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設計數學教學的結尾
一、趣味游戲式。
這種方式是根據兒童喜歡做游戲的心理特點,把游戲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通過游戲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放鬆、濃厚的興趣得以保持,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結束新課。例如在教學「因數和倍數」時,可以設計「找朋友,離教室」這樣的結尾:
數字2、3、5想在同學們當中找到他們的好朋友,現在每位同學看好你座位上的數字型大小,我們來做個找朋友的游戲。
教師出示帶有數字的卡片說:「如果你的座位號是卡片上數的倍數,你就找到了『朋友』並可以離開教室了。在離開以前,你要走上講台,為你的座位號再找出兩個『朋友』並大聲說出來,才能走出教室。這兩個『朋友』,一個是它的約數、一個是它的倍數。」學生頓時倍添興趣。
(1)教師出示卡片2,座位號是2的倍數的學生一個個走上講台,分別說出了自己座位號的倍數和約數,然後離開了教室。
(2)教師出示卡片3、5時,座位號是3、5的倍數的學生,也用同樣的方式走出了教室。
(3)最後,教室里只剩下座位號是1、7、11、13、19、23、29、31、37、41、43、47的學生。
師問:「你們怎麼沒有找到朋友嗎?那你們的朋友是幾呢?」
生答:「1。」
教師出示卡片「1」,在歡快的下課鈴聲中,同學們依次做完游戲走出教室,乘著游戲的余興,投入了快樂的課間十分鍾。
再如在教學「直線、射線、線段」一課時,可以設計這樣一個結尾。「同學們,直線、射線和線段都成了我們的好朋友,它們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你願不願意用這幾個好朋友來創造一幅美麗的畫呢?」學生們會趕快掏出畫筆,畫出心中最美的圖畫。
二、延伸拓展式。
這種結尾方式,就是在讓學生熟練掌握已學過內容的基礎上,把所講授的內容進行延伸和拓展,進一步啟發學生把問題想深想透,更多地領會和接觸新知識,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其舉一反三的能力。例如教學「圓柱的面積、體積」時,這樣設計結尾:
教師邊出示圓柱拆變長方體模型,邊總結和提問:「我們通過學習和證明,已經知道了計算圓柱體的側面積和體積的方法,我這里有一道題,看誰能用獨特的方法快速計算出來」? 例:一個圓柱的側面積是150.72平方厘米,底面半徑是4厘米,這個圓柱的體積是多少?
學生都是先計算出圓柱的底面積和高,再求體積。教師進一步啟發學生用特殊方法算時,學生面有難色。教師引導回憶推導圓柱體積計算公式時的試驗,如果把拼成的近似長方體「平倒」(試驗推導時為豎放),長方體的底面就是圓柱側面積的一半,長方體的高就是圓柱的底面半徑,所以圓柱的體積可以直接用側面積的一半乘以半徑來計算。
由於有實驗的表象支撐,這種變換角度的解題技巧,學生不難想到。這時學生猛然醒悟,很快算出了結果。
這樣,既鞏固了學生已學過的圓柱體的知識,又拓寬了思路,擴大了認知的領域,培養了學生觀察、分析、判斷、推理的能力,還為今後進一步深入學習圓柱的知識埋下了伏筆。
三、總結預習式。
這種結尾方式是絕大多數教育者採用率最高、最常見的一種方式。每節課結束時,為了讓學生較為系統地掌握本節課的內容,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准確簡練的語言,對該節課的學習內容進行提綱挈領的說明,並對教學重、難點和關鍵問題加以概括、歸納和總結。這樣可給學生以系統、完整的印象,在幫助學生思維、加深理解、鞏固新知的同時,還能為學生以良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到下一階段的學習提供基礎和動力。例如在學習了「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以後,我們可從以下幾方面加以總結和幫助預習:
(1)長方體有什麼特徵?
(2)正方體有什麼特徵?
(3)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4)我們能夠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面積,那麼長方體和正方體有沒有周長、面積呢?又該怎樣計算呢?
