果學生的演算草稿也能像書寫那樣條理化、規范化,作業完成後對照演算草稿自覺認真演算,不僅可以大大提高練習的正確率,而且對於學生認真做作業習慣的養成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 方法三:許多孩子在做作業時往往是提筆就做,不去認真地讀題、審題。認真做作業習慣的培養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教會學生讀題、審題。這看起來僅僅是一種習慣的培養,實際上同時包含了思維的條理性和靈活性訓練。 方法四: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如給孩子獨立的房間,或給孩子支配固定的書桌椅、時間等用語學習,不要佔用孩子的書桌堆放雜物。也不要隨便要求孩子在固定學習的時間里做家務或其他的事情等。在孩子學習時,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也要以身作則,大人不要一方面要求孩子專心學習,另一方面自己又在玩牌兒、看電視等。這樣既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又給孩子的過失留有借口:你都沒有做好憑什麼嚴格要求我,這樣會使習慣培養變成空話。等孩子做好作業後,千萬不要再加碼加壓。不然孩子就用磨洋工的辦法來消極對付,造成做作業磨磨蹭蹭、拖拉的習慣。

7. 家長怎麼改正孩子寫作業拖延的壞習慣

洋洋媽媽經常被老師叫去,進行交流後媽媽也反映說洋洋在家做作業之前准備文具也是比較混亂。每次等到寫錯了,才發現沒有準備橡皮;鉛筆折斷了,才發現沒有準備削筆刀,一會兒拿這個一會兒拿那個,媽媽不耐煩了就吵:「怎麼做事總是亂七八糟、丟三拉四的,就不能都准備好了嗎?」所以這中間來來回回就花去好多時間,本來是一個小時就能做完的作業,他就要花兩個小時甚至更多。爸爸媽媽真是想不通,他們各方面都已經做得很好了,怎麼洋洋還是令他們這么失望呢!

對策:
對於洋洋的學習狀況,父母要慢慢教會孩子先做什麼,後做什麼,文具要事先准備好等。但這只能治標。真正要治本,要讓孩子做事有條理的話,還得在生活上和學習上全方位要求孩子,慢慢地從各方面放手,要讓孩子自己學著照顧自己,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父母不要手太勤,忍不住幫孩子去做,要學著做一個懶媽媽,甚至可以讓孩子適當幫父母做點家務,這樣孩子就會慢慢孌得能幹起來,條理性也會越來越好。心理學上有種說法,叫100%理論!世界上許多事情都遵循100%理論,如果所有事都是媽媽做了,孩子就不用做了,如果我們有20%不做,孩子就能完成20%,如果我們要80%不能做,孩子就能做80%,孩子的潛力也能爆發80%。如果父母都幫孩子做了,孩子的成長機會實際上就給父母剝奪了,孩子的潛力就一點也發揮不出來了。當然,孩子在做事的過程中,父母可以適當指導孩子做事的順序和條理。
二、追求完美——橡皮綜合症。
蒙蒙是個二年級的女孩子,什麼都好,作業工整,成績優秀。就是有一個毛病,寫作業特別慢,寫的字稍微有一點點不整齊或者不幹凈的地方,她就會馬上擦掉重寫,有時甚至把本子擦破了,所以寫作業花的時間就長了。每次媽媽告訴她只有一兩個字不整齊不要緊,接著往下寫就是了,但是不行,蒙蒙非要擦了重寫,媽媽為此也很苦惱,想過很多辦法,還是不起多大作用。

