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時效性
伴隨著新課改,大家熟悉的名詞術語就是:創設情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體驗感悟、經歷過程,並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實踐著。然而,凝眸反思,在課改初期,我們都茫然過,我們的課堂實施多了些新穎的形式和茫然的行為,固有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並沒有實質的改變,甚至丟了課堂最寶貴的東西——有效。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們隨課改的新思想理念也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冷靜地反思我們以往的課堂教學,大家熟悉的這些名詞術語又有多少真正的落到實處、收到實效了呢?有人說時效性時課堂教學的生命,那麼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也就有了當今的焦點,為了切實提高小學數學的湯教學的實效性我們又應該做些什麼呢?我認為具有實效性的課堂一定是講求高質量的教與學的過程,一節高效率的數學課必然有很多因素組成,下面就結合實際情況,談談我的一些看法:
一、對教材的理解與使用
我們現在使用的數學教材是北師大版的,著套教材給老師留的空間很大,而且就知識本身而言,無論是它的內涵與外延還是深度和廣度都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拓展,著也要求教師要很好的把握。比如一年級教材中「零的認識」一課,就對「0」的意義進行了拓展,以往的教材「0」就表示一個也沒有,而現在的教材則不單純是這樣了,它不僅表示一個也沒有,還表示起點和分界線,像「零度」它是有具體溫度的。在這套教材中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教者在教學時,除了藉助書中提供的信息之外,還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幫助學生理解。再有就是現行教材在編排的時候,盡管力爭貼近學生的生活,但由於地域不同、城鄉不同等多種因素,教材編排的情景也存在著不符合學生的實際,著就要求教師們教學時要根據學情對課程資源進行合理的、恰當的二次開發,要精心組織教材,努力為學生提供科探索性的,科操作性的,便於交流的學習內容,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教師要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因此,教者只有在正確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才能准確的把握教材,才能更好的使用教材,才能收到教學的實效性。
二、創設情境
現在的數學課堂,教者都樂於去創設情境開診教學。者就要求教師所創設的情境必須蘊涵數學問題,而且應該是現實的、有意義的、有價值的、具有挑戰性的,是為教學而有目的的一種預設,能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切記千萬不能讓情境只成為一種擺設,這樣才能達到有效的學習。現在課堂上經常創設的情境有:通話故事情境、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等。例如:一位教師在進行「平均數」的教學時,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他把全班的學生分成兩組,每個小組按要求挑選隊員,哪個小組排球的總數多哪個小組獲勝。老師的要求是:第一小組選出來6名同學,第二小組選出來4名同學,比賽開始了,比賽的結果不言而喻,第一小組贏了。這時第二小組的同學有意見了,他們認為這場比賽不公平,要求重比。這時教者緊緊的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因勢利導,他就說「同學們,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我們不重比了,你們能不能想出一個辦法讓比賽變得公平 。」學生就積極的動腦筋想辦法,從而引出了求平均數。這個情境就是利用了學生們生活中喜聞樂見的素材引發了學生的思考,讓學生真正的理解了平均數產生的意義,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這個問題。學生學起來也就感到有趣、實在、易懂,就會對所學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和探索的願望,課堂教學也就真正的收到了實效。
三、有效的探究
要想實現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必須讓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和空間內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那麼親歷這個過程的最好方式就是探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和課堂集體教學的環境中進行的,是學生自己探索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學習方式,是新課標所倡導的重要理念之一。探究性學習的主體是學生,但要在課堂上有效的時間里有效的開展探究性學習,老師的組織尤為重要。首先,老師要為學生創設良好持探究情境,我認為這個情境應該是模擬的,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通過解決一些富有挑戰性的問題,達到學習新知識的目的。其次是探究的形式要靈活,根據教學內容可以是個人探究,也可以是組內探究。在探究的過程中,教者要積極參與,並給學生必要時的援助,幫助學生順利的完成探究活動。其三,就是老師要組織有效的互動與交流,在探究的過程中,多數是組內的互動與交流,大多數同學對其他小組的探究情況並不知曉,這時老師要組織好全班的交流,使全體學生在演示與講解、表述與傾聽、質疑與爭論、反駁與支持中得到多方面的收獲。
四、 精闢的講解
在課改的初期,我們都曾經有過這樣的誤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那麼在知識學習過程中要讓學生通過研究、合作等方式,自己去學,老師不能講,只要講就是走老路,課堂上只要學生能討論、能交流、能合作就好,不管有沒有必要。/結果是課堂上熱熱鬧鬧,課後師生都不清楚對所學的知識究竟掌握了多少。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我們越來越清醒的認識到:一節課是否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不在於老師講不講,而在於老師講什麼,用什麼方式講。課堂上老師必要的講解有時非常必要,尤其是在知識的關鍵處,老師精彩的點撥可謂是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是對課堂的有效控制,是學生有效學習的必要條件。
五、媒體資源的恰當使用
