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淺析如何進行小學語文課堂小結
課堂小結是課堂最後的總結環節,所以可以採用師生共同總結的方式,讓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可以預設學生的收獲有知識上的也有情感上的,這樣也可以通過學生的回答來體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下面以《絲綢之路》為例:
1、課堂小結是對本堂課所學知識的鞏固,我會結合學生所談感受,再次回顧本課所揭示的絲綢之路的重大意義。
2、課後作業是教與學的交匯點,是與課堂學習內容的對話,再者本文是閱讀文章,需要同學們對絲綢之路有更多了解。
3、基於此,我布置了搜集資料以加深理解的作業:搜集與絲綢之路有關的小故事,下節課進行交流。
2. 求一篇規范完整的三年級語文課堂評價分析報告!急。。。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自我課堂診斷分析報告
我上的診斷課是《29.掌聲》。情感在課堂教學中,能夠縮短師生間心理距離,促進師生,生生的交往活動,從而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我巧用情感,營造了輕松的氛圍,師生展開思與思的碰撞,沉浸於心與心的接納,情理相容,情知相促,交往很和諧,課堂顯得非常有生命活力。
一、用情感語言渲染情感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我用富有感情的語調來朗讀課文,用機智的回答來啟發學生提問,既傳情達意,加強感染,又幫助學生理解,引發興趣,使學生自然沉浸在他所營造的氛圍之中。
二、用情感體態塑造情感形象
在課堂上,教師的情感體態勝似千言萬語的說教,易於被學生接受,領悟,並能活躍課堂氣氛。整堂課,薄老師親切的注視,贊許的目光,一次次鼓勵的眼神,強烈地影響到學生的內心世界。學生回答。
三、用情感心理激發情感理智
心理學家贊可夫說過:「教學法一旦能促進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變得高度有效。」也就是說,學生的精神需要教師情感的澆灌。當然,情感的澆灌不光是微笑,不光是摸摸孩子的頭,教育要觸及每個孩子的精神世界,在孩子的心靈深處種上幸福自信的「莊稼」,從而排擠掉那些自卑,失敗的雜草。問題一個比一個積極,一個比一個出彩。如:
師:小英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有什麼表現?
生:她非常憂郁難過。
師:「默默地坐著」前面有一個「總是」,哪些時候默默地坐在那兒?
生:上課的時候。
生:上體育課的時候。
生:放學的時候。
生:吃飯的時候。
師:老師從材料上看到,小英每一天都是第一個走進教室,為什麼?
生:因為她腿落下了殘疾,不想讓同學們看到她一瘸一拐走路的樣子。
師:小英默默地坐著的時候會想些什麼呢?
生:要是我的腿不瘸,我也能和同學們一起上學。
生:要是我也能和同學們一起做游戲那該多好啊……小英所有的這些表現,我們可以用一個詞語來概括──自卑。
師:剛才同學們交流時,還說到一個詞,「一聲不響」,這種表現叫什麼?
生:憂郁。
師:小英照理有一個像我們一樣的童年,可她有嗎?
師:請同學們自己來讀一讀第一自然段,看誰最善解人意。
我在授課過程中,隨情適境地投入相應的情感,並使這種情感與學生的心理需要相一致,學生的精神得到了澆灌,他們對課程和教學內容表現出了喜愛的情感,我以自己對學生的良好情感引發了學生積極的情感反應,促成師生情感交融,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指導老師廖老師告訴我有時應控制自己的情感,太激情也不是很好 。
【診斷分析】在日常教學中,雖然我盡力溝通生活與語文的聯系,但生活並沒有轉化為語文資源。我有時想藉助精心的導入來個先聲奪人,以激發學生興趣,誘發學生情感。而由於對學生生活積累了解不夠,美好的初衷被沉悶的課堂氣氛銷蝕得一干二凈。有回我帶學生找秋天,可課前的精心准備並沒有很好利用,甚至草草了事,課外的巨大付出與課上的微薄所得所形成的反差。有時我讓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未待作出回應,就迫不及待地展示課件,把情景圖全方位地呈現於面前。究其原因:
一、無視生活的缺乏。要教師對學生都能了如指掌是可能有一定難度,而一旦教學中發現學生生活與課文內容存在差距,及時調控才是明智之舉。可見,要使生活轉化為教學資源,須想法豐富學生生活,增加他們的生活積累。如果難以讓學生經歷相關生活,可通過課外閱讀、觀看影視、調查了解等方法,填補生活空白,縮小學生與生活的差距,溝通生活與課文的聯系。
二、淡漠生活的價值。教師精心安排的生活,學生積累的畫而,如果與文本發生了聯系,就在具體的言語活動中得到了盤活和增值。由此形成的教學過程就可能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一道亮麗景觀。這樣,生活的價值才得到充分的挖掘。可見,我們不僅要善於了解學生生活的空白,引導學生走進生活,感受生活;還要最大限度地讓生活在語言解讀中發揮作用,使其成為引領學生參與言語活動的重要元素。