對策:
對於這種老是喜歡使用橡皮,不停地擦來擦去的現象,心理學上稱之為「橡皮綜合症」。原因是孩子學習壓力大,心情焦慮,怕出錯,對自己要求高或者是父母對孩子要求高造成的。對患有橡皮綜合症的孩子,父母不要過多指責,也不要用打罵來糾正其不良行為,而要用獎勵手段進行強化訓練來達到目的。孩子在家做作業時盡量少用橡皮,如果作業本保持清潔、在一定時間內迅速准確地寫好字,就有一定獎勵。家中也可做一些簡單的「脫敏訓練」,即用獎勵的手段來強化訓練,督促孩子盡量少用橡皮,甚至不用橡皮。反之,如果孩子離不開橡皮,家長最好把橡皮沒收,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訓練,孩子依戀橡皮的壞習慣會逐漸得到糾正。
全國有個著名教育工作者,叫詹文玲,他在山西通寶學校當校長時,就曾對全校學生有個要求,就是學生一律不準用橡皮,孩子剛開始不適應,經常把本子弄個大花臉,後來慢慢習慣了。因為不能用橡皮,結果就逼著孩子們一下筆寫作業就必須認真工整,寫作業非常專心。錯誤率大大下降,孩子反而養成了認真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對自己也有了足夠的信心。
三、學習基礎差——學習沒有興趣,學習有困難。
這種孩子是因為因為學習基礎差,很多知識點沒弄懂,很多題目不會做,所以一讓他寫作業,他就頭疼,一個人干著自己頭疼的事,他當然不可能主動,當然是能拖則拖呀!

對策:
一、在孩子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怎麼辦?有些孩子遇到自己不會做的題目就拿去問父母,問完之後再接著寫作業,再寫的時候就需要反應半天,自己剛才寫到哪兒了。剛坐下沒多久又遇到不會做的題目了,又拿去問。這樣來來回回折騰,時間就耽誤了!其實這樣做一方面會打斷做作業時的安靜氛圍和專心程度,造成走神;另一方面,會打斷孩子做題和寫作業的思維。所以建議父母,最好能教孩子如何調換順序做題。如果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可以先做其他的題目,最後再做不會的題目,這樣就可以節省時間,也不會打斷孩子的思路。
二、對於孩子不懂的題目,父母給孩子補習。父母要了解孩子到底哪裡沒弄懂,然後給孩子補上這部分不懂的知識,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上的困難,盡快讓孩子跟上學校的學習進度,否則學習上就會掉隊!但要注意的是,不要全部一古腦兒講給孩子聽,而應是啟發孩子,最後還是要*孩子自己做出來。孩子一旦知識點懂了,學習慢慢好起來,自然速度就快了。
三、想方設法讓學習變得有趣起來,人就是這樣,對於喜歡的事、有趣的事都願意快點做;而對於枯燥的事,不那麼有趣的事,則能拖則拖,孩子如此,大人也如此,這是人的天性!所以,對於這類不大喜歡寫作業的孩子,父母要多想辦法,盡量調動孩子的寫作業興趣,比如:通過游戲的方式、競賽的方式來安排作業。比如:可以用計時的方式完成某一項作業,規定時間完成了就表揚或記一個「★」,得夠二十個「★」,就可以滿足孩子的一個願望,比如去吃一頓肯德雞。
四、被逼無奈——故意磨蹭。
這是一種主觀的磨蹭,很多孩子屬於這種類型。怎麼被逼無奈?被誰逼的呢?當然是爸爸媽媽!現在的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後,希望孩子能做完學校的家庭作業後再多做些題目,能夠考到前幾名。所以,每天加了許多「媽媽作業」。孩子也不是省油的燈,聽聽一個孩子的說法吧:「快點寫作業?我為什麼要快呀?寫完了我也不能出去玩,寫完了老師的作業,我還要寫媽媽布置的作業,寫完媽媽布置的作業,爸爸的作業又來了,總之就是沒有玩的時間……,還不如慢點寫呢!」

對策:
把每天老師布置的作業做一個大概的估計,將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務進行一個時間預計。一定要給孩子留下休息的時間(自由支配的時間)。如一共要一個半小時,那麼孩子一個半小時完成了,餘下的時間就必須由孩子自己支配,如玩他喜歡的玩具,或者打一會兒游戲,進行一會兒體育鍛煉等。就是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養成這樣的習慣後,孩子會抓緊時間完成作業,因為早寫完就有很多時間玩了。
有孩子剛讀一年級時,每天老師都會留點家庭作業。作業雖然不多,但孩子因為沒有養成做作業的習慣,總是拖拖拉拉半天做不完,10分鍾的作業孩子可以邊玩邊寫磨蹭一個小時。催促一下寫一點,不催促就又完別的東西去了。首先,明確地告訴孩子:「只要你按時按質完成作業,父母是不會多加一丁點兒作業的,做完作業剩下的時間全歸你自己。」另外,每次接孩子一回家,就會對兒子說:「快寫作業,寫完作業就帶你到下面去玩。」孩子一聽,父母要帶自己到下面去玩、去看電影,高興地不得了,趕快認真寫作業,父母兌現我的諾言,帶孩子到下面去玩各種各樣的游戲。就這樣,通過這個辦法,一次、二次、三次……他快速認真完成作業的良好行為得到不斷地重復,最終形成了快速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

