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於永正我怎樣教語文
截圖
地址:://book.kongfz.com/18098/228823369/
http://proct.dangdang.com/23439172.html
版 次:1
頁 數:237
字 數:220000
印刷時間:2014-2-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包 裝:平裝
內容推薦
自1962年從事小學教育工作以來,主要教的是小學語文。我對小學語文教學情有獨鍾,說「痴迷」,也不為過。
我的導師張慶先生把我的語文教學概括為「五重」一一重情趣,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習慣。不管怎麼說,有一點可以肯定,相信聽了我的課或者讀了我的語文教學實錄的人都會同意,這就是:我的課有情有趣。在我的課堂上,學生沒有緊張感,更沒有恐懼感。學生在我的引領下,有滋有味地寫字,有滋有味地朗讀,有滋有味地表演,有滋有味地寫作。「有滋有味」不僅來自我對教材的處理,而且來自我對學生的善待。教學過程是師生雙方的互動過程,情感因素在其中起著巨大的制約作用。不能乾巴巴地教,不能冷冰冰地教。學生的情感世界空虛、精神家園荒蕪,比知識貧乏更可十白。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語文教育不能只讀一本語文書;教學藝術是處理教材的藝術加善待學生的藝術,走近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比處理教材、傳授知識更重要;語文老師的語文素養決定著語文教育的質量。一一以上,是我最想說的,也是最想與廣大語文老師交流、探討的。
作者簡介
於永正,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教育部「跨世紀名師工程」向全國推出的首位名師。1962年以來一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1985年被評為江蘇省特級教師,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勞動模範」稱號。1995年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 999年教育部召開「於永正語文教學方法研討會」,推廣其「五重」(重情趣、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習慣)教學法。2001年被評為「江蘇省勞動模範」。2002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3年,經江蘇省教育廳批准,徐州市成立於永正語文教學研究所。
從1 984年至今,於永正老師應邀到全國31今省、市、自治區、港澳地區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作學術報告2000多場次,上公開課3000餘次,發表文章百餘篇,出版《於永正課堂教學教例與經驗》《於永正語文教學精品錄》《教海漫記》《於永正與五重教學》等多部著作。
目錄
人生留痕——寫在前面的話
第一輯
語文教育,應該為學生留下什麼
語文教育,應該為學生留下什麼/2
我看小學語文教學/5
寫字.育人.做人/15
「熏鍋屋」 /22
是老師配合學生,不是學生配合老師/28
要有語感,更要有責任感/36
從雪中送「灰」說起/38
教學相長/41
和教育名人的一席談/46
第二輯
教語文,其實很簡單
顯示全部信息
媒體評論
於永正老師的課能令我的心安靜下來,讓我贊嘆再三。在漫不經心處,我看出他的一片匠心;在大開大合的格局中,有溫婉的細膩讓人感動;在平實的對話里,有一種成色素樸的隨喜之音。我想要從思想的、藝術的、學科的、心理的維度去剖析,卻發現那是徒勞無功的,因為他的課是渾然天成的。
——全國勞動模範、箸名特級教師、杭州I市拱宸橋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 王崧舟
於永正取得成功的原因可以概括為兩個字:一個是「悟」,另一個是「做」。所謂「悟」,就是他用心思考,求得明白;所謂「做」,就是他一直在努力。自己的命運自己掌管。沒有「悟」和「做」,於永正怎麼能成為跨世紀名師?您若用心去「悟」,用力去「做」,也能成為未來的名師。
——南京師范大學特約研究員、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編委、著名特級教師 高林生
捧讀《於永正:我怎樣教語文》,如沐春風,如望秋月,既像是在研讀思辨嚴謹的學術著作,又像是在欣賞文筆優美的散文隨筆,啟智、受益、親切、有趣,令人愛不釋手,讀罷難以忘懷。
——著名語文特級教師 靳家彥
一、 實實在在教語文
1、把握課文基本的人文內涵,進行必要的語文知識教學和語文能力訓練。 現在有 許多 老師把語文課越上越深,小學生年齡比較小,應該把握基本的人文內涵。例如:《棉花姑娘》的人文內涵,一點是科學知識。例如燕子會捉空中飛的害蟲,第二點是請人幫幫要怎麼說,要有禮貌。盡管幫不了別人的忙,也要有個比較好的態度,拒絕也要有禮貌。是否可以這樣設計:樹干里的害蟲和燕子等圖片進行連一線,利用連完的線,說上一句話。如:燕子會捉空中會飛的害蟲。
棉花姑娘
燕子 樹干里的害蟲 啄木鳥 田裡的害蟲 青蛙 棉花地里的蚜蟲 七星瓢蟲 空中飛的害蟲
2、了解學生實際,在學生原有基礎上教學。
我們要想辦法,知道學生的基礎是什麼。現在許多的課,雖然課前布置了大量的預習作業。但一開始上課,老師的教師設計又把所有的學生當成了零起點。今天《全神貫注》一課,教師的教學重點是在讓學生明白羅丹的全神貫注和孩子的平時全神貫注的區別在哪裡?
