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考試分析 > 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習題集

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習題集

發布時間:2021-03-09 06:37:32

小學數學練習題如何設計

也就顯得尤為重要。[關鍵詞]:練習設計鞏固練習 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指出:「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個理念貫穿於我們的教育教學活動中,也充分體現在每堂課的練習設計中。我認為一個好的練習設計,直接關繫到我們一堂課的成功與失敗,練習作為學生一項經常性的實踐活動,它不僅是鞏固知識、運用知識、訓練技能技巧的手段,而且還是培養學生良好心理品質,促進學生智力發展和能力培養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所以在「新課標、新理念、新實踐」活動中,我們倡導:「人人參與有價值的練習,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練習,不同的人在練習中得到不同的發展。」那麼,在實施新課標中,我們的教師怎樣精心設計自己的練習呢?一、目的性和針對性相結合 教學內容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而教學目標的設計又應緊緊圍繞新課程標準的規定和要求,並落實到每一堂課的課堂教學中,也就是說,練習的目的最終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由此,我們要根據教學目標來設計練習。那種盲目的、機械的、重復的練習往往是無益的。同時,我們在練習設計中,目的性和針對性往往是相結合的,既要有目的性,更要有針對性,所有的練習設計都應充分體現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分層施教的原則,應該從教材和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和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練習。首先應抓住教學中的重難點設計專項練習;其次,還應針對學生學習中的薄弱之處設計專項練習。根據作業中普遍存在的薄弱進行專項習題的設計,使得學生能很好地掌握薄弱的知識點.例如,在「平均數應用題」中,關鍵之處在「尋找總數量和總份數」,可以針對這個重難點設計尋找總數量和總份數的練習,讓學生在比較、練習中明晰概念。又如,學生學習了「質因數」、「分解質因數」、「互質數」後,容易把它和前面的「質數」混淆起來,也可以設計專項練習,使學生加深對這兩個概念的對比,准確掌握知識。二、層次性和整體性相結合 練習設計的好壞,直接體現在練習的層次性中。根據學生的學習過程,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精心設計練習層次。我們經常所說的練習要有一定的「深淺度」正是練習設計層次性的體現。所以,我們的練習內容要做到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做到環環緊扣,逐步提高。既要設計一定數量的基本練習,又要有一些變化式習題,以利於新舊知識的溝通,拓展學生思路,還要設計一些綜合性比較強的思考性練習,以利於學生加強實踐,促進知識向技能、智能方面轉化。同時還應該根據各種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以利於因材施教,充分體現在實施新課程標准實踐活動中,讓全體學生都參與數學活動,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和提高,讓每個學生都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正如美國心理學家華萊士指出:學生顯著的個體差異、教師指導質量的個體差異,在教學中必將導致學生創造能力、創造性人格的顯著差異。 練習的層次性還要和練習的整體性相結合。從學科教學任務的整體出發,我們在設計練習時還要注意練習的整體性。數學知識結構本身邏輯性、連貫性比較強,我們還應該認真分析課題在本單元、本書知識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它們內部的相互聯系、知識的重難點,有的放矢地設計練習,注意知識系統的整體性、連貫性。三、趣味性和開放性相結合 教育心理學認為: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活動的傾向,興趣對學生的學習可以起到定向、保持和強化的作用。學生對所學知識一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可以在課堂練習中主動地、輕松地、持久地、集中地投入到練習中來,這樣有助於學生知識能力的提高。所以,我們的練習設計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知識的趣味性,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完成學習任務。正如布魯納說說:「最好的學習動機莫過於學生對所學材料本身具有內在的興趣。」例如:《分數的基本性質》時,為了促使學生在練習中獲得興趣我設計了這樣的練習:有一天,猴媽媽從瓜田裡摘回了一個大西瓜。回家後,它把兩個小猴子叫過來,將這個西瓜平均分成了兩份,正要分給兩個孩子,突然,一隻小猴子吵了起來:媽媽,我要吃兩塊,一塊太少了。接著另一個小猴子也吵了起來,它也要吃兩塊。這下猴媽媽為難了,因為兩只小猴子太小不懂得謙讓,家裡又只有一個西瓜。誰能用我們學過的數學知識來幫助猴媽媽解決這個問題呢?使學生對本練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把練習內容寓於游戲、競爭之中,就能幫助他們從厭倦的情緒中解放出來,喚起他們主動參與練習的激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並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喚起學生興味盎然地再一次追求成功的心向。完全符合新課程思想:「創設了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習題更要富有思考性、操作性、靈活性、迷惑性真正做到讓每一個學生動來,讓學生的思維飛起來,讓我們的課堂活起來,充分體現在現代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學要開放,課堂要開放,學生思維要開放。開放題的設計是開放式教學的切入點,教師應充分利用開放題來為開放式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開放題的多向性、發散性有利於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凸現孩子的個性。合理設計開放題進行開放式教學,能更好地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地探究問題,把握知識點。四、創新性與實踐性相結合 新課程標准同時提出讓學生富有個性的學習,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意識的發展,依託於個性的充分發展。要發展學生個性,就是要發展學生批判思維能力,使他們富於冒險心、好奇心、挑戰心、想像力等。還要鼓勵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去理解問題。允許獨立從事探索活動,不排斥學生的錯誤或失敗,公平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努力為學生思維活動提供最大限度的伸展空間的創新性作業。讓學生有機會充分展示自我。 實踐性作業可以是學科內容的擴展和延伸,也可以不受課內學習內容的限制,不拘泥於教學大綱和教材,更具有讓學生自主創造的空間,讓學生自主選擇、計劃、探究、體驗,學生在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對問題就會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研究,各方面的能力和技能都會有提高,更重要的是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和責任感都會大大加強。在課堂練習的設計中,還要注意練習題組的多樣形式,如改錯、競賽、搶答、填寫必答卡等等,通過這些形式新穎趣味性較強的練習題,變學生被動做題為主動參與。既能增大練習面,又能使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巧妙合理的練習是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思維的一項經常性的實踐活動,作業應是一種生活,是一種活動,著眼於學生的發展,而非單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復。因此我們教師要不斷地在平時教學中反思,不斷歸納總結, 以獲得實施練習設計的最佳效果 ,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㈡ 如何設計小學數學課堂的練習題

