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一、優化師生情感,激發學生興趣,營造探究氛圍
教學過程是一個雙邊的教與學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只有師生關系和諧融洽,情感才能共融,才能引起思維的共鳴。因此,教師就要用愛心、***、真心去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用人格魅力去感化他們。同時,教師要有豐富的多學科知識,讓他們身感教師有淵博的知識,從而讓他們「親其師,信其道」。我首先對全班學生作了一次全面的了解,把認為不愛做作業的、上課不聽講的、貪玩好耍的等不良表現的同學,進行了一次單獨的真心的溝通,了解其情況,最後分別給他們安排了小組長、科代表、紀律委員等職務,並給予肯定和鼓勵,他們的自尊得到了老師的信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營造了濃濃的學習探究氛圍。
二、重視演示實驗操作,體驗探究的過程
對於科學課,教師應十分重視演示實驗的操作,並且應化大量時間准備實驗器材,讓學生感覺科學就在我們身邊,並不陌生,遙不可及,也讓科學課不枯燥。然而學生卻對做實驗最感興趣,而這種興趣往往是成為他們學習的直接動力,成為愛好和興趣。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有助於實現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讓他們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效果一目瞭然地得出結論,這比教師講十遍八遍好得多。這樣不僅理解得深,記得牢,並且也訓練了動手操作的技能,使眼、耳、口、腦都得到了訓練。如教《液體的膨脹》一課,由於水使無色、無味、透明的液體,在實驗中不易被看清楚,而加點紅或藍墨水,通過加熱,效果就不一樣。通過透明親身實踐、主動探究事物的過程,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培養合作交流意識,分享探究的成功喜悅
學習小學學課內容涵蓋了諸多學科知識,要想掌握好這些知識,就必須在與他人合作交流中探究其結果。由於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引
- 2 -
導者、合作者,應當為其創設良好的探究情境。因此,我在科學課中,非常重視分組實驗的操作,讓每小組的同學都要准備***器材,親自動手操作、討論、質疑,寫實驗報告,課外拓展等內容來完成實驗的目的。在這一過程中既能培養同學之間合作與交流能力,還能讓他們聽取與分析不同的意見;而且面對有說服力的證據要勇於改變證據的觀點,有將證據的結果公開與別人交流與分享,也培養了主動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在共同的作用下,各自發揮各自的特長,實驗才能順利完成。當他們在探究這一實驗過程中獲得成功喜悅時,知識也掌握了。
四、養成觀擦思考習慣,提高探究能力
科學課很多知識、內容都是與都是與日常生活密切相聯的,小學生他們對任何事物都有一顆好奇心,總想知道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等等,因此教師就要想方設法給學生提供一些思考的問題,讓他們親自去觀察、去思考,最後得出結論,從而培養他們從小探究未知的能力。如我在教學《動物》一課時,讓同學們觀察螞蟻在天氣變化時的搬家情況怎樣?在教《植物》一課時觀察樹葉落地的情況怎樣?那些善於觀察、勤於思考的就能得出正確的答案。因此只有不斷地讓他們在生活中去觀察、去思考,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去查找資料,弄清問題的真相,養成良好的習慣,才能不斷地提高探究的能力。
② 如何在小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各年級的小學生根據興趣選擇研究方向,
並在年底輸出研究成果,
這種方式可以借鑒,
但小學的研究還得配套優質的師資效果才明顯。
③ 如何在小學科學課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科學教學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教學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探究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的未來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一、創設情境。激發探究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科學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小學生的好奇心極強,求知慾望也很濃。通過創設豐富的、有趣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始終處於一種愉悅的氛圍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後提出一個或幾個問題讓學生思考,也可引導學生自己提出疑問,激發學生的求知慾,驅動學生去探究問題並嘗試解決問題。在探究過程中,學生發散了科學思維,學到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例如,在教學《磁鐵有磁性》這一課時,可在實驗課之前設置這樣一個問題情境:當你們的奶奶在縫補衣服時,不小心將針弄掉了,那麼,怎樣才能快速找到這根針呢?然後讓學生去思考或回憶,有學生會說:「用磁鐵,因為我奶奶就是這樣找的。」接著繼續提出問題:為什麼磁鐵可以快速找到丟失的針呢?有人會說:「因為磁鐵有磁性。」最後再提出一個疑問:磁鐵可以吸哪些東西呢?這樣一步步引導學生去探索磁鐵的奧秘,然後在實驗課中讓學生自己動手,弄清磁鐵磁性的基本特徵。通過創設教學情境,逐步深入地提出探究問題,可大大激動學生的探究興趣。
二、鼓勵猜想。發散探究思維
著名的物理學家牛頓說過:「沒有大膽的猜想,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很多科學發現是科學家在已有的科學知識的基礎上提出猜想,然後通過各種科學實驗等探索活動加以驗證得到的。鼓勵學生提出猜想,然後在實驗課上予以驗證,發散學生的探究思維,讓他們在此過程中體驗科學發現的過程,體會成功的喜悅,這樣有效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提高了學生的科學素養。
④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新《課程標准》要求: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但對於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學會學習已經很不容易了,學會合作學習更是難上加難。因此,從入學開始教師就要培養他們自主合作的學習習慣,幫助他們養成認真聽取他人意見,逐步形成團結合作、互幫互助的良好學風。通過通過一學期的課題研究實踐,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 同桌合作——讓學生初步感知合作 一年級剛入學的小學生自控能力差,往往不按照老師說的去做,況且本來就不知道如何學習,如果一開始就讓他們自主學習,他們往往會感到不知所措、無從下手。同桌合作一起學習, 有了傾訴對象, 學生往往都願意說一說。強烈的表現欲使他們的思維相對活躍, 而且可以相互啟發, 這樣不僅學習效果好,而且使學生學會了一定的學習方法。 我在講一年級數學《上、下》一課中,我先讓學生認真觀察書上的圖畫,學生只是看了看而已。然後我說:「請和你的同桌說一說你看到了什麼。」學生有了表達的願望, 思維就活躍起來。在相互說一說的過程中, 學生體驗了觀察、描述的過程, 同桌兩人還能相互啟發, 觀察起來比較細致、完整, 能把圖中都有什麼車,以及誰在上面,誰在下面說得很清楚。在此基礎上, 再來比較物體的上下的相對關系, 學生便能相對流暢地進行思考和表達。 實踐表明, 同桌的合作學習, 不僅能使學生充分體驗數學學習過程, 而且有利於相互啟發, 共同提高。 二、 四人小組——讓學生學會合作 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同桌合作,有了一定的合作學習的基礎和一定的合作學習的方法。就可以給學習小組在增加成員,這樣學生就有了一個比較小的團體,在這個團體中就可以培養學生榮辱與共的團隊精神。 我在教學《十幾減九》時,讓學生在三人小組中先討論出十幾減九的演算法,再由你們小組中的表達能力最差的同學匯報,得出演算法好的小組可以得到一個小紅旗。這樣學生有了集體的榮譽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不會出現只有少數同學思考、討論,多數同學依舊沒有參與的狀況。同時喜歡思考的同學不僅思考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加強了合作的意識。不愛思考的同學學到了知識,也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三、形式多樣——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在小組合作中,如果總以單一的形式展開,這樣學生很快會覺得乏味。教師應獨具匠心,別出心裁,採取多樣化的合作形式,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 1.