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教學
淺談如何打造小學數學的高效課堂
「摘要」:打造和諧、快樂、高效的數學課堂是每一位數學教師的夢想和追求。
如何營造一個高效的數學課堂,一、充分的課前准備是高效課堂的前提。二、優化教學過程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三、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在能力是打造高效課堂的保證。打造和諧高效的數學課堂是課前、課堂、課後等因素的有機整合,只有真正實現了和諧高效的課堂教學,才會真正實現人人學數學,使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關鍵字」: 充分的課前准備;優化教學過程;發揮潛在能力
打造和諧、快樂、高效的數學課堂是每一位數學教師的夢想和追求。高效的課堂可以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數學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那麼如何營造一個高效的數學課堂,我有以下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充分的課前准備是高效課堂的前提。 課堂要高效,教師就要認真備課,專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沒有充分准備的課,肯定是低效或無效的。備課之關鍵於備知識、備方法、備學生。三者缺一不可,備知識就是「知己」,備學生就是「知彼」,而備方法就是專研教材,研究戰略戰術。古人說高效方能為師,故教師備課時,不能僅僅限於將課本上已有的知識備好,還應該閱讀大量的相關資料。將本節課的知識背景掌握充分,將局部的知識放到整體的知識大背景來研究。只有這樣學生對知識的把握才能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如果教師一味的照本宣科,學生就會覺的枯燥無味,課堂教學的高效就無從談起。 二、優化教學過程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 (一)、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 1、巧妙運用多媒體 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讓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取大量的教學信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隨著教育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在一些難點問題的突破上多媒體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2、教學方法靈活多樣 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此時他們的思維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低年級教師可以把動畫、童話、故事、游戲、競賽等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引人課堂。如:一年級下冊學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時,學生對枯燥乏味的計算並不怎麼感興趣。但如果採用游戲、競賽的方法,就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教學真正「活」起來。 (二)、關注到課堂的每一個角落,正確地評價學生 現在大班化教學已經是很多地方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教師無法改變的現狀,因此我們教師應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採用多種策略,盡量照顧到每位學生。如課堂上經常用「誰還沒有回答問題」,「誰聽懂了」,「誰來說說看」等語言,來提醒每個學生回答問題,同時,對於學生的回答要及時評價。當然也可以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鍛煉。對班級中的弱勢群體,教師在學習和生活上都要給以他們以極大的關愛,不要直接否定一個學生,要看到他們的長處。
(三)、注重數學與其他學科及生活的整合 教師不要讓學生為了學數學而學數學,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一切可以利用的素材。讓數學知識應用到各個方面、各個學科,應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如教學三年級《有用的搭配》時,教師是這樣設計的:在引出問題後,依次出示了數學中數字的搭配、語文中拼音的搭配、美術中顏色的搭配、音樂中音符的搭配、生活中衣服的搭配等等。讓數學融入到各個學科和生活中,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無處不在,感受到數學的美,體會到數學的魅力。 三、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在能力是打造高效課堂的保證 我們知道,學生是正在發展中的人,學習新知識時所具有的能力就是學生的潛在能力。因此,在所有正常的學生中,沒有潛能的學生是不存在的。課堂教學的關鍵就是要拓展學生的心理空間,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發揮學生的潛在能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思維,充分發揮其自主學習的能力。 數學學習過程是一個不斷地探索和思考的過程,在數學教學中,是單純地給學生現成 的知識,還是為學生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探究和思考,以便發揮其潛在的能力。