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心理學課堂的三大要素是什麼
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情境是課堂的三大要素
㈡ 用心理學的知識分析:小學生在上課時回答不出老師的問題時會哭。
回答不出復來問題會哭有時候並不是孩制子的問題,而是對於老師的威嚴的害怕
老師在課堂上樹立的威嚴讓孩子感到了害怕
對於平時的時候,如果回答不出來問題會受到老師的批評,也會讓孩子產生害怕。
孩子的自信心比較足,自己本來會的問題 回答不出來了 太著急了
㈢ 小學生心理學案例,運用小學生心理學知識分析
小學生心理輔導個案分析
一、 基本情況
林XX,男,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頭腦聰明,語言表達能力很好。但自製力較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是亂說話就是做小動作,無法專心聽講,經常嚴重干擾上課秩序,行為上表現出多動的傾向:1、活動過度:(1)經常在座位上扭來扭去,小動作多。(2)在一些不該動的場合亂跑亂爬。(3)很難安安靜靜地玩。 (4)經常話多,說起來沒完。2、注意力不集中:(1)學習、做事不注意細節、粗心大意。(2)做事時難以集中精力。(3)經常不能完全按要求做事。(4)經常丟一些常用的東西。(5)經常容易因無關刺激而分心。(6)經常忘事。3、反應很慢:(1)考試經常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2)寫一個字要花別人兩三倍的時間.(3)課上被老師點名,要個三四秒的時間才會反應過來。
二、診斷和成因分析
1、父母工作忙,沒時間管孩子,所以未能及時發現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而當他們發現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時,問題已經很嚴重了。這時他們對孩子的期望值又容易過高,希望通過一兩次的教育就讓孩子改掉不良習慣,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2、家庭的教育方式存在嚴重偏差。父親教育方式簡單粗暴,採用棍棒式教育,而他媽媽對他則比較溺愛,家庭教育觀念的不一致他不良的行為習慣未能從根本上改變,久而久之他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就越來越難以改正。
三、教育和輔導過程
1、對學校環境的干預。
① 調整座位。由於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任何視覺或聽覺的信號都會轉移他的注意力。所以我選擇了上課比較遵守紀律的同學坐在他的旁邊和前後。並且讓他坐在教室的前邊,這樣我可以經常注意他並針對其不良的行為採取措施,當他分心時可以及時提醒他。
② 改變教學方式。採用靈活、有趣、快樂的教學方式授課,爭取每節課都能有讓他發言的機會,努力把他帶到課堂中來,不讓他的注意力游離於課堂之外。
③ 對學習的期望:選擇適宜的學習目標,降低期望值,找出適合他的學習方法,盡量減輕他的作業量,減輕學習負擔,加強對其學習技能的培訓,如精確做作業的能力、仔細檢查的能力等。
2、對家庭管理的干預。我及時與其家長聯系,相互配合,共同商討干預方案。要求家長要全面、客觀了解孩子的情況,保持平常心,為孩子選擇適宜的學習目標,不要提過高的要求。另外向其家長提供一些好的教育方法,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不是日復一日地陪在孩子身邊做作業。
①幫助其家庭制定明確的規定,且具有一定的規律。這對一般的孩子很重要,對注意力渙散的孩子更加重要,使孩子在家的活動有規律,家長的規定要簡明扼要,規定越具體,孩子就越容易約束自己。
②自我控制能力訓練:鼓勵家長幫助他建立獨立學習、生活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制定學習計劃,自己整理書包,學會記筆記,學會提高學習效率。
③家庭作業的管理:鼓勵家長運用一些方法,培養他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認真記錄家庭作業的內容,適當輔導,規定時間按時完成,對完成的作業及時反饋等,並採取一些強化手段,對加速學習的正確行為進行表揚,增加適應行為,減少問題行為。
3、行為矯正。對於注意力特別不集中的孩子僅靠一般的教育是不夠的,還要針對其情況對其行為進行矯正。對於董XX,我主要採用了兩種矯正方法。
①陽性強化法:其目的是通過獎賞、鼓勵等方式使某種行為得以持續,其適用於治療多動、學習困難等。在應用陽性強化法前我首先確定要改變他的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將會導致其學習障礙。重點幫助他養成認真聽講的習慣,同時當他認真聽講時,立即給予陽性強化,例如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他,或給他一顆小星星。由於對他及時進行獎勵,讓他感到了愉快和滿足,每次上課他都會有所期待,盡量克制自己,希望得到我的表揚。偶爾有分心的時候,只要看到我在看他,他馬上會有所收斂。
②追蹤輔導。每兩周作一次個別談話,鼓勵他友愛同學、尊重老師、專心讀書,協助其養成良好的習慣。
四、輔導效果