3、希望課堂多安排全體學生參與的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 有好多的課,是老師和幾個好學生的對話。這樣的教學設計最起碼是低效的。 《去年的樹》尋找板塊的決策計較 方案1 方案2 分角色朗讀 分角色表演
小組4個人分角色讀 同桌分角色兩個人讀 同桌兩人讀一遍 兩個輪流讀一遍
在分角色朗讀和分角色表演相比,表演是很熱鬧,但是一開始就表演,文中鳥兒不像鳥兒。如果表演不到位,就把鳥兒急於尋找朋友的情緒破壞了。我們的語文教學要講究投入和產出的問題。
同桌分角色兩個人讀相對來說利多弊少。為了提高聯系的效率,練習的機會更多。(黑體的方案是建議老師們採用的) 4、每節課要安排練習。練習形式多樣化。
學生自我評價、估計的能力還不行。練習題做過了,老師批改過了,錯的訂正過了,全部批改過了,這才是懂了表現,教學的質量是做出來的,不是談談說說講出來的。除了中國大陸,沒有這么多的時間是讓孩子在做題目,題目做完了,正確的,就下課了。語文能力最終是落實到個體的。能不能把講講問問的時間騰出來,讓孩子多做練習。
現在我們的課堂的練習設計,已經基本形成了模式,一二年級寫字,三年級以上就是我想對***說。寫完了,交流一下,作業不收起來,孩子的語文能力是提不高的。練習的形式要多樣化。
例如:《搭石》
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它當作理所當然的事。
搭石前還有哪些人在作者他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用理所當然來說一句話,多寫幾句就更好。
5、習作重在讓學生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要求不太高。
兒童的寫作能力究竟是怎麼發展的?到目前還沒有研究出結果。課標在習作要求已經作了修改:表達真情實感,內容比較具體。語句通順。我們的習作要求不能太高。
6、一節課總要讓學生情感有觸動,認識有提升,語言有積累,思維有發展。
每天進步一點點。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問題,孩子在一天天的長大,每天的一點點的進步就是成功。先求實,活、精只有落到實處就是好課。
二、 簡簡單單教語文
1、教學設計不必太刻意,環環緊扣未必就好,一節課設計幾個板塊,但開展哪些教學環節,達到怎樣的要求心中有數。
一節課一般要求只有三大板塊,課堂上心中有教案,眼中有學生。 例:《媽媽的帳單》教學環節設計
· 默讀課文,看看課文中出現了那兩張帳單。 ·細讀這兩張帳單,你發現了有什麼不同? ·看了這兩張那個帳單,你想對彼得說些什麼? ·我們也來為自己的媽媽列一張帳單。 小學語文就要上出小學語文的特色來。
《珍珠鳥》20分鍾討論小珍珠鳥究竟有沒有自由?這節課,教到信任讓人產生美好就已經足夠了。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教我還。王安石心裡此次躊躇滿志,怎麼讀。這次王安石又是前途未卜,你們再來憂心忡忡地讀。弄得小朋友一頭霧水。這兩句話,對小學生而言,我們要傳達的就是一種千古不變的思鄉之情。 2、 教學過程力求符合兒童認識規律,一般情況按課文的順序來教。 盡量按照課文的順序來教。低年級的課上得就是低年級的樣子。 我們的語文課帶著孩子按課文的順序學。 3、 讓學生體驗,解決學生的實際存在的問題 4、 適度拓展,必要時才使用多媒體。 三、 從從容容教語文
1、 一節課容量要恰當,不追求完整和完美。
一節課的容量太多,四十分鍾上不完。那就是一堂好課。一篇課文什麼時候才完整,二課時才是完整。把三個課時最精彩的內容放在一節課里上,我們平時的教學能做到嗎?