隨著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發展和普及,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對於優化課堂的教學,提高課堂效率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多媒體資源集聲、像、色、光天一體,有豐富多彩的視聽效果,化抽象為具體,化表態資源為動態生成資源,讓我們的課堂耳目一新。現在可供我們使用的媒體資源很豐富,農遠工程為我們提供了下載資源和光碟資源。遼陽市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平台,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網上資源。優質的資源關鍵在地使用。老師在課堂設計和媒體運用時常常容易追求豐富多彩的視聽與動畫效果,而忽視了學生的注意規律,導致學生最終的注意落點不在教材,而在媒體。過多的無意注意也會使學生無法專心於視聽媒體所蘊含的教學內容,降低教學效果。因此,在課堂上應把握住運用多媒體的最佳時機。1、用於創設情景、激發興趣時;2、用於活化教學內容時;3、用於突破教學重點、難點之時;4、用於習題的設計等等。總之,在教學中靈活、合理、恰當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讓學生能在充滿現代化科技教學的環境中,置身於濃濃的現代化課堂氛圍中,真正嘗到了科學技術給我們學習帶來的歡樂,就會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 對課堂生成的把握
課堂生成性資源,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涌現出的新的超乎預測的生命信息。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過程,無論老師預設的多麼充分,也難以預料課堂中出現的各種情況,變動不居的課堂充滿了不確定性,不確定性孕含了豐富的生成性。老師應該靈活地根據情況的變化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在學生的真實認知點上綜合把握,應學生而動,應情景而變,敏銳捕捉不期而至的生成點,才能演繹不曾預料的精彩。
有這樣一個案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
上課伊始,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長方形,然後引導學生說在哪些物體上見過這個圖形。接下來老師給每個小組准備了長短不同的小棒,讓學生動手擺長方形。因為他們對長方形的認知很豐富,所以操作起來很容易。動手操作之後,老師指定一名學生到實物投影前擺長方形,可是這個學生不知是緊張還是怎麼著,怎麼也擺不好,下面的同學急的直喊:「歪了!歪了……」這里老師安慰那個同學,沒關系,別緊張,你的意思是這樣的,老師幫助把長方形給擺正了。有了圖形,下面老師開始引導學生根據剛才小棒的選取探求長方形的特徵,然後是角的特徵……
上述老師的導入不能說不簡潔,構思不能說不精妙,態度不能說不和藹,但是,就同學說「歪了」這一環節的處理來說,他的確不能算是一個智慧的老師!因為他沒有資源生成的意識,所以他意識不到那「歪了」是一個多麼好的生成資源,更別說是利用了。對於三年級孩子來說,用四根小棒擺一個長方形。「歪了」太正常了,老師沒有意料到這一點已屬可惜,可貴的是孩子們天真無邪,急得直喊。細想一下,這「歪了」不正是孩子們對長方形四個角都是直角的最直觀最形象的解釋嗎?老師讓學生擺長方形的意思很明顯:通過小棒的選取,感受到邊的特點,然後再通過用三角尺量角,引導學生認識角的特徵。可是對長方形來說,邊和角的特徵應該是並列的,為什麼非要先此後彼呢?上述活動中老師的預設是先認識邊的特點,而實際活動中,學生的「歪了」就是對角的真實認知起點,老師採取了漠視的態度,跳了過去,如果能意識到這個生成資源的可遇不可求,緊緊地抓住它,並且地調整預案,先就這個「歪了」來引導學生理解角的特點,是不是更能顯示出老師的敏銳、靈魂和智慧呢?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就更深刻了呢?
因此,教學時教者一定要抓住課堂上演繹出來的瞬間的精彩,及時的引導學生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真正的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七、設計豐富多彩的練習
練習在數學教學中作用是功不可沒的,因為能及時地對新學的內容予以鞏固;能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轉化成技能技巧;老師也可以通過學生的練習反饋及時調控自己的教學,所以練習是提高教學實效性的重要環節。因此,習題的設計一定要精、要新。那麼練習的設計就應該有層次性、趣味性而且形式多樣。
Ⅱ 如何更好地實現小學課堂教學實效性
一、教師要充分的備好課
要想讓課堂教學更有實效,備好課很重要。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備課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進行的設計准備工作。它是課堂教學的起點和基礎,是課堂教學藝術重要組成部分。課堂教學作為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具有很強的科學性與連續性。因此必須做好充分的准備。從某種意義上說,課堂教學的質量取決於備課的質量。假若沒有備課或者備不好課,課堂教學也就成了教師的隨意行動,其效果與效率也就得不到根本的保證。備課對於教師來說尤為重要,它是青年教師取得教學經驗,掌握教學規律,提高教學水平的必由之路。它對於中老年教師同樣不可缺少,因為教材內容不斷更新,學生的情況不斷變化,教學改革不斷深入,中老年教師要適應新的形勢,就必須堅持認真備課,以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藝術水平。關於教師如何精心備好課,就自己的經驗談談備課的要求和方法及如何寫好教案等問題。
二、教師要充分發揮個人特長
課堂教學要想更有實效,教師就應該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個人特長,學生親其師才能夠信其道,而怎樣才能夠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呢?我想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的發揮自己的特長很重要,如語言表達能力強的老師就應該在課堂上充分發揮著自己的語言優勢,並通過自己的語言優勢感染影響學生,讓學生興致勃勃的在老師的課堂教學中盡情的發揮自己的優勢,盡情的展現自我,這樣的課堂教學會更加的有實效。
三、有效的創設問題情境