主要的變化是他注意力尤其是主動注意力改善,在上課時能安靜地坐在座位上,集中精力聽老師講課,不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影響。活動量和小動作減少,原來在課堂上進行的無關活動消失了,有效的聽課時間增多了。
五、總結
面對林xx同學的實例,讓我更加認識到中低段學生的激勵的作用。因而針對類似這樣的學生要循循善誘,不可操之過急,我們不能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不良表現上,要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優點和特長,使之一步步注意到自己的不足,慢慢地改變,通過多元評價、活動參與,使其意識到自己的進步。從而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最終養成認真學習的好習慣。
㈣ 請問怎樣上好小學生心理健康課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關注小學生心理健康已成為社會的焦點。時下,小學生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心理健康教育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視。在小學階段上好心理健康課,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關注小學生心理健康,上好每一節心理健康課。
首先,明確一個概念,什麼是健康?過去大家都認為沒有病就是健康。1989年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做出了新的解釋: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且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這一解釋打破了人們長期以來「無病即健康」的認識。其次我講一講心理健康水平四種類型:一是完全健康型:心理非常正常,完全符合這個年齡段大多數人的心理發展特點,這種人佔多數,不用服務。二是一般問題型:學習上憂慮、交不到朋友、自我封閉、焦慮、孤僻、任性、自卑、嫉妒等等屬於這一類。大部分學生心理問題都屬於這一類。這一類學生有少許心理沖突與障礙。三是人格異常型:如想自殺、想殺人、有強迫症等。四是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等。
一、營造輕松、和諧氛圍 真誠與學生溝通
心理健康課不同於一般的文化課,絕不能僅僅滿足於讓學生了解一些心理學知識,懂得一些道理,更重要的是為開展心理健康而專門設計的一種課程。形式上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現的是學生心理活動的軌跡。所以,在教學中,要極力創造出一種輕松、和諧的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真誠的與人溝通,說出自己的心理話。
1、教師要傾情投入
心理健康課需要教師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全面扎實的教育能力,要求教師掌握教學的基本技巧,如傾聽、共鳴等。當教師進入教學活動中時,就是卸掉自己的心理防護,坦城地面對自我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堅持原則,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努力調節好自己的心境。面帶笑容,傾情參與課堂活動中,讓學生有如沐春風的感覺,體會到老師的真摯感情。在教學活動中,雖然小學生由於年齡小,但他們形象思維豐富,感性認識充分,教師的思想、情緒的輕微變化都能給他們帶來舉足輕重的影響。所以,教師傾情投入是整個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前提和基礎。
2、積極引導學生傾訴真情
通過調查,有一位學生在給我的信中寫到:「樊老師我最喜歡心理健康課,上健康課時,我們可以各抒已見,大膽地說出我們的心理話┉┅」由此可見心理健康課給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內心交流的良好場所。在教學活動中,要積極引導學生說真話、吐真心、訴真情,讓學生體會情感交流帶來的滿足感。在袁海麗老師講的「感恩的心」教學時,學生們對教學目的內容明確,個個積極發言,都能說出自己感恩的話語,當場有個別學生淚流滿面,甚至聽課者都流下了熱淚,這節課挺感人的,學生能全身心的投入,教學效果良好,達到了教育的目的。在如:徐秀平老師講的「團結協作」這節課,能通過各種活動使學生知道團結就是力量,只有團結起來才能把每件事情做的更好。
二、真誠貼近生活實際,力爭課堂活動形式多樣
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來源於現實生活。因此,心理健康課的內容只有貼近學生實際談論和學生有密切關系的、學生最需了解的話題,才能使學生對心理健康課感興趣,從而使健康課起到良好的效果。
1、教學內容要貼近學生實際。在教學過程中密切注意學生的思想動態、生活情況,以選擇恰當的內容,進行精心的設計。