三、生活理解的片面。教師對「生活」理解的片面,直接導致了教學的操之過急。如果待學生描述後,再出示真實的畫面,讓學生去欣賞,去感受,與自己描述的畫面進行比較,去修正自己描述中的錯誤,充實自己描述中的空白,清晰自己想像中的模糊,那情景就會以更真實、更豐富的形象貯存於他們頭腦之中。
【矯正策略】
一、引進生活活水,讓語文凸顯生活底色。捕捉語言與生活的聯系點,通過喚醒生活,使語言與有活性的形象建立起聯系,使語言在鮮活的形象嫁接中獲得生命活力。這樣,學生憑著作品語言,跨越廣袤空間去神遊時,課文語言就成了他們心理視像中的美妙畫卷。對情感豐富的內容,可激活生活畫面,喚起情感體驗,讓學生與作者及文中人物產生心靈共振和情感共鳴。對語義深刻的句段,可藉助生活,走進文本,延伸文本,走進生活,以藉助生活感悟語言,藉助語言感悟人生。
二、活現生活場景,讓語文充滿生活情趣。在閱讀教學中,要想法讓生活畫面再現,讓生活場景活現,讓生活情趣呈現,變語文學習為生活感受,變語文解讀為生活解析。這樣,語文教學一定會步入理想的境界。可圍繞教學目標,把生活引進課堂,讓學生扮演角色,把學生引進生活,變旁觀者為當事者,變閱讀課文為經歷生活,以促進學生真心地閱讀,真切地體會,真情地感悟,讓他們享受學習的樂趣、生活的樂趣。
三、順應生活需要,讓語文彌漫生活氣息。要改變語文教學「學非所用,用非所學」的現象,順應需要,讓生活中現場解說、現場爭辯、會議記錄、實驗報告等言語方式,在語文教學中呈現,縮小語文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距離,使語文充滿生活氣息,使生活富有語文情趣。
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我將多學多用多思,努力做一名合格、優秀的鄉村教師。
3. 小學語文課堂診斷的問題呈現
首先,課堂教學目標不明確;其次是,教師講得多,學生學得少;再次是,教材解讀不到位,訓練點找不準。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4. 《小學語文課堂診斷》讀後感
[《小學語文課堂診斷》讀後感]
《小學語文課堂診斷》共有八章,讀完這本書,我不敢說我收獲了很多,由於本身水平的限制,很多東西我是很難一下子吸收的,但是卻觸動了我,不能說找到了自己的課堂存在著的問題全部的解決方法,但至少可以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多多少少讓自己少犯點錯誤,讓自己在教學這條路上不至於走歪了許多,《小學語文課堂診斷》讀後感。
這本書里有著對課程性質的定位,有著對學習方式的闡述,有著對文本處理、教學技藝、課堂評價、語文教學資源的開發與提煉等的思考,有著對課堂生成的關注,這本書凝聚著多少專家和骨幹教師們的會診後的智慧,給我們的課堂指出了一個個存在的問題,同時給我們指點了迷津,探討了教學的方向。
在看到「如何讓課堂練習升值?」時,我不由地想到了自己。我們每天給學生布置的作業——抄寫詞語、造句、修改病句、讀讀背背成語並解釋等。我們已經司空見慣的這些題型竟存在不少問題,如:形式老套,缺乏引力;機械識記,缺乏張力;脫離生活,偏離目標;情感缺失,缺乏活力。
語文作業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必不可少的途徑,是語文教學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但機械地訓練、死記硬背、簡單重復的作業壓抑了學生的興趣,僵化了學生的思維,遏制了學生創造力的產生,能力的培養便成了空中樓閣。我認為教師應構建開放而充滿活力的語文作業,充分發揮作業的「親和」功能,讓語文作業展示出真摯、美麗而迷人的「微笑」,讓學生愛上作業,愛上語文,讀後感《《小學語文課堂診斷》讀後感》。
知識是一張網,各學科之間的知識是可以交叉,可以融會貫通的。在豐富作業內容時,我們可以把其他學科的相關內容,整合進我們的語文作業內容之中。如:加強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的整合,加強學習資源課內與課外的結合,加強語文學習同學生生活的融合。此外,教師的作業設計應富有創意,形式新穎,並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學生在一種愉悅的環境中,體驗到尋覓真知和增長才乾的成功樂趣。作業設計不光要有趣味,還要有人情味。教師要真正關注學生的需要,而且要關注不同學生不同的需要,讓他們在屬於自己的能力范疇、興趣范圍之內選擇自己真正想做、能做的作業。這樣的作業訓練,才能內化為學生的語文能力。如我在布置作業時,盡量體現層次性。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適當減少了作業量,減輕了他們的課業負擔,而對那些學有餘力的學生,則讓他們「吃飽」「吃過癮」。