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有效開展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活動
一、營造閱讀氛圍,提高閱讀興趣
「一花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才是春」。積極營造和諧、融洽、積極的氛圍,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於參與的熱情,是學生能夠全員、全程參與課外閱讀的基礎,也是課外閱讀有序、有效、正常開展的必要前提。因此,我精心設計並開展了三個活動(搜集、辯論、演講)、兩個會議(課外閱讀班級動員會、學生家長會)。首先,我安排學生課外搜集有關閱讀的名言警句。由於採取競賽的形式,看誰搜集得最多最好,學生們興趣盎然、積極參與。我還要求學生把自己最喜歡的一句格言寫下來貼在自己的桌面上,讓它時刻警醒自己。通過班級交流學習,同學們初步感知了閱讀的意義。接著,我又舉行以「課外閱讀好不好」為主題的辯論活動和以「我愛課外閱讀」為主題的演講活動,讓全班同學進一步感知閱讀的重要意義和作用。然後,我趁熱打鐵,相繼召開兩會進行再動員、再升溫。在兩會上,我公布了班級課外閱讀的實施方案和具體做法,對家長提出了「親子伴讀」的要求,對自己做出了「師生共讀」的規定,並提出了營造「書香家庭」、「書香班級」的構想。兩會之後,全班學生課外閱讀的情緒高漲,個個厲兵秣馬,躍躍欲試。為了激發所有學生的興趣,照顧到各個層面的需求,我精心設計了「五星」評選活動,即定期評選「閱讀之星」、「進步之星」、「朗誦之星」、「背誦之星」、「創造之星」等,力爭讓每個學生都參與活動,都在閱讀中有所收獲,在活動中受到鍛煉,在實踐中得到提高。
二、掌握閱讀方法,養成閱讀習慣
讓每一個學生掌握閱讀方法,養成閱讀習慣,是有效開展課外閱讀的關鍵。這一環節把握得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在如何掌握讀書方法上,我要求學生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做到「讀思結合」。古人雲:「學而不思則罔。」光閱讀而不去理解,不去思考,充其量只不過是一個書蟲。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倘只看書,便變成書櫥,即使自己覺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實是在逐漸硬化,逐漸死去了」。我要求學生看過書刊後,要有自己的見解、思想,並把它記在《課外閱讀隨筆》上。哪怕只有一句話,這也是學生經過思考得出的東西。只要堅持,學生就不會是「書蟲」、「書櫥」或「書呆」了。第二,做到「讀記結合」。即把讀過的書籍或文章中優美的詞語、動人的故事、閃光的思想,都記錄到自己的收藏夾中,記憶在自己的腦海中,用以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第三,做到「讀寫結合」。古人雲:「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注重學生學以致用,要求學生以讀促寫,把閱讀中學到的優美的語言、精彩的寫法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只要運用恰當,我及時作出中肯的評價和適當的表揚,讓學生品嘗到閱讀的甜頭,進一步提高閱讀的興趣。第四,做到「循序漸進」。在課外閱讀中,我還注意要求學生不要貪多求全、貪大求洋、囫圇吞棗而流於形式,讓他們懂得「把一頁書好好消化,勝過匆匆忙忙地閱讀一本書」的道理。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即使是同一學生,也提出不同梯度要求,讓他們適得其所,學有所獲,不斷提高。第五,做到「注重取捨」。書籍是一把「雙刃劍」。優美、健康的書籍是凈化心靈、指引光明的向導,而低級庸俗的書刊則是踐踏靈魂、引人誤入歧途的魔鬼。菲爾丁說:「不好的書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樣,可能會把你戕害」。農村中小學圖書室大多是圖書種類較少,破損嚴重,雖然這幾年教育局電教站為各學校配備了部分圖書,但這些遠遠不能完全滿足學生旺盛的讀書慾望,因此,我通過查閱圖書室圖書目錄索引,為學生准備了一份「備讀書單」,供學生選讀、搜集。
課外閱讀多是自主活動,良好習慣的養成至關重要,而它又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會經常反復。老師和父母要有耐心和恆心,在「共讀」中發揮榜樣作用的同時,要不斷指導、認真督促、及時糾正,可通過「強制」、「暗示」、「引導」、「肯定」等多種途徑讓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習慣。
三、開放閱讀方式,延伸閱讀時空