五、時間觀念差——不會管理時間。

對策:
1、善用小鬧鍾。
用鬧鍾督促孩子做作業,有利於孩子快速有效的完成作業。在孩子使用鬧鍾前,有個孩子做作業的速度相當慢,總是一會兒喝水,一會兒玩橡皮,20分鍾的作業拖一個多小時還不能完成。後來,孩子媽媽想了個主意,她每天根據孩子的作業總量和孩子做作業的效率,幫孩子估算出做作業需要的時間,然後讓孩子在寫作業之前先上鬧鍾,鬧鍾在孩子完成作業的期限前10分鍾響。從這以後,這位母親再不用在孩子後面催促「快點、快點」,鬧鍾是他最好的催促。同時,孩子在自己定鬧鍾學習的過程中,也不斷體驗到了成功感,不再把作業當作幫父母完成任務,學習更加自覺。
2、規定時間沒有完成立即停止。
有些孩子寫作業拖延時間拖成習慣了,每天都要到晚上十點才能完成作業,減少了睡眠時間,導致第二天上課沒有精神,降低了學習效率。周而復始,造成惡性循環。這時,覺得可以給孩子確定一個作業完成的最後時間。要保證孩子十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很多家長規定孩子九點鍾睡覺。所以到了晚上九點,孩子的作業還沒有完成,就不再寫了,要求孩子必須睡覺。作業沒有完成,會愛到老師的批評。以後,孩子就會抓緊時間完成了。這是個狠招,家長要具情況而定,不能多次使用,只能在關鍵時用上幾次。
3、把作業當成考試。
記得前一段時間在一本教育雜志上看到一篇很好的文章,現分享給大家。
記得女兒上小學三年級時,做家庭作業總是磨磨蹭蹭。兩三道題,本應20分鍾就可以做完,可她卻要耗上近兩個小時。