這樣設計,既幫助學生理清了思路、把握了教學重點,又鞏固了新知識、強化了記憶。更重要的是,能促使學生帶著問題預習,進入到後面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體積」的學習中去。從而培養了學生的概括總結能力,也為下一節課的學習作好了過渡和鋪墊。
四、問題啟發式。
在課堂結尾時,教師提出一些富有啟發性、趣味性的問題,不作解答,留給學生在課余時間去思考、印證,以造成懸念,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慾望,從小培養孩子熱愛數學的興趣。
例如在學習「圓周率」後,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
一些老木工經常說:「一尺圓三寸。」這句話在數學上有什麼樣的道理?如果按照我們今天學習的計算方法,要做一個直徑為1米的木桶,需要木板的總寬度約是多少?
這樣,既鞏固了本節課乃至本階段的學習內容,又讓學生把數學與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重大時事等緊密結合起來,避免了單一枯燥的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發散思維能力。
總之,一堂課的結尾就如一曲樂章的尾聲,設計得好,就會有擲地有聲、餘音繚繞、回味無窮之感。我們要盡量做到周密安排、精心設計,做到簡潔明快、靈活多變、新鮮有趣、耐人尋味,使學生真正感受到「課已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② 怎樣做好初中數學課堂的結束語小結
小學數學課堂如何進行總結
剛踏上工作崗位不久的我,難免經驗不足,對課堂的駕馭能力還有限。在教學中很多時候往往來不及進行課堂小結。本學期我校的教研周活動卻讓我們共同探討如何進行數學課堂小結,通過本次活動讓我對數學課堂小結有了較深的認識。活動之前針對我自己的教學實踐我對數學課堂小結進行了一些小結和反思,教研活動中我們先進行小組討論,然後小組代表匯報,接著看了一些有關數學課堂小結的教學視頻,最後組長進行了相應的總結。通過本次活動,讓我認識到課堂小結雖然是課堂教學中一個微不足道的環節,但其卻是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本人就這兩年來的教學實踐以及本次活動,談一下自己的心得。
其實,一堂完整的數學課,開場白,教學過程,結束語,缺一不可,都是課堂教學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做好每一個環節,才能體現出這堂課的完美。世間萬物都是唯物而又辨證地存在著,有頭便也有尾,有始便也有終。課堂小結與一堂完整的數學課教學來說,必不可少,而且是至關重要。明代文學家謝榛曾經說過:「起句當如爆竹,驟響易徹,結句應如撞鍾,清音有餘。」巧妙的課堂小結為一堂課是否精彩留下懸念,對整堂課能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然而在實際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對課堂教學的引入很重視,因為它為一堂課是否成功埋下伏筆,更因為好的引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其次教師對新知識的學習很重視,因為它們是課堂教學的重點,是一堂好課最出彩的地方;第三教師對課堂練習的設計很重視,因為它是發現問題,檢驗學生掌握知識的主要方面;也許課堂中應該重視的內容太多,輪到課堂小結的時候,往往已是下課的鈴聲即將敲響或已經敲響了,只好草草收兵,不了了之。但是一節課下來,簡單地回顧這節課的學習內容,突出教學重點、難點,為學生及時鞏固提供方向,為學生亡羊補牢提供機會。而且課堂小結應如點睛之筆,貫徹「加強基礎,提高能力,發展智力」的精神。但也不能脫離於課堂教學的整體要求,流於形式。教師在備課時應從教學目標出發,充分深入到教學中的情況,設計好小結的內容、採用的方法,並針對教學內容實際,學生的年齡特點,抓住知識要領,突出重、難點,明確注意事項。小結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參與小結,調動思維積極性,活躍客堂氣氛,牢固掌握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的總結、歸納、抽象、概括的能力。同時,恰如其分的課堂小結還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從而變被動的接受為主動的索取,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我們就不必再為學生的不好而煞費苦心了。課堂小結的時間往往不多,因此,課堂小結力求簡約、高效,對於教學內容取其精華,高度概括,准確簡明,藉助語言藝術的力量,完整的體現美感。運用以前學過的知識、方法,揭示知識間的縱橫聯系,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達到深化知識的目的。同時,要求教師發掘教材的內在因素,精心設計,使學生急於求知,為下節課學習作好鋪墊。
本次活動之前我的課堂小結比較單一,經常是以問題的形式簡單的進行課堂小結。但通過本次活動讓我認識的數學課堂小結有多種形式,本次教研活動我們主要討論了以下幾種數學課堂小結形式
(1)知識梳理式
這種結尾方式是絕大多數教師採用率最高、最常見的一種方式。每節課結束時,為了讓學生較為系統地掌握本節課的內容,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准確簡練的語言,對該節課的學習內容進行提綱挈領的說明,並對教學重、難點和關鍵問題加以概括、歸納和總結。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梳理知識可以採用四種不同的方式:
閱讀式:在課的結束時安排適當的時間給學生看看課本。
問題式:師生通過提問的方式,在一問一答中將課堂上的所學知識串聯起來,形成系統結構。