在現代的課堂教學中,往往教師單純的傳授知識,學生在被動地接受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往往不注意啟發學生的思維,忽視解決問題方法的發現過程的展示,忽視探索解決問題方法的傳授,使學生成為消極的結論接受者。這樣的接受學習,在教學過程中看起來很順利,但是,因為沒有給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機會,學生就不可能達到對數學知識的深刻理解,也不可能真正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因此,我們所追求的課堂教學是要以問題情境來統領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在教師的創設的情境下,通過觀察、分析,產生學習新知的心理取向,自己去發現問題,自己提出問題,再通過師生合作篩選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學習能力。
四、要讓學生充分的預習
課堂教學要想更有實效,教師就應該讓學生充分的預習,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預習是學生主動學習的有效方式,學生只有有效的預習了,教師才能夠在課堂教學中更加得心應手的進行課堂教學,教師才能夠真正的成為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才能夠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那麼如何指導進行課前預習呢?語文學科,教師要交給學生預習的方法,課前要認真讀課文,讀懂課文中的生字新詞,能夠讀通課文,最好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數學學科教師能夠讓學生對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不懂的地方做上批註或者標記,這樣在聽課時會有一定的目的性和重點性的聽課,聽課效果會更有。
五、講究課堂提問的藝術
教師對課堂提問要有藝術性,恰到好處的提問,會使學生充分的發揮想像力,主動的投入課堂教學中。課堂提問是一種經常使用的教學手段和形式,是教師與學生之間信息的雙向交流。加強課堂提問的藝術性十分重要。如果能夠在教學中科學地設計並進行課堂提問,就可及時喚起學生的注意,創造積極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優化課堂結構,真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展示教師的教學藝術,顯示教師的教學魅力。常言道:學起於思,思起於疑,疑解於問。教學是一門藝術,而課堂提問是組織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精彩的提問是誘發學生思維的發動機,能開啟學生的大門,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師生情感的交流,優化課堂教學。
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學生讀書,往往一讀而過,不留「痕跡」,雖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讀書不會生疑則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因而他們不能正確理解文章的真諦,體會不到文章的「妙處」,「長進」也就不大。在教學中,教師通過提問來提高學生的思辯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能否提出高質量的問題,並達到預期目的,是評價一名教師教學水平高低的標准之一。
在實際教學中,不少教師的提問不注重藝術性,過於簡單。諸如「是不是」、「好不好」之類的提問,表面上營造了熱烈的氣氛,實質上流於形式,華而不實,有損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有的教師提問超出學生知識范圍,問題過難,抑制了學生的思維熱情和信心;有的教師不善於了解學生的思維過程而適當引導,學生思維水平難以提高。課堂提問是一項設疑、激趣、引思的綜合性藝術,教師要重視課堂提問的藝術性,把握提問的「度」和時機、對象,充分發揮課堂提問的效能。
課堂是我們教學的主陣地,要切實提高教學效率。還需要我們去思考與實踐,只要我們勇於面對問題和困難,冷靜思考,勤於實踐,善於總結,一定會不斷提高,一定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Ⅲ 如何提高課堂的時效性
劉海松 今年是我們山東實施新課改的第八年,8年來,我在教學上有了很大的進步,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學體系,但也有一些不足,比如有時課堂效率不高導致教學任務不能按時完成。要想提高課堂的時效性,首先我們應找到教學中導致課堂效率低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葯,採取措施予以彌補。首先我先談談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的幾個原因:1、對教材理解不到位,太膚淺。如果教師不能對教材進行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不能搞清數學知識的前因後果,不能把握數學教材的編寫意圖,那麼,可以肯定,這樣設計出來的教學預案,必然會使課堂教學有效性大打折扣。2、教學過程簡單化。我們都知道高考不僅考察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運用,還考察學生靈活應變的思維能力。題目大都涉及多個知識點,方法有的也不好想。如果教師在教學中一味的只是教授學生課本知識和一些簡單的方法,那麼學生在能力和思維方面就不會得到有效的提高和發展,學生也就無法適應高考題的難度。3、課堂氣氛沉悶,師生互動少。如果教師教學中不注意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那麼就沒辦法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沒辦法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方式,久而久之,學生學習就很被動,成績也會越來越差。4、學生學習習慣差,缺少學習方法,沒有勤學好問、預習和復習的良好習慣。比如課前不預習,被動聽課。雖然不預習也時能聽懂課,但預習後才能做到心中有數,知道哪是難點,哪是重點。5、課後任務太單一。學數學決不是做幾個題目就可以達到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有些教師還是習慣於課後布置幾個題目作為數學課堂教學的延伸。做一些課後題可以鞏固當天課堂所教的知識,練就一定的技能,但僅僅滿足於此是遠遠不夠的。課堂素材的簡單重復和模仿只會造就學生的惰性,阻礙其思維的連續發展。可見,多樣化的課後學習任務布置與落實是十分必要的。結合以上原因,我認為要提高課堂效率,就必須採取以下措施: 1.精心備課 高質量的備課是提高課堂效率的有力保證。課堂教學效率如何,關鍵在於備課,備好課是搞好教學的基礎之基礎,根本之根本,這堂課的知識結構是什麼,重點難點有哪些,怎麼突破,只有瞭然於胸,講起課來才能得心應手,左右逢源,效率自然高。備不好課,磕磕絆絆,輕重失調,效率自然低。 2.上課要有激情 老師上課時要調節好情緒,有的老師在課堂上提不起精神,低聲慢語,學生聽不清,長期下來學生也被感染得萎靡不振,老師的講課成了催眠曲,自然課堂效率低下,成績便很難提高。相反那些上課鏗鏘有力,富有激情的老師,成績普遍好,原因就在於情緒感染人。 3.