故意示錯,據理力爭。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材內容的重點、難點或學生容易出錯誤處,故意弄出錯誤,引導學生去探究,讓學生來糾正。這對保護學生創新意識,培養探究能力很有好處。 2.開展評比,增強競爭意識。 有的學生對來自同學的鼓勵、幫助,比來自於老師的更有效。為了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有時讓學生自擬題目並進行測試,然後讓小組長按標准給每位同學打分,在按小組總分評比。成績好的同學感到他們只是自己的學習好還不夠,成績差的同學感到因影響了小組成績而有壓力。評比後,小組里的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每天都有學生督促和幫助,學習成績有了較明顯的提高。 3.先示範,後開展。 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的知識和學習經驗少,對合作交流的認識幾乎為零,那麼要在他們大腦中建立起合作學習的意識,教師有時應先做好示範。如:在教學對口令時,我先和全班學生對,接著請一名學生和我對,然後再請兩名學生自由對,使對口令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一種模式,給學生一種導向,最後才放手讓學生同桌互對,小組自由對。這樣由教師示範在先,學生合作起來才具有明確的方向,合作才得法,交流才有效。 4.操作自由化,體現自主。 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智慧的鮮花是開放在手指尖上的。」一語道出了動手操作的重要性。因此我以動手畫一畫、描一描、印一印等方式展開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四、學會分享——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 與學生共同分享合作所取得成果的快樂,共同感受團結進取獲得成就的快樂。形成合作習慣就一定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學之間良好的合作能產生更好的效果,讓同學們都能分享到其中那不一樣的快樂,不一樣的幸福。並且由此總結出合作的重要性,產生團結合作共同的興趣,增強合作進取的信心。 新的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都需要在實踐中探索。那麼,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需要長期不斷的探索、研究、實踐,並加強指導,讓學生在經常性的合作學習環境中逐步養成自覺合作的習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快樂,從而掌握學習的方法,並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⑤ 如何在科學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科學(3-6年級)課程標准》中指出:小學科學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以探究為核心,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科學活動的本質在於探究,科學教育只有引導學生通過科學探究來發展其科學素質,才能實現科學本質與教育宗旨的內在統一。因此,小學科學課程應以探究為基礎,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科學習慣,是向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一種手段,是以從培養學生科學習慣出發向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從這個意思上講,科學課的科學習慣直接影響著學生進行有效性的科學探究,也間接地影響著科學習慣、科學方法、科學能力、科學態度及科學精神等科學基本素養的養成。
面對新課程中提出的「科學教育要以探究為核心」的精神我們的科學教育必須要有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來指導和實施。列夫.托爾斯泰說過「如果學生在學校里的結果是使自己什麼也不會創造,那他一生將永遠是摹仿的抄襲」。面對二十一世紀的人才,我們必須培養創造型人才的基礎教育,要從培養科學探究品質、科學探究思維能力和科學探究精神、科學探究動機等基本素質開始的教育,也是培養未來發明者、科學家的啟蒙教育。為更好地了解小學科學課,走進小學科學教學課,區分好自然教學與小學科學教學,藉此機會跟各位同行談談小學科學課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的一點看法,以此來給大家一點參考的信息,以便日後在小學科學課的教學過程中能注意到有關培養科學探究能力問題。
一、什麼是探究能力及其意義
「探究」是求索知識或信息,特別是求真的活動;是搜尋、研究、調查、檢驗的活動;是提問和質疑的活動。
「科學探究」指的是科學家們用來研究自然界並根據研究所獲事實證據作出解釋的各種方式。「科學探究」也指的是學生構建知識、形成科學觀念、領悟科學研究方法的各種活動。由此我們知道,學生的科學探究式學習活動在本質上與科學家的科學探究活動有很多相似之處。探究式學習既是小學生科學學習要達到的目標,又是小學生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小學科學探究性學習」是小學科學的一種模式的研究。它是指在小學科學教育中,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創設科學探究的情境,讓學生通過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設計方案、探究活動等過程獲取知識,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逐步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探究性學習就是從學生的素質為著眼點,探索研究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創新學習的學習方式。探究性學習包括探究性自學和探究性實踐兩大方面的內容。
小學科學教育一直處於一個比較重要的地位,其核心目標就是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教會學生用積極的態度理性地、實事求是地對待生活,解決生活實際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培養學生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科學課程標准》更加具體地提出:科學課應注意呵護兒童與生俱來的好奇心;要讓兒童了解科學探究涉及的基本過程和方法,並使他們能運用這些過程和方法探究一些力所能及的科學問題,從中體驗到科學探究的樂趣和挑戰性,進而熱愛科學。
二、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方法
(一)精心設疑,促使學生動腦筋想問題
問題是引起思維的動因。當問題刺激大腦,大腦就會大大的加緊活動,甚至可能想出自己也料想不到的新認識,好辦法來。因此,在教學中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特別是問題的答案與學生預想相反的問題),採用設問、追問、反問等方法,對於激發和發展學生的思維有重要意義。在教學《氧氣》一課時,為了進一步讓學生了解氧氣這種看不見、摸不著、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氣體,我演示了燒紅的木炭、燒紅的鐵絲、等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在做這個演示實驗之前,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這些物體在空氣里會怎麼樣?在氧氣里又會怎樣呢?多數學生猜測回答:會慢慢地熄滅。但演示的結果是不但沒有熄滅,而且燃燒的更劇烈。頓時,課堂熱鬧起來,個別學生情不自禁地喊出:真奇怪!他們感到疑惑不解,經過一番熱烈討論,小結得出:氧氣可以支持燃燒。為了加深學生對氧氣性質的認識,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又提出了幾個問題。如,「鍋里的油燒起來了,怎麼辦?」、「卧室的地板小面積起火,怎麼辦?」、「酒精燈的酒精倒出來後,起火了,怎麼辦?」……學生各抒已見,各有各的辦法,各有各的理由。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開拓了學生的思路,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二)巧設障礙或矛盾,促使學生想辦法解決問題
為了調動學生積極開展思維,改變過去實驗時動手多,動腦少,按著課本或教師的提示,照著葫蘆畫瓢的做法,我在設計教學時經常增加一些實驗,有時還有意設置一些障礙,以促使學生動腦筋、想辦法。在教學《熱空氣》一課的導入新課環節中,我做了一個演示實驗「會轉動的紙蛇」,學生看到原來不會動的紙蛇在酒精燈火焰的上方旋轉起來了,都很奇怪。這時我要求學生研究實驗裝置,找出其中道理。學生經過積極思考、觀察實驗,發現是向上流動的空氣使紙蛇旋轉起來,同時他們還發現「風的形成演示箱」里的空氣因為受熱而上升,以及旁邊的空氣流過來補充。經過討論他們還發現了地球上的風其實也就是這樣形成的,禁不住露出成功的喜悅。這樣,既動手又動腦,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發展,同時培養了他們解決問題能力。
