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根據年齡開展遞進式分層德育教育
近年來,各個學校在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實施行為規范教育方面做了許多工作,取得不少成績。但在市場經濟和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德育工作面臨不少新情況、新問題,最突出的是德育工作的實際效果。因而如何改進德育方法,拓寬德育渠道,不斷提高德育實效成為我們廣大德育工作者的研究課題。 處理好德育實效的長期性和近期性關系 當前素質教育要求培養的人才必須具有穩定的道德品質和健全的心理素質,具有較強獨立性、創造性以及適應各種社會環境的能力,能自覺地按社會規范和價值標准自我調控,自我發展。因此在中小學德育工作中要重視德育的素質化,體現以育人為本的現代教育價值取向,為青少年今後人格的和諧發展與完善奠定基礎。青少年是二十一世紀的主人,代表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他們的理想信仰、思想道德和文化科學素質,不僅是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而且關繫到現代化建設宏偉目標能否實現,關繫到本世紀中國面貌。所以說學校德育目標必須著眼未來,要從大處著眼,從長計議,不僅重視繼承和發揚民族優良傳統,還必須重視時代特色的品質的培養,使學生思想道德、心理發展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和需要,能適應本世紀面臨的各種挑戰。 德育過程要具體化,注重按層次要求進行 素質教育的四個面向中有要求面向每一個學生,面向每個學生的每一個方面。所以在德育過程中要具體化並按層次要求進行。首先,必須要求適度。適度是要求增強可接受性的前提條件。比如,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在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品質等方面應提出適合他們的不同要求,分出層次,循序漸進,以求實效。學校可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分階段分層次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遵循學生的認知、情感、行為形成和發展的規律,重視校園文化陣地的建設,在教室張貼國旗和名人畫像、名言,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內容對學生加強德育教育,使學生愛祖國、愛父母、愛學校、愛老師同學、愛勞動等。在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主要是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培養基本道德觀念,如尊敬父母、老師和長輩,不打罵人,愛衛生,認識國旗等。在小學高年級和初中,以「五愛」為核心內容著重培養愛國主義精神,良好的社會公德和文明習慣,具有一定分辨是非能力。高中又上一個層次,增強思想政治和法律教育,著重培養社會責任感,指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等。我校根據實際,在學生中堅持有針對性地、生動活潑、注重實效地進行思想教育工作,廣泛開展了「爭做文明禮儀學生和文明班級」、「讀好書、唱好歌」、「愛祖國、愛社區、愛學校「等系列教育活動,寓教於樂,堅持每周一次的升國旗儀式和一次中隊活動,培養和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對學生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本學期該校四年級學生陳夢君和初二年級兩名學生,分別把拾到的一百元現金和六百元現金主動及時地交還給了失主,受到師生和社區居民的交口稱贊,在校園被傳為佳話。 (浮梁教育網二0一0 年三月曾刊登了本校抓德育教育的具體做法)其次,必須因材施教,這是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對德育的要求。由於遺傳、環境、個人經歷不同,每個學生表現出不同特點和發展傾向,所以德育工作要善於把握全體學生一般特點,又要了解每個學生特點(包括知識水平、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學習態度、家庭環境等),並從實際出發,因勢利導,循循善誘。 三、德育渠道多元化,處理好學校、教師主導作用和社會環境的影響關系 德育工作是個系統工程,構成這一系統的諸要素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近來來,學校德育工作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顯得更加廣泛和復雜,每個德育工作者要努力調動社會有利因素來充實,完善學校教育,拓寬德育渠道, 把德育工作延伸到家庭與社會,形成以學校教育為主體,以家庭、社會教育為補充的德育工作網路,使德育工作呈現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是提高德育實效的途徑之一。如果德育只是主體被動接受教育,勢必流於形式,收效甚微。讓學生參加軍訓,生產勞動,參觀訪問,社會調查,社會服務等一系列實踐(例如我校結合每年三月開展的學雷鋒活動組織學生義務打掃社區紅領巾路和幫助社區孤寡老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並使之經常化;每逢清明節組織學生祭掃烈士墓),使他們在活動中正確認識和對待接觸的事物,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我,學會與人協作的能力,陶冶思想情操,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分析社會問題的能力;同時要求他們在實踐活動後進一步進行分析總結、交流,在理性思維的水平上加深對道德原則和規范的認識,成為有愛心、有責任心、有法制觀念、有良好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中成人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學生思想道德和行為習慣的榜樣,「教育的效果取決於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那麼學校的教學和教育過程就會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蘇霍姆林斯基語),所以德育中建立「家庭——班級——個人」三位一體的立體型思想教育方式也是提高實效的另一較好途徑。如設立學生家庭情況卡,建立家訪制,及時了解學生在家中生活、學習、思想動態和家庭情況等各種信息,並及時開展對家長的指導工作,用正確的方法和觀點教育子女,形成三結合教育網路。 德,是做人的根本。「教育的唯一工作與全部工作可以總結在這一概念之中——道。」「道德普遍地被認為是人類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赫爾巴特語)「有許多種的教育與發展,而且其中每一種都具有自己的重要性,不過道德教育在它們當中應該首屈一指。