當代的小學生,絕大多數來自獨生子女家庭,在家庭處於特殊地位,長輩的呵護、父母的溺愛,容易使他們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狀態。他們最關注什麼?他們最困惑什麼?他們最需要老師幫助什麼?為深刻地了解這些,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心理測試,通過測試發現學生們普遍存在著心理適應問題,其中學習方面最突出,其次分別為生活方面、交往方面、認識自我方面。針對這一實際,在課教學中,有必要對學生的學習方面進行重點鋪導,使學生愛學樂學。(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動機。動機和興趣是學習中的動力因素,大家主要選擇《小學生心理輔導指南》教材中的《我喜歡的課程》、《知識越學越有趣》等內容,通過活動,讓學生感悟到學習是十分有趣的。(2)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要選擇《不做「小拖拉」》、《告別「小粗心」》等內容,讓學生聯系實際,對照自我,從而自覺地學習,消除學習上的不適應情況。(3)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與策略。選擇《同好書交朋友》、《記憶有竅門》等內容進行輔導,教給孩子正確的學習方法。
學習是學生熟悉的事情,只有從學生身邊的事情出發,他們才能有話可說,產生共鳴,課堂氣氛活躍,輔導效果水到渠成。在學生的人際交往、自我認識等方面,選擇一些有針對性、有實際意義的內容,一切以學生 的需要為出發點。
2、課堂活動形式多樣
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感性思維豐富而缺乏理性思維,他們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小學生心理活動要形式多樣、輕松活潑。在教學活動中,盡量融入音樂、美術、舞蹈、表演等藝術形式,讓學生不會感到厭倦、枯燥。如袁海麗老師講的「感恩的心」一課中,每個學生都說一說感恩的事,學生以感恩的心沉浸在悲傷、憂慮中,在這個時候,教師在教學環節中來個轉折,大家來個詩朗誦,歌舞《媽媽的心》轉變了課堂的氣氛。如徐秀平老師講的「團結協作」兩個人或四個人一組進行用手拼圖組合,最後兩個人握手,才是最佳選擇的拼圖。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探索、形式多樣,通過拼圖實踐讓學生確確實實在活動中有所收獲,保持一份輕松、愉快心情上好這節課。
三、重在感悟,實際運用。
心理健康課的內容要在總體把握學生心理素質培養發展方向的前提下,以學生年齡特點為主線,突出心理知識、心理訓練的系統性,要堅持平等和諧的課堂教學原則,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要避免把心理健康課上的單純的心理知識傳授課。在課堂活動中,力求讓學生多活動、多訓練、多感悟,從而把心理健康課上所獲取的心理體驗運用於實際生活中,指導實踐。
1、重視學生心的內心體驗,心靈感悟。
小學生心理世界是隱蔽的、復雜的,心理健康課的心理素質教育恰好與人的心理世界溝通。「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教學活動中,要積極地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從內心深處進行體會、琢磨,產生共鳴。讓學生經歷內心的思考、內心的體驗,有感而發,反映出真實心態。通過學生的內心體驗,讓學生心靈頓悟,調適自己的心境。教學活動中,學生有不同的心靈感悟,盡量做到對學生的回答不妄加評判,讓學生說出自己心中不同的想法。
2、延伸課外,實際運用。
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和生活實際設計心理健康課,並對學生進行指導,目地並不僅僅滿足心理健康課上學生的心理要求,它應該貫穿學生的始終,讓學生所感悟到的知識內涵應延伸課外,指導行為。小學生形象記憶能力強。對課堂上感興趣的內容銘刻在心,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上反映出來。學生能用心理健康課中的感悟、體會來指導鞭策自己的行為,達到了心理健康課的目的。
社會在日新月異地發展,生活在校園中的小學生們正茁壯成長。今天,他們面對的是菁菁校園,明天,他們將承擔起建設祖國的重任。
㈤ 心理學在中小學教育教學中的應用。
教師作為人類文化的傳播者,在人類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中起著橋梁紐帶的作用。現代教師除了扮演唐朝韓愈《師說》里的「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還同時扮演著各種角色,所以從某種角度上說,教師還必須是心理醫生,要時刻幫助學生消除負面、消極的學習心理,戰勝各種心理障礙,合理有效地將教育心理學應用於課堂教學中。
如果在教學中,了解並掌握學生心理,根據教育心理學的原理,設計課堂教學程序,讓學生緊跟教師的思路,那麼則能優化課堂效率,對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成績會有很大的幫助。同時,課下在和學生的交往中,老師也要注意學生的心理特徵,找准談話的切入點,和學生做有效的溝通,盡量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這對本學科的教學將會不無裨益。本人在自己的教學生涯中,在不斷反思和總結的基礎上,把教育心理學理論應用於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具體的做法和思考如下:
(一)教師自身良好的心理學知識基礎是教育好學生的根本保證。
多少年來,人們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思想是,教師是教學生讀書的,教師的職責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但是,就長遠的教育發展方向和趨勢來看,任何一個學生、家長都希望教師是一個有感情的人,而不僅是一架教書的機器。韓愈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意思是教師並不單單在於傳道和授業,更為重要的是解惑。這不僅需要教師了解學生不懂的知識,為學生解決他們所不明白的學習疑問,更需要教師理解學生的心理。郭沫若說:「書是死的,人是活的,死讀書把活人讀死,活讀書把死書讀活。」為了教學生讀好書,教師僅僅有課本的知識遠遠不夠,還應該懂得心理學。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抓住學生的心理狀態對教育的長期效果非常關鍵。
1.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實現以知識為本位的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是以知識為本位的觀念,新的教育觀念是人本主義觀念。強調教育要面對人的全面生活,重在提高人的精神面貌,而絕非知識的簡單堆積。教學中,教師要關注人的理性發展,一切從學生的需要出發,著眼於學生的發展,對學生進行生活指導,精神啟迪和個性陶冶,提倡創造,反對一味模仿重復,要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活力煥發,生命價值不斷顯現的過程。
2.確立平等合作的教學觀,實現由教師中心向師生民主平等的轉變。現代教學觀認為,教師要堅持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作用,創造性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同時要認識到教學過程還是師生雙方作為活生生的主體,在課堂中共同活動的過程。師生民主平等的重要內容是教師要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生命的獨特性,尊重每個學生特有的人格和精神世界,進而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性。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中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生命成長的快樂。
3.樹立自我完善的發展觀。實現由「教書匠」向「人師」的轉變。教師本身就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因素。人本教育能否取得實效越來越取決於自身素質的高低。除了要在教育觀念上保持先進外,還應較好地掌握並運用心理教育的原則與方法,更為重要的是教師要加強自我的修養,以理智調節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平衡的心態,不斷反思並改進教學行為,最終實現由新手型教師向專家型教師的轉變,由「教書匠」向「人師」的轉變。
(二)重視第一印象的作用。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阿希的研究,第一印象的作用最強,持續的時間也長,比以後得到的信息對於事物整個印象產生的作用更強。教師第一次在教室里講課時的外貌、衣著、言談舉止、書寫字跡……往往會給學生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新老師的第一節課下來,學生們就會七嘴八舌評頭品足。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學中,教師如果給學生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就能大大縮短師生間的距離,贏得學生的尊敬從而有利於提高教學的實效性。試想如果學生一開始就對你印象不好,那麼你一到課堂,學生就反感,那麼這節課就算你很努力,也只能是事倍功半了。我們不能因為糟糕的「第一印象」而失去讓學生喜歡教師、從而喜歡上這教師的課的可能。我們應該重視這個「第一印象」,別忘了人們認識事物是從感性認識開始的。
此外,教師應該注意在課堂教學中的形象,要善於抓住學生「愛屋及烏」的心理,在學生心目中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成了自己喜歡的人,也希望自己成為老師喜歡的學生,於是對教師教的課也就產生了興趣。
(三)優化課堂教學心理環境
良好的課堂教學心理環境對學生的成長是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是無聲的教育資源。健康積極向上的教學氛圍不會自發形成,需要老師和全體學生共同營造。對於教師而言,應注重整合教學中的各種教育資源,創造最優化的教育教學環境,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心理狀態和學習行為。