口訣式:即教師結合教學內容,精心編制口訣讓學生朗讀、記憶的總結方法。
圖表式:用圖表或列表的方法歸納總結當堂課所學的知識,或揭示已學知識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2)趣味游戲式
這種方式是根據兒童喜歡做游戲的心理特點,把游戲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通過游戲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放鬆、濃厚的興趣得以保持,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結束新課。
(3)拓展延伸式
這種小結方式,就是在讓學生熟練掌握已學過內容的基礎上,把所講授的內容進行延伸和拓展,進一步啟發學生把問題想深想透,更多地領會和接觸新知識,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其舉一反三的能力。
(4)問題啟發式
在課堂結尾時,教師提出一些與本堂課有關的富有啟發性、趣味性的問題,不作解答,留給學生在課余時間去思考、印證,以造成懸念,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慾望,從小培養孩子熱愛數學的興趣。
(5)影音賞析式
這種方式就是通過與本節課學習的內容有關的音樂、童話、兒歌,或是看錄像、瀏覽圖片等方式,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音樂之間和諧而統一的美,在美的享受中結束一節新課的學習。
總之,小學數學課堂小結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我們還可以在不同時間里完成,但無論如何這個環節是不可或缺的。在教學中我們既要講究導入設計,更需要精心設計一個新穎有趣,耐人尋味的課堂總結。這樣既能鞏固新知識,又能強化學習興趣,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從而變被動接受為主動索取,學習興趣調動起來了,我們再不必為學生學不好而費心了。我認為,小學數學教學總結需要講究設計。可通過簡單回顧這節課的學習內容,突出本節課的重點、難點,為學生及時鞏固提供方向;通過小結理清思路,這樣可以讓學生把握重點;通過歸納,可以使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重現,深化理解,這為後續的學習奠定基礎。我想我在今後的教學中要精心設計好自己上的每一堂課中的課堂小結,讓自己的課堂小結的形式更多樣化一些,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佳水平。
③ 小學數學課結束語
同學們,這節課的內容聽懂了嗎?感謝你們的參與,如果不會可以去找我交流,我們下節課再見,下課。
④ 小學數學課堂小結怎麼說
(先粗略概括一下你今天上的內容,然後:)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如果有不會或者沒弄懂的同學可以互相討論或者來問老師.
⑤ 小學數學激發興趣培養習慣講座結束語
由於數學的抽象性和嚴謹性,數學中程式化、符號化的東西很多,再加之原有教材割斷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有些教師教育觀念落後,導致數學課堂教學往往比較沉悶、呆板。隨著課程實驗工作的不斷深入和逐步推廣,新一輪課程改革對基礎教育的沖擊與影響將更為突出、更為集中、更為直接地體現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之中,說到底就是激活課堂,引領學生最終實現一種積極向上、輕松愉悅、富於激情和趣味的學習。新課標也指出:「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那麼,如何激活課堂,讓數學學習變得生動活潑,促成學生自我發展,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熱情 心理學研究表明,恰當、適宜的環境能有效激發人們的熱烈情緒,提高活動的質量和效果。在教學中,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創設和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讓他們的學習置於一種真實、優美、和諧的場景中,從而激發對學習的熱情。首先,情境的創設可以使原有抽象、邏輯、符號化的學習內容變得生動、直觀、真切,縮短時空距離,掃除學習障礙,有利於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引起情感上的共鳴。
二、激活知識積淀,促進自主探究 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任何學習都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學習者不是被動地接受外在信息和簡單地傳遞、復制書本知識,而是主動地根據先前認識結構注意和有選擇地知覺外在信息,構建當前學習內容。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為了學習新知識,必須有一定的知識積累,但具備先前的知識並不意味一定能學到、學好新的知識。例如在教學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時,首先讓學生回想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計算公式是怎樣得到的?思考能否把圓也轉化為以前學過的圖形而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接著讓學生分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最後評價統一,補充完善各組的思維方法。整個活動過程,通過教師激活學生的知識積淀,面對新問題自然而然地利用先前經驗進行真實的認識過程,親自體驗到前後經驗的對比和變化歷程,心靈產生深深地震動,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和收獲。因而,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教師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性學習,努力培養學生形成一種依靠已有的知識儲備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從已學的知識中獨立獲取新知識,得到新經驗,產生新創造。
