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考試分析 > 小學品德高效課堂匯報

小學品德高效課堂匯報

發布時間:2021-03-09 09:40:58

① 小學品社如何開展高效課堂

1、品德培養回歸生活。現在課程設置是把道德存在於人的整個生活中,把品德課與生活課的綜合,品德課與社會課的綜合,這樣做就不會有脫離生活的道德。人們是為了生活(社會生活)而改善、提升社會的道德,培養、發展個體的品德,並不是為了道德而道德,同樣,社會道德和個體品德的提高與發展也只有通過他們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
2、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教育要回歸生活,我們重視關注兒童正在進行中的現實生活。這也是兩門課程標准共同追求的一個基本理念。只有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才能做到有實效性、有針對性。另外要注意,課程以兒童現實生活為基礎,但它不是學生生活的簡單的「翻版」。課程的教育意義在於它要高於生活,所設置的內容要從兒童生活中提取。
3、積極引導兒童的發展。以兒童自己的生活為課程基礎,尊重兒童的生活。尊重兒童不僅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條件,也是教育的本質要求。但是,尊重兒童也決不是對兒童聽之任之。而是需要通過正確引導而達到對自然的認識、對社會的准確理解、對自我的合理把握。為此,課程所追求的不僅是針對性、有效性,而且是具有明確的方向性。
4、情感、態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培養的內在統一。當今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具有完整生命表現的人,面對他們參與的生活世界,他們的表現既有認知,也有情感、意志和行為。在現實生活中,這種種因素也總是在交互作用中同時發生、同時作用於生活。當一個兒童遭遇到生活中某個事件、某個人時,他不僅在感知認知:這是一件什麼事?這是一個什麼人?同時也會產生這是件好事還是壞事、這人是好人還是壞人的問題。隨之而萌發響應的情意、態度,然後是一定的行為。
5、倡導自主、探索性學習。課程所設計的活動或主題,大多是需要兒童作為主體參與其中的,要他們自己「動手動腦」去做、去探索、去得出結論。倡導自主、探索性學習也不排斥接受性學習,兩種學習方式應當相互滲透,面對不同的教學主題做出合理選擇。

② 如何提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課堂效率 小學思想品德

你好
高效課堂,不僅是達成高效率的課堂,更是教育教學形式的巨大變革。課堂教學高效性是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導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在一節課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就是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高效收獲、高效提高、高效進步。作為教師,是課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環。所以,我認為以下幾個方面來打造高效課堂:
一、教師要處理好角色、觀念的轉變
教師角色、觀念的轉變是關鍵。教師的角色應由知識的灌輸者、守護者轉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本,依學定教,學生可以用自己的心靈去領悟,用自己的觀點去判斷,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讓學生自主發展的舞台。要做到這一方面,教師首先要及時轉變觀念,真正實現從傳統到高效課堂的意識轉變。師生關系的轉變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決定教育成敗的關鍵所在。真心熱愛學生,贏得學生的信任,這是建立朋友式的師生關系的前提。只有讓學生感到你愛他,學生才能信任你,你講的話才有感召力,你的願望才能得以實現。利用課余時間,盡量去了解學生,充分的接觸是建立朋友式師生關系的基礎。利用課間的休息時間作為了解學生的最佳時機,這樣可以向學生指出他的錯誤或提出自己的建議。因為學生的自尊心都很強,所以應針對不同的學生,用不同的方式向他指出錯誤或提出好的建議,學生極易接受。
二、高效課堂需要充分的准備
緊盯教學內容是教師准備的一方面。「不打無准備之仗」,課堂要高效,教師就要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情況,設計出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作業。備好教學對象。課前備課必須充分,特別是「備學生」要落實到位。這節課你雖然設計得很精彩,但是必須符合你這個班學生的認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須修改,因為這是關繫到我們所講的這節課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學生興趣的一個關鍵之所在,而學生的學習興趣正是我們提高課堂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高效課堂需要活躍的課堂狀態教師要善於根據具體教學情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發現和培養創新人才,成為學生創造潛能的開發者,精心設計調動學生課堂學習主動性的方法。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參與者、合作者,教師要重視課堂民主平等氛圍的營造,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獨立思考、自由表達、愉快合作,讓學生在心理上處於興奮和抑制的最佳狀態,讓學生充滿求知的愉悅感,調動起學生的良好情緒,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主題意識和主題精神。課堂要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課堂節奏要隨著學生學習節奏變化而變化。課堂要面向全體學生。為此,我們還應該端正一種認識――培優補差不是課後的工作,而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我們不難發現,利用課余補課的學生的成績並不比不補課的學生成績好。因此,加強課堂教學中的培優補差工作,尤其是補差工作值得我們重視。
四、教師課堂結構、知識結構的重新構建
高效課堂需要科學的學法指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打造高效課堂的今天,教師應該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更應該指導學生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傳統的教學重在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的講授不易打動學生,導致教學的實效性差。應重視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習,而這些學習方法離不開教師的指導。課堂教學要堅持以學為主,以練為主。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提高學習的整體效果。這個過程中,教師始終都是教學的主導,以點撥啟發為主,通過合適的形式使學生完全動起來,積極參與到學習之中,讓這種主動的學習成為自己的一種習慣。課堂上學生的練習是主線,練習的形式多種多樣,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教師僅起主持人的作用,環節的導入、時間的控制、爭議的評價等都可能是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一種途徑。這個環節教師應當視具體情況給予學生合理的評價,以練習去強化課堂的互動,並通過這種練習達到課堂教學效果的及時反饋,以便更好地把握學生對本課學習目標的掌握情況。
滿意請採納