B. 如何培養小學科學課教學中的實驗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真正的教育必須培養出能思考會創造的人.」而實驗能力正是創造能力中的重要環節,是對學生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內容.在小學科學課教學中,通過循序漸近地訓練,讓學生像科學家那樣,用科學實驗的方法,去探索、認識自然界事物的性質和規律,培養他們獨立、主動的探索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是引導他們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基礎環節,也是提高學生科學素質的重要手段.一、小學科學教育中培養學生實驗能力的重要性(一)實驗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驗本身具有生動、新奇、鮮明的特徵,小學生們對「動手做」的實驗都很感興趣,這種興趣往往成為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直接動力,甚至會從中留下終身難忘的經歷,激發他們潛在的勤奮和探究科學問題的毅力.因此,實驗在科學課教學中佔有重要地位,搞好科學課實驗教學是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途徑.(二)實驗能使學生有效地掌握知識實驗具有探究性,它能使學生在提取生活事實的基礎上,對照已建立的原有概念,對問題提出自己的假設,並通過獨立操作工具或儀器,進行探究性的驗證,自主發現知識的生成過程;實驗具有重復性,它能在相同的條件下進行多次的反復,使知識有序再現,供學生反復觀察、思考;實驗具有趣味性,它能使學生懷著對自己提出的假設是否成立的強烈興趣,在驗證實驗中發現需要的證據;實驗具有實踐性,它能讓學生直接接觸到有關知識客體的真實、形象、生動的感性材料,有效地作用於學生的感覺器官;實驗既能夠對觀察現象進行全過程的定性研究,還能夠通過測量數據、計算數值關系,進行定量研究.這些特點,能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實驗手段研究問題的途徑,從實驗事實和獲得的證據出發,形成科學概念,進而上升為科學規律,編織起科學知識的網路.這是其他任何教學手段所不及的.(三)實驗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實驗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學生在親歷「做科學」中,通過提出假設、設計實驗,能鍛煉和培養想像能力和分析能力;在研究原因、分析結果、形成結論的過程中,需要歸納、分析和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實際操作中,能培養操作技能、觀察記錄、分析數據等實驗基礎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在交流匯報中,能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和團隊精神.因此,實驗不僅是建立科學概念和規律、理解和掌握科學知識的重要環節,還能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培養探索精神和良好的學習方法.這些能力之間具有相輔相承的關系,以實驗過程為載體,能夠得到綜合的培養和發展.二、把握小學科學實驗能力的梯度,確定不同階段的培養目標實驗能力的形成是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應根據學生認知特點的發展規律,遵循教學的系統性和循序漸進的原則,注意合理安排能力培養的梯度,使實驗能力的培養有序地貫穿於小學科學課教學的整個過程.(一)低年級階段的培養目標低年級是小學生初學科學的啟蒙階段.這一階段兒童對事物的認識通常依靠的是感知,其思維常常需要藉助於「實物操作」進行.在這一階段,主要指導學生認識個別事物的顯著特徵和常見的明顯可見的自然現象,著重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感官觀察事物的能力和簡單動手實驗的能力.實驗類型以觀察性實驗、游戲性實驗和定性分析實驗為主,包括觀察周圍事物,如動植物一年四季的變化,事物在水中的沉浮,摩擦起電,製作樹葉的標本等實驗.與學前經常性、無目的的觀察和游戲相比,低年級階段的實驗教學必須遵從實驗的科學性和規范性原則.也就是,對於每一項實驗操作,都要逐步培養學生進行規范的操作;對於每一個實驗現象,都要求學生尊重實驗事實;對於實驗描述,都要用符合科學的語言表達.因此,從科學課開課之始,教師就要引導學生理解實驗的內容和方法,教給學生必要的操作要領(像聞的時候應該用手扇著聞;熄滅酒精燈時應用蓋子蓋滅;用溫度計測量物體溫度讀數時,視線要與刻度持平等);怎樣測量更准確些,怎樣計時,怎樣記錄等;實驗前教師應設計簡單易行的實驗記錄圖表,教會學生邊實驗、邊觀察、邊記錄,培養學生認真求實的良好實驗習慣.在這一階段,實驗教學過程應以發揮教師「領」的作用為主導,同時要具有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實驗能力的意識,但應主要安排問題、假設、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驟比較明確的單一性實驗.讓學生在「做中學」中體驗和領悟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逐步提高實驗能力和科學素養水平.在思維能力的培養方面,低年級階段的實驗主要是讓學生回答(表述)「是什麼」、「怎麼樣」的問題.通過實驗,會對事物進行比較(包括相似性與差異性)和簡單分類,在比較和分類中總結規律,獲得一定的科學知識、方法和觀點.因此,這一階段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分類和比較能力,為進一步的歸納和邏輯推理等思維過程搭建基礎.此外,學會合作,是未來對人才素質的基本要求之一.通過小組同學齊心協力、各盡所能、團結協作完成某項實驗,是培養同學之間交流、合作能力的重要環節,對學生終身發展都會產生積極意義.在實驗過程時,教師應創造小組合作的機會,教給學生合作的方式,並把合作能力作為檢測學生實驗能力的一個因素.總之,在低年級階段,教師應遵循鼓勵性原則,以培養學生學科學的興趣為主要目標,採取多種途徑與靈活的方式,誘發學生的好奇心理,激發他們參與實驗活動的興趣,體驗實驗探究的樂趣.在教學實踐中,「以貼近而非遠離學生生活的童趣事物,作為探索發現的生成點,並貫穿實驗活動的全過程」、「實驗方法兒童化而非成人化,使探索性實驗蘊含學生的情感價值和認知價值」、「實驗內容新奇化而非平庸化,激發探索動機和求知慾」都是教師們長期以來總結的經驗.以上述原則組織實驗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二)中年級階段的培養目標在低年級學習的基礎上,中年級階段的學生已開始表現出運用邏輯思維的方法認識事物.與此同時,科學課教學的內容無論是容量還是深度都有所增加,要求也有所不同.