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考試分析 > 小學數學教師名師課堂

小學數學教師名師課堂

發布時間:2021-03-10 04:29:31

小學數學老師對數學課堂教學有什麼問題

題目的意思是?

是需要注意什麼問題吧?如果是這個問題的話,那麼老師在課堂上應該側重對學生思維和習慣的培養及拓展。

② 小學數學教師怎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小學數學教師怎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實施課程改革以來,小學數學課堂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在這變化之中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越來越受到關注。我認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是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中心環節,理應受到廣大小學數學教師的關注和研究,從而確保課程改革的順利發展。下面我對這一問題,結合自己在十年來課程改革教學工作中的實踐經驗,談幾點建議。
一、吃透教材、巧設情境,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前提。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共同活動,教師的教對於學生來說居於主導地位。因此,我認為要想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首先要吃透教材,要掌握教材各部分知識間的來龍去脈,以及教材里每一道例題和練習題的編寫意圖。對這些,教者只有仔細琢磨,深入鑽研,做到胸中有書,才能解決教什麼的問題。同時,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還要研究教材內容與現時生活及學生實際的最佳切入點,巧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引入新知。只有這樣,才能喚起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去合作探究,掌握新知識,也只有這樣,才能解決怎樣提高教學質量的問題。
1、縱觀教材全局,理清知識體系。
數學是一門知識系統性非常強的學科,知識之間聯系非常緊密,任何新知識都是在已學過的舊知識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所以,教師只有掌握教材的系統性,教學時才能做到瞻前而顧後,將前面的知識為後面的新知識做好鋪墊、搭橋;學後面的知識又能有計劃地復習和運用前面的知識。如果教師沒有掌握教材的系統性,教學中就可能把完整的內容零敲碎打,分成許多部分獨立地去教學。這樣不僅教起來費勁,費時間,學生學起來也不好懂,難以記憶,而且更重要的是不利於學生能力的發展。因此,能不能系統地掌握教材,有沒有統觀全局的思想,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率。那麼怎樣鑽研才能系統掌握教材,又能統觀全局呢?我的建議是:第一,要注意抓住反映事物本質的概念進行教學。如:單位「1」這個概念,不僅對分數意義的理解是一個重要的基礎,而且在以後的分數應用題、百分數應用題的教學中,它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因此,在學習分數乘法時,必須把這個關鍵的問題讓學生徹底理解和掌握。這樣,在教學工程問題應用題、百分數應用題時,學生就不會感覺困難。很明顯,單位「1」是貫穿分數、百分數這部分教材「始終」的一個最重要的概念。因此,在教學分數部分一開始就要緊緊地抓住它,通過種種形式讓學生透徹地理解單位「1」的意義。第二,研究各單元各部分之間的關系。例如《分數再認識》這部分知識,是在三年級《認識分數》知識基礎之上進行教學的,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必須對三年級分數初步認識進行分析研究,再對五年級的《分數再認識》進行升華、拓展,展示教材的編寫意圖,從而達到教學目標。第三,找出新知識與舊知識的聯系。如:工程問題應用題的解答方法跟相遇問題的解答方法基本是一致的,教學工程問題應用題時,就可以引導學生與相遇問題進行分析、比較、發現相同點和不同點,這樣對學生理解工程問題是有幫助的。第四,要了解知識引申變化的情況,掌握教材的深度。為了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能夠透徹地理解,靈活地運用,要在立足教材和超越教材上研究引申的練習題,但不要超出課標的要求。掌握課標所規定的知識和所學的知識深度和難度,細心琢磨教學目標,不偏離教材的要求,不盲目地加大題目的難度,讓學生「跳一跳摘到桃子」。不然既浪費時間,也影響教學效果,還會增加學生不必要的作業負擔。
2、課上1分鍾課下10年功,功夫在課外。