新課導入要簡潔,開門見山,不要繞得太遠有的老師上新課時,用大量的時間復習前面內容,甚至對前面內容展開講解,等到講新課時,時間所剩無幾,還有的老師過分地設置情境,耽誤很長時間。新課導入宜簡不宜繁,要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4.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老師在講課過程中要巧妙設計情境,設置疑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教學過程中不管學生的體會、感受,不和學生保持語言、目光的交流,沒有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的學習活動中,盡管你講得頭頭是道,天花亂墜,但學生跑神了,白搭! 5.加強教學過程對學生的組織和管理 教學過程中良好的組織和管理是提高效率的重要保障。老師在講台上講,學生在下邊打鬧、說話、看小說、玩手機,課堂效率不會高,遇到這種現象老師要及時管理;學生分組討論時,同學們討論起來剎不住車了,老師要及時叫停;學生回答問題卡殼,慢言慢語,也要及時叫停。 6.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尤其需要熟練應用多媒體 單一的教學手法或手段,很容易使學生出現感官疲勞,注意力分散。這就需要我們採用多種手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多媒體教學可以增大課堂容量,節省板書時間,以直觀性強、容易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等優點,在提高課堂效率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提倡大家經常使用。7.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大多數學生只有喜歡一位老師,才會愛聽他的課,注意力才會集中,思維也活躍。如果學生從心裡厭煩你,你講的再好,他也聽不進去,課堂效率無從談起。因此老師要注意儀表形象,要塑造良好的人格,要關愛學生,真心和他們交朋友,多與他們交流,讓學生喜歡你,課堂效率會大大提高。8.營造「低壓力,高挑戰」的課堂氛圍 對學生來說,這種氛圍讓他們精神放鬆,知道老師永遠都會為他們提供幫助,學生更願意提問以及回答問題,不會感覺來自老師和其他學生的壓力,有安全感和受尊重感。老師要不斷地給學生設置問題,不斷地給學生傳遞期望,引領學生攻克疑難問題。9.進行積極的教學和指導,多聽老教室的課,汲取其優秀的教學經驗 如果課堂上老師在較長時間內放任學生自己學習,課堂效率一定不會高了。老師應不拘泥於教材,把教材知識進行加工後再傳授給學生,不斷地給學生下達具體的指令,引導學生的學習活動,只有這樣,一堂課才會完成較多的學習任務。此外通過聽評課,可以知不足,便於教案的改進,最大可能的提高課堂的效率。 此外,教學目標是否具體明確,選講例題是否典型,語言是否簡練,板書是否概括、明晰等,也都對課堂效率產生重要影響。總之,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要研究的方面還很多,但最關鍵的還是教師,教師的基本素質、教學水平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有著直接的關系。
Ⅳ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時效性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時效性,主要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充分做好教學前的准備工作:要備學生,備內容,備教學,也就是教學之前對班上的學生要了解,對所教內容要掌握,對教學方法,工具要准備;
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能只說教師一個人在講,而要採用「先學後教「、「先試後導」、「先練後講」的教學方式,真正把學生推到學習的前台,促使學生自主學習,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除了表達的准確性以外,老師上課時的語速、語調都可能影響到一堂課的實際效果,幽默風趣的談吐也會激發學生的興趣,讓知識在快樂中增長。
四、精心准備相關練習,鞏固學習成果:要對教學內容加強提煉要點,考點,精心設置練習題目,學生做練習來鞏固學習成果。
Ⅳ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時效性
提高教學質量的重點在於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時效性如何,直接關繫到減負增效能否落到實處。現就結合我從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從課前准備、課堂組織、教學過程、練習設計、質疑問難五個方面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課前准備要充分
(一)靈活處理教材,提高課堂時效性
l、刪改教材內容
隨著社會的進步,老教材中許多的常識性知識與現在不相符,刪改教材勢在必行。例如在上《元、角、分的認識》這節課時,考慮到生活中已很少用到分幣,教學時教師可適當刪去教材中一些分幣的習題,選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的價格(如一支圓珠筆2元5角等),以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課堂上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開展兌換人民幣游戲(如我手中有10元錢換成零錢可以怎麼換?),模擬商場購物(如今天你生日,爸爸給你50元錢,你打算怎麼花?)等開放性活動,使學生認識各種面值的錢幣,了解元、角、分之間的進率,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時效性。
2、重組教材內容
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准確把握學生現有知識水平的起點至關重要。如果教師重視知識的遷移,就有利於學生藉助原有知識和經驗來解決新的實際問題。
例如在教學《稍復雜的分數乘法應用題》時,教師可利用學生已經掌握「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解法是用「單位1的量×對應分率」,那麼在講「求一個數與它幾分之幾的差或和是多少」的這兩種應用題時可以合起來進行教學,對教材進行重組,關鍵要讓學生發現這兩種應用題的解題方法,知道它的難點在於找准它們的對應分率。這樣通過比較、發現各自解法,更有利於學生真正理解。
3、充實教學內容
(1)密切注意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教學中力求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適當選取和補充一些學生實際生活中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素材,以激發學生學習、創新的興趣。
