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課堂行為習慣
良好的行為習慣使人終身受益,因此,對學生進行行為規范訓練,必須持之以恆,像滴水穿石一樣,一點一滴,經年累月,使養成教育真正變成學生的內在需要,促使他們自覺養成各方面的良好行為習慣。正如一位教育家說的那樣,良好的習慣,是人在他的神經系統所儲存的資本,這個資本不斷在增殖,而人在整個一生中,就享受著它的利息。新課程計劃也提出這樣的要求:「初步養成關心他人,關心集體,認真負責、誠實、勤儉、勇敢、正直、合群、活潑、向上等良好品質和個性品質,養成講文明、講禮貌、守紀律的行為習慣。」行為習慣我認為可以劃分為學習習慣、行為習慣、生活習慣、家庭行為習慣等,個人行為習慣的培養就是要培養與人合作的精神,獲取和完善獨立探索中的未知,矯正自主學習中某些心理偏差和行為偏差。一、對學生行為特點的思考:行為是人的心理、意識參與外部活動時其外部表現的組合。心理、意識是行為的內部基礎,活動、行動是行為的外部載體,行為是心理、意識、活動、行動的表現與結果。統觀現狀,學生行為特點主要表現為:1、活動性:一為它總是憑借活動的動作與行動表現完成的;二是行為的表現與完成有一個活動過程。因此,必須引導學生在多種活動中,教育、矯正和評價習慣。2、意識性:行為都受一定的心理、意識來支配,無意行為也在潛意識的操縱下產生。運用合理的心理輔導藝術,有利於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從而支配言行。3、適應性:行為是個體適應環境的工具,是個體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產物。不同個體行為的適應性水平則不同,同一個體的行為水平也有差別。無論是社會、學校還是家庭都必須為學生創設有利的環境,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的形成。4、復雜性:人的心理紛繁復雜、所處的環境也五彩繽紛,因而心理與外在環境相互作用下的行為,自然具有復雜性。對學生的培養必須循序漸進、持之以恆。5、良莠性:行為有優劣、好壞、良與不良之分。學校教育應當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預防其不良行為。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是一種普遍存在,主要是個性心理特徵和心理過程的差異。它的現實表現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不同的個體在不同的領域里會有不同的特長和才能;二是不同的個體在同一領域里會有不同的發展水平。由於智力差異、原有知識水平的差異和認知方式的差異的存在,學校教育要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一是要提高其心理素質,讓它在活動中發揮積極作用;二是組織多種活動,使學生都有主動參與的機會。二、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思路與方法:1.立足課堂,面向全體,有機滲透學習習慣的培養。葉聖陶先生曾指出:「教育是什麼,往單方面講,就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習慣是在學習活動中通過練習和不斷重復固定下來的學習方面的行為方式,也是一種定型化、自動化了的行為方式。習慣養成後,就會使人不必耗費多大精力而能自然而然地完成學習任務,並得到肯定的、愉快的情緒體驗。因此,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使學生順利地按要求完成學習任務,從而大大提高學習效率。(1)培養學生質疑問難,勇於提問,敢於挑戰的學習品質,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這是形成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前提。(2)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和自覺研討的學習習慣,教師在指導學生自學時應注意結合各學科的具體任務,教給學生具體的學習方法,不放任自流。在自學過程中,如果遇到較難解決的問題,還應教會學生形成善於與他人研討交流的習慣,以此相互砥礪啟迪,集思廣益、博採眾長。(3)聯系學生實際,文道有機結合,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葉聖陶先生說:「習慣是從實踐中培養出來的,知道一點做一點,知道幾點做幾點。積累起來,各方面都養成習慣,而且都是好習慣,就差不多了。」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聯系實際,指導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如在知識的傳授過程中有機滲透預、復習習慣,聽的習慣,讀的習慣,獨立作業的習慣,遵守紀律,尊老愛幼,熱愛勞動等等習慣的培養。