恩格斯曾說過:只要自然科學在思維著,它的發展形式就是假設。牛頓也曾說過:「沒有大膽的假設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假設」作為科學認識過程序中的基本環節,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自行探究的學習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出假設就為問題的解決搭起了從未知到已知的橋梁。當學生發現問題後,他們很想知道「為什麼?」他們的腦海中即會出現一個個猜測性的答案。在教學《燃燒和滅火》一課時,學生做把火柴放在鐵片上,用酒精燈加熱,一會兒火柴的溫度達到了燃點,自燃起來了,做完後,有個學生問我,把紙放在鐵片上加熱能不能也燃燒,我在課前根本沒有想到這個問題,為了學生的探究興趣,我又讓他們把紙放在鐵片上加熱,看能不能也燃燒,最後,紙也燃燒起來,我認為這樣做很有必要,讓他們敢想,敢做,敢探究學習,這樣學生的興趣得到了培養,探究慾望得到了加強,想信他們對於科學課也會感興趣,只要是學生想探究的問題,教師都應感興趣,只有這樣,學生的探究式學習興趣才能夠得到培養。
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作出假設。縱然孩子們提出的假設可能不夠合理與深刻,但是這畢竟是孩子基於他們已有的認識與經驗而對未知所做出的推測;同時,這也是從問題此岸過渡到答案彼岸的橋梁。即使孩子走了彎路,這種體驗與經歷也是難能可貴的,它促使孩子反思出錯的原因,而探究學習中最主要的價值正在於其對孩子成長發展所起的作用。
(三)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優勢,加深對所探究知識的理解
教學中要求學生觀察的內容很多,但是有些內容需要觀察的時間很長,當堂課根本無法完成。這時,可以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豐富表現力,利用它把在教室里或在當時當地無法看到的,但又必須讓學生觀察的事物展示在他們的面前,再現事物發展的全過程,有效地揭示客觀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聯系,使學生在很短時間內完成觀察任務。在教學《植物怎樣度過「一生」》、《人類的進化》等內容時,雖然我們可以通過課本上的照片來解釋,也可以用相關標本進行直觀教學,但實際效果總是不盡如人意。利用多媒體,我們便可以將它們的發育、進化過程直觀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跨越了時空限制,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慾望。此外,在教學中涉及到的一些珍禽異獸、古代生物、火山、地震等很難見到的自然事物、景觀,都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在學生眼前,使學生如臨其境,印象深刻,不僅在知識上得到滿足,而且學習情感、態度上更是得到整體提高,其效果是傳統學習方式所無法比擬的。
實驗在小學自然教學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它是科學探究的重要一環,有助於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但是有些實驗難度較大,如果只讓學生看圖、看文字說明或聽教師講解、看教師示範,往往會因記憶不清造成步驟錯亂,甚至操作失誤等。在教學《給水加熱》中學習使用酒精燈加熱試管里的水、《顯微鏡的發明與發展》中學習使用顯微鏡觀察各種生物切片標本的方法等實驗活動,操作步驟復雜,注意事項很多,如果利用多媒體課件,把實驗操作方法和過程製成卡通圖片、簡單動畫等加以形象演示,學生能夠很快知道操作要領,這樣,既增強了實驗效果,避免了時間上的浪費,又能教給學生正確的觀察實驗方法,加深對科學知識的理解,有目的地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四)使學習目標成為學生的內在需要
在教學過程中,引領學生由認同目標,自主選擇目標,逐步過渡到自我設計學習目標,確立自己的知識技能目標,誘發他們「我要學」、「我要發展」的內在需要,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使其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獲得教學的成功。這就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領悟了「自主」,確立了學習過程中的「自我」。在教學《紙張》一課時,教師先和大家設定研究目標,接下來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提出問題和選擇方法,進行探究。在這節課中我們看到:有的學生選擇「比較紙的吸水性」、選用宣紙、牛皮紙、瓦楞紙、書寫紙來研究,將這些紙滴上紅墨水,看那種紙吸水快,並且提出了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滴水時要同時滴,水量要一樣等;有的學生選擇「比較紙的承受拉力程度」進行研究;有的學生選擇「比較紙的承受彎曲能力」等等。由於學習內容是自己選擇的,他們在學習時也特別認真,思維十分活躍,神情也十分專注,彷彿像科學家那樣在「真刀真槍」地進行研究。又如,在教學《點亮我的小燈泡》一課時,學生用教師提供的一節電池、一個小燈泡和一根電線,用小組合作的辦法,把小燈泡點亮,並要求把小燈泡連接的方法畫在科學記錄表上。各個小組有序地投入到合作學習中,過一會兒各小組陸續完成了任務,只有一組的小燈泡始終沒亮,他們在別組的歡呼聲中變得更加著急,當教師發現了這組的情況後,不是叫他們停下來,而是很親切地安慰他們:「沒關系,慢慢來,要不要老師幫助?」在老師的鼓勵下,他們又忙乎起來,但見一個同學一手拿電池,一手拿電線與電池的負極相碰,另一同學一手拿電線的另一頭,與電池的正極相碰,另一隻手拿小燈泡碰電池的正極。當老師發現了這一情況,馬上輕輕地提醒他們:「小燈泡有兩個連接點,你們只用到一個連接點,還有一個連接點是不是也要用起來?」在老師的引導啟發下,他們輕輕地商量了一下,馬上修改連接法,終於點亮了小燈泡,使每一個學生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五)提供有結構的研究材料,為學生探究活動創造條件
提供有結構材料,能有效為學生探究獲取知識創造條件。教學實踐證明,學生能歸納、概括出科學結論,是由於他們對有結構材料的觀察、實驗、分析綜合得出來的,因此,提供結構材料就顯得尤為重要。所謂「結構材料」是指材料的構成和搭配是根據所學知識認知原理精心設計,各種材料之間具有內在聯系,材料間的相互作用,可以為學生學習某種知識,提供比較豐富的感性認識,能啟發學生思路朝著建立某種概念,歸納某種規律方向發展。在教學《流動的空氣》一課中,為揭示「熱空氣上升,冷空氣補充,產生空氣對流而形成風」這一科學現象,我准備了兩組材料,一組是可以游動的小紙蛇,在火焰上面轉動,從而揭示熱空氣上升;另一組材料是一個兩端(上表皮用硬紙板製成)露出小孔(大孔防止被蠟燭點著,小孔插入蚊香用)的封閉塑料水槽,並提供蠟燭、蚊香,用水槽內的環境模擬地球地表環境,蠟燭模擬溫度高的地區,蚊香顯示空氣的流動,學生在點燃蚊香和蠟燭後看到煙(空氣)的流動情況,不僅明白了熱空氣上升,冷空氣流向熱空氣的空氣流動規律,而且能輕易地理解自然界風的形成原因。在這個過程中材料在形式上的啟發性結構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學生通過了自己的觀察、實驗、分析綜合得出來的,因而是真實、生動、具體的,也是學生終生難忘的。提供有結構材料,是教師為學生實驗活動和獲得某種概念創造條件,對發展兒童學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獲取知識的發展能力有著積極作用。
(六)利用積極評價,形成良好的探究習慣
一提到評價,老師們往往會聯想到考查、考試。其實對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評價涉及到許多方面,考查、考試只是一個很小的方面。在科學課的標准中,對學生的評價問題作了詳細的敘述。課程標准中強調「科學課程的教學評價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因此評價就不能僅在學習過程結束後再進行,而必須伴隨於教學過程之中」。因此,科學探究能力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探究結果,更重要的是關注他們的探究過程。學生在進行科學探究活動中,他們對自然事物的觀察、發現以及提出問題的能力;在探究實驗中的設計實驗、動手操作能力;對觀察、實驗中各種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推理、歸納、總結、質疑、交流、評議等能力的提高;在情感、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等過程中都體現了學生科學素養的發展。這些方面都是評價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要方面,這是一張試卷所不能體現的。只有注重了探究過程的評價,才能有一個好的結果。另外,評價的方法也應該是多種多樣的。不只是考試這一種形式。例如:在平時為學生建立一個探究過程的記錄本,及時記錄學生的各種變化,從發展變化的程度上反映學生的探究能力。通過實驗競賽等形式來評價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完成一定的自然環境、自然事物或自然現象等的考察研究,撰寫考察報告來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等等。在對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評價時,應讓教師、學生、家長甚至社會成員參與。總之,應重視學生的評價,應有一個公正、積極的評價,以促進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提高。
