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考試分析 > 小學語文課堂討論

小學語文課堂討論

發布時間:2021-03-08 13:26:29

『壹』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討論式教學

為了扭轉課堂中出現的不良傾向,如何使小組合作討論從形式走向實質,讓小組討論收到實效呢?下面就結合教學實際談談自己的體會:
1.小組討論的問題要有價值
好的問題是討論的起點。小組討論是一種合作學習,是在學生個體無法獨立完成或不能很好完成時,通過集體共同來解決問題的方法。那些一看就懂,一想就明的問題,不要大費周折的討論來討論去。組織小組討論的問題要能引起每個學生的思考,有討論的價值,要能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引發學生獨特的見解。教師要在這方面多下功夫,一般採用以下方法設計論題組織學生展開討論:
1.1抓住課文中似乎有矛盾的地方,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
例如《苦柚》一課中有這樣一段話:「孩子,憑著你這顆善良的心,誠實的心,苦柚子也會變成甜的。」我們就以「苦柚到底是苦還是甜」作為論題展開討論。學生通過探究辯論,達成了共識,小姑娘的誠實打動了伯父的心。柚子是苦的,可伯父的心卻是甜的。這樣的問題設計打開了學生思維的閘門,讓他們有所思、有所感、並有所言。
1.2抓住課文中能產生分歧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
如教完《草船借箭》一文後,教師設計這樣的問題讓學生討論:那「箭」明明是曹操被諸葛亮「騙」來的,為什麼題目卻用「借」?一石激起千層浪,眾說紛紜,有的說,用「騙」不好聽;有的說,用「借」能點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有的說有借就有還,那些箭後來諸葛亮不是都還給曹操了嗎?所以用「借」好。這樣的討論,讓學生廣開思路,培養了思維的全面性和概括性。
1.3抓住「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論題展開討論
在教學《草船借箭》一文時,讓學生在充分自讀的基礎上,我們讓學生在小組內探討「課文中哪些地方反映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為什麼草船借箭能夠成功?」這個問題涉及全文重、難點,可以說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論題,通過群體的智慧,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便迎刃而解。
1.4於「無疑」處求「疑」,引發學生開展討論
在學習《找駱駝》一文時,當讀到最後兩個自然段時,學生對老人找尋走失駱駝的方法很清楚了,還可引導學生再次生疑:「走失的駱駝有那麼多特徵,為什麼必須順著它的腳印去找呢?」以此為切入點,組織學生討論,根據老人了解到的三個特徵,分別用三種方法去找,看一看結果如何?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只有順著腳印去找,才能找到駱駝。
2.小組討論的時機要恰當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情況,在恰當的時機安排小組討論。
2.1在教學的重點內容上實施小組討論
教學的重點是課堂教學的「重頭戲」,是教師和學生進行信息交流最密集的「中樞」所在,是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重點部位。在這里安排討論,能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使學生都主動參與,與文本展開深刻對話。如《珍珠鳥》中最後一句話「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這句話點明了文章的中心,蘊含哲理,給人以啟迪。是學生理解的重點和難點。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細細地品讀課文。可以設計這樣一些的問題,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珍珠鳥是怎樣逐步信賴我的?珍珠鳥為什麼會這樣信賴「我」?信賴創造了怎樣的美好境界?」學生通過認真閱讀課文,從文章中找到了有關的內容,在小組內的進行了充分地交流,從中明白了「愛」是「信賴產生的基礎,信賴產生了美好境界。
2.2在教學的「難點「上實施小組討論
所謂教學難點, 就是學生在理解上有困難的問題,如《放棄射門》中「福勒放棄射門,到底應不應該?」這個問題學生說法不一,各執己見。於是我就按照學生的觀點把他們分成正方和反方兩大組,正方的觀點是「應該」,反方的觀點是「不應該」,組織一次辯論會。雙方的辯論非常精彩,但是通過辯論,同學們明白了福勒在關鍵時刻放棄了輝煌的榮耀,卻讓我們看到了他背後的人性美,一個大明星的豁達的胸襟。
3.小組討論的安排要合理
在組織小組討論是如何分組?安排幾次?給多長時間?直接影響到討論的結果。所以每個環節都要非常周到細致。
3.1討論的分組要合理
為了鼓勵每一個學生都能主動到參與討論,相互取長補短、相互借鑒,教師可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採用以下三種分組方法:「同質分組」,即把具有相同學習水平的同學組織在一起,這有利於每個成員制定相近的目標,參與公平的競爭;「異質分組」,即把學習水平處於不同層次的同學組織在一起,這有利於發揮團隊優勢,落實後進學生的輔導,也有利於組與組之間公平競爭,因為彼此的整體水平接近;「自由分組」,即讓情趣相投的同學自由組織在一起,這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團體的凝聚力也較強。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遵循靈活機動的分組原則,除以上分組處,針對難度不同的問題,還可以採取同桌討論、前後桌討論、大組討論等等。