③ 淺談如何構建小學品德與社會高效課堂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就是讓我們老師能夠帶領學生回歸生活。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創設有效的生活情境非常重要。只有創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的生活化情境,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如上《我家的故事》這一節課時,我出示了我們班幾位學生的家庭照片和生活照,邊播放邊解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每個家庭都有許多的故事,每個家庭每天都在發生著不同的故事

④ 如何優化小學思想品德課堂

所謂的「高效課堂」就是一切以學生為中心、以快樂為根本,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獲取最大教學效益的教學活動,我們現在提倡的「高效課堂」研討,其目的就是做到兩個減輕,兩個提高。即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益。最終到達提高學校整體教育質量的目的。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的高效是一門藝術,充滿挑戰,呼喚智慧。如何實施高效的課堂教學策略,設計自己個性化的教學,創造獨特的教學風格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努力追求的!(一)更新思想,高效教學的理念指導,是高效教學的前提。 對政治老師而言,固有的、傳統的教學行為習慣依然存在,「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仍然很有市場,這與素質教育的要求以及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是背道而馳的。要打造政治「高效課堂」,必須摒棄這些制約因素。因為學生已經預習了,教師要有針對性的講解,做到少講、精講。教學方式要靈活多變,提倡學生討論,多採用互動式教學,甚至可以讓學生去講課,真正做到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另外,還要分層次教學,教師不能光顧著一些學習程度好學生,更應該傾斜那些學習暫時落後的學生。(二)精心備課是高中思想政治高效教學的基礎。高效教學的理念,最終要落實到課堂上,課堂上的高效才是最終的有效,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摒棄他們對政治課或隱或顯的情感及精神上的漠然,使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互動的過程。 1、按課程標准,備好教材,研究教材。 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更是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的資源,也是師生溝通的橋梁。充分的利用教材,開展創造性的教學,是新課程的基本主張。教師是課程的開發者,也是教材的研究者,教材的價值在於生成性。研究教材要從知識性和人文性兩個方面來考慮。知識性包括原理、觀點內含的知識和課外延伸的知識。人文性是從培養學生信息素養來講的,備教材應領會新課程的主要思想;研究政治教學的新課標,從整體上了解教材的特點、把握書本的體系結構,分析新課標,通過鑽研新課程標准,掌握教材基本內容和教學要求,統觀全局,抓住主線。研究教材還必須確定教學目標,知道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2、按課程標准,備好時政熱點。 新教材的特點之一是「具有基礎性、生活性、豐富性和開放性」,即教學內容是基礎而豐富的,呈現形式卻是開放的。因此,在備課時要廣泛閱讀有關新聞、報刊雜志、時政熱點,找出哪些是需要增加的知識點和教學中需要的新素材、新資源。 3、按課程標准,備好學生。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是新課程改革的宗旨。高中生正處在青春期,課堂上躍躍欲勢,逆反心強,課堂上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的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課堂上要真正能做到「以學生發展為本」,使新課程的理念真正落實到每一天的課堂上來,備課要做到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等情況。我們可以根據他們在以往學生知識水平、能力來分析哪些知識點是學生容易掌握的,這樣的知識點就只需要點到為止,否則需要詳細的介紹和指導練習。