1.形成一種和諧愉快、樂觀向上師生關系。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指出:「創設良好的教學氣氛,是保證有效進行教學的重要條件,而這種良好的教學氣氛的創設又是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為基礎或前提的。」可見優化課堂教學環境的核心在於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這就要求教師要以情感為紐帶,努力在課內外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協調合作的人際關系。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基於教師對學生發自內心的無私博大的愛。教師要真誠的關心愛護鼓勵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從而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賴,縮短師生心理上的距離。師生情感相容友好,互諒親近,彼此依戀的心理關系為學生想像力、創造力、能動性的自由發揮,營造了寬松和諧的教育環境。
2.創設一種愉悅的愛學樂學會學的教學氛圍。
寬松和諧的師生關系無疑有利於樂學愛學會學氛圍的形成。而教師則是形成良好學習情境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首先,教師要善於調整控制自己的心理狀態,以健康向上的情趣帶動整個課堂氣氛。從走進課堂的那一刻起,就保持真誠的微笑,友善親切的話語。其次,教師要極力培養自己的教學機智幽默。課堂中教學的機智是一種高超的教學藝術。教師要把握好時機,在課堂沉悶壓抑的時候,用詼諧幽默的教學語言調動氣氛,讓學生在興奮愉悅中學習,變厭學為愛學,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第三,教師在具體教學內容的處理上要注意教學的進度,難度掌握上要做到難易適度,注意分類要求、因材施教。盡一切可能給予每個學生成功的機會,使學生在適合自己能力的水平上,體驗到學業成功的快樂,增強學習的意義感和價值感,從而對學習保持持久濃厚的興趣。
其中引入競賽就是一種非常好的辦法。中學生好勝心強,有強烈的參與意識,把比賽引入課堂,並貫穿課堂,對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著重要的意義。老師可把班級分成若干組,用比賽積分的方式展開組與組之間的競賽。比賽內容可以包括必答題、搶答題材、對話表演、單詞背誦等。在每一節課結束前進行總結。比賽的優勝者給予表揚和鼓勵,而落後者也會不甘示弱,他們會在下一次比賽中發奮努力,表現更好。在比賽過程中,每位同學為了整個組集體的榮譽,都會積極准備,上課很少出現走神或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並且通過比賽,也給了他們自我展示的機會,滿足了學生的成就感。
總之,在現代教學體系中,教師自身的心理學知識是開展良好教育的基礎,有效的心理學教學思維是成功教學的關鍵所在。我認為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該增加教育理論學習,尤其是教育心理學的學習,研究自己的教育對象,開闊自己的視野,並把自己學到的教育理論嘗試著運用於教學實踐中,用科學的理論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會少走很多彎路。我相信只要不斷用理論充實自己,不斷摸索和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得失,每一個老師都能擁有一套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
㈥ 小學生課堂說話心理問題診斷原始資料
課堂問題行為是小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來的不符合課堂規則的行為,它會對自己以及他人的學習帶來不良影響,從而影響課堂教學效率。課堂問題行為的產生一方面源於學生的心理因素,另一方面源於教師的心理因素。本文試對小學生課堂行為進行分析、探索、控制、防範課堂問題行為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生 課堂問題行為 原因分析及對策
什麼是課堂問題行為?在老師眼裡,發生在課堂上與課堂行為規范和教學要求不一致並影響課堂秩序及教學效率的課堂行為就是課堂問題,維持秩序和紀律成了教學的目標本身。學生的不良課堂行為不僅影響自己的學習,同時也影響課堂上其他學生的學習,甚至會蔓及全班,破壞課堂秩序,影響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這種問題行為是許多教師常常遇到的,也是最怕發生的。課堂問題行為是指在課堂中不遵守行為規范,道德准則,妨礙及干擾課堂活動正常進行或影響教學效果的行為。這樣的行為不僅影響學生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課堂紀律問題。斯威夫特(M.swit,1975)等人通過系統的課堂觀察發現,在典型的課堂里25%至30%是學生有問題行為.