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感化,形成習慣。大教育家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指出:教師要在學生有了學習要求的情況下去教;要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要求記;要在學生明白行動規則的條件下再要求去做。因此,我們必須改變原有的教學習慣,努力創設和諧的教學氣氛,積極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這不僅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更重要的是日復一日,學生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將受益無窮。2.優化環境,家校同步,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小學生生活在各自不同的環境,環境不同造就他們不同的思想品質、性格特徵,根據一些資料記載和教學經驗所得:小學生不良行為的根源不在自身,而在於現實社會中不良環境,以及不良的家庭教育環境。我的體會是:A.注重榜樣的示範作用,榜樣的示範作用是巨大的,要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本身的示範作用就尤為重要。教師隨時隨地都給學生留下端莊的儀表,整潔大方的形象。臉上的表情寫滿了一個人情緒。我們的工作對象是有生命、會思想的孩子。教師應時時以飽滿的情緒,高漲的熱情去感染每一個學生。性格示範:教師良好的性格是積極的教育因素,性格是身教的重要方面。教師對現實生活持積極樂觀的態度有助於培養學生關心社會、熱愛生活、尊重他人的品格,教師有穩定情緒,有助於學生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師堅韌的意志有助於學生形成堅毅的品格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行為示範:教師的行為應充分表現其教育性,在講課時應體現語言美,操作時表現出諧調美,板書時表現出文字美,教態中展現氣質美,讓學生在潛移化中接受教育。人格示範:學生是教師的影子,教師的人格時時處處影響著學生。教師要做到誠實守信,求真正直。凡是答應學生的事情一定要保證做到,決不食言。B.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學校者,製造人才之所也。」尤其是現代社會,幾乎每一個人都有十餘年左右,乃至更長的時間在學校這個環境中生活。因此,學校的狀況如何,對學生的學習、成長關系極大。因此,我們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如窗明幾凈,教室走廊地面發光見影,學生自然就不會隨地吐痰或亂扔紙屑,教學設備先進,管理規范,學生自然不會亂刻亂畫,教室物品擺放整齊,學生物品也會擺放得整齊有序等等。我們還充分運用學生自己的宣傳陣地,如板報、特色專欄、名言警句欄、優秀作業欄等等,引導學生學會怎樣生活,怎樣做人,怎樣學習。一是利用晨會課學習《日常行為規范》、《第二中小學三字歌》,聯系現狀,引起學生反思;二是在國旗下講話中或組織班會、隊會進行專題討論,現身說法,深入領會,提高認識。三是做好專欄導向。宣傳好的典型,刊登學生來稿,注意針對性,啟發性,幫助學生在良好的育人環境中養成習慣,產生效果。優化家庭環境家庭是孩子最初受到教育的課堂,父母既是孩子的家長,又是孩子的第一個教師,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家庭環境的狀況和父母的言行,對子女的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重要作用。這一方面是由於子女與父母之間是有一種特殊的血源關系的感情紐帶聯系起來的,這是父母影響孩子、孩子向父母學習的最有利的條件。另一方面,也由於父母與子女朝夕相處,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對子女是有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家庭的傳統習慣、生活作風、品德等,對孩子的個性,習慣和品德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孩子是否誠實、文明、謙虛等等,無不與家庭的熏陶和父母的潛移默化有關。再一方面,還由於家庭的影響具有早期性和長期性的特點,其特殊作用是其他影響所不能代替的,不論在學校接受教師、同學的影響,還是走向社會接受領導、同事的教育,都是暫時的、可離的,而家庭影響則是長期的、終身的。作為父母,既要為孩子提供必要的學習條件,購置必要的書籍、學慣用具等,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還應在言談、行為、思想、信仰、習慣、愛好等方面提供優良的示範。總之,父母要求子女做到的,自己必須首先做到,以身作則,才能把子女教育得更好。