三、豐富情感體驗,形成積極態度 在課堂學習中,如果缺乏情感參與,就感覺不到情感魅力。品嘗不到情感體驗的學習,是不完整的學習,是缺乏靈魂與活力的學習。華裔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崔琦先生說過:「喜歡和好奇心比什麼都重要。」如果數學教學使學生飽受挫折而與成功的喜悅無緣,學生也就不會喜歡,更談不上「終身學習的願望」了。所以數學教學活動應該成為喜歡和好奇心的源泉。數學教學中每一個數學概念的學習,公式、法則、數量關系的分析,只有學生自覺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學生才有可能在體驗成功的愉悅時,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從而形成積極的態度。數學課堂中要使學生學會按自己的意願形成適宜的情緒狀態,用數學邏輯的精確性、數學概念和結論的確定性以及推理的規則等,使他們自覺地遵循思維規律、規范思想形式,調控自己情緒、情感發生的強度,保護健康適宜的情緒狀態投入數學課堂活動中。數學知識需要通過一定量的訓練來掌握,數學思維品質、數學能力也需要通過一定量的訓練來培養,只是教師要特別注意准確把握好訓練的時機和訓練形式,要講究科學性、層次性、藝術性。
四、尊重個體差異,加強實踐操作 動手操作活動是一種主動學習活動,它具有具體形象,易於促進興趣,便於建立表象,有利於理解知識等特點。它需要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動腦思考,動口表達,並需要學生獨立、自覺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總之,就是使學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動中掌握抽象的數學知識,既發展學生的思維,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實踐證明,讓學生動手操作參與教學,比看教師拼、擺,聽教師講解獲得的知識牢固得多,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發展學生的數學潛能。
五、作業批改,引入評語,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常,數學作業的批改,人們習慣於用單純的 「√」和「×」來評價學習思維、學習成績,這影響了師生之間思想、情感的交流,並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
因此,我將評語引入數學作業的批改中,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績,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⑥ 小學數學課如何結尾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結尾藝術
在日常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我發現許多老師都十分注重導入新課、優化教學過程、強化復習等環節的教學藝術,但對結尾卻很少講究,往往只是通過布置作業、預習下一節課內容等單調的形式結束教學。其實,小學數學教學既要講究開頭、突出中心,更需要注重結尾藝術,否則就只能算是虎頭蛇尾的教學敗筆了,至少不能算是一節十分成功的教學課。
筆者認為,小學數學教學需要講究結尾的藝術,這是由兒童的認知規律和身心發展的特點決定的,也是當前實施素質教育的迫切需要。兒童好動易變、有意注意時間短,所以一節課的最後幾分鍾往往是孩子們最疲勞、注意力最分散、學習效果最差的時候。這時候,若是一成不變的作業、預習等內容,學生常常無心去聽,有的甚至極為厭煩。下課了,我們經常發現有的學生悄悄地向同學打聽作業內容。如此等等,都是因為課堂結尾太單一、太枯燥乏味造成的。相反,我們如果能精心設計一個新穎有趣、耐人尋味的課堂結尾,不僅能鞏固新知識、調節疲勞、保持學習興趣,還能進一步激起孩子探索求知的慾望,活躍思維,在愉快的氣氛中把課堂教學推向新的高潮,不斷鞏固和提高教學效果。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試著採用以下幾種結尾方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總結預習式。這種結尾方式是絕大多數教育者採用率最高、最常見的一種方式。每節課結束時,為了讓學生較為系統地掌握本節課的內容,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准確簡練的語言,對該節課的學習內容進行提綱挈領的說明,並對教學重、難點和關鍵問題加以概括、歸納和總結。這樣可給學生以系統、完整的印象,在幫助學生思維、加深理解、鞏固新知的同時,還能為學生以良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到下一階段的學習提供基礎和動力。如在學習「梯形的認識」以後,我們可從以下幾方面加以總結和幫助預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