有人說,課外閱讀是個性化的學習和生活方式,是依據學生的愛好和興趣而維系的獨立的讀書活動。如果學生廢寢忘食,說明他對讀物有濃厚的興趣;如果學生心浮氣躁,不能進入,說明讀物不是學生想讀的。鑒於此,教師對學生的閱讀方式要開放一些,可採用教師「備讀書單」與學生自由選擇相結合的形式,最大可能地滿足學生的選擇性心理,以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同時對閱讀量的要求也需要寬容,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允許數量有所增減,內容適當調整。
課外閱讀活動不論是時間、空間,還是內容,都不能拘泥,應當開放,可以把它作為課堂閱讀的延伸和補充。因此,我要求同學樹立「圖書大天地」的理念,除了學校「圖書室」、班級「圖書角」、家庭「圖書架」外,還要充分利用書店、親戚、鄰居、熟人等的圖書資料,讓每一個學生都擁有更多的時間,擁有更多的機會,能歡快地遨遊在圖書的海洋里,盡情地吮吸圖書的文化精髓。
四、拓展閱讀活動,講求閱讀實效
課外閱讀不是單純的讀書活動,而是一個綜合的復雜的包括感知、記憶、思維、想像在內的一系列心智活動,因此其效果取決於讀者的閱讀慾望、閱讀興趣,以及意志、情緒、思維力等。在開展課外閱讀的實踐中,我十分注意閱讀活動外延的拓展,寓閱讀於交流、競賽、運用、評比等系列興趣濃郁的活動之中,諸如晨讀的「感情誦讀」,中午的「美文欣賞」,傍晚的「閱讀大比拼」,每周進行《課外閱讀隨筆》交流等。這些活動寓讀於樂、生動有趣、吸引力強,貫穿於整個課外閱讀活動的始終,學生參與其中,其樂無窮。
⑵ 如何打造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高效課堂
下一節課就抽出一點時間讓他們講上節課所讀到的故事,或講感想,講收獲。重在把氣氛炒熱。閱讀是吸收,再由學生講出來是檢驗學生是否真的有收獲。激發他們對閱讀興趣,課堂效率自然而然就會提高
⑶ 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高效課堂
一、樹立形象。(第一課時)
1、情境創設,激趣導入。
閱讀課伊始,教師通過生動的語言、圖畫或多媒體課件再現與課文有關的情境,使學生再現表象或形成新表象,產生各種不同的情感體驗(如審美感、理智感、道德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驅動學生的學習需要,產生強烈的願望去閱讀課文。
2、獨學。
學生按課文順序進行朗讀或默讀,要求所有學生能夠達到正確、連貫地朗讀課文,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把握課文內容及其表達順序,對課文形成一些初步的印象和感受,情感受到一定觸動。用已經儲備的方法學習生字新詞,完成導學案,教師巡查(一查)。
3、對學、群學,組內小展示(兩步連續進行)。
對子或小組內交流、討論、展示獨學成果,(學會的生字新詞,交流識記的方法,課文的主要內容以及寫作順序)教師巡查(二查),在教師巡查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做到心中有數,為大展示作準備。
4、班內大展示。
在黑板上展示容易寫錯的、難記的生字,難理解的字詞以及對於文章主要內容的把握,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方法並進行評價。
5、整理導學案,完成達標測評。
達標測評題目的設計要有層次,在這一課時題目以字詞句為主,題型多樣,按照基礎題和提高題4:1的比例設計。教師檢查(三查)。
二、自主感悟——升華情感——積累拓展。(第二課時)
這一環節是閱讀教學的關鍵環節,教師要努力創設民主、和諧、寬松的氛圍,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學習,鼓勵學生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
1、獨學。
引導學生選擇文中給自己留下印象最深或自己最感興趣的地方認真閱讀體會,加以感悟。教師也可以提出寬泛的話題,選擇那些具有一定挑戰性、開放性、探索性的問題,留給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有比較充裕的時間讀、思、畫、批,形成自己的思想與認識,整理自己的思維,做好與小組成員交流的准備。教師巡查(一查)。
2、對學、群學,組內小展示(兩步連續進行)。
每個學生在小組中向其他人說明自己的感受和體會,其他成員對其發言進行評價,每個人都有充分的交流和表現機會。小組交流中,教師要深入到每個小組認真傾聽大家的發言,認真觀察和了解每個小組的活動情況,提出明確要求,及時加以引導,排除障礙,開闊思路,在傾聽中努力去感受和尋找學生思維的火花閃現(二查)。調整布置下一步展示內容。
3、班內大展示。