什麼是課堂紀律,教師和孩子的看法是有差別的,一名學生曾說起過他心目中的課堂紀律:我覺得比起課堂紀律來說,課堂氛圍顯得更為重要。在開心的環境里,我會覺得學習很愉快,學習的效率也一定能提高。相反,如果,我覺得這個教室很威嚴,我心情就會受到壓抑,紀律再好也不會提高學習效率。所以,我覺得課堂紀律應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創造的一種十分寬松和諧的環境。
我國心理學家從小學生行為表現的直接傾向,把小學生的問題行為分為兩大類。一是外向性問題行為,這是直接干擾課堂正常的教學活動的攻擊性行為。如:爭吵、推撞、追逐、訕笑等侵犯他人的行為;交頭接耳、切切私語、擅換座位、傳遞紙條等過度親昵的行為;高聲談笑、發出怪聲、敲打做響、做怪異動作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為;語言粗暴、頂撞老師、不服從指揮等盲目反抗性行為等等。二是內向性問題行為。這是不容易覺察,對課堂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不構成直接威脅的退縮性行為。雖然不直接威脅課堂紀律及他人學習,但對教學效果和學習的影響卻很大,對小學生個人的人格發展也有極大的危害,主要表現為課堂上心不在焉,發獃等注意力渙散行為;胡寫亂寫、抄襲作業等草率行為;害怕提問、抑鬱孤僻等厭惡行為;神經過敏、頻繁活動等不負責任行為等。
一、課堂問題行為的原因分析
每一個課堂問題行為的發生總隱藏著一定的原因。努力找到這些原因,就可以為消除課堂問題行為,改善課堂秩序。英國心理學家科恩(Cohen.L.)研究認為,課堂問題行為的原因主要有不安的家庭環境、同伴壓力、缺乏科學興趣等。
經過大量的文獻分析,我把學生發生課堂問題行為的主要原因歸納為三個:
(一)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不完善
有證據表明,在正常的環境中,人們對信息有高度的選擇性。注意的特徵就是選擇性。篩選種種刺激物,把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刺激上,而不顧別的刺激,這種能力在兒童期內有穩定的增長。年幼兒童不太會控制自己的注意,容易為無關的刺激特徵(新奇、新穎、活動性、強烈的對比等)所吸引而分心,在注意有關和無關信息的部署中缺乏靈活性。兒童注意有關刺激的能力隨年齡而逐漸改善,有控制的注意隨著個體的發展而發展。年長兒童在按照任務要求改變他們的注意時顯得比年幼兒童更加靈活。因此,瑞格等人撿出有24%的學生思想開小差;在廖全明的研究中,小學教師心目中學生最嚴重的課堂問題行為是注意力不集中,就可以從這里找到答案。
小學生的自我控制有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改善的趨勢。自我控制是指個體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從事指向目標的單獨活動或集體活動。「講廢話」、「隨便走動」、「小動作」等就是自我控制差的表現。在課堂教學環境中,教師面對的是很多個學生,教師很少有精力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課堂行為。因此,學生的自我控制就顯得尤為重要。研究表明,一般有自我控制力的兒童,願意延緩立即得到的獎勵。他相對的比較成熟,有責任感,有較高的成就動機,更能遵守規則,即使在無人的情況下。因此,通過適當的強化手段,培養兒童的延緩滿足能力,培養兒童的自我控制力就顯得十分重要。
(二)學生不健康的需要
需要時刻獲得他人的關注是人類的天性。課堂中的小學生也會通過各種方式引起其他同學和老師的關注。通過努力能夠獲得成功的學生,會用自己學業的成功獲得其他同學和教師的贊賞;而認為通過自己的努力不能獲得成功的學生,則會以學習以外的其他方式獲得老師和同學的關注。這種關注,即使是消極的,也比忽視自己存在的結果要強。
奧蘆爾認為,學校情境中的動機有三個組成部分,即: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筆者認為,這三種內驅力不僅指向學習活動,也指向學習以外的其他活動。有些兒童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會「檢測」老師對於學生的違規、違紀行為是否真的懲罰和給予何種懲罰。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限度檢測」。因此,戴·馮塔納(D.Fontana)建議教師用一些建設性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告誡,使學生盡量避免企圖進行「限度檢測的傾向」。另一方面,有些學生企圖通過實施課堂問題行為,吸引老師和其他同學對自己的關注來鞏固自己在同伴集體中的威望,以使自己盡快被非正式的小群體所接納,滿足自己已經轉移了的附屬內驅力。
(三)學生對教師某些不適當的教學方法或教育手段的「報復」和「逃避」
學生的任務是學習,但當學生認為自己缺乏學習能力時,學生會因自己在學習上遇到的困境而苦惱,其行為表現要麼退縮或躲避,企圖避免引入注意,要麼採取過激行為或故意觸犯行為。教師對這些同學不能正確處理和幫助時,學生的問題行為會增多,強度會加深,進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因此,只有教師改變自己對學生的想法,主動改變自己的行為,學生的行為才能有所改變。要改變學生的不良行為,使之朝向良性方向發展,需要成人社會特別是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
二、課堂紀律與問題行為的管理策略
教師要管理好課堂,首先要加強對自我因素的管理,有些個性因素是可能有意識地改正的,非個性因素更是在經驗的范疇之內。教師要注意控制自己的一些不良個性因素,注意自己的形象,和學生交往要熱情積極。但除此之外,還有一系列的管理策略是教師必須注意的。
(一)課堂規范的建立和鞏固
有效的課堂管理必定需要規范的約束,但規范怎樣建立並讓其發揮合理的作用呢?如果教師對學生有一些要求,就應該考慮把這些要求轉化為規范,但是規范不能只體現教師的意志,而應該考慮學生的意見,因此規范的制定應該是一個民主化的過程,讓學生參與到其中。教師應該時不時把學生召集起來討論規范是不是繼續適合新的情況,如果不適合就可以去掉,建立起新的規范。另外,規范必定是防止課堂行為問題發生的工具而不是目的,因此教師不必把規范絕對化,而要考慮問題行為發生的情境,然後再考慮規范的執行。
(二)運用正面引導的管理語言
課堂管理的語言也是一門藝術。反思一下我們的管理語言,我們通常都是習慣性地運用一些消極的語言,這些語言注重的是監督、批評、訓斥和體罰。新課堂的管理要求我們教師多運用一些積極的語言,這些語言重在塑造。以下列舉一些積極性的引導語言和消極性的引導語言的對比。
積極性的語言 消極性的語言
關門要輕一點。 不要「砰」地一聲關門!
