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考試分析 > 小學語文課堂觀察研究步驟

小學語文課堂觀察研究步驟

發布時間:2021-03-12 08:41:29

『壹』 課堂觀察的基本步驟

(1)課堂觀察前的准備,確定觀察的目的和規劃。
(2)課堂觀察,進入課堂及記錄資料。
(3)課堂觀察後的工作,資料的分析和結果的呈現。

『貳』 課堂觀察實施的步驟有哪些

1.課堂觀察前的准備,確定觀察的目的和規劃。

2.課堂觀察,進入課堂及記錄資料。

3.課堂觀察後的工作,資料的分析和結果的呈現。

課堂觀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觀察者帶著明確的目的,憑借自身感官以及有關輔助工具、直接或間接從課堂情境中收集資料,並依據資料作相應研究的一種教育科學研究方法。

課堂研究是課堂研究廣為使用的一種研究方法。

課堂觀察有助於改善學生的課堂學習,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營造學校的合作文化。

教師要開展課堂觀察,就要改變原來單兵作戰的工作方式,從教學上的孤立的個人主義走向合作的專業主義。

通過課堂觀察,教師在心理與行為上會發生一些變化,變得開放、民主與善於合作,這些變化會感染同伴,影響組織,進而使學校變成合作共同體的聯合體。

課堂觀察是一種研究活動,它在教學實踐和教學理論之間架起一座橋梁,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了一條很好的途徑。通過課堂觀察,教師藉助合作的力量在實踐性知識、反省能力等方面將獲得新的發展,進而提高教師的整體教學質量。

在真實的課堂里,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相互交織在一起的,學生通過傾聽、與教師對話、交流建構自己的學習方式,改善學習行為,獲得新的認知與情感體驗。

(2)小學語文課堂觀察研究步驟擴展閱讀

課堂觀察需要一定的時間、設備與技術的保障,來完成程序的三部曲。

課堂觀察需要觀察者接受一定的專業培訓,具備相應的觀察技能,要求觀察者能集中心智觀察,及時、准確地收集相關信息,隨時做出決定。這是對觀察者在專業知能與自身特質方面的要求。

課堂觀察不僅需要教師反省「忙、茫、盲」的教學工作,整理、釋放用於課堂觀察的時間,而且需要學校為教師參與課堂觀察提供必要的技術與環境支持,購置用於觀察的必需的視聽設備,營造良好的人際氛圍,以確保課堂觀察成為教師的日常行動。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課堂觀察