各個小組派代表結合重點詞句談收獲,講真感受、真體驗、真理解,按照「讀—悟—讀」的要求深入體會作者情感,不斷提高學生的感受力。張揚個性,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其他小組要及時補充或者質疑。對於重要的學習內容,如果學生忽略了,教師要提醒學生予以關注;對於學生理解不準、理解不深的重點、難點,教師要進一步提出來,和學生共同探討;對於學生尚未意識的學習方法,尚未養成的學習習慣,教師要引導發現,習得,對於學生應該知道卻不知道,討論交流後仍理解不到位之處,教師要做必要的、精當的講解。此外,要注意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評價,通過評價激勵學生,指導方法,評價一個是為了帶起更多。學生評價要使學生學會認識他人,欣賞他人,學會與人交往、溝通。在這一環節中提醒老師們不要忽略朗讀的指導。
4、整理導學案,達標測評。
題型的設計以句式訓練、語段仿寫、拓展性閱讀等等為主,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教師檢查(三查)
⑷ 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高效課堂
一、寓教於"趣",使學生愛讀書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和愛好是獲取知識的動力".因此,教師必須重視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以興趣這把鑰匙打開兒童的心扉,引導學生走進知識寶庫的大門.
1、樹立榜樣.榜樣的作用很大,孩子的模仿性強,根據學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點,我經常將一些名人名家愛讀書的故事,鼓勵他們熱愛書籍,從書中汲取知識.平時,我有意識向學生介紹老舍、葉聖陶、冰心等名人熱愛讀書的一些故事,這種名人"效應"所產生的力量不可低估.
2、以身作則.課外時間,我經常與學生一起讀書,一起誦讀古詩,這對孩子是一種無聲的教育.閱讀時,老師所流露出的熱情、趣味和歡樂之情,對孩子有著強烈的感染力,學生在濃濃的讀書氣氛中,體會到老師對閱讀的重視,從而自覺的進行閱讀活動.我還經常給學生講自己童年學習情況,並給學生絕對肯定的啟示便是:閱讀非常有趣.猶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劑,激勵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一旦興趣培養起來不僅眼前收益,還將伴隨整個人生.
3、隨機指導.在課堂上,隨機樹立典範,當學生說出一些精妙的詞語和精彩的語段時;當有學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學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識時,教師應激勵表揚,這樣便會在學生中營造了讀書的氣氛.
二、寓教於法,使學生會讀書
課外閱讀應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發展,要以課內帶課外,課外促課內的方法,課內學方法,課外求發展.而課外閱讀書籍的種類不同,且題材豐富,文章的內容深淺不一,學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別.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節,忽視文章中心及語言描繪,我注重以下幾種閱讀方法指導:
1、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根據不同年級,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級摘抄詞句、仿句聯習;中年級摘錄佳句、精彩片斷、名人名言等;高年級摘錄時要註明出處,寫讀後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2、指導學生用讀書方法.曾國藩曾指出讀書之法:"不同之書,區別對待.應讀之書宜緩宜熟;應閱之書宜速宜多.閱書如攻城,輕騎剽悍,所向無前."根據不同題材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閱讀,要求學生初步掌握精度、略讀、瀏覽"三讀"法.精讀就是要一句一句得讀,一句一句的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來,做上記號,以便查工具書或向人請教,弄懂了在繼續讀;略讀就是速度較快,常常一目幾行, 意在了解大概內容;瀏覽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來瀏覽報紙、搜集信息資料,常常只看看標題.閱讀初期,一般以精讀為主,為了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經驗以後,三種方法可交叉進行,一般內容略讀或瀏覽精彩的部分精讀.