4、生活中注意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其實一個孩子時間觀念不強,絕不會只是表現在學習方面,而應該是表現在生活與做事的方方面面。一個時間觀念不強的孩子,不但做作業慢,做任何事都慢!所以平時在生活中各個方面都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比如:我的兒子和他表弟每次游泳完回來之後都要洗澡,如果家長不提醒他們時間,兩個人可以在裡面打打鬧鬧洗上半個小時不出來,這邊的作業還沒動。這就說明孩子的時間觀念不強。後來我就有了經驗,規定孩子只能洗10分鍾,而且不給鬧鍾,讓孩子自己估計時間!這樣孩子的腦子里就有了時間觀念,到了大約10分鍾時間,孩子就會趕緊出來,有時我還會問兩個孩子:你估計你洗澡剛才用了多長時間?答的准確的孩子,我會表揚他,說他時間觀念強;吃飯時也一樣,我會規定孩子必須要在20分鍾內吃完,吃完飯後,估計一下自己吃飯花了多長時間,看看自己估計的時間與真實的時間相差多大;早上起床我也規定時間,7點聽到鬧鍾鈴響,必須自己起來,15分鍾時間穿衣、洗臉、刷牙。7點15分准時早讀,讀20分鍾。經常督促,孩子的時間感就變強了。
5、一分鍾專項訓練,讓孩子感受一分鍾可以做多少事。
(1)每天准備幾十個簡單的加減法口算題(年級不同,難度不同)。規定一分鍾,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道題目。讓孩子感受到一分鍾都能做十多個小題,而自己寫作業的時候,有時候幾分鍾也沒寫一個字,寫不出一個小題。
(2)一分鍾寫漢字訓練,找一些筆畫和書寫難度相當的生字,看孩子在一分鍾內最多能寫出多少個字。記下每次的情況,並進行對比。
(3)一分鍾寫數字訓練。每天讓孩子練習一分鍾寫「0123456789」的快速書寫。寫一分鍾算一次,看一次能寫幾組,隨著寫得組數越來越多,孩子的書寫速度變快,更能感到一分鍾能做這么多事。
以上訓練讓孩子體會到時間的寶貴,原來一分鍾可以做這么多事情,珍惜時間。同時也提高了孩子的寫字速度和做題速度。訓練時以1分鍾為一組,每天練二到三組。在訓練的時候注意記錄孩子的成績,並進行對比。
6、少催促,多表揚。
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時候,很多家長喜歡不停地喊,不停地催促。結果感覺是越催促,孩子的動作越慢,家長就更生氣!應該反過來,隨時觀察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現,及時發現孩子快的一面,強化孩子快的時候,孩子一旦速度快了,馬上表揚。比如:「今天穿衣服比昨天快多了!」「今天吃飯速度真快!」「今天作業速度比昨天快了5分鍾」。「今天收拾書包比昨天快多了。……」多找孩子快的時候表揚之,孩子慢的時候,裝做看不見,故意淡化它,要讓孩子不斷意識到自己確實比以前快了。
7、與學校老師共同配合,形成合力,共同督促孩子。
孩子磨蹭,時間觀念差,家長在家裡督促孩子的同時,還需要與學校老師溝通,爭取取得老師的佩合。因為有些孩子在家裡有家長督促的情況下,速度會變快。但是到了學校,沒有了外人的督促,習慣的慣性又會讓孩子慢下來,所以,如果能取得老師的佩合,在學校也能督促孩子,這樣孩子的矯正速度就會變快。
六、注意力不集中——無關動作多。
小健今年7歲,是一年級的學生,看上去活潑、可愛,但是小健的父母卻為孩子的學習操碎了心。因為小健寫作業時總是東看西看,磨磨蹭蹭,一會兒玩橡皮,一會兒吃鉛筆,要麼咬手指,而且寫一會兒就起來溜達一圈,到外摸摸看看。這樣的寫法怎麼能快起來?一個小時的作業常常兩三個小時都寫不完,所以每天總是很晚才能睡覺。小健為了作業的事經常挨爸爸的揍。老師也反應小健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而且還經常搗亂,很調皮,一會兒拽別人的頭發,一會兒拉別人的衣服,影響其他的同學和課堂秩序。

對策:
1、作業分段。你可以規定一定的做作業時間,你先了解孩子當天的作業量,然後規定在一定時間內必須完成,如完成得好可以給予獎勵,尤其是不要忘了精神獎勵,精神贊揚。如在壁上貼小紅花之類的。如果當天作業太多,可以把作業分割成兩個或三個階段,每段時間不可過長。如第一次規定做15或者20分鍾,完後休息一會,然後再規定一個15或20分鍾,再休息。當孩子的注意能力提高以後,以後所定時間就可以慢慢延長,等養成高度集中學習的好習慣時就不用分割時間了。
2.、要為孩子提供安靜的學習環境。孩子學習的地方要簡潔、整齊,尤其是書桌,不能堆放玩具等會分散孩子注意力的東西。要求孩子在學習之前准備好所有要用到的文具,避免寫作業的過程中又找東西。孩子學習的環境還要安靜,如果你的孩子抗干擾能力不好,最好保證孩子聽不見孩子電視的聲音。不要在孩子正在學習時,中途為了關心孩子,又為孩子送水果,倒水,表示關心,這其實也是在干擾孩子!有些孩子在學習時喜歡突然開小差,問父母一些與學習無關的問題,比如:突然問父母晚上吃什麼?突然跟父母提到學校有趣的事。這個時候家長不要搭腔,因為你一搭腔,實際上就是默認孩子寫作業時可以講話了,又把孩子的注意力分散了,這也不利於讓孩子靜心學習。最好告訴孩子有什麼事待她作業做完後再問。
3、讓孩子自覺集中注意力,多給孩子找注意力集中的好感覺。家長平時在家多向孩子強調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還可以讓孩子讀這方面的故事,比如小貓釣魚,或者關於某個人集中注意力學習的故事。