例如,教學《100以內數的認識》時,先讓學生自由發言,嘗試用數字去刻畫他們所熟悉的事物和日常生活的現象。如:奶奶今年84歲,班上有56名同學等等。有一位學生還能說出,教室牆上有一幅瓷磚拼成的畫,橫著鋪了13塊瓷磚,豎著鋪了7塊瓷磚,一共是91塊瓷磚。通過這些素材,使學生充分感受至到數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和實踐意識。
(2)加入一些有一定彈性的教學內容,有利於不同水平層次學生的發展,給學生的創新提供空間。
例如,在《統計知識》的教學中,可以設計這樣的內容:調查一個書店的售書情況,如新苗書店一個星期內的售書情況如下:科技書208冊,文藝書294冊,工具書65冊……
①根據調查得出的數據製成統計表。②根據製成的統計表,你能提出什麼問題?③如果你是書店的經理,在進書時該怎樣考慮?不同的學生根據不同的調查結果會提出不同的問題和思路,體現出學生不同的水平,從而促使學生去發現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3)適當安排一些具體的實踐活動內容。
數學知識來源於實踐,又在實踐中運用,教學中要加強實踐活動內容。通過實踐,既可以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又可以培養學生個性和創新意識。
例如,在教學《分類》時,可以讓學生將帶來的物品(如蘿卜、胡蘿卜、馬鈴薯、蔥、蒜、蘋果、香蕉、雪梨等)分類,想怎樣分就怎樣分。大部分學生按水果和蔬菜分成兩類。少數學生還能按這些物品是否長在地里為標准來分類:如蘿卜、胡蘿卜、馬鈴薯是長在地里的,蘋果、香蕉、雪梨是長在樹上或樹莖上的等等。多樣化的分類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4、拓展教材練習
在設計練習時,我們突破教材練習的限制,對教材現有的習題和活動形式作一些必要的改革,適當補充一些開放題,能有效拓寬學生的空間。
例如,在教學《認識平面圖形》時,我設計這樣的開放題:「用小棒擺出長方形,比一比,看誰的擺法多。」有的學生用六根小棒就擺出了一個長方形;有的用八根、十根擺出一個長方形;還有的用了更多的小棒,擺出含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組合圖形,充分發揮了他們無限創意和想像力,拓寬了學生探究學習的空間。有時,我們還可改變布置書面作業的傳統做法,多布置一些實踐操作題。例如:「回去量量你的床鋪的長度」、「找一找家中物體表面的平面圖形」、「買一千克重的菜」等,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
(二)整合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時效性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課堂教學目標,這是新課程的一大亮點。如何有效地實現這三者的有機整合,是課堂教學改革的焦點與難點問題,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時效性的保證。
教案的設計、教學具的准備、練習題的選擇、問題的預設等等這些都需要教師在上課前仔細認真地去准備。課前准備是否充分,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效果。只有精心地做好課前准備,才能在上課時胸有成竹地面對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才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中真正的主人。有了這些課前准備,我們的課堂才能更有效,更高效。
二、課堂組織要巧妙
教師要巧妙組織課堂,首先要在各個教學環節採用多種形式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俄國大作家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教學的每個環節中設置一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片斷,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從學生熟知的生活常識入手,激發學生探索新知識的慾望。
其次教師的課堂語言要求精煉、准確、生動,有啟發性,不能重復羅嗦,以免讓學生厭倦。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時還可以在適當的時候,有一些幽默感的語言或誇張的動作,自然的詼諧一下,引來課堂的笑聲,使課堂氣氛更活躍,更有生氣。有時結合教學內容,還可以充分利用最簡便的學具「手」來幫助學習。
再次教師要學會賞識。針對孩子們活潑、好動的心理特徵,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在適當的時候及時對孩子進行表揚。一句「你真棒!」、「你真能幹!」等激勵性的語言,一個贊賞的目光、一個會心的微笑,或大家送給他的熱烈掌聲,都會讓學生產生強烈的自豪感,從而產生學習的熱情。
課堂組織教學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針對不同班級不同情況的學生教師可以機智靈活運用,採用不同方法因勢利導組織教學。組織教學中要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方法為主,保證課堂教學計劃的順利完成,力求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過程要優化
所謂教學過程最優化,就是在規定時間內,使學生在教養、教育和發展諸方面都取得最大效果,切實做到「輕負擔、高質量、優素質」。優化教學過程,是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幾個基本要素是確定教學目標,確定和組織教學內容,選擇課堂教學的結構和組織形式,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優化了這些基本要素和具體操作時的一些細節,課堂教學的效率必將大大提高。
1、擬定最優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過程的出發點和歸宿,把握著整個教學過程的導向;擬定最優教學目標是實現教學過程最優化的前提。最優的教學目標應具有全面性、適度性和區分性。
2、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根據實際情況靈活使用教材,合理安排課時教學內容,克服隨意性。教師要圍繞教學目標,考慮學生實際,做到密度恰當、坡度適當、深度得當。對於學生剛接觸到的新知識,或抽象的不易理解而需要分散難點的,內容應適當少安排。有些知識雖然是學生剛接觸到,但難度不大的,可以利用舊知識遷移的方法,另外可適當多安排些內容。這樣,可以從教學內容上保證在規定時間內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3、選擇最佳教學方法。
要取得教學的「最好效果」,就要通過最佳教學方法來實現,選擇最佳教學方法是實現教學過程最優化的關鍵。要改變重教不重學的狀況,就應把學法研究列入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最優化的探討中。
四、練習設計要有效
課堂練習是例題教學的延續、補充和提高,也是檢查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因此,在課堂練習的設計上,不僅要體現新的課程理念,更要成為提高教學實效的一種有效工具。