從主要要求學生認識事物(主要是自然事物)的表象,發展到要指導學生認識同類事物的共同特徵,認識自然物體的性質、成分和種類,並認識一些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這一階段是培養學生實驗能力的重要時期,要著重培養學生設計簡單實驗的能力,以及運用簡單科學原理解決日常生活中問題的能力,以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實現由感性階段向理性認識的飛躍.與低年級階段相比,這一階段的實驗應從定性實驗逐步向定量實驗轉變,從「單一性」實驗向「多過程」實驗發展,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實驗的多重條件,學會對比實驗的基本過程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形成一個完整的認識過程.包括「種子萌發的條件」、「比較不同土壤的滲水性」、「加快溶解的條件」、「連接簡單電路」等典型的對比實驗.在這一階段,實驗課教學要著重注意以下方面.1、注重突出自主性,培養學生自主實驗的能力.注重突出實驗主體的自主性,就是要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努力營造一種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自己制定實驗方法和步驟,選擇實驗材料,自主探究發現事物規律的開放性、探索性的教學時空.當然,小學科學實驗旨在讓學生參與和體驗科學實驗的一般過程,對於實驗方案的設計,並不要求學生拘泥於科學家的經驗,也不一定模仿書本的介紹,只要學生自己設計的方案能夠證明他們的研究課題就可以,這本身就包含著創造性.2、注重扶放結合,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與低年級階段的實驗教學以「領」為主導相比,中年級階段的實驗教學應採取以「扶」為主導,「扶」與「放」有機結合的方式,使學生在教師的「扶助」下順利完成實驗,真正掌握實驗的方法和技巧,形成實驗能力.教師的引導作用主要體現在:(1)指導學生掌握對比實驗的方法要領.對比實驗目的是用差異法得出事物變化的因果關系,實驗中現象反差大,揭示自然事物的規律性明顯,學生易於理解和接受.但自然事物的性質是多方面的,其變化也常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依據小學生的認知和思維發展水平,他們一般難以區分交錯復雜的變數;同時做對比實驗時的操作要求較高.因此,教學中,教師要設計簡化的、直觀具體的實驗過程,指導學生學會在確定一個因素變化的條件下,如何控制其他因素完全不變,一個條件一個條件或一組一組地去研究去實驗,這是對比實驗成功的關鍵.(2)指導學生規范化的操作.正確的實驗技能,是保證實驗成功和實驗安全的必要條件.中年級很多實驗和所用工具儀器的操作步驟都有規范化的要求,必須嚴格按要求執行.在學生初次做這類實驗或初次使用某種儀器時,教師一定要講清操作次序,指導學生一步步按規定操作(像往試管中注入液體,要沿著試管壁緩緩進行等).對於一些有難度的實驗應由教師先做演示,這要求教師的實驗演示必須嚴謹科學並具有代表性,這樣才能促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逐漸提高對自身操作的要求,培養良好的實驗素質.為了提高學生實驗技能,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到各個實驗小組,認真指導,及時糾正學生實驗操作中的錯誤做法,使學生掌握規范的實驗操作技能.(3)指導學生掌握實驗的科學方法.教師應指導學生首先要明確實驗目的,理解實驗原理,掌握實驗儀器性能,以及預測獲得的實驗結果;在此基礎上,進行實驗設計.在實驗中,要引導學生養成細致觀察、忠實記錄、整理器材的習慣;要學會觀察、學會記錄、學會處理數據、學會推理、學會誤差分析等.實驗完成後,教師要鼓勵學生上講台做演示實驗,對實驗現象明顯、效果好的實驗過程,可以讓全班學生對比看;對實驗效果不明顯或較差的同學,不要急於指出毛病出在哪兒,而是幫助他們分析沒能達到預期效果的各種可能情況,讓他們自己找出失敗的原因,引導他們改進實驗方法,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4)指導學生思維發展的過程.中年級階段的實驗,主要是讓學生回答「為什麼」、「是什麼原因」一類的問題,學會表述事物的因果關系.教師的引導作用應體現在對學生研討進程的把握和做適時的引導和點撥上,引導學生通過對同類事物個別特徵的大量觀察中,進行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出共同的特徵,形成科學的概念.例如,在研究空氣成分的實驗中,雖然事物變化的過程明朗(玻璃罩內的燭焰由大到小到滅),但要學生從這些觀察感知中獲得關於空氣成分的知識,抽象思維的難度較大,教師必須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學生把各種觀察感知依次加以分析、推理和綜合,才能逐步推導出關於空氣成分及其性質異同的正確結論.否則,學生是無法獨立地和順利地進行邏輯思維,實現感性認識到理性概念的遷移的.(5)指導學生有意識的課外應用.學生在實驗中獲得的結論,不能只停留在理解掌握的初步認識階段,還必須引導學生運用剛建立的概念去認識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自然事物,以鞏固所獲得的知識.因此,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一些思考性、研究性的課外實驗,讓學生去做,使學生經歷「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認知規律.3、把握難易梯度,注重保護學生實驗探究的熱情.無難度的、平淡的實驗易引起學生興趣的降低和注意力的分散;同樣,要求過高、難度過大的實驗也易使學生望而生畏,影響實驗探究的積極性.因此,在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在保證總體目標的前提下,按照學生的步子,把探索過程分解為具有內在聯系、坡度恰當、拾級而上的遞進式探求環節,使探索過程具有漸進性、連續性和積累性.特別是對於相關因素有很多、假設可有幾種、實驗目的也可以多樣的實驗課題,可以安排由學生設計部分環節的實驗,由學生自選與教師分配相結合,確定研究子課題,設計實驗方案,再通過討論,篩選出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實驗方案,然後再實施實驗.通過幾個環環相扣、步步深入的環節,使學生按照一定的程序,在思維的動態發展中不斷完善認知結構,既保證實驗過程的時間和空間,也保證整個實驗過程始終在興趣盎然的氛圍中進行.(三)高年級階段的培養目標經歷了前兩個階段的學習和發展,高年級階段的學生已經表現出可以進行較復雜的思考,能夠利用客觀具體的因果關系解釋一些現象的成因.因此,這一階段可以適當安排全過程探究的實驗,「放」手讓學生自己運用所學過的知識以及探索性的實驗原則和方法,從不同角度對實驗做出思考,選定實驗內容,提出實驗方案,選擇所需材料和儀器裝置,然後實施探究方案,並對自己的探究過程進行評價和反思.在高年級階段,進行模擬性的實驗成為主要實驗類型.模擬實驗重在模擬在室內不能直接觀察的現象,其重點放在說明原理.