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落實生本教育
生本課堂,重在提高學生的參與面和活動量。讓每個學生動起來,干起來,活躍起來是關版鍵。活動就是載權體。無論是讓學生猜一猜、折一折也好,還是讓學生塗一塗、劃一劃、刻一刻、剪一剪也好,都能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可以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使之全神貫注地聽,全力以赴地投入。過去的教學模式,一堂課下來,只有老師問—學生答,要麼就是做作業、批作業、改作業,如此反復,學生是彼於奔命,徒勞無功,課堂效益極差。教師口乾舌燥地講,累了就火冒三丈。如果有了活動環節的設計,可以讓師生輕松教學,課堂充滿活力,充滿笑聲,玩得開心。
Ⅱ 如何構建小學數學生本課堂
1、課堂教學的主流價值是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而不是教師的才華、藝術和修養展示。這是當前小語教育的方向性錯誤。 2、我們的課堂教學不能矯枉過正。課堂應該是一個多元存在的生態環境這裡麵包含了:生本、師本、文本。這些對於教學而言,對於學生而言都很重要。 3、而這三種「本」並不能在課堂教學中平分秋色,更不可同日而語。「師本」的「本」是指教師的本質,而不是教育的本質;「文本」的「本」是指教材的本質,也不是教學的根本。而只有「生本」才是課堂教學的本質,「師本」和「文本」均在課堂教學中存在和展現,但只是為了「生本」服務。三者的關系應該是這樣的:立足「師本」,用好「文本」,服務「生本」。 1、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低年級學生練習誦讀我們可以這樣做:(1)同桌合用一本書。(2)一人讀一行,如果同桌讀錯了,提醒他反復讀。(3)第二遍讀時,交換順序讀。這樣學生利用反復的方法,可以解決閱讀中的「正確」與「有感情」兩個問題。同時,我們在公開課上,往往在開始的時候利用老師的范讀和優秀學生的范讀來引領學生朗讀。其實這在無形當中,已經剝奪了其他孩子對於文本的從磕磕絆絆到逐步熟練輕松的認讀過程。這樣,我們無法保證每個孩子對於文本的認識。只能說,教師和優秀學生的范讀會起到引領作用,而磨滅了其他孩子自身的領悟過程。利用這種反復誦讀的方法,教師具備了生命意識,關注到了每一個孩子的由生到熟的認知文本的過程。這就是教師關注學生個體的「原生態」,也就是學生最初的水平,而並非學生通過反復練習而表現出來的水平。 2、生本教育不僅需要關注全體學生狀態,更要關注個體生命的學習狀態,關注個體生命的原有的「生態位」。在充分了解學生在班級內所處的位置後,有針對性的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和提高。什麼是「生態位」呢?「生態位」也就是個體生命在環境中所處的生存地位和可能擁有的發展空間。以關注學生「生態位」來激發學生言語生命意識,調動學生的自主動力。只有我們關注了學生的「生態位」,才能更好地關注到學生個體原生態的生命活力。 3、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優秀公開課,幾乎所有的特級教師都在展現自己的教學藝術,這對我們一線教師的常態課有著很大的不良影響。我們始終認為這樣的課堂就是我們追尋的巔峰之作,其實我們錯了。真正的好課堂一定是教師和文本對於「生本」的服務。
Ⅲ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中實施發展生本智慧
、什麼是生本課堂教學模式?教學模式具有哪些特徵?
生本課堂教學模式是在生本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指導下的,為完成課程標准所規定的學目標和內容,圍繞相關教學內容形成的比較穩定且簡明的教學結構理論框架及其具體可操作的教學活動方式。通常是多種教育教學方法策略的組合運用。作為結構框架,突出了教學模式從宏觀上把握教學活動整體及各要素之間內部的關系和功能;作為具體可操作的教學活動方式,則突出了教學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生本課堂教學模式和一般教學模式一樣,也具有以下特徵:
①簡約明確
教學模式是簡約化了的教學結構理論框架及活動方式,以精練的語言、象徵性的圖式或明確的符號表達出來。既能使那些紛繁雜亂的實踐經驗理論化,又能在人們頭腦中形成一個比抽象的理論更具體、簡明的框架,易於理解,便於掌握,方便交流,運用簡便,適於傳播。
目前,生本課堂教學模式的形態主要有:
1)條文型。通過非概念化的語言「跳躍式」表達,相對全面,便於操作。如:我們提倡小學數學新授課可以採用的一般性的教學模式是:「情境導入,自主探究;小組交流,展示點撥;鞏固反饋,拓展提升」。這就是一個條文式的教學模式。
2)框圖型。這類模式僅暗示大意,通常只將變數的邏輯關系勾畫出來。如「空間與圖形」中的「圖形的認識」教學時,我們提倡應用如下教學模式:
3)公式型。這類模式主要採用教學公式或類似形式表達。如,教育局提出的「1+5」生本教育研究框架,歇馬小學的「426自主學習」生本課堂教學模式等,就是一種公式型模式。
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是根據具體教學內容,圍繞著具體的教學目標設計的,每種教學模式的有效運用也是需要一定的條件,因此不存在對任何教學過程都適用的普適性的模式,也談不上哪一種教學模式是最好的。評價最好教學模式的標準是在課堂教學中達到教育教學目標最有效的教學模式。教學中選擇教學模式時必須注意不同教學模式的特點和性能,注意教學模式的指向性。生本課堂教學模式就明確指向於「先學後教」、「以學定教」,充分體現以生為本。
Ⅳ 小學一年級數學怎麼實施生本課堂
在研究課堂為「生」的時候,我們把課堂一般地分割為課堂背景、課堂展開、課堂版拓展、課堂結局權四個階段,課堂運行過程中考慮課堂環境、課堂活動、課堂評價三個變數,實行課堂環境以生為本導致出生本環境,課堂活動以生為本導致出生本活動,課堂評價以生為本導致出生本評價,全程各階段都體現這三個以生為本導致出生本課堂,求得最終實現學習目標.
