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
不知道這位朋友是要找具體哪一課的反思還是總結,我介紹給你一個網站你可以上裡面自己查詢一下,有一千多篇呢,自己找找。http://www.zgshuxue.com/Article/fs/sxfs/Index.htm
如果你要找總結性的反思我現在就給你一篇.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
本人從事數學教學工作多年,一直以來我都以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工作。對孩子富有愛心,對工作認真負責 。幾十年的工作使我也在教學中累積了一些經驗,並做了如下反思:
師生在課堂上不僅要有知識方面的信息傳遞,更應有情感方面的互動。一年級的新生由幼兒園進入小學,他們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環境、全新的學習模式。他們既好奇又困惑,既憧憬又害怕。根據一年級新生的心理特點,我耐心的指導他們,真誠的鼓勵他們,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鼓勵他們說出自己對事物的認識,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興趣是人們積極認識某種事物或關心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問題的情境,可有意造成學生認知矛盾,激發學生主動探究新知的興趣,誘發學生情感的孕育。例如:在教學「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時,要求同桌的兩個小朋友分別在紅、黃兩個學具盒內抓一把花片,猜猜同桌抓了幾個花片,再將自己抓的花片告訴同桌,比比,誰抓的多。提問:你有辦法知道誰的多,多多少嗎?這時候學生就會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並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的量一量、比一比、畫一畫、拼一拼等動手操作,動口表述,動腦思維的實踐探究活動,可使學生明理動情。例如教學「圓的認識」時,提問:你能在釘子板上圍出一個圓嗎?通過讓學生猜一猜、圍一圍、激發學生探索的慾望,初步感受到直線圖形和曲線圖形的不同。
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離不開生活。數學知識源於生活而最終服務於生活。在教學中要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的事物,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並能學以致用。例如:在教學完人民幣的認識這一課後,讓學生用自己帶來的各種用品創辦小小商店,讓學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購物活動。在活動的過程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現在教學的例題不再是以往不可捉摸的、抽象、游離於生活之外的應用題或文字題,已變成了各種形象生動、鮮活直觀的生活情境:買東西、去旅遊、做游戲、找規律等等事例;像這樣,多方面的提升教材層次,就使得原本抽象的數學就變得生動有趣。我們教師運用起這樣好玩的教材教學,自己都能感到特別興趣。
教學《元、角、分》,我就結合實際讓他們去發表他們的意見,在解決自身的數學問題的同時也解決了實際問題。這時的教學已不再是單純的」掌握知識」,而是升華到了一個新的境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實現。教學意義已大大超越了教材本身了。
在分類教學中,我讓孩子們應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試著分一分,和自己的小夥伴說一說,結果許多孩子們的分法令我始料不及,他們除了按年齡,按性別,有的還按衣著分、按發型分,按面部表情分。說明了這樣的教材設計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出發,讓他們感受到的是一個親切的數學問題,使他們樂於接收。
知識來源於生活而又服務生活。學知識是為了長本領。在《位置》中,教學完前後、上下、左右時,我出現了」去火車站」一題,請學生們試著用方位名詞告訴叔叔去火車站的路,當一當小小導行員。許多孩子躍躍欲試,不僅說得很詳細,還給了建議走哪條路比較近?可見孩子們是非常樂意展現自我的。