『叄』 教師應該如何進行課堂觀察 詳細

教師應該如何進行課堂觀察 教師應該如何進行課堂觀察 一、課堂觀察的定義和意義 (一)什麼是課堂觀察 觀察對課堂的運行狀況進行紀錄、分析和研究,並在此基礎上謀求學生課堂學習的改善、促進教師發展的專業活動。作為專業活動的觀察與一般的觀察活動相比,它要求觀察者帶著明確的目的,憑借自身感官及有關輔助工具(觀察表、錄音錄像設備),直接(或間接)從課堂上收集資料,並依據資料做相應的分析、研究。它是教師日常專業生活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是教師專業學習的重要內容。 (二)課堂觀察有何意義? 課堂觀察的起點與歸宿都是學生課堂學習的改善。無論是教師行為的改進、課程資源的利用,還是課堂文化的創設,都是以學生課堂的有效學習為落腳點。課堂觀察主要關注學生是如何學習,會不會學習,以及學得怎樣,這與傳統的聽評課主要關注教師單方的行為有很大的不同,即使所確定的觀察點不是學生,其最終還是需要通過學生是否學得有效得到檢驗。(現狀:很多老師在聽課時不會觀察學生的活動,上課教師在學生活動是時行為目的性不明確) 其次,課堂觀察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它不是為了評價教學,而是為了改進課堂學習,在觀察的整個過程中進行平等對話、思想碰撞,探討課堂學習的專業問題。教師參與研究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最重要且最有效途徑之一。課堂觀察促使教師由觀察他人課堂而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行為,感悟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無論是觀察者和被觀察者,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堂觀察,從而獲得實踐知識,汲取他人的經驗,改進自己教學的技能,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 再次,課堂觀察作為一種合作的專業研究活動,有助於學校合作文化的形成。課堂觀察是互惠性的,觀察者和被觀察者都能受益。課堂觀察賦予備課組、教研組新的意義,教師分工合作成為一個合作體。教師基於課堂觀察的目標、任務和規則開展專業性的日常觀察活動。每個人認領各自的任務,承擔相應的職責,規范有序地開展課堂觀察的專業活動,避免聽評課活動流於形式、趨於業余。合作體的形成與活動的開展營造了一種合作的學校文化,增進了教師的責任感和對學校的歸屬感。(現狀:評課時,有的教師只說不好的地方,對好的地方就忽略不說了,這樣不利於合作文化的形成) 二、課堂觀察的四個維度(20 個視角) 1.學生學習:關注怎麼學或學得怎麼樣。包括:准備、傾聽、互動、自主、交流 2.教師教學:關注怎樣教的問題。包括:環節、呈示、對話、指導、機智 3.課程性質:關注教育學的內容是什麼,包括:目標、內容、實施、評價、資源 4.課堂文化:關注整個課堂怎麼樣,具有整體性。包括:思考、民主、創新、關愛、特質。 (上述四個維度的關系:學生的學習和教師教學通過課程成發生聯系,在整個互動、對話、交往的過程中形成了課堂文化。) (一)學生學習觀察點舉例 ●准備: △學生課前准備了什麼?是怎樣准備的? △准備得怎麼樣?有多少學生作了准備? △學優生、學困生的准備習慣怎麼樣? ●傾聽: △有多少學生能傾聽老師的講課?能傾聽多少時間? △有多少學生能傾聽同學的發言? △傾聽時,學生有哪些輔助行為(記筆記/查閱/回應)?有多少人? (想一下:自己的課堂中有沒有經常重復學生的答案,如果經常這樣,就會造成學生不會傾聽的壞習慣) ●互動: △有哪些互動行為?學生的互動能為目標達成提供幫助嗎? △與提問/回答的人數、時間、對象、過程、質量如何? △參與小組討論的人數、時間、對象、過程、質量如何? △參與課堂活動(個人/小組)的人數、時間、對象、過程、質量如何? △學生的互動習慣怎麼樣?出現了怎樣的情感行為? 討論1:關於教師提問的互動 ▲有的提問有的是指向內部的。■設計得好的指向思維過程的問題,如:馬鈴薯的沉浮與什麼有關?我們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可以看到蝸牛?這樣的問題問下去會激發學生繼續探究。■設計得一般的問題式指向結果的如:"馬鈴薯為什麼會浮起來?";蝸牛的生活環境是怎麼樣的?這樣的問題問下去後學生會急於找資料尋答案。 ▲有的提問是指向外部的(課堂組織起到管理、激勵、提醒等的作用) 討論2:關於學生互動的習慣與情感行為 案例:小組匯報後的其他學生的意見反饋,一個學生說:"你這個方案是不對的,應該…"匯報小組的學生就很尷尬,有點生氣了。另一個學生說:"你們的方案已經很不錯了,但是…"。匯報組的學生就很快的接受了建議。啟示:人 際交往的行為要作為一個教學目標來進行,但這是教不會的,需要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感悟和體驗的。 ●自主: △學生可以自主學習的時間有多少?有多少人參與?學困生的參與情況怎樣? △學生自主學習形式(探究/記筆記/閱讀/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學生的自主學習有序嗎?學生有無自主探究活動?學優生、學困生情況怎樣? △學生自主學習的質量如何? ●達成: △學生清楚這節課的學習目標嗎? △預設的目標達成有什麼證據(觀點/作業/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達成? △這堂課生成了什麼目標?效果如何? (二)教師教學觀察點舉例 ●環節: 由哪些環節構成?是否圍繞教學目標展開?這些環節是否面向全體學生?不同環節、行為、內容的時間是怎麼分配的? ●呈示:怎樣講解?講解是否有效(清晰、結構、契合主題、簡潔、語速、音量、節奏)? △板書怎樣呈現的?是否為學生學習提供了幫助?(關於板書與多媒體的比較:板書有自己的優點:有時候多媒體的呈現太快,學生的思維跟不上,而板書的速度有利於學生的思維,還可以在後面的環節鞏固) △媒體怎樣呈現的?是否適當?是否有效? △動作(如實驗/動作/製作)怎樣呈現的?是否規范?是否有效? ●對話: △提問的對象、次數、類型、結構、認知難度、候答時間怎樣?是否有效? (現狀:很多教師害怕提問後的停頓,教師常要反復嘮叨) △教師的理答方式和內容如何?有哪些輔助方式?是否有效? (教師有沒有搶學生的話題?積極的理答方式有:追問、激勵等。案例:初中生在學習慣性時內容時會有一個"速度越快慣性越大"的錯誤前概念,教師的較好理答是"如果…那麼當速度等於零的時候慣性等於多少?"學生就會自己認識到自己認知的錯誤) △有哪些話題?話題與學習目標的關系如何? 現狀1:學生不懂的不問,學生懂的就問 現狀2:關於學生的齊聲回答問題。