『貳』 淺談語文課堂中如何組織學生討論

隨著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教學內容越來越豐富,教師更加重視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自主討論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得到廣泛運用,由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需求,課本內容和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不斷地發生變化,教師必須不斷調整教學策略,經常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才能更好地達到教學的積極目的,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但是怎樣在語文課堂中組織學生討論問題,如何結合課堂內容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需要慎重思考的問題。本文主要討論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討論的藝術,希望能夠給小學語文教學提供幫助。

『叄』 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技巧有哪些

一、教學過程中要合理安排

過去的語文教學是生搬硬套的教學方法,只要求完成教學任務,不管學生在學習中是否了解,也不管學生是否能夠接受這繁雜的內容。我試著在中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淡化課文間的嚴格界限,採用單元整體教學法。每個單元的課文都是因為有著某些方面的共同點才組織到一塊的,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些共同點集中訓練語言。教學時,把一個單元看成一篇課文,從整體入手,先由學生自由讀通每篇課文,然後由學生初步讀懂自己所喜愛的課文內容,並有針對性的提出疑義,再結合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組織教學,進行詞語的組塊、句子的組塊、段落的組塊及寫法的組塊,讓學生在各種組塊中求同存異,得到內化與積累。這樣,就提高了教學速度和效率。

二、教學要聯系現實生活

當我上到《釣魚的啟示》一課時,我要求他們談談捐款的「啟示」。因為學校有位學生家裡失火,大家剛剛向他捐過款。學生積極舉手,暢談自己的想法。通過討論,大家理解了「愛」的含義。活動是讓學生親身體驗、感悟,如課本劇表演、辯論會、對抗賽等。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地「折騰」,一定會碰撞出許多「求新」的火花。總之,小學語文教學「求真、求新」,需要每位教師實實在在地去學習、實踐、提高,才能為大家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三、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採用新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表演、游戲等活動,入情入景地感悟、識記和品味語言,使情景的設置與語言的訓練有機結合,融為一體。在教學過程中隨意捕捉或有意設置一些情景讓學生在無意中學會運用語言。一次春遊活動中,我和五年級的全班學生在河邊玩,無意中看到一條蛇正在吃一隻青蛙。學生們都驚叫起來,都跑出幾十米開外。當我們都鎮定下來後,才穩下心來。當蛇跑後,我向學生講有關物盡天擇、適者生存的道理。通過這件事,學生懂得不少的知識。經過實踐證明,學生的思維活動和情感參與緊密相連。當學生的情緒處於一個積極振奮的狀態時,學生的思維才不會壓抑,一個個奇思妙想才會如泉噴涌。在課堂上,學生有時會再現一些奇特甚至有點荒誕的想法或回答,此時,教師應保護、鼓勵學生這種創新意識,切不可將其扼殺在萌芽狀態,從而培養學生有大膽能說的習慣,在自由言論中進行語言實踐。

四、注重學生學習方式轉變

上課中發現,自主、合作學習的形式多,實效少。不少教師僵化地理解合作學習,片面地追求所謂小組學習的形式。有的教師把問題提出後沒有讓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就直接進行合作討論;有的問題則只需要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就可以解決也去讓學生進行合作討論;有的合作討論的目標方向不明確或范圍太空太大,學生不知道該去合作什麼,討論什麼;有的小組學習,幾個學生各自將答案一對便完事了,根本沒有了合作,沒有了討論,結果你還是你,我還是我;有的小組學習中,有發言權的依然是那些學習成績好的,學習成績差的則只是旁聽;有的小組合作因缺乏有效的組織和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而變成了學生說笑或玩耍的機會。組織小組式的合作學習要遵循合作學習的原則。