4、用「遞減法」矯正孩子的壞習慣。
梓豪是五年級的學生,有個不好的習慣:寫作業拖拖拉拉,母親很傷腦筋。明明是快則半小時、慢則一小時的功課,他每天都能寫3小時以上。梓豪的外公是教師,暑假的時候給梓豪補課,發現梓豪的反應很快,但是不專心,往往寫幾分鍾就起來東走西走,每小時至少五六次以上。就這樣,一小時的時間差不多一半用在了閑逛上面,難怪要用那麼長時間來完成功課。為此,母親想出了各種辦法,專門抽出時間陪梓豪寫作業,可是梓豪每寫幾個字必圍著屋子溜達一圈,即使有時在母親的強壓之下不能起身,勉強埋頭寫作業,可是只要母親一離開房間 ,梓豪立刻我行我素。再者,母親不能每天都專門陪讀,所以梓豪的毛病一直沒有改進。

在專家的指導下,這位媽媽改變了教育方法。在鼓勵兒子的前提下,她與兒子約法三章,如果兒子寫作業時,每小時能把離坐次數減到三次以下,就可以看電視,否則就禁止看每晚的動畫片。每晚的動畫片對梓豪非常有吸引力,這一招兒特別管用,第一星期梓豪有三天達到標准,三個星期以後就完全做到每小時離坐三次以內。這時,媽媽表揚了兒子,並鼓勵他爭取把每小時離坐次數減少到兩次或一次。堅持三個月以後,梓豪終於改掉了寫作業拖拉的壞習慣。
這個案例道出了矯正壞習慣的真正奧妙!
大家不妨試想一下,如果換上性子急的父母,見孩子學習的時候總站起來,可能會大喝一聲:「坐下!學習要專心,不許走來走去!」結果會怎麼樣呢?家長若盯著孩子,他就忍耐著,等家長一離開,他就非蹦起來不可,可能會比以往次數還要多!
梓豪的媽媽之所以成功,首先在於她運用了遞減法,來幫助兒子改正壞習慣。她不急於一刀斬斷壞習慣,因為她知道這是根本不可能的。她允許兒子每小時可以站起來三次以內,這就是調動了兒子的自信心和自控力,使孩子內心真正願意接受媽媽的建議。請大家注意,科學有效的教育在這里創造了奇跡,因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控制是自我控制。