為什麼要齊聲回答? --簡單的、需要強調的知識點經常採用齊聲回答,能起到了反饋、鞏固、調節氣氛等的作用,其中的反饋、鞏固的功能是指向內部的,調節氣氛是指向外部的。實際上,齊聲回答效果最好的是指向外部管理的,而指向內部的齊聲回答效果是不好的,那麼,你問什麼要學生齊聲回答? --建議:齊聲回答少一點,把時間節省下來。 ●指導: △怎樣指導學生自主學習(閱讀/作業)?是否有效? △怎樣指導學生合作學習(討論、活動、作業)?是否有效?(在學生合作的環節設計上,教師也要備好課,目的要明確) △怎樣指導學生探究學習(實驗、課題研究、作業)?是否有效? ●機智: △教學設計有哪些調整?為什麼?效果怎麼樣? △如何處理來自學生或情景的突發事件?效果怎麼樣? △呈現了哪些非言語行為(表情、移動、體態語)?效果怎麼樣? △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課堂行為(語言、教態、學識、技能、思想)? (三)課程性質觀察點舉例 ●目標: △預設的學習目標是什麼?學習目標的表達是否規范和清晰? △目標是根據什麼(課程標准、學生、教材)預設的?是否適合該班學生?在課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學習目標?是否合理? ●內容: △教材是如何處理的(增、刪、合、立、換)?是否合理? △課堂中生成了哪些內容?怎樣處理? △是否凸顯了本學科的特點、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邏輯關系? △容量是否適合該班學生?如何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實施:預設哪些方法(講授、討論、活動、探究、互動)?與學習目標適合度?否體現了本學科特點?有沒有關注學習方法的指導? △創設了什麼樣的情境?是否有效? ●評價: △檢測學習目標所採用的主要評價方式是什麼?是否有效?(教學目標設定後,一定要有與目標相匹配的檢測,是這一節課的終結性評價) △是否關注在教學過程中獲取相關的評價信息(回答、作業、表情)?如何利用所獲得的評價信息(解釋、反饋、改進建議)?(大家可以觀察研究一下課堂中的教師評價語言) ●資源: △預設了哪些資源(師生、文本、實物與模型、實驗、多媒體)? △預設資源的利用是否有助於學習目標的達成? △生成了哪些資源(錯誤、回答、作業、作品)?與學習目標達成的關系怎樣? △向學生推薦了哪些課外資源?可得到程度如何? (四)課堂文化觀察點舉例 ●思考 △學習目標是否關注高級認知技能(解釋、解決、遷移、綜合、評價)?(現在大量的課還停留在記憶和模仿) △教學是否由問題驅動?問題鏈與學生認知水平、知識結構的關系如何? △怎樣指導學生開展獨立思考? △怎樣對待或處理學生思考中的錯誤?學生思考的人數、時間、水平怎樣? 課堂氣氛怎樣? ●民主 △課話語(數量/時間/對象/措辭/插話)是怎麼樣的? △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人數、時間怎樣?課堂氣氛怎樣? △師生行為(情境設置、叫答機會、座位安排)如何? △學生間的關系如何? ●創新 △教學設計、情境創設與資源利用有何新意? △教學設計、課堂氣氛是否有助於學生表達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處理? △課堂生成了哪些目標、資源?教師是如何處理的? ●關愛 △學習目標是否面向全體學生?是否關注不同學生的需求?特殊(學習困難、殘障、疾病)學生的學習是否得到關注? △座位安排是否得當? △課堂話語(數量、時間、對象、措辭、插話)、行為(叫答機會、座位安排) 如何? ●特質 △該課體現了教師哪些優勢(語言風格、行為特點、思維品質)? △整堂課設計是否有特色(環節安排/教材處理、導入、教學策略、學習指導、對話)? △學生對該教師教學特色的評價如何? 三、課堂觀察與傳統的聽課時不一樣的 (一)定量與定性兩種課堂記錄方式 1.區別:定量是預先對課堂中的要素進行解構、分類,然後對在特定時間段內出現的類目中的行為進行記錄;定性是以非數字的形式呈現觀察的內容。 2.聯系: 定量的方法在於使研究有理據,通過前後若干次的觀察數據的比較,歸納出被觀察者教學行為的特點。定性的方法著眼於綜合觀察教師的教學設計、課堂文化等要素,為被觀察者提供全景式的改進性建議。兩者相互補充,有助於對教師課堂行為從細節到整體的把握。 傳統的聽評課所做的判斷、建議絕大部分是基於經驗和印象的,缺乏足夠的證據支撐,課堂觀察強調的一個要義是"拿證據來" (二)定性的記錄方式 1.描述體系:即在一定分類框架下對觀察目標進行的除數字之外的各種形式的描述,是一種准結構的定性觀察的記錄方法;可以從這樣幾個角度來描述:空間、時間、環境、行動者、事件活動、行動、目標、感情等。 2.敘述體系:即沒有預先設置的分類,對觀察到的事件和行為做詳細真實的文字記錄,也可進行現場主觀評價 3.圖式記錄:即用位置、環境圖等形式直接呈現相關信息。 4.技術紀錄:使用錄音、錄像等電子設備對所需研究的行為事件做現場的永久性記錄。 四、課堂觀察三步驟 (一)課前會議: 主要解決三個問題: 1.被觀察者說課: (1)教材分析:介紹本課的主題和內容;內容所對應的課程標準的規定與說明;說明該內容在本課程中的地位,與前後內容的關聯,教材知識的呈現方式,教材的處理,使用了哪些課程資源等。 (2)學生情況:學生的思維特徵、學習習慣和課堂氛圍等,提供標明學困生和學優生的學生座位表。 (3)簡要說明本課的學習目標,如與"課標"不同,要解釋與本班學生的適切性。指出本課的重、難點,說出解決的策略。 (4)介紹本課的教學設計的大致結構,說明創新與困惑之處。 (5)介紹對學習過程的監控,重點介紹監控的措施與時間,為觀察者觀察學習目標的達成提供幫助。 2.觀察者提問與被觀察者的進一步闡述。目的是讓觀察者對本課有更深入的理解,為確定自己的觀察點和開發觀察工具提供必要的幫助。 3.雙方商議,確定觀察點。 (二)課中觀察: 指進入研究情境,在課堂中依照事先的計劃及所選擇的記錄方式,對所需的信息進行記錄。 (三)課後會議: 完成三個方面的任務: 1.被觀察者的課後反思 (1)目標達成情況:圍繞著每個學習目標,就自己所看到的現象進行分析,分析要基於學生的表現,基於證據說明。 (2)各種教學行為的有效性:活動,如小組合作學習、同伴討論、動手製作、實驗、看聽視頻錄像等;講解;對話,如提問、理答等;學習指導,如指導文本閱讀、圖形閱讀、書面和口頭表達等;及資源利用。應以教學環節為主線,圍繞上述幾種主要教學行為逐次說明每個教學環節自己採用的教學行為,及對教學目標的達成起的作用。 (3)預設與生成: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是否按照課堂生成的資源改變既定的教學程序、策略甚至教學內容,說明改變的原因。 2.觀察者簡要報告觀察結果:要簡明,有證據,有回應,避免重復。 3.結論和行為改進的具體建議 (1)成功之處; (2)個人特色; (3)存在問題。基於被觀察者的特徵和現有教學資源,提出明確的改進建議。