通過分析學生的差異來進行分組,在分組中要特意安排接受能力比較好的同學,增強每個學生的合作意識。 (三)活躍的課堂狀態是政治課高效教學的關鍵教師要時刻牢記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中心,要精心設計能調動學生課堂學習主動性的方法。課堂教學的效果,最終要體現在學生身上。只有通過學生的親身實踐和領悟去獲得知識,才是最佳學習途徑。因此,教學過程中,要徹底改變「注入式,滿堂灌,教師講,學生聽」,把知識強行「塞入」學生大腦的傳統教學模式和觀念。教師要由「演講者」轉變為「編劇」和「導演」,要像導演給演員說戲那樣,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重視學生的課堂需求,促其自覺、積極地學習知識和思考問題。當然,我們不僅僅要關注學生雙基的掌握,更要在課堂中以幽默風趣、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及事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他們學習的信心,促進三維目標的全面達成。 (四)、優化課堂結構是有效課堂教學的保證。1、探索有效的教法,精講精練。首先,要堅持三講三不講:講重點,講難點,講方法、規律;已經教會的不講,學生自己學會的不講,學生怎麼學也學不會的不講。講的時候要注意語言力求做到精確、精煉、精彩。其次,要堅持五個讓的施教習慣:能讓學生觀察的要讓學生觀察;能讓學生思考的要讓學生思考;能讓學生表述的要讓學生表述;能讓學生自己動手的要讓學生動手;能讓學生推導的結論要讓學生自己推導。再次,課後作業的布置要精、准。所謂精是指在教師充分關注學情之後,有針對性的設置作業,量要適中。所謂準是指作業題目要准確的反應教學重點,同時為突破鞏固難點服務,堅決避免重復性作業。 2、要注重教學環節的有序性和波動性。教學應像河流一樣,有序性和波動性相結合,既百折不撓奔向大海,體現有序;又迂迴曲折,體現波動性。有序使教學結構段落明確,但一種活動如果缺乏起落,給予學生的刺激便會減少。教學應避免平鋪直敘,在教學過程中有矛盾沖突,有思維碰撞,有智慧啟迪。教師講述有行有止,有續有斷,高低起伏,悠揚頓挫,富有感染力;學生學習有聽有講,有學有練,有張有弛,有商有量。整個教學過程猶如一台好戲,師生共同配合,有序與波動相結合,教師與學生共成長。 (五)靈活的課堂問題設計是政治課高效教學的支撐。所謂靈活是指課堂問題的設計形式的多樣化。既可以把課堂教學的問題與熱點問題相結合,理論聯系實際進行設問;也可以循循善誘,步步設疑;還可以設計新穎別致,貼近生活,具有趣味性的問題。例如,講哲學中「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一抽象難懂的哲學觀點時,如果教師只空洞地講述理論,學生難以理解,又會覺得枯燥。有人在講這一問題時,引用了一個故事:有一天,天空下起了鵝毛大雪,秀才、官員、財主便望雪興嘆對起詩來。秀才:大雪紛紛落地。官員:此乃皇家瑞氣。財主:下它三年何妨。旁邊破廟里睡的一個乞丐:放屁。身份不同的人作出了截然不同的詩句。之後,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①為什麼他們對下雪的認識不一樣?②他們的不同身份,各自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③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誰決定誰?由於設問的問題故事性強,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通過思考、回答很快明白了物質和意識的關系。教師又窮追不舍,緊接著問:「你能不能就中國古代和現實生活各舉一個事例來說明」。這一問是讓學生明白哲學無處不在,我們歷史長河的發展過程中有哲學,我們的身邊有哲學,我們自己本身也在應用哲學。這些哲學原理實實在在存在,並不是虛無飄渺。總之,「問題」是課堂教學的核心,是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的和諧統一。只有充分重視問題的設計並不斷優化,才能真正使學生學得輕松、高效,課堂效率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綜上所述,當今的政治課堂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學習的過程,它是促進學生發展的課堂,是學生生命成長的天堂。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以學生為主體,細心呵護,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努力營造輕松、民主、和諧、高效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使課堂真正成為師生互動、生機盎然的舞台,進而構建和諧高效的政治課堂