課堂練習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檢驗學生課堂學習效果和鞏固知識的重要途徑。教師做好每一節課的課堂練習設計尤為重要。

㈢ 淺談如何設計小學數學練習題提高練習的有

淺談如何設計小學數學練習題提高練習的有效性
練習是學生學習活動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它是掌握數學知識,形成數學技能、培養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數學練習對數學知識的構建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小學數學練習的設計還存在著比較多的問題。長期以來,許多教師受「精講多練、以練代講」的思想影響,練習題的安排,常常是機械的重復的,課堂練習是例題的重復,課外作業又是課堂作業的重復,繼而為學生布置大量的機械重復的練習。尤其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這樣既增加了學生作業的負擔,又違背教育教學中為學生減負,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生規律。還有,受應試教育的頑固影響,作業設計形式單一,過份注重書面作業,而忽視了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方面的練習。再有,很多教師對數學練習存在著比較片面的認識,過於強調練習與教材的一致性,練習大多是些條件明確,思路單一,結論明確的封閉性習題,這樣的練習使學生缺乏個性化的思考,不利於學生思維的發展。那麼,如何提高小學數學練習設計的有效性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動力。興趣是指人們在獲取知識,探究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指對知識的一種積極向上的情緒狀態,表現為對所學知識有強烈的愛好,肯於鑽研,樂於探究。魯迅先生說過:「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於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至關重要的。
有效教學理論認為,沒有效果的教學是沒價值的教學,甚至是有害的教學。有效性教學理念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1、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是有效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學有效性的唯一標准。2、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自覺性是有效教學的出發點和基礎。3、提供和創設適宜的教學條件,促使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是教學的實質和核心。
因此,有效課堂練習設計的實施可以這樣安排:
一、有針對性的練習設計。教學內容的不同,重、難點也就不同,根據不同的內容,從班級現狀出發,抓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對重點內容可採取集中性練習。對難點,既要抓住關鍵,又要適當分散。練習形式可以有以下幾種:
1、專項性練習。在教學過程中,對於學生很難理解的關鍵之處要花大力氣安排專項性練習。如:在教方程的時候,首先要理解等式的意義,為了突破重點、分散難點,對等式兩邊同時加、減、乘、除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可以進行專項練習。口算的的時候,也可以安排。但是練習後,必須有強化性的檢測,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2、驗證性練習。在新授課的時候讓學生先通過猜想,再進行驗證,在學生自主的驗證練習中掌握知識,從而突破了重點與難點。如:在教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時,先讓學生猜測,然後再讓學生用畫一畫、想一想、算一算的方法進行驗證練習,從而得出結論。
3、反思性練習。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易錯、會錯的題型,有針對性的設計練習進行訓練,會提高練習的效率。
二、探索多樣化的練習設計。在教學過程中,練習要講究「花樣」,按部就班地練是低效的,練習必須有針對性,安排不同的練習形式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那些容易混淆的內容,要引導學生加以辨析。可以進行以下幾種練習:
1、發現式練習。如:在整數除法的估算時,我們可以通過一組計算讓學生去發現估算方法。
2、對比性練習。如:在教學用分數解應用題時,問題中的單位「1」已知與單位「1」未知的時候教師可以設計此種練習。
3、變式性練習。如:在教學學生春遊「乘船」、「乘車」、「搭帳篷」的問題時,可以穿插一些「做衣服」、「裝車輪」的問題。讓學生明白問題的本質,是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得以發展。
4、反饋性練習。把學生在練習中的錯題拿出來,讓大家找一找,說一說錯在哪裡,重在讓學生說出來,這樣的練習針對性強,效率高。
三、「拓展延伸」的練習設計。在課堂練習中,適當增加一些原創題。讓學生綜合的運用已學的知識,解決有一定難度的習題(針對一部分學生),來滿足學有餘力的學生的求知慾望,激發探索、創新精神。這樣的練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層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在這個階段,可以分三類進行練習。一是「可變式」練習,就是通過一題多變的練習,讓學生在變中思變,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既鞏固了知識,又拓寬了解題思路。二是「開放性」練習,就是設計一些條件多餘或不足的答案不唯一的練習,這樣有利於學生的發散思維,求異思維的培養,更利於學生從模仿走向創新。三是「生活中的數學」練習。如:「購物」問題、平面圖表面積的計算、立體圖形體積的計算,可以辦書本知識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去,讓學生對「數學源於生活」有更深的體會,從而對數學產生興趣。在平常的教學中,我發現布置的作業越多,學生錯的越多,老師的抱怨也就多,與其這樣,不如少布置一些作業,而布置一些經典的作業,或用其他形式的課後作業代替。包括:實踐性作業、調查性作業、研究性作業。
總之,有效的練習設計要有針對性、趣味性,從生活中來,運用到生活中去,遵循學生的發展思維規律和個體差異的原則,通過我們的歸納、提練,努力實現練習的最優化。

㈣ 如何有效設計小學數學作業

有效設計小學數學作業的方法:

一、趣味性原則,調節學習的心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對學生學習可起到定向、持續和強化的效應,提高練習的趣味性,寓練於樂,練中生趣,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而且能夠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有效地提高練習質量和效果,真正達到練習的目的。在練習中,結合學生已有知識設計生動活潑、富有情趣的習題,讓學生能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對數學產生親切感,這樣有助於提高數學學習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如:學完扇形統計圖後,可以設計這樣的練習:讓學生以自家的收入為總數,算一算家裡的各部分支出所佔的百分比,並用學過的統計圖來表示。布置這樣的練習,學生興致很高,既復習了所學的知識,又將所學知識用於生活中。

二、層次性原則,體現個別差異

根據教材的內容以及小學生的學習心理,作業設計必須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由易到難,由簡到繁。既要關注特困生和中等生,同時又要關注優秀的學生,讓特困生吃得飽,讓優生吃得好,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讓學生通過有層次的練習,從而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如:在「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新課練習中,可分解成四個層次進行:第一層次,讓學生依據倒數的意義去求整數、分數的倒數;第二層次,思考1和0的倒數。第三層次,求小數的倒數。第四個層次,是由學生自己報出數據,然後再請其他同學用口答來求出這個數的倒數。這樣學生覺得有趣,課堂氣氛也活躍。

三、分類性原則,體現練習的有效性。

兒童認知發展的規律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循漸進的。所以層次合理、形式多樣的練習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這就要求教師要有效地設計練習,改變傳統的練習觀,確立效率意識,從現狀出發,從「有效」入手,使學生學得既扎實又輕松,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減負效應」。一節數學課,練習是否有效,將是一節課的點睛之筆。因此,教師在設計練習時既要整體考慮練習方式,又要考慮練習的具體內容,把握好練習的度和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根據教學內容不同、目的不同、課型不同,練習設計的方法也應有所不同。