『肆』 如何做課堂觀察

從聽課評課,到課堂觀察,這些概念到底有些什麼區別,區分清楚有什麼實際的意義?在我看來,對普通老師而言是不同的價值取向決定著聽課,觀課或是進行課堂觀察主體的態度、目的、方法及最終的行為結果。下面僅從普通老師的角度談一談自己的一點不成熟的觀點。 一.說一說我們為什麼要進行課堂觀察。 一般認為課堂觀察是指觀察者帶著明確的目的,憑借自身感官及有關輔助工具,直接從課堂情境中收集資料的一種教育研究方法。課堂觀察是教師獲得實踐知識的重要來源,有助於教師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與技能;也是教師用以搜集和積累微觀教學資料,進行更深入細致教學研究的重要途徑;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途徑,同時也為教育決策與教育評價提供有力的事實依據。所以這里的目的應該是為了改進被觀察者與觀察者的教學,實現觀察者與被觀察者的雙向互惠,而不應該是僅僅為了評價被觀察者,給被觀察者評分出三六九等,這也應該就是我們進行課堂觀察的基本出發點。 二.說一說課堂觀察的主要內容。 通常意義上的觀察者為聽課教師,被觀察者為授課教師(當然,我們如果把觀察者的概念界定做進一步擴大,授課教師甚至是學生也都可以作為觀察者)。那麼,作為觀察者的聽課教師在進行觀察時都應觀察哪些內容呢?一般可以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進行觀察。若觀察教師應包括教材運用、講解能力、提問技巧、教學溝通、多媒體運用、學生行為管理、教學准備、組織、評價,也包括教師的課堂觀察能力。若觀察學生則應包括:學生的學習性行為(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習態度,、情緒表現、人際交往、對教師授課的反映)和非學習性行為(有關學生穿著、儀容、攜帶的物品、課桌上下擺放的東西等)最後,說一說課堂觀察的一些基本原則。 1.目的性:課堂觀察的目的一定要指向一定的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在課堂觀察中,研究者(包括觀察者與被觀察者)通常要根據自己的研究目的來從事觀察活動。課堂是錯綜復雜且變化萬端的,要觀察到課堂里發生的每一件事是不可能的,所以在進行課堂觀察時一定要盡量避免因關注問題過多,使課堂觀察僅僅停留於表面現象,沒辦法深入,流於形式。從日常教學中存在的具體的,可操作的,有代表性的,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入手,有選擇性,有目的地進行課堂觀察。 2.系統性:課堂觀察有明確的目的,研究者通常根據自己的研究目的來選擇課堂觀察的策略,對觀察的整個過程做出系統的規劃,使觀察系統地、有計劃地進行。就某一具體教學問題的課堂觀察,通常應該包括課前會議,課堂觀察,課後會議三個主要階段。如果是較大的研究課題,則應注意分層次,有步驟地將問題細化,分解後進行。 3.理論性:科學的觀察離不開理論的指導。什麼樣的問題適合定量觀察,什麼樣的問題適合定性觀察,課堂觀察記錄如何具體操作,課堂觀察方法本身就必須有一定的方法論作依據。什麼樣的問題即有研究價值又適合觀察研究,什麼樣的問題有研究價值但不適合普通教師進行觀察研究,課堂觀察需要觀察研究的教育現象或教育問題也需要一定的教育理論作指導。 4.倫理性:任何研究都必須遵循科學和倫理兩條基本原則。課堂觀察是一種現場研究活動,並且以人為研究對象,從方法本身就不可避免地對被觀察者及其課堂情境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干預。因此,觀察者應自始自終抱著謙虛、學習的研究態度,研究的結果應當盡可能告知授課老師,並與他們進行討論,顯示出對授課教師的尊重。讓授課教師感到放鬆和自在,認為課堂觀察是對自己工作的支持。否則,如果授課教師(被觀察者)對課堂觀察有抵觸情緒,不配合,那麼課堂觀察就很難正常進行,或者說很難獲得可信的信息。 如何評價一堂課 一堂好課沒有絕對的標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我認為一堂好課要達到的基本要求是: 一.有意義。在這節課中,學生的學習是有意義的。初步的意義是他學到了新的知識;再進一步是鍛煉了他的能力;再往前發展是在這個過程中有良好的積極的情感體驗,使他產生更進一步學習的強烈的要求;再發展一步,在這個過程中他會越來越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去。這樣學習,學生會學到新的東西,要問學生,「上課以前和下課的時候是不是有了變化」,沒有變化就沒有意義。一切都很順,教師講的東西學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這個課呢?所以第一點,好課是有意義的課,也就是說,它是一節扎實的課。 二.有效率。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就面上而言,這堂課下來,對全班學生中的多少學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間的、困難的,他們有多少收獲;二是效率的高低。從這個意義上講,好課應該是讓學生充實的課,整個過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過你的教學,大家都發生了一些變化。 三.有生成性。這節課,不該完全是預設的,而是在課堂中有教師和學生真實的情感、智慧、思維、能力投入,有互動過程,氣氛相當活躍。在上課過程中既有資源的生成,又有過程狀態的生成,這樣的課可稱為豐實的課。 四.常態性。我們受公開課的影響太深,當有人聽課的時候,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備過度,課前教師很辛苦,學生很興奮,到了課堂上就把准備好的東西拿出來表演。大量的准備,導致課堂上沒有新的東西生成,只有準備好的東西的再現。課前的准備固然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但課堂自有它獨特的價值,這個價值就在於他是公共的空間,這個過程中生成許多新的東西。「新基礎教育」反對借班上課,為了讓大家淡化公開課的概念,也不說「公開課」,只提「研討課」。不管誰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部長,你都要旁若無人。為孩子、為學生上課而不是講課給聽課的人聽,上課時心目中「無他人」,我把這樣的課稱為平實的課(平平常常,實實在在的課)。他是平時能上的課,而不是很多人幫你准備你才能上的課。 五.有個性。我覺得一堂好課,教師要張揚個性,不能千篇一律,不要把教學模式化而要充分體現教學個性化。也就是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樹立特色意識,這種特色意識是教師教學創造性的體現。我感覺這種創造性應該體現在一下三個方面:一體現在教材處理上,二體現在教學方法的編制和優化上,三體現在自己獨特的且為學生喜愛的教學風格上。我覺得如果教師在課堂的教學中體現了特色意識,那麼你就一定能夠吸引學生,能夠使學生積極參與到你的課堂教學中來。我想這樣的課,一定是一堂學生喜愛的課,也是一堂成功的好課。 六.有待完善的課。課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課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實的就是缺憾的,有缺憾是真實的一個指標。公開課若要上成沒有一點問題的可,那麼這個預設的目標本身就是錯誤的,這樣的預設給教師增加了很多的心理壓力,即使做了大量的准備,最好的效果仍然是出不了「彩」。生活中的可本來就是有缺憾的、有待完善的。扎實、充實、平實、真是,說起來好像很容易,真正做到卻很難,但正是在追求的過程中,我們教師的專業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心胸也變得博大起來,同時真正享受到教學作為一個創造過程的全部換了和智慧的體驗! 以上是本人一些不成熟的觀點,但是我堅持認為;一堂課的好壞不能用老師的『表演』來決定,應該注意整體是否達到課堂要求。我會繼續努力學習的,拓寬知識面。