一般地說數學教科書中的例題是學習的範例,學生要通過例題的學習,了解例題所代表的一類知識的規律和理解方法。但這並不是說,只要學生學會了書本上的例題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解決與之相似的問題。要能舉一反三,就還需要學生有一個深入思考的過程。甚至要經過若干次錯誤與不完善的思考,這樣才能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這更需要學生把書本上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要達到這樣的目的,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機會。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思考餘地,讓學生根據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和思維發展水平,提出自己對問題的看法。不同學生的不同方法反映出學生對一個問題的認識水平。學生學習時說出自己的方法,表面上看課堂教學缺乏統一性,但實際教師從學生的不同回答中可以了解學生是怎樣思考的,哪些學生處於較高的理解層面,哪些學生理解的還不夠深入或不夠准確,並從中調整下一步教學的內容和方法,以恰當地解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但是,當前的課堂教學中許多教師還存在著串講串問,牽著學生鼻子走,不給學生留有積極思考的空間。心理學研究表明,好問和好奇心是兒童的天性,是他們求知慾的表現。而隨著歲月的延續,往往有許多兒童的這一方面的天性都被我們教育者扼殺了,就是把許多小嘴教成了沒有問題的啞巴才是最可怕的事,因此我們教師要善於利用兒童這份天性,想方設法讓學生學會把學習過程中有價值的疑難問題提出來。由於學生的問題存在著個別差異,在發問時,學生往往不能說到關鍵之處。這時教師應以激勵為主,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激發他們發問的熱情。如果遇到學生沒有問題或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時,教師應有意識地與學生互換角色,提出關鍵性問題,同時發揮小組合作精神,讓學生自由言論,嘗試解答。久而久之,學生能夠養成一種善於思考、勇於提出自己想法的習慣。這時學生學習新內容,研究新問題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如果不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機會,只是讓學生跟著教師的思路走,一步一步引導學生說出正確的解題方法,雖然這樣可以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但長此以往,學生就會養成惰性。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特別注意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思考機會,充分激發學生的內在的動機,努力發展學生的潛在能力,使學生在認識所學的知識、理解所學的知識的同時,智力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和發展。 綜上所述,打造和諧高效的數學課堂是課前、課堂、課後等因素的有機整合,只有真正實現了和諧高效的課堂教學,才會真正實現人人學數學,使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Ⅱ 如何打造農村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淺析
教師課前准備,明確課堂目標, 重視課堂與課前的銜接 三個方面來論述小學數學教師如何打造高效率課堂。
Ⅲ 淺談怎樣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新課改正在全國上下轟轟烈烈的開展,它提出了許多新理念、新精神、新要求,像: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生活中有數學,數學中有生活;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提倡探究式學習,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打造高效課堂,必須了解當今教育形勢的發展,掌握這些新理念,依據新的數學課程標準的編排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活動,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現就新課程下的小學數學教學談談我的幾點做法:
一、導入要新,以興趣引發思維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見,課堂教學要講究導入的藝術。一個精彩的導入,既使學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強烈的求知慾望。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一開始就向學生提出一個十分簡單的實際問題:「你們見過的車輪是什麼形狀的?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車輪嗎?為什麼?」「那麼橢圓也是沒棱沒角的,橢圓形的行不行?」隨著這幾個問題的討論,促使學生進入深思,教師順勢引導,把學生的思維逼近圓的特徵。這樣的教學,學生容易理解,又能激發有意義學習的心向。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學習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愛學、樂學、會學、善學,從而增進知識,增長才幹。導入新課時,我採用表演游戲、編講故事、製造懸念、創造情景等,具體教學中可根據班級學生情況具體掌握。比如我在教學「最小公倍數」時是這樣創設教學情境的:在美麗的太湖邊上有一個小漁村,村裡住著一老一少兩個漁夫。有一年,他們從4月1日起開始打魚,並且每個人都給自己訂了一條規矩。老漁夫說:「我連續打3天要休息一天。」年輕的漁夫說:我連續打5天要休息一天。」有一位路遠的朋友想趁他們一起休息的日子去看他們,同時想享受一次新鮮美味的「太湖魚宴」。可他不知道選哪個日子去才能同時碰到他倆,同學們,你們會幫他們選一選嗎?(屏幕上打出兩個漁夫的對話和一張四月份的日歷) 這樣創境入課,象磁鐵一樣,一開始就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吸引其注意力,就如在平靜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漣漪,產生急欲一聽的感染力,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二、新授要實,以聯系促進思維