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是授業和解惑,是學生的合作者和引導者,教學效果的好壞,對疑難問題的解決是否清楚適當,主要是看教師對知識是否能正確、深刻地理解了。因此教師在教學之前,對所教學的內容一定要做一番認真深入的研究、分析,以達到透徹理解,熟練地掌握,才能在課堂教學時做到深入淺出,駕輕就熟。如:在教學四年級的《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一節時,為了讓學生透徹理解小數點的移動引起小數變化的道理,可先提出這樣四個為什麼,引導學生根據這些問題自己進行探究,學會弄懂,找出每個問題的答案,搞清它們的來龍去脈。(1)為什麼一個小數中的小數點位置一變,小數的值就變了呢?(2)為什麼小數點向右移動小數就變大了呢?(3)為什麼小數點向左移動小數就變小了呢?(4)一個小數的小數點每移動一位,小數大小的變化,為什麼是十倍的關系呢?如果課前教師對這部分教材做了研究,理解得比較透徹,在課堂上才能引導學生深入淺出,點撥到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創設情景,找准新知識的切入點。
在教學中,教師在備課時,對教材的准備題和例題進行分析、研究,努力理解編者這樣安排的意圖,分清例題的主次再確定教學重點;同時,還要把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的最佳結合點在開篇的教學情境中體現出來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師通過對教材深入的研究、分析,領會意圖,從而為創設最佳情境教學,做到心中有數,如:在教學三年級《搭配中的學問》一節內容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把生活中的「石頭、剪子、布」的游戲作為教學的開篇,提出的問題是,有幾種不同的搭配情形?有幾種情況你能贏?這樣,學生把生活中有趣的游戲與本節的搭配問題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觀察、猜測、實驗、驗證等活動,找出簡單事件的組合數,從而完成教學目標。
十年來,教學工作的實踐,使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只有系統地掌握教材的內容,認真地研究教材中的每一個問題,透徹地理解編教材編者的意圖,那麼他們在教學時,就能從教材的全局出發,重點突出,深入淺出,教學效果一定會好的。
二、改進教法、注重生成,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
教師通過對教材的深入研究,找准教材的重點、難點後,還要進一步考慮運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樂學、好學。小學生年齡小知識少,接受能力有限,生活經驗不足,數學知識在生活中落腳點難以找到,這樣更需要教師在教學時講究教法、研究學法。選擇教學方法要從各校學生的實際出發,不要強求一律,不要照搬他人的經驗及做法,但也有幾條大家是可以共同遵循的規律:第一,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入新知識。數學是一門嚴謹而系統性很強的學科,各部分知識聯系密切,新知識往往是舊知識的深化和發展;數學又來源於生活,根據這一特點,教學時要抓住新舊知識的交接點,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落腳點,通過課前的搜集、整理,課上提問、發現,把難點化成幾個小問題,順利過度到新知。如:在教學《認識百分數》一節時,課前可讓學生搜集百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例子,在具體的實例中,找出百分數的話題。教學伊始可讓學生先匯報,提出有關百分數的問題,教師適時引導,巧設懸念,探究新知,學生感到新知不新,難點不難,突破了教學難點。第二、運用直觀操作,分散教學難點。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是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在教學中,注意從實際出發,充分運用直觀教具和學具,使學生認識建立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礎上,獲得較牢固知識,並逐步發展抽象思維能力,同時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六年級《圓的周長》一節時,教師充分創設時間、空間,讓學生小組合作,動手實踐,探索圓周長和直徑之間比值的規律,展示小組合作成果,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充分的直觀操作、研究交流,揭示圓周率的意義,使學生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的經驗。第三、注意引導學生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教學實踐使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我們今天的教是為了明天不需要教,學生今天的學習是為了將來離開學校在實踐中能夠自學。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發打開思路,想問題,自覺主動地去獲取知識。