『伍』 怎樣進行課堂觀察

王建華 。從聽課評課,到課堂觀察,這些概念到底有些什麼區別,區分清楚有什麼實際的意義?在我看來,對普通老師而言是不同的價值取向決定著聽課,觀課或是進行課堂觀察主體的態度、目的、方法及最終的行為結果。下面僅從普通老師的角度談一談自己的一點不成熟的觀點。 一.說一說我們為什麼要進行課堂觀察。 一般認為課堂觀察是指觀察者帶著明確的目的,憑借自身感官及有關輔助工具,直接從課堂情境中收集資料的一種教育研究方法。課堂觀察是教師獲得實踐知識的重要來源,有助於教師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與技能;也是教師用以搜集和積累微觀教學資料,進行更深入細致教學研究的重要途徑;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途徑,同時也為教育決策與教育評價提供有力的事實依據。所以這里的目的應該是為了改進被觀察者與觀察者的教學,實現觀察者與被觀察者的雙向互惠,而不應該是僅僅為了評價被觀察者,給被觀察者評分出三六九等,這也應該就是我們進行課堂觀察的基本出發點。 二.說一說課堂觀察的主要內容。 通常意義上的觀察者為聽課教師,被觀察者為授課教師(當然,我們如果把觀察者的概念界定做進一步擴大,授課教師甚至是學生也都可以作為觀察者)。那麼,作為觀察者的聽課教師在進行觀察時都應觀察哪些內容呢?一般可以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進行觀察。若觀察教師應包括教材運用、講解能力、提問技巧、教學溝通、多媒體運用、學生行為管理、教學准備、組織、評價,也包括教師的課堂觀察能力。若觀察學生則應包括:學生的學習性行為(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習態度,、情緒表現、人際交往、對教師授課的反映)和非學習性行為(有關學生穿著、儀容、攜帶的物品、課桌上下擺放的東西等)最後,說一說課堂觀察的一些基本原則。 1.目的性:課堂觀察的目的一定要指向一定的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在課堂觀察中,研究者(包括觀察者與被觀察者)通常要根據自己的研究目的來從事觀察活動。課堂是錯綜復雜且變化萬端的,要觀察到課堂里發生的每一件事是不可能的,所以在進行課堂觀察時一定要盡量避免因關注問題過多,使課堂觀察僅僅停留於表面現象,沒辦法深入,流於形式。從日常教學中存在的具體的,可操作的,有代表性的,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入手,有選擇性,有目的地進行課堂觀察。 2.系統性:課堂觀察有明確的目的,研究者通常根據自己的研究目的來選擇課堂觀察的策略,對觀察的整個過程做出系統的規劃,使觀察系統地、有計劃地進行。就某一具體教學問題的課堂觀察,通常應該包括課前會議,課堂觀察,課後會議三個主要階段。如果是較大的研究課題,則應注意分層次,有步驟地將問題細化,分解後進行。 3.理論性:科學的觀察離不開理論的指導。什麼樣的問題適合定量觀察,什麼樣的問題適合定性觀察,課堂觀察記錄如何具體操作,課堂觀察方法本身就必須有一定的方法論作依據。什麼樣的問題即有研究價值又適合觀察研究,什麼樣的問題有研究價值但不適合普通教師進行觀察研究,課堂觀察需要觀察研究的教育現象或教育問題也需要一定的教育理論作指導。 4.倫理性:任何研究都必須遵循科學和倫理兩條基本原則。課堂觀察是一種現場研究活動,並且以人為研究對象,從方法本身就不可避免地對被觀察者及其課堂情境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干預。因此,觀察者應自始自終抱著謙虛、學習的研究態度,研究的結果應當盡可能告知授課老師,並與他們進行討論,顯示出對授課教師的尊重。讓授課教師感到放鬆和自在,認為課堂觀察是對自己工作的支持。否則,如果授課教師(被觀察者)對課堂觀察有抵觸情緒,不配合,那麼課堂觀察就很難正常進行,或者說很難獲得可信的信息。 如何評價一堂課 一堂好課沒有絕對的標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我認為一堂好課要達到的基本要求是: 一.有意義。在這節課中,學生的學習是有意義的。初步的意義是他學到了新的知識;再進一步是鍛煉了他的能力;再往前發展是在這個過程中有良好的積極的情感體驗,使他產生更進一步學習的強烈的要求;再發展一步,在這個過程中他會越來越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去。這樣學習,學生會學到新的東西,要問學生,「上課以前和下課的時候是不是有了變化」,沒有變化就沒有意義。一切都很順,教師講的東西學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這個課呢?所以第一點,好課是有意義的課,也就是說,它是一節扎實的課。 二.有效率。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就面上而言,這堂課下來,對全班學生中的多少學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間的、困難的,他們有多少收獲;二是效率的高低。從這個意義上講,好課應該是讓學生充實的課,整個過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過你的教學,大家都發生了一些變化。 三.有生成性。這節課,不該完全是預設的,而是在課堂中有教師和學生真實的情感、智慧、思維、能力投入,有互動過程,氣氛相當活躍。在上課過程中既有資源的生成,又有過程狀態的生成,這樣的課可稱為豐實的課。 四.常態性。我們受公開課的影響太深,當有人聽課的時候,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備過度,課前教師很辛苦,學生很興奮,到了課堂上就把准備好的東西拿出來表演。大量的准備,導致課堂上沒有新的東西生成,只有準備好的東西的再現。課前的准備固然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但課堂自有它獨特的價值,這個價值就在於他是公共的空間,這個過程中生成許多新的東西。「新基礎教育」反對借班上課,為了讓大家淡化公開課的概念,也不說「公開課」,只提「研討課」。不管誰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部長,你都要旁若無人。為孩子、為學生上課而不是講課給聽課的人聽,上課時心目中「無他人」,我把這樣的課稱為平實的課(平平常常,實實在在的課)。他是平時能上的課,而不是很多人幫你准備你才能上的課。 五.有個性。我覺得一堂好課,教師要張揚個性,不能千篇一律,不要把教學模式化而要充分體現教學個性化。也就是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樹立特色意識,這種特色意識是教師教學創造性的體現。我感覺這種創造性應該體現在一下三個方面:一體現在教材處理上,二體現在教學方法的編制和優化上,三體現在自己獨特的且為學生喜愛的教學風格上。我覺得如果教師在課堂的教學中體現了特色意識,那麼你就一定能夠吸引學生,能夠使學生積極參與到你的課堂教學中來。我想這樣的課,一定是一堂學生喜愛的課,也是一堂成功的好課。 六.有待完善的課。課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課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實的就是缺憾的,有缺憾是真實的一個指標。公開課若要上成沒有一點問題的可,那麼這個預設的目標本身就是錯誤的,這樣的預設給教師增加了很多的心理壓力,即使做了大量的准備,最好的效果仍然是出不了「彩」。生活中的可本來就是有缺憾的、有待完善的。扎實、充實、平實、真是,說起來好像很容易,真正做到卻很難,但正是在追求的過程中,我們教師的專業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心胸也變得博大起來,同時真正享受到教學作為一個創造過程的全部換了和智慧的體驗! 以上是本人一些不成熟的觀點,但是我堅持認為;一堂課的好壞不能用老師的『表演』來決定,應該注意整體是否達到課堂要求。我會繼續努力學習的,拓寬知識面。 王建華 2012 5 19