(4)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習題集擴展閱讀:

小學數學練習課的練習設計重技巧。

練習課主要是以練習為主,目的是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進一步鞏固、理解、應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

(1)鞏固練習。這一練習的目的是鞏固和加強新知,是新授課的補充和延續。如學習了小數除以整數後可以補充以下練習:3÷8=1.35÷15=0.49÷7=25.5÷3=7.2÷36=?設計這樣的鞏固練習是為了加深學生對小數除以整數的應用,重點突出被除數不夠商1,同時在被除數上添上小數點並用0補足。

(2)變式練習。這種練習是指在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變換呈現事物的形式,以便揭示其本質屬性,同時也防止學生形成消極的「思維定勢」,養成全方位、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良好學習習慣。變式練習的設計可以是變換表達形式,變換敘述方式,變換圖形位置。

(3)綜合性練習。這種練習是指根據教學的需要,把新舊知識巧妙地組合在一起進行練習,體現整體性,便於學生對照比較;也可以將新舊知識有機組合在一題之中,便於學生看到相關性,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如學習梯形的面積後,安排一組組合圖形。讓學生求組合圖形的面積。

㈤ 如何設計有效的小學數學課堂練習

如何設計有效的小學數學課堂練習
小學生接受數學知識的主要陣地就是課堂,而課堂練習則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活動形式。通過適當的練習,小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掌握數學知識和數學解題方法。因此,課堂練習的設計非常重要。那麼,怎樣的課堂練習才是最有效的呢?
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時,應該面向大多數學生,難度要有難有易,並且要緊密聯系生活,具有一定的啟發性、開放性和挑戰性,這樣設計出來的習題才會新穎有趣,讓學生樂於做數學課堂練習。
一、設計趣味性課堂練習
小學數學課堂練習應該盡量帶有一定的趣味性,這樣才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才能激發起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所以,數學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時,就要盡可能地彰顯數學的趣味,讓學生一看題就有一種強烈的做題慾望。
如在講一年級下冊第五課「認識人民幣」時,教師在講了基本的換算之後,要想辦法通過課堂練習讓學生掌握這些知識,並感性地認識到各個面值人民幣的價值,所以在課堂練習中,教師就可以採用模擬購物的游戲方式來進行。教師首先可以組織學生們為日常學慣用品估價,確定物品價格,然後再讓幾個學生做售貨員,其餘的學生拿著不同面值的人民幣來購買物品。在游戲中,學生們會遇到各種困難,如不知道如何找兌,不能准確換算等,可是也正是這些困難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興趣,在互動中學生很自然地就掌握了元、角、分之間的關系和各種面值人民幣的價值。
二、正視學生差異,設計有層次性的課堂練習
在教學中,我們必須正視一個客觀問題,那就是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有差異的,所以,數學教師在整體把握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應該正視學生差異,在設計課堂練習時也要有梯度,體現出層次性。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適宜的發展。
在設計有層次性的課堂練習時,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基礎性練習,以模仿課本知識為主;二是提高性練習,在課本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變式練習;三是拓展性練習,考查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如在講二年級上冊的「認識除法」一課時,就可以設計這樣的課堂練習。
1.基礎性練習
(1)有24個蘋果,平均分給3隻兔子,每隻兔子可以得到幾個?
(2)紅星小學二年級有80名學生,每20人分為一個班級,二年級有幾個班?
2.提高性練習
(1)小紅和5個小朋友一起去果園摘蘋果,一共摘了60個,平均每人摘了幾個蘋果?
(2)媽媽給了明明10個香蕉和5個蘋果,讓他平均放在3個盤子里,問平均每個盤子里放幾個水果?
3.拓展性練習
學校組織72名同學一起去春遊,安排的車有大有小,大車每車可以坐9個人,小車每車可以坐6個人,問學校應該准備幾輛大車,幾輛小車?
這樣來安排課堂練習,由淺入深,滿足了各個層次學生的需求,學生運用課堂學到的知識來回答,就能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了。
三、結合生活,設置情景課堂練習
數學源於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數學知識。數學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時,如果能夠很好地使課堂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豐富並拓展數學內容,另一方面還可以促使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如在講六年級上冊的「分數乘法」時,就可以設計這樣的應用課堂練習題:某校三年級2班38人去觀看奧運會開幕式,每人需付門票50元錢。按規定45人以上就可視為組團,可以享受7折優惠,請你算一算,他們怎麼買票花錢最少,最少需要付多少錢?
這個練習題就很好地把所學知識與生活聯系在了一起,學生看到這樣的題也特別感興趣,都積極地進行解題。最後他們設計出了三種方案:一是不享受優惠,38人買38張票,共花50×38=1900元;二是38人買45張票,共花50×45×70%=1575元,可以比第一種方法節省325元;三是買45張票後,把多餘的7張再原價轉讓給他人,這樣可以賣350元,這樣38名學生只需要花1225元就可以了。
這樣的課堂練習,可以拓寬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空間,讓他們認識到學習數學的意義,還可以拓展他們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習效率。
四、設計開放性課堂練習
傳統的數學練習題條件明確,而且大多隻有唯一的答案,這就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所以,數學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時,應該設計一些能夠給學生留有思考空間的開放性練習。
如四年級下冊「混合運算」一課,設計課堂練習時就可以盡可能地擴大學生的思維空間,以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如:120個人一起坐車去旅遊,坐大車每輛車能坐16個人,租一輛大車需要付80元錢;坐小車每輛車能坐11個人,租一輛小車需要付60元錢。你認為如何租車比較劃算?
這種課堂練習題一改以往的應用題的提問方式,解答方法也是開放式的,很容易激發學生的求異思維,從而提高了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綜上所述,數學教師設計的課堂練習應靈活多樣,集趣味性、生活性及拓展性於一身,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課堂練習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㈥ 如何進行小學數學作業的有效設計

