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讀書苦樂閱讀答案第三段運用什麼論證
參考答案:
1.(1)作者看似調侃陶淵明讀書不苦,實際上是贊賞他不屑功名、為精神愉悅和心性需要而讀書。通過與上文對比,作者含蓄地點出:為追求功名而苦讀的讀書之苦與為追求精神愉悅和心性需要而讀書的讀書之樂,是兩種不同的境界。
(2)這個「樂」指的是讀書之樂,樂在讀書的過程中,讀書帶來的樂趣是精神的享受。「追求享受」,則是以享樂作為追求的目標,側重於對功名與物質追求,進而獲得的享受。
2.用「更上一層樓」與讀書比較,突出讀書更能使眼光高遠。(或答增長見識)
用「佛境」與「書境」比較,突出讀書可讓人貫通三界,知過去,知現在,知未來。(或答提高智力)
通過生動的比喻和精彩的舉例,突出讀書能使人脫去愚昧,增長智慧,獲批判眼光,看清道貌岸然後的真面目,了解社會表象下掩蓋的真實。(或答增強信心,了解社會。)
3.比喻的運用。用「隱身的串門兒」 比喻讀書,形象地寫出了讀書的幾點快樂:可以不受時空和禮節的限制,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者;可無拘無束地與歷代的、各民族的文化大師對話;可隨意傾聽前朝列代的遺聞逸事;可領教當代最奧妙的創新理論或有意驚人的故作高論。(用「別有天地,別有日月星辰,而且還有生存其間的人物」來比喻書中境界,生動表現了書中境界的豐富、精彩和令人神往。等等。)使抽象的道理通俗易懂,令人信服。
欲揚先抑。全文重在談讀書之樂,卻先著筆寫讀書之苦。通過「抑」來渲染作者的主要觀點。
多處運用比較。例如第⑥段將書本知識與個人生命作比較,突出「人生短暫、知識無涯」之意。
(如果有答引用、語言幽默等的,只要有結合原文分析並指出表達效果均可。)
4.作者認為為了追求功名而苦讀是真苦,而為了精神愉悅和心性需要而讀書則是快樂的。人生短暫,知識無涯,我們每個人應為張揚生命、提升心智而潛心讀書。(結合自己實際談讀書的苦與樂部分學生能自圓其說即可。)
B. 讀書苦樂閱讀理解
1,.讀書是抄需要"苦讀"的,但作襲者和鄭淵潔都認為讀書實則是一種享受.
2,恰當,
因為讀書就是讀者與作者之間心靈的溝通,而作者把這種心靈間的溝通比作"串門"是恰當的,並且通俗易懂,使人印象深刻.
3. 第4段中"天涯若比鄰"在文中的意思是:作者在書中能夠學習到離我們很遠,甚至與我們不在同一個時代的人的思想,文化等.所以作者認為是"天涯若比鄰".
文中所寫的讀書的樂趣在於 讀書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讀書可以了解許多我們不知道的事情,對於未知的事情,通過讀書我們不用去請教寫書的人,並且能與作者產生共鳴,進行心靈的溝通.
(這是自己的理解,或許有所錯誤,還需多多幫助.)