新授是一堂課的中心環節,提高新授的教學效率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緊緊圍繞培養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這個核心,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1、充分注重對孩子思維的訓練。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具有抽象性、准確性和應用的廣泛性。數學教學就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基於這兩個特點的理解,我覺得不管在什麼情境下數學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許多專家的講座報告中也提到一堂課的評價標准,專家們都一致認為:一節課是否上得成功有效,關鍵看課堂教學中是否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發展,學生是否有思維實質的參與。而我認為要達到以上說的效果,教師除了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師要有更多的實踐智慧,更高超的組織藝術,這樣才能把不同層次的學生引入問題情境去參與思考,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得到相應的發展。如我在教學二年級下冊「兩位數的加法口算」時恰逢植樹節,我便把這節課設計成了一節植樹活動課:先讓一位「小小采購員」到樹苗超市去選購兩類樹苗算出它們的價格(36+28=64),就讓全班孩子經歷思考、討論、交流的過程利用不同的計算方法驗證價格的正確性,以便順利買到樹苗。有些用個位、十位分別相加後再合起來的方法、有些只把28分成20和8再用36分別去加的方法、有些是叫做28拿4給36湊成40再加24的方法……甚至有一個小朋友居然把28看成30與36相加後,多算了2再減2的方法,迎來了所有同學不約而同的掌聲。然後回顧一下這些方法,讓孩子自己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再次到樹苗超市去選購植樹所需的兩樣勞動工具,和同組一起驗證結果的正確性。這樣,讓孩子從小養成多角度、多種方法思考問題的習慣,隨著年級的提高,學生解決一些比較復雜的問題,他們就會用發散思維的觀點來考慮和分析。並且,這樣活動設計,讓孩子親身感受到數學的價值,感受到我們的身邊處處有數學,即《課標》所要實現的「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等課改理念。新授是一堂課的中心環節,提高新授的教學效率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緊緊圍繞培養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這個核心,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教材的主導作用、舊知識的遷移作用、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師生之間的情意互動作用,做到理論和實踐、教與學面向全體學生和因材施教的有機結合。
2、充公預設並注重生成。
打造數學高效課堂既要精心預設又要注重生成。預設是教師以課程標准為依據,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環節等做出的設計性的展望。目的是為了讓課堂教學有序、有效的進行。生成是在課堂中自然出現的,這種出現與教材的精心設計是密不可分的,當然它也是意料之中的。預設與生成是一對矛盾統一體。沒有充分的預設不會有也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它是生成的基礎。生成是預設的補充和拓展,兩者在教學過程中相輔相成,同樣重要。作為一個數學教師就首先要有生成意識,寬容的接納來自學生的生成,善於抓住和篩選有效的生成資源。記得在上《分數的意義》時,請學生從8枚棋子中找出四分之一。學生回答不一,有的認為是1枚棋子是四分之一,有的認為2枚棋子是四分之一,還有的認為4枚棋子是四分之一……當時,我沒有馬上否定說錯的學生,也沒有用事先預設好的問題拉著學生走,而是恰如其分的靈活引導,把握好動態生成的新資源,展示出動態生成的藝術,達到了巧妙運用生成促進學生發展的目的。就像布盧姆說的那樣:「人們無法預測教學產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圍,同樣,沒有了預料不到的成果,教學也就不成其為一種藝術了。」
3、要充分體現「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數學活動不是一般的活動,是讓學生經歷數學化過程的活動,是讓學生自己建構數學知識的活動。數學活動是學生數學思維的思維場。教師的作用是創設「思維場」而不是直接作用於學生的思維。亞里士多德說:思維是從驚訝和問題開始的。因此,我們教師要通過數學活動來激發學生的思維。
三、練習要精,以訓練來發展思維。
