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考試分析 > 小學語文前置性作業研討

小學語文前置性作業研討

發布時間:2021-02-18 04:19:45

1. 如何開展小學語文前置性作業的設計

前置性作業又稱前置性研究或前置性學習,是生本教育理念實施的內一個重要形式。前置性容學習是為了讓每個學生帶著有準備的頭腦進入課堂,教師根據學生的學來確定教,更好地為學服務。前置性學習不完全等同於課前「預習」,它在傳統「預習」的基礎上

2. 如何設計小學語文前置性作業

前置性作業又稱前抄置性襲研究或前置性學習,是生本教育理念實施的一個重要形式。前置性學習是為了讓每個學生帶著有準備的頭腦進入課堂,教師根據學生的學來確定教,更好地為學服務。前置性學習不完全等同於課前「預習」,它在傳統「預習」的基礎上,拓展了內容,豐富了形式,學生事先對新知識有了初步感受和理解,會有目的地進行課堂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可以說,前置性作業的布置和落實是生本課堂、生成性課堂成功的關鍵要素。

3. 求問怎樣寫好語文前置性作業

我喜歡抄做語文前置性襲作業,所以我就來介紹我做語文前置性作業的方法:首先要閱讀課文,大概了解一下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後找出生字生詞,特別是成語、多音字要認真找。如果有的詞不理解,就要查找相應的工具書。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時,要總結出每一段的中心思想,才能概括好。如果這一課有拓展內容,就要查找課外書,或到網路上查找資料,「網路」給我提供了很大幫助。
我建議同學們寫前置性作業時一定要認真,不會的要查找資料,准備好必要的工具書,如《新華字典》、《現代漢語小詞典》和《成語詞典》等,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前置性作業。總之,做好前置性作業,才能使我們提高學習質量。

4. 小學語文前置性學習從哪些方面進行課題研究

kyde ,大神有的,就是怎麼給你,有的

5. 如何有效的提高小學高段語文敘事性文本的前置作業效果的課題研究

如何有效的提高小學高段語文敘事性文本的前置作業效果的課題研究
一、對研究問題的情境性分析:
縱觀目前小學語文的作業,不外乎「抄抄寫寫」,「讀讀記記」,「做做練練」,學生一做語文作業感覺沒興趣,有甚者還存在厭煩情緒。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學生做我們的語文作業如此「無奈」?筆者對這個問題作了調查研究,簡要分析後,發現我們的目前語文作業存在以下一些明顯特徵:
小學生語文作業在質的方面有待進一步提高。從調查情況看,小學生語文作業在形式方面問題較多,主要表現為小學語文作業形式單調、內容機械、應試色彩濃,具體表現為:
1. 語文作業現成內容多,實際編寫少;
2. 語文作業知識鞏固多,實踐應用少;
3. 語文作業書面作業多,口頭作業少;
4. 語文作業統一任務多,自主選擇少。
其次,學生反應的語文作業負擔過重,這些負擔過重的作業都有一些共性:問題提出的單向性;問題答案的絕對性;作業形式的單一性;作業完成的封閉性;作業評價的片面性;更有甚者是成套的試卷。
還有就是書本上要求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有很大一部分老師只是走過場,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導致學生對綜合實踐認識不深,甚至還不明白什麼是綜合實踐活動。也有很大一部分的家長只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分數高就認為孩子學得好,興趣濃淡不重視,能力強弱不好評價也就不做關注,認為成績能說明一切。
確實,目前我們的語文作業形式較為單一,學生興趣不濃,而且機械重復者多,忽視了語文作業的情感性,這導致學生作業負擔過重,自主安排的課外時間太少,童年的快樂缺失,特別是大量的書面與紙面作業對孩子的綜合素養培養與實踐動手能力交流能力等是很不利的,也嚴重違背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設置的理念,基於上述客觀存在的作業負擔現象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念滲入,本人於2010年就在教學實踐中改革小學生的語文作業,並且結合年齡心理特點從高段開始嘗試,設計了許多綜合實踐活動式作業,側重於對學生親身體驗與實踐的訓練與鼓勵,傾向於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能力的培養,強化作業的綜合性、實踐性、活動性、多樣性、趣味性、體驗性、感悟性、合作性、交流性等特點,既減少了學生機械性作業的量,也提高了綜合培養學生的素養與能力的感悟性作業的質,在作業改革層面實現了「輕負高質」的科學嘗試與高效實踐。本課題將對小學語文高段綜合實踐活動式作業的設計與實施進行深入研究,並整理成研究論文或者研究報告。
二、對核心概念的操作定義
綜合實踐活動式作業:綜合實踐活動式作業是指以活動為載體,以體驗與感悟為主要內容, 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合作能力為目標的作業。是對最常見的如抄抄寫寫,做做練練等書面作業的一項改革,改變以往的作業模式,使學生在實踐中增長見識,提高能力,從而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這是本課題最為核心的研究內容,也是作業改革嘗試的主要切入點,本課題研究中設計的綜合實踐活動式作業都必須體現學生的參與性、體驗性、感悟性、綜合性、實踐性等要求,大量減少純粹的紙面桌面和室內作業,設計室外性、活動性、合作性等作業。

6. 在語文教學中,前置性學習該如果落實呀!!實用的哦!