C. 讀書苦樂的閱讀理解題
1.在這里隨意閱歷,隨時拜師求教
這里可得到豐富的經歷,可認識各時各地回、各種各樣答的人
2.通過讀書可以親身去感受書中的風景,可以直接與書中的人物進行交流。
3。在閱讀時,沒有去掉許多現實的觀點看法,帶著功利目的去讀書,不能完全忘我的走入書中的世界
D. 讀書苦樂 楊絳閱讀答案
11.(1)作者看似調侃陶淵明讀書不苦,實際上是贊賞他不屑功名、為精神愉悅和心性需要而讀書。通過與上文對比,作者含蓄地點出:為追求功名而苦讀的讀書之苦與為追求精神愉悅和心性需要而讀書的讀書之樂,是兩種不同的境界。
(2)這個「樂」指的是讀書之樂,樂在讀書的過程中,讀書帶來的樂趣是精神的享受。「追求享受」,則是以享樂作為追求的目標,側重於對功名與物質追求,進而獲得的享受。
12.用「更上一層樓」與讀書比較,突出讀書更能使眼光高遠。(或答增長見識)
用「佛境」與「書境」比較,突出讀書可讓人貫通三界,知過去,知現在,知未來。(或答提高智力)
通過生動的比喻和精彩的舉例,突出讀書能使人脫去愚昧,增長智慧,獲批判眼光,看清道貌岸然後的真面目,了解社會表象下掩蓋的真實。(或答增強信心,了解社會。)
13.比喻的運用。用「隱身的串門兒」
比喻讀書,形象地寫出了讀書的幾點快樂:可以不受時空和禮節的限制,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者;可無拘無束地與歷代的、各民族的文化大師對話;可隨意傾聽前朝列代的遺聞逸事;可領教當代最奧妙的創新理論或有意驚人的故作高論。(用「別有天地,別有日月星辰,而且還有生存其間的人物」來比喻書中境界,生動表現了書中境界的豐富、精彩和令人神往。等等。)使抽象的道理通俗易懂,令人信服。
欲揚先抑。全文重在談讀書之樂,卻先著筆寫讀書之苦。通過「抑」來渲染作者的主要觀點。
多處運用比較。例如第⑥段將書本知識與個人生命作比較,突出「人生短暫、知識無涯」之意。
(如果有答引用、語言幽默等的,只要有結合原文分析並指出表達效果均可。)
14.作者認為為了追求功名而苦讀是真苦,而為了精神愉悅和心性需要而讀書則是快樂的。人生短暫,知識無涯,我們每個人應為張揚生命、提升心智而潛心讀書。(結合自己實際談讀書的苦與樂部分學生能自圓其說即可。)
E. 讀書苦樂的閱讀理解答案
1、陶淵明的讀書觀念和作者有相同之處么?結合全文回答、
2、文中把讀書比作串門版--隱身的串門。你覺得恰當權么?說說你的理解
3、第4段中,天涯若比鄰在文中的意思是?
文中所寫的讀書的樂趣在於?
1,.讀書是需要"苦讀"的,但作者和鄭淵潔都認為讀書實則是一種享受.
2,恰當,
因為讀書就是讀者與作者之間心靈的溝通,而作者把這種心靈間的溝通比作"串門"是恰當的,並且通俗易懂,使人印象深刻.
3. 第4段中"天涯若比鄰"在文中的意思是:作者在書中能夠學習到離我們很遠,甚至與我們不在同一個時代的人的思想,文化等.所以作者認為是"天涯若比鄰".
文中所寫的讀書的樂趣在於 讀書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讀書可以了解許多我們不知道的事情,對於未知的事情,通過讀書我們不用去請教寫書的人,並且能與作者產生共鳴,進行心靈的溝通.
F. 小學生作文讀書苦樂200字
題目:讀書的苦樂 不愛喝咖啡的人,說咖啡苦澀,愛喝咖啡的人,說咖啡香濃。同是一杯咖啡,為什麼會有兩種體會呢?吾曰:心境不同。
讀書亦是如此。不愛讀書的人,如同不會品咖啡的人,讀書時,只知其苦,不知其樂。愛讀書的人,如同會品咖啡的人,讀書時,能夠品出書的韻味,能夠進入樂之境界。那麼,如何才能達到讀書的樂之境界呢?