有實效的課堂練習既要考慮到知識的鞏固,又要考慮到能力的培養,還應盡力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接受,都能有所提高。「人人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五、質疑問難要鼓勵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創設一個良好的氛圍。教師應放下架子,以「先知先覺的朋友」或「服務生」的身份出現,創造一種推心置腹交談交流的氣氛。對於提出問題的學生,教師應給予表揚。不管所提的問題是有思維價值的,還是幼稚可笑的,都應肯定學生是動了腦,在思考,切實維護學生質疑的積極性。平時我們的教師還要向學生強化這樣的觀念:能提問的孩子是聰明的孩子,是愛動腦的孩子,讓學生以能問、善問為榮,從而樂之愛之。
質疑問難環節中,對於學生提出的問題,能讓學生自己解答的,教師不要搶答,學生答不上的,教師再答;如果連教師都答不上的,我們教師一定要非常真誠的說;這個問題把老師都難住了,課後老師和你們一起研究,一定會找到正確答案的。所以我們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要具備深厚的知識底蘊,如果真出現了被問住的現象,也不要不懂裝懂或是嚴厲職責學生;你提的是什麼古怪的問題啊,坐下!那樣,我們學生提問題的積極性會被你的一棒子打死。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問題是學生走向自信與成功的橋梁,沒有問題的課堂不稱其為充滿活力的課堂,沒有問題的課堂培養不出高素質的學生,造就不了具有高水平的教師,重視對待課堂教學中的質疑問難環節,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時效性提高的保證。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一門魅力無窮的藝術,教與學是一個永無止境的循環過程,只有不斷地學才能更好地教,在實踐中學,在生活中學,才能在課堂教學中和學生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時效性。也只有這樣我們的新課程改革和教學才能有出路,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事業才能得到長遠的發展。
Ⅵ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效性
語文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閱讀教學不但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要對學生進行情感的熏陶、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的培養。語文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就給我們教師提出了一個嚴峻的任務: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時效性,並大大提高教學質量呢?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時效,就要改革教學方法,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針對學生的認知能力,針對教材的特點,針對課文的內容,選擇最優化的教學方法。在此談談我在教學中的一些看法和體會: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朗讀是一種最重要最經常的訓練。朗讀,是將無聲的書面語言轉換為有聲語言的過程,是口、眼、手、腦等多種器官並用的情感體驗。它通過語音的停頓、輕重、抑揚、急緩等,把書面上無法用文字表達的思想感情充分表現出來,這樣也使學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了課文內容。「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古人用最直接的語言說明了這個道理。因此注重閱讀教學中的朗讀指導,使學生在朗讀中體會感悟課文的思想情感,積累優美的詞句,受到美的熏陶。在指導閱讀時教師應把握三條線1.范讀引路,點撥先行朗讀訓練是師生參與的雙邊活動。教師的示範朗讀,可以融情於聲,把書面語言變為口頭語言,並生情並茂地感染學生,創設富有感染力的語感氛圍,從而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教師的范讀與聽錄音不同,教師可根據教材的情況,結合學生的實際,在讀時給學生以提示、暗示。當范讀到要求學生掌握的字詞時,在這些詞前稍為停頓一下,或讀重一點,以引起學生注意,強化記憶。當范讀到新詞及難理解的詞、句、段,教師可以用平緩稍低的語調給予適當提示、簡釋,幫助學生揣摩教師是怎樣讀的,感情是怎樣變化的。2.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循序漸進是教學的一般原則,朗讀教學也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逐步提高要求。各個年級段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低年級小朋友可以有感情的朗讀《小小的船》,但他們不可能讀出《我站在祖國地圖前》的自豪、親切。教師在指導時要根據學生朗讀能力的形成規律,找准學生的「最進發展區」,考慮到學生在各個年齡層上表達能力的差別,給予適當指導。
另外,在對學生朗讀進行評價時,也不能以成人化標准來衡量。學生朗讀完後,教師要及時發現他們的不足,適當點拔,給予鼓勵,並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導他們逐漸在實踐中掌握朗讀的規律,學會朗讀的基本方法。要讓學生了解,朗讀的好壞不是單純的語言技巧問題,而是要在深入分析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方面多下功夫,同時經過自己刻苦的反復實踐,才能真正掌握好。3.舉一反三地朗讀訓練,教師指導要「精」,學生的練習須「多」,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訓練的過程需精心設計,盡量避免朗讀的隨意性。教師的精心指導主要反映在三個方面:(1)選取指導的訓練點要精;(2)訓練要求細致、精要,每次訓練應有一個側重點,不可貪多求全;(3)教師每一次指導學生朗讀都要考慮到朗讀訓練的要求,教師的指導方法,讀後如何進行評價等。學生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基本上把握了朗讀的方法、技能,此時,應把讀書的權利還給學生,保證他們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練習。教師精心指導學生讀法,學生得法勤奮練習,朗讀水平提高一定很快。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用自已的方法去探索問題,只有實施創新性的教學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就是指人在創造過程中的思維,通過創造思維,產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維成果。因此說,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關鍵在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憑借教材進行想像,有助於學生入情入境,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理解課文中發展想像,又通過想像進一步理解課文。引發想像,可在理解課文詞句時進行。