前置性學習簡單的說就是布置學生預習。目標就是為教學掃障,同時培養學生自學及合作能力。
1、前置性學習要有明確的任務。(認識生字、積累新詞、採摘好句、熟讀課文、了解大意等等。)
2、前置性學習要有學習反饋。(如:自我評價,同學評價,家長評價。)

7. 怎樣進行語文個性化作業課題實驗研討活動

《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業設計研究》開題報告
2015/4/6 0:52:21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及意義
一直以來,作業都是作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鞏固知識、形成能力的實踐過程。而傳統的作業方式,僅僅是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機械地簡單重復記憶,不利於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個性化教育是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趨勢,個性是創造的基礎,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是實施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的需要。如今是個性張揚時代,孩子們的個性千差萬別,讓一個班幾十個學生做同樣的作業,根本達不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家庭作業是教學的延伸環節,是鞏固知識、培育能力、發展個性、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平台,是反饋有效教學和實施因材施教的重要參照,是引導學生學習進步的階梯,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陣地,是師生情感交流的載體。然而,由於農村小學教學資源相對匱乏,師資水平相對較低,觀念落後,多年來,農村小學生的語文家庭作業在設計上仍然只注重如何「鞏固知識」和「強化技能」,學生的家庭作業單調枯燥,缺乏彈性,偏重書本。脫離生活和學生實際。這種封閉的、僵化的、單一的家庭作業模式嚴重阻礙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和潛能的發揮。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對課程改革的目標作出了明確的規定:「要改變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的學風,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要「促進學生的發展」。課堂教學改革的主旨是注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強調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在課堂教學改革中學生作業這一環節如何體現,如何通過學生作業內容和形式的個性化設計改革來鞏固課堂教學效果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是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不可迴避的問題。
在我國,「學業負擔過重」 問題是一個由來已久的歷史問題,更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雖然近年來國家教育主管部門為此進行了不懈努力,曾多次下發關於「減負」的文件,但這個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學生家庭作業量大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國內學者對家庭作業討論和研究較多的也是關於作業量過大問題。但西方學者對家庭作業問題的研究是全方位、多視角的,其得出的結論和提出的觀點是值得關注和借鑒的,有助於我們從理論與實踐方面對家庭作業問題進行再認識與審視。
目前,國內外對作業內涵的界定還沒達成共識。但很多專家學者站在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的高度對作業做了富有創新性的界定,試圖走出狹隘的「工具論」視角和擺脫「技術理性」的干擾,這對我們正確理解作業的內涵具有有益的啟示。中西方學者普遍認可家庭作業的積極作用, 同時也指出過量的家庭作業會帶來許多消極影響。家庭作業的積極作用主要表現為:適量的家庭作業有助於提高學校教育質量,有助於學生的學習技能的提高,有助於內化學生紀律意識,有助於學生學習自製力的提高以及獨立性和責任心的培養,有助於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了解學校的發展,促進家校合作等。中西方教師在課外作業類型設計上存在很大分歧。
就近幾十年的作業設計研究歷程來看,作業有兩種基本方式:一種是美國的杜威提出的基於實驗主義的活動作業形式,把作業看成課程本身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的課程就是社會活動作業。作業的類型更傾向擴展型與創造型,即課外作業應有助於學生知識和技能的應用與遷移, 作業完成重結果更重過程,給學生廣闊的思考餘地,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綜合應用及創新。另一種是前蘇聯的凱洛夫提出的基於認知主義的文本性作業,把作業視為家庭范圍內完成的課程補充和延伸內容。我國教師為學生設計的課外作業主要是這種類型。在課外作業類型設計上, 主要是記憶型和積累型。作業內容往往都是復習課堂教學內容,目的是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
二、課題的界定
本課題所研究的「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業設計」范圍主要是對學生的課內和課外作業作個性化設計的研究。
課題的核心概念:個性 個性化、個性化作業設計
個性:個性也稱人格,是指一個人先天遺傳和後天在一定環境和教育影響下所形成的個性綜合特徵,是一個人區別於他人的獨特之處。
個性化:第一、個性化對象具備了某種程度的個性化特徵。第二、有目的地發展個性化對象使之達到預期目標。
個性化作業設計:是指根據不同的學生的個性特徵和能力,設計內容、數量、要求和形式各不相同的作業。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與內容
(一)課題研究目標
1、發展目標:通過課題研究,增強師生的創新意識,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在開放的學習環境中為學生提供多元、綜合的學習機會。設計出具有趣味性、層次性、實踐性、綜合性、開放性、多樣性的小學語文作業,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體驗到作業的樂趣,以激發小學生對語文作業的興趣,使作業同樣成為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活動過程,著力解決教學中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問題,引導學生由「要我做作業」向「我要做作業」、「我愛作業」 轉變。