如:在教學三年級上冊《可能性》一節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充分感知發現的基礎上,重點讓學生探究、驗證。首先引導學生做實驗前的准備,教師介紹實驗材料並說明實驗要求----小組商量活動方案-----小組匯報活動方案-----合作實驗、初步推測----學生匯報,在小組實驗交流匯報的基礎上,教師將各組的意見展示出來,最後師生共同推理、驗證、歸納:打開盒子,看到盒子里的球,聯系剛才的實驗結果,問你明白了什麼?可能性的大小到底和什麼有關?如果給你一枚一元錢的硬幣,將它擲出,結果會怎樣……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營造主動參與的氛圍,讓學生體驗學習數學知識的快樂,使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旺盛的求知慾。
三、超越教材、培養能力,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
教學實踐使我們認識到,師生共同努力解決了學生學懂的問題,才只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三分之一。因為「懂」,只是學生把教材的新知識弄明白了,這並不等於學生真正掌握了新知識,他們往往離運用新知識去解決問題還有一段距離,還沒有形成技能技巧。因此,立足教材、超越教材的當堂訓練,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為了提高訓練的效果,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要明確訓練的目的性。訓練時要防止盲目地多練,多而雜抓不往關鍵的練,結果加重了學生的負擔,效果並不好。所以訓練的內容防止脫離實際,追求偏、難、怪的現象。每節課都應該緊緊圍繞本節的教學目標進行訓練,把學生掌握知識的現狀和教材的重點、難點有機地整合,適當地調整教學預案,訓練的針對性才強。
第二,訓練要注意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一般來說,一節新課,課堂最好有十至十五分鍾的訓練,特別要注意訓練題的數目不要過大,應用題的語言敘述和題目結構要清楚簡單,不要在數字語言上干擾學生對本節課主要知識的理解。在可能的情況下,可以讓學生口述或口算一些問題,以檢查學生理解的情況,但要注意訓練題的形式,避免學生死套書上的語言來回答問題。教師要結合本節課的知識點,自編一些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生活閱歷的習題,以便能看出學生對知識是否理解了,真正讓學生體會到生活處處有數學,從而也培養了學生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如果學生掌握得非常順利,耐用效果非常良好,這時,教師可立足教材,超越教材,引出運用本節課知識解決生活中問題的例子,引導學生合作探究,也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本節課的知識點,提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例子或問題,大家合作交流解決,真正使本節課內容升華。
第三,不同水平的學生訓練時應有不同的要求。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自覺性和學習的效率是不相同的。考慮到這個實際,在教學中特別注意因材施教,在訓練中也應經常安排兩套作業,這樣做,教師花費的時間和氣力都比較大,但是滿足了不同學生的不同要求,調動了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效果上來看,還是比較好的。
在教學實踐中,我深深地感到:復習鞏固所學的知識,提高技能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們除了要搞好每節的基本訓練外,還要注意上好復習課。
復習課不是簡單的知識重復,更不是讓學生單純地做題就能奏效。在復習課中,除了要有針對性地做一些彌補知識缺陷的工作以外,師生應當把主要時間和精力放在對所學知識做一番總結歸納整理的工作上,使知識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一個系統的整體。這樣做,可以將知識化繁為簡,不僅便於學生記憶掌握,而且對舊知識進行了一次深化,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起到了極好的促進作用。
總之,在教學和研修的實踐中,我深深地感到: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又不加重學生的負擔,最重要地一環是改進課堂教學。但改進課堂教學的關鍵又與能否吃透教材有著密切的聯系。只有教師對教材的系統性掌握得好,又善於體會理解編者的意圖,再有符合兒童心理特點和認識規律的教學方法,那課堂教學一定會生動活潑。我相信,只有我們教師肯於動腦,能花力氣,不斷學習,勇於實踐,一定能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③ 急求一些小學數學老師講課視頻