因此,在整個行為訓練和習慣養成過程中,我們注重與學生家長緊密聯系,強調互訪,要求互勵,注重互諒,以其獲得更佳的效果。我們將學生守則及一些規范中的內容化為可實踐的東西,讓學生分階段,有重點地在家中「練習」,並定期召開家長會,或通過家校聯系本,讓家長把「練習」結果向老師匯報,如外出回家打招呼,尊敬長輩等。我們與家長結對子,滲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的方法指導,以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具體分為四步:第一步,師生共同填寫家庭基本情況,教師填寫不良行為習慣發生的時間和主要事實、教學效果;第二步,家校共同分析原因,進一步研究矯正措施,使看法趨於一致,形成教育合力;第三步,進行效驗跟蹤記載;第四步,開展矯正評價。社會風氣。社會風氣是一個社會精神文明的綜合指標,它體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諸如:習慣、志氣、愛好等,對社會成員和社會團體來說,社會風氣表現為一種無意的社會外部控制,對改變人的思想和情感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良好的社會風氣對人們學習心理的形成和發展有決定意義。這種決定意義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正確的學習態度。歷史和現實反復證明,良好的社會風氣有助於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二是良好的學習情緒。學習情緒是伴隨著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活動而出現的一定心理反映。這種心理反映,對人們積極努力學到更多的知識有極為重要的作用。三是堅定的學習信念。信念是人們對於生活、事業的理想和奮斗目標。學習信念的產生和形成,主要來源於自己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情緒,二者結合起來,共同支配著人們的行動,刻苦學習,實現理想和目標。可見,良好的社會風氣,是人們學習的重要環境之一。小學生年齡小,明辨是非能力差。不良的社會風氣,會腐蝕他們的思想和行為。良好的社會風氣,可以為學生的學習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因此,我們必須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心理環境。3.以學生為本,提高學生自我教育能力。以學生為本,是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素質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喚醒學生心靈深處的「主人意識」以至健康成長。學生行為習慣的好壞直接反映了學校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學業成就的保證之一。陶行知先生說過:「教是為了不教。」可見,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糾正行為偏差的能力。(1)提高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在教研活動、學科教學以及點點滴滴的日常管理中,我的體會是:A.藉助兒歌,自評和互評相結合。我們把行為規范化成「三字經」,每條為一顆星,在班內設置奪星欄,逐條學習評比,每周評一次,學校定期檢查總結評比,通報情況。B.幹部負責與學生督促相結合。提高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還要充分發揮班幹部的作用,千方百計激發他們的責任心與使命感。加強對小衛生檢查員、作業量督促員、圖書管理員、值日長等小幹部的培養,讓他們對全班學生一天的學習、生活、文體、常規等情況進行記載總結,指出不良習慣,必要時進行協調處理,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C.持之以恆,及時強化。學習行為一經規范,就要按規范嚴格要求,加強訓練,經常對照,督促去做。在培養規范化行為的過程中,對學生的表現要及時予以強化,老師在日常的訓練中要善於觀察,發現正反兩類典型。抓兩頭,促中間,樹榜樣,同時重點幫助習慣差生,促其改正,要求學生時時處處規范言行,長期這樣,才能慢慢見效。(2)提高學生自我導向能力。引導學生自己問自己:今天在學習、生活等各類活動中應注意糾正哪些不良行為習慣。做到胸中有數、井然有序、有的放矢。促使學生在積極地尋求自我目標的心理過程中,不斷提高自我導向能力。(3)提高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引導學生在行動中強化認識,自覺地、有目的地用實際行動做到自己認可的程度。(4)培養學生自我評價能力。引導學生對行動進行對照、綜合、鑒別,對一天行為進行總結,引導學生在全面剖析自我、客觀公正地評價自我、肯定否定自我的心理過程中,找出值得肯定、發揚的,需要改進的,在自我認識、自我比較、自我反醒中提高自我評價能力。