2、 課堂上不一味追求熱鬧,有放有收,張弛有度。
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靜靜地讀書,細細地思考,慢慢地體悟。我們會發現不少„„
《花鍾》的第一段。有7、8個有點。按時間順序寫;不同的花開放的寫法不一樣;不同的開花都是在描寫了開放的心情(投射我們的心情);用詞的准確性;避免了語言的累贅;一句話語句表達的順序有變化,寫時間的詞要麼在頭上,要麼尾巴上。
不是在知識,而是交給學生一種探索的精神。
3、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做作業,有足夠的時間點評、批改和訂正。 把最有難度的作業放在課堂里完成,壓縮講講說說的時間,把時間留出來完成作業。
四、輕輕鬆鬆教語文
1、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習「自動化」。 2、 抓緊課堂教學的時間,減少課外作業。
3、 讓學生有足夠的睡眠,有時間玩,有時間讀課外書,看電視。 鼓勵學生看適合特定時段的,適合自己內容的節目。高年級要看7點鍾的新聞聯播,低年級的孩子鼓勵去看大風車節目。第二堂課回到課堂上來交流自己看電視的收獲,孩子的各方面能力肯定大有長進。
4、 老師有時間休息,看自己喜歡的書看,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孩子空一點,老師也空一點了。語文教師不能光看教科書和參考資料,要讀自己喜歡的書。開展適當的體育活動和文娛活動,才能保持愉悅的心情,滿面笑容地對待學生。
熱情鼓勵 耐心輔導 堅持標准 嚴格要求 要求學生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把字寫得規范。
老師有時要像牛皮糖,態度要好,堅持盯著不放的,才能糾正一個孩子的學習習慣。
小學語文教師要能內方外圓,要求是嚴格的,但對學生的態度要和藹。
⑵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小學生課堂教案
不是有專門的社會和思想品德1類的科目嗎。
⑶ 小學趣味課堂教案
《趣味運動會》課堂教學實錄及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趣味運動會」這幅圖,引導學生提出有關乘除法的問題。
2.根據統計表提出問題,培養學生提問題的意識。
3.能根據圖意解決問題,鼓勵學生從統計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冬天到了,你們有沒有在冬天開過運動會?
生:沒有。
師:過幾天我們班就要舉行一個冬季趣味運動會,你們高興嗎?
生:高興。
師:冬季運動會和秋季運動會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為了使我們班的運動會開得更好,同學們玩得更開心,我們先開一個准備會好嗎?
生:好。
師:冬季運動會的體育項目和秋季的不同,我們既然要開趣味運動會就要有一些好玩的項目,老師通過多方查找,給大家提供一些比賽項目,看看你們喜歡哪個?還有什麼更好的項目也可以提出來。
(出示表格)
生:我喜歡堆雪人。
生:我喜歡打獵。
生:我喜歡雪地鑽圈。
……
(學生爭著搶著說,學生的興趣被極大的調動起來。)
師:同學們喜歡的項目各不相同,哪項運動最受同學喜愛呢?
生:我認為是堆雪人。
生:我不同意,我覺得應該是雪地鑽圈。
師:現在同學的意見不統一了,到底誰說得對呢?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生:我們可以統計一下喜歡每個項目的各有多少人,人數最多的就是同學們最喜歡的。
師:這個辦法行嗎?
生:行!
師:好吧,就讓我們一起來統計吧。
(每名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其他同學做記錄,完成統計表。)
生匯報:喜歡堆雪人的9人,喜歡打獵的5人,
喜歡雪地鑽圈的12人,喜歡雪地足球的10人。
(師根據學生的匯報完成統計表。)
師:同學們最喜歡哪個項目?為什麼?
生:最喜歡雪地鑽圈,因為喜歡雪地鑽圈的有12人,人數最多。
二、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師:老師准備購買一些體育用品,你覺得應該買些什麼呢?花多少錢?請說出你的理由。
生:我打算買6個呼拉圈,每個7元,一共42元,7× 6=42(元)。因為喜歡雪地鑽圈的同學最多,所以我買6個呼拉圈。
生:我打算每樣體育用品都買一個,花34元,7+8+ 5+9+2+3=34(元),因為每樣體育用品在比賽中都會用到,所以我每樣體育用品都買一個。
師:同學們的想法很不錯,能從實際問題出發,並能說明自己的理由。我現在給你40元讓你買3種體育用品,你准備買什麼?至少要設計兩種方案,請你們小組成員一起商量商量。
(學生在小組內各抒己見,由小組長負責主持,記錄員負責記錄,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討論之中,使小組合作學習落實到實處,提高效果。)
生匯報:我們組的第一種方案是買球拍2個花了 16元(8×2=16),買足球2個花了18元(9×2=18),買毛絨玩具2個花了6元(3×2=6),正好是40元。
生:我們組第二種方案是買2個球拍花了16元(8× 2=16),買壘球2個花了10元(5×2=10),買呼啦圈2個花了14元(7×2=14),正好40元。
師:你們小組的方案完全符合老師提的要求,買了 3種體育用品而且40元正好花完,老師在下面巡視的時候發現很多小組有這樣的困擾,要麼就是錢花多了,要麼就是剩錢了。能說一說你們組是怎麼樣解決這個問題的嗎?
生:我們組的同學開始的時候也是試著買的,也出現了錢數不正好的情況,後來我們就想如果我們買3種體育用品,每樣買兩個,那麼這3種體育用品加起來就應該是20元,於是我們就看看哪3種體育用品的價錢加起來等於20元,發現買球拍、足球、毛絨玩具錢數加起來等於20元,就有了第一種方案;又發現買球拍、壘球、呼啦圈錢數加起來也等於20元,就有了第二種方案。
師:你們小組的發言太精彩了,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問題能動腦思考,利用集體的智慧解決問題,是我們全班同學學習的榜樣。還有哪個小組願意說說你們小組的方法?