你可以在優酷,土豆,酷六上找

④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師課堂教學能力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師課堂教學能力
對教師來說,怎樣使教學能力得以迅速提高,來適應教學要求,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教師都有系統的專業知識,對工作充滿熱情,幹事業有決心;但是卻常常被如何搞好課堂教學這個問題所困擾,往往是方法簡單,形式單一,造成效率低下,效果不佳。為了使教師盡可能快適應要求,快速成長,挑起教育教學的重擔,必須迅速提高教學能力,提高教學能力的本質就是訓練教學基本功,並達到更高層次的要求。我們通常說的「基本功」實際上是指「課堂教學基本功」,它只是教學基本功的一部分。教學基本功的范疇很廣,包括課前准備基本功(例如分析學生情況、分析教材、編制教案等)、課堂教學基本功(例如組織教學語言、板書、組織教學、根據情況選擇教學方法等)、學科專項基本功、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基本功、活動課教學基本功、思想教育與能力培養基本功、教學測量評價基本功、教學研究基本功等等,只要把各項基本功都練好了,教學能力自然會提高。
一、培養理解教材和駕馭教材的能力
教材不是教學的根本依據,而是教學工具,根本依據是課程標准。因此,在教學中要依據課程標准來使用教材。擁有知識不等於能瀟灑自如、輕車熟路地駕馭教材,教師要在居高臨下的前提下,從學科系統的角度出發,下大力氣去深入地鑽研教材,理解教材。教材中不僅有知識內容,而且蘊藏著豐富的思想性、科學性、教育性的內容。教師對教材內容的理解,不但要理解知識內容,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其中的思維能力訓練的內容和思想內容的教育方法,通過教學把握訓練的科學過程和進行思想教育的具體步驟。要研究教材的邏輯性,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做到講述通俗嚴密,思路清晰;要研究教材的系統性,注意教材內容的前後聯系,把教材中的知識點有機地結合起來,做到融會貫通,使知識系統化;要研究教材的合理性,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聯系生活巧妙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思維。只有全面、深入、准確地了解教材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才能在講課時化繁為簡,深入淺出,旁徵博引,娓娓道來,引人入勝;而不是照本宣科地背誦別人的結論,讓人覺得枯燥無味,更不致於教師自己滔滔不絕,而學生卻昏昏欲睡。只有認真研究教材,才能由淺深入、通俗易懂地向學生解釋教材中所包含的思想和方法,才能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迎合認知心理,科學正確地傳授知識。同時還要善於抓住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做到心中有數,在講課時才能重點突出,選用恰當的方法突破難點。這樣,才能在授課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實現思維方法的正確選擇和組合,從而達到靈活掌握和支配教材的目的。
教師對教材的理解決不能局限於寫成文字的顯性教材。要搞好教學,進行素質教育,還必須把握隱性教材。也就是在教材觀念上要有一個根本性轉變,要樹立廣義教材和大教材的觀念。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凡是能影響學生,使學生受教育、豐富知識的內容都可以看作是教材。在課堂上適當介紹與本科有關的課外內容,對於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能力是大有好處的。