『肆』 淺談如何讓小學語文課堂充滿活力

課前的導語設計內容要充實,要緊扣課文,還要益於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使他們能高效地接受知識,從而提高他們各方面的素質。但小學語文的新課導入同其他教學環節不同,只是教學的橋梁。對它的安排,應全盤考慮,不能佔用過多的時間,以免喧賓奪主。 1、導入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心理特點、認知水平的角度進行綜合考慮。我們應發揮自身的睿智,有意識地創造與開發,創設行之有效的導入語,關注課前導入的細節,把這些細節生成教學活動的亮點,使課堂煥發出新的活力。小學語文教學內容多樣,我們的新課導入應該各具特點。如在閱讀教學中,可以著重於激發學生的「興趣」,也可以著重於渲染「情感」,幫助學生由表及裡領會語言文字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可以著重於身邊事,平常事,理性地喚起生活經驗,去認識事物、去感知事物,提高寫作表達能力。如《家鄉的橋》,在學生的記憶里,家鄉只有極普通的水泥橋,由「橋」導入,激起學生的興趣,順理成章地引出家鄉各種橋的名稱、特點等,進而體會作者的濃濃思鄉之情。 2、導入的內容安排應與新課的教材內容有內在的邏輯聯系,使之成為教學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教師上課導入的好,不僅能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而且還能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主動地去獲取知識,這一點已在教學實踐中被驗證。如教學《海底世界》一課前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的祖國地域遼闊,如果把全世界各國的國土合起來,這樣就變得更大了。而地球還有沒有什麼地方的面積比陸地面積更大呢?學生回答後,教師揭示課題《海底世界》。並緊扣課題提出疑點:海底到底有多大呢?海底裡面的世界又怎樣的呢?抓住課文重點造成懸念,牢牢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動機,激起了學生急於從課文中尋找答案的迫切心情,提高學習興趣。 3、新課導入的設計,除了要根據學生情況、教師自身業務水平、教學內容、還要根據學校的設備、媒體的功能等因素作整體考慮,進行有效組合和調整。媒體的適當運用猶如「強心劑」,引起學生探新尋勝的興趣,喚起他們的求知慾望。如《智燒敵艦》一文,用投影儀出示阿基米德的圖象,「這樣一個人,就能燒掉敵人的戰艦?」讓學生在質疑中產生疑惑,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順勢導入新課。 幾種常用的導入方式 1、開門見山法 教師的開場白就直接點題,用准確精煉的語言,主動提出一堂課的教學內容,給學生一個整體入微的感覺。在小學語文教材中,不少文章的課題直接或間接地反映文章的主要內容,或點明文章的中心。在教學這類課文時,為了使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以充分表現,教師就要抓住有利時機設計簡短、精彩的導語直接揭示學習的內容。如:在教學《桂林山水》時,教師可以這樣導入:「我們的祖國是美麗的。她有連綿起伏的崇山峻嶺,有壯闊秀美的江河湖泊,還有一望無際的良田沃野。祖國南方的桂林更是以山清水秀的風景聞名於世,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現在我們一同來領略桂林山水的美好風光。」教師言簡易賅,簡潔明快的導入吸引了學生的注意,調動了學生學習新課文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幫助學生把握學習方向。 2、激情渲染導入法 「激情」就是激發學生情感,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俗話說:若要學生動心,教師先要動情。學習新課時,教師要用聲情並茂的語言,將學生帶入到教學情境中去。如課文《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的導入:1976年1月8日,為人民勞累一生的周總理去世了,他靜靜地躺在鮮花翠柏中,五星紅旗覆蓋著他的身軀。1月11日,周總理的遺體要送到八寶山火化。披著黑紗的靈車,緩緩地開過來了,那年冬天特別冷,寒風猛烈地吹著,但是首都幾十萬人湧上了街頭,默默地站在人行道兩旁,等待著,等待著靈車開來,他們要向敬愛的周總理告別。因為從今以後,我們再也看不到周總理慈祥的面容,再也聽不到總理那親切的聲音了。十里長街到處是白花,就像鋪了一層厚厚的白雪,到處都能聽到人們在低低地哭泣……同學們,這是32年前的事情,你們沒有經歷那讓人心碎的時候,但是《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會讓我們了解當年的情景……這段感人至深的導語,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3、懸問設置導入法 小學生特別具有好奇心,他們閱讀課文,往往會對故事發展或人物命運產生一種十分關注的心情,根據學生學習這種心理去設置一些懸念的問題,往往能引起學生學習新課的濃厚興趣。如課文《驚弓之鳥》的導入: 師:現在空中飛著一隻大雁,大家想想用哪些辦法能把它打下來 生:用箭射,用槍打…… 師:你們所用的方法都可以,可是,古時候有個射箭能手更羸,卻是只拉弓,不用箭,嗖的一聲把這只大雁射下來了,這究竟是什麼緣故呢答案就在課文中。請大家仔細閱讀課文,看誰先把答案找到。 由於懸念的誘惑,學生立即對課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種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他們主動認真地讀書、思考。值得注意的是,製造懸念要從教材和學生實際出發,如果故弄玄虛,那就失去了懸念的意