『陸』 課堂觀察的程序主要包括哪些主要步驟

課堂觀察是指研究者或觀察者(包括執教者本人) 帶著明確的目的,憑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關輔助工具(觀察表、錄音錄像設備等),直接或間接(主要是直接)從課堂情境中收集資料,並依據資料作相應的分析研究,以期促進教師教學行為改進的一種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課堂觀察是一種行為系統.它由明確觀察目的、選擇觀察對象,確定觀察行為、記錄觀察情況、處理觀察數據、呈現觀察結果等一系列不同階段的不同行為構成.課堂觀察是一種研究方法.它將研究回題具體化為觀察點,將課堂中連續性事件拆解為一個個時間單元,將課堂中復雜性情境拆解為一個個空間單元,透過觀察點對一個個單元進行定格、掃描,搜集、描述與記錄相關的詳細信息,再對觀察結果進行反思、分析、推論,以此改善教師的教學,促進學生的學習.給予課堂觀察,教師認識、理解、把握課堂教學事件,澄清教學實踐的焦點問題,並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之上反思教學行為,尋求新的教學設計

『柒』 淺談怎樣進行小學語文課堂觀察

小學語文課堂是教學活動的主陣地,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核心在課堂。
教師要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准則,善於捕捉生活中的語文現象。
創造興趣盎然的語文課堂氛圍,尊重學生情感需要,發掘學生的語文學習潛能,使語文課堂激情飛揚。

『捌』 課堂觀察包括哪些流程

課堂觀察是指研究者或觀察者(包括執教者本人) 帶著明確的目的,憑借專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屬關輔助工具(觀察表、錄音錄像設備等),直接或間接(主要是直接)從課堂情境中收集資料,並依據資料作相應的分析研究,以期促進教師教學行為改進的一種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課堂觀察是一種行為系統。它由明確觀察目的、選擇觀察對象,確定觀察行為、記錄觀察情況、處理觀察數據、呈現觀察結果等一系列不同階段的不同行為構成。課堂觀察是一種研究方法。它將研究回題具體化為觀察點,將課堂中連續性事件拆解為一個個時間單元,將課堂中復雜性情境拆解為一個個空間單元,透過觀察點對一個個單元進行定格、掃描,搜集、描述與記錄相關的詳細信息,再對觀察結果進行反思、分析、推論,以此改善教師的教學,促進學生的學習。給予課堂觀察,教師認識、理解、把握課堂教學事件,澄清教學實踐的焦點問題,並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之上反思教學行為,尋求新的教學設計