㈡ 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說話習慣
韓小娟(互助縣塘川鎮中心學校,青海海東810500) 聽話、說話訓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任務。根據這一總體要求,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 一、培養學生大膽說話的習慣 小學生學習說話,先要敢於說,然後才有可能達到說得好的要求。為此,筆者採取如下措施,訓練學生敢說、想說、會說。 首先,利用課堂上的時間多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提一些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師生共同暢所欲言。這樣師生關系融洽和諧,使學生感覺到在課堂上發言就像課外跟朋友說話一樣親切自然,消除了思想障礙和心理障礙。 其次,多表揚鼓勵,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讓他們在練中有所得,感到歡樂愉快。筆者在班裡設立了「最積極舉手發言」的競賽卡,每周評出積極發言的同學,獎一面小紅旗。這是幫助學生克服不願說、不敢說的心理障礙的好方法。 再次,多實踐。 二、培養先想再說、說完整話的習慣 「想」是「說」的關鍵。要培養學生先想後說的習慣,就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其思考,查閱資料和字典,只有準備好說的材料,才會說得流利、有條理。小學生回答問題往往有這樣的現象,教師問:「小明在干什麼?」學生答:「在教室里掃地。」學生認為回答問題就是答干什麼就完整了,沒有意識到一個句子沒有了主語(誰)就不完整。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經常提醒學生把話說完整。 三、培養學生說普通話的習慣 由於我們生活在方言區,所以要特別重視普通話的訓練。朗讀是學習普通話、訓練語言的重要手段。加強朗讀訓練,可以引導學生讀准音,掌握適當的語調、語氣和速度。低年級的學生朗讀要做到聲音洪亮、吐字清晰,讓全班同學都能聽得到。通過長期的訓練,讓普通話成為我們課堂上的教學語言。 四、培養學生說話文明、儀態大方的習慣 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強,容易受到一些不良語言的影響。為了培養學生說話文明的習慣,就要教會學生使用禮貌語言,同人打招呼時要考慮對方的年齡和身份,給以恰當的稱呼。要求學生說話時要做到:坐著或站著時,姿態端正,態度自然,不慌不忙。 兒童時期是發展語言的最佳時期,重視培養學生的說話習慣,還有助於發展其書面語言,提高寫作能力。
㈢ 怎樣在語文課中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積極大膽發言的習慣
在小學低年級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說話能力,教師必須從培養學生的說話興趣開始,教師應在學生心靈中激起求知慾和點燃熱愛知識的火花。這「慾望」與「火花」就是學習興趣和動機的激發。在低年級的說話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說話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說話訓練。
根據特點,運用直觀形象誘發說話興趣。
低年級語文課文中配有大量插圖,這些插圖新穎活潑,形象直觀,富有兒童情趣,學生愛看樂血。老師指導學生看圖,不僅能培養學生想像和理解課文的能力,更是訓練學生說話的好機會。如教學《畫家鄉》一課時,老師出示課文插圖,學生看到,美麗的景色,便不由自主地發出小聲的驚嘆,眼中滿是嚮往的光彩。老師讓學生觀察畫面,思考並回答誰的家鄉在哪,這里怎麼樣?學生紛紛贊嘆。「濤濤的家鄉在河邊,這裏海那麼藍,那麼寬,可真美呀。」「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騎馬,真爽,我喜歡草原。」說話間,學生的觀察,想像能力得到了訓練,審美教育得到了滲透,課文的情感因素也挖掘出來。同時,也促成學生言必成句的好習慣。
鼓勵引導,通過競爭激發說話興趣。
兒童最好強,具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培養說話興趣,要重視利用他們這一特徵。如進行講故事比賽,在比賽前,幫助有困難的學生選擇材料,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講,評出好的到班上講,以此做到人人動口,人人愛講。有個學生平時膽子小,不善於表達,可由於在故事會前做了認真准備,競也能在全班同學面前連貫地講述一個故事,全班同學都為他的進步鼓起掌來。從此,他敢於大膽發言了,其他一些不愛說話的學生也因此受到鼓舞,上課也積極主動發言了。
評說結合,通過贊揚培養說話興趣。