3、指導學生進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練習.如閱讀介結竹子文章,可引導學生為各種竹子編寫標簽,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或為文章內容的"空白"處作擴充、填補,不但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還進行創造想像力的訓練.
三、寓教於活動,使學生讀好書
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這已是共識.但光一遍一遍的死讀,只能讓學生感到乏味、疲勞,以致昏昏欲睡,應該巧妙,寓教於活動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們讀好書.
⑸ 如何培養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計劃實施方案
語文老師在努力提高課堂閱讀教學效率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使課內外閱讀有機結合起來。樹立大語文教育觀,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和習慣,讓學生從廣闊的課外閱讀中吸取營養,使語文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為學生的一生發展奠定基礎。下面就談些看法與建議。
一、注重閱讀興趣的培養
要想讓學生樂於讀,自願讀,把課外閱讀作為自己學習生活需要的一部分,才能使其成為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途徑。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讓學生愛讀書。
1、營造氛圍
優雅的校園讀書氛圍是學生喜愛讀書的前提。要讓每個角落、每一面牆壁都成為學生讀書、學習的地方,隨時都可以讓學生自由、快樂地接受書香的感染。比如,在教學樓走廊用玻璃鑲嵌上名人名言、科學家的故事、成語故事等,還有班級牆報,圍繞「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天空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來設計文化用語,而且內容可每周更換,使校園里洋溢著濃濃的書香氛圍。
2、開展活動
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最大的功效就在於激發學生閱讀的熱情,引導學生持之以恆,堅持閱讀。除此以外,課外閱讀活動還可以促進學生互相交流閱讀心得,進行合作式的閱讀。
讀書交流活動的形式豐富多彩,可以是專題性的活動,如朗誦會、故事會;也可以結合校園文化的建設來舉行,以發揮閱讀活動的綜合效應,如語文節、校園童話節、團員讀書讀報活動等。每學期一次的故事會,評選出故事大王;舉辦讀書筆記展覽評比會,評選最佳讀書筆記或優秀小讀者。在班級布置一個讀書心得展示台,交流讀書體會等。通過活動,讓學生將自己的閱讀成果展示出來,使他們體驗到閱讀的樂趣,從而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到閱讀活動中去。
二、加強學習指導,提高閱讀效率
閱讀是一種生命行為,是一種生存狀態,教師在閱讀指導時,應著重引導學生學會選擇,以好書為師友;學會思考,讀而不思則惘;學會吸收,不動筆墨不讀書,養成隨時提筆在手,及時地畫一畫精彩處,摘一摘精美句,寫一寫批註、評點或讀後感的好習慣;學會運用,就是要讀而有記,讀而有思,讀而有疑,讀而有悟,讀而致用,讓閱讀成為知識的發酵劑,成為靈魂的營養液,讓人生變得更加精靈、智慧、美麗、高尚。為了保證閱讀的效率,具體要做好兩件事:
1、固定課外閱讀時間。
這是保證課外閱讀質量的一個重要條件。比如,學生在校的集中閱讀時間可以是早晨上課前及早讀課,或是下午的課外閱讀時間,每班學生在學校規定集中閱讀時間內,都要有一名教師在班內伴讀,幫助學生解疑釋難,維持閱讀秩序。為了擴展讀書空間,學校最好在學期初召開家長會,向學生家長介紹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及學校的閱讀計劃,要求家長為學生創設優良的讀書環境。通過學校與家庭的一般化的運作,學生有書可讀,天天可讀,閱讀習慣才能逐步得到培養。
2、開設閱讀指導課。
為了幫助學生克服閱讀時的盲目性、隨意性,讓學生掌握課外閱讀的一些常用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每周或每兩周必須從語文課中擠出一節作為課外閱讀指導課。
閱讀指導課一般要做:
⑴、推薦優秀讀物。根據學生閱讀能力和基礎,用生動活潑的方式向學生推薦各種有益的課外讀物。
⑵、讀書方法指導。閱讀的目的不同,閱讀的方法也不同。因此,應注重教會學生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性質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指導內容包括:怎樣選擇書籍,怎樣閱讀一本書,如何做內容摘要,怎樣在書上批註,怎樣寫讀書筆記、讀後感,利用「閱讀參考資料」閱讀,從而使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要指導學生做「讀書卡」。在閱讀中,見到特別欣賞的語言片斷,有了臨時觸發的感想,都應記錄下來,這樣才能提高閱讀效率。