2、理論目標:通過課題研究,進一步深化新課程改革,促使教師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上下功夫,加強語文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從而探索出行之有效的作業設計規律來。
(二)課題研究內容
1、小學作業現狀調查研究。
教師方面:了解教師對學生的了解以及作業設計的水平與技能等。
學生方面:了解學生對待作業的態度、多長時間完成作業及完成的質量,是否有負擔等。
2、作業內容設計的個性研究。
本著「少而有效」的思想,著重研究以下內容:作業設計如何講究趣味性;作業設計如何體現層次性;作業設計如何注重實踐性;作業設計如何加強綜合性;作業設計如何體現人文性;作業設計如何滲透開放性。
3、作業評價的個性研究。
對評價標准及方式方法、開放與鮮活性進行探索研究,促進學生揚長避短。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
1、調查研究法:調查研究學生作業的數量、時間、評價、作業習慣及作業效果。通過調查了解到教師在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2、文獻研究法:查閱與本課題相關的基礎理論,並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來研究分析,在相關理論的指導下進行語文作業的優化設計。
3、實驗法:課題組成員即按照課題研究目標,有計劃地進行分析研究、不斷實踐總結。
4、個案研究法:通過個案追蹤調查分析,了解作業的方式、效果與習慣,便於針對性地研究。
五、課題研究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及可能的創新之處
(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促使教師審視自身的作業設計理念,重視語文的作業設計。
2、通過探索化小學語文的個性化作業設計,切實做到以生為本,精心設計出符合新課標精神的小學語文作業。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在學習中主動地保質保量地完成作業,每個人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一定的進步。他們的思維力、創造力、想像力得到了發展,學會創造性的學習。
(二)課題研究的創新
力求改變學生作業單調枯燥、缺乏彈性,偏重書本,脫離生活和學生實際的狀況;倡導一種趣味性的、實踐性的、開放性的、人文性和可行性的語文作業設計方式,在多層次、多形式的語文作業設計中更注重學生的興趣、愛好、能力、價值觀等方面的培養和發展,縮短書面作業的時間,減負增效;培養學困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通過相互合作等學習方式,提高學習語文的能力,讓他們融入學校、家庭、社會廣闊的天地中去鍛煉,去實踐;通過讀寫結合,加強語文學科的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以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實踐能力。
語文作業設計的研究目標就是以樹立全面正確的有效課堂教學的理念為先導,立足於我校語文教學的實際及學生語文學習的現狀,著眼於學生的發展,通過對語文作業布置的分析、改進和應用,探索符合新課改理念和落實蘇教版教材編排意圖的最佳教學途徑,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促進教師教學業務的專業化成長,造就一個新型的語文教師群體。
通過「新作業」設計,將多種知識的獲得和多種能力的訓練有機結合,聯系相關學科,溝通校內校外,為學生提供張揚個性、激勵創新的空間,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培養健康的人格。
通過「新作業」設計,構築學生整體素質的發展空間,以「在生活中學習」的新理念為指導,逐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問題過程中的積極情感和堅強意志。
通過「新作業」設計,有效提高學生審美意識、審美能力及學生體質;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生活及學習習慣。
六、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
1、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業設計優秀案例集。
2、課題結題報告。
3、相關教研論文。
七、課題實施步驟
(一)准備階段(2011年5月至2011年7月)
組建課題組,教師自願參加研究。制定研究計劃並組織教師認真學習相關文獻資料,使他們了解課題研究的背景,理解課題內涵,明確研究目標,熟悉研究內容與方法。
(二)實施階段(2011年7月——2013年5月)
1、構建合理的課題研究網路。
2、加強理論學習與理性思辨。研究成員研究文獻資料集,定期召開讀書匯報會,聯系自己暢談學習的體會。有可能的話還定期召開沙龍研討會,以積累經驗,解決困難。
3、搭建課題研究階段成果展示平台。在研究過程中,以課題為抓手,創造性地開展校本研修活動,進行論文、案例、有效課堂教學等的評比工作,努力營造一種合作與競爭和諧統一的研究文化。
(三)總結階段(2013年5月——2013年7月)
主要進行引導課題組成員對研究過程進行梳理與分析,撰寫研究心得與論文,內容言之有物,講述自己的研究收獲,同時還藉助《江蘇教育研究》、《連雲港教育》鼓勵教師把研究成果進行推介,申請成果鑒定。
八、完成課題的保障條件
1、領導重視課題研究工作,學校將為課題組提供研究經費,在業務培訓、資料收集和開展活動等方面保證經費的落實。
2、師資力量雄厚。為確保課題研究順利進行,我校成立了課題研究小組,成員有教科室主任、語文教學骨幹、優秀班主任,其中課題主持人劉湘曾負責過市級相關課題研究,並順利結題。課題組教師具有相應的教學科研能力。
3、研究條件優越。我校圖書館藏書量大,圖書品種豐富。我校特別注重教學教研活動,始終以「科研興校」作為辦學方針。我校尤其重視教研開發建設,在教學科研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為課題研究提供了有利的組織和經濟保障。我校良好的教學教研風氣、健康的科研氛圍、優越的藏書條件都為課題的研究實施創造了可靠的保障。
4、實驗基礎扎實。我校現有3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200餘人,為課題研究提供了廣泛的實驗群體,研究具有普遍性、典型性、可行性和可信性,這一切都為課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8. 單元整體教學下小學語文前置性作業如何設置