實施新課程以來,我們小學數學的課堂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在實施有效備課與有效課堂上的實踐中,許多學校與老師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案例。但在作業設計方面,我們許多教師往往過多地依賴教科書,迷信習題集,對作業的設計認識不足。其實數學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復習與鞏固,也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是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思維的一項經常性的實踐活動,也是檢驗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主要形式。如果作業設計不科學,不僅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而且制約了學習的靈活性,扼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以新課程標准為依據,設計出新穎、有趣、開放的新型數學作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應引起我們數學教師的重視。經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小學數學的作業設計應遵循以下一些原則。
一、設計趣味性作業,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
新課程標准指出:「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事物,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 為了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作業設計要擺離線械重復的、枯燥乏味的、繁瑣的死記硬背、無思維價值的練習。作業題型要做到「活」一點、「新」一點、「趣」一點、「奇」一點,通過多種渠道,把豐富知識、訓練和發展創造性思維寓於趣味之中,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生動有趣的作業內容取代重復呆板的機械練習,以激發學生的作業興趣,使之產生一種內部的需求感,自覺主動完成作業。
比如在學習「數的整除」這單元後,我利用這單元的知識設計一道讓學生猜猜老師的電話號碼是多少的作業,猜出後,拔個電話給老師。( ) 一位數中最大的偶數。( ) 既是偶數又是質數。( )2和3的最小公倍數。( )既不是指數也不是合數( )最大的一位數。( )8的最小倍數。 ( )6和9的最大公約數。( )最小的質數與最小的合數的積。學生根據這些條件,猜出號碼撥出去,接電話的果然是自己的老師,學生就覺得十分有趣。這樣把作業寓於猜謎之中,有趣的猜謎活動吸引了學生,「引」起了學生學習的慾望,讓學生「吃」得津津有味。
二、設計生活性作業,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
作業內容是否新鮮、有趣,很大程度上就能吸引學生對作業是否敢興趣,。所以教師在備課時要盡可能地了解學生的生活實際,尋找知識的生活原型,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數學。而來自於生活實踐中的數學作業,則是一個很好的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無處不在的方法,特別能激起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
復習「長度單位」知識後,我給學生留了這樣的一道作業:《小馬虎的日記》:今天早晨,我從2分米長的床上爬起來,來到衛生間,拿起15米長的牙刷刷完牙,急急忙忙地洗臉、吃早飯。學校離我家約有900厘米。上學路上,我看見有一棵高2厘米的樹被風刮斷了,連忙找來一根長3厘米的繩子把小樹綁好。我跑步趕到學校,看到老師已經在教室里講課了,我趕緊從書包里拿出1毫米長的鉛筆和4米厚的筆記本,認真地做起筆記。老師在小馬虎的日記上寫下「可能嗎」三個字,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請改正。這樣原本乾巴巴的「在括弧中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搖身一變,成為富有情趣的《小馬虎的日記》。包裝後的作業形式活潑、趣味十足,極大地調動了學生作業的積極性,學生覺得興味盎然。
三、設計層次性作業,保護不同層次學生的自信心