首先,要忘記苦境。當今的學生,大都說讀書苦。固然,考試與升學的壓力,扼殺了學生們讀書的興趣,不過,一些學
生們不會從讀書中找到樂趣和價值,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古人讀書,大多搖頭晃腦,樂此不疲;今人讀書,大多愁眉苦臉,見書生厭。古今之人讀書時的心境為何會有如此的差異?不可否認的原因之一,就是當今快節奏的生活讓人無法靜下心來好好讀書,久而久之,看到書就心煩氣躁。我認為,這不是出現問題的根本原因,出現問題的根本原因是,我們這批新新人類的心境出了問題。
心不靜,則難成事。不是讀書苦,而是我們無法抑制那顆動盪不安的心。當今豐富多彩的生活,早已俘虜了不少同學的心。讀書與娛樂相比,讀書當然是苦的。此外,讀書之悲苦,是因為我們太強調功利性。林語堂先生曾說過:「讀書的本旨湮沒於求名利之心中,可悲。」讀書本是無功利的,帶著功利之心讀書,讀書還會有趣嗎?還是林語堂先生說得好:「讀書本是一種心靈的活動。」看來,快樂讀書的前提,就是安頓好那顆動盪不安的心。
關於讀書,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生命去閱讀,唯有如此,讀書之樂境才會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樣,令人豁然開朗。我以為,讀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用自己的眼睛讀書,這是低級的閱讀;另一種是用生命來讀書,這才是真正的讀書。只有用生命來讀書的人,才是真正會讀書的人。此時,讀書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享受美好的人生。
只有暢游書海,我們的思想才會視通萬里,思接千載,心游萬仞,精騖八極。在書中,我們可以與自然對話,可以與社
會對話,可以與大師對話,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我們無所不去。在書中,我們可以認識孔子和莊子,可以認識屈原和文天祥。在書中,我們可以了解荷馬與巴爾扎克,可以了解雨果與華茲華斯,可以了解盧梭與康德。最重要的是,通過讀書,我們的人格得到了完善,我們的思想得到了升華,經過多年努力,我們甚至可以成為大師——沒有一個大師不是書滋潤出來的。
當然,對於我們來說,讀書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因為我們太怕考試的分數低,太怕輸,太怕老師和父母失望的眼神,太怕孤獨。
如果書是帆,良好的心境是風,那麼,讀書之樂便是那探險的遠航之船了。
G. 讀書苦樂 閱讀
亦曰仁義而已矣』的孟夫子」,他如果生在和我們同一個時代,會不會又是一位專馬列主屬義老先生呀?我們可以在蘇格拉底臨刑前守在他身邊,聽他和一位朋友談話;也可以對斯多葛派伊匹克悌忒斯(Epictetus)的《金玉良言》產生懷疑。 我們可以傾聽前朝列代的種種遺聞逸事,也可以領教當代最奧妙的創新理論或有意驚人的故作高論。反正只要話不投機或言不入耳,不妨及早抽身退場,甚至砰一下推上大門——就是說,拍地合上書面——誰也不會嗔怪。這是書以外的世界裡難得的自由!
H. 閱讀黑馬讀書苦樂 楊絳 在文中第1自然段,作者提到陶淵明是調侃,還是有其他之事陶淵明的「不求甚
作者提到陶淵明是調侃
I. 讀書苦樂中讀書有哪幾點樂趣
讀書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樂趣,是一種與書中人物心靈的交流。讀書,既能開拓視野,增長知識,又能充實自己,享受快樂,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我愛書,也愛讀書,我把讀書當做生活中一種樂趣,只要有書我就開心,不管是什麼書。在我的書房裡放滿了各種各樣的書。
書雖然多,但沒有不適合小學生看的書,我認為書也分兩種——好書和壞書。看一本好書能引人入勝,使人廢寢忘食,與其書融為一體,置身於書中的喜怒哀樂之中,達到忘我的境界。好書能使人增長知識,開拓視野,充實每一天。而一本壞書卻會在人們的道路上挖出一個又一個坑,一不留神,就陷入其中許久不能自拔。
我可得感謝這些書,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就養成每天晚上都要看書的好習慣。正是這個習慣讓我受益不淺,我的知識面比原來更廣了,好詞銀行也儲存了越來越多的詞語;寫作能力也越來越強了。
當然,也有傷心的時候。有一次,妹妹獨自在家,我和大人都出去了,回家一看,好多書都被妹妹撕破了,為此我幾天都沒有笑容。
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付出有收獲,既需思考又長見識,這就是讀書的樂趣。
篇二:讀書的樂趣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名言是高爾基說的,也是我最喜歡的讀書名言。