二、培養根據教學目標和教材內容選擇教法的能力

組織教學能力是教師能力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要使教學活動有條理、有系統地進行,必須具備各方面的組織能力。其中組織課堂教學的能力應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看教師的教材分析及教法的選擇,組織課堂教學。另一方面看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所採用的教法。教無定法,用現代教學論的思想指導教學,要根據學科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和優化課堂教學的方法,探索出適合本學科特點和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模式。
三、培養運用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教學的能力
信息技術在教學上的運用,是教育事業現代化的標志之一。在教學過程中使用錄音、投影、電視、電腦、網路等多媒體現代化教學手段,有利於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有助於向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教學情景,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採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還可以化大為小或化小為大,科學、生動、直觀地展示教師用語言很難表達清楚的問題情景或動態過程,從而增大了課堂教學密度,提高了教學效率。
四、訓練課堂教學基本功
一名合格的數學教師,除了有扎實的專業知識,還必須有過硬的課堂教學基本功。課堂教學基本功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語言表達、板書和板畫。課堂教學語言應力求做到:清楚、准確、精練、生動。還要注意詞彙豐富、條理清晰、風趣幽默、抑揚頓挫;從學生實際出發,考慮他們的可接受性,同時還需藉助表情、手勢等體態語言來表達。板書、板畫、體態語言與教學語言是相輔相成的,在表達上有時比語言更准確、更清晰、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因此,精心設計的板書、板畫,既有利於傳授知識又能發展學生的能力,既能產生美感,又能影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既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啟迪學生的智慧,活躍學生的思維。板書和板畫的設計要注意遵循計劃性、准確性、簡潔性、啟發性、示範性和藝術性的要求,使它成為引導學生獲得科學結論的思路圖。俗話說:「紅花還得綠葉配」。板書、板圖、語言、教態這幾片「綠葉」對成功地烘托課堂教學效果肯定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⑤ 教師怎樣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一、吃透教材、巧設情境,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前提。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共同活動,教師的教對於學生來說居於主導地位。因此,我認為要想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首先要吃透教材,要掌握教材各部分知識間的來龍去脈,以及教材里每一道例題和練習題的編寫意圖。對這些,教者只有仔細琢磨,深入鑽研,做到胸中有書,才能解決教什麼的問題。同時,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還要研究教材內容與現時生活及學生實際的最佳切入點,巧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引入新知。只有這樣,才能喚起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去合作探究,掌握新知識,也只有這樣,才能解決怎樣提高教學質量的問題。
1、縱觀教材全局,理清知識體系。
數學是一門知識系統性非常強的學科,知識之間聯系非常緊密,任何新知識都是在已學過的舊知識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所以,教師只有掌握教材的系統性,教學時才能做到瞻前而顧後,將前面的知識為後面的新知識做好鋪墊、搭橋;學後面的知識又能有計劃地復習和運用前面的知識。如果教師沒有掌握教材的系統性,教學中就可能把完整的內容零敲碎打,分成許多部分獨立地去教學。這樣不僅教起來費勁,費時間,學生學起來也不好懂,難以記憶,而且更重要的是不利於學生能力的發展。因此,能不能系統地掌握教材,有沒有統觀全局的思想,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率。那麼怎樣鑽研才能系統掌握教材,又能統觀全局呢?我的建議是:第一,要注意抓住反映事物本質的概念進行教學。如:單位「1」這個概念,不僅對分數意義的理解是一個重要的基礎,而且在以後的分數應用題、百分數應用題的教學中,它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因此,在學習分數乘法時,必須把這個關鍵的問題讓學生徹底理解和掌握。這樣,在教學工程問題應用題、百分數應用題時,學生就不會感覺困難。很明顯,單位「1」是貫穿分數、百分數這部分教材「始終」的一個最重要的概念。因此,在教學分數部分一開始就要緊緊地抓住它,通過種種形式讓學生透徹地理解單位「1」的意義。第二,研究各單元各部分之間的關系。