數學課其實是思維訓練的場所。老一輩人常常認為數學學得好的人往往比較聰明,這並不無道理。因為數學學科擔負著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的重任,一套好的數學教材不在於它的封面設計得多麼美麗,也不在於設計得多麼新穎,關鍵是是否能給學生們廣闊的思維訓練空間。在加減法(一)5的加減法一課中,小雞吃米的數學故事是這樣設計的:5隻小雞吃米,有兩個盤子都裝有米,同學們猜猜看,小雞吃米時會出現什麼情況?和以往的教材」5可以分成幾和幾」相比,無疑前者給了學生一個更大的思維想像空間,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我積極與教材的新思想靠攏,在上《前後》一課時,我讓學生們裝扮成不同的小動物,依次是小熊、烏龜、公雞、兔子、大象、小狗。請他們說說大象現在排在第幾?如果我想讓大象排在第二,你們有什麼好方法呢?當然學生們的方法不一定都很好,但是實現了數學課的價值,進行了思維的鍛煉。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是日復一日不斷的教給學生新知識,而是為了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使學生懂得用已學的方法去學習新知識、解決新問題。在新教材中,加強心算、允許估算,計算上,像5+8=要求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有的學生發現了5+8其實用8+5來想更好,把5拿來分成2和3;有的學生認為剛學了9+5=用它來推算出結果更簡單;更有學生掰起手指頭一手比8,一手比5,重疊的是3,那就是13。在我們看來有的似乎不可以理解,但在學生的應用中它們卻很自如,原因源於這些都是他們的真實體驗,多樣化的知識由此產生。
❷ 小學教師在教學中有哪些反思和啟示
信息技術教師教學反思課堂教學是課程改革的重點,因為課程改革的理念大部分是通過課堂來實施的,加強對課堂教學效果的反思,正是切中了課程改革的關鍵。新課程追求有效教學,同樣要探索教師的有效教學反思。用問題引發自己的課後思考,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教學反思途徑。一問:這堂課讓學生得到什麼這應該是一堂課結束後的首要問題。新課程理念應當首先關注學生學得如何、收獲怎樣。在新課程實施的今天,教師的思維中心必須轉移到學生上來,而不是教材、教參、教學內容,只有從學生的角度思考,有效反思才富有實效。「我這堂課讓學生得到什麼?」備課時當然要思考,課後的思考更有特殊意義。調研中我們發現,教師備課時制定的目標大多還帶有一定的盲目性,表現為三種傾向:一是資料型,目標大多依賴於教學參考資料,未作思考,直接抄錄教參;二是經驗型,依賴於自我的教學經驗,對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可能思考得還不深入,甚至有差距;三是套路式,每堂課都有一個知識與基礎、能力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形式主義,大而無當。有效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實際,充分利用教材等教學資源,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制定具體的、貼切的「這一課」的目標,課堂圍繞目標實施教學,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有收獲、有發展
❸ 小學老師教學反思
小學英語教學反思: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嘗試
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隨著學習內容的變化、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教與學的途徑、學生的學習方式都有了一系列的變化。其中,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這種背景下,我們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引到我們的語文課堂,並進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激發主動參與,發揮主觀能動性。內因是變化的根本,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習的主體。教學中只有充分調動學生認知的,心理的,生理的,情感的,行為的,價值的等方面的因素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讓學生進入一種自主的學習境界,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融自己的主見於主動發展中。面向全體學生,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才能跟上新教材所蘊涵的新理念。