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數學升學奪冠知識大集結第四章的全部答案,寫過的告訴我。急啊要開學了 發答案圖片來也行
7餘67http://..com/question/1109924899626424779.html?istorch=1&torchtoken=+tLyQrY78lPT4PpyrlXGZINVxa+CpK/kGvrg5gvhc2LeLeZ
『貳』 小學階段兒童思維結構的特點是
兒童思維發展階段可分為分為4個階段;
第1階段,感覺運動智力階段(從出生—2歲)。這個時期的兒童主要是通過感覺運動圖式來和外界相互作用(同化和順應)並與之取得平衡。
第2階段,前運算思維階段(2—7歲)。到了感覺運動階段未期,兒童的各種感覺運動圖式開始內化,兒童的思維開始迅速發展到一個新的、以符號為代表的水平,但尚無系統,且缺乏邏輯。
第3階段,具體運算階段(7—12歲)。兒童發展到這個階段,出現了具體運算圖式,能夠進行初步的邏輯思維。但一般還離不開具體事物。
第4階段,形式運算階段(12—15歲)。這個時期的兒童,思維發展迅速,與成人思維接近,可以在頭腦中把形式和內容分開,可以離開具體事物,根據假設和條件進行邏輯推演。
0-3歲動作思維——4歲從動作思維向形象思維過度——5-6歲形象思維佔主導地位,但初步形成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同時還是具有,模仿思維、單向思維、形象思維、主次不分、單維思維等五大特點
『叄』 小學兒童思維發展的特點是什麼
第Ⅳ級:初步的本質抽象概括的運算水平,即初步代數的概括運算水平。其特點為:(1)能用字母的抽象代替數學的抽象,例如能初步列方程解應用題;(2)開始掌握算術范圍內的「集合」與「並集合」思想,例如,通過求公倍數與公約數的運算掌握「交」與「並」的思想;(3)能夠完整地解答各種類型的「典型應用題」;出現組合分析的運算。
第Ⅴ級:代數命題概括運算水平。兒童根據假設進行概括,完全拋開算術框圖進行運算。只有極少數小學兒童能達到這一水平。
小學兒童數概括能力的發展趨勢是:一年級(7—8歲)基本上屬於具體形象概括;二、三年級(8—10歲)從具體形象概括向形象抽象概括過渡;四、五年級(10—12歲)大多數兒童進入初步本質抽象概括水平。
關於小學兒童詞語概括能力發展的研究,結果表明,(1)二至五年級兒童在概括包含不同因素的材料時,有不同水平,材料中包含的因素越多,難度越大,成績越差。(2)8.5歲和9歲組兒童語文學習成績非常接近,但概括詞語能力差別很大。四、五年級成績的差異也很顯著,這是兒童概括能力發展上兩個明顯的轉折期。(3)二至四年級概括詞語能力發展緩慢。(4)將三個詞語單獨列出,兒童可以概括,而將它們分別置於三個句子中則不會概括。
總的來說,在概括能力發展上,小學兒童逐漸從對事物外部的感性特點的概括,越來越多地轉為對本質屬性的概括。具體地說,在整個小學時期內,兒童概括的水平,大體上經歷如下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直觀形象水平。低年級兒童的概括還和幼兒的概括差不多,主要屬於直觀形象的概括水平。他們雖然能夠進行概括,但所能概括的特徵或屬性,常常是事物的直觀的、形象的、外部的特徵或屬性,他們更多注意的是事物的外觀和實際意義。
第二階段是形象抽象水平。中年級兒童的概括主要屬於形象、抽象的概括水平。在這一級水平里,兒童概括處於從形象水平向抽象水平過渡的狀態。在他們的概括中,直觀的、外部的特徵或屬性的成分逐漸減少,形象的、本質的特徵或屬性的成分逐漸增多。
第三階段是初步本質抽象水平。高年級兒童的概括開始以本質抽象概括為主。由於在過去幾年中知識經驗的積累和智力活動的鍛煉,他們已能對事物的本質特徵或屬性以及事物的內部聯系和關系進行抽象概括。但是,即使到了高年級,他們也只是初步地接近科學的概括。由於知識經驗的限制,那些和具體事物相距太遠的高度抽象概括活動,對他們來說,還是非常困難的。
2.比較能力的發展
在教育影響下,兒童的比較能力逐漸發展起來,小學兒童對於事物的相異點要比相同點容易發現,因此,在教學中,最好從相異點開始,然後過渡到相同點。進行比較時,應從較為鮮明的特點入手,然後再比較細微的差異。