我從識字開始就喜歡看書,一有空,我便陶醉在書海里。我看書的種類有很多,如童話故事、神話故事、民間故事、世界名著……一個小小的書架上,擺滿了薄薄厚厚的書本,就像我們廣播操比賽時,那整齊的隊伍。
在暑假裡,我和書發生了許多趣事。記得有一次,我被媽媽罵哭了。然後,我潸然淚下地回到房間看書。我打開書本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不知不覺,已經11點30分了,我該睡覺了。那時候我已忘了那傷心的事。原來,書可以帶給我們快樂的。
現在,我比前更愛讀書了,因為它可以幫我忘掉所有不高興的事。這如一句話: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良師,也是一位在你不高興的時候安慰你的好朋友。
書,是道路上的啟明燈,他不僅為我提供豐富的精神糧食,還陶冶了我的品格,使我懂得應該做一個怎樣的人。同學們:「同沐四季風,共享讀書樂。」讓我們與書交朋友吧!讓讀書之花,盛開四季校園。
篇三:讀書的樂趣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讀書,如同一杯杯香濃的茶;讀書,如同一集集精彩的電視;讀書,如同一首首優美的歌曲,蘊含了無限的樂趣
J. 讀書苦樂作文
幅圖畫:在一片蔥郁的草地上,有六匹馬正在咀嚼著青草,它們個個都 長得十分雄健;可又有一匹馬卻躺在一片沒有青草的荒地上睡著覺,瘦得是那麼可憐。
這幅畫給我的感想很多,其中感受最深的就是:無論我們做什麼事情都不能懶惰 ,一定要勤奮。只有勤奮,將來才能成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否則,像那匹瘦馬 一樣,整天懶惰,那麼就永遠也不能成為一個駿馬良駒。
我國當代數學家陳景潤,在攀登數學高峰的道路上,翻閱了國內外上千本有關資料,通宵達 旦地看書學習,演算研究,最後取得了震驚世界的成就,成為最接近數學王冠上的明珠—— 哥德巴赫猜想的第一人。
大發明家愛迪生,為了研究出理想的白熾燈絲,進行了上千次的實驗,幾乎所有的金屬都被 他試驗過了,正是憑著這種勤奮刻苦的精神才取得了「白熾燈」的 成功,成為世人仰慕的發明大王。幾乎所有取得突出成就的人都有一部勤勞刻苦奮斗競爭 的歷史,絕少有靠投機取巧取勝的。可見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是與刻苦勤奮分不開的。
高爾基說過:「天才出於勤奮」。卡萊爾也說過:「天才就是無止境地刻苦勤奮的努力」。 這些名人的經驗之談告訴我們,只有勤奮,才能成才。
現在,我們就好比是那七匹馬,老師每天給我們講的知識就是地上那青青的野草。我們每個 人都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學校家庭給我們的學習環境也是再好不過的了。可為什麼有的同 學學習好,而有的同學就學習不好呢?根本的問題就是看誰最勤奮,其次才是天份和方法。
誰不希望能為祖國的四化做出貢獻,誰不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棟梁之才,那麼,讓我告訴你 :勤奮才是成才的第一要訣。
。
讀書之苦樂
讀書鑽研學問,當然得下苦功夫。為應考試、為寫論文、為求學位,大概都得苦讀。陶
淵明好讀書。如果他生於當今之世,要去考大學,或考研究院,或考什麼「托福兒」,難免
會有些困難吧?我只愁他政治經濟學不能及格呢,這還不是因為他「不求甚解」。
我曾挨過幾下「棍子」,說我讀書「追求精神享受」。我當時只好低頭認罪。我也承認
自己確實不是苦讀。不過,「樂在其中」並不等於追求享受。這話可為知者言,不足為外人
道也。
我覺得讀書好比串門兒--「隱身」的串門兒。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者,
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翻開書面就闖進大門,翻過幾頁就升堂入室;而且
可以經常去,時刻去,如果不得要領,還可以不辭而別,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對質。不問我
們要拜見的主人住在國內國外,不問他屬於現代古代,不問他什麼專業,不問他講正經大道
理或聊天說笑,都可以挨近前去聽個足夠。我們可以恭恭敬敬旁聽孔門弟子追述夫子遺言,
也不妨淘氣地笑問「言必稱'亦曰仁義而已矣'的孟夫子」,他如果生在我們同一個時代,會
不會是一位馬列主義老先生呀?我們可以在蘇格拉底臨刑前守在他身邊,聽他和一位朋友談
話;也可以對斯多葛派伊匹克悌忒斯(Epictetus)的《金玉良言》思考懷疑。我們可以傾聽
前朝列代的遺聞逸事,也可以領教當代最奧妙的創新理論或有意驚人的故作高論。反正話不
投機或言不入耳,不妨抽身退場,甚至砰一下推上大門--就是說,拍地合上書面--誰也
不會嗔怪。這是書以外的世界裡難得的自由!