⑶、優秀讀物欣賞。讓學生把閱讀的書籍中自己最喜歡、最感興趣的部分通過表情朗讀、配樂朗誦、背誦片斷、格言及表演等方式表達出來,使大家在進一步理解的基礎上對文章進行鑒賞,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⑹ 小學生讀書計劃怎麼寫幫幫忙!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為了提高我的寫作水平,課外的知識面更廣,我定下了如下計劃:
一、每天早睡早起,利用早晨的半個小時,在爸爸媽媽的面前背誦一些古詩,背誦一些名著的經典段落。
二、平時多和同學們換好書,好書讓大家一起分享。但書畢竟是借來的,一定要打好借條,好好愛護書。
三、讓媽媽幫我訂作文報、學習報。每天堅持讀書看報一個小時,不單單是利用早晨的時間,還要適當地利用課間十分鍾、放學後、回到家之後的時間,遇到休息日或節假日,堅持用半天來讀課外書。
四、在學校,要積極和同學們交流課外讀書的情況。做到取長補短,對我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五、讀書固然好,但要注意勞逸結合,適當去鍛煉鍛煉。也可以和夥伴們一起玩一些對學習很有幫助的游戲,比如,成語接龍、詞語接龍、繞口令、背古詩比賽,演講比賽,搶說 後語,對名聯……這樣,不但能放鬆放鬆大家心情,而且還能檢查知識積累情況。
六、看書時做好讀書筆記,歸類摘抄好詞好句、名人名言,在書上做批錄,同時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另外,還得多看些工具書,比如,成語詞典,新華字典,同義詞反義詞詞典,俗語大全,諺語,格言警句等。
七、有空在網上多看些小學生網上優秀作文,在網上讀書時間、少年影視評論、作文超市等方面增大自己的知識面。適當看些有益電視節目,比如科幻動畫片,百姓講談等。
我堅信,只要經過不懈的努力,一定能成為一個有知識、明事理、博學多才的好學生。
⑺ 如何培養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研究計劃
我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我越來越多的發現,學生拿到一篇文章總是囫圇吞棗地讀,不加思索,很多學生依賴於老師課堂上的講解與分析,學完課文甚至讀得結結巴巴。學生考試最怕做閱讀題,每次檢測完做試卷的分析時,發現學生在閱讀理解這一塊的失分率是最高的。就其原因是由於學生的閱讀量少,沒有主動深入地去讀文章,閱讀方法不對。
新課程標准對小學生五年的課外閱讀量作出了明確的規定,然而現實中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卻不容樂觀,尤其是對於我們農村小學生來說,真正達到新課程標准閱讀要求的學生卻並不多,究其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學生對課外閱讀缺乏興趣。在農村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沒有形成。學生課余時間,完成家庭作業就萬事大吉了,一有時間便投入到精彩的電視節中,很少有學生能積極主動地閱讀一些有益的書籍。課余時間進行閱讀的很少。
2、農村小學生閱讀是勉強的,沒有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做筆記更成為他們的負擔,不願意也不習慣做筆記,即使做筆記也只是完成任務,摘抄一些詞語、句子,並沒有自己的體會與感想。
3、閱讀方法不正確,只讀不思,思而不深,拿到書只憑興趣凡有生動的情節或新鮮的內容就走馬觀花、囫圇吞棗地讀讀。
二、研究內容:
1. 學習興趣的培養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種求知的願望,是他們力求認識事物,渴望獲得知識的一種意向活動。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心理學也告訴我們,興趣是組成學習動機的因素之一;興趣在動機中處於中心地位,是動機的最活躍的成分。
小學閱讀能力的培養由於受小學生年齡特點的制約,很容易使學生對訓練失去興趣;從而失去動機。因此,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在本課題的研究中我將試圖通過下列策略,培養學生的練習興趣,激發學生的練習動機:
(1) 加強情感投入,激發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與學雙邊活動的順利進行,需要融洽的師生感情作基礎。教師熱愛學生,關心學生,時刻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理解,信任,關懷和鼓勵。這樣,不僅會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賴,而且教師的言行也將會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生興趣,從而產生學習慾望;反之,任何傷害學生感情的言行,都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增長厭學情緒。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教師用充滿感情,親切的語言鼓勵和引導學生參與,用生動有趣,富有啟發性的語言帶領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產生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進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 選好閱讀材料,引發學習興趣