例如《分數再認識》這部分知識,是在三年級《認識分數》知識基礎之上進行教學的,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必須對三年級分數初步認識進行分析研究,再對五年級的《分數再認識》進行升華、拓展,展示教材的編寫意圖,從而達到教學目標。第三,找出新知識與舊知識的聯系。如:工程問題應用題的解答方法跟相遇問題的解答方法基本是一致的,教學工程問題應用題時,就可以引導學生與相遇問題進行分析、比較、發現相同點和不同點,這樣對學生理解工程問題是有幫助的。第四,要了解知識引申變化的情況,掌握教材的深度。為了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能夠透徹地理解,靈活地運用,要在立足教材和超越教材上研究引申的練習題,但不要超出課標的要求。掌握課標所規定的知識和所學的知識深度和難度,細心琢磨教學目標,不偏離教材的要求,不盲目地加大題目的難度,讓學生「跳一跳摘到桃子」。不然既浪費時間,也影響教學效果,還會增加學生不必要的作業負擔。
2、課上1分鍾課下10年功,功夫在課外。
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是授業和解惑,是學生的合作者和引導者,教學效果的好壞,對疑難問題的解決是否清楚適當,主要是看教師對知識是否能正確、深刻地理解了。因此教師在教學之前,對所教學的內容一定要做一番認真深入的研究、分析,以達到透徹理解,熟練地掌握,才能在課堂教學時做到深入淺出,駕輕就熟。如:在教學四年級的《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一節時,為了讓學生透徹理解小數點的移動引起小數變化的道理,可先提出這樣四個為什麼,引導學生根據這些問題自己進行探究,學會弄懂,找出每個問題的答案,搞清它們的來龍去脈。(1)為什麼一個小數中的小數點位置一變,小數的值就變了呢?(2)為什麼小數點向右移動小數就變大了呢?(3)為什麼小數點向左移動小數就變小了呢?(4)一個小數的小數點每移動一位,小數大小的變化,為什麼是十倍的關系呢?如果課前教師對這部分教材做了研究,理解得比較透徹,在課堂上才能引導學生深入淺出,點撥到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創設情景,找准新知識的切入點。
在教學中,教師在備課時,對教材的准備題和例題進行分析、研究,努力理解編者這樣安排的意圖,分清例題的主次再確定教學重點;同時,還要把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的最佳結合點在開篇的教學情境中體現出來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師通過對教材深入的研究、分析,領會意圖,從而為創設最佳情境教學,做到心中有數,如:在教學三年級《搭配中的學問》一節內容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把生活中的「石頭、剪子、布」的游戲作為教學的開篇,提出的問題是,有幾種不同的搭配情形?有幾種情況你能贏?這樣,學生把生活中有趣的游戲與本節的搭配問題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觀察、猜測、實驗、驗證等活動,找出簡單事件的組合數,從而完成教學目標。
十年來,教學工作的實踐,使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只有系統地掌握教材的內容,認真地研究教材中的每一個問題,透徹地理解編教材編者的意圖,那麼他們在教學時,就能從教材的全局出發,重點突出,深入淺出,教學效果一定會好的。
二、改進教法、注重生成,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
教師通過對教材的深入研究,找准教材的重點、難點後,還要進一步考慮運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樂學、好學。小學生年齡小知識少,接受能力有限,生活經驗不足,數學知識在生活中落腳點難以找到,這樣更需要教師在教學時講究教法、研究學法。選擇教學方法要從各校學生的實際出發,不要強求一律,不要照搬他人的經驗及做法,但也有幾條大家是可以共同遵循的規律:第一,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入新知識。數學是一門嚴謹而系統性很強的學科,各部分知識聯系密切,新知識往往是舊知識的深化和發展;數學又來源於生活,根據這一特點,教學時要抓住新舊知識的交接點,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落腳點,通過課前的搜集、整理,課上提問、發現,把難點化成幾個小問題,順利過度到新知。如:在教學《認識百分數》一節時,課前可讓學生搜集百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例子,在具體的實例中,找出百分數的話題。教學伊始可讓學生先匯報,提出有關百分數的問題,教師適時引導,巧設懸念,探究新知,學生感到新知不新,難點不難,突破了教學難點。第二、運用直觀操作,分散教學難點。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是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在教學中,注意從實際出發,充分運用直觀教具和學具,使學生認識建立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礎上,獲得較牢固知識,並逐步發展抽象思維能力,同時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六年級《圓的周長》一節時,教師充分創設時間、空間,讓學生小組合作,動手實踐,探索圓周長和直徑之間比值的規律,展示小組合作成果,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充分的直觀操作、研究交流,揭示圓周率的意義,使學生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的經驗。