『伍』 淺談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誤區

一、重「說」輕「聽」

語言是大腦思維的結果,是思維的外化產物。說的訓練可以促進學生想像力、創造力的發展,同時可以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說是發展學生智力、訓練思維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因此,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越來越重視「說」的訓練,談見解,說感受,議觀點、編故事等層出不窮,並在不斷創新,占據了課堂不少的空間和時間。這些教學設計形式新,學生比較感興趣,在參與時表現得比較活躍,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因此,語文教學中「說」訓練進行得非常扎實。但遺憾的是學生會「說」不會「聽」。課堂上,如果老師沒有給他說的機會,這些學生就垂頭喪氣,無心再聽;甚至有些學生打斷別人的發言搶著回答;小組討論時,各抒己見,完全聽不進別人的表達。

應對策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聽」與「說」應該並重,不能偏重任何一方,兩者是相輔相成的。語文教學中,聽能使學生博採眾長,補己之短,學會全面考慮問題;還能使學生在別人的見解中產生思維的靈感,引他山之石攻玉,並能懂得認真傾聽是對別人的尊重,有助於學生養成虛懷若谷的品行。可見聽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在語文課堂上,我們要重視「聽」的訓練,讓學生學會仔細地聽、耐心地聽、虛心地聽、辯證地聽。這樣,才能促進學生聽說能力的均衡發展,營造高效的課堂。

二、重「小組討論」,輕「獨立思考」

新課程理念下,「自主、合作、探究」成了主流的學習方式,小組討論的教學組織形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老師引入課堂,誠然,這樣的學習方式能充分體現教學民主,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相互交流的機會,成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合作精神的有效手段。但是,有些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過多地採用組織小組討論這種形式,這個問題剛剛討論完下一個問題又接踵而來,根本就不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這些過於頻繁的小組討論,嚴重影響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和正常的師生交流,不利於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課堂教學中小組討論固不可缺,但學生的獨立思考更不能少。可以這么說,學生只有先對問題進行獨立思考,然後再進行小組討論,這樣的小組討論才真正有效。否則,小組討論只能流於形式,成為優等生的表演舞台,不利於全體學生的進步發展。

應對策略:教師應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安排小組討論,在備課時對學生和教材進行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區分教學過程中設置的問題,哪些學生能夠獨立解決,哪些需要進行小組討論,以發揮學生間的互補優勢加以解決。在組織小組討論前,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對問題進行獨立思考,等學生對所思考的問題形成自己的觀點後,再進行小組討論交流。這樣,學生獨特的富有個性的觀點在爭論中才會碰撞出思維的火花。這樣的小組討論才是真正有效的討論,有利於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三、重「解決問題」,輕「發現問題」