、整合教目標
教目標展切教依據憑借所教內容安排、教流程設計、教選擇都應該指向教目標達教目標教靈魂原篇課文作基本教單位組
織教教目標自要根據某篇課文內容設定現單元幾篇課文及其單元練習作基本教單位組織教教目標要根據單元進行整體設定設定單元整體目標其每篇課文目標簡單相加要每課具體目標通歸納、刪減、合並甚至增補式進行重組整合設定單元整體目標依舊要根據知識與能力、程與、情態度與價值觀三維度著眼於語文素養整體提高進行設計
比蘇教版六級冊教材第6單元安排《廣玉蘭》《夾竹桃》《古詩兩首》三篇課文三篇文
章作單元編排原都採用詠物抒情表現手《廣玉蘭》單篇目標主要三
點:1.能確、流利、情朗讀課文選擇喜歡兩自段背誦2.本課8類字認識2二類字理解由字組詞語3.理解作者喜廣玉蘭培養審美情趣激發受美《夾竹桃》前篇課文教目標基本《古詩兩首》與前面兩課些區別要理解詩句意思緊接著
《練習6》安排首現代詩歌同採用詠物抒情手描
繪四季美景;接安排
刻領悟表達放手讓略讀其文章鞏固閱讀與能力
更展單元整體教我設計同層、同層面課型:
初讀基礎課:通自主習、精講點撥、遷移讓該單元課文做讀確讀通順初步握課文主要內容理清文章表達順序產主題閱讀、比較閱讀、板塊教、拓展閱讀探究題
品讀提升課:圍繞探究題組織自主、合作、探究閱讀通主題閱讀、比較閱讀、板塊教、拓展閱讀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領悟文章主題、揣摩語言表達
課外拓展課:角度進行拓展作者其作品同主題同體
裁作品同主題其藝術表現
形式拓寬閱讀廣度與深度口語交際課:口語交際教與閱讀、寫作、綜合性習聯系起豐富語言素材創設言語交際氛圍滲透口語交際
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單元習作課:關注語言表達習作教放單元整體教背
景設計重視讀寫結合安排隨文習作課安排單獨習作課
綜合實踐課:設計單元主題語文實踐創編課本劇、講故事、辯論、資料搜集與整理匯
報、讀書交流等豐富語文習增強語文習實踐性、趣味性與綜合性

9. 為什麼要進行小學語文前置性作業的研究

前置性作業又稱前置性研究或前置性學習,是生本教育理念實施的內一個重要形式。前置性學容習是為了讓每個學生帶著有準備的頭腦進入課堂,教師根據學生的學來確定教,更好地為學服務。前置性學習不完全等同於課前「預習」,它在傳統「預習」的基礎上,拓展了內容,豐富了形式,學生事先對新知識有了初步感受和理解,會有目的地進行課堂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可以說,前置性作業的布置和落實是生本課堂、生成性課堂成功的關鍵要素。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前置性作業研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