壺公懸掛的一把壺里,別有天地日月。每一本書--不論小說,戲劇,傳記、游記、日
記,以至散文詩詞,都別有天地,別有日月星辰,而且還有生存其間的人物。我們很不必巴
巴地趕赴某地,花錢買門票去看些仿造的贗品或「栩栩如生」的替身,只要翻開一頁書,走
人真境,遇見真人,就可以親親切切地觀賞一番。
說什麼「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我們連腳底下地球的那一面都看得見,而且頃刻
可到。盡管古人把書說成「浩如煙海」,書的世界卻真正的「天涯若比鄰」,這話絕不是唯
心的比擬。世界再大也沒有阻隔。佛說「三千大千世界」,可算大極了。書的境地呢,「現
在界」還加上「過去界」,也帶上「未來界」,實在是包羅萬象,貫通三界。而我們卻可以
足不出戶,在這里隨意閱歷,隨時拜師求教。誰說讀書人目光短淺,不通人情,不關心世事
呢!這里可得到豐富的經歷,可認識各時各地、各種各樣的人。經常在書里「串門兒」,至
少也可以脫去幾分愚昧,多長幾個心眼兒吧?我們看到道貌岸然、滿口豪言壯語的大人先
生,不必氣餒膽怯,因為他們本人家裡盡管沒開放門戶,沒讓人闖入,他們的親友家我們總
到過,自會認識他們虛架子後面的真嘴臉。一次我乘汽車馳過巴黎賽納河上宏偉的大橋,我
看到了棲息在大橋底下那群撿垃圾為生、蓋報紙取暖的窮苦人。不是我眼睛能拐彎兒,只因
為我曾到那個地帶去串過門兒啊。
可惜我們「串門」時「隱」而猶存「身」,畢竟只是凡胎俗骨。我們沒有如來佛的慧
眼,把人世間幾千年積累的智慧一覽無余,只好時刻記住莊子「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名
言。我們只是朝生暮死的蟲豸(還不是孫大聖毫毛變成的蟲兒),鑽入書中世界,這邊爬
爬,那邊停停,有時遇到心儀的人,聽到愜意的話,或者對心上懸掛的問題偶有所得,就好
比開了心竅,樂以忘言。這了「樂」和「追求享受」該不是一回事吧?
苦與樂相互矛盾,又相互聯系。比如樂吧,紙醉金迷是一種樂,功成業就也是一種樂,前者低級庸俗,後者為人們所追求。我們所需要的苦與樂是積極向上的苦中作樂,苦中得樂,苦中享樂。
苦與樂,二者相依在一起,是對立的統一,可以相互轉化。苦是樂的源頭,樂是苦的歸結。「不經風霜苦,難得臘梅香,」成功的快樂,正是經歷艱苦奮斗後產生的。吃得苦中苦,方能得成果。古人「頭懸梁,錐刺股,」苦則苦矣,但他們下苦功實現上進之志,本身就是一種快樂,以苦為樂,苦中求樂,其樂無窮。
有人見苦就畏懼,這就是缺乏正確的「苦樂觀」。古代志士仁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苦樂觀是把自己的苦和樂與天下人聯系起來,這是很了不起的,這比只為個人樂奔忙而不願為他人去吃苦的人,不知要高尚多少倍。共產主義戰士他們為祖國人民,為人類的幸福而艱苦奮斗置個人苦樂於度外,這更是崇高的「苦樂觀」。原因就在於他們確立了共產主義的理想的世界觀。奧斯特洛夫斯基說過:「我活著的每一天都意味著和巨大的痛苦作斗爭。」但當他取得創作的輝煌成就後,他無比欣喜地總結道:「再沒有比戰勝種種痛苦更使人感到幸福和快樂的了。」「鋼鐵」戰士劉琦,活雷鋒張海迪,他們克服了殘疾之苦,戰勝了病魔的意志和毅力,在常人無法理解,在痛苦中作拼搏中取得驚人成就,不就充分證明了樹立革命苦樂觀的重要嗎?