在語文課堂上,有效的質疑與釋疑,是激勵學生創新,讓課堂教學有效的一個重要方法。學起於思,思源於疑,有效的質疑能啟迪思維的創新,激發智慧的火花,開啟學習的大門。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質疑機會。學生提出一個個問題後,會產生探究這些問題的動力,問題越多,動力越強,學生不知不覺就會進入「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發揮創造的潛能。但現在的語文課堂上,教師為了節約時間往往重視問題的解決,而輕視問題的發現。把解決問題當作是課堂的重點,學生發現問題的過程往往被老師的提問代替中,其實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能形成學生的問題意識,促進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

應對策略: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應充分認識發現問題的能力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重要性。進一步說,發現是創新的起點,也是創新的內驅力。兒童生性好問,對什麼都好奇,他們是通過問來認識這個世界的。因此,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教給學生發現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形成質疑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質疑。如果學生質疑存在不足時,教師應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們重新觀察再次質疑,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積極鼓勵他們。只有這樣語文課堂教學才真正有效。

傳統教學因為過分強調講授,使課堂變成了「教」堂,而學生在課堂中往往局限於被動聽講和記錄,缺少自主探究和積極思考;缺乏問題意識,僅僅把學習看成是解決問題的過程,不能看到學習其實還是一個不斷提出新問題的過程,讓學習止於解決問題,而不是讓學習起於提出新問題;缺乏情感意識,忽略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人格培養;學生淺於學、苦於學、倦於學、厭於學的現象還一定程度地存在。

總之,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只有認真研究和解決教師有效教學觀念等問題,才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陸』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評課有何評價技巧

熱心網友
1.教學結構是否清晰
2.教學重點是否突出
3.學生參與是否活躍
4.老師教態是否自如
5.教學任務是否完成

示例:
注重發揮好教師的及時評價作用,通過教師的及時評價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的思維向縱深處發展。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語言有強烈的啟迪性、熱切的鼓勵性和精當的指導性。同時又落實好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主體地位,做到為學而教,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鼓勵學生自己解讀文本,允許學生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

從課堂教學實際來看,兩位教師都具有扎實的語文教學功底,能很好的駕馭課堂,教態莊重自然負有感染力,師生情感十分融洽,教學語言生動形象又精當簡練,有啟發性。能熟練的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做到用多媒體而不畏多媒體,演示的能容和時機緊扣住課堂教學實際需要,如講授《蘇州園林》中通過展示實際圖例,使學生對「隔而未隔,界而未界」有個清晰的認識和了解。教學思路設計能緊扣教學實際內容,有一定的獨創性,給學生以新鮮的感受;結構安排上看,時間分配較合理,密度適中,模塊之間的過渡自然,做到環環相扣。如教師在講完蘇州園林大處注重四個布局後,問學生「完美的圖畫」中「完美」含義是什麼,是否做到「注重四個布局」就完美了?從而很順利地過渡到園林的局部地方如角落、門窗、色彩等方面也做到了完美。

從教學效果來看,兩節課教學效率較高,課堂教學容量較大,學生思維一直處於活躍狀態,討論氣氛亦較熱烈,教師既注重了對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的落實,又注重了對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達成和培養,如《都市精靈》執教者在和學生探討完課文,學生了解了到人要和自然和睦相處之後,布置了這樣的作業:課後同學們去觀察一下,隨著新區西部開發,我們的環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請同學們擬幾條保護環境的宣傳標語。整體上感覺學生學得愉快,學得輕松。

提出幾點思考,與在座的各位同行探討商榷:

1、感覺課堂上教師預設的太多,學生動態生成的太少。學生的思維一直禁錮在教師事先設計好的條條框框之中,對於課堂中學生碰撞出來的思維火化,教師沒有及時的把握住,並使之得以充分燃燒。

2、課堂上留給學生思考問題、解讀文本的時間不是太充足。教師有時多次的催促學生,必將影響到學生的思考效果。

3、課堂上熱鬧有餘而寧靜不足。同所有公開課一樣,教師一味的追求課堂的喧鬧,充塞語文課堂的是學生琅琅的讀書聲,七嘴八舌的討論聲,熱情四射的演講聲,而忽視了學生思考問題時的寧靜的美麗,沉思的美麗。其實學生自主學習時需要一份寧靜,傾聽時需要一份寧靜。我個人以為缺少了傾聽,缺少了沉思的語文課堂不能說是完美的課堂,