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基礎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習慣不同、興趣不同的個體。因此,教師應有意識地設計多樣化的作業類型,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我們還可以經常讓學生自主設計作業,來點燃學生創新的火花。只要教師進行作業設計時充分考慮激活學生的潛能,激揚學生的生命,注意培養學生的興趣,放飛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學生就不會把作業看成是負擔,就能按時完成,把他們自己的作業完成的與眾不同,獨巨匠心。
有人說,讀書的目的不是為了記住他人的思想,而是為了自己變得更有思想。我想我會帶著自己的思考繼續走進《小學語文課堂診斷》,走進自己的小學語文課堂。
〔《小學語文課堂診斷》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5. 小學語文課堂效果分析怎麼寫
課堂教學即時評價課堂教學即時評價對於每位教師來說好比是家常便飯,我覺得在課堂上除了講課的教學語言外,教師說的最多的就「你真棒、你真聰明、好、不錯……等等這些常用的評價語言。的確,這些評價語言對學生的成績給予了肯定,很大程度上激勵了學生的信心。但是隨著課改的需求我逐漸認識到:評價不僅要具有激勵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能夠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發展。面對一個個不同特點的孩子,面對每一個孩子在成長中每一天的新變化,我們的評價不應該只是單一的形式。於是,這幾天我對自己以往的教學評價進行了梳理反思,通過反思我總結了以下幾點:1、情感評價教師的每一句話,關注的不僅是學生的學業成績,還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關注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要滿懷著對學生的愛,從對學生的尊重的角度出發,用飽含情感的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有著濃濃人情味的課堂評價語言,能使學生以更強的自信心投入學習,也讓課堂氣氛變得更加和諧。2、差異評價每個學生都具有不同於他人的先天素質和生活環境,都有自己的愛好、長處和不足,我們教師面對的每一個學生他們處於不同的生活環境,世界在他們的眼中也呈現了不同模樣,所以他們對同樣的事物有不同的態度、不同的看法。所以我們老師在評價學生的時候一定要因人而異,關注到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差異,適時適度的給予評價。3、多樣化評價我們的課堂即時評價語言一定要有針對性,防止籠統模糊。應該靈活運用多樣化的語言給予學生及時、恰當的評價,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促使他們自覺地參與學習過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你真棒、你真聰明」像聽到這樣的評價語言學生已經有些麻木了。其實學生希望得到的不是簡單的贊美,而是對自己的回答做出具體的分析,做出必要的解釋。因此,我們有必要讓學生明白他們為什麼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賞識,還有就是當學生的發言中出現顯而易見的知識性錯誤時,我們更不能不加辨析地盲目鼓勵,使學生看不清努力的方向,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因此,我覺得我們教師應該針對每個孩子的學習潛能進行富有激勵性、個性化的評價,努力創造和諧、民主、平等的課堂評價語言。既要善於發現學生的潛在問題,也要尋找他們的閃光點;既要讓學生體會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注和期望,體會成功的喜悅,也要幫助他們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使每一個學生都有一種獲取成功的愉悅感,真正把學習作為一種快樂享受。
6. 如何診斷與解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問題
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我們也只能從農村教育的實際情況來說。這幾年大部分老師都學習了新的課程標准,在課堂上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圍繞「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