每個學生都希望被誇贊,在受到表揚時,總是,情緒高昂,有積極性的。因此,教學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話給予恰如其分的評價,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說話訓練。老師在引導學生說話過程中,一邊聽,一邊喜形於色,偶爾畫龍點睛評上幾句,待學生說完後,師生共同給予鼓勵,學生就興趣盎然,紛紛爭先恐後地要求說,自主進入說話訓練中。
㈣ 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發言習慣
聽話、說話訓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任務。根據這一總體要求,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
一、培養學生大膽說話的習慣
小學生學習說話,先要敢於說,然後才有可能達到說得好的要求。為此,筆者採取如下措施,訓練學生敢說、想說、會說。
首先,利用課堂上的時間多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提一些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師生共同暢所欲言。這樣師生關系融洽和諧,使學生感覺到在課堂上發言就像課外跟朋友說話一樣親切自然,消除了思想障礙和心理障礙。
其次,多表揚鼓勵,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讓他們在練中有所得,感到歡樂愉快。筆者在班裡設立了「最積極舉手發言」的競賽卡,每周評出積極發言的同學,獎一面小紅旗。這是幫助學生克服不願說、不敢說的心理障礙的好方法。
再次,多實踐。
二、培養先想再說、說完整話的習慣
「想」是「說」的關鍵。要培養學生先想後說的習慣,就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其思考,查閱資料和字典,只有準備好說的材料,才會說得流利、有條理。小學生回答問題往往有這樣的現象,教師問:「小明在干什麼?」學生答:「在教室里掃地。」學生認為回答問題就是答干什麼就完整了,沒有意識到一個句子沒有了主語(誰)就不完整。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經常提醒學生把話說完整。
三、培養學生說普通話的習慣
由於我們生活在方言區,所以要特別重視普通話的訓練。朗讀是學習普通話、訓練語言的重要手段。加強朗讀訓練,可以引導學生讀准音,掌握適當的語調、語氣和速度。低年級的學生朗讀要做到聲音洪亮、吐字清晰,讓全班同學都能聽得到。通過長期的訓練,讓普通話成為我們課堂上的教學語言。
四、培養學生說話文明、儀態大方的習慣
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強,容易受到一些不良語言的影響。為了培養學生說話文明的習慣,就要教會學生使用禮貌語言,同人打招呼時要考慮對方的年齡和身份,給以恰當的稱呼。要求學生說話時要做到:坐著或站著時,姿態端正,態度自然,不慌不忙。
兒童時期是發展語言的最佳時期,重視培養學生的說話習慣,還有助於發展其書面語言,提高寫作能力。
㈤ 小學學習慣培養聽課感言
學習時集中精力,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是節省學習時間和提高學習效率的最為基本的方法。
1.預習的習慣。預習能夠使你聯系以前的知識,發現新問題,思考怎樣解決問題,能把自己理解不了的問題帶到課堂上更好地聽老師講解。
2.記筆記並事後整理的習慣。隨著課程內容的增多和復雜化,記筆記有助於抓住重點。如果因時間限制,課堂記的東西較零亂,那麼課後還要進行整理,使之全面、有條理。整理的過程是一個很有效的過程,而且還能鍛煉自己分析、歸納的能力,所以應養成整理筆記的習慣。
3.課後復習的。要鞏固所學知識,必須及時復習,加以強化,並養成習慣。
4.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學習上有困難應盡量自己先「試一試」。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嘗到勝利的甘甜,對自己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個問題的挑戰。
5.認真觀察、思索的習慣。每門學科都要求自己具備觀察力。還需要養成邊觀察邊思索的習慣,勤於觀察的同時還要勤於思考。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6.積極閱讀、寫作的習慣。閱讀是獲取知識的主渠道,應在反復閱讀課本內容的基礎上,廣泛吸收課外的知識和信息,養成積極閱讀的習慣。讀和寫都是一種嚴格的觀察、思維和想像等認識能力的訓練,是互相促進的。寫作過程還是運用語言文字技巧的訓練,所以要養成勤於寫作的習慣。
7.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總之,是個積累的過程,你了解的越多,學習就越好,所以多記憶,選擇自己的學習方法。祝學習成功!