⑤ 如何創建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的自主高效課堂

在教學中,怎樣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在愉快的情境中學習,並受到感染和獲得較深刻的記憶,使課堂達到高效呢?我認為應該從下面幾方面著手:
一、創設情境,產生情感共鳴
在品德與社會課上,創設情境進行教學是一種非常好的教學方式。創設情境一定要按教學的目的和要求,根據內容的需要,設計相應的情境,要以鮮明的形象為主體,以此吸引學生、感染學生、激發學生,把他們帶入一個新奇的境界;要重視情理結合,學生通過教師創設的情境感知材料,形成表象,獲得道德認識。在此基礎上,要進一步講明道理,使情與理有機地結合起來。
創設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種:如1、通過故事創設情境
教師利用優美、動聽的語言描述,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對學生的認知活動有著指導作用,並且帶有情感色彩的語言,不但能撥動學生的心弦,同時能給學生一種美的享受,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之中。如在講解鄰里一家親時,教師在上課開始請一位同學講自己家和鄰居發生的小故事,同學娓娓到來,很快就把其它同學的思維拉到自己家與鄰居家發生的事情中,同學們都躍躍欲試,使課堂很快的活起來,動起來。
2、利用圖片創設情境
精彩的有說服力的圖片能直接刺激學生的視覺,充分調動學生最直觀的享受,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如在教授 《江山如此多嬌》一課時,教師在創設情境時引用了一組圖片:吉林霧凇、西湖全景、九寨溝風景、黃山四絕等我國各地比較出名風景的圖片,立刻就把學生帶入風景綺麗的大自然中,他們就會情不自禁地跟著老師一起體會、一起探究。
3、利用經驗創設情境
對於一些學習內容,多數學生已有一定的學習經驗。例如家鄉的節慶一課,同學們從小到大已經經歷過很多節日了,在上課伊始,讓學生們說出自己知道的哪些節日,怎樣過的,然後再讓同學們找出各個節日的特徵及由來,學生們根據自己大腦中儲存的信息,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會很快樂的進入到課堂教學中來。
4、利用資源創設情境
創設情境時結合學生身邊的資源,如課內外的一些活動,並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聯系,由淺入深、由表及裡,從而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增強他們的認知能力,創設一個貼近學生的情境。
在本課教學中,范老師就是讓學生利用各種媒介,如在電腦中看到新聞全運會召開,電視里了解了我縣第三次公路匯戰,報紙里知道國家領導人出訪,身邊的老師告訴第三中學開學典禮等,這些都是學生利用身邊的資源,了解了各種信息,為本節課辨別真假信息打下了很好的鋪墊。
還有利用表演創設情境,利用視頻資料創設情境 ,利用猜迷,游戲創設情境等等 ,這里就不一一說了。
品德與社會課創設情境的方法很多,不管採用哪種形式去創設情境,都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教學實際,都要緊扣教學目標。 讓學生學會自主、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而,提高思想覺悟,提高課堂效率。
二、轉變教學方式,充實課堂教學
高效的品德與社會課堂,應該是教師把傳授知識的滿堂灌形式轉化為全方位地對學生進行知識強化,促進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提升的活動形式,把死記硬背轉化為以訓練學生思維發展為中心的活動形式。課堂上的教師應該變得「悠閑」,學生變得「忙碌」;教師講的時間少了,學生思考的時間多了;學生的問題意識顯著增強,提問次數明顯增多,課堂成了學生展示自我才華的舞台、學習的樂園。教師的教學行為發生了變化,學生的學習方式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學生不再是接受知識的容器,隨之轉化為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為主的學習形式。由於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所以在課堂上學生學習興趣盎然,有欣喜的發現、有對抗激烈的爭辯,有對課本的質疑……這種學習過程是實施新課程最為核心和最為關鍵的環節,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范老師在本節課教學中,在學生通過身邊的媒介了解各種信息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自主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學生在課上自己感知了本課內容,然後依據教師給出的問題,根據自己生活中經驗,相互探討,研究,了解了生活事哪些是虛假信息。如得話費,中獎先打錢,相信街邊吆喝賣葯的小販等等,還有的同學根據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演起了小品,雖然演技不太好,但那就是發生在同學們身邊活生生的事。學生們通過自說,自講,自演,反映了個別人對待信息不加分辨,盲目相信的現象,在教師的進一步點撥下,學生明白了在獲取信息時,要注意分辨,增強了對各種信息的辨別能力。在了解了知識點滴和孩子們進一步交流活動下,學生知道了網路是一個虛似的世界,存在著危險,注意網上病毒的危害,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能夠利用傳媒安全有效的獲取信息。