合理的練習是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思維的一項經常性的實踐活動,也是師生信息交流的一個窗口,作業應是一種生活,是一種活動,著眼於學生的發展,而非單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復。作為新課標下的數學練習設計,應體現它的效度,突出現實性、發展性和活動性。我認為:
1、練習要具有「娛樂性」。
讓每一個學生從上課第一分鍾到最後一分鍾都能集中注意力,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是上課不能集中注意力又怎麼向四十分鍾要效率呢?要解決這一矛盾,提高課堂效率,就有必要設計一些「娛樂性」練習。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常設計一些「歡樂大比拼」、「奪冠ABC」、「勇攀高峰」等競賽練習。同樣的計算習題,放在不同的情境下,效果也有所不同。學生在這樣一個「娛樂性」的氛圍下做題,學習興趣高,解題速度快 ,鞏固性也強。如我在教學一年級《找規律》時,設計了「採摘智慧果」」這一種游戲。把每一道練習題安排每個智慧果里,學生每做對一道題,智慧果就會落下來,送給大家,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快樂。像這樣的練習,避免了機械重復練習所引起的注意力分散,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鞏固所學的知識,變「要我練」為「我要練」,更增添了練習的樂趣。
2、練習要具有開放性。
新課標指出:數學學習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必須是開放而多樣的。課堂練習是使學生熟練地掌握知識,培養思維品質的具體措施,練習要刻意減少指令性的成分,增加練習的開放性,以使學生的思路更廣闊、更靈活。如一年級學習了元、角、分後,我設計了這樣一次開放性活動練習:向學生展示商店的場景,擺出各種物品供學生購買,假設每生准備5元錢,4個學生為一組,每組要商量如何買才比較合理而又能合心意。這一過程中,一要算好總價,二要注意數量,三要注意品種,對一年級學生而言,應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但由於學生是在具體的情境中(模擬商店),學生心情激動,思維活躍,又有群體合作,創新的火花自然激發,居然每一小組完成的都很出色。教學實例證明:為學生的思維提供一個更廣闊、更開放的練習空間和時間,能使學生在體會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的同時,不斷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創造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
四、總結要活,以活躍來拓寬思維
課堂教學的結束階段是整個課堂教學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將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網路化,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減輕記憶的負擔的重要環節。它對於發展興趣、強化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如果說引人入勝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那麼,畫龍點睛的結束則使成功得以鞏固。因此,課堂總結可針對本節課的內容或進行歸納總結,或設置懸念,或開拓延伸,或活動游戲,力求拓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課堂的結束是一個知識點的延伸:結尾是「問號」不是「句號」。例如:在我教學完人民幣的簡單換算時,我這樣布置一個實踐作業:和家長一起到超市,買點生活用品,學會算帳,第二天來匯報給我們的同學。這樣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使知識得以驗證和完善。其次,我在教學中注意把數學知識的探索興趣延伸到對數學文化的感受,讓他們體會數學的奧妙、歷代數學家的偉大。如:在教學完時分秒的認識後,我布置了一個課外閱讀任務「在很久以前還沒有發明鍾表時,人們是用什麼方法表示時間的?」從而把學生引向更為廣泛的數學閱讀。
總之,打造高效率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創設生動的情境,以展現知識背景,使新知變成有源之水。重視學生富有個性的思維表現,促進學生間的思維交流與合作,引導學生在判斷中思維,努力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
Ⅳ 淺析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的幾點做法
歷史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但由於這一學科的學習與研究對象是人類社會生活的內「過去時態」,因而容顯得有些抽象,從而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如果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的激發」的話,那麼,怎樣在中學歷史教學實踐中調動、激活學生對歷史題材的學習興趣,就成了打造歷史高效課堂的重要舉措了.
Ⅳ 淺談怎樣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式
1
淺談如何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我常常問自己什麼是高效課堂,有人說,高效課堂是以最小的教學和學習投入獲得最大學習效益的課堂。我覺得何謂最小,何謂最大,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挺難。
有時候當我們滿懷激情地給學生上課,課堂上熱鬧非凡,一片欣欣向榮,可是到完成作業時,老師愉悅的心情沒了,取而代之的只有失望。於是又換一種方式,表情嚴肅,要求嚴厲,雖然學生在高壓之下知識灌進去了,可課堂氣氛沒了,學生滿是恐懼和呆滯。在這種對立與矛盾之中,我不斷的反思,然後得出了自己一點小小的心得:用最簡單直觀的方法,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用既權威又幽默的態度,教給學生既快樂又容易接受的知識,讓學生肯學,想學,會學。 一、最簡單直觀的方法。