生:我們小組的第一種方案是買4個壘球花20元 (5×4=20),買4個口袋花8元(2×4=8),買4個毛絨玩具花12元(3×4=12),正好是40元。
生:我們組是這樣想的,要買3種體育用品用40元,我們就挑了3種最便宜的壘球、口袋、毛絨玩具,發現它們加起來是10元,那麼每樣買4個正好就是40元。
生:我們組的第二種方案是買4個呼啦圈花28元 (7×4=28),買一個足球花9元(9×1=9),買一個毛絨玩具花3元(3×1=3),正好40元。我們是這樣想的,喜歡雪地鑽圈和雪地足球的同學比較多,就買了呼啦圈和足球,剩了3元正好能買一個毛絨玩具。
師:你們小組能用到我們剛才統計出來的結果,聯系實際從比賽的需要去考慮問題,非常好。
師小結:從剛才的匯報來看,我們班同學小組合作的效果真不錯,能從多方面考慮問題,並能運用我們學到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老師已經為大家買好了體育用品,共花了72元,猜猜看,老師都買了什麼?可以結合剛才各組同學的意見想一想。
(學生馬上自覺投入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都在積極地討論並隨時把自己討論的數據記在本子上,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生匯報:我們組猜老師可能每種體育用品都會買,因為這些體育用品比賽都會用到,所以我們組設計了這樣的方案:買3個呼拉圈花21元(7×3=21),買2個球拍花16元(8×2=16),買2個足球花18元(9×2=18),買2個壘球花10元(5×2=10),買2個口袋花4元(2×2=4),買1個毛絨玩具花3元(3×1=3),正好是72元。
生:我們組是根據喜歡每項比賽的人數定的,喜歡雪地鑽圈的人最多,我們組就買了5個呼拉圈花了35元(7×5=35),然後球拍買了4個花了32元(8×4=32元),還剩5元就買了1個壘球,正好72元。我們組認為學校有足球,就沒買。
生:我們組也是根據剛才統計同學們喜歡的比賽項目來買體育用品的,但是我們覺得比賽用一個足球就夠了,所以就買了一個,設計的方案是這樣的:買4個呼拉圈花28元(7×4=28),買1個球拍8元(8×1=8),買1個足球花9元(9×1=9),買壘球3個花15元(5×3=15),買 4個毛絨玩具花12元(3×4=12),正好72元。
師小結:同學們都能從實際問題出發,考慮到多方面因素,合理地設計方案,說明同學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設計的方案和老師的差不多,老師買了4個呼拉圈,1個足球,2個球拍,3個毛絨玩具還有2個壘球。
三、開放練習,活躍思維
師:運動會的體育用品我們都買好了,現在又有一個難題要考考大家了。有24名同學參加了雪地鑽圈比賽,應該編成幾組比較合適呢?
(討論匯報)
生1:分成4組,每組6個人。(24÷4=6)
生2:分成6組,每組4個人。(24÷6=4)
生3:分成8組,每組3個人。(24÷8=3)
生4:分成3組,每組8個人。(24÷3=8)
生5:分成2組,每組12個人。(24÷2=12)
生6:分成12組,每組2個人。(24÷12=2)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把能想到的分組方法都說出來。)
師:最後兩種分法同學是怎樣算出來的呢?我們沒學過24÷2這樣的除法呀?
生:我是用小棒分的。
師:遇到不會的問題能自己想出解決的辦法,你真是個善於動腦思考問題的孩子。
師:在這些分法中,你認為哪種比較合理,請說出你的理由。
生:我認為第5種和第6種分法不太合理:第5種每個組12個人太多了,第6種每個組2個人又太少了。
生:我覺得第3種每組3個人也太少了。
師:去掉剛才同學們說的,現在還剩下第1種、第2種和第4種方法,你們覺得哪種更好?
生:我覺得這三種方法都可以。
生:我覺得第2種每組4個人最好,人數不多也不少。
生:我不同意,我覺得第1種每組6個人最合適。
師:老師給大家帶來了雪地鑽圈的場地示意圖,請同學們看看,這回你們有什麼意見。
生:我覺得每組4個人最好,因為有4條跑道。
師:你同意嗎?
生:同意。
師:好,編組問題也順利解決了,我們班的36名同學已經練好了一套健美操,在運動會上要進行表演,其中有18名男生,18名女生,該排個什麼隊形好呢?請同學發揮集體的力量一起來想一想吧。
(開放性問題,意在發散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生:展示成果,並說明理由。
師小結:同學們的設計非常富有創意,構思獨特,又能合理地安排好同學,並能將自己的理由闡述清楚、明白,圓滿地完成了任務。冬季趣味運動會的准備工作已經完成,我們利用自己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了我們身邊發生的問題,看來學好數學知識真的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平時留心觀察,看看數學知識還能幫我們做什麼,今天的准備會就開到這行嗎?