Ⅳ 小學數學課堂學生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研究開展了哪些活動
現代教育越來越重視每個人一生的發展,越來越關注每個學生潛能的開發和個性的發展。小學數學教學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律,但它的基本出發點在於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展。《數學課程標准》中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現代社會的發展也迫切要求人們加速人的自主探究建構,並正確發揮其作用。因此,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就成為小學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是在教師「教」上下功夫,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很少有學生自主的活動,更談不上學生間的合作交流,這樣做嚴重製約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阻礙了學生思考的獨立性和創造性的發展。使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處於低水平。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成為重要的丞待解決的問題。在未來的社會里,教育的真正意義不在於獲得一堆知識,而在於掌握學習方法,要求教師教會學生「學會學習」。「自主探究」是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獲取數學知識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的基本特徵就是將對知識的認識過程轉化為對問題的探究過程。
近幾年來。我校隨著小學數學新課程的實施,數學新課程課堂教學發生了可喜的變化。但是隨著小學數學新課程實施的不斷深入,出現了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課堂教學過程的形式化—— 「對話」變成「問答」,由「滿堂講」變為「滿堂問」;有活動卻無體驗;合作有形式卻無實質;有探究之形,卻無探究之實;小學生數學學習兩極分化的現象提前出現等等。這些在數學新課程課堂教學中無法迴避的問題必須給予正視,為此,我們選擇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作為專項課題進行研究,不但非常必要,而且更富有現實意義和研究的價值。
二、課題的界定
「指導」是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實踐給予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指點式的培養活動,它側重於對受教育者提供一種幫助和引導。
「自主」是指「自己作主,不受別人支配」(辭海注釋)。
「自主探究」是指圍繞一定的學習任務,通過開展積極主動的探討和研究活動,從而發現問題、進出問題、解決問題,直至提出新的問題的學習活動。在整個自主探究活動過程中,學生的探究學習活動為主要線索,在這條線索的每一個環節上又要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師生共同完成整個學習過程。
「自主探究學習」是指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作為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給學生創設情境,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鼓勵學生對待問題敢想、敢問、敢說、敢做,通過學生的自學、嘗試、操作、交流、總結、實踐反思等形式,讓他們在數學王國里自由地探索,體驗數學的實用價值和「做數學」的樂趣。
「策略」指教師為實現教學目標或教學意圖而採用的一系列具體的問題解決行為方式。
本課題旨在通過研究促進小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教學策略,達到喚醒小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培養小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自主探究的習慣以及自主探究的品質的目的。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通過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對指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教學實踐的研究,實現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主動」中發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創新,規律讓學生自主發現,方法讓學生自主尋找,思路讓學生自主探究,問題讓學生自主解決,探索出適合指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教學策略。
四、主要理論依據及假設
(一)理論依據
1、唯物辯證法內、外因理論