布魯納曾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因此,在閱讀訓練中,教師一方面要挖掘教材中的興趣因素,另一方面要注意捕捉學生生活中的興趣點,並善於把學生雖有所感動卻有不甚明白的課外問題恰當地引入課堂。這樣不僅能保證閱讀教學組織地系統,嚴密,循序漸進和深入,而且閱讀知識新穎,奇妙,從而使學生開一把鎖,上一層樓,心馳神往地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嘗到學習的樂趣。
(3) 利用學習成果,發展學習興趣
興趣總是和成功的喜悅緊密相連。當學生在學習上有所收獲或進步時,心情興奮,輕松和愉快,同時能對學習產生自信心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創造條件,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並且要不斷強化使他們的成功慾望越來越強烈,學習興趣越來越濃,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充分發展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智慧水平。進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4) 創設學習情境,培養學習興趣
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參與掌握知識的感情,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在訓練中,我們將通過創設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願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2. 閱讀習慣的訓練
學生的閱讀習慣是在長期的練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種本能: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效率,而且有利於自學能力的培養。因此,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自主性閱讀習慣是小學學習的一項重要任務。那麼,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培養學生哪些良好的閱讀習慣呢?
(1) 勤於思考與全神貫注的閱讀習慣
如果不能積極動腦思考,就不能學好知識。在訓練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勤於思考的習慣。對遇到的問題,要使學生盡量自己解決,而不依賴他人。另外,要培養學生全神貫注的學習習慣。
(2) 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習慣
在傳統的教學中,由於教師過多的主觀能動,使學生失去了很多思考交流的機會。素質教育要求,應讓學生全員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提高學生活動的參與率。因此教師要適時組織有效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在課堂練習中主動思考,主動操練,主動交流,激起思維的火花,逐步形成「主動參與」的學習習慣。
(3) 大膽發言,敢於質疑,敢於表達自己見解的習慣
在閱讀理解過程中遇到疑難是正常現象。有的學生善於質疑問難,能請教老師或他人;有的學生則遇到疑難不吱聲,怕別人笑話。實際上,解決疑難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再者,閱讀本身就是一個理解的過程,不同的人對同一篇材料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所以在訓練中要多創設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機會,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敢於質疑問難,培養學生敢於發表自己見解的習慣。
(4) 課外閱讀的習慣
要學好語文光靠課內練習是不夠的。還必須閱讀一些課外讀物,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教師要有計劃地介紹一些課外讀物,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要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和使用工具書的方法,要教會學生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課外讀物,養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教師可布置一些對質和量要求有彈性的作業,注意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保護,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可留有不同要求的練習作業。這樣,通過閱讀作業,我們便可對學生的閱讀情況有個全面的了解。
三、研究措施:
根據《小學語文課程標准》的要求:「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同時,課程標准還指出:「小學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課外閱讀總量低段不少於5萬字、中段不少於40萬字、高段不少於100萬字)。閱讀教學是語文的半壁河山,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與方法、提高語文閱讀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分析探討「自主閱讀興趣方法」對農村小學生「語文閱讀學習」的影響,探討農村小學如何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有效途徑和方法,解決農村小學生閱讀能力不高的問題,以便提高農村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奠基。
1、首先鼓勵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閱讀有益的課外讀物,把課外閱讀納入語文教學計劃並規定課時,以確保學生在校有一定的時間閱讀課外書籍。
2、其次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閱讀課外書籍,幫他們找到課外閱讀的途徑和方式。還與家長聯手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讓家長也要認識到子女閱讀課外書是有益於、有助於文化學習的。教師要推薦適合當今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讀物,並指導學生制訂切實可行的課外讀書計劃,搜取學習資料,以豐富自己的知識寶庫。
四、預期效果:
通過此研究:
(一)、學生形成強烈的讀書願望和良好的讀書習慣。
(二)、學生掌握一些科學讀書的方法。
(三)、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得到提高
(四)、教師根據學生情況,調整指導方法和教學方法,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
(五)、整個學校會形成良好的閱讀氛圍。
望採納
⑻ 如何有效開展小學課外閱讀活動
對小學生來說,課內學習是學習的主陣地,但僅僅這樣做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與一定的課外閱讀相結合。課外閱讀活動是指學生盡量利用非語文課堂教學時間內所進行的教材內容以外的閱讀活動。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可以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探求知識的強烈慾望,豐富知識,開闊視野,從小在他們心靈上播下善良、正直的種子;開展課外閱讀活動也有利於學生鞏固老師在課堂上所教的基礎知識,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扎實,學得活潑;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有利於不願意學習和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產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從而改變他們課內學習的不良狀況。大量的課外閱讀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背景可以引發學生積極思維,以讀促思,以讀助寫。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為此我深表贊同,並對身邊農村小學如何有效開展課外閱讀活動作了如下一些探究。
一、農村小學課外閱讀活動的現狀
家長的知識水平,經濟能力往往決定著對子女的教育方式與方法,利用多次的家訪我了解到農村的學生課外閱讀情況不容樂觀。
1、農村學生缺乏讀課外書的意識
農村學生對課外書的佔有極少,學生中非常渴望閱讀和渴望閱讀課外書的同學一般只佔三分之一或稍多一點。除少部分學生特別是教師子女有良好的讀書習慣外,許多學生完全沒有讀書的意識與習慣。他們中多數學生在閱讀課外書籍時囫圇吞棗,粗粗瀏覽一遍即是閱讀。更有學生拿到手的書翻動幾頁就隨手放下,而原因往往是看不懂,沒興趣。
2、家長不能成為學生課外閱讀的榜樣
在農村,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難以形成。在家庭中,由於家長受自身條件的限制,工作之餘,很少去閱讀書籍,也較少督促子女去博覽群書。在他們的心目中能自覺完成家庭作業的孩子,就是一個乖孩子。即使有家長重視課外讀物,課外閱讀涉及的范圍較小也會變得很小:在家長和小學生的頭腦中,一聽說要買課外書,80%的家長給子女買的是優秀作文籍,形成了優秀作文等於課外書籍這樣一種狹隘的概念。學生課外閱讀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優秀名著、民間傳說、科幻讀物。長期以往,學生漸漸對閱讀失去了興趣。而全班只有極少數教師子女有良好的閱讀課外書的良好習慣,他們的閱讀能力與運用語言的能力均比其他學生出色許多。
3、教師難以打破圍著教科書轉的模式
升學壓力以及學校評價等其他方面的原因,教師沒有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他們中許多人怕看課外書影響到課文的學習,浪費時間,很少鼓勵學生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看一切有益的書籍,而有的教師即使有這方面的意識卻抽不出時間去這樣做,他們被批改作業,備課,寫教案佔去了大部分時間。這樣的現實直接導致了語文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脫節,造成課堂所學的方法無用武之處。反之,也影響語文教學學生思路狹窄,難以有創新的思維,創新的內容。所以很少有人能放開手腳去做為了學生終身有益的課外閱讀活動,這樣的氛圍如果能得到撥亂反正有待於教學評價對這方面作出適當的考慮才會從根本上得到改變。