如模擬雲、霧、雨、風的形成實驗;模擬月相和四季成因的實驗等.同時,仍有許多涉及對比實驗的內容,如「水蒸氣凝結與溫度的條件」、「植物的向光性和向水性」等,這些對比實驗中更多地滲透了定性分析的內容.在此階段,要注重培養學生進行多過程的實驗以驗證一個預測;能綜合地分析思考問題,能夠運用模型解釋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能自覺地應用對比實驗的原則和方法,並對簡單變數(而非交錯復雜的變數)之間的關系進行量化分析,會用表格、曲線圖、坐標圖等建立變數的量化圖;能夠自主設計完成簡單的實驗報告或撰寫科學小論文,使用科學術語和簡單圖示來描述實驗過程和實驗結論等方面的能力.在思維能力的發展方面,要求學生能夠初步地把「部分」聯系成一個比較系統的整體,綜合分析並認識一些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因此在此階段,需要學生能夠更好地運用分析、比較、抽象、概括、推理等邏輯思維的能力,分析實驗結果、解讀實驗數據、進行推理判斷.教師要指導學生既能藉助經驗進行推理,還能由觀察結果做出一個或多個推理;既能根據實驗結果進行直接推理,還能藉助想像進行間接推理;既能進行單一過程的分析推理,還能進行多過程的綜合分析推理,以及逆向的推理判斷,使學生經歷比較完整的思維過程.總之,高年級階段是對學生的知識及能力的檢驗階段,學生不但提高了實驗能力,學到了基本知識,還提高了分析、判斷、推理、歸納等思維能力,同時也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分析問題、獨立操作、研究問題的能力,形成大膽想像、尊重事實、勇於創新的科學態度.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下表為筆者嘗試著按照科學性、系統性、漸進性原則,列出的小學各階段實驗能力培養的重點.期望能對教師在小學科學課實驗教學中有所借鑒.
C. 請問「總結分論點,遞進式」是什麼意思我要怎麼完成這個作業
論點1:堅持是一個人需要從小培養的做人的基本品質。
論點2:堅持是一個人在學習知識和本領時必要條件。
論點3:堅持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證。
D. 一篇遞進式作文!急
節儉是美德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鋪張浪費、比吃比穿的現象越來越嚴重了。對於這種情況,我想說:節儉並不是貧窮的人無可奈何的下策,而是每一個人都要努力具備的美德。(事實論證)
節儉體現了一個人對他人勞動成果和人格的尊重
節儉是一種美德。因為節儉體現了一個人對他人勞動成果和人格的尊重。想必每個人小時候都念過這樣一首詩吧:「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不只是「盤中餐」凝結著農民們的辛勤汗水,我們大家的「身上衣」、「手中物」,又有哪一樣沒有飽含著千萬人的辛勤和汗水呢?所以,對這些東西的浪費,就是對他人勞動果實的不尊重,也就是對他人人格的不尊重。因此,反過來說,節儉就是對他人勞動成果的尊重,對他人人格的尊重。(道理論證、正反論證)
節儉體現了一個人對國家對人類的責任感
節儉是一種美德,還因為節儉體現了一個人對國家對人類的責任感。一個國家乃至全世界的能源是有限的,絕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所以,節約能源是每一個人的職責。愛惜每一滴水,節約每一度電,這是連小學生都懂得的道理。然而有些人卻不以為然:房間里空無一人卻華燈大放;用起水來不管有無必要,總把籠頭開得嘩嘩的。朋友,你浪費的不僅僅是你個人的錢財,更是國家的資源,整個人類的資源呀!還有,隨著世界人口的增長,耕地面積的減少,糧食問題日趨嚴重。當你若無其事地把吃剩的飯菜倒掉時,你有沒有想到世界的某些角落有的人還過著有了上頓沒下頓的生活呢?這些不講節儉、浪費資源、浪費糧食的人正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毫無責任感的人。而只有那些具有節儉美德的人才是對國家對人類有責任感的人。
E. 如何寫遞進式議論文求講解
作文庫大全 小升初 中考滿分 高考滿分 高考零分
3
凝結著農民們的辛勤汗水,我們大家的「身上衣」、「手中物」,又有哪一樣沒有飽含著千萬人的辛勤和汗水呢?所以,對這些東西的浪費,就是對他人勞動果實的不尊重,也就是對他人人格的不尊重。因此,反過來說,節儉就是對他人勞動成果的尊重,對他人人格的尊重。(道理論證、正反論證)
節儉體現了一個人對國家對人類的責任感
節儉是一種美德,還因為節儉體現了一個人對國家對人類的責任感。一個國家乃至全世界的能源是有限的,絕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所以,節約能源是每一個人的職責。愛惜每一滴水,節約每一度電,這是連小學生都懂得的道理。然而有些人卻不以為然:房間里空無一人卻華燈大放;用起水來不管有無必要,總把籠頭開得嘩嘩的。朋友,你浪費的不僅僅是你個人的錢財,更是國家的資源,整個人類的資源呀!還有,隨著世界人口的增長,耕地面積的減少,糧食問題日趨嚴重。當你若無其事地把吃剩的飯菜倒掉時,你有沒有想到世界的某些角落有的人還過著有了上頓沒下頓的生活呢?這些不講節儉、浪費資源、浪費糧食的人正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毫無責任感的人。而只有那些具有節儉美德的人才是對國家對人類有責任感的人。
第二種: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安排論證結構,即圍繞中心論點回答三個問題:①是什麼,②為什麼,③怎麼辦。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一位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琢一塊尚未成型的大理石,一個小男孩好奇地在一旁看著他。雕像逐漸成型,頭部、肩膀、手臂、身軀,接著頭發、眼睛、鼻子、嘴巴„„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出現在面前。小男孩萬分驚訝地問雕刻家:「你怎麼知道她藏在裡面的呢?」雕刻家哈哈大笑,他告訴孩子:「石頭里原本什麼也沒有,只不過是我用刻刀把我心中的天使搬到這里來了。」
請以「雕琢心中的天使」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標題自擬,文體自選(詩歌除外),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2006廣東高考高分作文)
實現心中的理想
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天使。何謂「天使」呢?天使就是心中嚮往的東西,渴望實現的美好的東西,正如你的理想。要實現心中的理想,必須用心地雕琢心中的天使,用你手上的雕刻刀,把天使雕刻出來,展現出來。「天使」展現了微笑,理想之花綻放著光彩。(是什麼) 理想是你在黑暗中指路的明燈,理想是你在迷失方向時的指南針,理想還是你焦急乾渴時沁人心脾的清泉,理想是我們人生重要的部分,而人生不斷前進的動力是為了實現理想,為了雕琢心中的天使,使天使成型,使理想成型。(為什麼) 那要怎樣才能實現心中的理想,雕琢心中的天使呢?