要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師必須結合學生心理特點,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出發,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學習情境,將數學知識直觀化、情境化,還原知識形成和應用的生動場景,使定性的知識呈現靈動的狀態,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使數學課充滿情趣與活力,讓學生在輕松、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中興趣盎然地掌握數學知識。
另外現代教育技術形聲結合,聲畫並茂,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向學生提供豐富的直觀材料,增強了教學的趣味性,較好地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優化教學過程,也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手段。例如:在教學「角的度量」一課時,課件出示兩個一樣大的角(角1的邊長一些,角2的邊短一些),讓學生猜想這兩個角的大小。學生的思維活躍,有的說角1大,有的說一樣大。然後,教師課件演示把兩個角移動在一起正好重合。這就使學生直觀地認識到角的大小跟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跟邊的長短沒有關系。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畫面清晰,直觀動感,趣味橫生,學生看得仔細,想得認真,既獲得了正確、清晰的概念,又能充分感知到知識的形成過程,自然會取得事半功倍的課堂教學效果。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模式。
《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可見,有效的教學要採用多種方式和策略,用一種方法教學,學生容易乏味,教學效果不可能理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領學生探究式學習,具有使學生學會思考合理性、真正掌握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促進學生個性健全發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的明顯優勢,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大有裨益。應該說:只有在課堂教學把探究式學習和合作學習放在首位,才算真正擺正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高效課堂的構建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三、既權威又幽默的態度。
列寧曾經說過:「幽默是一種優美的、健康的品質。」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如果教師缺乏幽默感,就會築起一道師生互不理解的高牆。」可見,幽默是一種智慧,它常給人帶來歡樂,其只要特點為:妙語連珠,動人心弦。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如果也能融入幽默的藝術,那麼就能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他們的想像力,讓他們看到深刻的啟迪和教育,真正把課堂變成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精神樂園。
Ⅵ 淺談如何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道路上,沒有邁出哪怕是小小回的一步,那對他來說,這是一答堂無益的課。無效的勞動是每個教師和學生都面臨的最大的潛在危險。」上好課是每位教師都追求的工作目標。如何把知識更好在傳播給學生,我們除了要有一顆熱愛教育事業的熾熱之心以外,還需講究方法和技巧,掌握教學的藝術,讓知識成為學生心頭汩汩流動的泉水。
Ⅶ 如何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一、導入要新,以興趣引發思維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見,課堂教學要講究導入的藝術。一個精彩的導入,既使學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強烈的求知慾望。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一開始就向學生提出一個十分簡單的實際問題:「你們見過的車輪是什麼形狀的?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車輪嗎?為什麼?」「那麼橢圓也是沒棱沒角的,橢圓形的行不行?」隨著這幾個問題的討論,促使學生進入深思,教師順勢引導,把學生的思維逼近圓的特徵。這樣的教學,學生容易理解,又能激發有意義學習的心向。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學習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愛學、樂學、會學、善學,從而增進知識,增長才幹。導入新課時,我採用表演游戲、編講故事、製造懸念、創造情景等,具體教學中可根據班級學生情況具體掌握。比如我在教學「最小公倍數」時是這樣創設教學情境的:在美麗的太湖邊上有一個小漁村,村裡住著一老一少兩個漁夫。有一年,他們從4月1日起開始打魚,並且每個人都給自己訂了一條規矩。老漁夫說:「我連續打3天要休息一天。」年輕的漁夫說:我連續打5天要休息一天。」有一位路遠的朋友想趁他們一起休息的日子去看他們,同時想享受一次新鮮美味的「太湖魚宴」。可他不知道選哪個日子去才能同時碰到他倆,同學們,你們會幫他們選一選嗎?(屏幕上打出兩個漁夫的對話和一張四月份的日歷) 這樣創境入課,象磁鐵一樣,一開始就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吸引其注意力,就如在平靜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漣漪,產生急欲一聽的感染力,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二、新授要實,以聯系促進思維