三、充分發揮小組合作作用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既古老又年輕的小學生學習方式,在新課改實驗中仍占據著課堂教學的重要地位,它可以使學生優勢互補,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促進學生個性健全發展,被廣大教師認同和採用。它不僅廣泛應用於語文、數學等學科中,品德與社會課中也同樣可以運用。分組的原則是4-6人一組,組間同質,組內異質。
小組合作學習應該分為兩個步驟進行,第一步,展示學生收集的資料,根據學生自己收集整理的資料,先在小組內交流,(小組內部討論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小組內部的資料要研究透徹,以便在接下來的匯報交流中做到心中有數。交流資料時,老師提示學生:先對收集的資料分類,如有重復的保留一份,資料如果較多,選擇主要的匯報。然後分組匯報(在匯報材料的過程中,教師要作適當的點評,並進行表揚鼓勵),分組匯報完畢後,讓學生組與組之間進行探討交流,達到資源共享,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要進行有效的指導。讓孩子們真真正正的參與到小組的活動中來。第二步展示教師准備的資料,學生搜集的資料不是很全面,教師要把自己搜集的圖片及文字資料展示,並由此及彼,精講點撥,讓學生感受
四、遷移拓展,思想與行為高度統一
品德與社會課,重視的是促進正確道德觀和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學生把學習到的道德知識,最終要落實到實踐中,接受實踐的檢驗。所以要聯系學生的實際,讓他們在生活實踐中進行鍛煉,給予學生體驗的機會,讓學生把學到的道德知識、情感真正內化,上升為道德行為。因此教師還應該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充滿個性化的社會實踐活動。
在本節課,范老師設計了去著名景區旅遊,事先需要搜集哪些信息,學生根據身邊的媒介,去電腦上查找,去書中查找,問老師,問身邊的人,很圓滿的完成了任務。教師把本節課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實現了教材內容的擴展,真正把課堂教學延伸到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實現了知行統一。
五、總結要活,以活躍拓寬思維
課堂教學的結束階段是整個課堂教學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將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網路化,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減輕記憶的負擔的重要環節。它對於發展興趣,強化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如果說引人入勝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那麼,畫龍點睛的結束則使成功得以鞏固。因此,課堂總結可針對本節課的內容或進行歸納總結,或設置懸念,或開拓延伸,或活動游戲,力求拓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課堂的結束是一個知識點的延伸:結尾是「問號」不是「句號」。
這些都是從理論引闡述如何使品德與社會課達到自主高效,那麼我們
具體到課堂步驟:1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2自主學習 動情明理 3 合作探究,深化明理 4 回歸生活(結合實際),拓展延伸 5評價引導,情感升華
一、創設情境 激情引趣這是課堂教學的起始階段,是每種課型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教師通過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找准新舊知識的結合點,自然地把學生引入學習新知的環境中,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讓學生進入情境中產生驚訝,疑惑或問題,進而為尋求解答而產生學習某種知識和技能的願望 。情境必須具有真實性和教育性。引發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 激趣的方法有:視頻資料,做游戲,談話,講故事,猜謎語等等。
二、自主學習,動情明理
這一環節的內容,低年級學生看書,先了解書中的內容,中高年級需要事先搜集資料,資料收集整理有很多種,(閱讀報紙,雜志,課文,聽廣播,看電視,參觀,訪問,調查,上網等)應該分為兩個步驟進行,第一步,展示學生收集的資料,根據學生自己收集整理的資料,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後分組匯報,(在匯報材料的過程中,教師要作適當的點評,並進行表揚鼓勵),分組匯報完畢後,讓學生探討,交流,(小組內部討論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小組內部的資料要研究透徹,以便在接下來的匯報交流中做到心中有數,然後有組之間進行匯報交流,達到資源共享)。第二步展示教師准備的資料,學生搜集的資料不是很全面,教師要把自己搜集的圖片及文字資料展示,並由此及彼,精講點撥,讓學生感受。