實現理想需要堅強的毅力和強大的意志。劉翔,一個代錶速度的名字,已經載入田徑史冊。他從參加110欄比賽開始,就有著與世界短跑名將同台比賽的理想,同時他為實現理想而努力。跨越一道道欄,戰勝一個個障礙,他用毅力去雕琢心中的天使,實現心中的理想。
實現理想需要無畏的勇氣和不懈的堅持。撒切爾夫人,一個被譽為「鐵娘子」的女人,她不畏懼政治場上的黑暗和腐敗,憑著一個弱女子的勇氣和堅持,終於入主英國唐寧街十號,實現了她當首相的理想,把心中的天使雕琢出來。
天使總是美好,但天使不容易展現出來。要使天使成型和理想成真,不能缺少一顆認真的心。居里夫人與她的丈夫,他們的事跡可謂是家喻戶曉,為了提煉釙和鐳元素,他們日日夜夜焚膏繼晷地在實驗室工作,忘記其他的事情,一心一意地做研究,終於提煉那兩個飽含汗水的元素,他們實現了理想,雕琢上心中的天使。
4
天使之美,猶如春天爭芳斗艷的花兒,理想之美,猶如夏天鬱郁蔥蔥的樹兒。為了雕琢心中的天使,為了實現心中的理想,我們需要堅強的毅力,非凡的勇氣和一顆專注的心,只有這樣,天使才能成型,理想才能成為現實,才能看到天使的美麗和理想的光彩。(怎麼樣)
評分理由:本文是議論文寫法的一等卷。評分54。(滿分60)基礎等級:1、開頭就准確界定了「天使」與「雕琢」的內涵。2、從怎樣雕琢的角度入題,採用舉例論證法,最後點題。思路清晰,舉例恰當,論證充分。缺點:敘述事例顯得籠統,比如劉翔的例子,寫了「雕琢」,但沒能寫他怎樣用堅強的毅力和強大的意志來「雕琢」自己。撒切爾夫人的例子也有這一毛病。「發展等級」參照「基礎等級」給分。 二、
並列式
(一):分論點並列式
1、寫作步驟:
(1)首先提出一個論證總題卻不確定論點
(2)在本論部分圍繞總題列出幾個平行的具體論點,分別予以論證,從各個方面闡釋總題,做出結論。
2、具體要求:
(1)選擇的分論點從數量上說,至少是三個方面或更多的方面。
(2)分論點1+分論點2+分論點3+„„=中心論點。各分論點之間處於同等地位,但不能重復,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
(3)要避免從同一角度選擇論據;從同一角度選擇論據,就缺乏廣度,導致論據復沓單調,論證也就顯得以偏概全、蒼白無力;而從不同角度選擇論據,既豐富全面,使論證廣泛展開,又典型精練使文章嚴謹有力。
(4)並列式議論文特別要注意的是避免給人有泛泛而談的感覺,要注意點題。 3、閱讀文章,理清文章思路,體會分論點並列式特點 雜是一種生命的奇跡
可曾見過,滄桑褪色的萬國建築群?可曾賞過,陽明山的錦簇春花?可曾聽過,爵士樂的錯雜鼓點?可曾品過,青藤閣的濃香花茶?如果倏然抹去那些雜體,那麼生活將變得多麼單一、多麼可怕啊!上一任美國總統柯林頓曾說,每一個生命都是一個奇跡;我說,雜,是一種生命的奇跡!