新授是一堂課的中心環節,提高新授的教學效率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緊緊圍繞培養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這個核心,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1、充分注重對孩子思維的訓練。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具有抽象性、准確性和應用的廣泛性。數學教學就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基於這兩個特點的理解,我覺得不管在什麼情境下數學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許多專家的講座報告中也提到一堂課的評價標准,專家們都一致認為:一節課是否上得成功有效,關鍵看課堂教學中是否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發展,學生是否有思維實質的參與。而我認為要達到以上說的效果,教師除了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師要有更多的實踐智慧,更高超的組織藝術,這樣才能把不同層次的學生引入問題情境去參與思考,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得到相應的發展。如我在教學二年級下冊「兩位數的加法口算」時恰逢植樹節,我便把這節課設計成了一節植樹活動課:先讓一位「小小采購員」到樹苗超市去選購兩類樹苗算出它們的價格(36+28=64),就讓全班孩子經歷思考、討論、交流的過程利用不同的計算方法驗證價格的正確性,以便順利買到樹苗。有些用個位、十位分別相加後再合起來的方法、有些只把28分成20和8再用36分別去加的方法、有些是叫做28拿4給36湊成40再加24的方法……甚至有一個小朋友居然把28看成30與36相加後,多算了2再減2的方法,迎來了所有同學不約而同的掌聲。然後回顧一下這些方法,讓孩子自己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再次到樹苗超市去選購植樹所需的兩樣勞動工具,和同組一起驗證結果的正確性。這樣,讓孩子從小養成多角度、多種方法思考問題的習慣,隨著年級的提高,學生解決一些比較復雜的問題,他們就會用發散思維的觀點來考慮和分析。並且,這樣活動設計,讓孩子親身感受到數學的價值,感受到我們的身邊處處有數學,即《課標》所要實現的「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等課改理念。新授是一堂課的中心環節,提高新授的教學效率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緊緊圍繞培養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這個核心,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教材的主導作用、舊知識的遷移作用、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師生之間的情意互動作用,做到理論和實踐、教與學面向全體學生和因材施教的有機結合。
2、充公預設並注重生成。
打造數學高效課堂既要精心預設又要注重生成。預設是教師以課程標准為依據,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環節等做出的設計性的展望。目的是為了讓課堂教學有序、有效的進行。生成是在課堂中自然出現的,這種出現與教材的精心設計是密不可分的,當然它也是意料之中的。預設與生成是一對矛盾統一體。沒有充分的預設不會有也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它是生成的基礎。生成是預設的補充和拓展,兩者在教學過程中相輔相成,同樣重要。作為一個數學教師就首先要有生成意識,寬容的接納來自學生的生成,善於抓住和篩選有效的生成資源。記得在上《分數的意義》時,請學生從8枚棋子中找出四分之一。學生回答不一,有的認為是1枚棋子是四分之一,有的認為2枚棋子是四分之一,還有的認為4枚棋子是四分之一……當時,我沒有馬上否定說錯的學生,也沒有用事先預設好的問題拉著學生走,而是恰如其分的靈活引導,把握好動態生成的新資源,展示出動態生成的藝術,達到了巧妙運用生成促進學生發展的目的。就像布盧姆說的那樣:「人們無法預測教學產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圍,同樣,沒有了預料不到的成果,教學也就不成其為一種藝術了。」
3、要充分體現「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數學活動不是一般的活動,是讓學生經歷數學化過程的活動,是讓學生自己建構數學知識的活動。數學活動是學生數學思維的思維場。教師的作用是創設「思維場」而不是直接作用於學生的思維。亞里士多德說:思維是從驚訝和問題開始的。因此,我們教師要通過數學活動來激發學生的思維。
三、練習要精,以訓練來發展思維。
合理的練習是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思維的一項經常性的實踐活動,也是師生信息交流的一個窗口,作業應是一種生活,是一種活動,著眼於學生的發展,而非單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復。作為新課標下的數學練習設計,應體現它的效度,突出現實性、發展性和活動性。我認為:
1、練習要具有「娛樂性」。
讓每一個學生從上課第一分鍾到最後一分鍾都能集中注意力,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是上課不能集中注意力又怎麼向四十分鍾要效率呢?要解決這一矛盾,提高課堂效率,就有必要設計一些「娛樂性」練習。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常設計一些「歡樂大比拼」、「奪冠ABC」、「勇攀高峰」等競賽練習。同樣的計算習題,放在不同的情境下,效果也有所不同。學生在這樣一個「娛樂性」的氛圍下做題,學習興趣高,解題速度快 ,鞏固性也強。如我在教學一年級《找規律》時,設計了「採摘智慧果」」這一種游戲。把每一道練習題安排每個智慧果里,學生每做對一道題,智慧果就會落下來,送給大家,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快樂。像這樣的練習,避免了機械重復練習所引起的注意力分散,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鞏固所學的知識,變「要我練」為「我要練」,更增添了練習的樂趣。
2、練習要具有開放性。
新課標指出:數學學習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必須是開放而多樣的。課堂練習是使學生熟練地掌握知識,培養思維品質的具體措施,練習要刻意減少指令性的成分,增加練習的開放性,以使學生的思路更廣闊、更靈活。如一年級學習了元、角、分後,我設計了這樣一次開放性活動練習:向學生展示商店的場景,擺出各種物品供學生購買,假設每生准備5元錢,4個學生為一組,每組要商量如何買才比較合理而又能合心意。這一過程中,一要算好總價,二要注意數量,三要注意品種,對一年級學生而言,應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但由於學生是在具體的情境中(模擬商店),學生心情激動,思維活躍,又有群體合作,創新的火花自然激發,居然每一小組完成的都很出色。教學實例證明:為學生的思維提供一個更廣闊、更開放的練習空間和時間,能使學生在體會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的同時,不斷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創造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
四、總結要活,以活躍來拓寬思維
課堂教學的結束階段是整個課堂教學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將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網路化,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減輕記憶的負擔的重要環節。它對於發展興趣、強化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如果說引人入勝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那麼,畫龍點睛的結束則使成功得以鞏固。因此,課堂總結可針對本節課的內容或進行歸納總結,或設置懸念,或開拓延伸,或活動游戲,力求拓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課堂的結束是一個知識點的延伸:結尾是「問號」不是「句號」。例如:在我教學完人民幣的簡單換算時,我這樣布置一個實踐作業:和家長一起到超市,買點生活用品,學會算帳,第二天來匯報給我們的同學。這樣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使知識得以驗證和完善。其次,我在教學中注意把數學知識的探索興趣延伸到對數學文化的感受,讓他們體會數學的奧妙、歷代數學家的偉大。如:在教學完時分秒的認識後,我布置了一個課外閱讀任務「在很久以前還沒有發明鍾表時,人們是用什麼方法表示時間的?」從而把學生引向更為廣泛的數學閱讀。
總之,打造高效率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創設生動的情境,以展現知識背景,使新知變成有源之水。重視學生富有個性的思維表現,促進學生間的思維交流與合作,引導學生在判斷中思維,努力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
Ⅷ 淺談如何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網路學術可以找到參考文獻,輸入關鍵詞,在輸入年份,就能找到相對應的參考文獻。如果不知道參考文獻格式要求,可以網路搜,參考文獻自動生成器。直接按著填就出來了。
網路搜索參考文獻自動生成器,按著裡面填,點生成參考文獻就出來了。
作者.題名[D].所在城市:保存單位,發布年份.
李琳.住院燒傷患者綜合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福州:福建醫科大學,2009.
其他的:
作者.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沈平,彭湘粵,黎曉靜,等.臨床路徑應用於嬰幼兒呼吸道異物手術後的效果[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10):930-932.
作者.書名[M]. 版次.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胡雁.護理研究[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38.
作者.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丁文祥.數字革命與國際競爭[N].中國青年報,2000-11-20(15).
作者.題名[EB/OL].網址,發表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世界衛生組織.關於患者安全的10個事實 [EB/OL].