第三、注意引導學生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教學實踐使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我們今天的教是為了明天不需要教,學生今天的學習是為了將來離開學校在實踐中能夠自學。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發打開思路,想問題,自覺主動地去獲取知識。如:在教學三年級上冊《可能性》一節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充分感知發現的基礎上,重點讓學生探究、驗證。首先引導學生做實驗前的准備,教師介紹實驗材料並說明實驗要求----小組商量活動方案-----小組匯報活動方案-----合作實驗、初步推測----學生匯報,在小組實驗交流匯報的基礎上,教師將各組的意見展示出來,最後師生共同推理、驗證、歸納:打開盒子,看到盒子里的球,聯系剛才的實驗結果,問你明白了什麼?可能性的大小到底和什麼有關?如果給你一枚一元錢的硬幣,將它擲出,結果會怎樣……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營造主動參與的氛圍,讓學生體驗學習數學知識的快樂,使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旺盛的求知慾。
三、超越教材、培養能力,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
教學實踐使我們認識到,師生共同努力解決了學生學懂的問題,才只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三分之一。因為「懂」,只是學生把教材的新知識弄明白了,這並不等於學生真正掌握了新知識,他們往往離運用新知識去解決問題還有一段距離,還沒有形成技能技巧。因此,立足教材、超越教材的當堂訓練,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為了提高訓練的效果,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要明確訓練的目的性。訓練時要防止盲目地多練,多而雜抓不往關鍵的練,結果加重了學生的負擔,效果並不好。所以訓練的內容防止脫離實際,追求偏、難、怪的現象。每節課都應該緊緊圍繞本節的教學目標進行訓練,把學生掌握知識的現狀和教材的重點、難點有機地整合,適當地調整教學預案,訓練的針對性才強。
第二,訓練要注意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一般來說,一節新課,課堂最好有十至十五分鍾的訓練,特別要注意訓練題的數目不要過大,應用題的語言敘述和題目結構要清楚簡單,不要在數字語言上干擾學生對本節課主要知識的理解。在可能的情況下,可以讓學生口述或口算一些問題,以檢查學生理解的情況,但要注意訓練題的形式,避免學生死套書上的語言來回答問題。教師要結合本節課的知識點,自編一些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生活閱歷的習題,以便能看出學生對知識是否理解了,真正讓學生體會到生活處處有數學,從而也培養了學生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如果學生掌握得非常順利,耐用效果非常良好,這時,教師可立足教材,超越教材,引出運用本節課知識解決生活中問題的例子,引導學生合作探究,也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本節課的知識點,提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例子或問題,大家合作交流解決,真正使本節課內容升華。
第三,不同水平的學生訓練時應有不同的要求。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自覺性和學習的效率是不相同的。考慮到這個實際,在教學中特別注意因材施教,在訓練中也應經常安排兩套作業,這樣做,教師花費的時間和氣力都比較大,但是滿足了不同學生的不同要求,調動了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效果上來看,還是比較好的。
在教學實踐中,我深深地感到:復習鞏固所學的知識,提高技能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們除了要搞好每節的基本訓練外,還要注意上好復習課。
復習課不是簡單的知識重復,更不是讓學生單純地做題就能奏效。在復習課中,除了要有針對性地做一些彌補知識缺陷的工作以外,師生應當把主要時間和精力放在對所學知識做一番總結歸納整理的工作上,使知識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一個系統的整體。這樣做,可以將知識化繁為簡,不僅便於學生記憶掌握,而且對舊知識進行了一次深化,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起到了極好的促進作用。
總之,在教學和研修的實踐中,我深深地感到: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又不加重學生的負擔,最重要地一環是改進課堂教學。但改進課堂教學的關鍵又與能否吃透教材有著密切的聯系。只有教師對教材的系統性掌握得好,又善於體會理解編者的意圖,再有符合兒童心理特點和認識規律的教學方法,那課堂教學一定會生動活潑。我相信,只有我們教師肯於動腦,能花力氣,不斷學習,勇於實踐,一定能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⑥ 小學數學老師在課堂應該怎麼做