為了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及語言的運用能力,在學習課文結束後或一個單元學完後,引導學生總結學法,進行小練筆。如一單元的民間故事等課文,學完後要求學生續寫。如三單元的描寫動物的課文,學完一篇讓學生進行一個片斷的練習,整個單元學完後,學生就能寫一篇很不錯的描寫動物的習作。思維定勢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始終是存在的。我們在教學中,應認真考慮它的兩種作用:一方面,利用思維定勢的積極作用,促使產生學習的正遷移;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知道,從個人的內在因素看,創造性思維的一個重要障礙就是習慣從固定的角度去看待事物,無意從不同角度去分析問題,思考常常受習慣性思維的束縛。因此,我們要努力克服思維定勢的消極作用,幫助學生沖破陝隘的老框框,開拓視野,在形成求異思維過程中學習知識,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培養思維的多向性。如:同一個任務,鼓勵學生尋求不同方法完成。以識字為例,讓學生記「坐」字,有的學生說,兩個小朋友在蹺蹺板上玩就是「坐」;有的說,「坐」就像老師的天平;有的說一個「土」加兩個「人」就是「坐」……他們運用的方法不同,卻完成了同樣的一個任務――記住「坐」字,對於這樣的現象,教師應予以肯定、鼓勵。再如:同一個問題或意思,引導學生進行不同的理解或表達。
Ⅶ 如何提高小學科學課堂的時效性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提高課堂的時效性已滲透入每位教師的精神世界,並積極地影響著他們的教學行為,改變著他們傳統的教學結構設計和方式方法。科學這門科目的目標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終身發展,「從生活中尋求科學,用科學來服務生活」這一直是每個科學教師的工作理念。通過科學課程的開展,提高學生們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切實用科學的方法指導學生的學習生活,發揮科學課程的教育價值,提高科學課堂的教學時效性,使「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得以真正體現。
Ⅷ 如何提高小學品德課堂的時效性
課堂有效性是教學的「命脈」,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當前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
大量成功的教學案例已經證明,「課堂有效」是有效教學的關鍵。
提升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
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創新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心理學家研究顯示,在簡單重復的對象刺激下,人的注意力往往會變得遲鈍,難以產生心理反應;
而新穎奇特的對象則會使人腦神經系統興奮。
因而教師在課堂中教學形式要多樣化,不能給學生「老一套」的感覺,否則就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教學方法的設計思路可從兩個方面去考慮:一是在每堂課里應形成不同的教法;
二是在不同的章節之間盡可能採取不同的教學形式。
這樣一來學生覺得每堂課都有新鮮感,興趣自然也激發出來了。
1.舉辦有趣的互動游戲可以就思想品德的某個內容作基點,以主題為範本開展演講比賽、情節模仿、人物扮演等小游戲,也可以就一個有關思想品德題展開討論,開展團隊辯論賽,積極鼓勵學生思考,踴躍提出與分享個人觀點和看法。
2.播報熱點時事新聞初中思想品德如果不積累實例就等於空殼,教師要使學生養成讀報看報、快速找出有價值新聞的能力,要求在看報的同時先標出所有有關思想道德的內容,再做簡要的記憶,在課堂上專門安排幾分鍾的新聞人人播,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分享看到的思想品德新鮮事物。
3.自認識剖析缺陷在班上設立「冥想」的環節,讓學生在枯燥的課程上得以休息,通過所學的思想品德內容,認真分析自己身上的毛病以及不足,將它們記下來,通過接下來的學習找出解決辦法。
有些學生還可以當眾坦白給教師和其他學生聽,並尋求大家的幫助,以求盡快找出解決方案並加以改正。
4.建立學習小組討論讓學生自主搭配組成思想品德學習小組,遇到問題小組問自己討論,自己想解決方法,組長整理後再加以整合,不但可以讓學生在討論中愛上學習,激發興趣,而且可以獲得別人看事物的眼光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取長補短,爭取達到大家的共同進步。
二、深刻領會和正確把握教學目標,提升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全日制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准》要求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有機結合起來,切實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節課僅45分鍾不可能面面俱到。
對於事實知識、原理知識等要通過過程和方法,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啟發,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在課堂教學中使學生有效地自主建構知識框架。
同時,有關技能、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決不能急於求成,應對這些目標做出系統的規劃,通過一個課時或一個階段的教學應達成什麼初級目標要心中有數,千萬不能把技能、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終端目標作為課時目標來確立三、課堂教學要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系作為一名政治教師,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確實應該尊重教材,但是不應該墨守成規、照本宣科,對於教材中涉及到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問題,要善於和實際生活緊密結合起來進行分析,使學生通過對實際問題的解決而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從而發展學生對政治理論的感知能力。