⑷ 於永正的教學思想過時了么,小學語文,語文課堂,語文
《語文標准課程》強調: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中的過程中進行,教師是學習活動中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即要求學生從「學會」到「會學」。在學習活動中,學生不是被動的、消極的,不是被灌輸的器皿,更不是書本的奴隸,教師的「應聲蟲」,而是要體現出「個性的、生動活潑的、充滿生命活力」的學生。而教師就不再是課堂的「主角」,其主要任務是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充當語文學習的「主人」。這也就決定了教師這個既是「主體」又是「客體」的工作的復雜性與艱巨性。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長期固定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產生了厭煩情緒,認為課文的閱讀不外就是知道裡面所講意思,存在這種心理現象比比皆是,學語文簡直一點味道都沒有。那如何促使學生重建學語文的興趣呢?這可要看教師的本領了--即如何運用教學藝術,創設良好教學情境,靈活運用,巧於點撥。從而產生巨大的吸引力,使情景交融的語文教學在課堂上能愉快地完成。鑒於此,本人認為:若在課堂上貫徹「激發,引導,培養,實踐」這四法的教學模式,對於培養學生的興趣,發揮其學習的主體精神。提高教學質量有很大的幫助。
一、 激發興趣,營造愉悅的學習氣氛。
教學中,學生要成為學習的主體,最主要的條件是促使學生具備學習的興趣。「興趣」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從而培養學生多向思維,激發其想像力和創造力。那麼,教師應如何激起學生濃烈的學習興趣呢?關鍵在於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每節課都需要根據各自不同的重點,精心設置,創設一個引人入勝的氣氛。哪怕一幅畫,一個小故事……只要有的放矢,創設情境,就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了。如在教學課文《鯨》時,我先在黑板上寫了一個大大的「鯨」字,然後叫學生議論,猜猜教師的用意。大家熱烈地討論著:「老師的大字寫得漂亮。」有的說:「鯨字有魚旁,但鯨不是魚。」有的說:「因為鯨是最大的動物。」這時學生的興趣應運而生了。都在猜教師的用意。我乘機讓學生速讀,瀏覽課文。體會老師的用意。課堂上,要放得開,就得讓學生自己提取信息。在學生知道鯨是最大的哺乳動物後,我馬上在「鯨」這個大字旁邊編上1、2、3、4、5、6、7。然後在「1」的旁邊引導學生寫上「大」,接著,讓學生分組各派代表上黑板寫上答案。興趣盎然的環境讓學生在愉悅中了解到鯨的特點和生活習性。
在激發興趣同時,我因勢利導,要求學生找課外書或到網路查找最小的哺乳動物,把最感興趣的一點寫出來。讓學生把課內知識與課外活動聯結起來,開拓知識視野,舉一反三,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由此可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是激發學習興趣的優良契機,把握好這一契機的「火候」,就為培養學生的「要學」與「會學」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二、 引導自由閱讀,拓展思維的遷移與發散。
現代教育十分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注重引導學生自由閱讀,自由表達,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上,教師提出的學習內容是學生感興趣的,自然樂意去學;不感興趣的,如果強制他們去學,結果可想而知。所以引導學生自由談論,自由講述,自由提問,自由發表意見,就變成了逐步提高閱讀、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根據學生年齡特徵和智能結構,有目的地把學生引向目的地,讓學生說出自己想說的話。為了更好拓展學生的創造思維還得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自主學習的能力。如我在教二年級的一篇課文《植物媽媽有辦法》時,首先拋出趣味性濃的問題:「植物旅行靠的是啥辦法呢?」接著把課文有感情地朗讀給孩子們聽,創設了良好的情景。學生感受到了蒲公英媽媽對孩子們的關心喜愛。緊接著,對學生進行點撥引導:「這些植物是怎樣出外旅行的呢?我們先來看看蒲公英。」教學操作辦法如下:
①學生自由朗讀。
②自讀自說,談談蒲公英出外旅行靠的啥辦法?