根據研究,我們可以認為:
(1)小學兒童比較能力的發展是隨年齡和年級的增長而不斷提高的。從正確區分具體事物的異同逐步發展到區分抽象事物的異同;從區分個別部分的異同逐步發展到區分許多部分的關系的異同;從在直接感知的條件下進行比較逐步發展到運用語言在頭腦中引起表象的條件下進行比較。
(2)小學兒童比較能力發展的特點,不是在任何條件下,對任何一種對象進行比較時都是相同的。在某些條件下,對某些對象進行比較時,既能在相似事物中找出相同點,又能找出其細微差別;而在另一些條件下,對另一些對象進行比較時則又不同,不能籠統地認為兒童(尤其是低年級兒童)一般容易找出相異點。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確定不同的重點,採用不同的方法引導兒童進行比較。
3.分類能力的發展
我國心理學工作者對小學兒童分類能力的發展特點早就進行過研究。對小學兒童字詞概念綜合性分類能力的研究指出:
(1)小學二年級學生,可以完成自己熟悉的具體事物的字詞概念的分類。但是能正確說明分類的根據,則要晚得多。絕大多數小學兒童是從事物的外部特徵或功用特點來說明分類根據的。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中高年級學生能從本質上說明分類根據的人數有所增加。
(2)解決同一課題,不同年齡組的兒童,表現出不同的分類水平,年齡特點是明顯的。三、四年級是字詞概念分類能力發展的一個轉折點。
『肆』 小學兒童思維的基本特點是
小學兒童的推理能力的發展趨勢:第一,小學兒童的歸納和演繹兩種推理能力的發展既存在著年齡差異,又表現出個體差異;第二,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學兒童推理范圍的抽象度也在加大,推理的步驟愈加簡練,推理的正確性、合理性和推理品質的邏輯性和自覺性也在加強;第三,在運算能力的發展中,小學兒童掌握歸納與演繹兩種推理形式的趨勢和水平是相近的。
對小學兒童類比推理發展的研究邵瑞珍:《兒童類比推理的特點》,《發展心理、教育心理論文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也指出,小學兒童類比思維發展存在著年齡階段性,教育條件的好壞也顯著地影響類比思維發展的水平。
在小學兒童掌握思維規則的研究中董奇:《小學兒童思維規則發展的實驗研究》,心理發展與教育,1985年第3期。,以杠桿裝置模型圖為器材,測定小學兒童概括杠桿平衡的條件。研究結果發現:
(1)小學兒童在解決杠桿平衡問題時,其思維活動都受一定規則的支配。
(2)小學兒童的思維規則隨年齡的增長而發展變化。其發展總趨勢是:日益由簡單到復雜,由單因素到多因素,由不正確到逐漸接近正確,由極低水平的定性定量到較高水平的定性定量再上升到更高水平的定性定量。此外,各年級兒童存在的思維規則的種類多少不同;處於各規則的人數多少不同;各規則出現和消亡的時間先後不同;各規則發展變化的模式不同(有下降、上升和升降三種);各規則的發展是並行式而非接替式的。
(3)小學兒童思維規則的發展是隨其年級的增長而以漸進形式穩定地由低級水平向高級水平發展,不存在發展的加速期;每經過三年,兒童的思維規則就發生顯著的變化;在整個小學時期內,兒童思維規則的發展存在三個層次,即一年級、三年級和六年級。
從上述的小學兒童各種間接推理發展的趨勢,可以看到小學兒童的抽象思維在全面地發展著,並逐漸成為他們思維的主要形式。
五、小學兒童思維品質的發展特點
思維品質,是思維發生和發展中所表現出來的個性差異。換言之,思維品質體現了每個個體的思維的水平和能力的差異,因此,培養兒童的思維品質,是發展其思維與能力的突破口。
思維品質主要包括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獨創性和批判性五個方面。
對小學兒童運算中思維品質的發展特點的研究,分析了小學兒童的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和獨創性等四個思維品質的發展趨勢。