為了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主要從以下三方面下工夫。 ⑴、創設情境,引人入勝。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對於色彩鮮明,動感性強的事物有濃厚的興趣。課堂上應充分發揮媒體課件的作用,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如:《荷葉圓圓》一課,課的開始,媒體呈現「碧綠的荷塘」的背景圖,同時伴隨著優美的旋律,一下子把學生帶入美麗的大自然的情境中,不一會兒荷塘里跑來一群小夥伴,伴隨著青蛙的呱呱叫聲,學生的情趣更被這生動活潑的畫面所吸引。人人把小手舉得高高的,爭著把自己的感想告訴大家。有的說,荷葉圓圓的、綠綠的多美啊;有的說,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多可愛啊;有的說,小蜻蜓展開翅膀的樣子多像一架小飛機。學生情緒十分高漲,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 ⑵、巧設疑問,激發求知。古人雲,學起於思,源於疑。巧妙的疑問,扣人心弦的懸念設置,能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促進學生積極思維,主動參與課堂活動。亞里士多德說過,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問題是思維的向導,只有把問題設計得巧妙,學生才會積極思考。因此,教師應該在問題的設計上花點心思。如講《稱象》一課,我這樣設疑:大象又高又大,能稱嗎?課文里介紹稱象有幾種辦法?哪種辦法好呢?我話音剛落,學生就迫切地尋找答案。教師因勢利導,引導學生研讀課文,要求把自己知道的答案告訴別人。學生們很認真地研讀課文後,答案也就隨著誕生了:課文里介紹了三種稱象的辦法,只有曹沖稱象的辦法行得通,而且很有創造性。學生在把答案告訴別人的同時,文章的大意也就明白了。整個過程,學生的學習勁頭足,興趣濃。 ⑶體現民主,語言激勵。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師與學生之間應建立民產、平等、和諧的關系,才能提高學生學習主人翁的意識。因此,教師應創設情境,重視語言激勵,給每一個學生朝代到台上來「試一試」「做做小老師」的機會,採取只要「試一試」就會得到一顆智慧星的激勵手段。如:「語文園地大」里的「我會讀」這一欄目,要求學生認讀「團結、街道、勇敢、尊重」等12個詞語,目的是積累詞語、鞏固生字。教學一開始,教師用充滿神秘感的語氣說:「同學們,今天老師讓你們也來當當小老師,到台上來把你認識的詞語帶著大家讀一讀;同時,我們還要比一比,看看哪個小老師當得最好、認識的詞語最多,就給他一顆智慧星。」教師的話剛說完,同學們個個像戰士一樣,進入備戰狀態。有的藉助課後生字表,學習不懂的字;有的悄悄地問老師;有的同桌互相幫忙,目的都是想當一名最出色的小老師。整個課堂學習氛圍濃厚,學習效益大大提高。
二、小組合作學習,發揮集體力量。當今的時代是科技競爭的時代,而競爭的成敗往往取決於人們的合作。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善於和他人合作,將不同的知識加以交流、綜合、提高和運用,就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所以,小組合作學習是當今教學中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時下,小組合作學習正是進行素質教育,在課堂中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體現。這種學習方式為每個學生創設了表現自我的寬松氛圍,使學生的思維顯示出積極的狀態,能較大程度地發揮集體互助力量。一位學生的發言往往會引發其他幾位同學的思維火花,促使小組各成員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提出更好的想法,從而達到對問題的較全面、較深入的認識和理解。因此,教師在語言課堂上應積極為學生創設探討、研究的空間。根據一年級的年段學習目標特點:重點是識字、寫字。而大修訂後的一年級語言教材,全冊要求認識550個常用字,識字量大大增加。要使學生最大限度地提高識字效果,課堂上我鼓勵學生用已經形成的初步的識字能力來學習生字,鼓勵他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識字,採用小組合作學習加強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如:《兩只小獅子》一課,要求認識的字有咬、洋、呑、獅、苦、靠、撲等。學生通過分小組合作學習,探索識記生字的方法,有的人換偏旁認記「咬、洋」;有的從編兒歌法認記「呑」(「一口呑下天」或「口上有個天」)有的用組合法認記「獅、苦、靠、撲」等等。同學之間通過互助互補,既發揮了個人潛能,又培養集體、團體的合作精神,而且在合作實踐中,給每一個學生都提供了成功的機會。課堂氣氛活躍、輕松、民主、愉悅。可見,合理地、適時地、適當地採用小組合作學習,更能讓學生在相互啟發中共同探究、理解知識、提高能力。