4、教師所設計的一些問題雖能緊扣住文本,但是顯得較零散,沒有一個能起著串起全文的好的問題,問題缺乏一定的層次性開放性和創新性。

5、教師賦予一節語文課的教化功能太多,感覺上目前絕大部分語文公開課都有一種非語文的語文課現象。
另外生命在於運動,堅持不下來可以嘗試減肥葯,那麼2011年到底哪種減肥葯效果好,什麼減肥產品好呢?你只需要網路輸入197197減肥網排在第一的網站就是收集了淘寶最好的減肥葯,綠色健康輕松瘦身,被消費者評為是最有效減肥葯排行榜!

『柒』 淺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開展小組討論

為了扭轉課堂中出現的不良傾向,如何使小組合作討論從形式走向實質,讓小組討論收到實效呢?下面就結合教學實際談談自己的體會: 1.小組討論的問題要有價值 好的問題是討論的起點。小組討論是一種合作學習,是在學生個體無法獨立完成或不能很好完成時,通過集體共同來解決問題的方法。那些一看就懂,一想就明的問題,不要大費周折的討論來討論去。組織小組討論的問題要能引起每個學生的思考,有討論的價值,要能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引發學生獨特的見解。教師要在這方面多下功夫,一般採用以下方法設計論題組織學生展開討論: 1.1抓住課文中似乎有矛盾的地方,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 例如《苦柚》一課中有這樣一段話:「孩子,憑著你這顆善良的心,誠實的心,苦柚子也會變成甜的。」我們就以「苦柚到底是苦還是甜」作為論題展開討論。學生通過探究辯論,達成了共識,小姑娘的誠實打動了伯父的心。柚子是苦的,可伯父的心卻是甜的。這樣的問題設計打開了學生思維的閘門,讓他們有所思、有所感、並有所言。 1.2抓住課文中能產生分歧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 如教完《草船借箭》一文後,教師設計這樣的問題讓學生討論:那「箭」明明是曹操被諸葛亮「騙」來的,為什麼題目卻用「借」?一石激起千層浪,眾說紛紜,有的說,用「騙」不好聽;有的說,用「借」能點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有的說有借就有還,那些箭後來諸葛亮不是都還給曹操了嗎?所以用「借」好。這樣的討論,讓學生廣開思路,培養了思維的全面性和概括性。 1.3抓住「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論題展開討論 在教學《草船借箭》一文時,讓學生在充分自讀的基礎上,我們讓學生在小組內探討「課文中哪些地方反映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為什麼草船借箭能夠成功?」這個問題涉及全文重、難點,可以說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論題,通過群體的智慧,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便迎刃而解。 1.4於「無疑」處求「疑」,引發學生開展討論 在學習《找駱駝》一文時,當讀到最後兩個自然段時,學生對老人找尋走失駱駝的方法很清楚了,還可引導學生再次生疑:「走失的駱駝有那麼多特徵,為什麼必須順著它的腳印去找呢?」以此為切入點,組織學生討論,根據老人了解到的三個特徵,分別用三種方法去找,看一看結果如何?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只有順著腳印去找,才能找到駱駝。 2.小組討論的時機要恰當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情況,在恰當的時機安排小組討論。 2.1在教學的重點內容上實施小組討論 教學的重點是課堂教學的「重頭戲」,是教師和學生進行信息交流最密集的「中樞」所在,是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重點部位。在這里安排討論,能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使學生都主動參與,與文本展開深刻對話。