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基礎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習慣不同、興趣不同的個體。所以,面對全體,就要考慮每個層面的學生,進行分層練習。我們針對學生差異,將作業設計成難易有別的A、B、C等組別,為學生提供充滿趣味的、形式多樣的「自選超市」式作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一組。基礎差的學生可以選擇做一些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學有餘力的可以做難度較大的練習。這樣設計練習能使每個學生通過不同度、不同量的作業練習在原有的基礎上各有收獲,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如我在教學《8的乘法口訣》時把作業設計成一個學生喜歡的肯德基的兒童自助套餐的形式,改變了以往的命令式、強制式,讓學生有一個較為寬松的作業氛圍,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較好地參與作業,培養數學能力。
A餐:寫出每道題的積及相應的口訣。
4×8=( ) 8×7=( )
口訣:( ) 口訣:( )
5×8=( ) 8×3=( )
口訣:( ) 口訣:( )
B餐:填上合適的數。
( )×8=40 8×( )=56
( )×4=32 8×( )=64
C餐:想一想,括弧里能填幾?
8×6+8=8×( ) 8×6-8=8×( )
以上練習,不同層次的學生按不同的要求完成。學困生和中等學生要求完成A餐的兩道題目和B餐中的兩道題目,學有餘力的學生則選擇A餐中的兩道題目、B餐的一道題目和C餐中的題目。作業分層布置,既能調動優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兼顧到中下生,體現了新課標的教學理念
四、設計開放性作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如果我們能有意識地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作業給學生,要求他們多角度、多因果、多方位、多渠道地解決問題,那麼無疑可以調動學生追求成功的潛在動機,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比如教學了《長、正方形的面積》後,我布置了這樣的作業:要給教室里二扇向陽的窗戶做窗簾,每扇窗戶高2米,寬1米,至少需要買多少米布?在作業交流時,學生很快解答如下:2×1×2=4(平方米)。這時一位學生提出質疑:這樣買布太少,會遮不住太陽,應多買些。自由議論後,有一部分學生認為:為了便於拉開(透光)和關閉(遮光),還需把窗簾做成兩幅,兩幅之間要重疊一定的寬度,有的學生認為:市場上賣的布寬度和窗戶寬度不一定一致,還需要根據布幅的寬度和窗戶的寬度進行計算,才能確定應買布的長度。還有的學生說:質量好的布要盡量精確些,質量差些的可以適當放長些,這也充分考慮了使用者的經濟條件。
注重課堂練習和作業設計開放性,能讓學生展開想像和創新的翅膀,把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揭示出來,既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動機,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知識運用也更靈活,更有創意,同時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創造才能。
五、設計自主性、合作性作業,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行為
開發自主性、合作性作業業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化行為,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注重探究內容的開放和整合,強調過程的合作和實踐,為學生達到學習目的提供了問題情境和活動方式,促使學生在輕松愉悅、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增強數學素養,塑造健全人格。
如:在學習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之後,可以設計「包裝禮盒」的實踐題:給每個學習小組提供4個禮盒,讓學生解決包裝問題:4盒禮盒可以怎樣包裝?怎樣包裝可更省包裝紙?讓學生通過現場操作,加深樂學生對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認識和理解。在教師駐足觀賞、頻頻點頭之際,已有一股春風吹進了學生的心田。在這一作業中學生會根據各自的特長合理進行分工,這種分工,其實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分層,也是學生自主的布置的分層作業。
「教者若有心,學者必得益。」布置數學作業,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創新。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因事而異,因時而異,因人而異,精心設計合理有效的數學作業。讓數學作業真正成為學生增加知識,增長才幹,豐富生活的向導,就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孩子的學習空間,並能真正減輕了孩子的課業負擔,激發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發展他們的個性,提高他們的數學能力和素質,為新課標下的數學學習增添活力,增加魅力。