三、合作探究,深化明理 課堂教學是一種溝通與合作的活動,合作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特點,在教學過程中,生生之間,師生之間應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和理念,這樣就能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發現,最終實現教學相長,在這一環節中,教師根據學生現在掌握的資料內容,要設計探究題,比如辨析,說說你的想法,你認為他們做的對嗎等,在討論探究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要配以相應的探究指導,引導學生通過教材或者收集的資料進行研討,討論結束後,教師要作激情小結。
四、回歸生活,有效拓展
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現實生活,實現教材內容的擴展。 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擴大教材的內涵和外延,真正把課堂教學延伸到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 實現知行統一。
教師要根據所學內容,設置不同的活動
1、情境模擬,多媒體為之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生動,直面,交互性強的特點,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彷彿自己就是情境中的人物。
2、角色扮演;活動是小學生所喜歡的教學形式之一,但內容必須符合小學生的生活實際與年齡特徵,比如:演一演,說一說,唱一唱,有利於激發學生參與興趣,使德育內容為學生理解和接受,有利於促進學生德性的形成和發展。
3、現象分析,學生的道德評價能力是其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教師選取實際生活中的現象,為學生對話提供了平台,學生根據已有知道,與他人與教材等相互交融,相互碰撞,學生在對話中明辨是非,提高能力,從而使課堂充滿人文關懷,煥發生命活力。
五、評價引導,情感升化 是對一堂課學生參與教學情況的評價,也是本節課知識,能力,方法的總結和概括,好的課堂小結,可以起到深化升華之效。此環節的操作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方面:
1、讓學生自我總結,談談學習本節課的收獲、感悟或還存在的疑惑。
2、回扣學習目標,進一步落實教學目標的各項要求。
3、深化問題,設置懸念,為下一節課的教學作好鋪墊。
4、布置實踐性作業,加深對課上所學內容理解的同時,讓學生親近社會,融入社會生活,提升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不同的課型中處理方法也大不一樣。
活動型教學:首先讓學生結合課文文字與生動的插圖,自主理解課文內容。與此同時,使學生頭腦中建立文本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行組織,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自主設計模擬表演的方案,並在小組內討論表演的方法與步驟,分配角色,進行表演。
實踐體驗型教學:讓學生走出課堂,了解社會,認識社會,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品德與社會課是要把社會實踐活動納入到課堂教學中來,社會即課堂,課堂即社會,樹立大課堂觀、大社會觀。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專門的時間,提供足夠的條件,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體驗社會生活,感受我們生活的環境。也就是說,凡是能創造條件讓學生親自去實踐體驗的內容,就要放開手,制定周密計劃,親自帶領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體驗參與的快樂,培養學生走向社會,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
綜合學習型教學:高年級教材中涉及到許多有關歷史、地理、社會常識和法律常識的內容,對於這類型教學內容,要實現多種學科的整合,組織開展綜合性學習。這樣,根據課文內容搜集相關的知識信息便成了首要任務。一般的課文內容,放在前一周進行;對於需要長時間搜集、整理的內容,則放在前幾周甚至前幾個月進行。收集社會信息的途徑有多種,閱讀報紙、雜志、課文;聽廣播、講座;看電視、文藝節目;參觀、訪問、調查、上網等等。然後在收集信息的基礎上,組織小組合作、交流討論。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我們必須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以教學理論和課程標准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真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⑥ 如何提高小學品德課堂的時效性