科學課堂的評價既包括學生的評價,老師的評價、家長的評價,還包括社會的評價。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科學課程標准》中也指出: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在評價上要體現多元化,強調評價的促進功能。首師大版科學教材為評價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而且評價的方式機會是非常靈活的:可以在教學活動結束時評價,可以將評價貫穿在教學過程中;評價時不僅要關注學生科學探究活動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在此過程中每個環節的表現;不僅要對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做出評價,也要對學生課前准備做出評價;不僅對學生的小論文或研究報告進行評價,還要關注學生得到這些結果的方法及其間的經歷;不僅有學生的自評、互評,還有教師的評價、家長的評價,如他們提出研究的計劃和假設,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如何,在活動中是否表現出興趣、責任感、創造性與合作精神等等,都是評價學生不可多得的契機;一個新穎的設計方案,一個大膽的假設,一次與教材不同的設想,一個與眾不同的創造性活動,意見精美的手工製作,一次愉快的合作,一次有意義的調查……,都是給予學生評價的大好機會。其實,教師的評價不單是語言上的激勵,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個翹起的大拇指、一次不經意的摸頭,對學生來說,都是無價的表揚,都是一種激勵。學生自評、互評的效果也是相當有效的,這樣學生會感到自己進步了,今後要比現在更有進步才對。對學生的評價還要注意發動學生家長共同參與,這樣會使學生的進步更加透明,學生會感到人人都在關注他,關心他,從而會使他更加有信心,進步的更快,更加有興趣的學習,探究能力也就逐步的得到提高。
三、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在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致力於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參與性,把學生引向他們的「最近發展區」,使他們的思維始終處於積極活躍的狀態,為學生以後的學習和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科學家的探索研究經歷告訴我們,探究的過程是艱苦的,往往一個課題要經歷千百次不懈的努力,最後才能獲得成功。美國著名的發明家愛迪生,他發明電燈就進行了一千六百多次的實驗。大科學家尚且如此,小學生探究活動,我們絕不要擔心失敗,經歷失敗後獲得的成功,對學生的影響更強烈。他們在發展智能的同時情商也得到相應的發展。另外探究教學對教師的要求很高,我們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通曉科學學科的科學體系,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實施探究教學,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⑥ 小學科學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科學(3-6年級)課程標准》中指出:小學科學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以探究為核心,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科學活動的本質在於探究,科學教育只有引導學生通過科學探究來發展其科學素質,才能實現科學本質與教育宗旨的內在統一。因此,小學科學課程應以探究為基礎,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科學習慣,是向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一種手段,是以從培養學生科學習慣出發向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從這個意思上講,科學課的科學習慣直接影響著學生進行有效性的科學探究,也間接地影響著科學習慣、科學方法、科學能力、科學態度及科學精神等科學基本素養的養成。
面對新課程中提出的「科學教育要以探究為核心」的精神我們的科學教育必須要有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來指導和實施。列夫.托爾斯泰說過「如果學生在學校里的結果是使自己什麼也不會創造,那他一生將永遠是摹仿的抄襲」。面對二十一世紀的人才,我們必須培養創造型人才的基礎教育,要從培養科學探究品質、科學探究思維能力和科學探究精神、科學探究動機等基本素質開始的教育,也是培養未來發明者、科學家的啟蒙教育。為更好地了解小學科學課,走進小學科學教學課,區分好自然教學與小學科學教學,藉此機會跟各位同行談談小學科學課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的一點看法,以此來給大家一點參考的信息,以便日後在小學科學課的教學過程中能注意到有關培養科學探究能力問題。
一、什麼是探究能力及其意義
「探究」是求索知識或信息,特別是求真的活動;是搜尋、研究、調查、檢驗的活動;是提問和質疑的活動。
「科學探究」指的是科學家們用來研究自然界並根據研究所獲事實證據作出解釋的各種方式。「科學探究」也指的是學生構建知識、形成科學觀念、領悟科學研究方法的各種活動。由此我們知道,學生的科學探究式學習活動在本質上與科學家的科學探究活動有很多相似之處。探究式學習既是小學生科學學習要達到的目標,又是小學生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小學科學探究性學習」是小學科學的一種模式的研究。它是指在小學科學教育中,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創設科學探究的情境,讓學生通過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設計方案、探究活動等過程獲取知識,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逐步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探究性學習就是從學生的素質為著眼點,探索研究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創新學習的學習方式。探究性學習包括探究性自學和探究性實踐兩大方面的內容。
小學科學教育一直處於一個比較重要的地位,其核心目標就是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教會學生用積極的態度理性地、實事求是地對待生活,解決生活實際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培養學生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科學課程標准》更加具體地提出:科學課應注意呵護兒童與生俱來的好奇心;要讓兒童了解科學探究涉及的基本過程和方法,並使他們能運用這些過程和方法探究一些力所能及的科學問題,從中體驗到科學探究的樂趣和挑戰性,進而熱愛科學。
二、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方法
(一)精心設疑,促使學生動腦筋想問題
問題是引起思維的動因。當問題刺激大腦,大腦就會大大的加緊活動,甚至可能想出自己也料想不到的新認識,好辦法來。因此,在教學中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特別是問題的答案與學生預想相反的問題),採用設問、追問、反問等方法,對於激發和發展學生的思維有重要意義。在教學《氧氣》一課時,為了進一步讓學生了解氧氣這種看不見、摸不著、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氣體,我演示了燒紅的木炭、燒紅的鐵絲、等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在做這個演示實驗之前,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這些物體在空氣里會怎麼樣?在氧氣里又會怎樣呢?多數學生猜測回答:會慢慢地熄滅。但演示的結果是不但沒有熄滅,而且燃燒的更劇烈。頓時,課堂熱鬧起來,個別學生情不自禁地喊出:真奇怪!他們感到疑惑不解,經過一番熱烈討論,小結得出:氧氣可以支持燃燒。為了加深學生對氧氣性質的認識,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又提出了幾個問題。如,「鍋里的油燒起來了,怎麼辦?」、「卧室的地板小面積起火,怎麼辦?」、「酒精燈的酒精倒出來後,起火了,怎麼辦?」……學生各抒已見,各有各的辦法,各有各的理由。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開拓了學生的思路,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二)巧設障礙或矛盾,促使學生想辦法解決問題