如《珍珠鳥》中最後一句話「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這句話點明了文章的中心,蘊含哲理,給人以啟迪。是學生理解的重點和難點。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細細地品讀課文。可以設計這樣一些的問題,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珍珠鳥是怎樣逐步信賴我的?珍珠鳥為什麼會這樣信賴「我」?信賴創造了怎樣的美好境界?」學生通過認真閱讀課文,從文章中找到了有關的內容,在小組內的進行了充分地交流,從中明白了「愛」是「信賴產生的基礎,信賴產生了美好境界。 2.2在教學的「難點「上實施小組討論 所謂教學難點, 就是學生在理解上有困難的問題,如《放棄射門》中「福勒放棄射門,到底應不應該?」這個問題學生說法不一,各執己見。於是我就按照學生的觀點把他們分成正方和反方兩大組,正方的觀點是「應該」,反方的觀點是「不應該」,組織一次辯論會。雙方的辯論非常精彩,但是通過辯論,同學們明白了福勒在關鍵時刻放棄了輝煌的榮耀,卻讓我們看到了他背後的人性美,一個大明星的豁達的胸襟。 3.小組討論的安排要合理 在組織小組討論是如何分組?安排幾次?給多長時間?直接影響到討論的結果。所以每個環節都要非常周到細致。 3.1討論的分組要合理 為了鼓勵每一個學生都能主動到參與討論,相互取長補短、相互借鑒,教師可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採用以下三種分組方法:「同質分組」,即把具有相同學習水平的同學組織在一起,這有利於每個成員制定相近的目標,參與公平的競爭;「異質分組」,即把學習水平處於不同層次的同學組織在一起,這有利於發揮團隊優勢,落實後進學生的輔導,也有利於組與組之間公平競爭,因為彼此的整體水平接近;「自由分組」,即讓情趣相投的同學自由組織在一起,這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團體的凝聚力也較強。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遵循靈活機動的分組原則,除以上分組處,針對難度不同的問題,還可以採取同桌討論、前後桌討論、大組討論等等。分好組後,還要事先對組內的成員進行合理的安排,明確各自在合作中特殊的角色和職責,如主持人、記錄員、報告員和檢查員等等,確保達到團隊的目標。 3.2討論的次數要適當 一般情況下,每個學習小組有4-6人組成,每個學生都要發言,都要聽別人的發言,都要對別人的發言作出評價,同時來修正自己的觀點、看法,最後形成小組的意見。如果遇到較難的問題,小組成員之間還要反復研討、交流,直至問題解決。小組討論的次數就不能過多,一堂課安排一兩次就可以了,切忌過於頻繁。 4.小組討論需要教師的引領 在開始合作學習時,經常會出現學生思維受阻或是討論與交流層次淺、表面化的現象。這時需要教師進行及時的引領,深化學生的認識與理解。教師不能袖手旁觀,而應是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指導者、評價者。尤其在小組代表匯報的時候,有教師簡單、精練而藝術性的提煉指點,孩子們的思維會得到很好的提升。如在教學《登山》一文中,學生在交流「看完日出後,列寧該不該再走那條危險的小路時下山?」時產生了爭論:有的學生認為列寧應該走那條危險的小路,因為他不想讓害怕征服自己,他要時時處處鍛煉自己的意志;有的學生卻認為列寧不應該走那條危險的小路,因為此時他不用趕時間,萬一掉下深淵,對國家的損失太的啊。這時教師適時指導:同學們,你們能聯繫上下文找出理由說服對方嗎?最終學生和老師一起深入文本,在探究、辯論的基礎上形成了一致的意見:列寧再走這條危險的小路不是冒險,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深入探究,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就到位了。 小組討論是一種好的教學方法,只要我們講究方式、方法,講究實施策略,它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使學生在一個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中,自主學習、自主發展。