課堂有效性是教學的「命脈」,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當前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
大量成功的教學案例已經證明,「課堂有效」是有效教學的關鍵。
提升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
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創新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心理學家研究顯示,在簡單重復的對象刺激下,人的注意力往往會變得遲鈍,難以產生心理反應;
而新穎奇特的對象則會使人腦神經系統興奮。
因而教師在課堂中教學形式要多樣化,不能給學生「老一套」的感覺,否則就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教學方法的設計思路可從兩個方面去考慮:一是在每堂課里應形成不同的教法;
二是在不同的章節之間盡可能採取不同的教學形式。
這樣一來學生覺得每堂課都有新鮮感,興趣自然也激發出來了。
1.舉辦有趣的互動游戲可以就思想品德的某個內容作基點,以主題為範本開展演講比賽、情節模仿、人物扮演等小游戲,也可以就一個有關思想品德題展開討論,開展團隊辯論賽,積極鼓勵學生思考,踴躍提出與分享個人觀點和看法。
2.播報熱點時事新聞初中思想品德如果不積累實例就等於空殼,教師要使學生養成讀報看報、快速找出有價值新聞的能力,要求在看報的同時先標出所有有關思想道德的內容,再做簡要的記憶,在課堂上專門安排幾分鍾的新聞人人播,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分享看到的思想品德新鮮事物。
3.自認識剖析缺陷在班上設立「冥想」的環節,讓學生在枯燥的課程上得以休息,通過所學的思想品德內容,認真分析自己身上的毛病以及不足,將它們記下來,通過接下來的學習找出解決辦法。
有些學生還可以當眾坦白給教師和其他學生聽,並尋求大家的幫助,以求盡快找出解決方案並加以改正。
4.建立學習小組討論讓學生自主搭配組成思想品德學習小組,遇到問題小組問自己討論,自己想解決方法,組長整理後再加以整合,不但可以讓學生在討論中愛上學習,激發興趣,而且可以獲得別人看事物的眼光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取長補短,爭取達到大家的共同進步。
二、深刻領會和正確把握教學目標,提升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全日制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准》要求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有機結合起來,切實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節課僅45分鍾不可能面面俱到。
對於事實知識、原理知識等要通過過程和方法,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啟發,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在課堂教學中使學生有效地自主建構知識框架。
同時,有關技能、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決不能急於求成,應對這些目標做出系統的規劃,通過一個課時或一個階段的教學應達成什麼初級目標要心中有數,千萬不能把技能、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終端目標作為課時目標來確立三、課堂教學要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系作為一名政治教師,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確實應該尊重教材,但是不應該墨守成規、照本宣科,對於教材中涉及到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問題,要善於和實際生活緊密結合起來進行分析,使學生通過對實際問題的解決而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從而發展學生對政治理論的感知能力。
如可以讓有的學生以記者的身份對自己的同學進行采訪,或者對當前的焦點問題進行意見徵集,通過組織這些教學活動,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對課堂理論知識的應用,也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了鍛煉。
政治課堂教學應將教材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對社會上的熱點事件和自己周圍發生的事件能及時與課本知識聯系起來,如果學生感覺到有困難,教師就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點撥,引導從理論走向實踐,從課堂教學的小范圍走出來,對課本知識理論進行升華總結。
所以,政治教師不僅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過程,使課本中的理論體系能與現實生活中的焦點事件有一個很好的連接點,還要根據這個連接點巧妙設計相應的實際問題以及學生間的討論,有條件的要鼓勵學生課後積極進行實踐等。
四、精彩的課堂教學評價語言教育心理學表明:正確的、公平合理的課堂教學評價,可以調動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激起學生進行學習的內部動因,維持教學過程中學生適度的緊張狀態,可以讓教師和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學任務的某些重要部分。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教師的語言如鑰匙能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
如火炬能照亮學生的未來;
如種子能深埋在學生的心裡」。
一項調查表明,87.3%的特級教師認為精彩的教學評價語言是優秀教師必備的一項重要素質,可見,教師語言水平的高低、表達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繫到課堂教學的實效和學生的成長,精彩的課堂教學評價語言是激發課堂活力、實施高效課堂的有效措施。
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使學生自主、主動學習,提升思想品德課堂的有效性當前的中學生思想活躍,自主意識、參與意識及表現慾望較強,常常渴望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肯定。
因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正確處理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的關系,在發揮主導作用的前提下要積極創造各種條件讓學生充當教學活動的「主角」,引導學生主動、積極、自覺地掌握知識。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力爭每節課都拿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
如:課堂前五分鍾交給學生,讓進行時事政治講演;
課中留出時間或者讓學生自學,或者讓學生討論問題,或者由學生來充當教師進行課文講解,或者讓學生思考富有啟發性的問題,然後採取小組搶答、點名回答等形式來完成教學。
這樣課堂不僅成了學生施展才華的競技場,也成了學生學習的樂園。
總之,新課改下思想政治課教學需要以學生為本,調動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學習積極性,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同時要用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需要不斷總結和提高,使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有一個廣闊的發展前景。