為了調動學生積極開展思維,改變過去實驗時動手多,動腦少,按著課本或教師的提示,照著葫蘆畫瓢的做法,我在設計教學時經常增加一些實驗,有時還有意設置一些障礙,以促使學生動腦筋、想辦法。在教學《熱空氣》一課的導入新課環節中,我做了一個演示實驗「會轉動的紙蛇」,學生看到原來不會動的紙蛇在酒精燈火焰的上方旋轉起來了,都很奇怪。這時我要求學生研究實驗裝置,找出其中道理。學生經過積極思考、觀察實驗,發現是向上流動的空氣使紙蛇旋轉起來,同時他們還發現「風的形成演示箱
⑦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研究方法
「課堂教學中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研究報告
中山區實驗學校小學部 馬 瑩 執筆
摘要:
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能夠自主學習是二十一世紀對人的必然要求,教師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指導者和促進者,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途徑。因此,我們要採取有效措施,改革課堂教學,積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具備以下七種學習能力,即自主預習、確定目標、交流學習、質疑解疑,概括知識、運用知識、自主評價的能力。
一、問題提出
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如今,我們已走向知識經濟時代,人類社會必將是一個學習化社會,能夠自主學習是二十一世紀對人的必然要求。《學會生存》一書中指出:「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 江總書記在第三次全教會中也指出:「終身學習是當今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一次性的學校教育已不能滿足人們不斷更新知識的要求,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
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符合心理學的要求。皮亞傑說:「兒童是一個獨立的變數,而不是一個依賴的變數,他不是對外界客體的簡單摹本,而是由主體與外部世界不斷相互作用構建的。」根據心理學家加涅和梅耶的學習理論總結出:「有效學習的內部條件是學習者應具備對知識主動加工的心理傾向。有積極地將新舊知識聯系起來的願望。」如果學習者沒有學習的願望和積極性,新的學習便不能發生,這種學習者的主動加工傾向,即學習上的「自主性」。
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符合現代教育理念的要求。現代教育普遍認為從學習過程看,受教育者是學習的主體,而教育者(包括教育者所選擇的教育內容,所採用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等),則是受教育者學習和認識的對象,因此是學習過程的客體。學生只有自主學習,才能充分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
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素質教育的基本任務之一是教會學生自主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提出了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任務,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近年來,在教育改革的大環境下,我國的教育工作者,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方面進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在「九五」期間,福建省進行了中小學的《指導——自主學習》教改實驗,上海育材中學進行了「八字教學法」實驗,把課堂教學重心放在「學」上,本溪市明山區聯中小學進行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實踐》的研究等。這些都是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相關的研究,形成的一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對我們的研究是有很好的借鑒作用,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比如研究的不夠深入,評價體系尚未形成,有許多需要具體化的東西等,還需我們繼續研究。
從我校的實際情況看,通過「九五」課題研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動了,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有所轉變。但到目前為止,我校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還沒有根本性的轉變。從學生的角度看,他們沒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不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還不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離開教師他們還不能獨立進行學習。從教師的角度看,他們的教學行為仍受傳統教育觀念束縛,課堂上仍然承襲一本書、一言堂的傳統教學模式,普遍忽視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的培養。所以,教會學生自主學習對於我們來說顯得尤為重要。鑒於上述認識,我們決定將《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研究》作為我校「十五」期間的研究課題。
二、課題的界定
「自主」《辭海》中解釋是:「自己做主,不受別人支配,不需要別人催促,自己能及時主動地、多少帶一點創造性的活動。」《漢語詞典》中的解釋就是「自己做主」。
「學習」廣義的概念是「學習者經過一定的練習後出現的某種變化,這種變化是後天習得的,並能保持一定時期。」狹義的概念是「指學生在學校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學習活動。」我們所研究的「自主學習」中的「學習」是指學習的狹義概念。
對於「自主學習」這一概念,研究者的看法不盡一致,但也存在著共同點;第一,都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第二,都要求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對學習有支配和控制能力;第三,學生能夠創造性地學習。這與專家研究的自主學習應樹立的三個發展目標相一致:一是學習的獨立性;二是學習的主動性;三是學習的創造性。
我們對「自主學習」的理解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創造性的學習,與自主學習相對立的是他主學習。自主學習與他主學習的根本分水嶺是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確立與否。
我們說的自主學習能力,指學習者能在總體教學目標的調控下,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身條件和需要獨立自主的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具體表現在以下七個方面:即自主預習、確定目標、交流學習、質疑解疑,概括知識、運用知識和自主評價的能力。
本課題研究就是要探索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具體操作辦法。
三、研究目的
通過本研究探索出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使全校學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全校教師基本具有教育科研能力和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
四、研究內容
1、探索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習方式。
2、探索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課堂教學操作辦法。
五、研究對象
三~六年級全體學生。
六、研究方法
行動研究法:是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基於解決實際教學問題的需要,用科學研究的方法與專家合作將問題發展成研究專題並進行系統的研究,以解決問題為目的的研究方法。