三、建立探索性學習方式,培養創新意識。新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素質教育的重點是,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而舊模式教學中,學生自身存在的種種消極心理,如膽怯、從眾、自卑等,會影響學生的創新活動。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激發探索精神,首先,幫助學生克服從眾心理,讓標新求異的作法取代人雲亦雲的從眾心理。另外,教師要創設有利於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教學氛圍。實踐表明,和諧、民主的氛圍有利於解放學生思想,使學生思維活躍,從而敢想、敢說、敢做、樂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勇於大膽創新,這樣有利於使學生形成探求創新的心理願望和性格。語文教學實踐性很強,無論是閱讀、寫作、還是口語交際,都離不開學生主體的感受,因而,要努力營造一個可以讓學生積極思維的空間,使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認識事物。為此,我經常讓學生就一個問題從多方面、多角度談出自己的看法,標新求異,克服從眾。在課本78面口語交際——「續講故事」教學中,教師事先將課本插圖製成動畫課件,並將之呈現在學生眼前,並配樂解說:哇!今天天氣真好。小兔高高興興去散步,走著走著,忽然看見小松鼠急急忙忙向他走來……為學生營造了積極思維的空間。教師不失時機啟發,假如你是小兔和小松鼠,接下來你會幹些什麼呢?聰明的A同學第一個站起來說:我是一隻小松鼠,我急急忙忙地向它跑去,是要告訴它一個好消息……A學生剛把故事編完,B學生說:我是一隻小松鼠,我急急忙忙跑去找白兔要告訴他一個壞消息……C學生說:小松鼠急急忙忙向白兔走來,是要請白兔幫一個忙…… 課堂中學生思維活躍,想像的翅膀自然而然地展開,不為一種答案而滿足。學生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入情入境地進行口語交際,潛能也得到充分展示,從而進一步培養了創新意識。隨著現代社會的迅猛發展,各種競爭日益激烈,只有學會「自主、合作、探究」,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潛能。在小學語言學習中,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培養合作學習的精神和能力,建立探索性學習方式,有利於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和人格的完善。
❹ 如何培養教師課堂教學反思的能力
讓教師成為研究者──論教師反思能力的培養黃傳新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向中小學教師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在與第一線教師長期交往和交流的過程中,深切體會到,必須倡導師本研究,著力於培養教師反思實踐的能力,不如此,很難提高教師應具備的專業素質。當教師真正確立起自身作為研究者,並在實踐中從事行動研究和研究行動、改進行動的時候,教師實踐反思的能力才會真正培養起來。 一、教師為什麼缺少反思的能力 第一、缺少反思的意識。教師們在長期的學習和工作實踐中,一般都形成一定的思維定勢,即教師往往非常重視教什麼和怎麼教,「我是老師,你是學生」,教學就是「我講你聽」、「我出題你做題」等等,可以說頗下了一番功夫。周而復始,教學工作成為普通教師毫無新鮮感的簡單勞動,無怪乎,不少老師總是喊累,卻無法改變自己的狀態。不少教師成功的做法和經驗,不能及時總結提煉。究其原因,「為什麼這樣教,好在什麼地方」,「講給誰聽(似乎不成為問題)」,「題目適合誰做」等有關問題的提出和解決意識薄弱,再者相對封閉的工作環境和心理環境,導致老師之間缺少真正的研討交流,都導致一些教師還沒有確立起反思的意識。 第二,缺少反思的氛圍。一方面,學校開始普遍意識到教育科研在學校和教師發展中的重要性,有的在形式上還搞得轟轟烈烈,另一方面,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卻仍然沿襲著太多的不符合學校和教師發展的制度與要求,「說的都對,做起來卻不行」。「教育科研是第一生產力」叫得震天響,多數教師仍然對教育科研一頭霧水。教育與科研兩張皮的現象,以權代法、做表面文章、搞短期行為、急功近利等等做法,不可能形成鼓勵教師反思的氛圍。 第三,缺少反思的機會。第一線教師的工作量比較重,骨幹教師尤其重。