㈦ 小學數學怎樣設計課堂練習

一、練習設計方法應靈活,形式應多樣。
小學數學課的類型不同,優化課堂練習設計就是要針對不同的課型,採用不同的練習設計形式和方法。
1、新授課的練習設計。新授課主要是向學生傳授新知識為內容的課型,這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最常用而又最復雜的一種課型。一般情況下,在新授課之前要安排一些「鋪墊性」的練習,「鋪墊題」的設計大致有兩種類型:一類是完全由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組成的題目,通過有目的有組織的復習,為引進和學習新知識搭橋鋪路,從而為促成新知識的遷移作好准備;另一類是把要學習的新知識轉化為學生學過的舊知識,分層出現,要求學生逐步分析解答,有意識地分散教學難點,從而為學生順利地學習新知識做好思維上的准備。
講解新知識之後要安排鞏固練習,即通過提問、板演等形式,及時了解各類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程度 ,其目的是讓學生在鞏固練習中加深理解,消除疑難,力爭使新知識當堂消化。
2、練習課的練習設計。練習課主要是以練習為主,教師要針對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情況以及不同的知識點,通過多種方式設計練習。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基礎知識,形成嫻熟的技能技巧。常見的練習形式有:鞏固練習、變式練習和綜合練習。
3、課堂練習設計的幾種形式。練習設計是教師緊緊圍繞某一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一種同類型、同結構的練習,其常見的形式是:基本題(與例題相仿)——變式題(比例題稍有變化)——綜合題(新舊知識的適當結合)——思考題(僅供學有餘力的同學練習)。體現了學生對新知識的「認識、鞏固、加深和發展」的過程。
(1)、辨析題。這是針對教學中易混淆、易出錯的內容設計的練習題。其目的是通過辨析,加深對相關知識的區別和理解。如,在教學比的知識之後,就可以引導學生把比、分數和除法三者之間的關系列表辨析。
(2)、對比題。對比題也是針對教學中易混淆、易出錯的內容而設計的,但與辨析題不同;辨析題側重於知識內容的細微差別而進行比較,它可以是兩類,也可以是三類,或者更多;而對比題則側重於明顯不同的知識內容進行對照,它一般只局限於兩類。如:通過對比使學生對分數乘以整數的數量關系能正確理解和運用。
(3)、操作題。這是為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而設計的練習。《數學課程標准》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的、活潑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動手操作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必須設計多樣化的「操作性」練習,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該類練習既要求有一定的理論基礎,還要求有一定的動手技巧,是一類綜合性很強的題目。它一般適應於小學高年級學生,其目的是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理解和鞏固知識,發展各種能力,培養興趣。如:指物(重量、刻度、鍾表等)、測量、折紙、拆拼、實驗等。
二、課堂練習內容要以現實生活素材為載體。
練習設計的內容應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易於學生理解。(大綱)指出:「練習的內容要緊扣教學要求,目的明確,有針對性。練習題的數量要適當,能適應不同程度的學生需要,練習設計要有坡度,有層次,難易適度,適應兒童的特點。要有一定的基本練習題和稍有變化的習題,也要有一些綜合題和富有思考性的習題」。 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給學生提供實踐活動的機會,使他們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同時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親密聯系。例如:小學數學二年級《人民幣的認識》一課,我就設計了這樣一道生活情境練習題:「超市購物」。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組分別扮演顧客和營業員,看哪位營業員收錢、找錢既對又快,哪位顧客最會計劃用錢,買到自己最需要的物品。(事先准備好各種商品及標價)本節課的內容就是在熟悉人民幣面值的基礎上認識商品標價,這與學生的生活有密切的聯系,它源於生活。因此創設這樣一個情境,讓學生將已有的知識自覺地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而且,可以鞏固人民幣的認識、了解人民幣的單位換算等,亦是一舉數得。