如可以讓有的學生以記者的身份對自己的同學進行采訪,或者對當前的焦點問題進行意見徵集,通過組織這些教學活動,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對課堂理論知識的應用,也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了鍛煉。
政治課堂教學應將教材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對社會上的熱點事件和自己周圍發生的事件能及時與課本知識聯系起來,如果學生感覺到有困難,教師就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點撥,引導從理論走向實踐,從課堂教學的小范圍走出來,對課本知識理論進行升華總結。
所以,政治教師不僅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過程,使課本中的理論體系能與現實生活中的焦點事件有一個很好的連接點,還要根據這個連接點巧妙設計相應的實際問題以及學生間的討論,有條件的要鼓勵學生課後積極進行實踐等。
四、精彩的課堂教學評價語言教育心理學表明:正確的、公平合理的課堂教學評價,可以調動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激起學生進行學習的內部動因,維持教學過程中學生適度的緊張狀態,可以讓教師和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學任務的某些重要部分。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教師的語言如鑰匙能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
如火炬能照亮學生的未來;
如種子能深埋在學生的心裡」。
一項調查表明,87.3%的特級教師認為精彩的教學評價語言是優秀教師必備的一項重要素質,可見,教師語言水平的高低、表達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繫到課堂教學的實效和學生的成長,精彩的課堂教學評價語言是激發課堂活力、實施高效課堂的有效措施。
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使學生自主、主動學習,提升思想品德課堂的有效性當前的中學生思想活躍,自主意識、參與意識及表現慾望較強,常常渴望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肯定。
因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正確處理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的關系,在發揮主導作用的前提下要積極創造各種條件讓學生充當教學活動的「主角」,引導學生主動、積極、自覺地掌握知識。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力爭每節課都拿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
如:課堂前五分鍾交給學生,讓進行時事政治講演;
課中留出時間或者讓學生自學,或者讓學生討論問題,或者由學生來充當教師進行課文講解,或者讓學生思考富有啟發性的問題,然後採取小組搶答、點名回答等形式來完成教學。
這樣課堂不僅成了學生施展才華的競技場,也成了學生學習的樂園。
總之,新課改下思想政治課教學需要以學生為本,調動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學習積極性,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同時要用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需要不斷總結和提高,使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有一個廣闊的發展前景。
Ⅸ 如何提高孩子的課堂時效性
一、精心備課
備課不等於寫教案。它包括鑽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學生、設計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寫教案等。寫教案只是備課的最後一個環節一一把鑽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學的目的要求、重點、難點、教學過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關教學的信息記錄下來,供課前翻閱以便把課上好。
二、了解學生
不同的環境對人的影響也不同,除了環境要考慮,遺傳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要考慮在內。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考慮到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來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和不同層次的問題,讓不同的學生在課堂上都有不同的表現,讓在不同環境下生活的孩子都能有同樣的進步。這也是教師在備課時想到的教學內容之一。
三、掌握學生的心理特徵
生理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由於學生學習競爭加劇,學習負擔過重,同時學校、教師、家長又過分看中分數,給小學生造成嚴重的生理和心理壓力。。在如此重壓下,學生身心受到了極大損害。兒童年齡越小,學習過程中越容易產生疲勞,如果學生的學習持續時間過長,很容易造成學習疲勞,若學生長期處於疲勞狀態,會使其視力下降,食慾不振,面色蒼白,大腦供血不足,瞌睡,失眠,頭熱,腳冷等。在心理方面則會產生抑鬱,煩躁,信心不足,記憶力減退,注意力難以集中,思維遲緩等現象。
四、打造精品教學設計,創設問題情境
一個教學設計,其成功與否的關鍵就在於它是否體現了這種規律,是否尊重這些規律。所以一個教學設計成功的標志之一就應該是它環環相扣,密切銜接。授學生於有規律、條理化的、有完整結構的知識,不僅有助於學生建立知識的框架,更重要的意義在於,我們處理知識的這種思想將會對學生產生遷移默化地影響,他們將以這種嚴謹的態度,嚴密的思維來處理其他的知識——學生將會獲得知識以外的更重要的品質。教學設計應以問題為中心,重點突出,難點層層展開,層層深入。首先問題應該懸念性,以懸念的形式向學生呈現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其次,要將這一個大的、復雜的問題分解成幾個小的子問題,使難度降低,以利學生將問題和現有知識進行聯系;再次,所設置的問題應該具有一定的梯度,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沿著逐個問題層層深入,最終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