(一)小學兒童思維敏捷性的發展
研究發現,小學兒童的思維敏捷性是不斷發展的,表現為運算速度在不斷提高,正確迅速能力水平的分化越來越明顯。
兒童的運算思維的敏捷性是可以培養的。合理的教學與要求可以適當地加快敏捷性發展的進程。
兒童運算中思維的敏捷性依賴於一系列的條件。首先,兒童的知識結構、技能技巧及思維結構,以及思維客體的難易程度等都會直接影響思維的敏捷程度。
(二)小學兒童思維靈活性的發展
小學兒童在運算中思維靈活性的發展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一題多解」的解題數量在增加,表明小學兒童的智力活動水平在不斷提高,分析綜合的思路逐步開闊了,逐漸能產生較多的思維起點,促使學生在運算中解題數量越來越多;二是靈活解題的精細性在增加;兒童不僅能一題多解,而且解題正確,在思維過程中,逐步能抓住問題的本質,根據思維對象、材料的特徵、類型去加以靈活運算。三是兒童的組合分析水平在不斷提高。
小學兒童的思維靈活性的發展過程是穩步的,沒有出現突變轉折,隨著年級遞增,兒童思維靈活程度的差異越來越明顯。
(三)小學兒童思維深刻性的發展
小學兒童在運算過程中思維深刻性不斷發展。首先,兒童尋找「標准量」的水平逐步提高,推理的間接性不斷增強。研究發現,小學兒童在解答應用題時,尋找「標准量」的水平可分為三個等級:(Ⅰ)不會尋找,或尋找不準;(Ⅱ)能夠找出兩步或三步應用題的標准量;(Ⅲ)能夠找出多步應用題的標准量,且能擴大步驟,綜合列式。其次,小學兒童不斷掌握運演算法則,認識事物數量變化的規律性。小學階段掌握運演算法則也有三級水平:(1)在數學習題中運用運演算法則;(Ⅱ)在簡單文字習題中運用運演算法則;(Ⅲ)代數式和幾何演算中運用運演算法則。再次,小學兒童不斷提出「假設」,獨立地自編應用題的抽象邏輯性在逐步發展。最後,三、四年級是小學兒童在運算中思維深刻性發展的一個轉折點。
(四)小學兒童思維獨創性的發展
小學兒童在運算中思維獨創性主要表現在獨立性、發散性和有價值的新穎性上。其發展趨勢表現於兩個方面:
(1)從對具體形象材料加工發展到對語詞抽象材料的加工
通過分析小學兒童自編應用題的水平,發現小學兒童自編應用題的能力落後於解答應用題的能力,在小學階段,根據直觀實物編題與根據圖畫具體形象編題的數量之間無顯著性差異,而根據圖畫具體形象編題與根據數字材料編題的數量之間卻存在著顯著差異。研究發現,四年級是思維獨創性發展的一個轉折點。
(2)先模仿,經過半獨立性的過渡,最後發展到獨創性
小學兒童自編應用題,一般是從仿照書本例題開始,從模仿入手,經過補充應用題的問題和條件,有一個半獨立性的過渡,逐步地發展為獨立地編擬各類應用題。但即使到了小學高年級,兒童完成較復雜的編擬應用題的任務還有一定困難。
在正常的教學條件下,三年級是從模仿編題向半獨立編題的一個轉折點,四年級是從半獨立編題向獨立編題的一個轉折點。
各年級兒童在獨立編擬應用題中,既有獨創性發展較穩定的年齡特徵,又有受內外因素左右而造成年齡特徵的可變性,特別是個別差異。
綜上所述,小學兒童的思維品質的發展存在著明顯的年齡特徵。思維品質既是統一的整體,其發展存在著一致性,又在思維品質的不同成分中具有其年齡特徵。一般說來,小學兒童思維的敏捷性與靈活性是穩步發展的,在小學階段中,兒童運算中的思維敏捷性與靈活性沒有出現「突變」或「轉折點」。思維的敏捷性往往易變化,不穩定,也就是說,在小學兒童的思維敏捷性的發展上,其年齡特徵更易表現出可變性。思維的靈活性則相對較穩定,在發展中其表現形式也比敏捷性豐富。小學兒童思維的深刻性,在發展中既表現出不斷發展的趨勢,又有一個三、四年級的轉折或關鍵期。從三、四年級起,在兒童思維的成分中,邏輯性成分逐步佔主導地位。小學兒童思維的獨創性,比其它思維品質的發展要晚、要復雜、涉及的因素要多。在教育中,既不能忽視小學兒童思維獨創性品質的發展與培養,也不能過高地估計他們獨創性思維品質的水平。
『伍』 小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
小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