㈥ 如何培養小學生課堂上善於交流的習慣
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把思考的問題表達出來,這樣,不僅可以揭示學生的思維過程,而且通過語言的整理疏導,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更趨完整。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口頭表達空間,鼓勵學生積極發表個人見解,從而使他們增強敢於、樂於、善於表達的習慣。
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是不可忽視的。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我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粗淺的認識: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1、在課堂上,教師要消除學生的畏懼,害羞心理。我們班裡的學生相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已是大孩子了,人人都有了較強的自尊心,想保全自己的「小面子」,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多鼓勵學生,並且要真誠地鼓勵。特別是學生在回答錯誤之後,教師千萬不能對答錯者諷刺打擊,冷嘲熱諷,一旦學生受到一次打擊,他心裡就會留下陰影。
2、教師要想辦法改變學生對待問題的態度。學生們往往會把每一次回答問題,當作一次任務來完成,這樣態度自然就有點兒消極。教師教育學生要把每次回答問題,每次發言都當成自己一次鍛煉的機會,好好地珍惜,這機會可來之不易,這樣同學們就會變被動為主動,變消極為積極。
3、教師在課堂上遇到學習能力低,回答不盡如人意的學生時,更要做的是幫助這些學生完成回答,使這些學生都能夠收獲表達成功的喜悅。多發現他身上的閃光之處,及時鼓勵。久而久之,相信這些學生都敢表達自己的想法,且不會放過每一次鍛煉自己的機會的。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視口頭表達為樂事,才有可能使學生在課堂活動參與中積極去表達。
二、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1、讓學生學會傾聽。
「善於傾聽」是一種優秀的能力和習慣。不僅教師要「善於傾聽」,學生也要學會「善於傾聽」。沒有思維碰撞的火花,學到的東西就是單一的、沒有創新的。所以傾聽的習慣必須從小培養,在實踐中我主要從這幾方面進行訓練的:第一,培養學生認真聽的習慣。即在課堂中要靜下心來聽老師說,聽同學說。要聽明白、聽完整、聽准確,尊重說話人的意見,有歧義時,要積極思考,禮貌回答。第二,培養學生主動聽的習慣。特別是小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往往不顧及老師、同學說話,或是要老師提醒才聽,或是聽了經過沒聽結果。這就要要求學生主動去聽取不同的意見、想法。第三,培養學生積極聽的習慣。也就是說課堂上除認真、主動聽之外,要積極多聽他人想法、見解,學習他人,把別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東西。在課堂教學中,要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小組合作學習後的交流就是很好訓練學生學會傾聽的機會,比如,教師在合作學習之後可以提問:各小組在發言時,其他小組要認真傾聽,看看他有哪些地方還沒有講到,哪些地方他講到了,而你們小組卻沒有想到,等一下由你們小組來補充。然後比一比誰聽的更清楚、更明白、更認真等等。逐步讓學生養成善於傾聽的習慣。
(二)認真聽了,學生表達也就有了前提保障。
學生要學會表達,老師首先要在情感上給學生一種親近感,讓他們明白老師給他們充分的表達自己的機會和慾望。讓學生在心理上消除一種畏懼感,暗示他們老師和學生在討論問題的時侯是平等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培養學生學會表達,才能在課堂中開展有效的溝通。
三、創設情境,鼓勵學生質疑,重視分組討論。
在教學中,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慾望,通過學科滲透創設情趣盎然的課堂情境來激發學生興趣。課堂上,鼓勵學生多角度分析,大膽質疑,提出問題。師生間、學生間應通過分組討論交流分享信息,提出設想,表達看法,從而使學生獲得更多的表達機會。