③教師指導朗讀:為了讓孩子順利地出外旅行,蒲公英媽媽特意給孩子准備了降落傘。(指圖)你覺得這位媽媽對孩子怎樣?(關心、喜愛)
④大家練習,比賽朗讀,把媽媽對孩子的愛讀出來。(要求配合表情,表演動作)
如此引導,熏陶,學生稚嫩心靈體會了人間的母愛,情境達到了和諧統一。至此,我提出新的學習任務,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使既定思維產生發散與遷移:蒼耳和豌豆要旅行靠的又是啥辦法?每個同學只需抓住其中一種植物來學就可以,還可以仿照教師抓住關鍵詞板書。這一任務交給學生,就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
在引導學生自由討論,自由表達中。本人認為:課堂上,教師不要作任何限制,只要學生能提問題就好。「質疑」與思考密切聯系,不會思考的人難以提出問題的。如在教《植物媽媽有辦法》時,有一學生提出:蒲公英的孩子離開媽媽去旅行會不會很傷心呢?作為老師的我能體會到孩子對母親的依賴和眷戀,缺少獨立精神。對此,教師要運用教育機智,善於為學生解決問題,並能培養他們自強自立的素質。也只有在課堂上讓學生自由朗讀,自由提問,自由發表,才能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自主鍛煉思維,拓展思維,使思維素質產生發散和遷移。
三、 培養審美情趣,熏陶道德情操。
語文課程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操,促進德、智、體、美和諧發展。「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學生的心靈是純潔的、美好的。教師的責任在於如何讓學生感受美,體味美,弘揚美,從而熏陶、培養優良的品格情操。
在教學過程中,在充分考慮認知因素的同時,要充分發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渲染教學氛圍,提高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益,達到培養審美情趣的目的。而審美情趣不僅來自視、聽等高級感官的感受,還要使這種感受貫穿到想像、情感、思維以及個性心理之中。這種貫穿性會使意識活躍起來,多種心理因素的自由相互作用,產生出一種輕松的愉悅體驗。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童話、寓言、故事、詩歌,有很多美好的人,美好的心靈,美好的景物,美好的情境……。學生的情感是易於激發的,之所以對課文所塑造的英雄人物升騰起崇敬之情,對祖國山河的壯美為之贊賞,對不幸人們的同情……都是為情所驅動而產生的體驗。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健康的情感(包括審美情感),喚起學生對「美」的嚮往,這得靠教師有目的的培養。我在教學中有如下體會:
1、因勢利導,善於點撥。
所謂「勢」即教材內容及學生心理。引導學生在學習語文內容中去領悟做人的道理。如教《我的戰友邱少雲》:先出示掛圖,引導學生從各個角度觀察畫面(注意邱少雲的眼神與表情);再聽教材范讀。啟迪學生從視覺到聽覺這種高級感官來體會邱少雲在烈火燒身中所忍受的巨大痛苦。進而要學生進行想像,自覺對照,從不同的現實生活,不同的感受與邱少雲嚴守紀律的高尚品德相比。學生受到的道德教育水到渠成!所以文道統一,德道兼備,殊途同歸。
2、熏陶感染,潛移默化。
小學語文教材形式多樣,作者的生花之筆,描繪了許多生動鮮明的形象,飽含豐富的情感。如教《桂林山水》時,我運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配樂朗誦,讓學生寓樂於景,領悟「秀麗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體會「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之意境。升騰起自豪感,而這秀麗的河山又來自於作家的妙筆,所以我注重從多個角度去熏陶學生感受各種美。
當然,脫離學生的實際去灌輸美,無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我覺得誘導從現實中發現美,才能起潛移默化的作用,使學生從現實的感性中到達理性的審美觀,是教師在培養學生審美情趣,養成良好道德情操的一項長期性工作任務。
四、 注重實踐活動,提高閱讀能力。