七、研究內容
本課題研究的具體內容有:
1、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習方式。
2、教師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課堂教學操作辦法。
八、研究過程
本課題研究周期為五年(2000.3—2005.3)。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課題的研究,從研究之日起至今,我們的研究是沿著邊學習理論,邊設計操作,邊反思實踐,邊提煉成果的思路進行的。具體地說,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建立健全研究組織和研究制度
1、成立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為了加強對課題研究的領導,保證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我校成立了課題領導小組。由校長全面負責、宏觀調控;科研專干具體組織研究;各年級的學科骨幹教師組成課題研究中心組,全校教師人人參與研究。
2、制定課題研究制度:制度規定,學校的每位教師都必須參與課題研究,每周學年組進行一次專題備課活動,每月中心組成員進行一次教學診斷活動,每學期全校每位教師上一節專題研究課、進行一次研究成果交流活動。
二 組織教師開展學習活動
開展課題研究,僅憑實踐經驗是不行的,必須以一定的理論為指導。即要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也要學習他人的先進經驗。
1、向書本學習:為了幫助教師把握自主學習的理論和了解與自主學習相關的好的經驗做法,我們要求教師閱讀《教育操縵集》、魏書生的《學生實用學習法》、教育學、心理學等書籍,教師的學習熱情很高。學校還開展了「四個一」活動,每天為教師提供一小時上網時間,教師在互聯網上搜索自主學習的相關理論、最近研究動態和值得借鑒的成功經驗。每周學校安排一次學習活動,學習的形式有時是自主學習的專題講座,有時是教師個人學習,寫出讀書筆記。每月組織一次讀書交流活動,交流的內容主要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經驗做法。每學期閱讀一本與課題研究相關的書籍。
2、向專家學習:在開展專題研究中,我們還有計劃、有目的的邀請市科研專家、區科研部的老師、教研員來我校指導,指導的內容有如何進行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設計,如何圍繞課題進行課堂教學診斷等,使全校教師深受啟發,為我們開展課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確定明確的研究思路
為了使研究深入到位,我們採取了分解課題,分段研究,螺旋提高的研究思路。我們把課題分解為七個子目標,即自主預習、確定目標、交流學習、質疑解疑,概括知識、運用知識和自主評價,並一一研究。對每個子目標的研究都要弄清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的問題。例如對自主預習的研究,首先要弄清自主預習都包括哪些內容,為什麼要培養學生自主預習的能力,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預習的能力。為了使研究扎實有效,在研究中採取分段培養、螺旋提高的研究思路,共分三個階段落實操作辦法,第一階段培養學生在課前學習中自主學習的能力,包括自主預習、確定目標的能力培養。第二階段培養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自主學習的能力,包括交流學習、質疑解疑、概括知識的能力培養。第三階段培養學生在課後學習中自主學習的能力,包括運用知識和自主評價的能力培養。當進行後一階段的研究時要鞏固、強化前一階段達成的目標,使學生的能力螺旋式提高。
四組織教師進行操作設計
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到理論,是教育科研必須遵循的原則。在課題研究中,操作設計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它是理論與實踐之間的一座「橋梁」。我們在進行自主學習能力課題的操作設計中以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為主線,整個操作設計努力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初期提出的操作方法往往是依據理論和經驗提出的,所以在實踐中常常發現原先設計的操作辦法用於教學實踐時有不恰當和不合理的地方,我們便及時修正,使其更為符合學生實際。例如,原先七個指標體系中的「確定學習目標」一項,我們規定是在課堂中落實的,通過實踐,教師感到學習目標是學生個人的學習需求,放在預習環節中更合理,我們便做了調整。
操作設計都是由專題組成員共同設計完成,每一個子目標的操作設計我們都按以下五個步驟進行。
1、學習:學習書本中或身邊其他教師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好做法。
2、交流:專題組成員在各自學習的基礎上相互交流學習收獲,互相啟發。
3、共識:科研專干組織大家對交流的內容進行提煉,形成共識,確定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具體操作辦法。
4、實踐:課題組成員根據共識形成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操作辦法於課堂教學中進行實踐。
5、再交流:一段實踐之後,專題組成員再次研討,反饋的效果,對操作設計不合理的地方進行修正,合理的加以推廣,進一步達成共識。
五引導教師進行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就是從操作設計的角度審視教學實踐。通過反思不斷發現教學行為中的問題,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使其逐步逼近操作設計的要求。在我校教學反思活動貫穿於整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課題研究中,我們的教學反思有兩種方式:個體反思與集體反思。
1、個體反思
個體反思就是教師個人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的活動。我校教師每節課課後的教學反思除對常規的教學要求反思外,重點要依據「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學設計」進行反思,反思自己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得與失及學生在自主學習方面的表現。每周都在教研活動中進行反思交流,低年級的培養學生自主預習的一些好的方法就是在教師的反思交流中逐步形成的。我校每位教師每個學期寫個人教學反思達50篇左右。
2、集體反思
集體反思就是在某一教師教學展示的基礎上,其他教師對他的教學行為共同進行反思的活動。我們把這種活動叫作教學診斷。在操作實施階段,我們便召開了一次全區的教學現場會,上語文專題研究課並圍繞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課題進行教學診斷,使大家明確了語文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理解教材的能力。平日教學診斷我們遵循四個原則:常態進行、就事論理、群體參與、重在改進。教學診斷多數是在學年組內進行,每月至少一次,學年組長負責組織,每學期還要根據階段研究目標進行一次全校性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專題教學診斷。目前,開展專題教學診斷活動已成為我校教學研究的一種重要的活動方式,被診斷的人數已近40人。
六引導教師積累總結研究成果
1、平日引導教師寫教學反思、教學日記、教學案例。教師在平日教學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和體會記錄在自己的教學日記和教學案例中,使得平日的一些好的做法得以積累。
2、學期末引導教師寫教育教學論文。學校要求每學期每位教師都要結合自己一個學期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的研究經驗撰寫一篇研究論文,學期末組織一次全校性的成果交流。即總結提煉了經驗,又將好的成果進行推廣。幾年來我校教師撰寫的論文300餘篇,學校召開成果交流會10餘次。
上述各項活動是我校課題研究的基本方式,通過這些活動使我校的課題研究落到了實處,並取得了一定成果。
⑧ 小學課堂教學重要是培養學生的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高效的學習,從而提高邏輯梳理能力, 以及將發散性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良好的運用在作文教學環節中,對鍛煉學生文筆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小學語文;課堂表現;能力養成;創新教學
思維能力是人類社會生活中常用的一項活動,是人類思考問題養成正確三觀的主要手段和培養分析能力的重要法門。如果把思維比作一棵有形的大樹,邏輯思維能力就想大樹的主幹,承載著分析系統的重要組成,而發散性思維則是衍生的枝節,負責枝繁葉茂,讓整個思維體系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彩。如何將思維能力運用到聽、說、讀、寫中,從而提升學生的整體課堂水平呢?