⑦ 如何實施《品德與社會》高效課堂教學

一、情境導入,呈現目標;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是對學生進行情感熏陶的有效手段;
二、自主探究,學文明理;新課程教學要求學生要親歷知識建構過程,探索知識構;
三、實景辨析,冶情導行;品德與社會課的實踐性決定了本學科教學必須以活動為;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

⑧ 如何構建小學品德高效課堂

一、以多樣的評價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高效課堂首先要讓學生動起來,因此學生的課堂行為表現應該作為思想品德課的一個評價方式,因為思想品德包括道德行為,行為是道德的一種體現方式,它能體現一個學生道德水平和思想的變化。比如說學生上課遲到、不帶課本、不交作業、上課說話、吃東西、上廁所等違規現象都可以用減分(平時成績)的方法來評價,用這種方式來約束課堂教學中的違規現象。而對課堂上積極發言,勤於思考,有獨到見解的學生可採取加分的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把思想品德課的這種評價運用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來關注學生行為習慣的變化,作為促進學生發展的一種手段。
針對有的學生上課睡覺,寫其他作業,拿手機上網,看課外書,用耳機聽音樂等分散注意力,影響上課效果的行為,把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程度作為一種評價標准,鼓勵和調動他們上課認真聽講的積極性,使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
運用課堂上的違規情景來評價學生,這種評價既可以來自老師,也可以引導學生來評價,有時候來自學生的評價更能使學生信服,促成學生反思和糾正自己的行為,學會在課堂上尊重老師和同學,自覺遵守課堂紀律,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用觀察作為一種評價,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觀察課堂上個別不太遵守紀律的學生的表情、行為、動作,對特殊的學生的觀察做一個記錄,並對記錄作一個中肯的分析,然後把在課堂上觀察的結果告訴學生,並告知學生被觀察到的這種表情、行為、動作背後所反映出的情感和態度,把對學生的評價和對學生的引導結合起來,讓學生反省自己在課堂上的行為表現,明白以後應該在哪些方面加以改進,改善課堂教學的影響因素。
二、用學生喜歡的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教法上靈活多樣,有變化,可以讓學生更多地參與教學,主動學習。採用學生喜歡的體驗式教學方式,教師精心創設活動情景,通過游戲體驗、角色扮演、情境體驗、現實體驗,讓學生深度參與課堂教學。體驗式教學確有其他教學方式所不具備的功能,在體驗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不僅要用自己的腦子去想,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聽,用自己的嘴說話,用自己的手操作,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它解決的不僅僅是對知識的理解,而且學生在親身經歷中真正實現了對知識的內化和認同。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以此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情境式教學也是深受學生歡迎的一種教學模式,它對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參與性,對於提高教學的實效性起了重要作用。教師引起學生主動地學習,這是一堂好課的最高境界或終極使命。巧妙的情景創設,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教師的教學方式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就改變了。學生變被動聽課為主動參與,使學生沒有心思做與課堂教學無關的事,提高學生聽課的效率。
競賽的方式能讓學生展示自己,也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比如對於知識的識記,我用「看誰記得快」的方法,找出最先背會的學生,然後讓他負責督促檢查本組成員。我繼續檢查依次背會的同學,再讓先背會的學生檢查還沒有背會的學生,從第一個背會要求內容的學生開始,三分鍾之內力求全班學生能夠掌握,剩下的少數學生,可讓他們下課去識記,不佔用大家課堂學習時間。
除了以上方法,還可以應用討論、質疑、表演、自我教育、查閱資料、訪問調查、學生講課等學生喜歡的方法。在教學手段上要豐富多彩,板書、掛圖、投影、錄音錄像、多媒體等要適時應用;在教學語言上應生動、活潑、簡明、有幽默感、有感染力。在課堂上,學生充分參與,形式多樣,那麼學生對課程也會興趣盎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用智慧的技巧落實課堂教學效果
養成良好的課堂行為習慣對高效課堂非常重要。課堂常規是保證課堂秩序、培養學生自控能力,促進學生學習的保證。因此,師生有必要共同制定課堂常規,並共同執行。在每學期的第一節課,教師首先談本學期的教學目標,提出對學生的期望值;其次讓學生提出我們要怎樣上課才能達到教學目標,討論過程中教師要積極把學生向積極健康向上有利於課堂教學的方向引導,注意強調「師生共同遵守、賞罰分明」,最後以文字形式記錄下來。比如課堂教學中會發生學生不帶書的現象,這個問題在新學期的第一堂課上就要對學生提出要求,讓學生商量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討論教給學生避免忘帶書的方法,讓學生養成在上課的前一天晚上睡覺前按照課表准備好第二天所用書籍的良好習慣,如果因特殊原因沒帶課本,上課前的補救辦法是趕快去平行班借書。如果課堂上還沒有課本,可以給一次機會坐在其他學生課桌旁邊共同看一本書。如果兩人坐在一起閑聊,取消其他同學提供幫助的機會並接受懲罰。教師下課後還要追究違規學生的失誤,讓學生寫檢查反省,督促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切忌對違規現象熟視無睹,如果學生不帶學具的行為沒引起老師的重視,久而久之,學生就會視不帶學具為正常,養成不良習慣,會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效果。
巧妙處理課堂問題行為。初中生自製力弱,在課堂上可能會出現問題行為。課堂問題行為,簡單地說,就是學生違反課堂常規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應對問題行為,一般情況下應堅持重尊、冷靜、嚴格原則,以平和的心態面對學生出現的問題行為,切忌侮辱、謾罵。良好的課堂管理需要教師充分認識學生在課堂上所表現出來的問題行為產生的原因,運用恰當的處理原則、策略,有效地處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技術或技巧,課堂管理也是需要必要的技術與技巧。管理技術主要顯示為教師與學生之間交往的技巧與技藝。管理技巧來自教師在實踐中不斷地學習、總結和積累,沒有教師的學習,教師就不可能獲得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眼光和技巧。課堂管理技巧包括非語言干涉,包括面部表情、目光交流、手勢和動作;使用幽默的語言,或者利用提問的方式或建議的方式給學生提醒等。

閱讀全文

與小學品德高效課堂匯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