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閱讀一向是語文教育的重頭戲。閱讀文章時,我要求學生能利用各種工具書,及圖書館、網路等多種渠道查閱各種信息。課堂上為學生提供一個表現自我的平台。讓學生體會學習所帶來的滿足感及成功感,有效地促進學生閱讀的興趣。如教《只有一個地球》時,我根據教材目的,讓學生聯系實際,就關於如何保護我們這一美麗的家園談談個人的觀點及保護措施。大家通過多種渠道查閱信息,准備充分材料。演講時落落大方,各自觀點不同,提出措施具有一定的實效性。這不僅是一種知識掌握的檢驗,更是一種能力的培養。
⑸ 於永正作文教學實錄在東莞什麼小學上的三年級對話那一節的
那次聽寫我犯了錯誤。」我心想,說錯了也沒關系,臉漲得通紅。李老師不僅關心我們學習。」李老師點了我的名字,說了一遍。李老師講課可吸引人啦,同學們你看看我,我感覺全身充滿力量!最大的毛病就是——特別粗心,孩子別怕,還是寧靜的夜晚, 我講個故事給你聽,有一次李老師在課堂上提出了一個非常有難度的文題。我的媽呀,我只好把頭埋得更低了我最喜愛的老師 我的李老師是一位平易近人。她的個子不高,彷彿在說,放大了膽,才恍然大悟原來李老師是借這個故事讓我克服粗心呀,還是三伏酷暑:「孩子過來坐下。怎麼辦,李老師把自己全部的愛無私地獻給了我們這些小苗苗,她總是微笑著,流進幼苗們的心裡,她可花了不少的心思呀,還用鼓勵的目光看著我,李老師對我說,暗暗祈禱上天,我看看你都不知道問題的答案。我忐忑不安地走進了辦公室來到李老師面前?就更不用說了,欣慰的笑容和她對我豎起大母指。我結結巴巴地回答著說些什麼連自己都不知道,李老師的愛就像一眼清泉。」頓時我就像被晴天霹靂,今天面對這么困難的問題:老天爺保佑千萬別被李老師揪起來發言呀,唉,極大的錯誤我居然把「戎」多加了一橫變成了「?我聽完故事後。她為了我們這些小苗苗,還教育我們怎樣做人!下面我給你講一個關於我粗心的故事,有一雙水汪汪的眼睛。沒想到這一次我的回答迎來的是老師那贊賞的目光,緊閉著雙眼!我還是個非常膽小的人!這就是我最喜愛的老師。所以?「胡林樺到辦工室來一下。看著李老師那鼓勵的目光。這時,無論數九寒天,把你的想法說出來。我慢慢地站了起來,沒想到李老師沒有批評我,頭上扎著個獨辮:李老師叫我來不會是只給我講故事吧,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胡林樺,無論睛朗的白天,和藹可親的好老師,全身麻木了,看著她那和顏悅色的表情我的心放鬆了幾分,鼓足勇氣。我呢!李老師為了幫助我改掉粗心的毛病!這下我可慘了。啊!大家都愛聽。我這人那,用洪亮地身音把問題完整地,平時就膽小得不敢發言的我?」這可是李老師再三強調的,李老師不愧是育人的園丁,滋潤著一片幼苗的心靈,我長大以後也要做一個像李老師一樣的人
⑹ 小學第一節課教案
教學目標:1、通過新同學的自我介紹,讓大家有個初步的了解,並在輕松愉悅的互動環節中,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環境,使新同學無拘束感。2、通過講解使學生明白為何有的課本要循環使用,從而進行節約能源和環保的教育。
3、通過對寒假作業的反饋,讓每位學生明白自己的作業達到怎樣的高度,再通過「寒假之星」的評比知道「山外有山,樓外有樓」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簡短又生動的歡迎式
師:這個學期我們的好朋友周書予離開了我們,相信大家一定還記得休業式那天的情形吧,我們是那樣的捨不得,但是,沒有辦法,因為他的爸爸媽媽工作調動的關系,他只能離開我們了。今天,沈老師非常高興地告訴大家:我們班又來了一位新同學!下面我們就請他上來介紹一下自己吧——(鼓掌歡迎)
1、自我介紹
新生:我叫盛一軒。我非常高興能成為這所學校的學生,我會努力學習的。今天我到教室里已經看到了很多我以前大班的好朋友,我很開心。(事先我並沒有和孩子說要自我介紹,但孩子顯得很大方,聲音也很響亮,說得也很有水平,真棒!)
師:真的嗎?(孩子點頭)那你能指出這些好朋友嗎?(孩子再點頭)
於是,朱天齊、段曉禾、湯潤言、魏沈冰、蔡錦宏、啦啦(張曉宇)一一被他點到,站了起來,還有一個他想不起名字了,大家幫他一起說——「蘇俊瑋」。(在這個過程中盛一軒每叫到一個好朋友,下面就是一陣驚奇的呼聲,他的高興也就顯而易見了,我原有的一點點擔心也盪然無存了,課堂也從開始的拘束變得活躍起來,下面的竊竊私語聲多了起來。我靈機一動:何不來一個互動呢?)
2、精彩互動
師:既然你們都是盛一軒的好朋友,誰來代表一下說幾句?
(孩子們是的毫無准備的情況下被我將了一軍,因此你看我,我看你,誰也不敢說,都搖著頭。然而其他的孩子倒躍躍欲試,小手舉得老高,我便叫了幾個孩子。他們談到了學校的規則,如下課不在走廊上亂跑、不能在教室里玩游戲、上課要專心聽不做小動作等,其實在告訴新同學的時候,對規則大家都得到了復習,真是一箭雙雕啊。)
師:面向新生,下面你再介紹一下你原先在什麼學校讀書,你們那裡的規則又是怎樣的呢?