作為青年學生,我們不能為個人樂而去吃苦奮斗,克服今天學習中的許多困難,著眼點還是要學好功課,掌握本領,日後為祖國為人民全心全意服務。這就要求我們要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使自己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正確處理好苦與樂的關系。
苦,先於人民;樂,後於人民,青年朋友們,讓我們以苦為樂,甘吃大苦,力爭為全民族的富強,康樂,幸福而奉獻吧!
1.談讀書的苦樂之境
不愛喝咖啡的人,說咖啡苦澀;愛喝咖啡的人,說咖啡香濃。同是一杯咖啡,為什麼會有兩種體會呢?吾曰:心境不同。
讀書亦如此。不愛讀書的人就如同不會品咖啡的人一樣,只知其苦,不知其樂。愛讀書的人則如同會品咖啡的人一樣,能品出其韻味,進入樂之境。那麼,如何才能達到讀書樂之境呢?
首先,要忘記苦境。如果忘不了苦,那麼就無法在意義上體會到樂。當今的學生,大多說讀書苦。固然,考試與升學的壓力,扼殺了學生讀書的興趣;但學生不會從讀書中找到樂子,也是不爭的事實。古人讀書,大多搖頭晃腦,樂此不疲;今人讀書,大多愁眉苦臉,見書生厭。古今讀書之心境為何有如此之差異?不可否認的原因之一,就是當今的快節奏生活無法讓人靜下心來好好讀書。久而久之,看到書就心煩氣躁,但我認為,這絕對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我們這批新新人類的「心境」出了問題。
心不凈(靜),則難成事。不是讀書苦,而是我們無法抑制那顆動盪不安的心。當今的豐富多彩的娛樂生活早已俘虜了我們的心。讀書與娛樂相比,讀書當然是苦的。此外,讀書之悲苦,是因為我們的心太嚮往俗世的功利。林語堂先生曾說:「讀書本旨湮沒於求名利之心中,可悲。」(見林語堂《論讀書》)讀書本是無功利的。帶著功利之心讀書,讀書還有趣嗎?還是林老說得好「讀書本是一種心靈的活動」(見林語堂《論讀書》)。因此,快樂讀書的前提就是安頓好那顆動盪不安的心。
其實,最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生命去閱讀。唯有如此,讀書之樂境才會如那「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樣,豁然開朗。我以為,讀書應該只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用自己的眼睛來讀書,這是低級的閱讀。另一種就是用生命來讀書,這才是真正的讀書。也只有用生命來讀書的人,才算是真正會讀書的人,此時,讀書不是負擔生活,而是享受生活。
其實,暢游書海,我們的生命才會視通萬里,思接千載,心游萬仞,精騖八極。在書中,我們可以與自然對話,與社會對話,與大師對話;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我們無所不去。在書中,我們會認識孔子和莊子,認識屈原和文天祥,認識了譚嗣同和毛澤東。在書中,我們可以了解荷馬與巴爾扎克,了解雨果與華茲華斯,了解了盧梭與康德。最重要的是,通過讀書,我們的人格得到了完善,思想得到了提升,甚至可以成為大師——沒有一個大師不是書滋潤出來的。
當然,讀書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半空墜」是常有的事情。如今的我們太怕考試分數低,太怕輸,太怕老師和父母失望的眼神,太怕孤獨。我認為,分數大多與讀書無關,分數低絕不是因為書讀得太多,而是讀得太少。
如果,書是帆,良好的心境是風,那麼,讀書之樂便是那探險的遠航之船了……
2.讀書苦樂