一、課堂節奏張弛有度
「張」是快節奏,「弛」是慢節奏。有人把節奏當作是開啟生命奧秘的鑰匙。符合生命節律的課堂教學節奏,不僅能提高教學效率,而且能陶冶學生的身心。在教學中,教學內容簡單的,學生自學可以學懂的,或內容比較有趣的,可以快節奏進行。內容比較難的,比較枯燥的,比較抽象的,或是課文的重點部分,則要「慢動作」,提問後要留出較多時間讓學生思考、討論、交流,老師適當的講解也要放慢些語速,讓學生來得及消化。在教學中,應張弛有度,「張」,時間不可太長,應以學生身心不會過度疲勞為度;「弛」,也不可過度,應不致使學生注意力渙散。以下是課堂教學中的一些不良現象:
現象1:頭重腳輕。生怕學生不明白,課堂引入內容繁多,不能很快切入主題,一直在引入上兜圈子,費了很多力氣,花了很多時間,等到去講解重點內容時,時間已經來不及。
現象2:頭輕腳重。一心想在重點內容上多一點時間教學,忽視了學生的認知規律,總是站在自己角度,以為學生一定能理解,沒有由淺入深,直奔難於理解的內容,然後就是反復在難點上啰嗦,殊不知學生第一步就沒跨過,對後面的內容的學習也就一頭污水。
⑨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稻庄鎮中心小學 徐家成 摘要:科學探究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小學科學探究能力的形成一般應由簡單到復雜、由扶著走到逐步放開、由模仿到半獨立,再到獨立的過程,不要追求一步到位,否則只會適得其反。為此,教師可以通過示範引路、開展合作研究、激勵自主探索等策略,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興趣,提升他們的科學探究能力。關鍵詞:創新、興趣、自主、合作探究小學科學課的教學擔負著向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的任務,是對學生進行科學教育的主陣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科學教育的核心,「教育要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因此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深遠而又重大的意義。舊式的自然課堂教學,以單純傳授科學知識為目標,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演學生看,重死記結論、輕知識形成的過程,讓學生死記硬背科學知識,創新進入課堂,要求我們加大自然課堂教學改革的力度,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勢在必行。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是適應於時代發展和培養新一代的需要,這是教育的根本出發點,也是課堂教育的首要任務。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必須重視對學生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在課堂教學中我的具體做法是: 一、精心設計 激發學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堂成功的科學教學課,首先就是要激發學生的濃厚興趣。少年兒童的學習興趣主要來源於好奇心,求知慾。教師要通過巧設懸念,引導將好奇心轉化為求知慾,繼而轉化為探究興趣。如:在《讓更多的燈泡亮起來》一課的教學中,先讓學生觀察電池盒小燈座的構造,看看電池夾、小燈泡電線是怎樣安裝的,接著指導學生合作連接線路,讓小燈泡亮起來。這時,學生初步感受到不用手按住燈泡就亮起來了的興趣,進而要學生想一想:我們能不能把2個、3個……燈泡燈座、電池盒連起來讓更多燈泡亮起來呢?現在讓我們合作連起來吧!這樣,學生的好奇心立刻轉化為強烈的求知慾,學習情緒高漲,為後面的探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指導觀察,為學生合作探究搭平台科學教學不僅是教師講解和演示的過程,也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而其中的生生互動常為傳統教學忽略。新課程積極倡導合作的教學方式,旨在以此方式促進學生互相啟發,互相激勵,共同發展,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合作是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形成的前提。1、明確合作探究的方式新課程積極倡導合作的新型學習方式,對於小學生來說,合作進行科學探究是一種新方式,一門新學問,亟待教師的指導和點撥。比如教學《哪杯水多》一課,當學生比較哪一個杯子里的水多時,教師出示實驗器材:各種杯子、尺子、量筒、滴管,作以下指導:師:這里有三杯水(同樣的杯子),老師看不出哪杯水多?誰上來幫老師解決一下?生:我把三個杯子都放在桌子上,一看就知道哪杯水多。師:同意嗎?生:同意!(教師先設計了一個比較三個完全相同的杯子里水的多少的練習,這一練習的設計,既讓學生明白了比較水的多少最基本的條件,同時為下面比較三個不同杯子里的水的多少做好鋪墊。)師:謝謝這位同學幫老師解決了這個問題。看來這個問題太簡單,那請同學們再來看這三杯水(不同形狀的杯子:1號、2號、3號),誰能仿照老師剛才那樣提出問題?生1:我想知道1號杯子的水有多少?生2:我想知道2號和3號杯子的水有多少?生3:我想知道3號杯子的水比1號多多少?……師:同學們提出了這么多問題,真了不起。一個人能完成嗎?你們打算怎麼做?那就看大家合作的怎麼樣了哦,好,開始實驗吧!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這一片段中,教師以「一個人能完成嗎」,讓學生瞬間意識到了合作的必要性,再以「你們打算怎麼做」引導學生自我解決了具體合作的方法,可謂一石兩鳥,指導無痕,手法巧妙。這一環節的處理,也極大的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為學生今後更好的學習科學打下了基礎。2、發揚個性特點,因材施教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知識基礎各有不同,每個學生的生活環境,在自己的環境中受到的熏陶不同。因此每個人都會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個性,包括感知、思維、想像、情感、氣質等方面獨特品質和風格,形成自己的特長。老師就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愛好特長因材施教,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現自己某一方面的創新才能。因材施教,首先要求老師要充分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興趣、愛好, 和個性特點,要注意到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如何,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獨創性如何。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因材施教,還要求老師在學生發表自己的創新方案時,要善於聽取不同意見,要讓學生把話講完。然後根據學生的方案,給予適當的指導和輔導。既讓學生有充分的表現的機會,又使學生的方案得到完善。使每一個學生都具有某一方面的創新才能。三、鼓勵參與合作,追求科學探究的研究性學生的科學學習不應該是被動的吸收過程,即使是學習的科學知識是前人的思維結果,學生也必須經過自己的思維,正如著名的弗賴登塔爾指出:學生學習科學徹底唯一的正確方法就是實行「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本人把要學的東西自己去發現或創造出來。因此,顯性的學習方式直接影響著他們未來參加社會實踐工作中是否具有創造性。為此,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生的參與學習。即充分展示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把靜態的知識結論轉化為動態的探索對象,讓學生在探索未知領域的過程中受到訓練,培養其探索精神。例如在教學《我們的身體》時,了解人體的各部分組成及作用,整體認識人體的各種器官是本課的一個難點。由於學生年齡較小,對於搜集資料的方法還不能做到駕輕就熟,教師要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方法指導,適當給學生「搭梯子,豎架子」。