具體說來,如果您想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那就通過各種方式激勵他把好的行為多多重現,因為好行為堅持的時間越久,好習慣形成的程度越牢;如果您想改正孩子的壞習慣,那就鼓勵他把壞的行為逐步減少,因為壞習慣只要逐步減少,壞習慣被改正的希望便逐漸增大。
5、訓練注意力本身。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是很多孩子具有的特點。年齡越小,控制注意力的時間越短,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一次集中注意力時間至多也只有15分鍾。這是由於孩子的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夠完善處在發育當中,注意力不集中這種情況將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好轉。而小學要求學生上課要坐40分鍾,然而我們並不能被動地等待孩子的自我發育的完善,否則將影響學習效率及學習成績。因此,對於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孩子,可進行一定的具體訓練,以提高注意力,適應課堂生活。我現舉具體操作方法給大家作參考:
a、玩撲克游戲。可鍛煉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快速反應能力。
取三張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隨意排列於桌上,如從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塊5、選取一張要記住的牌,如梅花2,讓她盯住這張牌,然後把三張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長隨意更換三張牌的位置,然後,讓她報出梅花2在哪兒。如她說猜對了,就勝,兩人輪換做游戲。隨著能力的提高,家長可以增加難度,如增加牌的數量,變換牌的位置的次數和提高變換牌位置的速度。
這種方法能高度培養注意力的集中,由於是游戲,符合孩子的心理特點,非常受孩子歡迎,玩起來孩子的積極性很高。每天堅持玩一陣,注意力會有所提高。
b、利用「舒爾茲表格」進行注意力訓練。
舒爾茲表格,是將一系列數字隨機放在表格中,讓孩子按順序找到這些數字,記錄孩子每次用的時間,每天玩一到兩次,比如:1到25這些數字隨機放在5×5的表格中(如下圖),孩子就要從1依次找到25,數字可以隨著訓練的進行逐漸增多。為了增加訓練的趣味性,孩子可以和家長比賽,或者和自己比賽,記錄每次所用的時間,有進步就給予表揚。
c、買一些智力訓練的書,每天堅持做練習。
一些鍛煉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的圖文,如走迷宮,在一大堆圖中找某樣東西,找異同(同中找異,異中找同),比大小、長短,在規定的時間內把一頁圖中的物品記住,然後合上書讓她報出來。等等。時間不可過長,但往後可延長練習時間,一定要每天堅持練。做對給紅五星獎勵或打分。
d、訓練聽力注意力。
孩子往往在上課聽講時也容易走神,所以聽力注意力的訓練也很重要,每天給孩子讀一篇文章,讀完後要他回答書中的問題,長期堅持就會提高孩子的聽力注意力。或者由家長給孩子念一組數字,或一組詞語,讓孩子正背或者倒背出來,比如「3698」,倒背就是「8963」,逐漸增加數字和詞語的長度,這個游戲不僅能訓練注意力,還訓練了孩子的記憶力。還可以每天回來追問一下每天上課的內容,讓孩子把每天每節課的內容復述給家長們聽,這樣也能無形中養成孩子上課認真聽課的習慣。
七、協調性差——感統失調
影響孩子磨蹭的原因還有一類是孩子生理方面的。當今中國家庭多為獨生子女,不但夥伴少了,而且多數家長視孩子為掌上明珠,存在過分保護的問題,兒童應有的摸、爬、滾、打、蹦跳等行為,在發育的自然歷程中被人為破壞。兒童該爬的時候沒爬,日後可能出現協調性、平衡感差、該哭的時候不讓哭,口腔肌肉缺乏鍛煉,心肺功能弱,甚至語言表達差。獨生子女出現感覺統合障礙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運動、缺乏游戲、缺乏大自然的熏陶。
現舉兩個因為感統方面的原因影響了作業速度的例子:


對策:
這樣的孩子,需要專門做一些感統訓練!孩子是否有感統失調,細心的家長只要有心,是能發現孩子的。如果發現孩子確實不是因為態度問題,不是因為主觀努力不夠,可以帶孩子到醫院去檢查一下,看看感統是否失調!如果確實有,只要堅持做一段時期的感統訓練,孩子就會有所好轉!