雜,讓城市創造奇跡。當越來越多的人贊嘆上海騰飛的時候,我們不難發現,是那些外來的「阿拉」為我們推波助瀾。同時,純正標準的普通話和上海話甚至日語、英語「和平共處」、「互相滲透」。「人與人之間呈現不同的個性,但又彼此包容,這本來就是一個奇跡;一個新上海的奇跡!」這是余秋雨所說的話。上海的今天,沒有雜,是絕對不可能繁榮發達的。
雜,又讓文學創造奇跡。文學可以酸,可以甜,但不能沒有味道。雜就成了芸芸眾生的調味品。你可以「古道西風瘦馬」,當然也能「小橋流水人家」;你可以張開雙臂,嘗試和尼采、卡夫卡擁抱,你也可以十指緊扣,和棉棉、陳丹燕竊竊私語。文學正因為有了「雜」這面三棱鏡,才折射出五彩繽紛的光芒。
5
雜,更讓自然和人類精神創造奇跡。梅蘭竹菊,蜂蝶雁鶯,不一樣的生物帶來不一樣的神采。脫塵、修長、卓然、輕盈、栩栩如生的詞彙傳遞給我們美的享受,人類的胸懷也因這道不盡、說不完的大自然而博大——「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恬淡;「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是雅緻;「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是豪放;「楊柳岸,曉風殘月」是婉約„„人們在對自然的感悟中,竟有那麼多「最難將息」的表達,冥冥間創造了一個奇跡!這種奇跡,不但映紅了大自然中的楓葉,更映紅了生命的旌旗。
因為有雜,所以有繁榮、有創造、有融合、有奇跡產生。生活在城市之中,不免有單調之感,那麼就讓我們靜靜地放鬆身心,傾聽一下窗外的聲音——是什麼?你聽見什麼?是車水馬龍?是鳥語花香?還是那首:「上海是我長大成人的所在„„」的廣告歌?不論是什麼,你已經會發現,我們觸及大東西,任何東西,都不是單一的。正因為有雜,才讓萬國建築、山上春花、爵士鼓點、蘇杭花茶、城市、文學、自然„„一切的一切,顯得如此生機盎然,如此風姿綽約,如此妙不可言!朋友,讓我們感嘆吧,感嘆雜,感嘆生命的奇跡!
《雜是一種生命的奇跡》思路:參考:作者首先運用一組優美的排比句引出論點:雜,是一種生命的奇跡!接著作者將三個分論點進行並列論證: 雜,讓城市創造奇跡;雜,又讓文學創造奇跡;雜,更讓自然和人類精神創造奇跡。最後總論「因為有雜,所以有繁榮、有創造、有融合、有奇跡產生。」
F. 以幸福為話題 遞進式作文 如何寫謝謝
幸福是什麼?有人說,幸福是在飢腸轆轆的情況下,能夠美美地飽餐一頓;有人說,幸福是在完成沒完沒了的作業後,躺在家裡的沙發上靜靜地看一部電影;還有人說,幸福是索取、幸福是富有、幸福是榮耀……其實,幸福不在驚天動地中體現,它就在「小狗的尾巴上」,只要抬起頭向前走,幸福就會跟在後頭.
「啊——」我一邊打著哈欠,一邊抬頭望瞭望鍾,已經是夜裡10點了.坐在寫字台前,看著高高的一摞作業,我絲毫不敢懈怠,筆尖繼續飛舞起來.可筆只舞了一會兒,開始澀起來,再也不那麼流暢了,似乎它也想休息了;我的眼皮盡管打架了,但只好強打精神,因為今日事只能今日畢唄!
「咚——」不知什麼時候,我那可愛的小花杯出現在課桌上.咦,那不是香濃的咖啡嗎?「兒子,對不起啦!家裡的糖沒有了,老爸只能讓你喝這杯苦咖啡來提提神了.」頓時,我的眼睛裡蒙上一層淚水,我細細地品嘗,慢慢地品味,雖說它的口感是苦澀的,但它卻凝聚了老爸甜蜜的愛.原來,幸福就是一杯溫暖的咖啡.
這天,天氣晴朗,碧空萬里,我獨自一人來到附近的公園中散步.轉了一圈下來,覺得有點累,就坐在路邊的椅子上,邊喝點果汁,邊欣賞周圍的風景.無意中,我看到了高大的梧桐樹上有一個小巧玲瓏的鳥窩.我取出隨身攜帶的望遠鏡,換上黃底鏡片仔細地觀察起來.鳥窩中躺著兩只雛鳥,只見鳥媽媽咬著蟲子,一點一點地喂給小鳥;一有風吹草動,鳥媽媽就張開溫暖的翅膀,把整個鳥巢遮住;吃完美餐,鳥媽媽就不時地用她的羽毛輕輕地撫摸著小鳥的身體,多像一個溫馨的小家庭呀!原來,幸福就是躺在父
母的懷里,盡情享受家人的呵護.
每天放學回家,我都要經過一條距離很長的馬路,每次我都會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一位9歲的殘疾小男孩,因為不幸的車禍,只能在輪椅上度過.每到這個時候,我都會推著他的輪椅幫他順利地穿過馬路.聽著他那甜甜而開朗的聲音,「謝謝哥哥!」我感到無比的幸福.原來,幸福就是幫助別人後得到的快樂.
幸福就是這樣,只要你用心體會,就能收獲無限.