思維是認識的高級階段是較高級的心理過程,它具有概括性和間接性的特點。兒童思維的發展是與兒童言語的發展分不開的,也與兒童的經驗和實踐活動密切相關。藉助思維活動,兒童才能在學習過程中,深入理解教材,掌握多種概念、理論,了解事物的規律和知識體系,才能在人際交往中解決自身遇到的各種問題。
比起感覺和知覺等,思維發生較遲,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的思維水平不斷提高,在發展的不同階段,兒童的思維顯示出不同的水平和特點。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把兒童的思維發展劃分為四個大的階段:感覺運動階段、前運演階段、具體運演階段和形式運演階段。而小學階段正處於皮亞傑所論述的具體運演階段,在這一階段兒童的思維顯示出如下一些特點。
(一)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
兒童思維的發展遵循著質量互變這一辯證規律。在小學階段由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思維形式發展到以抽象思維為主要思維形式是一個質變。但思維發展過程中的每一個質變都不是突然爆發的,而是通過新質要素逐漸積累和舊質要素逐漸衰亡和改造實現的。小學兒童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不是自發實現的,而是在新的生活環境中,在教學條件的影響下實現的。
剛入學的兒童的思維還離不開事物的具體形象,也就是說,他們還要藉助具體事物的表象解決問題。有經驗的教師都會發現這樣一個事實:當兒童對抽象的數學運算感到困難時,只要教師用直觀教具一演示或以形象的語言來提示,學生就能很快領悟,得到正確答案。初入學兒童的思維雖然保持具體形象的特點,但不意味著他們的思維沒有任何抽象概括的成分。小學兒童的思維如何從以具體形象為主向以抽象概括為主過渡呢?我們僅以一個實驗為例具體說明。在一個關於「兒童對物體運動速度」的認知發展研究中,小學兒童在理解v=s/t這一抽象關系時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最初(6~7歲)兒童比較兩車速度的快慢只是依據單一的空間因素,如哪個車停在前面哪個車就快;或只依據單一的時間因素,如哪個車先停哪個車就快。以後,兒童逐漸能看到空間和時間兩方面的因素,但也只能從外部形象判斷,不能整合其中的關系。最後,兒童才能真正抽象出「速度=路程/時間」的關系,主動採取各種策略解決問題,他們的思維逐漸達到了抽象概括的水平。
對速度的認知如此,對其他事物的認知也表現出類似的發展趨勢。
(二)思維的基本過程日趨完善
分析和綜合是思維的基本過程。幼兒在解決問題時,往往只注意事物的某一點或某一個方面,不能同時注意和思考更多的方面。這種傾向稱之為思維的中心性。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做過一個試驗:他給兒童看兩個形狀、大小完全一樣的玻璃杯,杯中裝著一樣多的水,讓兒童確認兩個杯子的水一樣多之後,將其中之一倒在另一個扁平的杯子中。他們讓兒童判斷此時兩個杯子的水是否一樣多,幼兒往往認為兩杯水是不一樣多的。這說明幼兒在解決問題時往往容易考慮事物的單一因素,他們的分析綜合能力還很差。而到了小學階段(6歲半到8歲半),兒童已能同時考慮到液面降低了和杯子變寬了等多種因素,而且知道一個維度──液體高度的變化可以由另一個維度──液體寬度的相應變化所補償。這種傾向稱為思維的脫中心化。這說明兒童的分析綜合能力提高了。小學低年級兒童還只能在直接觀察事物的條件下進行分析綜合,隨著兒童知識經驗的積累,在教學條件的影響下,小學高年級兒童已能在表象和概念的基礎上進行更高水平的分析和綜合了。
比較也是思維的過程。要找出事物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就需要比較。研究表明,小學兒童比較能力的發展表現在:從區分具體事物的異同,逐漸發展到區分許多部分關系的異同;從直接感知條件下的比較逐步發展到運用語言在頭腦中引起表象的條件下進行比較。小學兒童的比較不是在所有條件下都是相同的,對某些事物的比較既能找出相似點又能找出細微的差別,但在另一些條件下,他們進行比較時則有不同。