『玖』 如何進行課堂觀察

一、課堂觀察的過程
(一)課堂觀察的基本步驟
1.階段一:課堂觀察前准備:確定觀察的目的和規劃。
首先要確定觀察的時間、地點、次數等。其次,要根據研究目的確定觀察的中心或焦點。再次,設計或選擇觀察記錄的方式或工具。
2.階段二:課堂觀察:進入課堂及記錄資料
課堂觀察的實施階段包括進入研究情境以及在研究情境中依照事先的計劃及所選擇的記錄方法對所需的信息進行記錄。
觀察者應先徵得同意,並盡快在觀察者和被觀察者之間相互信任的關系,以消除被觀察者的懷疑和戒備心理,也消除學生的好奇心理。
通過不同的課堂觀察記錄方式,觀察者記錄那些所觀察行為的模式,大致包括行為發生的時間、出現的頻率、師生言語或非言語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也包括一些關於觀察對象其他行為的文字描述以及觀察者的現場感受和理解,還包括一些音像資料。
3.階段三:課堂觀察後的工作:資料的分析與結果的呈現
通過課堂觀察所收集的資料,一般有定性和定量兩種。課堂觀察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寫成研究報告或論文並發表,也不只是為了證明、填補或構建某種理論,更重要的是為了促進教學、改善實踐。
(二)課堂觀察的倫理問題
任何研究都必須遵循科學和倫理兩條基本原則。課堂觀察是一種現場研究活動,並且以人為研究對象,從方法本身就不可避免地對被研究者及其課堂情境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干預。特別是由專門研究者進行的課堂觀察研究,其倫理問題更為明顯。
研究者通常要通過公開協商的途徑進入研究現場,並盡快取得被研究者的信任和理解,建立其一種開誠布公的關系。如被研究者要求了研究目的,最好如實告知,不要隱瞞,但這也並不等於告之被研究者每一方面。
同時研究應避免傷害到研究對象或被研究的團體和機構,而且最好能對其有利。
研究者在研究中應當自始自終抱著謙虛、學習的研究態度,研究的結果應當盡可能告知被研究者,並與他們進行討論,顯示出研究者對合作教師的尊重。
幾條倫理原則是:開誠布公、尊重自由抉擇的權利、信守承諾、避免身心傷害、尊重隱私權、澄清誤解和告知結果。
二、課堂觀察的主要方法
(一)定量課堂觀察
1.理論基礎
定量的課堂觀察是運用事先准備的一套定量的、結構化的記錄方式進行的觀察。在這套記錄體系裡在明確地規定需要觀察的行為或事件的類別、觀察的對象以及觀察的時間單位等。
此思想首先來自自然科學的研究中對自然界行為的結構分解,後被引用到社會科學的研究,研究者們開始對人的連續行為進行結構分解,對社會進行結構分解。以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行為分解最為典型。
定量的課堂觀察的理論基礎還有實證主義。實證主義認為社會現象客觀存在,不受主觀價值因素影響,主體是兩個截然分開的實體。實證主義遵循自然科學的思路,認為事物內部一事物之間必然存在邏輯因果關系,對事物的研究就要找到這些關系,並通過理性的工具對它們加以科學論證。
2.定量課堂觀察的記錄方式
定量觀察的記錄方式可以統稱為分類體系,其特點是:預先設置行為的類目,然後對在特定的時間段內出現的類目中的行為做記錄。有三種主要的樣式:編碼體系、記號體系或項目清單、等級量表。
收集資料體現為數據的形式,其類型有:頻率記數(次數)、事件發生的百分比、等級量表的分數等。
(1)編碼體系:
弗蘭德斯的互動分析分類體系(FIAC),它是對師生的言語互動進行研究,把課堂的言語活動分為十個種類,每個分類都有一個代碼。
表:弗蘭德斯互動分類分析體系的類別 教師說話 間接影響 接受感情
表揚或鼓勵
接受或使用學生的主張
提問
直接影響 講解
給予指導或指令
批評或維護權威性
學生說話 學生被動說話(比如回答教師提問)
學生主動說話
10.沉默或混亂
它主要採用時間抽樣的辦法,在指定的一段時間內,每隔3秒鍾觀察者就記下最能描述教師和班級言語行為的種類的相應編碼,並記在一個統計表中。
此體系的分類是非判斷性的,即在記錄過程中不作好環的價值判斷,只是客觀地呈現事實。每種要觀察的行為都有特定的編碼和操作性定義,單位時間內任何行為都予以記錄,因而都可轉化時間的百分比,便於分析。缺點是:一些非語言方面的信息被遺漏,上課的內容易忽略,而且一些分類過於籠統。真正的課堂互動是粗糙的、混沌的而不是嚴格按照人為設計的行為各類發生的,也未必是清清楚楚的、明確分割的,而且並不是每一個行為都一定持續3秒鍾。
(2)記號體系或核查清單:
是指預先列出一些需要觀察並且有可能發生的行為,觀察者在每一種要觀察的事件或行為發生時做個記號,其作用就是核查所要觀察的行為有無發生。
與編碼體系不同的是,記號體系只記錄單位時間內發生了需要觀察的多少種行為,而編碼體系則要記下單位時間內發生的每一個需要觀察的行為。
這樣編碼體系盡可能地記錄了所有發生的行為,而記號體系通過對要觀察行為的頻率記數讓觀察者體會到每一個時間段內課堂活動或學生表現的特點。
表:教師反應記錄表