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相關課題內容的資料指向,將學生進行適當的分工,盡量使學生能在具體點上挖掘到典型的資料,以達到「一英寸寬,一英里深」的目的,提高課前准備的實效性。為了突破難點,用「解暗箱」這一科學探究的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認識自己的身體結構。我准備了一個書包,裡面有手錶、飲料瓶、鉛筆盒、玻璃杯等物品。教師讓學生想辦法推測裡面的物品,並說出自己這樣猜測的理由。學生積極參與通過用手摸、捏、搖、聽等方法,最後終於猜出了裡面的物品。接著教師出示一幅小舞蹈演員正在跳舞的圖片,告訴學生人體好比剛才那個書包,外面由皮膚包裹著,看不見裡面,讓學生想辦法推測內部有什麼。這時學生的思維又被打開了,想出了許多好辦法。有的學生作屈臂運動顯示鼓起的肌肉;有的學生大聲說話時有手摸喉部,可以摸到正在振動的聲帶;急促呼吸時,可以知道那裡是肺部;有的說,吃飽飯後,脹起來的地方是胃;有的說,我能捏出來,胳膊裡面是骨頭等等。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在探究活動中學會探索。總之,教師對學生的科學探究活動有足夠的認識,盡最大努力讓學生盡量多地參與探究活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濃厚,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學會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在科學學習中促進科學探究、情感態度價值觀和科學知識三大目標的有機整合。
⑩ 科學課上如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小學科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作者:錢國珍
摘 要:小學科學課程主要的教學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這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當前小學生在科學課上普遍不知道怎樣去探究老師布置的任務,一些學生甚至不去動手,導致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學生沒有掌握探究的方法,不能夠完全融入探究的氛圍中,沒有探究的慾望。針對這種現象,進行了怎樣有效增強學生探究能力的研究。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學;探究能力;培養
素質教育大范圍普及,因此,學校愈加重視以「探究」為中心的科學課程。《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准》中提出要將學習和探究聯系起來,讓學生可以自己體驗探究的過程,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素養及能力,讓學生具備良好的探究能力,以及探究的意識。下面作者聯系實際教學,對怎樣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做出了深入的研究。
一、突出學生主體,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在傳統的教學中,老師採用的都是「灌輸式」教學方法,也就是將課本中的知識一味地傳授給學生,所以,學生的學習能力及素養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學習到的知識也不能很好地運用,不能有效解決遇到的問題,因此,在新課標中規定:「學生在學習中占據主體地位,在學習中要倡導學生自主探究。」在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個人能力被充分激發,會積極進行思考、主動投入實踐,在探究活動中實現自我提升。比如,在講到《沉與浮》這課時,學生發現一樣的物體在不一樣的液體中沉浮的程度是不同的,這樣一來學生的探究慾望就被激發了。又如,在《動物的生命周期》這節課中,學生觀看了養蠶的課件並親身養蠶,親身探究了養蠶的幾個階段,知道了蠶生長的狀態。學生具備了「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的素養,所以在學習中,要想提升學生的能力以及素養,就必須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二、結合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在小學科學學科中,實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學科學的教學目標便是讓學生通過科學實驗,掌握自然規律,了解生活中的常識。與此同時,實驗不僅是學生獲得信息的主要方式,還是學生進行探究的關鍵方式。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實驗這個環節,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指引學生學會觀察,在觀察的過程中積累知識,這樣才能夠參與到探究中。例如,在學習四季的時候,老師可以搜集一些代表著四季的圖片及視頻,然後在課堂上展現給學生,學生雖然知道這些圖片代表著什麼季節,但是不知道怎樣觀察,這時老師就應該對學生加以引導。老師可以選擇某張圖片,然後向學生提問,帶領學生深入觀察,然後再讓學生自主觀察,同時布置一項課後作業,讓學生依據自己對春夏秋冬這四個季節的印象,選擇某個季節,寫一篇觀察日記。這項作業不僅能夠有效地鍛煉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及思考能力,還能夠讓學生學會怎樣觀察,為參與探究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展開主動探究
問題是開啟思維的鑰匙,能夠促使學生自主探究。問題能夠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可以讓學生形成認知沖突,從而讓學生主動進行探究,投入到探究活動中。所以,在教學中,老師應當積極巧妙地設計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值得探究的問題,讓學生融入問題情境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促使學生主動、積極探究。例如,在進行磁鐵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觀看一張美麗的有著眾多花朵的圖片,用曲別針夾住蝴蝶,然後問學生:誰可以讓這些蝴蝶飛舞在花叢中?學生非常感興趣,都想來試試,在多名學生失敗之後,老師可以將磁鐵放在圖片的一面,然後將蝴蝶放上去,蝴蝶就飛舞在花叢中了。學生看到這樣的情境,非常感興趣,想知道老師是怎樣做到的,由此學生的探究欲就被充分激發了。這時,老師再展開教學,讓學生參與到探究磁鐵的活動中,就能夠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組織交流討論,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在課堂上,老師需要留出一部分的時間,與學生進行討論,這樣的討論並不是浪費時間,而是讓學生可以在討論的過程中互相交流,明確探究過程中需要重視的問題以及使用到的有關理論知識,進而讓學生對知識有更深的理解。例如,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過程中,實驗結束後,老師帶領學生分析成像的情況,並且從中發現規律,最終學生得出:「物體在凸透鏡焦點之內的是虛像,焦點以外是實像;在2倍焦距點內是放大的像,2倍焦距點外是縮小的像;進而得出『1焦分虛實,2焦分大小』的結論。」然後老師再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讓學生互相交流,共同得出實驗結論。這樣能夠促進學生思維的進步,讓學生學會合作,在合作中發現問題,得出結論。
總而言之,當代社會需要的是具有探究能力的人才,在科學課中我們一直堅持「教是為了不教」的原則,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使其主動投入到探究中,讓學生學會科學的探究方法,在探究中獲得更多的知識,並且增強自身能力。