小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有了明顯的發展,這種發展表現在兒童能從對事物外部特點的概括(形象概括)發展到對事物本質屬性的概括(抽象概括);從對簡單事物的概括發展到對復雜事物的概括。馮申禁等研究人員對兒童詞語概括能力的發展進行了研究,發現二至五年級兒童在概括三組包含不同因素的材料時,有不同的水平。句組中包含的因素越多,概括的難度越大。小學兒童的概括能力是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發展的,但發展的過程有時快有時慢,對不同任務的認知發展是不同步的。
兒童對數的概括能力的發展也表現出類似的發展趨勢。林崇德等對兒童數能力發展的研究表明:小學兒童數概念的發展趨勢是,7~8歲兒童基本上屬於具體形象概括,8~10歲從具體形象概括向抽象概括過渡,10~12歲兒童大部分達到初步本質抽象概括水平。
(三)逐步穩定地形成各種概念
概念是思維的重要方面。概念的形成和發展是認知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兒童只有形成了某種概念,才能用它進行抽象、概括、判斷和推理,用它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而另一方面,兒童掌握概念和理解概念又是以原有認知水平,特別是以思維水平為基礎的。
兒童概念的發展水平是教材和教法制定的依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有按照兒童概念發展的規律傳授知識,才能更好地促進兒童智力的發展。
劉范等對7~12歲小學兒童認數、數序與系列、數的組成、運算和應用等四方面的研究發現:兒童數概念的發展表現出四種水平。小學6~8歲兒童已由利用實物運算過渡到抽象的數的運算;經過學習,形成數群概念,逐步掌握三、四位數的初步概念系統。在這個范圍內,能比較數的大小,認識數的相鄰關系。數詞和標志同一數量的圖形之間建立了聯系,可以互相轉換,能解決簡單的應用題。大約9~12歲即小學3~6年級學生逐步形成數的概念系統。此時兒童的抽象邏輯思維有了發展,兒童可以通過推理掌握更大的數,在一定的范圍內正確運用歸納和演繹的形式進行推理,能解決條件較隱蔽、內容較復雜的應用題,能逐步認識三維空間圖形。他們也發現,概念的發展水平明顯受任務條件和教育條件的影響,有時會顯示出不同步現象。
穩定性是兒童認知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在小學階段,兒童各種概念的發展已趨於穩定。皮亞傑把這種認知發展的穩定性稱為「守恆」,即兒童在認識事物時,不像幼兒那樣容易受事物表面現象的變化所左右,能穩定地掌握事物的有關屬性。比如,皮亞傑在一個數量守恆實驗中,將八粒鈕扣直接排在另一排八粒鈕扣之上,這樣兩排鈕扣的長度相等,兒童同意這兩排鈕扣同樣多。但如果把一排鈕扣排得靠近些,使這一排短一些,幼兒(前運算階段)就可能說較長的一排鈕扣多。而小學兒童(具體運演階段)知道鈕扣的重新排列並不改變他們的數目。在小學階段,兒童已能達到數的守恆(6~9歲),長度守恆(6~8歲),液體守恆(6~8歲半),面積守恆(8~10歲),重量守恆(9~10歲)和容積守恆(11~12歲),等等。達到守恆是具體運演階段兒童的主要成就。
兒童為什麼能達到守恆?皮亞傑認為,這是因為兒童能夠進行可逆的心理運算。可逆性是兒童思維發展的另一個指標。可逆性包括逆向性和互反性。逆向性如M 加上 A 為 N, N 減去 A 回到 M,減是增的逆向。互反性如A>B,它的互反為B<A。幼兒的思維往往是不可逆的。比如在一個實驗中,當實驗人員要求兒童以填空的方式按時間先後順序組成時間系列時,幼兒只能理解時序的相對固定性,如春、夏、秋、冬的順序。但如果實驗人員把代表冬天的圖片放在前面,令兒童在代表冬天的圖片後面填上合適的圖片時,幼兒會感到困惑。他們會把代表冬天的圖片移到後面,而擺上春天的圖片,表現出只能「順向」思考問題而不能「逆向」思考問題的特點。而到了小學階段,兒童不僅能理解時序的相對固定性,也能理解時序的相對可變性了,有了可逆性思維。