G. 關於快樂的話題作文遞進式
我快樂我成長
快樂,是兒時對花花綠綠糖果的回憶,是幫助他人時得到笑容的回報;是付出艱辛努力時,手捧榮譽的激動;是和朋友嬉戲打鬧;是游樂場里興奮的尖叫。
記得剛上一年級時,最令我快樂的事就是驕傲的站在台上,第一批戴上紅領巾,當鮮艷的紅領巾在我眼前飄動時,我站在隊旗下庄嚴的宣誓的時刻,至今記憶猶新。
其實,成長就像五味瓶,充滿了酸、甜、苦、辣。在一個人漫長的成長過程中,總會有經歷,有故事。在我剛上一年級時,由於家庭的緣故,我失去了父愛。那段時間,我覺得很孤單,很少說話,不知以後該怎麼辦,家裡的氣氛也變得沉悶起來,我有些怕,最後在我的親人,老師和同學的關心和幫助下,我收起悲痛,堅強的站了起來,雖然傷心過,但正是經歷過,才明白了一些事情,懂得了一些道理。隨後的生活更多的是沉浸在母愛的滋潤中,一點一滴的成長著。
時光飛逝,如今,我已是一名五年級的小學生了,伴著老師的栽培,我在成長中收獲了知識,有了自己的愛好,思想,有了敬愛的老師和同學,不再孤獨。我堅強,成熟;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遊,沉浸在精彩的故事情節中,享受著讀書帶來的樂趣,計劃著美好的未來與理想,快樂也隨之而來。不放棄,不半途而廢,使我堅持學習彈鋼琴,使我經歷磨難學會騎自行車,我很享受騎車時那種輕松,飛一樣的感覺;也很享受美妙的音樂帶給我的快樂。
成長的路程是艱辛的,充滿了坎坷與挫折,可是,無論怎樣都是快樂的。快樂學習,快樂成長,讓自己在成長中收獲知識,樂趣。
H. 合作的作文遞進式
我快樂我成長快樂,是兒時對花花綠綠糖果的回憶,是幫助他人時得到笑容的回報;是付出艱辛努力時,手捧榮譽的激動;是和朋友嬉戲打鬧;是游樂場里興奮的尖叫。記得剛上一年級時,最令我快樂的事就是驕傲的站在台上,第一批戴上紅領巾,當鮮艷的紅領巾在我眼前飄動時,我站在隊旗下庄嚴的宣誓的時刻,至今記憶猶新。其實,成長就像五味瓶,充滿了酸、甜、苦、辣。在一個人漫長的成長過程中,總會有經歷,有故事。在我剛上一年級時,由於家庭的緣故,我失去了父愛。那段時間,我覺得很孤單,很少說話,不知以後該怎麼,家裡的氣氛也變得沉悶起來,我有些怕,最後在我的親人,老師和同學的關心和幫助下,我悲痛,堅強的站了起來,雖然傷心過,但正是經歷過,才明白了一些事情,懂得了一些道理。隨後的生活的是沉浸在母愛的滋潤中,一點一滴的成長著。時光飛逝,如今,我已是一名五年級的小學生了,伴著老師的栽培,我在成長中收獲了知識,有了自己的愛好,思想,有了敬愛的老師和同學,不再孤獨。我堅強,成熟;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遊,沉浸在精彩的故事情節中,享受著讀書帶來的樂趣,計劃著美好的未來與理想,快樂也隨之而來。不放棄,不半途而廢,使我堅持學習彈鋼琴,使我經歷磨難學會騎自行車,我很享受騎車時那種輕松,飛一樣的感覺;也很享受美妙的音樂帶給我的快樂。成長的路程是艱辛的,充滿了坎坷與挫折,可是,無論怎樣都是快樂的。快樂學習,快樂成長,讓自己在成長中收獲知識,樂趣。
I. 求 小學兒童行為習慣研究方案的論文
《少年兒童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研究》課題研究方案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和價值:
當前,我國正處在改革和發展的關鍵時期,社會情況發生了復雜而深刻的變化,直接或間接影響著少年兒童身心的發展,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消極腐朽的思想給少年兒童帶來的消極影響;各種信息和各類思潮的交錯,對少年兒童的教育和健康成長形成了諸多不利影響。加之現代家庭子女不多,家長寄予的希望極大,對孩子的溺愛多於教育,使不少孩子身上滋生了許多不良習慣,對孩子的教育和成長造成了極大困難。
關於學生良好行為規范的培養和訓練,在國內外已有眾多的研究。美國在青少年「品質教育」研究活動中歷時10多年,旨在改正中小學生的不良行為與習慣,樹立青少年吃苦耐勞的精神,使他們成為遵紀、守法、勤勞的好公民,後來逐步拓寬到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國內在「九五」、「十五」期間也開展過此類教育的研究。
要成才先成人。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是促進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必要保障。養成教育是一個亘古常新的話題,養成教育的主要對象是少年兒童。國內外許多心理學家都提出過少年兒童個體發展的所謂「最佳期」理論,認為在這一時期少年兒童個體處在一種最積極的准備和接受狀態,正是人的潛能開發和社會性行為發展的最好階段。少年兒童自我意識尚未成熟,可塑性大,可接受性強。教育者若能給予恰當的帶有啟蒙性、准備性、基礎性的引導和幫助,少年兒童的行為能力就會迅速發展起來,並產生長久的影響,乃至影響其一生。因此,不管任何時代,任何學校都要把養成教育放在首當其沖的位置,來常抓不懈。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他們正是學知識、成品質、長身體的關鍵時期。學校應為他們創造更好的環境,讓他們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生存。鑒於以上認識,我們深感培養少年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所以決定申報全國少工委「十一五」研究課題《少年兒童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研究》。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應體現時代要求。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革命傳統;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壯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這里就對少年兒童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作了系統的要求。
「教育是什麼?就單方面講,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告訴我們少年兒童良好行為習慣是人才成長、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
三、課題的概念界定及理解:
(1)概念界定:
「行為」一詞是心理學中一個相當重要的名詞,其含義是:內在的、外顯的意識與潛意識一切活動。即可以觀察測量的外顯反應或活動及內隱性的意識歷程。
「習慣」,其本質是「自覺自動」,是一種出於需要而自動出現的自覺的行為方式、傾向。也就是說,習慣一定是行為,而且是穩定的、甚至是自動化的行為。
「養成教育」是培養小學生道德品質、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即從行為訓練入手,綜合各種教育方法,促進學生道德行為、意志品質、情感意識等方面素質形成與提高的一種教育。
(2)對養成教育「三要素」的理解:
其一,「教育者」,勢必由主要施教的教師(思品教師、班主任、輔導員、德育主任、校長)延伸到全體教師、家長、社會工作者和其他人。也只有以上對象都自覺充當好「教育者的角色」,並且自覺地規范自己的言行,進而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其二,「受教育者」,因不是單一的學校教育,勢必延伸到家庭、社會、社區等,「受教育者」不僅是單純的學生,在教育的過程中,可能使「教育者」也同時成為「受教育者」,角色發生變化,達到共同提高,共同發展的效果。