三、課堂練習設計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針對性原則:所謂針對性,就是設計練習要圍繞教學目標,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做到有的放矢,力求用較少的時間,精練的習題,獲得最佳的練習效果。「不要進行盲目的,互不聯系的,大量機械的練習」(贊可夫語),這就要求練習設計要有針對性,避免盲目性。①要針對教學目標設計練習,要從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出發,普遍分析學生應掌握哪些數學知識,培養哪些能力,達到何等水平,然後組織選題,進行編題。 ②要圍繞教學重點進行設計。例如「平行四邊形面積」的第一教時,主要是使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使學生明白其面積的大小決定於底和對應高,練習要圍繞這個重點來設計。③要針對學生掌握知識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一方面取決於教師的引導講解,一方面也取決於知識本身的難易深淺,為此練習設計要考慮這些因素:哪些概念的建立較困難,哪些知識容易混淆,在哪些地方易犯錯誤等,這樣在設計練習時就可做到心中有數,防患於未然。
2、層次性原則:即要根據小學數學教材的內容以及小學生的學習心理、學習過程,對某一個要學生掌握的知識點,設計多層次的練習,使學生在不同層次的練習中從不同的角度理解與運用知識,讓學生通過有層次的練習,拾級而上,把教材中的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從而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①每個層次的練習設計要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來組織安排。如:「求一個數的倒數」的鞏固練習可分解成三個層次進行:第一層次,讓學生在自己的實踐中,依據倒數的意義去學會求一個數倒數的方法;第二層次,把求帶分數、 小數的倒數的題目和求真分數、假分數、整數的倒數的題目放在一起,目的是讓學生通過練習去掌握求帶分數、小數的倒數的方法,並能與教材上講述的方法作比較,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能力;第三層次,是由學生自己報出數據,然後再請其他同學用口答來求出這個數的倒數。這樣學生覺得有趣,課堂氣氛也活躍。②精心設計每一層次練習的坡度,做到由易到難,螺旋上升,以使學生的學習情緒始終處於良好的狀態。③要不斷變換每一層次練習的形式,以便能更好地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3、趣味性原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對學生學習可起到定向、持續、內驅和強化的效應,提高練習的趣味性,寓練於樂,練中生趣,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而且能夠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有效地提高練習質量和效果,真正達到練習的目的。①要注意練習題的設計,增加練習內容的新穎性。這就是說,練習設計不僅內容要新,而且習題的類型或形式也要新。②要注意練習形式多樣化。學生鞏固知識 、形成某一技能,往往要對同一要求進行反復多次的練習,這種機械重復的練習會使學生產生厭倦心理,因此,設計練習時,對同一項知識或技能的訓練,應設計多形式的練習,練習的形式多種多樣,從題型上講,有填空、選擇、判斷、匹配等;從結構上講,有補條件、補問題、選條件等;從形式上又有聽算、筆算、視算、游戲等。設計練習時,可根據具體內容,選擇恰當的形式。③要注意把握練習的要求,設計練習要難易適中,應是絕大多數學生能夠接受的;符合教學的基本要求,不可隨意拔高練習的標准。