教師的教學語言要通俗易懂,充分利用直觀教具進行直觀教學,對數學問題做到舉一反三,課堂教學內容適當。輔之以ppt課件加以補充。

⑦ 小學數學優秀教師講課視頻

你想到一個題目,比如說「分數的意義」,然後網路視頻,找到你想要的版本視頻。

⑧ 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怎樣打造高效課堂

一、了解學生,做到因人而教是高效課堂的前提

  1. 了解學生個。大多數的學生在學習中高興得到老師的誇獎,因此,經常開展一些小型競賽活動,可激發其學習興趣,增強其競爭意識,讓學生在競爭中共同前行。在教學中,採用各種方式的競爭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主動的參與熱情,讓全體學生能夠共同進步。

  2. 了解學生原有認知基礎。任何人在學習新知識時,舊知識總是要參與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識學習新知,既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含量,也消除了課堂上的無效空間,減少了學生的學習障礙。教師應盡可能地從實際中引出問題,使學生了解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同時又應用於生活實際,從而認識到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同時,教師也應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自己從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中提煉出數學問題,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許多實際問題。

二、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是高效課堂的首要條件

要打造高效課堂首先要轉變「發言熱鬧的教室」為「用心相互傾聽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傾聽的教室」里,才能通過發言讓各種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則交流是不可能發生的。傾聽學生的發言,好比是在和學生玩棒球投球練習。把學生投過來的球准確地接住,投球的學生即便不對你說什麼,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作為教師要擅長接學生投過來的每一個球,特別是學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這也是作為教師其自身的專業素質和駕馭課堂能力的最好表現。

三、充分的課前准備是高效課堂的條件

新課標針對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點,對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作出了科學而具體的規定。首先

,教學目標的定位要難易適中。就跟打籃球一樣,籃筐太高了學生再怎麼努力也投不進,自然就喪失了信心;而籃筐太低了,學生就會輕而易舉地灌進籃筐,當然也就沒有戰勝困難的喜悅。其次,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的統一。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根據因材施教原則,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因人而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論。

四、課堂中優化教學過程是高效課堂的關鍵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有效地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而高效地數學學習活動應是在有效地數學學習活動基礎上的更高層次追求。1.課前導入,出示目標。引人入勝的導入,可以喚醒學生的求知慾,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一進課堂就可以或讓學生聽聽與課文有關的錄音或音樂,或講一個與課文有關的小故事,或展開一段與課文有關的精彩對話,或利用視頻短片導入等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從而提高課堂效率。2.設置提綱,引導自學。課前寫好小黑板,課上通過小黑板讓學生看,明確自學要求,即自學什麼內容,用多長時間,如何檢測等,並指導學生自學的方法,如看書,是獨立圍繞思考題看書、找答案,還是邊看書、邊討論、邊解決疑難問題等等。而學習目標與自學要求的提出,低年段學生以激勵比賽方式最好,因為比賽可以激發小孩子的求知慾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3.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合作是一種比知識更重要的能力,它越來越成為當代人的一種重要素質,受到大家的青睞。而課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師生間、學生間的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有利於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思考問題,發展思維的發散性、求異性。

五、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師是高效課堂的重要策略

教師在以多媒體和網路為基礎的信息化環境中實施課程教學活動,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信息化處理,使之成為學習者的學習資源,並提供給學生共享。在平時的教學中經常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感覺對教學很有幫助。1.導入更吸引人。萬事開頭難,好的課前導入不但能營造輕松的教學氣氛。因此,教師在設計導入環節時應注意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運用現代化技術手段將學生引入到教學情境中去。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將學生帶入教學情境中,再適時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產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2.興趣更易激發。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數學教學中,常常出現這樣的現象:老師在講台上講得津津有味,學生在講台下流露出消極厭煩的情緒或自己做別的事。這種現象出現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師的講解很難對未親身經歷過的學生產生興趣。運用電教手段,可以通過聲、光、色、形,將數學的教授過程直觀地、形象地直接作用於學生的各種感官,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

六、形成良好的習慣,為高效的課堂保駕護航

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應該使課前、課堂和課後等方面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組合。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要研究的方面還很多,但最關鍵的還是我們教師,教師的基本素質、教學水平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有著直接的關系。我作為一線的數學教師,要堅持不斷地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業務水平,勇於實踐,敢於創新。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及高效性,必須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教師名師課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