其三、「教育活動」延伸,第一,勢必拓展教育活動的「時空」,即以學校為教育的主陣地,家庭、社會為教育的「兩翼」,「三教」齊抓共管,克服「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想怎樣唱就怎樣唱」,甚至「互不搭調」等現象,形成教育合力。第二,勢必拓展教育活動的目標內容,要做到「有綱可依,有本可教」,力求「規范化」。
四、研究目標:
1、通過本課題研究,全面科學地構建豐富多彩、和諧統一的團隊文化,使它具有導向、啟迪、培養等功能。
2、少年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是開展本課題研究的出發點和歸宿。通過本課題研究,積極探索新時期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新內容、新途徑、新方法,拓展有利於培養少年兒童良好習慣的德育空間,促進我校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向縱深發展,使學生的道德認識轉化為道德實踐,在實踐中將認知轉化為態度行為。
3、通過本課題研究,進一步推進我校輔導員及家長隊伍建設,促進我校德育工作整體水平的提高。
五、課題的研究方法:
本課題在前期准備階段主要採用文獻資料、調查研究等方法,在課題的實施過程中,主要採用行動研究和案例研究法,運用教育敘事等手段,進行實驗和經驗總結,成果呈現方式為行動研究報告,教育敘事,教育案例,實驗報告和論文。
六、課題側重點及實施措施:
(一)研究側重點設想:
課題依據黨的教育方針和國家各項教育法規,圍繞《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內容,有重點、有目的分階段實施,切實將課題的研究重點內容滲透於各年級段學生日常學習及生活之中。
針對各年齡段學生生理及心理特點,我們以學習習慣養成教育為主線,採用遞進式研究模式,切實保障課題研究的可操作性。其中低年級側重學生禮儀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研究,教育、引導學生做學習的小主人。中年級側重於學生生活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研究,教育、引導學生做生活的小主人。高年級側重於安全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研究,教育、引導學生做社會的小主人。
(二)實施措施:
少年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雖然本課題在實施過程中,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但是,少年兒童行為習慣的養成,還受家庭教育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影響。所以,在本課題的實施過程中,要採取如下的一些措施保證課題的順利實施:
1、加強對課題教師的培訓
全體課題組教師理論素養的提高,在課題研究過程中的持之以恆、創造性地開展研究工作,是本課題研究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素。所以,在課題研究的全過程,都要加強對課題組教師相關理論的培訓,強化教科研方法的指導,採取一定措施激發他們參與教科研的主動性、積極性。
2、轉變家長的人才觀
一些家長對素質教育的認識偏頗,一味強調學習第一,而忽略或不太重視同樣影響學生一生的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所以,學校要以家長學校為平台,加強家校交流互動,切實轉變家長的育人觀念,提高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的重要性的認識,為本課題的實施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
3、優化社區環境
和諧、良好的社區環境對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學校將以課題研究為契機,充分挖掘社區豐富的教育資源,積極參與適合青少年成長的社區活動,建立並形成學生社區行為評價機制。
七、課題研究步驟:
1、2007年元月份為課題申報階段。
撰寫課題研究方案,填寫子課題研究申報表。
2、2007年3月—4月為課題准備階段
(1) 根據課題研究方案,落實課題組人員。
(2) 組織課題組教師學習相應理論和教育科學研究方法。
(3) 邀請省、市少先隊工作專家來校舉行開題論證活動。
3、2007年—2008年為課題研究階段
(1)2007年5月—6月為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情況調查階段
①設計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情況問卷調查表。
②對全校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情況進行學生、家長問卷調查。
③對問卷調查結果統計分析,對各年級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狀況作出評價。
(2)2007年9月—2008年10月為學生行為習慣培養的實踐與探索階段
①學生行為習慣培養的實踐與探索。
②定期召開課題研討會,及時總結課題研究成果。利用「家長學校」這一陣地定期舉辦主題培訓、經驗交流等活動,及時反饋課題研究成果,轉變家長的育人觀念。
③邀請省、市少先隊工作專家來校舉行課題中期成果匯報活動。
4、2008年11月—2009年4月為課題總結階段
(1) 對前一階段學生行為習慣培養的研究工作進行總結,形成階段性成果。
(2) 根據前一階段的研究工作,完成課題研究報告。
(3) 整理課題材料,撰寫結題報告,向全國少工委申請結題。
八、課題研究預期成果及呈現形式:
《學生行為習慣調查》
《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研究》中期研究報告
九、課題研究的組織管理:
(1) 組織保障
為了確保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學校成立課題小組,曹春生校長任課題組組長,趙明來副校長任副組長,德育辦胡王瑩 主任和錢君、高峰、洪慧琴、王冬生、王娟、薛梅六位中隊輔導員老師任成員。領導小組要定期了解課題研究進度,幫助解決課題研究中遇到的困難,保證課題研究有足夠的經費。
(2) 人員保障
課題組9位成員教育教學經驗豐富,均為大學本科學歷,具有國家、省、市課題的研究經歷,教科研功底扎實,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足夠的知識能力保障,
(3) 制度保障
由於課題研究工作科學性強,時間跨度大,規范化操作要求很高。因此,擬建立《課題研究檔案制度》,以此來規范課題研究行為,使課題研究活動能持續順利地開展,達到應有的研究目的,圓滿完成各項研究任務。
(4) 理論保障
為了保證課題的順利實施,也為了提高課題的研究質量,課題組將聘請總課題組負責人與有關教育專家作為本課題的研究顧問,在課題的准備階段、實施階段及總結階段進行跟蹤式指導。
(5) 經費保障
學校保障課題研究過程中一切必要的研究經費,確保課題研究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