8. 如何應對學生作業拖延

孩子做作業有嚴重的拖延症,怎麼辦拖延症(Procrastination),取意「將之前的事情放置明天」。拖延症總是表現在各種小事上,但日積月累,特別影響個人發展。拖延現象現已成為管理學家和心理學家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該詞的最初亮相是在愛德華·霍爾出版於年的書里。幾乎是相同的年代,正處於明清交替的中國,一位名叫錢鶴灘的學者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明日》:「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聖經從希臘文翻譯為英文的過程中,拖延更多被譯成「罪過(sin)」,直到工業革命後,拖延才逐漸具有了現在的含義,被視為「以推遲的方式逃避執行任務或做決定的一種特質或行為傾向,是一種自我阻礙和功能紊亂行為」。不過「拖延症」正式成為病症,國外的研究不過才一二十年。單純的做事拖拉或是懶得去做,只能定義為「拖延」,也僅是一種壞習慣,改正它並不難。當「拖延」已經影響到情緒,如出現強烈自責情緒,強烈負罪感,不斷的自我否定、自我貶低,伴生出焦慮症、抑鬱症、強迫症等心理疾病時,才能稱之為「拖延症」。更可怕的是,很多拖延的人甚至很享受那種deadline過後突然一下放鬆的感覺,而且拖延的結果有時反而挺好。這種時候,會在心裡表揚自己很有「效率」。同時,這樣下來,盡管不願承認,但潛意識里確實覺得自己如果花了很多時間成績卻平平,會是一件非常丟臉的事情。於是這一切的一切,都再次強化的拖延。折疊編輯本段形成原因一個人認為自己5天之內可以做完一件事情,所以在離期限還有15天的時候一點不著急,直到最後只剩5天了才開始。 這種緊迫感和焦慮往往促發人的鬥志,會讓自己覺得,自己只有在壓力狀態下才有做事情的狀態。最後拿到成績的時候,成績往往不是很差,這樣子就強化了自己最適合在deadline之前短期高壓的狀態下工作的心態,並且對以後的行為不斷進行自我暗示。折疊編輯本段相關研究折疊專家研究哥倫比亞大學組織心理學系的教授安吉拉認為:「不能按時完成任務的情形」屬於消極的拖延。在《對拖延的再思考:態度和行為中」積極拖延」的正面效果》一文中,她將拖延區分成兩種狀態:消極拖延和積極拖延,相比之下,後者往往更喜歡在壓力下工作,這樣他們可以做出更深思熟慮的決定,並更及時地實行。除了焦慮和逃避控制,常與拖延起來的,還有完美主義。法拉利教授認為,某些拖延行為並非拖延者缺乏能力或不夠努力,而是某種形式的完美主義或求全觀念的反映,他們共同的心聲是」多給我一些時間,我可以做得更好」。關於「拖延症」的研究也處在「拖延」中。國外對「拖延」的研究也只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國內則一直缺乏這方面的研究。關於「拖延」的界定,一直沒有一個研究者普遍接受的定義,也從未形成一個全面的理論。但拖延無時不在。折疊生理學根源研究關於拖延的生理學根源研究,目前(指年)大多圍繞前額葉皮層的功能。這個腦區負責大腦的執行功能,比如計劃、沖動的控制和注意力,還起到過濾器的作用,降低來自其他腦區分散注意力的。前額葉皮層的損傷或者低活動性,會導致過濾雜擾的能力降低,進而使處理任務的組織能力變差。折疊拖延症的類型哥倫比亞大學組織心理學系的教授安吉拉將拖延區分成兩種狀態:消極拖延和積極拖延,相比之下,後者往往更喜歡在壓力下工作,這樣他們可以做出更深思熟慮的決定,並更及時地實行。弗拉里博士定義了三種基本的拖拉者:* 鼓勵型,或者說找型,他們盼著最後幾分鍾忙碌帶來的* 逃避型,他們迴避失敗的恐懼,甚至害怕成功,但實際上他們非常關心別人怎麼看自己,他們更希望別人覺得他不夠努力而不是能力不足,不夠自信。* 決心型,他們沒法下決心。不下決心就可以迴避對應對事情的拖拉。折疊編輯本段主要特點1.沒有自信。因為每次完成任務都達不到自己最高的能力,對自我能力的評估會越來越低。2.我太忙。我一直拖著沒做是因為我一直很忙。3.頑固。你催我也沒有用,我准備好了自然會開始做。4.操控別人。他們著急也沒用,一切都要等我到了才能開始。5.對抗壓力。因為每天壓力很大,所以要做的事情一直被拖下來。6.受害者心態。我也不知道自己怎麼會這樣,別人能做的自己做不到。折疊編輯本段具體表現1. 百分之二十的人認為自己是拖拉的人。對他們來說拖拉是一種生活方式,雖然並不適應它。這種狀態充滿了他們的生活。他們不能按時付帳單,他們忘了音樂會的門票,他們直到聖誕前一天才去禮物……2. 拖拉並非不重要,雖然通常我們不把它當作一個嚴重問題。它其實是一個自我調節的深奧問題。通常我們都寬容別人拖拉的借口,這也是問題的根源。3. 拖拉並不是時間管理或者計劃方面的問題。拖拉並不因個人對時間的估計能力而不同,雖然這些人會更樂觀一些。法拉利教授強調說:「要一個拖拉的人做一個有計劃的人,就像讓一個消沉的人馬上振奮起來一樣。」4. 拖拉不是天生的。它是從周圍的人學來的,但並不直接。它可能來自強權的家教,拖拉甚至可能是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作業拖延矯正方法反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