其他: [R]、[P]、[A]、[C]、[Z]等。
1、論文題目:要求准確、簡練、醒目、新穎。
2、目錄: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提要: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關鍵詞或主題詞: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關鍵詞是用作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 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題詞是經過規范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范詞語。
5、論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並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 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a.提出-論點;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c.解決問題-論證與步驟;d.結論。
6、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於論文的末尾。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標注方式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中文: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是:(1)所列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2)所列舉的參考文獻要標明序號、著作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
Ⅸ 淺談如何打造小學數學自主高效課堂
打造高效課堂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教師要從備課預設、組織學生預習、提高課堂調控能力、加強課堂訓練等多方面入手,改進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所謂高效課堂,是指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的課堂,具體而言是指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能夠圓滿完成教學任務並取得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是有效課堂的最高境界。其最突出的特徵是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悅,師生默契互動形成一種和諧的課堂氛圍。高效課堂以促進學生終身發展為目標,課堂教學活動不僅僅停留在完成學習目標層面,而是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但是,衡量高效課堂的標准不是教學內容的盡可能豐富,也不是教學難度的最大限度挖掘,而是在適合學生學情的基礎上合理地確定學習內容,恰當地選擇教學方式,科學地運用教學策略,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合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變傳統的「要我學」為新型的「我要學」,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為「精講多練」,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而發展學生的創造性,自然提高學習效率,從而打造高效課堂。
那麼,如何打造小學數學的高效課堂呢?精心備課,將課堂預設設計得全面周到。很多年輕教師對從事小學數學教育抱有一種不情願的心態:我經歷了這么漫長的學習經歷,積累了那麼多數學專業知識,卻要從事小學數學教育,知識點簡單,學生學習能力差,簡直是大材小用。教師的這種心態直接表現為對課堂教學的輕視,認為無需備課也能將知識點很有條理地講授給學生。這種錯誤的觀點,是教師邁向高效課堂的最大阻力。小學數學知識點雖然簡單,但是如何根據學情確立科學的學習目標,採用何種課堂教學模式,運用哪些教學策略,最大程度優化課堂教學,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卻是值得每位教師一生追求的目標。
教師要精心備課,以課程標準的要求為依據,以學生的學情為指導,認真研讀教材,科學整合知識點。對典型的例題不但要能熟練解決,還要試著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並思考以學生的水平和思考習慣會採用哪些方法解決?能不能引導學生思考更多的方法。教師的課堂預設還全面而靈活,不能按照自己的主觀判斷或者以往的教學經驗而定,要有一定的預見性,預測課堂上可能出現的與自己預設不同、甚至相悖的情況,預定相應的應對措施。防止課堂突發情況出現,教師無法應對,導致課堂教學程序無法進展,影響課堂教學效率。因而,全面而精細的課前預設,是保證課堂教學順利進行、打造高效課堂的基本條件。
充分預習,讓學生在學習過程做到心中有數。教師要培養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尤其是三年級以後,學生有了一定的學習自主性,且學習內容逐漸變得復雜。預習,不但能讓學生對課堂學習內容有相應的迎接心理,促使學生快速進入最近發展區,而且在學習前大致確定了學習的重難點,尤其是關注自己在預習中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徹的知識點。當然,這里所說的預習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致瀏覽課本,而是教師預先設計好預習題目,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課本來思考一些基本的數學知識,比如,在學習《測量》前,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然後解決一系列的預習題目:(1)請在家長的幫助下,測量你家的客廳的長和寬,並記錄下來。(觀察使用尺子上的長度單位,你認為該用哪個單位呢?)(2)測量你家茶幾的長度和寬度,並記錄下來。(思考:使用的長度單位與客廳長寬的長度單位一樣嗎?自己拿不準,可以向家長詢問。別忘了多問幾個為什麼。)
(3)測量你使用的數學課本的長、寬、厚度,並記錄下來。(怎麼選擇長度單位很重要哦。我想你已經懂得怎麼尋求幫助了吧,)(4)測量你使用的橡皮的長、寬、厚度,並記錄下來。(這么小的東西,該用什麼單位呢?老師也不知道了,你能幫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嗎?)預習題目的設計要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啟發性,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快樂地投入到預習環節中。即使學生不能解決這個問題,也能引起學生對這個問題的關注,為課堂學習做好充分的鋪墊。學生做了充分的預習後,課堂學習中參與熱情會更高漲,思維深度也會合理增加,合作探究才能更加充分,目標突破才能更加順利,課堂教學效率相應得到提高。
適時調整,保證課堂教學流程順暢得當:新課程理念倡導自主學習,強調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合作探究,但是,並不排斥教師的引導、合作、參與。相反,新課程理念進一步強化了教師對課堂的調控,對教師的課堂調控技巧做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能夠隨時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並對照自己的課堂預設,及時對課堂教學進行調整。在教學中,如果發現教學預設過於簡單,仍然停留在學生已經達到的發展水平,就要通過追加問題迅速將學習活動引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如果發現教學預設過高,問題難度超出了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教師則要通過改變問題的條件降低學習難度,保證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另外,教師還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合作探究活動,尤其是生生合作環節。
小學生年齡小,即使教師出示了學習目標,學生也未必能夠理解其真正意義,也不懂得圍繞目標學習和思考,因而,很容易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