不少教師日復一日陷在備課本里、作業堆里、試題海里,忙於應付各種檢查、「考試」(所謂的一張答案大家抄的那種考試),還有年復一年簡單重復的公開課、觀摩課等等,耗 費著 老師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由於項目科研的機制未能建立起來,學校一般不能形成圍繞課題研究提出的問題,組織和開展行之有效的交流研討活動。教師不熟悉教育科研方法,缺少研討手段和形式,很少有反思實踐的機會。 二、要創設氛圍,搭造教師展示反思的舞台 現代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認為,經驗加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最有效途徑,指導教師在已有經驗基礎上進行主動建構,必須積極創設氛圍,搭造和提供教師展示反思成果的舞台。 (一)從教師最熟悉最關心的問題入手,開展課題研究教師最關心什麼? 處於不同階段的教師關注點不同。根據教師專業成熟的一般規律來說(即「關注」階段論),剛剛起步和初涉教師生涯的教師,關注點往往更多的只是自己,如對教師角色的接受、控制能力、是否被學生接受、他人如何評價等。而相對成熟的教師,則更加關注自己的教學表現。比較成熟的教師則更加關注學生的需求與發展。教師的關注點,其實就是教師發展的生長點和落腳點。所以,只有從教師最熟悉最關心的問題入手,開展課題研究,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實踐與反思。這樣的教育科研,少了一些「泡沫」,多了一些實在,教師是歡迎的。為此我們進行了積極探索。我們把「教師成長研究」作為課題研究核心,建立起「科研型教師成長檔案」。我們對參與研究的教師情況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第一,精心選拔參與研究的教師,他們都是數年來第一線涌現出的骨幹教師,針對他們的工作實績,進行參與人員的篩選。第二,不搞整齊劃一的要求,而是突出參與研究教師的個性和特點,以及各自的優勢,力圖在研究中實現教師的自主和主動發展。第三,不搞大面積的所謂經驗推廣,而是立足於典型示範、行動先導、成果共享。課題研究的過程要求和目標要求,給教師從事實踐反思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證。不同的教師從自己的實際出發,提出了各自關注的問題。這些問題來自實踐,教師針對自己提出的問題,試圖做出回答。課題研究成為教師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的組成部分。 (二)開設「成長與創新」教師沙龍,引導教師在參與、互動中提高反思能力。 開展課題研究需要相對寬松、民主、和諧的學術環境,向教師提供這樣的環境,是課題研究組織者的責任和義務。平時,教師面對更多的仍然是行政會議式的活動場面,大家得不到暢所欲言的機會。在「成長與創新」教師沙龍里就不同了,首先,在這個場合里盡可能形成大家完全平等的氣氛,老師們的拘束感沒有了,活動起來就可以暢所欲言了。例如,有兩位來自不同地域、不同學校的教師,當談及為什麼想到改革課堂教學的時候,在發言中卻說出了同一句話:「我真的教夠了」。他們說,正是因為「教夠了」,才去不斷的考慮如何改變那種使得學生興趣不高,學習效果不理想的課堂教學方式。而正是因為他們「教夠了」,才促使他們在探索中得到了收獲,在各自的課堂教學模式變革方面取得了突破。這兩位教師在實踐中進行反思的做法和成效,起到了很好的典型示範作用。 三、要創造機會,引導教師不斷強化反思的過程 「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十個問題更重要」。創造機會,引導教師在實踐的基礎上,重視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較之要求教師僅僅關註解決問題的結果更為重要。 (一)注重利用各級各類研討活動,為教師提供反思的機會。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教育科研、教學改革等領域的研討活動異常活躍,這就給教師創造出有利於強化反思過程的各種機會。在具體工作中,不少教師已經嘗到了甜頭。正是在參與這樣一些活動的過程中,老師們「逼著」自己反思自己的經驗,提高自己的認識。基於這種思路,近幾年來我們組織教師多次參加全國和省市各類重大課題研討活動,特別注意發揮地域優勢,藉助省市教科所在濟南組織各種研討活動的機會,組織盡可能多的教師觀摩、參與,引導和指導一批教師做課、說課,交流論文等,從而強化了教師不斷反思的過程。參與的教師已經不僅僅滿足於做課、說課,而是在成功或失誤的基礎上,更多的進行反思。很多情況下,有關專 家和 老師們坐在一起,大家圍繞一個專題,反復多次進行研討,在討論甚至爭論的過程中,提升了教師的專業能力。 (二)激勵引導教師及時總結提煉反思的成果。教師的反思大多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進行的,既有回顧性的「實踐後的反思」,也有過程性的「實踐中的反思」,還有突出經驗教訓對新的實踐過程指導的、具有前瞻性特徵的「實踐前的反思」。