在這樣的互動交流中,不僅鍛煉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質疑創新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平等民主、合作與競爭的氛圍中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並增強了自信心,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表達慾望,而且很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完成了教學任務。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很多的口頭表達平台,讓學生辯論,即席發言、演講、采訪、討論、分角色朗讀或角色扮演。通過這些不同方式,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從以前不想說、不愛說、不敢說、不能說、沒說的到「說」猶未盡。
總之,在合作交流的課堂教學當中表達能力是不容忽視的,在平日的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教學的策略和方法。
㈦ 淺談小學生怎樣養成良好的課堂發言習慣
新課標中指出:「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要使學生有高效的學習方法,科學的學習態度,要從專學生的興屬趣出發,生動直觀和趣味盎然的學習會激發學生對學習的慾望。」 。所謂目標激勵,就是設置或確定適當的目標,激發人的動機,達到調動人的積極性的激勵方法。激勵有利於肯定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狀態和富有成果的學習成效,尤其是當學生發言出現問題時,我們常以批評為主要的教育方式,結果使學生養成了拘謹、缺乏自信的人格特徵。現在的教育要求要學會傾聽、溝通,特別是當學生犯錯時,不妨繞個彎,表揚他們說的好的地方,還要說清楚好的原因,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㈧ 小學生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有哪些
課堂問題出現的復形式多種多樣,制出自的對象也各不同。在選擇處理方法上應因時因地因人而異,不可生搬硬套,且運用時要講究策略,把握以下幾個基本原則:1.冷靜性原則。唯有冷靜,才會想出處理問題的好主意、好點子,唯有冷靜,才會化干戈為玉帛。2.尊重性原則。無論學生的錯誤是善意的,還是惡意的,批評教育時,教師語言一定要和藹可親,循循善誘,要用火熱的愛心和真摯的誠心善待學生,要堅信只要正確疏導,他們一定會恍然醒悟,棄舊圖新的。3.巧妙性原則。無論發生何種情況,教師都必須視具體情況做到機智靈活,隨機應變,從而絕處逢生,雲開霧散,柳暗花明。
㈨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學習習慣發言稿
一、什麼是學習習慣在講如何培養之前,我先來解釋一下什麼是學習習慣?所謂習慣就是經過反復練習而形成的較為穩定的行為特徵。就像我們平時所說的飯前要洗手,每當要吃飯了,你就會去洗手,而不需要別人提醒。學習習慣是指學生為達到好的學習效果而形成的一種學習上的自動傾向性。如學習數學,為了使計算正確,某位學生每次計算後都會進行驗算,而不是根據學習要求,需要驗算再驗算,不需要驗算就不驗算了。後者的行為還不能說是一種學習習慣。根據觀察,我們發現孩子的學習習慣一般分為三個層次。最低層次是不自覺行為,它需要外部的強制力量;第二層次是較自覺的行為,它不需要外部的監督,但還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最高層次是自動性行為,它既不需要外部監督,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而是一種定型動作習慣(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習慣成自然)。小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一般都需經過這三個層次。第一層次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小學生尤其是新入學的兒童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自製力較差,學習還沒有成為他的自覺的行動,這時就需要較強的外部監督。這種監督主要來自家長和老師。在學校,老師對那些主動學習的孩子多給予表揚,對學習自覺性有所增強的孩子給予鼓勵,而對被動學習的孩子則給予提醒與暗示,甚至實施一些小小的懲罰來推動他參與學習。孩子度過了艱難的第一層次,在家長和老師的影響和鼓勵下,就會很輕松地躍到第二個層次,持之以恆地強化訓練、第三層次就會自然形成。二、學習習慣有哪些?