㈧ 如何有效設計小學數學練習題

一、「指向性」——數學問題的基本原則
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了達成目標,經常會預設不少問題,企圖藉助問題來不斷刺激學生思考,讓問題貫穿課堂,從而有效串聯所學內容。但是在平時的聽課調研中我們發現經驗豐富的老師所設計的問題更加具有指向性,但趣味性不夠;而初出茅廬的年輕教師設計的問題趣味性強,但是問題的目標指向性和呈現的層次性上有明顯的不足。而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就要深入研讀文本和課程標准,從而找到適合課堂教學的問題,從而使孩子們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得到樂趣。
二、「挑戰性」——數學問題的核心要素
調查表明,孩子們對於數學問題的難度、是否有趣以及老師提問的方式和問題如何進行探究都比較關注。因此教師在預設問題的時候要讓問題具有挑戰性和趣味性,以便讓孩子們跳一跳才能夠到,從而享受到解決問題之後的喜悅,獲得掃除困難後的成功體驗。教師還要讓問題變得有趣,才能夠激發起孩子學習數學的動力。
三、「層次性」——數學問題的後勤保障
教師要根據時空因素,從自己的教學風格出發進行最大限度的發揮,增強問題的引領作用,對學生容易模糊的地方需要進行深層次的追問。
數學課堂上的問題如同一面面旗幟,指引著老師和學生思維前進的方向。教師在設計這些旗幟的時候需要考慮到所學知識內容、考慮到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心理訴求。教師只有反復權衡自己、學生和數學教學三者之間的需求,才能設計出更加精當的問題,從而讓數學問題更有功效,數學課堂更加高效。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習題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