內因是事物發展的依據,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外因必須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是外因,學生是內因,教師的教必須通過學生的學才能發揮作用。因此,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學生自學、討論、思辯等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內在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輔以教師的指導,維持和發展學生內在動力。
2、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皮亞傑關於建構主義的基本觀點指出:兒童的認知結構就是通過同化與順應過程逐步建構起來,並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環中得到不斷的豐富、提高和發展。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主動建構者,要求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採用全新的教育思想與教學結構(徹底摒棄以教師為中心、強調知識傳授、把學生當作知識灌輸對象的傳統教育思想與教學結構)、全新的教學方法和全新的教學設計。
建構主義理論的內容很豐富,但其核心可以概括為: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
3、「發現學習」理論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強調:學生的學習應是主動發現的過程。創設問題情景,引發學生興趣,產生認知需要,產生一種需要學習的心理傾向,激發自主探究的學習動機。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積極探究者,教師的作用是創設適合學生學習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現成的知識。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讓學生「知其然(know-what)」,「知其所以然(know-why)」而且要讓學生「知其所用(know-how)」,「知其誰用(know-who)」。
4、生本教育理論
學生是教學過程的終端,是教育的本體。因此,教育應該真正認識和把握學生這個本體,把一切為了學生作為教育價值的原則。生本教育的本質和基本原則是從內部和外部了解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兒童是天生的學習者,創新是他們學習的核心過程,他們是在創新中進行學習的。同時,兒童還有著無限的潛能。教師應從兒童對知識的實際形態的認識進行教學設計,把學生置於創新的環境與狀態下,尊重兒童的獨立性,全面依靠學生,關鍵是要發展他們的認識能力,提供一種挑戰自我的創造情景,保持兒童追求的天性,最大限度發揮其潛能。
5、心理學理論
Ⅵ 小學一年級數學怎麼實施生本課堂
實踐證明,在一種宏觀的場合下去高談闊論「以生為本」,已經不足以解決今天的問題了。老師們喜歡的還是「生本」怎樣落實在課堂里,進而知道課堂的每一微小時刻哪樣的做法才是為「生」的,不是為「師」的,本文就這一現實問題作些探討。
在研究課堂為「生」的時候,我們把課堂一般地分割為課堂背景、課堂展開、課堂拓展、課堂結局四個階段,課堂運行過程中考慮課堂環境、課堂活動、課堂評價三個變數,實行課堂環境以生為本導致出生本環境,課堂活動以生為本導致出生本活動,課堂評價以生為本導致出生本評價,全程各階段都體現這三個以生為本導致出生本課堂,求得最終實現學習目標。
無論是課堂背景還是課堂展開,課堂拓展還是課堂結局都抓住「生本環境」、「生本活動」、「生本評價」三大變數去進行操作,最後達成促進和引領學生在嘗試活動中全面實現三維目標。
1、課堂環境生本化(生本環境),為學生營造一個值得生活於其間的世界。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我們深信,在適合的條件下,在恰當的教育下,任何人都會顯露自己獨特的天賦和才能。這說明適合的課堂環境和合適的教育手段對學生發展是極為重要的。課堂環境包括物理環境、心理環境、人文環境等多個層面。物理環境與人文環境往往構成課堂的精神文化環境。學生生活於其間,也「浸潤」於其間。它對學生的成長往往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積淀與營造一種積極向上、豐富博大的班級精神文化環境將成為生本課堂研究的重要內容。
首先,心理環境是課堂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心理環境常常是內隱的、無形的、「彌漫」式的,所以心理環境的改善往往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但其實心理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學生的成長,尤其是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長。生本課堂高度重視心理環境,認為心理環境的改善首先要在課堂生活中努力建構起人與人之間的真正意義上的對話關系。長期以來在課堂過程中存在著一個致命的盲點,即缺少對於教育對象起碼的理解和基於理解、平等、寬容之上的對話。在許多課堂里,師生關系是不平等的,那是一種「管理與服從」、「主宰與追隨」、「權威與聽從」的關系,是「以上對下」、「以強對弱」的關系,這種關系常常表現為教師對學生的「訓示」、「告誡」甚至是「塑造」。處在這樣的人際關系之中,學生的心靈是封閉的、壓抑的,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是阻隔的。所以,只有在課堂生活中形成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對話關系,使精神相遇的對話關系成為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一種積極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形態,才能讓學生在一種白由、變化、動態的對話關系中潛移默化受到教育。