怎樣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包括:(一)、閱讀自學習慣閱讀是自學的一種主要形式,通過閱讀教科書,可以獨立領會知識,把握概念本質內涵,分析知識前後聯系,反復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識,形成能力。學習層次越高,自學的意義越重要,目前我國的高考為選拔有學習潛能的學生,對考生的自學能力有較高的要求。所以這種能力我們要從小培養。低年級學生閱讀的具體要求是:愛閱讀課外書籍,平均每兩周看完一本課外書;看完課外書後,能大致說出書的主要內容和自己的感受;能獨立完成課內閱讀訓練,正確率高。家長可以這樣指導孩子:當孩子看完一篇文章後請孩子簡單的復述、表演或請孩子給文章換尾巴等。避免孩子走馬觀花。其次還要配合老師叫孩子做好摘錄,家長要給孩子准備好摘錄本,讀一篇文章就摘錄一些好詞佳句。以豐富詞彙。(二)、預習、復習的習慣家長要督促孩子預習和復習。讓孩子在預習時可以把不理解不認識的字詞圈出來,能了解明天我們要學習什麼知識。語文學科要孩子自學字、詞,運用工具書幫助理解新詞的意思,並作好必要的書面記錄。能給課文標好自然段,朗讀到流利為止;在復習時,要能根據今天所學的知識有條理地進行復習,復習時要能抓住重點核心內容復習,可復述給父母親聽。我們的課本每章每節的知識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識體系,必須有單元小結。每學完一個單元,家長可根據目錄讓孩子說說學了什麼,還有什麼疑問,到了三、四年級,要讓孩子將目錄擴充。家長們都知道,到了中學以後,科目要增加很多,有很大一部分內容需要學生記憶,這時就需要孩子具有把一本厚厚的書讀薄的能力,同時又能根據讀薄的書再將它讀厚,如果現在孩子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到以後他的學習就會感到很吃力。(三)、觀察思考的習慣對客觀事物的觀察,是獲取知識最基本的途徑,也是認識客觀事物的基本環節,「觀察」這兩個字有兩層意思,「觀」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觀察,對認識客觀事物毫無意義。要做到觀察和思考有機結合。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要能看懂書上的插圖和看圖說話、寫話中的幾副圖,了解幾副圖之間的內在聯系。要能有順序地觀察實物和模型,看出事物的外部特徵。能寫簡單的觀察日記。能留心觀察周圍事物,說出事物的細微變化。(四)、切磋琢磨的習慣《學記》上講「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同學之間的學習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問題要互幫互學,討論。在家庭中家長和孩子的共同學習也是很重要的,而不是簡單的一句自己思考或明天問老師去,可用商討的語氣對孩子說:你再想想,你覺得哪個地方有困難,你把你的想法說一下。還要加入自己的想法,如我對這個問題是這樣理解的,我是這樣想的,這個問題我和你有分歧,明天再問一下老師看應該怎樣理解等。要讓孩子覺得你是在和他平等進行交流,這樣孩子就不會出現逆反心理,非常願意和你溝通。現在有的家長經常抱怨,孩子一碰到困難就想得到幫助,而不肯或不知道怎樣思考,殊不知,家長自己沒有給孩子一個思考的空間,對於孩子的這種現象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這么簡單也不會做,而沒有站在他的年齡段,讓孩子自己覺得很沒用,時間一長孩子有困難都不敢跟你說,慢慢和你的交流、溝通就少了,所以有些家長等孩子到了高年級,又開始擔心孩子怎麼從來不主動和自己溝通。(五)、練後反思的習慣讀書和學習過程中,每個同學都要進行較大的練習,但做完題目並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於將知識引申、擴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題之後的重要環節。一般說來,習題做完之後,要從五個層次反思:1、怎樣做出來的?想解題採用的方法;2、為什麼這樣做?想解題依據的原理;3、為什麼想到這種方法?想解題的思路;4、有無其它方法?哪種方法更好?想多種途徑,培養求異思維;5、能否變通一下而變成另一習題?想一題多變,促使思維發散。當然,如果發生錯解,更應進行反思:錯解根源是什麼?解答同類試題應注意哪些事項?如何克服常犯錯誤?「吃一塹,長一智」,不斷完善自己。有的家長會說這些低年級孩子根本做不到,是的,在低年級關鍵是讓孩子有這種意識,這更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引導,在課堂中我們老師經常會按這些思路培養孩子的發散性思維和反思能力,但對於課堂來說教師要面對那麼多孩子,不可能讓每個孩子都說一說,如果家長在家庭中能進行強化訓練,勢必能促使孩子更快養成這個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