4、學校圖書館的作用沒有完全發揮
學校力圖書館中的許多圖書外借時由於登記工作較繁,學校人手不夠,學生無法享受隨時隨地借閱課外書的可能,最終導至借閱的量無法滿足學生課外閱讀的需求。而且很多圖書或者由於把關不嚴,不適合學生閱讀;或者由於學生選擇能力夠,在短時間內找不到想讀的書而使借閱活動降為借閱的量遠遠滿足不了閱讀的速度。另外一方面由於圖書添置的周期較長,學生想看的書往往進不了圖書館,學生不願意去學校的圖書室借閱圖書。但仍不可忽視學校現有的圖書對學生課外閱讀的益處,特別是如果學校能拿出一部分資金解決圖書更新換代的問題,將會對農村學生的課外閱讀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5、學生沒有自由讀書的空間
與城區有大大小小的圖書館相比,農村小學生附近的環境差了許多,常常是附近幾公里沒有一家和書相關的場所。這種環境決定了除非學校與家庭提供必要的課外圖書外,學生再也不可以找到補充課外讀物的地方。
⑼ 如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課題計劃
質疑問難是學生抄自主學習的重要表現,優化課堂結構,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必須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教師要創造和諧融合的課堂氣氛,允許學生隨時「插嘴」、提問、爭辯,甚至提出與教師不同的看法。學生有疑而問、質疑問難,是用心思考、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可貴表現,理應得到老師的熱情鼓勵和贊揚。現在對學生的隨時「插嘴」,提出的各種疑難問題,應抱歡迎、鼓勵的態度給與肯定,並做出正確的解釋。
⑽ 如何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研修計劃
一、尊重學生,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如果說,一個老師的課堂教學,使他的學生學得快,學到的知識多;使他的學生有良好的學習成績;使他的學生樂於學習語文這門學科,情感上也願意於親近這位老師。那麼,就可以說他的語文課堂教學是非常有效的。
一堂成功的語文課,首先應是一篇流淌著詩意的美的散文。對一個老師來說,他不但要有又專又博的知識,還要有敏捷的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語言素養。教學語言不同於普通語言、它是在邏輯語言、科學語言的基礎上提煉升華而形成的、為濃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韻律和諧而又優美動聽的語言。教師運用這種審美化、情感化了的語言去講課,就能極大地喚起學生的感情,充分顯示出教學語言「以情激情」的巨大美感作用。比如:在學習《黃鶴樓送別》一課時,我首先播放了「暮春的景色」片段。學生在優美的樂聲中,欣賞著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煙霧迷濛,繁花似錦的美景後。再引導學生:多麼美麗、迷人的春天哪!讓我們聽聽,置身美景中的人們在說些什麼?快打開書讀讀吧!孩子們懷著好奇心,也帶著好勝心,興趣盎然的讀起課文來,不一會兒,一雙雙小手舉起來,圍繞著「話別」二字,同學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同學們的求知慾、閱讀能力、表達能力一下子被調動起來,詩人與友人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自然流露,對古詩意境的體會和感悟也自然升華,如此,學生又怎能不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中呢?
二、師生互動,充分享受和諧快樂課堂
師生的雙邊活動,實際上是要老師發揮好組織者和引導者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致,充分享受和諧高效的語文課堂這一過程。在教學中,我經常引導學生動口說一說,讀一讀,遇到不懂的問題動手劃一劃,動腦想一想,或者在小組內議一議,說一說。這樣,多種感官參與教學,課堂才會生機勃勃,充滿活力。在學習《快樂的小公雞》一課,我就會讓孩子們小組合作學習,小組成員有不懂的問題,在組內交流探討。由於學生相互啟發,互相補充,互相糾正,在相同時間里,發言、動口的機會多了,討論的問題更有個性化,更完整了,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率。自主,就是主體主動地進行學習,在課堂上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法,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讓學生個性化地學習。如在識字課上,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記憶生字,可以用組詞記憶生字,還可以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編順口溜等多種方法,在學生記住生字的同時,提高了他們探索意識,發展了個性,發揮了創造力。再如:學習《小露珠》一課,我讓學生選擇最喜歡的一段,自己確立學習內容,然後在小組內互相交流,互相吸收。由於學習內容是自己選的,無論小露珠、小青蛙,還是小蝴蝶,從朗讀、想像、表演,都那麼惟妙惟肖,在自主中探究交流,真是生生互動,張揚個性,展示特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