(3)等級量表:
等級量表也有預先設置的分類,不是的是它要求觀察者作出更我的權衡和判斷。觀察者在一段時間內對目標進行觀察,當觀察結束時,在量表上對該期間內發生的目標行為評以相應的等級。
常見的等級量表有三級、五級、七級、九級量表。也可以在一條不分點的線段上判斷相應的位置來表示等級,觀察者在線段上記錄的位置可折算成百分比。
特點:帶有一定的主觀性和價值性。
3.定量課堂觀察的資料分析
常用的統計技術:簡單計算、相關關系、差異分析、變化分析
計算機的運用:Excel、SPSS等軟體。
4.定量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效度是指觀察工具所進行的測量有效而准確地描述研究者想要描述的情況的程度。信度是指研究的可靠性,即研究的精確性、可重復性和觀察者之間的一致性程度。
(1)影響因素
觀察者。觀察者的理論水平、經驗水平與能力水平;觀察者自身的知覺過程,如光環效應、首因與近因效應等。
觀察體系與工具設計問題。
(2)措施
對於觀察者來說,要進行觀察者一致性系數的測量。一是觀察者之間的相互一致性,二是觀察者內部的一致性,即觀察者本人在不同的場所的觀察中的自我一致性。
對於觀察體系與工具設計問題,國外有學者提出了設計的三項標准:一是鑒別性標准,即提供使用者依照自己的研究目的而選擇正確的工具的信息。二是效度標准,如觀察類目的不重復性、代表性,降低觀察者的主觀推斷,注重觀察情境等等。三是實用性標准,簡捷、方便,可操作性強。
4.定量課堂觀察的優勢與局限
優勢:眼見為實,第一手資料,相對客觀,可信度高,簡單客觀說服力強。
缺點:忽視主觀性因素,忽視一些非語言性的、情境性的信息,難以概括課堂的全貌。
(二)定性課堂觀察
定性課堂觀察是研究者依據粗線條的觀察綱要,在課堂現場對觀察對象做詳盡的多方面的記錄,並在觀察後根據回憶加以必要的追溯性的補充與完善。
1.理論基礎。
解釋主義的方法論。包括現象學、詮譯學和人種志等等。
2.定性觀察的記錄方式
定性課堂觀察以非數字的形式呈現觀察的內容,包括書面語言、用錄音設備記錄的口頭語言、用錄像照片等工藝學手段等。具體來說,有描述體系、敘述體系、圖式記錄、工藝學記錄等。
(1)描述體系(descriptive system)。是在一定分類框架下對觀察目標進行的除數字之外的各種形式的描述。它是一種准結構的定性觀察的記錄方法。
可以從這樣幾個角度來描述:空間、時間、環境、行動者、事件活動、行動、目標、感情等。
(2)敘述體系(narrative systems)
是開放的體系,沒有預先設置的分類,對觀察到的事件和行為做詳細真實的文字記錄,也可進行現場的主觀評價。
日記和流水賬(diary/running log)用於對某學生個體的各方面或某些方面長期地進行記錄。
軼事記錄(critical incident),用於地與研究密切相關的事件的整個進程進行詳細的描述。
樣本描述(specimen description),用於在一段特定的有代表性的時間內對發生的行為按順序進行詳盡的記錄。
田野筆記(field notes),用書面語言的形式記錄調查者在針對某個較大主題的參與觀察的過程中所看到、聽到、經驗到和想到的信息。其內容大致包括:描述性的和評價性的。
(3)圖式記錄
圖式記錄(map records)即用集團圖、環境圖的形式直接呈現相關信息。如記錄下學校佛位置圖、教室布置圖等。
(4)工藝學記錄
工藝學記錄(technological records)是使用錄音帶、錄像帶、照片等電子形式對所需研究的行為事件做現場的永久性記錄。國際上美國、德、日的TIMSS對數學與科學的課堂教學觀察的研究。
3.定生課堂觀察的資料分析
資料收集過程與分析過程是同步進行的。
基本步驟是:
(1)從資料中產生編碼類別及研究主題
場景脈絡編碼、過程編碼、活動編碼、事件編碼、策略編碼、關系編碼、研究方法編碼等。
(2)資料的歸類整理
一是在原始資料上進行編碼和剪輯;二是使用索引卡;三是利用計算機,資料庫管理程序等。
(3)資料的解釋及展示
寫研究報告。通過文字說明或圖、圖表等方式來展示。
4.定性觀察的信度和效度
定性研究的效度:
描述性效度,即描述的准確度。
解釋性效度,即賦予意義的真實程度。
理論效度,研究所依據的理論和建構的理論是否真實
推廣效度,研究結果是否可以推廣到類似的人群或情境。
評價效度,指研究者對研究結果所作的價值是否真實。
提高和驗證定性觀察效度的常用方法是三角互證法,即根據比較多種資料來源或多種資料收集方法的一致性,來評估資料的真實性的方法。有四種三角互證,即信息的三角互證、調查者的三角互證、理論的三角互證和方法論的三角互證。
5.定性課堂觀察的優點與局限
優點:
研究視角的整體性、情境性和開放性。
研究過程的動態性和靈活性。
資料分析的紮根性
觀察記錄的簡便性。
缺陷:
小樣本,不適合廣泛推廣。
工作量大,資料處理費時費力。
研究結果易受觀察者個人經驗影響,主觀性強,個別差異大。

三、課堂觀察指標體系的設計與觀察工具分析
一種是要素標准。有人認為課堂教學的主要要素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等幾個部分。有人認為課堂的要素分為教師、學生、課程、環境等方面。
一種是流程標准。課堂教學是一個「准備--實施--目標達成」的完整過程,教師的教學活動也就是「教學設計(備課)--課堂實施(上課)--輔導與反饋(反思)」的連續過程。因此,課堂教學評價既然是對教學活動的價值判斷,就不僅僅是評價「上課」這一個中心環節,還要分析其課前的准備、教學的條件以及課後的認識與反思,觀測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因此,這些也成為了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設計者也以不同的方式去表現這個完整的、持續不斷的過程。
一種是效果標准。課堂教學是為學生的學習設計所,是為學生的發展服務的,同時,學生也是構成教學活動的最生動、最活躍的要素。教學活動目標的達成,要在學生身上有所體現,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身心發生的變化(發展)便是衡量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依據。學生身心變化可以表現在很多方面,新課程提出「三維目標」應是其具體要求,盡管學生身心發展過程中有顯性素質,也有隱性素質,有馬上可觀測到的,也有需長時間積累才顯現的,而且個體素質的形成與發展又會呈現差異性特徵,但是,我們仍可以從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行為、傾向中,以專業的方式去評價它的水平與性質。因此,從學習效果方面,把人在學習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素質進行分解,也可以確定出一個課堂教學的評價指標體系。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課堂觀察研究步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