這樣的一些反思往往是教師思維火花的閃爍,只有引導教師及時加以捕捉,並加以深化,才可能形成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在「教師成長研究」過程中,我們對參與研究的教師提出明確的要求,一定要勤於動筆、動腦(人腦和電腦),「強迫」自己多提出幾個「為什麼」,強化學習—批判精神,要及時形成書面材料(紙面的或者是電子的),通過交流促進提高。一批教師的反思的好作品應運而出,《追尋我們心中的乳酪》、《反思、學習、實踐促發展》等不但在全區層面上得到交流,而且在《山東教育科研》、《現代教育導報》、《中國教育報》等媒體上發表。 四、要讓自主、主動的反思成為教師的一種習慣 營造氛圍、創造機會,說到底仍然是外在因素起作用。如何真正讓反思實踐成為教師自主、主動的一種研究意識和能力,使之成為教師的一種習慣,歸根到底要使教師明白反思實踐的科學途徑和方法,嘗到反思實踐的甜頭,為教師自身提高工作成效,促進自身成長提供有效的幫助。顯然,以教師發展為本,倡導和開展師本研究,即鼓勵和指導中小學教師結合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開展行動研究、案例研究,是一種有效的途徑和方法,國內外現代教師學研究提供的大量案例說明,一批有成就的名師、優秀教師,如蘇霍姆林斯基、魏書生、李吉林、竇桂梅、張思中等等,正是在各自豐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持續不斷的行動研究,成長為富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反思型教師,而蘇霍姆林斯基,更成為影響世界教育發展的一代名家。 (一)搞一點特區。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都應該搞一點特區,用特殊的政策,發掘教師中自我成長需要的潛能。這部分教師首先具有自我成長的需要,因為他們通常是教學經驗比較豐富、教學效果比較好的教師,他們往往自覺或不自覺的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渴望實現更高層次的人生價值。教師在實踐中進行反思,猶如碰撞的火花時時閃現,只要有適宜的政策扶持,這些教師一定能夠把滿腔的熱情,傾注在行動研究的過程中,並且在行動研究的過程中,養成自主、主動的進行實踐與反思的習慣。 (二)經驗總結和反思提高。引導教師進行經常性的經驗回顧,是養成教師實踐與反思習慣的重要基礎。但是僅僅徘徊於一般性的工作總結,只能是低水平的簡單重復,必須引導教師在反思層面上再學習、再提高,才會取得更好的效果。反思能力的養成可以說是確保教師不斷再學習的最基本條件。教師在個人反省或集體反省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個人及他人的優缺點。從而拓寬專業視野,激發不斷追求的動機。要做到這一點,就應當積極鼓勵教師智慧和能力的多元發展,促使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拘一格、大膽探索,藉以形成各自的教育教學風格。 (三)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過程中,使教師養成實踐與反思的習慣。從本質上講,教師需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更需要教師的積極參與。《學會生存》一書強調指出:「具體應用改革的成敗取決於教師的態度。」「教師們並不反對改革,他們反對的是別人把改革方案給他們去做的那種方式,更不用說把一個改革方案強加在他們身上了。」「對教育工作者來講,十分重要的是使他們主動的參加教育改革方案的工作」。同以往不同的是,必須使教師認識到自身絕不是被動的改革對象,而應當是課程改革的積極參與者。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強調「新課程與教師共同成長」,為教師自主、主動的參與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首批課改實驗區的經驗表明,課程改革確實為教師提供了發展和提高的足夠的空間,實驗教師的研究能力、反思能力在課改過程中得到迅速提高。 「教師作為研究者」是時代提出的要求,因此,著力提高教師反思實踐的能力,是教師教育所要達到的目標,必將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理解和接受,成為教師成長的不竭動力。 《山東教育科研》
❺ 簡述小學教師教學反思的基本內容
現在的教育是讓家長頭疼的一件事情,小學的教育應該多在於學校,而少讓家長參與,家長只是給予輔助性的作用
❻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反思怎麼寫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反思