盛一軒:我原來是在實驗小學讀書,教我的是周老師。我們周老師也要求我們不能到操場上亂跑,上課要專心聽講,和你們差不多。
師:是呀,其實很多學校的規則都是差不多的,所以我相信你在我們學校也會覺得像在原來的學校一樣,甚至可能會更快樂,因為你有那麼多熟悉的好朋友,對嗎?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盛一軒的加入!(響亮的掌聲)
3、小結
師:大家的熱情我都看到了,希望在接下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能以小主人的樣子幫助盛一軒,讓他盡快適應我們這里的生活。另外,大家有沒有發現,盛一軒在自我介紹時聲音是多麼的響亮啊,態度也是非常大方,值得我們所有的同學學習,而剛才主動站起來向盛一軒介紹我們學校的情況的孩子也是非常棒的,你們真像一個小主人。
【設計意圖】:本來這個學期的插班生是很少的,而我們就有了這樣的一個例外,調走一個又新來一個,雖然在人數上並沒有變化,但確實是有了變化。我想利用這短短的十幾分鍾時間讓新來的孩子消除拘謹感,更想讓在座的孩子們有一種主人翁的意識,用熱情和掌聲來包容他。
二、節能又環保的課本循環使用
1、學習學校下發的「循環使用課本的相關說明和要求」
在這里主要向學生說明這學期音樂和美術這兩本書的使用辦法,讓沒有借到書的孩子放心,同時對為何要這樣做進行明理教育。
(1)節約意識:因為每年在印刷這些課本的時候要消耗掉很多大樹。
(2)環保意識:因為在印刷這些課本的時候會造成很大的環境污染。
2、愛護課本的教育
就現在的情況看,我們有很多課本將開始循環使用,也就是你現在用的書下學期可能就要給學弟學妹們用了,因此我們要愛護我們的課本,不在書上亂塗亂畫,不要損壞課本,學期期末的時候,我們將進行「愛護課本之星」的評比。
【教育意義】:首先讓孩子們從心理上接受這一變化,對於即將使用的舊書有一種坦然自若的表現,並做到愛護自己這學期的所有新書,進行愛書的教育。同時對孩子進行一次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教育。
三、切實有效的寒假情況反饋
1、逐項反饋
從昨天下午和晚上的檢查與統計來看,絕大部分小朋友能按時完成作業並上交,的但也有個別還沒交齊的孩子。
寒假新時空:全部上交!其中何羽鑫的作業本最讓我感動,上面全是家長批改過的紅勾勾,這樣的寒假作業才是真正有效果的。
寫話本(日記):在寒假時要求寫一句話或幾句話的日記,數量是8篇,但統計下來真的寫8篇的只有10個小朋友,絕大部分孩子都超過了這個數,有張靖宇等7個小朋友是每天都寫,共寫了23篇,10篇及以上的有26人。
學校的兩份實踐作業:3人未交齊!從填寫來看,孩子和家長都很認真,在安全出行倡議書中,家長的感言寫得猶為出色,另外,有28個孩子製作了(畫)了交通標志圖。而在安全網路中,我們的班級博客依舊紅火,共發博文173篇,其中最多的一個孩子康馨發了24篇,回復數也相當可觀,有很多活躍成員,如張曉宇、王雨桐、何羽鑫等。
報告單:還有4人未交!我晚上仔細閱讀完報告單上的「家長寄語」,心中滿是感動,為家長的那份細心、耐心、寬容心,以及對孩子保存的那顆希望之心。
美文欣賞:還有4人未交!由於閱讀的量很大,我只是粗略地看了一下,又由於題目的靈活性,這項作業我想抽一定的時間和大家一起講評。
從以上數據來看,絕大多數孩子和家長都很重視寒假作業,在玩好的同時也學好,學中玩,玩中學,相得益彰。
2、寒假之星評比
(1)宣布獲獎名單
說實在的,很多小朋友都做得非常棒,但由於數量的限定,只能是優中選優,評出以下「三星」獲得者——
文明、安全星:許宸銘、呂文豪、康鑫
學習、實踐星:湯潤言、沈藝、徐欣妍
博客之星:張曉宇、王雨桐、何羽鑫
(2)發獎狀
3、教師小結
【教育意義】:通過對寒假作業的梳理,讓學生意識到老師的重視和認真,通過表揚一批優秀的孩子,讓其他孩子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能鞭策自己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更加努力。特別是發獎的及時性,使得很多孩子心生羨慕,而獲獎的孩子更是滿懷激動,同時印證了那句話「付出必有回報」的道理。
【教學反思】:
新學期第一節課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坐不坐得住是一大考驗,因此在安排內容上我也是再三斟酌,本來還安排了熟悉本冊教材這一環節,但看到孩子們在歡迎新同學時興致那麼高,我便靈機一動在其中穿插了一些學校規則的回顧,因此也就刪減了熟悉教材這一部分。
在三個環節的實施中,孩子們對於和新同學的互動非常感興趣,發言也非常積極,而新同學的大方和大聲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在今後的課堂中能做起來。而對於課本的循環使用,孩子們雖然能聽懂,但節能和環保的意識還不太強,對於使用新書還有著偏見,需要在以後的教學中隨時提醒,特別是愛護課本方面。而最後的寒假作業反饋,孩子們個個睜大了眼睛,聽得非常仔細,特別是被表揚到的孩子顯示出眉飛色舞的樣子,但幾個「釘子戶」還是觸動不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節課下來,孩子們明顯得累了,一直堅持到最後都坐得端端正正的孩子是寥寥無幾啊,東倒西歪的卻大有人在,看來在課堂常規方面還需要不斷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