自己多想方法試著做。 不許抄襲同學的來騙人!
看誰坐得好。 不要沒精打采地坐在椅子上。
如果你能回答問題就舉手。 怎麼不舉手?
你盡最大的努力就能進步。 你怎麼老是這樣不爭氣!
你完全可以考得更好些。 你怎麼這么笨!
如果你能把東西收拾整齊該多好啊! 為什麼總是亂丟東西!
…… ……
(三)獎勵和懲罰的運用
談到獎勵和懲罰,人們通常的看法就是獎勵就是表揚,是獎賞,而懲罰就是尖刻、嚴厲的批評,就是令人痛心疾首的體罰。實際上,這些獎勵和懲罰都是過激的手段,我們生命中許多最重要的獎勵都是些平常的東西,例如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友愛的動作、社會的承認、鼓勵和外人比較看好自己等,而懲罰就是拒絕給予這些東西。
獎勵和懲罰的運用也屬於必不可少的范疇。在多數教師看來,要管理好課堂,獎勵和懲罰是必不可少的常用手段。在這里,我們認為要有效地管理課堂,獎勵當然是不可缺少的,因為獎勵會讓獎勵者有一種被認可和正面關注的積極情感,這樣的情感會有助於課堂氣氛的建設。
懲罰就是給學生帶來不快的東西,當一個教師運用懲罰這種手段的時候,只能意味著他沒有能力處理好問題。我們的許多教師運用懲罰這種手段,並沒有深入思考懲罰的效用和帶來的後果,實際上懲罰對課堂管理會有一些負面的影響。一是懲罰往往只會取得暫的成功,受到懲處的行為只會在短期內受到控制,其代價則是長期的關系緊張和沖突,教師在場時學生由於害怕會服從他們,一旦他們不在場不良行為就會繼續出現。二是懲罰的後果往往只不過是孩子們開始採用更加微妙的迴避技巧來對付懲罰,他們學會了用撒謊、找借口的方式來推脫責任。三是懲罰激起孩子內心的消極情感,使得學生厭惡甚至逃離處罰的環境,包括教師、相關同學甚至相關學科。教師可能希望建立一種友好的課堂氛圍,但一旦運用了懲罰手段,很可能就粉碎了各種良好的關系。四是孩子尤其是那些非常在乎教師評價的孩子唯恐受到懲罰,就會處處留心,步步小心,這勢必削弱孩子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
因此,我們認為懲罰是下策,教師只要能有別的方法就一定不要用懲罰的手段。教師的注意力應該多關注良好行為,給予良好行為合適的贊揚和獎勵。研究證明,多關注良好行為比注意不良行為更有教育意義。有些時候懲罰可能不得已而為之,尤其對那些反復出現的不良行為,但教師必須意識到懲罰能遏制過失行為,卻不能教會學生受人歡迎的行為。因此,教師在需要懲罰時要表現出對學生的深切關心和愛護以及對其行為的不解或者遺憾,幫助孩子認清錯誤,幫助他們找到改善的方法。另外,獎罰一定要公正客觀,讓學生認清懲罰不是無中生有的,不要讓學生覺得這種懲罰純粹是教師在報復自己。另外,我們經常運用一些不恰當的懲罰措施,例如體罰、侮辱性的言語攻擊、額外作業以及找家長訓話等,這些懲罰絕對不會帶來好的管理效果,一定要廢除。
㈦ 用心理學的知識分析:小學生在課堂上回答不出問題會哭
的目標要一個個的實現,不能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