在課改實驗中,教師的課堂教學應處理好以下幾大關系:
1.繼承與創新。我們應始終清醒地認識到,任何一次教育改革都決不是另起爐灶,從頭開始。傳統的語文教學重誦讀,重積累,重書面表達,這種教學方法源遠流長,自有其合理的內核。當然,由於忽視獨立思考、開拓創新能力的培養,也造就了不少孔乙己似的迂腐呆板的書生,這也是不爭的事實。那麼,如何處理好繼承與創新的關系,就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我們認為,繼承和創新,兩者並不排斥,應該可以很好地結合在一起。現在的小學語文課堂應重視讀和背,但不是機械地重復,而是在理解感悟的過程中讀出意味情趣,培養學生自主閱讀和言語交際的能力,強調以學生主體性、開放式和愉快式積累為主,從而開闊學生的思路,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廣闊性和創造性。
2.發散與集中。崔巒老師說:「我們既反對教師牽著學生走,也反對教師跟著學生走。」老師應處理好發散與集中的關系。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們的教育對象是十來歲的小學生,如果光顧發散、求異,忽視求同、集中,會很難形成正確的主導意識。我們認為,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的確應不斷激勵學生,尊重學生的多元理解,但決不能偏廢必要的集中,忽視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實際,忘記文本的價值取向。尊重差異,倡導多元,是建立在一定的目標之上的。惟有在正確的價值取向下,將學生的認識偏差通過師生的平等對話、交流,轉化成新的教學資源,才能在教學相長中實現既定教學目標,實現價值取向與獨特體驗的統一。
3.質疑與應對。質疑不只在量的多少,更在質的水平上。因此,老 師不能僅滿足於學生敢質疑,還得教學生會質疑。這就需要老師在組織學生質疑的同時,必須注意適當的應對——老師應選擇有價值的問題來引領學生閱讀和思考。何謂「有價值的問題」?我們認為,應是老師從學生實際、年段實際、文本實際等方面出發,分清主次,刪繁就簡,幫助學生真正找到學習的「切入口」問題。這樣的問題,能讓學生明白,質疑是在認真思考的基礎上提出的;這樣的問題,能激起學生學習的願望;這樣的問題,能教會學生質疑的思維方式。決不能面對學生的質疑,聽之任之,不置可否。
4.探究與接受。我們認為,兩者不可偏廢。探究不是惟一的教學方式,當不當用,應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來確定。學生學習知識和發展探究能力同樣重要,知識是能力的基礎,獲得能力的本身也是為了獲得更多的科學知識。在組織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更需要老師的有效指導,學生理解體會不到的地方,老師應當通過適時點撥、啟發,甚至是直接講授告訴學生,沒有必要也不可能讓學生都通過探究來獲得所有的知識。
5.分組與合作。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我們放手讓學生獨立自主學習、探究,並不是讓學生孤立學習。同樣,合作學習也並不等於分組討論,分組討論只是其中的一種形式。師生互動、同位交流、全班討論,都是合作。它包括學生與學生間的、學生與集體間的、學生與教師間的合作。教師是學生學習上的鼓勵者、支持者,學生與學生之間同樣也是學習上的鼓勵者、支持者,是共同學習的夥伴。檢驗合作是否必要,是否有效應,其標準是「三看」:一看學習內容是否有價值;二看全體成員是否人人投入;三看是否有思維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在教學中,我們要把握好合作的時機,根據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恰當地選擇。
6.誦讀與訓練。學生誦讀,讀中感悟,是閱讀教學的關鍵所在,但不是全部。學生誦讀,不應忽視教師的方法指導,不應忽視學生對課文語言的品味揣摩,規律發現;學生誦讀,不應忽視學生創造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學生誦讀,還必須兼顧說寫訓練。聽說讀寫有機結合,閱讀教學之路才會越走越寬廣。
7.文本與拓展。我們必須認識到,教科書是根據課程標准編寫的,體現了基本的教學要求,仍是教學的重要憑借,必須要用好教科書,落實教材的基本要求。我們也應當看到,老師和學生的精力是有限的,任何忽略教材的內容、要求,忽視對課文的研讀,過早、過多地補充其他內容或過多安排與語文學習關系不大的活動,其後果勢必導致師生對文本,對教學內容本身的忽視。何況,現在學生所缺乏的,並不是搜集資料的能力,而恰恰是處理資料的能力。因此,我們認為,教師在開發課程資源的同時,必須立足於課內,立足於教材本身,對開發課外資源要統攬全局,有長遠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