其次,心理環境生本化要努力促進語言交往由物性向人性的轉變。課堂離不開語言,任何課堂都發生在語言中,課堂應加強對語言的領會,深化語言的意義,把語言積極地納入人的生活形態之中,而不是單純地把語言作為工具,語言本身就是目的,課堂引導人在語言中生活。反思我們的課堂曾是唯知、唯智,指向理性指向「物」的,反映在課堂語言上,「告訴式」、「指令性」語言在課堂教學中就佔了極大的比重,教育者常常很順理成章地以社會代言人、知識擁有者的身份對學生作著知識的傳授,同時對學生作著種種認為學生理所當然應該接受的要求。那麼此時的課堂語言只是工具,它是「物性」的。語言交往由「物性」轉向「人性」,意味著要變「指令性」語言為「協商性」、「激勵性」語言,在與學生的語言交往中,教育者應更多地用情感喚醒情感,用生命點燃生命,使語言真正作用於人的心靈。
具體地,施加如下變化策略:(1)現代學生發展性個性心理的開發與圓滿個性培養有機整合的策略;(2)以情施教與學生自主發展有機整合的策略;(3)學生興趣與問題探究學習有機整合的策略;(4)開放性學習空間與學生潛能開發有機整合的策略;(5)學生生活與問題探究學習有機整合的策略:(6)接受型學習與學生知識需求差異有機整合的策略;(7)教師、學生、教材和環境四因素有機整合的策略;(8)消除教學差異積極接納後進生與全面發展價值取向有機整合的策略;(9)現代教育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機整合的策略;(10)課堂中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與個性的獨立性、具體性、特殊性有機整合的策略。
2、活動過程生本化(生本活動),讓學生在他們自己的世界中親歷與實踐。活動產生人,人在自己的活動中得到改造並逐步形成。「活動性」是人的本質特徵,又是生本課堂的重要特徵。但並不是所有的活動都對人的生成具有相同的意義與價值。傳統課堂中那種由成人規劃、聽命於成人擺布的受動式活動對學生的自我構建、自我生成意義就不大;把實踐活動局限於一種狹隘的生活方式中,讓學生僅僅經歷「頸部以上的活動」,對學生的生成與發展也是片面的、不完整的。由此,活動過程生本化,首先要讓活動成為孩子們熟悉的、喜歡的、真正屬於他們自己的活動,讓孩子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
第二,生本課堂的對象是學生,是兒童,活動過程生本化要將研究兒童的行為特點,採用和創造符合學生需求的活動方式作為重點。對兒童而言,唯有形象的、具體的、身心一體的活動,才能滿足其精神世界不斷充盈的要求。所以,形象的、具體的、身心一體的游戲方式將成為兒童成長需要的主導活動方式。
第三,教師要引領學生在活動中與多種「文本」發生相互作用。在學生的活動中,活動環境,活動內容,活動對象以及活動中的人(包括老師與同伴等)都是對學生的成長起影響作用的「文本」。改善活動過程就意味著在學生活動的啟動、展開和小結階段,教師都應該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使學生在活動中,也就是在與多種文本相互交流、相互對話、相互作用的過程之中。
具體地,施加如下變化策略:(1)回歸生活與以學定教的策略;(2)課堂民主化與合作互助的策略;(3)促進互動性和教與學互相推進的策略;(4)促進學生自主創新性學習與實學的策略;(5)學生角色與行為張揚和教師角色與行為依附的策略;(6)講究導生、練習與知識生長和感悟學習的策略;(7)引導學生合作、分享學習與自主思考的策略;(8)引導全體學生積極投入學習與自主表達的策略;(9)引導學生從學習中獲得快樂、滿足與情感學習的策略;(10)引導學生充分利用他人的聰明才智與借力學習的策略;
3、課堂評價生本化(生本評價),以評價促發展。以往的課堂評價重甄別與選拔功能,評價的主要內容常常側重學生的認知能力或水平,評價的主體常常是教師,評價的方式往往比較單一。生本課堂認為課堂評價應發揮其激勵和引領作用,所以重視過程性評價、發展性評價的研究。
首先,從評價的主體來看,主張他人評價與自我評價的結合。把評價的權力還給學生,有利於學生對自己的行為有一種反省的意識和能力,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其次,從評價的內容來看,生本課堂更注重以學生的精神面貌、情感態度的發展、科學知識的形成等作為衡量的主要內容,給予不斷的激勵和鼓舞,基本上是一種賞識。
第三,從評價的過程來看,主張採用縱向性和個體化評價。即從評價促進發展這一功能出發,不作學生個體與個體之間的橫向比較,而是讓學生在自己的過程性成長中作縱向比較,以不斷地得到自我認可,確定新的發展目標,基本上使用課堂個人成長單。
第四,評價的方式應該是多樣的。這些多樣化的評價方式需是符合兒童特性的,滿足兒童需要的,具有兒童特點的,被兒童認同的,而且還能使兒童體驗成功,獲得快樂。
具體地,施加如下變化策略:(1)體現多元民主教學價值的策略;(2)引導學生積極看待自我的策略;(3)學生學習過程與學習結果評價有機整合的策略;(4)學生成長記錄袋與發展性記錄有機整合的策略;(5)他人評價與自我評價有機整合的策略;(6)賞識機會均等的策略;(7)縱向性和個體化評價有機結合的策略;(8)課堂系統評價與終端評價有機結合的策略;(9)學生學習結果與發展性評價有機結合的策略;(10)教學反思與自主評價有機結合的策略。
以上三個變數,分別在課堂的每一微型課段中去實施,將帶來課堂全程的生本格局,同時,在課堂各課段中講求這些變數的有機整合律,進而形成生本課堂背景、生本課堂展開、生本課堂拓展、生本課堂結局的理性體系,這樣使我們新一輪課程理念確保實施就有了十足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