『捌』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小組討論

為了扭轉課堂中出現的不良傾向,如何使小組合作討論從形式走向實質,讓小組討論收到實效呢?下面就結合教學實際談談自己的體會:
1.小組討論的問題要有價值
好的問題是討論的起點。小組討論是一種合作學習,是在學生個體無法獨立完成或不能很好完成時,通過集體共同來解決問題的方法。那些一看就懂,一想就明的問題,不要大費周折的討論來討論去。組織小組討論的問題要能引起每個學生的思考,有討論的價值,要能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引發學生獨特的見解。教師要在這方面多下功夫,一般採用以下方法設計論題組織學生展開討論:
1.1抓住課文中似乎有矛盾的地方,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
例如《苦柚》一課中有這樣一段話:「孩子,憑著你這顆善良的心,誠實的心,苦柚子也會變成甜的。」我們就以「苦柚到底是苦還是甜」作為論題展開討論。學生通過探究辯論,達成了共識,小姑娘的誠實打動了伯父的心。柚子是苦的,可伯父的心卻是甜的。這樣的問題設計打開了學生思維的閘門,讓他們有所思、有所感、並有所言。
1.2抓住課文中能產生分歧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
如教完《草船借箭》一文後,教師設計這樣的問題讓學生討論:那「箭」明明是曹操被諸葛亮「騙」來的,為什麼題目卻用「借」?一石激起千層浪,眾說紛紜,有的說,用「騙」不好聽;有的說,用「借」能點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有的說有借就有還,那些箭後來諸葛亮不是都還給曹操了嗎?所以用「借」好。這樣的討論,讓學生廣開思路,培養了思維的全面性和概括性。
1.3抓住「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論題展開討論
在教學《草船借箭》一文時,讓學生在充分自讀的基礎上,我們讓學生在小組內探討「課文中哪些地方反映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為什麼草船借箭能夠成功?」這個問題涉及全文重、難點,可以說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論題,通過群體的智慧,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便迎刃而解。
1.4於「無疑」處求「疑」,引發學生開展討論
在學習《找駱駝》一文時,當讀到最後兩個自然段時,學生對老人找尋走失駱駝的方法很清楚了,還可引導學生再次生疑:「走失的駱駝有那麼多特徵,為什麼必須順著它的腳印去找呢?」以此為切入點,組織學生討論,根據老人了解到的三個特徵,分別用三種方法去找,看一看結果如何?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只有順著腳印去找,才能找到駱駝。
2.小組討論的時機要恰當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情況,在恰當的時機安排小組討論。
2.1在教學的重點內容上實施小組討論
教學的重點是課堂教學的「重頭戲」,是教師和學生進行信息交流最密集的「中樞」所在,是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重點部位。在這里安排討論,能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使學生都主動參與,與文本展開深刻對話。如《珍珠鳥》中最後一句話「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這句話點明了文章的中心,蘊含哲理,給人以啟迪。是學生理解的重點和難點。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細細地品讀課文。可以設計這樣一些的問題,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珍珠鳥是怎樣逐步信賴我的?珍珠鳥為什麼會這樣信賴「我」?信賴創造了怎樣的美好境界?」學生通過認真閱讀課文,從文章中找到了有關的內容,在小組內的進行了充分地交流,從中明白了「愛」是「信賴產生的基礎,信賴產生了美好境界。
2.2在教學的「難點「上實施小組討論
所謂教學難點, 就是學生在理解上有困難的問題,如《放棄射門》中「福勒放棄射門,到底應不應該?」這個問題學生說法不一,各執己見。於是我就按照學生的觀點把他們分成正方和反方兩大組,正方的觀點是「應該」,反方的觀點是「不應該」,組織一次辯論會。雙方的辯論非常精彩,但是通過辯論,同學們明白了福勒在關鍵時刻放棄了輝煌的榮耀,卻讓我們看到了他背後的人性美,一個大明星的豁達的胸襟。
3.小組討論的安排要合理
在組織小組討論是如何分組?安排幾次?給多長時間?直接影響到討論的結果。所以每個環節都要非常周到細致。
3.1討論的分組要合理
為了鼓勵每一個學生都能主動到參與討論,相互取長補短、相互借鑒,教師可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採用以下三種分組方法:「同質分組」,即把具有相同學習水平的同學組織在一起,這有利於每個成員制定相近的目標,參與公平的競爭;「異質分組」,即把學習水平處於不同層次的同學組織在一起,這有利於發揮團隊優勢,落實後進學生的輔導,也有利於組與組之間公平競爭,因為彼此的整體水平接近;「自由分組」,即讓情趣相投的同學自由組織在一起,這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團體的凝聚力也較強。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遵循靈活機動的分組原則,除以上分組處,針對難度不同的問題,還可以採取同桌討論、前後桌討論、大組討論等等。分好組後,還要事先對組內的成員進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課堂討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