讀書鑽研學問,當然得下苦功夫。為應考試、為寫論文、為求學位,大概都得苦讀。陶淵明好讀書。如果他生於當今之世,要去考大學,或考研究院,或考什麼「托福兒」,難免會有些困難吧?我只愁他政治經濟學不能及格呢,這還不是因為他「不求甚解」。
我曾挨過幾下「棍子」,說我讀書「追求精神享受」。我當時只好低頭認罪。我也承認自己確實不是苦讀。不過,「樂在其中」並不等於追求享受。這話可為知者言,不足為外人道也。
我覺得讀書好比串門兒——「隱身」的串門兒。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翻開書面就闖進大門,翻過幾頁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經常去,時刻去,如果不得要領,還可以不辭而別,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對質。不問我們要拜見的主人住在國內國外,不問他屬於現代古代,不問他什麼專業,不問他講正經大道理或聊天說笑,都可以挨近前去聽個足夠。我們可以恭恭敬敬旁聽孔門弟子追述夫子遺言,也不妨淘氣地笑問「言必稱』亦曰仁義而已矣』的孟夫子」,他如果生在我們同一個時代,會不會是一位馬列主義老先生呀?我們可以在蘇格拉底臨刑前守在他身邊,聽他和一位朋友談話;也可以對斯多葛派伊匹克悌忒斯(Epictetus)的《金玉良言》思考懷疑。我們可以傾聽前朝列代的遺聞逸事,也可以領教當代最奧妙的創新理論或有意驚人的故作高論。反正話不投機或言不入耳,不妨抽身退場,甚至砰一下推上大門--就是說,拍地合上書面--誰也不會嗔怪。這是書以外的世界裡難得的自由!
壺公懸掛的一把壺里,別有天地日月。每一本書--不論小說,戲劇,傳記、游記、日記,以至散文詩詞,都別有天地,別有日月星辰,而且還有生存其間的人物。我們很不必巴巴地趕赴某地,花錢買門票去看些仿造的贗品或「栩栩如生」的替身,只要翻開一頁書,走人真境,遇見真人,就可以親親切切地觀賞一番。
說什麼「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我們連腳底下地球的那一面都看得見,而且頃刻可到。盡管古人把書說成「浩如煙海」,書的世界卻真正的「天涯若比鄰」,這話絕不是唯心的比擬。世界再大也沒有阻隔。佛說「三千大千世界」,可算大極了。書的境地呢,「現在界」還加上「過去界」,也帶上「未來界」,實在是包羅萬象,貫通三界。而我們卻可以足不出戶,在這里隨意閱歷,隨時拜師求教。誰說讀書人目光短淺,不通人情,不關心世事呢!這里可得到豐富的經歷,可認識各時各地、各種各樣的人。經常在書里「串門兒」,至少也可以脫去幾分愚昧,多長幾個心眼兒吧?我們看到道貌岸然、滿口豪言壯語的大人先生,不必氣餒膽怯,因為他們本人家裡盡管沒開放門戶,沒讓人闖入,他們的親友家我們總到過,自會認識他們虛架子後面的真嘴臉。一次我乘汽車馳過巴黎賽納河上宏偉的大橋,我看到了棲息在大橋底下那群撿垃圾為生、蓋報紙取暖的窮苦人。不是我眼睛能拐彎兒,只因為我曾到那個地帶去串過門兒啊。
可惜我們「串門」時「隱」而猶存「身」,畢竟只是凡胎俗骨。我們沒有如來佛的慧眼,把人世間幾千年積累的智慧一覽無余,只好時刻記住莊子「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名言。我們只是朝生暮死的蟲豸(還不是孫大聖毫毛變成的蟲兒),鑽入書中世界,這邊爬爬,那邊停停,有時遇到心儀的人,聽到愜意的話,或者對心上懸掛的問題偶有所得,就好比開了心竅,樂以忘言。這了「樂」和「追求享受」該不是一回事吧?
看看有沒有你能用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