(四)已能初步監控自己的認知活動
能監控自身的認知活動過程與策略,即對認知的認知,是發展得較遲的一種能力,稱其為元認知能力。元認知已成為認知發展研究中一個重要領域。幼兒的元認知能力還剛剛萌芽,而到了小學階段,兒童的這種能力已有所發展。在解決問題之後,如果你要求兒童報告其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採用的方法,他們已能回答問題。但如果要求兒童詳細描述自己解題的過程和策略時,他們還會感到困難。
『陸』 小學兒童思維發展的一般特點是什麼
小學階段是一個人思維發展的特殊時期,兒童的思維在很多方面的發展可謂質的飛躍,為兒童進入小學的學習奠定了生理和心理基礎。認識和掌握了這些規律,能夠更好地理解這一階段的兒童在學習和生活所表現出來的一些行為特徵,把握他們的成長規律,從而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和發展。
3、思維的可逆性也是這一階段兒童思維的重要特徵。他們的思維開始去集中化,能夠學會處理部分與整體的關系,進行一些逆向或互換的邏輯推理。而去集中化是具體運算階段兒童思維成熟的最大特徵。
家長和老師認識和掌握了兒童的這些思維特徵,在輔導、引導兒童方面可能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柒』 小學兒童思維發展的主要特點
小學階段是一個人思維發展的特殊時期,兒童的思維在很多方面的發展可謂質的飛躍,為兒童進入小學的學習奠定了生理和心理基礎。認識和掌握了這些規律,能夠更好地理解這一階段的兒童在學習和生活所表現出來的一些行為特徵,把握他們的成長規律,從而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和發展。
瑞士著名發展心理學家讓·皮亞傑在他提出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中,他個體從出生到成熟這個發展過程分為四個階段:感知運動階段(0~2歲)、前運算階段(2~7歲)、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形式運算階段(11歲至成人),而在這幾個階段中,只有具體運算階段與小學生的年齡重合度最高。
具體運算階段學生的認知特點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徵:
1、兒童的認知結構發生了重組和改善,思維具有一定的彈性,兒童已經獲得了長度、體積、重量和面積等的守恆,能夠憑借具體事務或從具體事物中獲得的表象進行邏輯思維和群集運算。
所謂守恆是指無論物體的形態如何變化,其質量是不變的。群集運算是指兒童能夠對多個物體進行共同的特徵識別、甚至是分類歸納的能力,他們能夠根據物體各種特性結合的復雜規則進行分類。這一階段的兒童分類和理解概念的能力都有明顯的提高。但是這時的兒童理解事物仍然需要具體事物的支持,對那些不存在的事物或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情還不能進行思考。
2、這一階段兒童形成概念、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都必須與他們熟悉的物體或場景相聯系,還不能進行抽象思維。兒童已經能理解原則和規則,但在實際生活中只能刻板地遵守規則,不敢改變。
3、思維的可逆性也是這一階段兒童思維的重要特徵。他們的思維開始去集中化,能夠學會處理部分與整體的關系,進行一些逆向或互換的邏輯推理。而去集中化是具體運算階段兒童思維成熟的最大特徵。
家長和老師認識和掌握了兒童的這些思維特徵,在輔導、引導兒童方面可能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